PERC产品

搜索文档
光伏巨头突发!高瓴HHLR,拟减持!
券商中国· 2025-06-06 23:46
股东减持与持股变动 - 第二大股东HHLR管理有限公司拟减持不超过3789万股(占总股本0.5%)[1][3] - 减持后HHLR持股比例可能降至5%以下(当前持股5.5%),若低于5%则后续减持无需公告[3] - HHLR于2020年12月以70元/股价格受让6%股份(2.26亿股),总对价158.41亿元[3] - 经过分红送转后HHLR持股增至4.44亿股,2023年因转融通出借持股比例降至4.98%(3.78亿股)[4] - HHLR去年4月承诺回购减持股份并于二季度增持至5.5%(4.16亿股),目前投资仍浮亏[4] 公司市值与股价表现 - 当前市值1097亿元,仅为巅峰期5500亿元的20%[2][5]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7.89%,6月6日收盘价14.47元/股[5] - 5月27日人事变动公告后股价单日大跌3.67%[5] 人事变动与战略调整 - 创始人李振国辞去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专注研发工作[2][5] - 董事长钟宝申兼任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5] - 公司或将全力押注BC技术路线,预计2025年为产能爬坡年,2026年显现效果[7]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业绩巨亏86.18亿元(近十年首亏),毛利率7.44%(同比降超10个百分点)[6]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4亿元,扣非亏损20亿元(较去年同期23亿元亏损收窄)[6] - 连续六个季度亏损(2023年Q4至2025年Q1)[6] - 亏损主因:行业供需失衡、PERC/TOPCon产品价格与毛利率下滑、BC产品占比低[6]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光伏行业处于产能出清与技术迭代周期[6] - 创始人曾预测未来两三年超半数企业将被淘汰[6] -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保持增长但供需矛盾突出[6]
隆基绿能: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5-16 21:31
本次债券基本情况 - 隆基绿能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为人民币70亿元,每张面值100元,共7,000万张,期限6年(2022年1月5日至2028年1月5日)[1] - 债券简称"隆22转债",代码113053,于2022年2月1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1] - 票面利率采用阶梯式设计:第一年0.20%、第二年0.40%、第三年0.80%、第四年1.20%、第五年1.60%、第六年2.00%[1] 转股条款 - 初始转股价格为82.65元/股,后因利润分配及激励计划终止等因素多次调整,2024年末转股价为58.28元/股,2025年3月进一步下修至17.50元/股[9][10] - 转股期限为2022年7月11日至2028年1月4日,截至2024年底累计转股74,408股,未转股余额69.95亿元,占发行总量99.93%[10] - 设置向下修正条款:连续30个交易日中15日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85%时,董事会可提议下修转股价[4]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净额69.65亿元,原计划用于西咸乐叶29GW电池、宁夏乐叶5GW电池及补充流动资金,后部分变更为芜湖15GW组件项目[9][12] - 截至2024年底累计投入42.69亿元,西咸乐叶29GW电池项目已转固但2024年亏损8.21亿元,芜湖组件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投产[12] -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29.92亿元,其中49,654.71万元节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2]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4年实现营收825.82亿元(同比-36.23%),净亏损86.18亿元(同比-180.15%),主要因PERC/TOPCon产品价格下跌、资产减值及硅料投资亏损[11] - 硅片出货108.46GW(对外销售46.55GW),组件出货82.32GW,HPBC2.0新产品上市但产量占比仍低[11] - 资产负债率59.83%(同比+2.96pct),流动比率1.49倍,速动比率1.27倍,偿债能力指标符合行业特点[10] 其他重要事项 - 债券信用评级维持AAA级,2024年按期支付利息,2025年1月支付第三年利息(利率0.80%)[14][15] - 2024年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为毕马威华振,原因为"审慎性原则及年度审计工作需要"[16]
隆基绿能: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2025年BC放量可期-20250515
华安证券· 2025-05-15 10: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隆基绿能业绩符合预期,2025年BC产品放量可期 [1]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825.82亿元,同比下降36%;归母净利 -86.18亿元,同比下降180%;2025Q1实现收入136.52亿元,同比下降23%;归母净利 -14.36亿元,同比增长39% [4] - 2024年光伏行业量增价跌,公司采取“控量保利”策略,出现增量不增收、近十年来首度亏损局面;后续公司HPBC高价值产品持续领跑,稳健运营保障穿越周期 [5]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实现收入676/679/683亿元,同比 -18.1%/+0.4%/+0.5%,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24/19/46亿元,同比 +72.3%/+177.5%/+147.5%,对应当下 -/63/25倍市盈率,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5年5月14日,收盘价15.53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为21.17/12.70元,总股本7578百万股,流通股本7578百万股,流通股比例100%,总市值1177亿元,流通市值1177亿元 [1]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825.82亿元,同比下降36%;归母净利 -86.18亿元,同比下降180%;2024Q4实现收入239.9亿元,同比下降32%,环比增长20%;归母净利 -21.13亿元,同比下降124%,环比下降68%;2025Q1实现收入136.52亿元,同比下降23%;归母净利 -14.36亿元,同比增长39% [4] 行业情况 - 2024年光伏行业竞争白热化,整体量增价跌,企业大面积亏损;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10%,光伏电池、组件出口量分别增长超过46%和12%,但产业链价格持续大幅下滑 [5] 公司策略及产品情况 - 2024年公司采取“控量保利”策略,实现硅片出货量108.46GW(对外销售46.55GW),电池组件出货量82.32GW,其中BC产品出货量超17GW;HPBC2.0产品产量占比尚低,PERC和TOPCon产品价格和毛利率下降,产能开工率受限,技术迭代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参股硅料企业投资收益亏损 [5]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保持在60%以下,有息负债率19.49%;搭载HPBC2.0电池的组件较主流TOPCon产品有发电优势,2024年底HPBC1.0产线升级为N型HPBC2.0技术,已投产电池良率达97%左右;自主研发的杂化背接触晶硅太阳电池(HIBC)转换效率突破27.81%;商业化M6尺寸的晶硅 - 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提升至32% [5]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实现收入676/679/683亿元,同比 -18.1%/+0.4%/+0.5%,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24/19/46亿元,同比 +72.3%/+177.5%/+147.5%,对应当下 -/63/25倍市盈率,维持“买入”评级 [6] 重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亿元)|826|676|679|683| |收入同比(%)|-36.2%|-18.1%|0.4%|0.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亿元)|-86|-24|19|46| |净利润同比(%)|-180.2%|72.3%|177.5%|147.5%| |毛利率(%)|7.4%|3.7%|10.7%|12.7%| |ROE(%)|-14.2%|-4.1%|3.1%|7.0%| |每股收益(元)|-1.14|-0.32|0.24|0.60| |P/E|—|—|62.97|25.44| |P/B|1.96|1.98|1.92|1.79| |EV/EBITDA|-238.83|44.44|13.03|8.50| [8]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4A - 2027E各会计年度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等项目,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 [9]
“吹哨人”李振国两年前传递寒意 隆基绿能穿越“史上最强”周期风暴
中国经营报· 2025-05-02 13:41
文章核心观点 - 隆基绿能在光伏行业困境中亏损,但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变革等举措有望在2025年好转并重回增长轨道 [1][2][12] 行业现状 - 2023年四季度至今光伏行业遭遇“史上最强内卷”冲击,亏损规模远超此前三次行业周期波动 [1] - 2024年仅30家光伏上市企业合计亏损超500亿元,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下滑,减产、关厂、裁员消息不断 [3][4] - 2025年第一季度多数光伏龙头企业普遍亏损超10亿元,国内市场政策影响价格波动,国外贸易壁垒增加企业出海不确定性 [12][13] 隆基业绩情况 - 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隆基分别亏损86.17亿元和14.36亿元,2024年出现增量不增收、近十年来首度亏损局面 [1][3] - 2024年公司硅片出货108.46GW(对外销售46.55GW),电池组件出货82.32GW,仍位居全球硅片和组件第一梯队 [4] 隆基应对策略 技术创新 - 2023年9月宣布未来5 - 6年BC技术将成晶硅电池主流,全力发展该技术,产品从HPBC1.0迭代至HPBC2.0并推出多种组件新品 [1][7] - 截至目前HPBC系列组件订单累计出货30GW(2024年出货17GW),储备订单超40GW,市场覆盖30余国家和地区,预计2025年组件出货量80 - 90GW,BC组件占比超25% [8] - 预计2025年底HPBC 2.0电池、组件产能约50GW,未来一年电池量产成本有望与TOPCon平齐甚至更低 [8] 组织变革 - 2024年开展组织变革,提出精兵简政、降本增效,包括减少层级、中后台压向一线、采用项目制、开展必赢项目等 [5] - 2024年营业成本764.40亿元,同比下降27.54%,管理费用34.30亿元,同比下降30.22% [5] 财务策略 - 重视保持现金稳定、财务稳健,截至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59.83%,有息负债率19.49%,货币资金531.57亿元 [6] - 提早放慢投资节奏,考虑投资生态化转型,在美国为客户赋能,与同行共同投资扩大BC产能 [6] 隆基市场表现与展望 - 2024年组件业务渠道下沉与价值推广成效显著,中国、欧洲集中式市场占有率居首,美国合资工厂满产满销,新兴市场销量增长 [14] - 2025年市场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需求或持平或微增,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部分地区输美产品及本土市场规模 [14] - 公司管理层认为2025年情况会好转,有望第三季度扭亏,下半年形成良好局面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