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ntom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观察)中国企业出海:从“输出产品”到“组建生态”
中国新闻网· 2025-09-13 20:24
(经济观察)中国企业出海:从"输出产品"到"组建生态" 中新社上海9月13日电 (高志苗 姜煜)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13日闭幕,科技企业出海成大会热议话题。 多位与会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出海已进入以"全球企业公民"为核心特征的时代,不仅商业模式全面升 级,而且在人工智能(AI)技术和本地化战略等方面寻找新机遇。 随着AI等技术的发展,技术升级也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支撑。倪以理表示,AI正在赋能所有关键 科技趋势,从智能体执行复杂任务,到推动专用半导体创新,再到加速生物工程研发和提升机器人自适 应能力,其催化作用覆盖能源、制造、科研等多个领域。 蚂蚁国际Antom等已在助力中国企业出海的实践中融入AI技术。刘正介绍,Antom引入了蚂蚁国际自研 AI外汇时序预测模型,协助企业防范外汇波动风险,并通过AI技术创新帮助企业提高支付成功率以及 强化风控能力,在优化用户支付体验的同时保障交易安全,支持出海企业实现精细化运营。(完) 蚂蚁国际Antom总经理刘正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科技企业出海已不再是简单的商品或服务 出口,而是升级为"技术共建、标准输出、生态合作"的复合模式。企业将在中国验证 ...
金融科技的未来引擎,蚂蚁国际用“区块链 + AI”重塑全球资金管理
搜狐财经· 2025-07-04 22:56
数字资产监管与市场发展 - 美国参议院通过《GENIUS 天才法案》 香港发布《稳定币条例》和《数字资产宣言》 显示全球监管框架逐步完善 [2] - SpaceX采用稳定币进行跨境结算 Stripe以超10亿美元收购Bridge平台 显示企业级应用加速落地 [2] - 蚂蚁国际在香港 新加坡和欧洲申请稳定币牌照 计划将AI 区块链和稳定币技术投入全球财资管理 [2] 企业资金管理痛点 - 跨境支付存在中介环节多 交易成本达每1000美元14-150美元 结算延迟3-7天 [4] - 汇率风险导致企业承担额外1 5%-3%成本 传统预测方法难以应对市场波动 [4] - 资金管理系统陈旧 流程僵化 风险管理复杂 形成数字创新孤岛 [3] 蚂蚁国际业务布局 - 四大业务板块包括Alipay+ Antom WorldFirst和Bettr 覆盖70多个市场线下支付和200个市场线上电商 [7] - WorldFirst服务120多万出海中小企业 成为全球最大电商中小企业数字账户服务商 [8] - 2024年资金处理量超1万亿美元 三分之一交易(3000亿美元)通过区块链处理 [10][13] 技术创新与解决方案 - Whale区块链平台实现秒级跨境结算 支持24/7全天候运营 合作银行包括花旗 汇丰等国际机构 [13][16] - AI外汇预测模型"隼"准确度达90%以上 在航空业实现60%外汇成本节约 [15] - 通证化存款框架预计降低跨境交易成本12 5% 到2030年累计节省500亿美元 [2][12] 行业合作与监管参与 - 参与新加坡Project Guardian和香港Project Ensemble等监管沙盒项目 [16] - 与ISDA共同推出通证化存款行业标准 推动交易型银行业务创新 [2] - 定位为"数字科技伙伴" 与汇丰 渣打等银行合作而非竞争 [17] 市场影响与趋势 - 稳定币应用从零售支付扩展至企业财资管理 形成万亿美元级市场机会 [10][18] - 区块链+AI技术重构全球资金流动模式 实现低成本 可扩展的即时支付生态 [10][15] - 数字资产领域投资热点转向能解决实际商业场景的技术方案 [12][18]
蚂蚁集团,法人代表变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7:07
公司高管变更 - 蚂蚁集团法定代表人由井贤栋变更为韩歆毅 核心管理团队保持不变 井贤栋继续担任董事长 韩歆毅继续担任CEO [1] - 韩歆毅2024年3月出任蚂蚁集团总裁 2025年3月出任CEO 全面负责公司业务及日常管理工作 [1] - 韩歆毅2014年加入蚂蚁集团 历任资深总监 副总裁 首席财务官 此前在阿里巴巴集团和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任职 [1] 稳定币业务布局 - 蚂蚁集团计划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申请稳定币牌照 涉及旗下蚂蚁国际和蚂蚁数科两家子公司 [2] - 消息公布后港股蚂蚁概念股异动 云锋金融盘中涨幅超98% 收盘上涨54 24% [2] - 蚂蚁国际2024年成为独立子公司 总部设在新加坡 业务涵盖Alipay+ Antom WorldFirst ANEXT数字银行等 [2] - 蚂蚁数科2024年独立运营 海外总部落户香港 定位科技商业化板块 [2]
继京东之后,蚂蚁集团两家子公司官宣入局稳定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20:28
蚂蚁集团布局稳定币业务 - 蚂蚁集团旗下两家子公司蚂蚁国际和蚂蚁数科将在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申请稳定币牌照 若获批将成为第二家布局稳定币的内地互联网厂商[1] - 蚂蚁国际总部位于新加坡 业务包括移动支付平台Alipay+ 企业支付服务Antom 外贸收付服务WorldFirst 数字银行ANEXT Bank等[2] - 蚂蚁数科海外总部位居香港 已启动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并与协鑫能科成立合资公司"蚂蚁鑫能"[2] 市场反应与业务进展 - 消息公布后云锋金融股价上涨54.24% 盘中飙升超90% 阿里健康上涨3.26% 朗新集团上涨4.02%[1] - 蚂蚁国际成为汇丰银行代币化存款区块链结算服务的首家客户 完成内部资金调拨[2] - 蚂蚁数科与朗新集团合作完成国内首单新能源实体资产RWA项目 金额约1亿元人民币[3] 稳定币业务战略 - 稳定币被视为连接传统金融与通证化资产的桥梁 蚂蚁数科致力于构建基于稳定币的数字交易场景[3] - 蚂蚁数科通过基础设施为稳定币交易提供增量市场 提升交易效率和流动性[3] - 稳定币业务可能与RWA业务形成生态圈 蚂蚁链已为RWA项目提供技术支持[3] 香港监管动态 - 《稳定币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生效 要求发行法币稳定币必须申领牌照[3][4] - 条例只允许持牌机构销售法币稳定币 且仅限持牌发行人向零售投资者销售[3] - 蚂蚁国际表示将在法案生效后尽快提交申请[1]
独家:蚂蚁集团正洽谈国际业务部门在香港 IPO 事宜 --- Exclusive Ant Group in Talks for International Unit IPO in Hong Kong
2025-05-06 10:28
纪要涉及的公司 蚂蚁集团及其旗下蚂蚁国际、耀才证券⾦融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蚂蚁集团重启 IPO 相关** - 蚂蚁集团正就蚂蚁国际香港 IPO 事宜与监管机构磋商,且已获当前不存在政策障碍的积极信号,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周志峰牵头与香港及新加坡监管方磋商 [3][4][5] - 蚂蚁集团在重大治理结构调整后重启搁置的 IPO,2023 年底左右相关程序完成,马云不再担任某些子公司实际控制人,按规定蚂蚁集团或其子公司最早今年初可在香港上市 [6][7][8] - 今年 4 月蚂蚁集团旗下财富管理子公司拟收购耀才证券金融集团 50.55%控股权,为 IPO 重启预期注入强心针 [11][12] - **借壳上市可能性** -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蚂蚁集团可能借壳耀才证券金融集团上市,但市场内部人士排除该可能性,因香港交易所规则及耀才证券资产规模,借壳上市难以实现 [13][14][15] - **蚂蚁国际业务情况** - 蚂蚁国际是全球数字支付与金融科技提供商,业务覆盖亚、欧、中东及拉丁美洲,去年重组为独立运营单元 [16] - 过去几年其财务重要性提升,收入贡献从 2020 年约占集团年收⼊的 5%增长至 2024 年的 20%左右,市场估值约 2000 亿元人民币(278 亿美元) [17][18] - 始于 2015 年,最初为中国出境游客提供跨境支付服务,在东南亚市场重要,运营多个支付平台,近期加倍拓展海外贷款业务 [18][19][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0 年 7 月蚂蚁集团首次宣布上市意向,8 月提交有望成全球最大规模的 IPO 申请,计划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募集 345 亿美元,11 月因监管发布草案申请被紧急叫停 [9][10] - 耀才证券金融集团交易完成后将触发对剩余发行股份的强制性现金要约收购 [11][12]
2024年放眼支付之外:跨境结账变革数字化趋势研究报告(英文版)
搜狐财经· 2025-05-04 00:43
数字支付变革 - 亚太地区数字钱包支出占全球近三分之二,2023年电商和线下交易中均占主导地位,总支出达9.8万亿美元 [17][18] - 数字钱包因便捷性和安全性受消费者青睐,2023年全球交易额占比50%,亚太地区渗透率最高 [17][20] - 数字钱包市场吸引多行业参与者,包括银行、信用卡公司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推动创新 [31][32] 公私合作推动支付互联互通 - 东南亚建立二维码支付生态系统,促进区域内支付互联互通,如Alipay+连接30个移动支付伙伴和9000万商户 [36][45] - 政府推出开放银行法规、实时支付系统和标准化二维码,如新加坡PayNow、马来西亚DuitNow和泰国PromptPay [40][43] - 东盟推出首个跨境QR码支付生态系统,如印度UPI与越南NAPAS等双边互联项目 [45][47] 数字钱包拓展服务 - 数字钱包演变为超级应用,集成第三方服务如印尼Bank Mandiri的Livin'和亚航AirAsia MOVE [3][57] - 超级应用简化购物流程,通过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体验,支持全渠道零售转型 [15][56] - 中国Alipay和微信支付引领市场,东南亚Touch'N Go从交通支付扩展为马来西亚最常用电子钱包 [57] 金融科技与可持续发展 - 数字支付推动金融包容性增长,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机会 [15][19] - 数字钱包推出碳抵消计划促进环保,如Alipay+的绿色金融倡议 [20][54] - 行业通过反欺诈技术和合作应对电商支付风险,如PayNet利用AI进行欺诈恢复 [50][53] 亚太地区市场表现 - 2023年数字钱包在电商支付中主导中国(82%)、印度(56%)等市场,线下支付主导中国(65%)和印度(58%) [28][29] - 现金使用率快速下降,预计2023-2027年CAGR为-8%,BNPL需求增长显著 [25][27] - 不同市场支付偏好差异大,如香港、新加坡线下以信用卡为主,马来西亚、泰国电商以账户转账为主 [26][29]
从超级碗到欧洲杯,中国公司想登上全球舞台
晚点LatePost· 2024-06-17 08:31
转折点发生在 2023 年 2 月。 当时,Temu 斥资 1400 万美元投放了超级碗广告,在这个 1 亿美国人观看的职业橄榄球比赛决赛 上,他们购买了其中两个 30 秒时段广告。一夜间,Temu 下载量激增 45%,日活跃用户数增长 20%,这种快速增长,也让 Temu 登上了几乎所有美国主流媒体。 持续的营销投入背后,是强烈的全球化野心和决心。 2022 年 9 月,Temu 进入美国市场,尽管一个多月后 GMV 就突破 150 万美元,但没有太引起舆论 关注。 此前,从未有中国公司赞助过超级碗。而 Temu 这场声势浩大的营销活动,也像一场核爆。随后, 撞上国内疫情放开,物流不再受限,Temu 加码投放,到 2023 年 7 月,Temu 单日向 Facebook 和 Google 推广费用突破千万美元。9 月,Temu 在美国的月销售额已经接近 Shein。 以 "超级碗" 为节点, Temu 也开启全球扩张的步伐。超级碗前夕,Temu 进入了最靠近美国的加拿 大市场,比赛一个月后,3 月 13 日,Temu 进入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到四月,德国、法国、意大 利、荷兰、西班牙站点也相继开启。 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