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per机器人

搜索文档
盛视科技:成功竞拍人形机器人公司Aldebaran SAS核心资产
机器人圈· 2025-07-11 18:31
详细会议介绍参看往期文章: (点击蓝字跳转) IRCTC 2025报告嘉宾重磅揭晓! 72小时后早鸟票关闭! 截稿延期通知:IRCTC2025九大期刊联合征文延期至7月12日! 7月10日晚间,盛视科技公告,公司参与了Aldebaran SAS(简称"Aldebaran公司")司法清算的机器人相关资产的公 开拍卖,并以90万欧元成功竞得该资产。竞拍成功后,公司将通过全资子公司香港盛视在法国巴黎设立盛视技术 法国有限公司(暂定名)作为竞得资产的接收方和后续运营主体。 盛视科技表示,本次竞拍的目的是在机器人领域进一步加速全球化布局,推动ToC端和ToB端业务的长足发展。竞 拍成功后,公司将获得Aldebaran公司推出的Nao、Plato及Pepper系列机器人的技术成果、品牌等核心资产。 公告显示,Aldebaran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法国巴黎,主要从事人形机器人的设计、开发、生产和商业 化,是全球知名的较早开展人形机器人研究和商业化的公司。该公司推出的人形机器人在教育、科研、商业服 务、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公司目前在欧洲及全球其他地区已经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 另据公告,Aldebara ...
盛视科技(002990) - 2025年7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1 17:52
证券代码:002990 证券简称:盛视科技 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5 首先,可充分发挥国内的供应链和成本优势,国内在机 器人零部件生产方面具有强大的供应链优势,特别是减速器、 伺服电机等关键部件的生产能力较强,能够提供成本效益较 高的零部件,进而有效降低原 Aldebaran 公司机器人的成本。 另一方面,可充分发挥双方的场景落地优势。Aldebaran 公司在欧洲及全球其他地区已经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客户 资源,尤其是在教育、商业服务、医疗等领域有较高的知名 度。作为智慧口岸的领先企业,口岸的智能查验和智慧通关 场景为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场景,此外,基于在智慧 口岸的业务积累,公司将业务延伸至智能交通、智慧机场、 智慧港口、智慧城市管理等场景,并在海外市场取得了重大 突破,海外业务已覆盖至阿联酋、沙特阿拉伯、阿曼、卡塔 尔、尼日利亚、科特迪瓦、肯尼亚、塞内加尔、埃塞俄比亚、 埃及、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泰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 斯坦等多个国家,这些都为机器人业务落地奠定了良好的基 础。通过发挥双方的场景落地优势,可有效推动人形机器人 在 toB、toC 和 to ...
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为什么会选择全尺寸?
量子位· 2025-04-20 21:24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行,全程21公里,20个人形机器人与1.2万人类共同参赛 [2][3] - 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夺冠,打破世界纪录,全程无遥控,采用无线领航技术完成导航和路径规划 [3][4][6] - 天工Ultra身高1.8米,体重55kg,是参赛选手中最高且唯一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技术难度指数级增加 [7][8][10]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挑战与突破 - 硬件系统面临机械结构、关节驱动、散热和能源管理等极高要求,需承受超百斤体重冲击 [11] - 一体化关节通过提升槽满率20%以上、减少绕组端部体积30%,降低铜损15-20%,解决过热问题 [12] - 整机热管理系统通过仿真优化散热风道,关键关节温度稳定在70℃以下,确保工业级耐久度 [13][14] - 刚柔耦合腿部结构借鉴生物力学原理,采用"近端质量集中"策略和弹性形变设计,降低冲击力并储能 [16][17] - 能源系统采用快换电池仓设计,单个电池模块120秒内可更换,支持7x24小时工作 [17] 软件系统的创新与协同 - "慧思开物"通用具身智能平台实现"大小脑"协同,具身大脑负责高级任务规划和环境感知 [18][19] - 具身小脑专注于精确控制和动态平衡,采用预测型强化模仿学习方法,抵抗45Ns冲量外部冲击 [20][21] - 运动控制算法通过强化学习迭代,解决高重心、大惯性难题,灵活调整步态应对复杂地形 [22][23] 全尺寸设计的必要性与应用前景 - 全尺寸是人形机器人实现通用的必要前提,需适配成年人设计的物理尺度和基础设施 [24][25] - 工业、特种作业和商业服务领域需全尺寸机器人完成操作仪器、应对复杂地形和长续航任务 [26][27] - 特斯拉Optimus(1.72米)和亚马逊Digit(1.75米)等国外公司也采用全尺寸设计 [28] - 尺寸受限案例:软银Pepper(1.2米)和丰田HSR(1.03米)因高度不足导致任务失败率高达89% [29][30] - 全尺寸设计是规模化量产的必然选择,天工机器人技术突破提升2025商业化量产预期 [31][32]
造机器人为何要指望手机厂商?
虎嗅APP· 2025-03-26 18:35
题图|视觉中国 这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是手机厂商不能干的了。 3月25日,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宣布vivo"成立 了机器人Lab,布局机器人赛道"。这家蝉联四年中国市场手机份额第一的厂商,不仅要把AI代表的数字世 界和机器人代表的物理世界连接起来,而且还把机器人放到了"手机的未来"这样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等一下。机器人,手机,未来?这有点儿远了吧。 诚然,手机确实是当下最智能的生产力工具。机器人也承载了人们对于未来生产力发展的想象。不过,在 造手机和造机器人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造手机的为什么要造机器人?甚至,手机厂商能造好机器人吗? 然而,胡柏山却认为手机厂商在机器人领域有巨大的发挥空间。 甚至,让机器人引爆市场,成为消费级产 品的关键就在手机厂商手中。 尴尬:红利与瓶颈同时到来 按照胡柏山的观点,人工智能代表数字世界,机器人代表物理世界,这两个世界之间有巨大的鸿沟。打个 比方来说,就是要把《流浪地球》里的MOSS,具象化变成《终结者》里的T800,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 然,我们就算离MOSS也还很远。 这确实是当下机器人产业的尴尬之处。 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