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AN无人轻卡
icon
搜索文档
具身智能行业周报:字节机器人累计量产超千台 京东物流推出自研VAN无人轻卡
新浪财经· 2025-10-15 18:40
越疆:人形机器人Atom 实现批量交付,实现1800 公里远程操控。6 月30 日,越疆称具备灵巧操作和直 膝行走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Atom 实现批量交付。7 月4 日,越疆科技实现1800 公里远程操控机器人。 字节跳动:开发的机器人已累计量产超千台。7 月3 日消息,字节跳动开发的机器人已累计量产超千 台。目前已量产的机器人形态是轮式物流机器人,主要用途为仓库、产线上运输包裹与零件,能自主学 习、规划路线、移动到目的地。 地平线机器人:与极佳科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提出RoboTransfer。近日,地平线、极佳 科技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提出RoboTransfer,基于扩散模型的视频生成框架,可以用于扩 充机器人策略模型的训练数据。得益于合成数据的多样性,下游策略模型能够在新场景下取得251%的 显著提升,大幅提升策略模型的泛化性,为具身智能的通用性与泛化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投资建议 ROBO+是汽车板块最强产业趋势。具身智能是AI 最强应用,而智驾和人形机器人则是具身智能最重要 两个方向。在电动化之后,智驾和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ROBO+赛道将重塑整个汽车产业链,成为汽车 板块最强 ...
“中国无人物流车没有对手,是真的遥遥领先!”
新浪财经· 2025-09-26 19:35
行业整体爆发 - 2025年上半年全行业无人物流车交付量达1.2万台,超过2024年全年近一倍 [3] - 2025年三季度至少有6家上市公司跨界切入或发布新品,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0倍以上 [6] - 东吴证券预测2025年中国无人物流车销量将突破3万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0亿元 [18] 头部企业表现 - 新石器无人车第1万台产品下线,当前月销量为每月2000多台,相当于过去两年的总量 [1] - 新石器去年全年销售一千多台,2025年初一个月就达到去年一年的量,目前一个月销量超过过去两年 [7] - 九识智能截至2025年8月累计交付超7000台,年内目标为万台级,整体规划年产能3.5万台 [7] - 佑驾创新作为行业新人,2026年销售目标将突破1万台 [7] 新玩家入局动态 - 2025年初,文远知行推出无人物流车Robovan W5 [4] - 2025年7月,京东推出自研VAN无人轻卡 [4] - 2025年9月,德赛西威发布车规级无人配送车品牌“川行致远” [4] - 同期,佑驾创新推出“小竹无人车”,实现“发布即交付” [4] 全球竞争格局 - 中国无人物流车企业在全球市场“完全没有竞对”,处于“遥遥领先”地位 [8] - 美国企业仍聚焦“最后一公里”即时配送,车型载量普遍低于500kg,多局限于封闭社区场景 [9] - 同样性能的无人车,美国多数企业的造价在中国企业的10倍以上 [9] - 中国企业已实现“场景全覆盖”,载重量覆盖200kg至2吨多个梯度 [9] 增长驱动因素:技术 - 2025年行业爆发是技术达标、市场刚需、政策铺路三重共振的结果 [11] - L4级自动驾驶技术在限定场景已趋于成熟,尤其在低速(≤40km/h)固定路线上展现高稳定性 [12] - AI技术成熟度提升扫清了商业化障碍,无人物流车正好踩中技术周期的高点 [11] 增长驱动因素:成本与效率 - 一台无人车每日平均可配送2000票,单票配送成本下降至0.04元以内,成本下降50% [12] - 6车的配送能力一天可送1万票以上,单票综合成本降低2-3毛 [12] - 中盈医药集团引入菜鸟无人车后,配送效率提升70%,降本达50% [12] - 成本大幅下降使无人车从“试试看”变成“必须用”,成为市场刚需 [13] 增长驱动因素:政策 - 2023年《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通知》发布后,无人配送车路权开放进入“快车道” [14] - 2025年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计划,明确提出“2027年前实现无人配送车规模化部署” [14] - 市场刚性需求足够大是路权逐渐开放的重要前提 [17] 行业挑战 - 面临标准不统一的挑战,不同城市对车辆要求不一,定制车型增加成本 [18] - 运维体系滞后,大规模部署后运维压力陡增,综合运维比约为1:5–1:10 [18] - 数据安全问题待解,车辆每天采集大量道路数据,合规使用仍是难题 [18] 未来市场前景 - 新石器预计明年(2026年)市场需求将达到4-5万台,相当于过去10年总销量的4-5倍 [1] - 行业瞄准中国3000多万辆城市配送商用车的替代市场,赛道天花板极高 [18] - 竞争逻辑不在于“价格战”,而在于提供运力服务,竞争能使行业更成熟 [19]
新石器余恩源:中国无人物流车没有对手,是真的遥遥领先
观察者网· 2025-09-25 22:20
行业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全行业无人物流车交付量达1.2万台 超过2024年全年近一倍 [5] - 2025年三季度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0倍以上 至少6家上市公司跨界入局 [9] - 新石器公司月销量达2000多台 相当于过去两年总量 预计明年市场需求达4-5万台 为过去10年总销量4-5倍 [1] 企业产能与交付 - 新石器生产基地启动三班倒模式 桐庐新产线月产能超1万台 [9] - 九识智能累计交付超7000台 年内目标达万台级 年产能规划3.5万台 [9] - 佑驾创新2026年销售目标突破1万台 年内交付目标400-500台 [9] 技术成本优势 - L4级自动驾驶在低速场景(≤40km/h)趋于成熟 单票配送成本降至0.04元以内 降幅50% [15] - 中盈医药集团引入无人车后配送效率提升70% 降本达50% [16] - 同样性能无人车 美国企业造价为中国企业10倍以上 [11] 市场格局与竞争 - 文远知行推出Robovan W5 京东推出VAN无人轻卡 德赛西威发布车规级无人配送车 佑驾创新推出小竹无人车 [6] - 中国企业实现场景全覆盖 载重量覆盖200kg至2吨 美国企业仍聚焦500kg以下"最后一公里"配送 [11] - 行业面临标准不统一 运维体系滞后 数据安全三大挑战 运维比约为1:5至1:10 [23] 政策与市场前景 - 2027年前实现无人配送车规模化部署 路权开放进入快车道 [17] - 东吴证券预测2025年销量突破3万台 2030年市场规模达5000亿元 [23] - 中国城市配送商用车超3000万辆 为无人物流车提供巨大市场空间 [23]
【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2025年7月第2周)
乘联分会· 2025-07-14 16:45
政策法规 - 四部门计划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台,优先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设备可用率要求不低于98%[8][9] - 北京优化汽车消费生态,包括优化小客车指标配置、便利二手车交易、拓展汽车后市场消费及策划京津冀新能源汽车赛事[12] - 重庆拟对智能网联新能源商用车企业最高补助2000万元,覆盖车型研发、核心零部件技改及智能驾驶平台开发[13][14][15] - 天津对新能源汽车新车型产量达标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支持智能化应用场景建设[17][18][19] 市场洞察 - 2025年6月国内商用车销量36.9万辆,环比增10.3%,同比增9.5%;上半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40.2万辆,同比增66.5%[23][24][25] - 纯电动货车和专用车动力电池装车量增速显著,6月纯电动货车同比增136.1%,专用车同比增58.3%[29][33] - 宁德时代以51.03%市场份额主导新能源商用车电池市场,1-6月装车量28.17GWh[31][32] 企业监测 - 江淮汽车联合宁德时代实现150秒换电技术,计划下半年推出三款换电商用车车型[35][36] - 东风柳汽2025年商用车销售目标4.6万辆,上半年商用车销量1.77万辆同比增18%[38][39] - 京东物流推出自研VAN无人轻卡,载货空间24立方米,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40][41] - 网络货运平台联合发布自律公约,规范货主实名制、运价阻断及运费结算等10项权益保障措施[43][4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