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寒冬
icon
搜索文档
IPO失败后海纳医药“卖身”又遇挫
新浪财经· 2025-07-01 13:51
智通财经记者 | 陈杨 智通财经编辑 | 谢欣 6月29日,成都先导宣布终止收购海纳医药。 在此3个月前,成都先导曾发布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告,计划以现金方式受让海纳医药约65%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前 者将成为后者控股股东。 而据本次公告,该交易终止的原因在于各方未能就交易方案、交易价格、交易对方范围、业绩承诺等核心条款达成一 致。 成都先导称,各方对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无需承担任何违约责任,该事项也不会对公司业务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和财 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亦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6月30日,成都先导股价开盘低走,跌幅一度超7%,收盘价报16.08元/股,跌0.99%,当下市值64.43亿元。而与之可比 的是,公司公布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后一日,股价曾高涨超8%。 智通财经注意到,医药外包行业下行期,这类交易并非孤例。今年1月,"培养基第一股" 奥浦迈即宣布收购临床前CRO (医药研发外包)公司澎立生物100%股权。这两笔收购的相似点在于,买卖双方的体量都不算大,买方可以扩展业 务、增厚业绩,卖方也都经历了IPO失败,即缺少退出通道。 可以参考的是,据奥浦迈6月公布的交易方案,该交易对价 ...
基金风险容亏率最高50%、投资奖励最高500万,无锡出台生物医药产业金融支持措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7 17:15
无锡金融支持生物医药产业政策 - 无锡出台《金融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旨在缓解投资机构后顾之忧 鼓励加大对初创企业投资 [1] - 政策对符合要求的基金将国有出资部分超额收益50%-100%让利给其他出资人和管理团队 设置不低于10年存续期 容亏率最高达50% [1] - 设立40亿元江苏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和10亿元无锡未来产业天使基金 重点关注临床Ⅱ/Ⅲ期创新药项目 [2] - 对基金投资无锡非上市生物医药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满一年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00万元奖励 [2] - 首轮投资发生损失给予单个项目最高200万元补贴 单个机构最高500万元补贴 [2] 生物医药行业融资现状 - 2024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一级市场发生1465起融资事件 同比下降26.75% 融资金额736.97亿元 同比下降10.4% [1] - 2024年以来恒瑞医药 康诺亚等企业通过NewCo模式实现创新药出海 总投资金额超过30亿美元 [3] - NewCo模式指国内企业将特定管线资产剥离并在境外设立独立新公司 为海外融资和资本化提供通道 [4] 投融资支持措施 - 鼓励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开发专项信贷产品 给予最高100万元贴息支持 [3] - 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对重大资产重组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并购贷款贴息最高300万元 [3] - 强化投后赋能服务 对接临床试验 审评审批 产品入院等资源 [3] - 探索换股上市 产业并购 S基金 大股东回购等多元化退出方式 [2] NewCo模式发展 - NewCo模式需要持续融资推进临床 关注再融资和被收购可能性 [4] - 该模式未来可能在东南亚 中东等新兴市场拓展 也可能与人民币资本结合 [4] - 药明生物表示需在质量 监管等方面持续赋能NewCo企业 [4]
CINNO Research周华:全球驱动芯片市场“洗牌”,技术迭代、地缘政治与存量竞争交织下的机遇重构
CINNO Research· 2025-03-17 11:08
行业现状与市场格局 - 中国大陆已占据全球显示面板76%的产能份额,驱动芯片本土化率提升至34%,但在28nm及以下高端OLED驱动芯片领域仍被台韩企业主导 [1] - 行业面临技术迭代、地缘政治与资本寒冬三重压力,并购重组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1] - 全球驱动芯片行业呈现"量升价跌"趋势:2021年因缺芯潮达市场高点,2022-2023年受消费电子需求低迷影响量价双降,2024年受AI芯片需求拉动晶圆代工产能回升但显示驱动芯片价格仍承压 [1] 技术发展与竞争态势 - OLED驱动芯片向22nm制程演进(三星22nm DDI功耗降低38%,体积缩小10%),LCD驱动芯片趋于成熟,TDDI芯片在车载/平板市场渗透率提升 [2][5] - 大陆企业在110nm和40-90nm制程占据40%份额,但28nm以下高端市场被三星LSI、联咏等垄断 [2] - 龙头企业毛利率从2021年50%降至2023年40%,大陆企业平均毛利率不足20%,价格战触及生存线 [3] 并购重组与战略调整 - 韩国MagnaChip因客户份额下滑(三星手机市占率从23%降至20%)出售OLED驱动业务,市场份额腰斩至3% [8] - 台湾奕力收购联发科TCON资产完善显示芯片布局,反映巨头聚焦主业趋势 [9] - 大陆并购案例显示行业焦虑:爱协生被新相微收购需破解技术认证壁垒,云英谷因估值分歧被汇顶弃购 [9] 新兴应用与生态构建 - 车载赛道成为关键战场,TDDI芯片凭借低功耗与高集成度加速渗透 [6] - AR/VR发展可能带动硅基OLED芯片市场,但对驱动IC市场贡献度较小 [13] - 行业需构建"芯片-面板-终端"生态体系,从单点创新转向全产业链整合 [7] 政策与外部环境影响 - 美国加征关税对驱动芯片直接影响较小,但可能通过终端产品销量下滑间接导致市场规模萎缩 [14] - AI技术虽能赋能AR/VR应用场景,但当前受限于硬件成熟度(Micro LED未商用)和用户体验问题 [13]
2024,那些陨落的创业公司
投资界· 2025-01-22 15:43
以下文章来源于硅兔君 ,作者Amelie 硅兔君 . 50万创投人关注的硅谷科技风向标 退场大戏上演。 作者 | Amelie 来源 | 硅兔君 (ID:gh_1faae33d0655) 2024倒下的那些科技巨人 新年伊始,这个冬季的裁员潮还在继续。 根据独立裁员追踪机构Layoffs.f y i 的数据,继前两年大幅裁员后,2024年美国457家科技 公司裁员超过13万。特斯拉、亚马逊、谷歌、TikTok、Snap和微软等公司在 2024 年头几 个月进行了大规模裁员;规模较小的初创公司也经历了相当数量的裁员,有些甚至完全关闭了 业务。 同时,2024年美国申请破产的各大小公司接近700家,创近十四年内破产数量新高。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我们也许从小到大听过无数遍,但直面真正失败的时候,有多少人 能从中看到通往成功的那些隐喻?尤其是对于任何想要进入商业世界的人来说,了解创业失败 背后的数字和原因甚至比摸索赚钱商机更为重要。虽然有数据显示,90% 的初创公司都失败 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将成为该统计数据的一部分。 2024年,北美的科技创业舞台上,一场接连不断的退场大戏正在上演,科技创业生态系统再 次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