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lgensma
搜索文档
Novartis (NYSE:NVS) M&A Announcement Transcript
2025-10-27 21:02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为生物制药行业 特别是神经肌肉疾病治疗领域和RNA疗法平台[4][5][6] * 涉及的公司为诺华公司 其宣布计划收购Avidity Biosciences公司[1][4][31] 交易核心条款与战略 rationale * 诺华提议以每股72美元的价格收购Avidity全部流通股 较2024年10月24日收盘价有46%的溢价[4] * 交易总价值估计为120亿美元(完全稀释基础) 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 需满足分拆公司(spin-co)完成等惯例条件[4][31] * 收购的战略 rationale 在于强化公司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布局 建立在Zolgensma的经验之上 并推进其xRNA战略 增加抗体寡核苷酸偶联物(AOC)平台[4][5][6] * 此次收购预计将公司2024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从5%提升至6% 并为2030年及以后的增长提供动力[9][32] * 交易预计会造成1%至2%的利润率稀释 但公司目标是在2029年恢复至40%以上的核心利润率 并相信内部收益率(IRR)将超过资本成本阈值[10][11][32] 收购的核心资产与技术平台 * 公司将获得三个后期阶段资产:针对DM1的Delbisiran 针对FSHD的Delbrac 以及针对DMD(外显子44跳跃)的Delzoda[5][12][20][26] * 同时获得临床前神经肌肉管线以及一个用于xRNAs肝外递送的AOC平台 该平台利用单克隆抗体将寡核苷酸递送至目标组织(如肌肉)[5][11] * AOC平台已被DMD的临床数据验证 在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者中显示出40%的外显子跳跃增加 25%的肌营养不良蛋白产生增加以及80%的肌酸激酶水平降低[27][54] 关键资产详细情况:DM1与Delbisiran * DM1(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1型)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神经肌肉疾病 欧美估计有8万名患者 目前尚无疾病修饰疗法[12][13] * Delbisiran旨在通过降解异常的DMPK mRNA来解决DM1的根本病因 已获得FDA孤儿药 快速通道和突破性疗法认定[12][14] * 二期MARINA研究显示 与自然史相比 在视频手部张开时间 定量肌肉测试和手握力等指标上均有显著改善 安全性良好 所有相关不良事件均为轻度或中度[16][17] * 三期HARBOR研究已于2025年7月完成入组 预计54周读数在2026年下半年 全球注册提交在2027年 这是唯一一项完全入组 包含美国患者且生成随机安慰剂对照数据的三期研究[18][19] 关键资产详细情况:FSHD与Delbrac * FSHD(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遗传性肌肉疾病 估计有4万5千至8万7千名患者 目前无获批疗法[19][20] * Delbrac是唯一在二期研究中展示出疾病修饰潜力的资产 旨在解决DUX4基因异常表达的根本原因[20] * 二期FORTITUDE研究显示 与安慰剂相比 在12个月时改善了10分钟步行测试 可达工作空间测试等功能指标 并显著降低了C-DUX(DUX4标志物)和肌酸激酶水平[21][23] * 三期FORTITUDE研究正在入组 预计标准路径下的读数与提交在2028年 但FDA已确认基于C-DUX生物标志物减少和临床数据 有可能获得加速批准 相关生物标志物队列数据预计在2026年第二季度[24][25] 关键资产详细情况:DMD与Delzoda * 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严重的早发性疾病 估计有1万至1万5千名患者 其中6%至7%为外显子44跳跃突变[26] * Delzoda旨在特异性跳过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的外显子44 二期Explore 44研究显示在生物标志物终点上有显著改善[26][27] * 该计划正按计划于2026年向FDA提交加速批准申请[27] 商业协同效应与财务前景 * 收购与公司在神经肌肉疾病领域的商业能力高度协同 特别是在Zolgensma上市后建立的专业知识 患者识别和支付方接洽能力[28][29] * 公司与DMD FSHD和DM1主要处方医生的覆盖重叠度分别为90% 60%和40% 这意味着只需相对较小的规模扩展即可全面覆盖相关医生[29] * 外部预测显示DM1和FSHD的资产均具有数十亿美元的潜力 且两种药物在2040年代初期之前都没有专利失效风险 目前也不受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的影响[31][32] 其他重要内容 * 交易结构涉及将Avidity的早期精准心脏病学项目分拆至一个新的公司(spin-co) 主要原因是Avidity与第三方存在心脏病学合作协议 诺华希望专注于神经肌肉产品组合[4][48][56] * 关于加速批准路径 公司对FSHD和DM1均持保守态度 将完整的三期临床数据集作为申报的基本假设 但同时会评估生物标志物数据以寻求加速可能性[37][38][39][40] * 关于安全性 公司指出此前在2022年因一例罕见神经系统事件出现的部分临床暂停已在2024年解除 基于超过100名患者 最长3年给药的数据 认为安全性良好 该事件为特发性事件[58][60][93][94] * 公司强调其资产负债表依然强劲 年EBITDA约为220亿美元 此次交易符合其并购战略 公司仍有继续进行补强并购的能力[70]
Avidity Biosciences (NasdaqGM:RNA) M&A Announcement Transcript
2025-10-27 21:02
Avidity Biosciences (NasdaqGM:RNA) M&A Announcement October 27, 2025 08:0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Vasant Narasimhan - CEOSloan Simpson - Head of Investor RelationsNorman Putzki - Head of Neuroscience DevelopmentHarry Kirsch - CFOBob Baloh - Head of Research in Neuroscience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Kirsty Ross-Stewart - AnalystRajesh Kumar - AnalystRichard Vosser - AnalystFlorent Cespedes - AnalystSachin Jain - AnalystBen Jackson - AnalystHarry Sephton - Equity Research AnalystSteve Scala - AnalystGena ...
120亿美元拿下“罕见病专家”Avidity,医药巨头诺华同意历史上最大笔收购
华尔街见闻· 2025-10-27 08:34
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同意以120亿美元收购专注罕见病的生物技术公司Avidity Biosciences,这是该公司十 多年来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 10月26日,据媒体报道,诺华将以每股72美元的价格收购Avidity,较后者上周五收盘价溢价46%, Avidity股价上周五收于约49美元。这笔交易对拥有净现金的Avidity的企业估值为110亿美元。 Narasimhan表示,Avidity治疗肌营养不良症(一种可能致命的肌肉萎缩疾病)的药物"完全符合战略需 求",因为诺华已经销售神经肌肉疾病药物,例如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疗法Zolgensma。公司将能 够为这些药物使用相同的销售团队。 今年9月,Avidity公布了其主要药物Del-zota的积极中期试验结果,该药物属于使用RNA的新型治疗药 物类别。公司计划在年底前提交监管审批申请。 报道称,诺华正通过一系列收购来抵消其主要药物今年面临的专利到期冲击。Narasimhan对英国《金融 时报》表示: "这些是我们相信能在2030年前推出的后期资产。在我们看来,我们既要巩固未来五年,也 要为2030年代初即将到来的专利到期做准备。我们准备尽一切努力引入能在 ...
Tenaya Therapeutics (NasdaqGS:TNYA)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10-22 01:00
Tenaya Therapeutics (NasdaqGS:TNYA) FY Conference October 21, 2025 12:00 PM ET Speaker3I'm Gula Lifschitz, a biotech analyst at Chardan, and welcome to this session on cardiac gene therapy. The space now has several programs that have delivered some exciting proof-of-concept data. As with other segments in the space, there have been some setbacks. For example, safety signals in the adenosine therapy program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extent of read-through on risks from other systemically administered gene th ...
被嫌弃的AAV病毒递送系统
36氪· 2025-10-10 07:18
行业现状与转折 - AAV基因治疗领域正经历强烈退潮,从昔日明星载体变为药企纷纷放弃的递送系统 [1][3] - 辉瑞于今年2月终止最后一个AAV项目Beqvez,福泰制药在5月明确不再将AAV用作基因治疗递送机制,渤健在9月底清空了全部AAV管线 [1] - 行业现状与几年前的盛况形成鲜明对比,资本市场态度回归理性,许多以AAV基因治疗为核心业务的Biotech面临融资困境 [2][15][16] AAV载体的技术缺陷 - AAV载体存在容量过小的缺陷,天然载体仅能携带约4.7kb遗传物质,导致其面对如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等大基因疾病时力不从心 [6] - 为克服容量限制,研发人员采用“分装+拼接”策略,但截断后的蛋白临床疗效不理想,例如强生公司用于治疗X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的bota-vec因截断型蛋白功能不足导致3期临床失败 [6] - AAV进入人体后可能激活先天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反应、补体系统参与可能导致血栓性微血管病变,严重时诱发细胞因子风暴 [7] - AAV可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抑制转染效率,CD8⁺T细胞会杀伤被转染细胞,导致转基因表达丢失与组织损伤,引发致死性肝毒性等严重不良事件 [8] - 人群中广泛存在针对AAV的中和抗体,导致大批患者无法入组,且AAV基因疗法几乎无法实现重复给药,高剂量注射(如单次10^10 vg以上)大大增加急性免疫反应风险 [9] 商业化与成本挑战 - AAV载体生产工艺复杂、批次间差异大、载体产量低,导致生产周期长且产品成本高昂 [10][12] - 目前已上市的AAV基因治疗药物定价均在百万美元级别,其中Hemgenix、Upstaza和Elevidys价格均突破300万美元,极大限制了药物可及性 [10][11] - 商业化局面难以打开,即使拥有成熟商业化体系的跨国药企也无法实现盈利,例如辉瑞的Beqvez上市后无一人使用,罗氏的Luxturna销售额暴跌 [14] - 自2012年首个AAV基因疗法获批以来,全球药企累计投入超千亿美元,但真正盈利的产品寥寥无几 [14] 安全性危机与行业撤退 - 近期接连出现严重的临床安全事故,如Sarepta的Elevidys因患者急性肝衰竭死亡被FDA暂停销售,Capsida等公司的临床试验也因患者死亡被迫中止 [1][13] - 安全性问题源于脱靶效应,AAV载体并非指哪儿打哪儿,肝脏等高风险的脱靶器官首当其冲,此前诺华的Zolgensma等药物也因肝毒性问题暂停过临床试验 [13][14] - 接二连三的临床噩耗与商业化败局共同压垮行业信心,直接引发了包括渤健、罗氏、武田和福泰制药等行业巨头在内的大规模产业撤退 [1][14] 未来发展方向与坚守探索 - 行业正积极寻求“后AAV”时代的新路径,LNP、聚合物纳米颗粒、VLP等新一代非病毒递送工具快速崛起,并获得从AAV赛道撤退的巨头加码 [18] - 尽管面临挑战,AAV仍是临床验证最多、应用最广的载体,部分公司如uniQure仍在积极探索优化AAV载体性能,其针对亨廷顿病的基因疗法AMT-130在36个月时使疾病进展显著减缓75% [17][18][19] - 优化策略包括进行载体优化(如采用AAV5衣壳提升安全性和耐受性)、聚焦适用领域(如非分裂细胞中的持久基因表达)、以及创新给药方式(如脑立体定位注射) [19] - 国内AAV基因疗法研发呈现爆发态势,超50款疗法IND申报获批,显示在特定赛道AAV或能通过持续优化重焕生机 [19]
BIIB's sNDA for Higher Dose of SMA Drug Spinraza Gets FDA's CRL
ZACKS· 2025-09-25 01:46
公司监管进展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Spinraza高剂量制剂的补充新药申请向公司发出完整回复函 要求更新化学、制造和控制部分的技术信息 但未指出高剂量方案的临床数据存在任何缺陷 [1] - 公司计划根据现有信息迅速重新提交监管申请 欧盟和其他国家的类似监管申请也正在审评中 高剂量方案近期已在日本获批 [2][5][6] - 新的高剂量方案为初始两次50毫克剂量 间隔14天 随后每四个月给予28毫克维持剂量 而当前方案为四次12毫克负荷剂量 随后每四个月12毫克维持剂量 [3] 药物临床数据与预期 - 高剂量方案有望通过在第64天实现更显著的神经丝蛋白减少 从而更快减缓神经退行性变 并可能为有症状的脊髓性肌萎缩症婴儿患者带来有意义的临床获益 [5] - 监管申请得到DEVOTE II/III期研究数据支持 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 即高剂量Spinraza治疗在婴儿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方面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4] - 新给药方案可能减少给药频率 为患者提供有意义的临床益处 [4] 市场竞争与销售表现 - Spinraza面临来自诺华基因疗法Zolgensma和罗氏/ PTC Therapeutics药物Evrysdi的竞争 这两款疗法均获批用于脊髓性肌萎缩症适应症 [10] - 竞争压力导致Spinraza在美国的销售额受到负面影响 2025年第二季度该药物销售额下降8.5% [11] - 公司预计2025年全球Spinraza收入相对持平 但由于发货时间安排不利 下半年收入将低于上半年 [11] 公司财务与股价 - 公司股价今年迄今下跌8.9% 而行业指数同期上涨4.3% [7] - Biogen与Ionis Pharmaceuticals共同发现并开发了Spinraza 后者是美国首个获批的脊髓性肌萎缩症疗法 公司还负责销售2023年4月获批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药物Qalsody [9]
Royalty Pharma(RPRX)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6 2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投资组合收入增长20%至7.27亿美元 其中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增长11%至6.72亿美元 超出此前7-7.25亿美元的指引范围 [6] - 调整后EBITDA减去净利息支付后的投资组合现金流为6.41亿美元 利润率约为88% [20] - 加权平均流通股减少3500万股 主要由于股票回购计划 [21] - 2025年全年投资组合收入指引上调至30.5-31.5亿美元 增长率约9-12% [9][23] - 运营和专业成本占投资组合收入比例从10%下调至9-9.5% 下半年预计降至5-6% [9][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主要增长驱动力来自Voronego、Trelegy、Evrysdi和Tremfya等产品的强劲表现 [18] - Bornigo产品自去年8月上市以来表现突出 第二季度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达2600万美元 有望快速成为重磅产品 [21] - 与Revolution Medicines达成突破性合作 涉及潜在20亿美元资金支持 包括12.5亿美元合成特许权融资和7.5亿美元高级担保债务 [11][12] - 获得约5000万美元的一次性里程碑付款和其他合同收入 [1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完成外部管理公司收购 将领先的特许权组合与投资平台整合 成为一体化公司 [7] - 与Revolution Medicines的合作开创了生物科技公司融资新模式 公司可保持对管线开发和全球商业化的完全控制 [12] - 在中国市场积极发展关系 将其视为特许权创造和投资的新来源 [43][44] - 举办第五届加速生物创新会议 聚集近350位生命科学高管 包括127位CEO和4位诺贝尔奖得主 [2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展示了在经济和金融市场波动中持续实现两位数增长的记录 [10] - 认为与Revolution Medicines的合作将成为行业新范式 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类似交易 [38][39] - 对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领域未满足的医疗需求表示乐观 [15][16] - 预计运营成本将持续优化 最终可能达到投资组合收入的4-5% [48] 其他重要信息 - 与Vertex就囊性纤维化产品特许权费率存在争议 目前仅收到4%特许权 但主张应获得8% [26][27] - 现金及等价物为6.32亿美元 投资级债务82亿美元 杠杆率约为3倍 [22] - 第二季度资本部署5.95亿美元 包括Revolution Medicines的2.5亿美元预付款 [20] - 前六个月通过股票回购和股息向股东返还12.6亿美元 创公司记录 [23]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关于Revolution Medicines交易 - 公司表示这种新型融资模式不是一次性交易 正在与多个潜在合作伙伴积极讨论 [38][39] - 交易结构中的资金分期与Revolution Medicines的临床开发需求相匹配 胰腺癌数据是触发因素之一 [58][59] 关于中国市场机会 - 公司已关注中国创新一段时间 正在积极发展关系和评估潜在投资 [43][44] - 认为中国将成为特许权创造和投资的新来源 特别是中国公司与西方公司之间的许可协议 [101] 关于运营费用展望 - 预计下半年运营和专业成本将降至投资组合收入的5-6% 长期目标为4-5% [48][25] 关于竞争格局 - 认为公司凭借规模、资金成本和专业知识在大型交易中保持优势 [89][90] - 指出许多竞争对手的整个基金规模仅相当于公司单笔大型交易的规模 [91] 关于政策影响 - 采取基于情景的方法评估潜在政策变化 重点关注对患者影响最大的药物 [103][104] - 灵活的业务模式有助于实时应对政策变化 [104]
Royalty Pharma(RPRX)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6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投资组合收入增长20%至7.27亿美元 超出此前7-7.25亿美元的指引范围 [5] -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增长11%至6.72亿美元 全年特许权使用费收入预计增长9-12%至30.5-31.5亿美元 [5][7][23] - 营业和专业成本占收入比例从10%下调至9-9.5% 下半年预计降至5-6% [7][24] - 季度净利息收入800万美元 全年利息支出预计2.75亿美元 [19][24]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达88% 季度现金流6.41亿美元 [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主要增长驱动产品包括Voronego、Trelegy、Evrysdi和Tremfya [17] - Bornigo上市首年即贡献2600万美元特许权使用费 有望快速成为重磅产品 [20] - Adstiladrin在膀胱癌市场表现良好 但未披露具体金额 [48][52] - 与Vertex就囊性纤维化药物Trikafta的4% vs 8%特许权使用费争议进入仲裁程序 预计2026年解决 [25][2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完成外部管理团队收购 实现全面整合 [6] - 与Revolution Medicines达成20亿美元创新合作 包括12.5亿美元合成特许权和7.5亿美元债务融资 [10][11] - 预计doraxonerasib峰值年特许权可达1.7亿美元 潜在销售峰值超70亿美元 [11][13] - 中国创新药企成为重点关注领域 正在建立合作关系 [43][45] - 行业竞争加剧但公司凭借规模优势(34亿美元可用资金)和低成本资本(债务成本约3%)保持领先 [91][9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胰腺癌(5年生存率仅13%)和非小细胞肺癌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 doraxonerasib有望成为变革性疗法 [14][15] - 政策风险(MFN和PBM改革)采取情景分析应对 聚焦高临床价值药物 [104][106] - 合成特许权交易模式可复制 正与多家生物科技公司洽谈类似合作 [38][39] 其他重要信息 - 第二季度资本部署5.95亿美元 包括Revolution Medicines首付款2.5亿美元 [19] - 上半年股票回购达10亿美元 股东回报总额12.6亿美元创纪录 [21][22] - 杠杆率维持在3倍(总债务/EBITDA) 18亿美元循环信贷额度未动用 [21] - 举办第五届生物创新加速会议 吸引350位行业领袖参与 [28]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关于Revolution Medicines交易 - 该交易被视为行业新范式 允许生物科技公司保留开发控制权同时获得大规模资金 [36][37] - 交易结构灵活 后续资金可根据临床和销售里程碑分批投入 [12] - 胰腺癌一线治疗数据是重要考量因素 但未将肺癌III期数据设为触发条件 [69] 关于中国战略 - 中国创新药发展迅速 正积极建立本地关系 [43] - 中国将成为新的特许权来源 重点关注license-out产生的重大特许权机会 [102] 关于产品管线 - SPINRAZA下一代产品已包含在原有交易结构中 [84] - Aficamtan在心肌病市场前景广阔 竞争对手Kymriah的成功验证了市场潜力 [85] 关于财务指导 - 30.5-31.5亿美元收入指引考虑Promacta仿制药上市和Medicare Part D改革等因素 [23] - Vertex争议期间暂按4%特许权率计算 仲裁结果将显著影响长期收入 [74][77] 关于竞争格局 - 行业整合(如KKR收购Healthcare Royalty)不会影响公司优势 [89] - 规模效应使公司能参与超10亿美元交易 而竞争对手通常单笔投资不超过基金规模的15% [93]
AAV基因治疗:脑科+眼科进展迅速,关注康弘、特宝、海特
华福证券· 2025-08-03 19:49
核心观点 - AAV基因治疗在脑科和眼科领域进展迅速,重点关注康弘药业、特宝生物和海特生物 [1][2] - rAAV具备小尺寸、非致病性、可工程化等优势,适用于多种适应症 [10][11] - 全球AAV基因治疗商业化进展显著,Zolgensma销售额突破10亿美金 [22][27] - 国内AAV基因治疗管线丰富,涉及眼科、中枢神经系统和罕见病等领域 [42][43] AAV基因治疗技术优势 - rAAV具有小尺寸、多种组织嗜性、稳定转基因表达等特点 [10][11] - 不同AAV血清型具有独特组织趋向性,可针对不同适应症 [14][17] - AAV在神经元中可持续表达治疗蛋白数年,实现长效治疗 [2][37] - 眼部具有免疫豁免特性,是AAV基因治疗重要应用领域 [2][41] 商业化进展 - 诺华Zolgensma用于治疗SMA,2024年销售额突破10亿美金 [22][27] - Sarepta的Elevidys用于治疗DMD,2024年销售额8.21亿美元 [27] - Regenxbio/艾伯维ABBV-RGX-314预计2025年完成关键性临床 [2][27] - 信念医药信玖凝获批成为中国首个血友病B基因治疗药物 [20] 适应症拓展 - 中枢神经领域:SMA、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2][35] - 眼科领域:湿性AMD、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38][41] - 从罕见病向常见病拓展,如AD和PD等 [37] - 康弘药业AAVv128展现更高转导效率,潜力显著 [41] 国内企业布局 - 康弘药业:KH631和KH658进度领先,布局湿性AMD等 [2][47] - 特宝生物:脊髓型肌萎缩症、扩张型心肌病等 [48] - 海特生物:控股中眸医疗,布局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49][50] - 国内临床阶段管线丰富,涉及眼科、CNS和罕见病 [43][44] 行业动态 - 恒瑞医药与GSK达成协议,潜在总金额120亿美元 [3] - 石药集团与Madrigal达成协议,总额20.75亿美金 [3] - 赛诺菲引进维亚臻APOC siRNA新药,合作金额3.95亿美元 [3] - 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将展示43项中国研究 [3]
Sarepta Gets Thumbs Down From Regulators Regarding Elevidys Gene Therapy
Benzinga· 2025-07-25 23:09
欧洲药品管理局对Elevidys的负面意见 - 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对Elevidys用于3至7岁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的条件性上市授权发出负面意见 [1] - 该意见基于迄今为止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最大规模的基因治疗临床项目数据,包括关键性3期EMBARK研究结果 [2] - EMBARK研究显示Elevidys治疗可提供持续的疾病进展稳定或减缓效果,并具有一致且可控的安全性 [2] Elevidys的临床数据表现 - 超过900名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者接受Elevidys治疗,其中760名为可行走患者 [3] - 虽然EMBARK研究一年后未达到主要终点,但在重要次要功能结果指标上显示出具有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显著性的改善 [3] - 向欧洲药品管理局提交的长期疗效数据显示,EMBARK研究两年结果及其他三项Elevidys研究三年汇总分析均显示关键运动功能指标的临床意义改善 [4] 美国市场暂停与监管动态 - 公司自愿从7月22日起暂停Elevidys在美国的所有发货 [4]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生物制品评价与研究中心要求提供额外临床数据以验证Elevidys的安全性 [5] - 分析师指出诺华Zolgensma在FDA不良事件数据库中报告三例患者死亡后仍未被停止发货,显示监管机构对Elevidys采取更谨慎态度 [6][7] 公司合作与财务影响 - 公司与罗氏合作开发和商业化该基因疗法 [1] - 合作伙伴Arrowhead Pharmaceuticals表示公司近期在非授权产品线遭遇挫折,但仍有望在年底前获得总计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8] - 若公司未能支付与ARO-DM1队列相关的1亿或2亿美元近期付款,Arrowhead有权终止ARO-DM1协议 [9] - 公司股价周五下跌7.53%至11.91美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