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Atom

搜索文档
腾讯Robotics实验室与越疆机器人等联合发布具身智能平台Tairos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12:59
腾讯Robotics实验室与越疆机器人联合发布具身智能平台Tairos - 腾讯Robotics实验室与越疆机器人等联合发布国内首创的模块化具身智能平台Tairos,为机器人开发提供大模型、开发工具和数据服务,全面提升开发效率 [1] - 在腾讯应用集市展区,越疆的具身智能机器人X-Trainer实现国内首个复杂长序列任务具身VLA应用落地,能自然对话、理解意图、感知环境、拒绝不合理任务并制定动作计划 [1] - X-Trainer具备双臂协同精细操作、闭环动作控制、实时纠错和及时响应最新规划任务的能力 [1] 腾讯Robotics实验室的技术积累 - 腾讯Robotics实验室成立于2018年,是国内少有的具备全栈机器人技术能力的团队 [1] - 实验室曾推出多模态四足机器人Max、轮腿式机器人Ollie、自研三指/五指灵巧手TRX-Hand、自研机械臂TRX-Arm及人居环境机器人原型"小五"等产品 [1] 腾讯对机器人行业的战略布局 - 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表示人形机器人的探索是必要过程,基础本体的探索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2] - 腾讯正在打造开放平台,支持各类企业更高效地开发和应用机器人技术,认为优秀平台将极大促进行业发展 [2] 越疆科技的具身机器人平台 - 越疆科技发布全球首个"机械臂+人形+六足"具身机器人平台 [2] - 未来工厂将实现协作机器人负责精密操作、机器狗专攻非结构化场景、人形机器人Atom实现"一机多能"的多设备联动作业 [2]
快讯|千寻智能发布全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字节Seed团队密集招募机器人相关“一号位”;百度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1 10:39
字节Seed团队机器人业务布局 - 字节Seed团队正在大规模招募机器人相关"一号位",涵盖产品、工程技术及具身智能大模型负责人[1] - 团队计划打造一整套可落地应用的智能系统,2025年可能推出首个机器人产品面向C端或产业端[1] - 截至2024年底团队规模突破200人,预计2025年末超300人,在国内AI行业体量罕见[1] - 张一鸣从去年下半年起定期参加Seed核心技术团队复盘讨论会[1] 百度文心大模型4.5系列开源 - 百度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推出10款模型,涵盖多种参数类型,预训练权重和推理代码完全开源[4] - 模型在飞桨星河社区、Hugging Face等平台开放下载部署,开源模型API服务登陆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4] - 文心大模型4.5是百度自研新一代原生多模态基础大模型,在多个文本和多模态基准测试中达SOTA水平[4] - 中小参数版本适合内存受限配置,部分模型性能可与竞品媲美[4] ForSight Robotics眼科手术机器人融资进展 - ForSight Robotics完成1.25亿美元B轮融资,由Eclipse Ventures领投[6] - 资金将用于推进ORYOM™眼科手术机器人系统首次人体临床试验,加速白内障、青光眼等适应症技术拓展[6] - ORYOM™是全球首个基于AI的眼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已在猪眼模型完成多阶段术式验证[6] - 公司预计2025年启动人体试验,若顺利2026年获监管初步批准,2027年前后商业化[6] 越疆科技人形机器人量产交付 - 越疆科技在日本名古屋举办新品发布会,面向全球开启人形机器人批量交付[9] - 发布的人形机器人Atom是全球首款兼具"灵巧操作+直膝行走"的全尺寸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具备工业级精度[9] - 同时发布行业最快大负载高速协作机器人CR 30H,刷新大负载协作机器人性能记录[9] - 越疆全球出货量超八万台,服务超80家世界500强企业[9] 千寻智能全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 - 千寻智能推出全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构型上具26个自由度[12] - 配备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自研一体化力控关节,负载自重比达1:1,是国内首个高性能全身力控机器人[12] - 拥有国内领先的高精高速WBC系统,具备零延时遥操作特性,全身操作丝滑柔顺[12] - 商用可做整理、接待、导览等工作,家庭场景能提供陪伴、互动等服务[12]
越疆科技开启人形机器人全球批量交付,机构表示具身智能产业奇点已至!机器人ETF(562500)近1周日均成交8.79亿元,大幅领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14:52
机器人ETF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562500)上涨1.19%,成分股科沃斯领涨6.23%,均普智能上涨5.19%,双环传动上涨5.07% [1] - 机器人ETF盘中换手4.2%,成交5.98亿元,近1周日均成交8.79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1] - 机器人ETF近1周规模增长11.43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最新份额达168.15亿份,创近1年新高 [1] - 机器人ETF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5.70亿元,日均净流入1.43亿元,最高单日净流入2.73亿元 [1] 机器人行业动态 - 越疆科技在日本发布高速协作机器人CR 30H,为行业最快30kg大负载协作机器人,并完成首批全尺寸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Atom的交付 [1] - Atom具备"灵巧操作+直膝行走"能力,可完成电子元件焊接、精密仪器校准等高稳定性任务 [1] 行业前景与投资机会 - 具身智能有望开启万亿级蓝海市场,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时代的临界点,有望成为新一代智能终端 [2] - 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成为科技竞争新高地、未来产业新赛道、经济发展新引擎,产业奇点已至 [2] -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覆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 [2]
遨博、越疆、节卡的“中国机器人突围战”, 协作机器人三杰谁将上岸?
机器人圈· 2025-05-23 20:24
行业概述 - 协作机器人赛道在智能制造浪潮下成为资本与产业关注焦点,国产协作机器人领域呈现遨博、越疆、节卡三强竞争格局 [3] - 行业仍处于高增长、高投入、低盈利的早期阶段,企业竞争反映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突破外资垄断的努力 [19] 公司竞争格局 遨博 - 连续四年国内出货量第一、全球第二,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突破90%,产品负载覆盖3-35kg,应用于工业、新能源、3C等八大领域 [4] - 已完成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复星、国开制造业基金等,但上市进程停滞,2024年与华润36亿合作计划终止 [11] 越疆 - 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排名前二,中国市场份额第一(13%),全球化布局覆盖80多国,海外收入占比59% [4] - 2024年营收3.74亿元(同比+30.32%),亏损0.95亿元(同比收窄7.67%),六轴机器人均价降至5.66万元/台 [7] - 2024年12月登陆港股,市值一度突破307亿港元,前4个交易日最大涨幅38.56% [7] 节卡 - 2021-202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41%,2023年营收3.5亿元略超越疆,全球市场占有率8.2%,客户包括丰田、施耐德等 [5] - 2023年协作机器人整机销量4681台,但IPO冲刺科创板未果,监管质疑其盈利模式及扩产风险 [9] 财务表现 越疆 - 2024年工业领域收入占比53.7%(19.99亿元),教育领域39.4%(14.65亿元),商业领域6.9%(2.56亿元) [5] - 近三年半累计亏损超2.5亿元,2024年毛利率46.6%,销售费用率高达2亿元 [7][13] 节卡 - 2024年上半年营收1.67亿元,研发投入占比24.25%,资产负债率降至6.88% [10] - 2021-2023年净利润持续为负,2023年亏损2854.73万元,扣非后亏损3567.93万元 [10] 行业挑战 - 价格战导致国产协作机器人均价从2021年7.2万元/台降至2025年4.8万元/台,行业平均毛利率跌破40% [12] - 技术同质化严重,工业场景渗透率不足15%,医疗等新兴领域认证周期长达3-5年 [15] - 一级市场融资额从2022年347亿元下降31%至2023年240亿元,资本退潮明显 [18] 战略动向 - 越疆推出人形机器人Atom,布局"AI+机械臂"技术 [4] - 节卡计划募资7.5亿元扩产,但需证明产能消化能力及技术壁垒持续性 [9] - 行业存货压力加剧,越疆存货周转天数从2021年248天延长至2024年395天 [18]
腾讯华为双双宣布下场,巨头正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按下加速键|智能涌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1:30
腾讯云与越疆科技合作 - 腾讯云与越疆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具身智能及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发、多场景应用与产业体系创新 [2] - 腾讯云将在基础设施方面发力,包括全链路自研多模态大模型、全栈云原生安全体系等技术 [2] - 越疆科技将在机器人终端和丰富场景应用的结合上提供支撑 [2] - 越疆科技累计全球出货量超八万台协作机器人,位列行业中国第一,关键零部件自研率超90%、国产替代率可达100% [2] - 越疆推出全球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全尺寸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Atom,实现上下肢协同的高水平运动控制和工业级双臂协同操作能力 [2] - 越疆科技在工业领域积累超200个应用场景,覆盖工业制造、商业零售、医疗手术、健康理疗、科研教育等领域 [2] 华为与优必选科技合作 - 华为与优必选科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围绕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开展产品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及产业体系创新 [3] - 华为提供昇腾、鲲鹏、华为云及大模型等技术,优必选主攻全栈式人形机器人技术 [3] - 双方将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创新向工业、家庭等场景的效率提升和落地复制 [3] 行业趋势 - 巨头提供AI基建,人形机器人公司提供"硬件+垂直场景"解决方案,形成"王炸"组合 [3] - 大厂在资源和渠道上的积累有助于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加速进入千行百业 [3] - 大厂触角由去年AI大模型偏"软"的应用层,开始全面向更硬核的机器人领域延伸 [3] - 腾讯CEO马化腾表示腾讯希望成为所有机器人厂商的合作伙伴,而非取而代之做硬件 [4] 历史背景 - 腾讯2018年成立Robotics X实验室并推出四足、双足机器人,但未出现爆款产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