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中交通(UAM)

搜索文档
低空经济大突破!时的科技斩获中东客户10亿美元订单,A股这些供应链厂商将受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22:13
核心交易 - 时的科技与阿联酋企业Autocraft签署350架E20 eVTOL采购协议,合同金额10亿美元 [1] - 合作将推进E20在中东及北非地区的低空旅游、空中出行等场景的商业化落地 [1] - E20为倾转旋翼构型,有效载荷450公斤,最大速度32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200公里 [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E20采用倾转旋翼构型,兼具垂直起降能力与高速巡航效率,商业化应用价值更高 [2] - 倾转旋翼构型在飞行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上更具优势 [2] - 时的科技已完成25%和50%缩比验证机试飞,以及E20框架验证机全部试飞科目 [3] - E20累计完成700余架次试飞,试飞强度和验证范围国内领先 [5] 适航认证进展 - E20型号合格证申请已于2023年10月获受理 [4] - 公司正处于适航取证最后攻坚环节,包线拓展、功能验证等飞行任务有序推进 [5] - 适航认证包括TC(型号合格证)、PC(生产许可证)和AC(适航证) [4] 市场与政策环境 - 阿联酋人口密度高、地面交通压力大,城市空中交通解决方案需求天然存在 [4] - 阿联酋政府将eVTOL纳入"2030智慧自主交通战略"重点项目,目标2030年前实现25%交通出行自主化 [4] - 时的科技与Autocraft合作将加速低空出行新模式的规模化部署与运营 [1] 供应链整合 - 动力系统与赛峰集团合作,采用全球首款获适航认证的eVTOL专用航空动力电机 [5] - 航电与飞控系统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研制 [6] - 电池供应商为孚能科技,独家供应第二代半固态eVTOL电池 [6] - 碳纤维供应商为恒神股份,装备方面与安泰复材合作 [6]
引领行业创新,航班管家DAST上线国内首个eVTOL机型对比功能
中国民航网· 2025-04-27 16:55
行业动态 - 国内首个eVTOL机型对比功能由航班管家DAST推出 标志着低空行业数字化服务进入新阶段 [1] - eVTOL航空器作为低空产业核心载体 将在未来城市空中交通(UAM)中覆盖城际出行、通勤、机场接驳、观光等场景 效率较地面交通提升数倍 [3] - 具体场景案例显示 深圳至珠海跨海飞行仅需20分钟(较地面2.5小时节省85%) 上海浦东机场至陆家嘴车程可从1小时压缩至15分钟 [3] 公司业务 - 航班管家DAST依托民航领域十余年数据积累与算法优势 率先布局低空经济数字化服务 [1] - 平台积累海量航班/机场/机型/用户偏好数据 支持近50家国内外eVTOL整机厂商近百种机型参数、研发进度、融资进度的实时比对与更新 [3][6] - 数据业务覆盖机场、航司、金融等航旅生态伙伴 提供数据洞察、宏观研究、航线开发等解决方案 [7] 战略合作 - 公司将联合eVTOL整机厂商、机场、航司、金融等生态伙伴 探索创新型产品与服务 [6] - 数据商业部明确将发挥民航及航旅产业资源优势 持续赋能中国低空产业发展 [6]
2025年中国深圳市低空经济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及发展全景研判: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飞出“新高度”,有望成为全球低空经济标杆城市[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7 09:31
深圳市低空经济行业核心观点 -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涵盖无人机、直升机等各类航空器的应用场景 [1] - 2024年深圳低空经济年产值超900亿元,无人机载货77.6万架次、开通航线250条、直升机载人2.8万架次,规模全国领先 [4] - 预计2030年建成城市空中交通(UAM)网络,可能诞生"空中出租车"等新业态,目标成为全球标杆城市对标硅谷、慕尼黑 [21]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南山区贡献全市61.11%产值(550亿元),宝安区占11.89%(107亿元),龙岗区占11.11%(100亿元) [6] - 2014-2024年深圳新增低空经济相关企业5314家,2025年Q1新增59家 [8] - 已形成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覆盖无人机集群表演、物流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等细分领域 [10][17] 产业链构成 - **上游**:飞行器设计/原材料(碳纤维等)、飞控系统(导航/通信)、任务载荷(摄像机/感知系统) [10] - **中游**:整机制造(消费级/工业级无人机)、低空飞行服务(物流/巡检) [10] - **下游**:应急救援、城市服务、农业植保、文旅表演等"低空+"融合场景 [10] 政策支持体系 - 2022年《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低空"五张网"(设施/航路/通信/气象/服务网) [16] - 2023年出台20项支持措施,对总投资超5亿元项目给予最高5000万元资助 [16] - 宝安区计划2025年实现基础设施国内领先,龙岗区对低空经济研究平台提供落户资助 [16] 竞争格局 - 龙头企业包括大疆创新(物流无人机专利)、道通智能(电力巡检无人机)、大漠大智控(集群表演系统) [19] - 联合飞机专注工业级无人机,微至航空主攻无人运输机,边界智控开发eVTOL飞控系统 [19] - 全市超5000家相关企业,形成总部研发中心、智造中心、验证中心三大功能集聚 [17] 未来趋势 - 2024年被视为"低空经济元年",技术突破与场景拓宽驱动产业链融合 [20] - 正在探索城际飞行、跨境飞行及eVTOL跨湾飞行,加速绘制"空中版图" [21] - 发展模式依托"政策红利+产业链+应用场景"三重优势,将输出国际技术标准 [21]
动力电池迎新大考③ | 从“能飞”到“能赚钱”,eVTOL电池进入场景定义时代
高工锂电· 2025-04-12 20:02
eVTOL行业商业化进展 - 中国民航局向亿航智能旗下公司颁发全球首批eVTOL运营合格证,标志行业进入商业化阶段[2] - 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拥有完整无人驾驶载人eVTOL商业运营资质的公司,已获TC/AC/PC三证[2] - 行业从技术验证转向商业落地,初期以低密度、低风险的文旅场景为主[4][3] - 峰飞航空5座载人版V2000EM预计2026年取证,合肥市计划采购其大型eVTOL用于多元场景[5] 场景驱动的电池需求分化 - 文旅场景注重电池快速充电能力与循环寿命,以提升单日飞行架次[8][4] - UAM/RAM场景要求电池能量密度达400-500Wh/kg以上,支撑30-40分钟续航[9] - 增程式混动路线适用于长航程或基建薄弱场景,国内已有公司宣称续航达1000公里[11] - 纯电路线面临同时满足长续航与高倍率放电的挑战,换电模式需承担高基建成本[11] 市场动态与供应链格局 - 亿航智能2023年交付216架,累计国内订单1240架,客户以地方政府及文旅企业为主[13] - 大圆柱电池因标准化程度高、产线灵活,被视为适配多场景的潜力方案[13] - 万丰奥威拟收购Volocopter,争夺欧美城市场景入口[14][15] - 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小鹏汇天选择孚能科技高压电池+亿纬锂能低压电池组合[15] - 欣界能源、金羽新能等初创电池企业因前沿技术获得配套机会[15] 技术经济性挑战 - 亿航EH216运营成本中电池占比超60%,远高于新能源汽车[5] - 实现UAM场景每公里5-7元目标运价需突破电池成本与性能瓶颈[6] - 景区地形、海拔、气候等因素导致机型需求多样化,需电池技术快速迭代[9][4] - 若eVTOL渗透中国出租车市场1%,需求将超1万架,但需解决经济性问题[5]
睿恩无极耳大圆柱电池:开启eVTOL动力“芯”时代
起点锂电· 2025-04-03 17:23
eVTOL行业前景 - 全球eVTOL市场规模预计2040年突破1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5% [5] - eVTOL作为城市空中交通核心载体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2] - 行业面临能量密度、瞬时功率、环境适应性和经济性四大技术挑战 [5] 动力电池技术需求 - 需满足≥300Wh/kg能量密度以延长航程 [8] - 垂直起降阶段需瞬时放电倍率≥10C [5] - 需在-40℃至+60℃极端温度下保持性能稳定 [5][10] - 循环寿命需≥1000次才能实现商业化运营 [5] 睿恩新能源技术突破 - 无极耳大圆柱电池实现能量密度≥300Wh/kg [8] - 瞬时放电功率达14C,持续放电倍率≥8C [8] - -40℃容量保持率≥80%,60℃仍可循环使用 [8][10] - 通过全极耳结构降低内阻,解决传统电池电流分布不均问题 [9] 应用场景适配 - 城市空中出租车:支持10分钟快充(0-80%SOC),提升单日运营频次 [10] - 紧急医疗救援:-20℃~60℃充电,-40℃~80℃放电的宽温域适应能力 [12] - 重型货运无人机:高镍正极+硅负极体系实现高功率持续输出 [13][16] 商业化价值 - 激光全极耳焊接工艺实现≥1000次循环寿命 [10] - 快速充电技术显著降低运维成本 [10] - 技术适配高频次运营场景,提升经济效益 [10]
低空经济点评:亿航智能运营合格证落地,低空经济从试点迈向商业化运营阶段【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3-31 16:17
低空经济商业化进展 - 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个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OL完整商业运营资质的公司,旗下子公司亿航通航和合翼航空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运营合格证(OC),标志着低空经济从试点迈向商业化运营阶段[2][3][25] - eVTOL商业化运营需完成TC、AC、PC、OC四个取证环节,亿航智能的EH216-S已全部取得,成为全球首款且唯一具备完整资质的载人eVTOL机型[3][17] - EH216-S最大起飞重量620公斤,最高时速130公里/小时,续航25分钟,航程30公里,采用全备份设计确保安全冗余[17] 亿航智能取证历程 - 2020年12月提交EH216-S型号合格证(TC)申请,2023年10月获得TC,12月获得标准适航证(AC),2024年4月获得生产许可证(PC),2025年3月获得运营合格证(OC)[8][9][10][25] - 2017年启动适航审定筹备,2019年成为中国首家无人机适航审定试点单位,2022年完成全部审定计划[16] - 取证过程中民航局采用"一事一议"方式,为EH216-S制定专用条件[3][9] 商业化运营布局 - 合肥骆岗运营中心可运营10台eVTOL,存储50台,提供维修和航材保障服务;广州穗港码头总部将开通观光及交通航线[10][11][12] - 运营范围限定在120米以下空域,采用留空飞行模式(起降同位置),目前仅允许昼间单乘客、单机运行[15] - 合肥计划三年建设超30个垂直起降点,广州规划30公里城市空中交通生活圈[22] 区域市场拓展 - 合肥:已交付5架EH216-S,建成2个运营中心,规划载人运输网络[22] - 广州:完成跨江航线首飞,南沙区计划打造海陆空无人体系[22] - 深圳:建成自动化立体升降式起降点,交付5架EH216-S[22] - 太原:交付50架EH216-S用于低空观光[22] - 珠海:建立陆岛低空运营中心,开通37公里海岛物流航线[22] - 上海:完成市中心首飞,计划开展空中出租车商业化运营[22] 产品与技术特点 - EH216-S采用多旋翼分布式电推进构型,16个螺旋桨由8个臂架独立驱动,折叠后仅需5平米存放空间[17] - 应用场景包括文旅观光、空中物流、医疗转运、城市应急响应等[17] - 合肥运营中心提供空中婚礼、商业接驳等定制化服务[10]
EHang(EH)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12 23:06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创纪录的收入1.6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0%;全年总收入达到4.562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89% [44] - 第四季度交付78架EH216系列产品,同比增长239%,环比增长24%;2024年EH216系列产品总交付量达到216架,较2023年的52架增长315% [45] - 第四季度毛利率为60.7%,略低于2023年同期的64.7%,与第三季度持平;2024年全年毛利率为61.4%,较2023年的64.1%略有下降 [45] - 第四季度调整后运营费用为782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但较第三季度下降10%;2024年调整后运营费用为2.901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263亿元人民币增长28.2% [46][47] - 第四季度调整后运营收入为279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第四季度的调整后运营亏损2490万元人民币有显著改善,较第三季度增长208.2%;第四季度实现连续第三个季度调整后净利润364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第四季度的调整后净亏损2210万元人民币大幅改善,较第三季度增长132.3%;2024年实现有史以来首次年度调整后净利润431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调整后净亏损1.39亿元人民币有显著改善 [48] - 截至第四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短期存款和短期投资总额为11.55亿元人民币;2024年实现连续第五个季度正运营现金流和有史以来首次年度正运营现金流,约为1.60亿元人民币 [49][50] - 公司预计2025年总收入约为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 [5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EH216系列产品交付78架,实现收入1.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9.1%;全年交付216架,总收入达到4.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8.5% [12] - 公司与山东、浙江等地客户签订订单,推动交付和收入增长 [2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国内市场方面,客户已在中国16个城市建立了20多个eVTOL运营示范站点和e-港口 [15] - 海外市场方面,公司在亚洲、欧洲和南美洲拓展业务,截至目前累计飞行记录已超过6.4万次;2024年第四季度在泰国曼谷进行了连续三天的EH216 - S载客飞行,并计划于今年在泰国民航局指定的沙盒区域内开展商业试运行;在日本完成了新的四城市飞行之旅,飞行足迹扩展至16个城市;2025年2月,EH216 - S在西班牙贝尼多姆完成了欧洲首次城市环境中的自主eVTOL飞行;最近在墨西哥进行了首次飞行,全球业务拓展至19个国家 [39][4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025年公司首要任务是在重点城市启动运营示范项目,推动无飞行员载客eVTOL飞机的运营商认证进程;持续深化“AI +”战略,将AI集成到eVTOL全生命周期,推动商业运营的智能升级和创新实践;与多方合作构建智能低空生态系统,为商业运营提供安全、高效、智能的数字基础 [16][18][20] - 在产品方面,通过与上游公司合作,推进多旋翼eVTOL系列产品研发,开发定制下一代高能固态锂电池、快充电池和电动机;进行了行业首次固态锂电池驱动的eVTOL测试,续航时间超过48分钟;升级的VT - 35原型机正在进行最终组装和测试,计划尽快完成全功能试飞并启动适航认证流程;与中国汽车建立跨行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未来个人交通的创新方法 [21][22][23] - 为满足订单需求,公司聚焦提升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能力和规划产能扩张,在华南、华东和华北建立区域化、网络化生产布局;计划拓展云浮生产基地二期,到2025年产能达到1000架;与合肥、威海、北京房山等地合作建立生产和研发基地,发展不同业务领域 [28][29][30] - 公司致力于打造涵盖硬件、服务和运营的全周期价值链,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未来收入来源将更加多元化,以低空旅游为切入点,扩大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网络,与多方合作开发100多个城市空中交通终端和100多个低空文化旅游终端;2025年在发展客运业务的同时,拓展非客运业务,如火灾应急救援和低能耗、长续航物流无人机产品 [35][36][37] - 公司作为行业先驱,率先实现非GAAP盈利,巩固了在全球城市空中交通行业的领导地位;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和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加强安全运营体系建设 [13][3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和2025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将其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出台相关政策和举措,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遇 [13][14] - 公司对eVTOL产品和运营服务的强劲需求保持乐观态度,对长期增长前景充满信心,预计2025年总收入将实现大幅增长 [42] 其他重要信息 - 会议提醒包含前瞻性陈述,实际结果可能与预期存在重大差异,公司不承担更新前瞻性陈述的义务 [7] - 会议以中文进行,可通过英文线路获取同步或连续翻译,所有翻译仅为方便起见,如有差异以管理层原始语言陈述为准,会议进行录音,音频回放将发布在公司IR网站 [2][3][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合肥生产设施到2025年底和2026年的新增产能,以及1000架总产能的利用率情况 - 云浮生产基地二期今年将完成扩建,达到1000架的年产能,一期和二期生产线将有不同侧重;与江淮汽车和合肥国轩控股的合资企业预计在1.5 - 2年完成建设;公司还计划在威海和北京房山进行生产;产能扩张遵循按订单生产原则,将在中国不同地区采用系统增长战略,对不同产品线进行专业化管理 [55][56][57] 问题2: OC申请的执行时间表和预期里程碑,以及实现GAAP盈利的时间和未来几个季度的资本支出(CapEx)和运营支出(OpEx)大致情况 - 中国民航局已完成对两家OC申请人的文件和现场检查,目前正在等待最终监管批准,预计尽快获得OC认证,此次认证是在新的无人机飞行管理暂行规定下首次颁发的无人eVTOL OC,将为商业运营奠定基础;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季度GAAP盈利,2026年实现全年GAAP盈利;2025年资本支出指导为1400万美元,用于扩大产能、开发新模型、建设新总部等;预计运营支出同比增长40% [62][63][66] 问题3: 毛利率展望和2025年融资计划 - 公司目标毛利率约为60%,将通过推出更多产品线实现产品多元化来提高毛利率,但采用的分销模式可能会对毛利率有一定影响;公司业务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现金储备充足,但为支持下一阶段增长,今年将加速市场和业务扩张,寻求额外融资,用于新技术和产品开发、市场拓展、总部建设等 [70][71][72] 问题4: 空中出租车运营的大致时间表和重要里程碑 - 空中出租车服务是公司长期愿景,未来几年将先在国内旅游地区开展运营以积累数据;空中出租车的实施依赖地面基础设施和低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中国各城市已制定明确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和时间表,公司作为行业先驱,正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和基础设施规划,与多方合作构建运营生态系统和框架 [76][77][78] 问题5: 海外市场OC认证进展、订单情况以及多元化收入来源的计划和指引 - 自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公司在多个国家完成飞行演示,业务拓展至19个国家,去年向阿联酋、日本和多米尼克等海外市场交付了订单;公司作为无飞行员载客飞机先驱,积极与全球民航当局合作,推动该类飞机的适航认证;公司采用运营和销售双战略,构建全生命周期价值体系,随着eVTOL商业运营规模扩大,收入来源将更加多元化,今年将加强物流和消防业务以拓宽收入渠道 [82][83][86] 问题6: 新订单情况以及与江淮汽车合资生产基地中双方的角色、利润和成本分配情况 - 国内市场需求强劲,目前意向订单超过1000架,还有许多订单正在洽谈中;与江淮汽车的合资企业在合肥市政府支持下进行,江淮汽车在汽车制造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具有专业知识,公司在eVTOL开发、生产和OC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具体合作细节仍在讨论中 [89][90][91] 问题7: 2024年第四季度管理和研发相关费用环比显著增长,2025年这些费用的趋势如何 - 公司业务仍在扩张,过去一年收入和交付量大幅增长,团队扩大导致费用增加,但费用占收入的百分比显著下降;预计2025年销售和研发费用将增长,管理费用适度增长,由于收入增长将超过费用增长,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SG&A)与收入的比率将继续下降 [96][97] 问题8: EH216电池情况、下一代锂电池进展、预期升级时间表和飞行续航改善情况,以及VT - 35产品的更新和提交TCE申请的时间 - 在电池方面,公司目前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与大湾区科技合作开发快充电池,正在测试可显著缩短充电时间的样品;二是对INX能源的战略投资进展顺利,在固态电池研发上取得突破,已将EH216 - S飞行续航时间提高一倍,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实现量产和安装;VT - 35原型机正在进行最终组装和调试,计划尽快完成全功能飞行测试并启动适航认证项目,不久将向公众发布 [100][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