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First

搜索文档
金融科技的未来引擎,蚂蚁国际用“区块链 + AI”重塑全球资金管理
搜狐财经· 2025-07-04 22:56
撰文:深潮 TechFlow 2025 年以来,数字资产领域迎来一系列里程碑事件:3 月,美国参议院以高票通过《GENIUS 天才法案》;5 月、6 月香港先后发布了《稳定币条例》和 《数字资产宣言》。多个巨头宣布在稳定币布局,Circle 上市一骑绝尘,一时间市场气氛高涨。 然而,就像 2000 年代互联网企业沉浮所揭示的,能穿越周期的数字创新,必定能在概念和宣言之外,在丰富的真实场景中实现大规模应用。 事实上,对于稳定币,答案已经呼之欲出。2024 年初,SpaceX 在播客节目中透露,为了克服跨境结算难题,旗下星链已开始通过稳定币支付平台 Bridge 在全球进行资金结算。这一消息引起业界震动,后续促成了美国支付巨头 Stripe 以超过 1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Bridge。 企业的全球资金清算和调拨,是稳定币乃至整个数字资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锚点。6 月,媒体披露蚂蚁国际将在香港、新加坡和欧洲申请稳定币发行牌 照。蚂蚁国际在回应中提到:"正在全球财资管理方面加速投资、拓展合作,将 AI、区块链和稳定币创新投入真实可靠的大规模应用。" 7 月 3 日,在新加坡金管局的 Project Guardian ...
蚂蚁集团,法人代表变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7:0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蚂蚁集团本次布局稳定币涉及旗下两家公司,一家是总部位于 新加坡的蚂蚁国际(Ant International);另一家是海外总部位于中国香港的蚂蚁数科(Ant Digital Technologies)。 资料显示,蚂蚁国际是蚂蚁集团旗下海外板块公司,在2024年成为独立运营的子公司,总部 位于新加坡,主要业务板块包括移动支付平台Alipay+、企业支付服务Antom、外贸收付服务 WorldFirst、星熠数字银行 ANEXT Bank(2022年成立)等。 蚂蚁数科是蚂蚁集团旗下科技商业化板块,和蚂蚁国际同批在2024年成为独立运营的子公 司。今年4月,蚂蚁数科宣布海外总部落户香港。 6月13日,国家工商登记信息显示,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蚂蚁集团)的法定代表人由 井贤栋变更为韩歆毅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保持不变,井贤栋继续担任蚂蚁集团董事长,韩歆 毅继续担任CEO。 据上海证券报,接近蚂蚁集团的人士表示,韩歆毅在接任蚂蚁集团CEO之后担任蚂蚁的法定 代表人,是公司治理的正常安排,不影响公司日常经营。 今年3月1日,韩歆毅正式接任蚂蚁集团CEO,全面负责蚂蚁的各项业务及日常 ...
继京东之后,蚂蚁集团两家子公司官宣入局稳定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20:28
蚂蚁集团布局稳定币业务 - 蚂蚁集团旗下两家子公司蚂蚁国际和蚂蚁数科将在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申请稳定币牌照 若获批将成为第二家布局稳定币的内地互联网厂商[1] - 蚂蚁国际总部位于新加坡 业务包括移动支付平台Alipay+ 企业支付服务Antom 外贸收付服务WorldFirst 数字银行ANEXT Bank等[2] - 蚂蚁数科海外总部位居香港 已启动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并与协鑫能科成立合资公司"蚂蚁鑫能"[2] 市场反应与业务进展 - 消息公布后云锋金融股价上涨54.24% 盘中飙升超90% 阿里健康上涨3.26% 朗新集团上涨4.02%[1] - 蚂蚁国际成为汇丰银行代币化存款区块链结算服务的首家客户 完成内部资金调拨[2] - 蚂蚁数科与朗新集团合作完成国内首单新能源实体资产RWA项目 金额约1亿元人民币[3] 稳定币业务战略 - 稳定币被视为连接传统金融与通证化资产的桥梁 蚂蚁数科致力于构建基于稳定币的数字交易场景[3] - 蚂蚁数科通过基础设施为稳定币交易提供增量市场 提升交易效率和流动性[3] - 稳定币业务可能与RWA业务形成生态圈 蚂蚁链已为RWA项目提供技术支持[3] 香港监管动态 - 《稳定币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生效 要求发行法币稳定币必须申领牌照[3][4] - 条例只允许持牌机构销售法币稳定币 且仅限持牌发行人向零售投资者销售[3] - 蚂蚁国际表示将在法案生效后尽快提交申请[1]
蚂蚁国际拟赴港上市,能否复刻蚂蚁集团4600亿美元估值神话?
搜狐财经· 2025-06-06 19:08
蚂蚁国际拟分拆上市 - 蚂蚁集团拟分拆海外板块"蚂蚁国际"单独在中国香港上市 目前正在和监管部门沟通可能性 [2] - 蚂蚁国际谋求登陆资本市场意义重大 显示公司在海外市场取得亮眼成绩 具备推开资本市场大门的底气 也从侧面说明蚂蚁集团走出了监管阴霾 [2] 蚂蚁集团历史发展 - 2020年10月 蚂蚁集团在科创板过会 估值约2500亿美元 [3] - 2020年上半年 蚂蚁集团营收725.28亿元 净利润219.2亿元 超上年全年净利润 [5] - IPO前半个月 投行提高蚂蚁集团估值预期至3800-4600亿美元 [5] - 2020年11月 监管机构约谈蚂蚁集团高管 指出存在"监管套利""排除竞争"等问题 随后上市被紧急叫停 [5] - 2023年7月 监管部门对蚂蚁集团处以71.23亿元罚款 标志着整改阶段结束 [6] - 2023年初 蚂蚁集团调整股东表决机制 马云不再直接或间接控制超过50%的表决权 不再是实际控制人 [6] 蚂蚁国际业务发展 - 蚂蚁国际重点打造Alipay+、安通环球(Antom)以及万里汇(WorldFirst)三大核心产品 提供C端支付、B端收单、B2B收付兑等跨境支付服务 [11] - 截至2024年底 万里汇服务全球超100万中小外贸企业 累计处理交易金额突破3000亿美元 [13] - 2025年五一期间 Alipay+带动中国香港线下商户交易金额同比增长近200% [13] - 2024年 蚂蚁国际营收270亿元 占蚂蚁集团总收入的20% 净利润约22亿元 [13] 蚂蚁国际估值与挑战 - 目前蚂蚁国际估值只有2020年蚂蚁集团估值的十分之一左右 [14] - 蚂蚁国际面临多法域监管协调博弈 需满足新加坡、中国香港及其他海外国家或市场的监管要求 [14][16] - 新加坡《个人数据保护法》要求企业必须对数据跨境传输、存储、用途承担高度责任 蚂蚁国际需持续向新加坡监管层证明其数据不受"境外控制"影响 [16]
蚂蚁IPO风云又起?
华尔街见闻· 2025-05-23 20:22
时隔5年,蚂蚁集团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锋。只不过,这次准备上市的,是其海外板块跨境支付的核心——蚂蚁国际。 近期有消息显示,蚂蚁集团正计划将其海外业务板块"蚂蚁国际"分拆并赴港上市,目前正与监管部门沟通,初步信息显示"无政策障碍"。蚂蚁方面对此未予 置评。 去年10月,同样从蚂蚁集团拆分出的OceanBase,也透露过上市的计划。其CEO杨冰表示,团队的最大KPI是希望3—5年内可以上市。 显然,2020年蚂蚁集团IPO暂停后,蚂蚁集团又有了新一轮动作。在去年宣布将核心业务分拆后,让它们独立运营,并接受资本市场的考验。 蚂蚁国际独立上市传闻的背后,是新一轮中企出海潮兴起,跨境支付诉求也随之增强。蚂蚁国际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据了解,蚂蚁国际主打Alipay+、安通环球(Antom)和万里汇(WorldFirst)三大核心产品,覆盖C端支付、B端收单、B2B收付兑等跨境支付服务。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些业务或许陌生但其早已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日常支付场景。 A - 1 204 LITERA 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周智宇 目前,中企出海的大趋势已经让蚂蚁国际的价值凸显。阿里集团财报显示,2024年蚂蚁国际营收27 ...
永安期货每日报告-20250507
新永安国际证券· 2025-05-07 11:37
市场行情 - A股节后走强,上证指数涨1.13%报3316.11点,深证成指涨1.84%,创业板指涨1.97%[1] - 港股维持强势,恒生指数涨0.7%报22662.71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0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37%,大市成交额2134亿港元[1] - 外盘方面,欧洲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道指跌0.95%,标普500指数跌0.77%报5606.91点,纳指跌0.87%[1] 企业动态 - 博雷顿暗盘报24.5元,高招股价逾36%,每手帐面赚1300元[10] - 奇瑞汽车计划在香港IPO,集资约15亿美元(约117亿港元),保荐人由中资投银包揽[10] - 恒瑞医药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预计集资20亿美元(约156亿港元),去年首三季收入201.9亿元人民币,按年升19%;纯利46.2亿元人民币,按年升33%[10] 行业资讯 - 中美高级官员将在瑞士开启贸易谈判,特朗普曾对中国产品加征高达145%的关税,中方则对美国商品征收125%的进口税[12] - 欧盟公布对俄罗斯能源“戒瘾”方案,计划到2027年底前终止与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商的所有合同,战争爆发前,欧盟40%的天然气和三分之一石油依靠从俄罗斯进口[12] - 香港金管局加大力度卖出港元,捍卫联系汇率制度,周二早间卖出605亿港元,晚些时候又卖出128亿港元[12] 企业交易 - 富达国际增持药明康德455万股,涉资2.64亿元,最新持股量增至11.47%[14] - 中创新航斥不超过12亿人民币收购奥力威近23%股权[14] - 碧桂园服务拟向借款方提供10亿元人民币循环借款,用于保交房相关事项[14]
出海速递 | 贝森特:对中国祭出的145%关税无法长期维持/马斯克:未来很难看到手动驾驶的汽车,就像现在很难看到一匹马一样
36氪· 2025-05-06 19:05
访问36氪出海网站letschuhai.com,获取更多全球商业相关资讯。 文远知行与 Uber 扩大战略合作 据文远知行官微,文远知行 WeRide 与优步 Uber Technologies, Inc. 共同宣布扩大战略合作,计划未来五年将新增15座国际城市,部署自动驾驶 Robotaxi 服 务,包含欧洲、中东等区域的国际市场。(36氪) 热点快讯 贝森特:对中国祭出的145%关税无法长期维持 据CNBC,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当地时间周一接受采访时表示,他预期美中贸易谈判未来几周内将出现进展,并指出特朗普对中国祭出的145%关税无法长 期维持。(券商中国) 特斯拉:每一辆 Model 3 和焕新 Model Y 上超过95%的零件产自中国 特斯拉在微博发文:每一辆 Model 3 和焕新 Model Y 上,超过95%的零件都产自中国。(特斯拉) 马斯克披露旗下公司的产品进展,称未来将很难看到手动驾驶的汽车 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在最近的一次访谈分享了一系列最新消息,概述了他对名下各家企业未来的看法,包括特斯拉、SpaceX 和 Neuralink。马斯克表 示:"特斯拉将在几个月内推出无人监督的 ...
阿里加入外卖大战,“巴菲特时代”即将落幕 | 融中第一线
搜狐财经· 2025-05-06 12:36
聚焦链主企业动态 据悉,截至5月5日20时28分,来自淘宝闪购的当日订单已突破1000万单,此时距离淘宝闪购业务正式上线仅6天。 4月30日,淘宝"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由饿了么重点保障外卖配送服务。此次升级,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聚焦消费者福利、大力度补贴用户,全 国城市商户报名踊跃,原定于5月6日的全量上线提前至5月2日。 淘宝闪购订单数量的激增,带动饿了么多地订单整体爆发。截至目前,包括重庆、深圳、广州、成都、徐州、台州、临沂在内的39个城市单日订单数量突 破历史峰值。此外,已有超过1000家品牌在饿了么的生意刷新了历史峰值。 自5月2日淘宝闪购全国全量上线以来,多地咖啡、奶茶店迎来订单高峰。上线24小时内,茶饮品牌茉莉奶白多城市在饿了么的外卖订单量日均增长近3 倍,茉莉奶白和抹茶白兰各卖出超过10万杯;奈雪的茶全国核心城市门店配送运力满负荷运转,饿了么外卖订单日同比增长超200%;库迪咖啡销量快速 上升至饿了么咖啡类目第一,较日常订单增长近10倍;饿了么广深等地的奶茶外卖量较去年同期暴涨200%。 茶饮品类之外,更多餐饮品牌也迎来了订单的爆增,米村拌饭的饿了么订单量较4月增长近100%,其线上运营 ...
独家:蚂蚁集团正洽谈国际业务部门在香港 IPO 事宜 --- Exclusive Ant Group in Talks for International Unit IPO in Hong Kong
2025-05-06 10:28
纪要涉及的公司 蚂蚁集团及其旗下蚂蚁国际、耀才证券⾦融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蚂蚁集团重启 IPO 相关** - 蚂蚁集团正就蚂蚁国际香港 IPO 事宜与监管机构磋商,且已获当前不存在政策障碍的积极信号,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周志峰牵头与香港及新加坡监管方磋商 [3][4][5] - 蚂蚁集团在重大治理结构调整后重启搁置的 IPO,2023 年底左右相关程序完成,马云不再担任某些子公司实际控制人,按规定蚂蚁集团或其子公司最早今年初可在香港上市 [6][7][8] - 今年 4 月蚂蚁集团旗下财富管理子公司拟收购耀才证券金融集团 50.55%控股权,为 IPO 重启预期注入强心针 [11][12] - **借壳上市可能性** -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蚂蚁集团可能借壳耀才证券金融集团上市,但市场内部人士排除该可能性,因香港交易所规则及耀才证券资产规模,借壳上市难以实现 [13][14][15] - **蚂蚁国际业务情况** - 蚂蚁国际是全球数字支付与金融科技提供商,业务覆盖亚、欧、中东及拉丁美洲,去年重组为独立运营单元 [16] - 过去几年其财务重要性提升,收入贡献从 2020 年约占集团年收⼊的 5%增长至 2024 年的 20%左右,市场估值约 2000 亿元人民币(278 亿美元) [17][18] - 始于 2015 年,最初为中国出境游客提供跨境支付服务,在东南亚市场重要,运营多个支付平台,近期加倍拓展海外贷款业务 [18][19][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0 年 7 月蚂蚁集团首次宣布上市意向,8 月提交有望成全球最大规模的 IPO 申请,计划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募集 345 亿美元,11 月因监管发布草案申请被紧急叫停 [9][10] - 耀才证券金融集团交易完成后将触发对剩余发行股份的强制性现金要约收购 [11][12]
蚂蚁国际赴港IPO:全球化布局加速
搜狐财经· 2025-05-06 09:09
蚂蚁集团旗下海外业务板块——蚂蚁国际(注册于新加坡)正加速推进香港独立上市进程,目前已与监 管部门展开沟通,市场预计此举将重塑全球跨境支付格局。此次分拆上市是蚂蚁集团自2020年IPO暂停 后的一次战略突围,也是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2024年3月,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宣布将蚂蚁国 际、OceanBase和蚂蚁数科三家公司拆分独立运营,以"AI First""支付宝双飞轮""加速全球化"三大战略 为核心,推动业务灵活性与创新力。 此次上市若成功,不仅标志着蚂蚁集团与监管的良性互动取得突破,更将为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全球化提 供范本。正如蚂蚁国际CEO杨鹏所言:"未来将以技术为引擎,重构跨境支付生态,让全球商业因数字 创新而繁荣。" 财务表现方面,阿里巴巴财报显示,蚂蚁集团2024年第三季度净利润达137.5亿元,同比增长超55倍, 低基数效应下展现业务复苏动能。蚂蚁国际作为贡献集团20%收入的业务板块,其独立上市将释放估值 潜力,并借助香港国际化融资平台吸引全球资本,或成近年港股最大IPO之一。与此同时,蚂蚁集团通 过治理改革为上市铺路:管理层与阿里巴巴彻底"切割",董事会独立董事比例超50%,并设立风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