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车贷

搜索文档
浦发银行(600000):数智化战略驱动五大赛道增长,资产质量改善打开估值修复空间
国盛证券· 2025-08-06 21:3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2.79元(2025年7月29日收盘价)[5][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6.4%,分别为477.1/508.8/545.66亿元[14][15] 核心观点 - 数智化战略驱动五大赛道增长: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协同发展,2025Q1营收/净利润同比+1.31%/+1.02%[1][2][3] -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率从2017年2.14%降至2025Q1的1.33%,拨备覆盖率提升至186.99%[13][21] - 区位优势显著:长三角地区贡献45.95%营业利润,贷款余额1.84万亿元(占全行34.1%)[10][20] 战略赛道表现 科技金融 - 服务科技型企业8.75万户(+23.07% YoY),贷款余额6822亿元(+13.25% YoY),占贷款总额12.23%[2][19] 供应链金融 - "浦链通"服务907家核心企业,累计融资512.18亿元(+53.38% YoY),在线业务量1612.35亿元(+388% YoY)[2][31] 普惠金融 - 贷款余额4807.33亿元(+3.22% YoY),服务41.85万户小微企业(+1.97% YoY)[2][32] 跨境金融 - 跨境收付业务量4068亿元(+9.55% YoY),融资余额2553.73亿元(+13% YoY),活跃客户1.85万户[3][34] 财资金融 - AUM规模4.04万亿元(+4.12% YoY),浦银理财规模1.32万亿元(+29.57% YoY)[3][35] 财务指标 资产负债结构 - 贷款总额5.58万亿元(2025Q1,+3.49% QoQ),对公贷款占比58.97%(高于同业5.1pc)[11][20] - 存款总额5.47万亿元(+6.30% QoQ),定期存款占比60.3%(+3.84pc YoY)[12][20] 盈利能力 - 2024年净息差1.42%(优于同业16bps降幅),对公贷款收益率3.61%(降幅24bps,优于同业)[11][12] - 成本收入比29.16%(2024年),ROAE从2023年5.1%提升至2024年6.13%[15][21] 资本补充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79%(2025Q1),500亿元可转债若全额转股可提升至9.29%[4][9][40]
把准汽车金融“方向盘” 金融机构稳踩促消费“油门”
证券日报· 2025-06-13 00:46
政策推动汽车消费提速 -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和"优化金融支持",随后中国人民银行等发布《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以加大汽车消费金融支持力度 [2] - 2025年"两新"政策较2024年补贴资金更多、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商务部等八部门进一步明晰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细节,包括扩大报废更新支持范围、优化补贴审核流程等 [3] - 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2024年汽车报废更新超290万辆,置换更新超37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 [2] 汽车消费市场表现 - 2025年1-5月汽车销量达1274.8万辆,同比增长10.9%,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560.8万辆,同比增长44%,占新车总销量44% [4] - 截至2025年5月11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自2024年政策实施以来累计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 [3] - 北京、深圳等地汽车销售门店客流激增,消费者因车贷优惠和政府补贴显著降低购车门槛 [1][6] 金融机构创新汽车金融服务 - 中国人民银行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至0%,增强其信贷供给能力 [4]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等推出特色汽车分期业务、全链条金融方案及数字化在线车贷服务,接入超1000家经销商门店 [6] - 微众银行、广汽汇理等推出0首付、气球贷、低息产品,特斯拉、小米等车企提供5年0息分期等灵活方案 [6][7] - 2024年交通银行汽车分期余额同比增240.10%,平安银行新能源汽车贷款发放额同比增73.3% [7] 行业影响与未来趋势 - 政策推动汽车消费市场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同时带动产业链创新和汽车金融市场多元化 [4][5] - 金融机构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金融,未来服务将覆盖汽车全生命周期,包括定制化新能源车贷和供应链金融 [5][7] - 银行需加强风控体系建设,运用多维度信用评估模型并严格合作方管理,以应对贷款市场竞争不规范等问题 [10][11]
浦发银行发布2025年一季报:紧扣数智化战略核心,营收净利实现双增
中国基金报· 2025-04-30 19:4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59.22亿元,同比增长1.31%,归母净利润175.98亿元,同比增长1.02% [2] - 资产总额9.55万亿元,贷款总额(含票据贴现)5.5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9%,存款总额5.4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0% [2] - 贷款净增量创单季新高,不含票据贴现贷款增长超2500亿元,存款增长超3200亿元,母公司存款付息率下降23bps [2] - 不良贷款率1.33%(较上年末降0.03pct),拨备覆盖率186.99%(较上年末升0.03pct) [2] 数智化战略与五大赛道进展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6822亿元(较上年末增13.25%),服务科技型企业8.75万户(较上年末增1.64万户),启动"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千亿行动计划" [3] - 供应链金融业务量1612.35亿元(同比增388%),服务上下游客户25466户 [3] - 普惠两增贷款余额4807.33亿元(较上年末增3.22%),优化"惠闪贷"产品流程 [4] - 跨境融资余额2553.73亿元(较上年末增13%),活跃客户数1.85万户(同比增3%) [4] - AUM个人金融资产余额4.0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4.12%),零售贷款余额1.88万亿元 [4][6] 区域与绿色金融布局 - 长三角区域贷款余额1.93万亿元(较年初增5%),存款余额2.45万亿元(较年初增6%) [6] - 绿色信贷余额6264.82亿元(较上年末增9.78%),落地多省份首单工业低碳转型贷款 [6] - 对公贷款(不含贴现)余额33096.22亿元(较上年末增8.03%) [6] 国家政策响应与创新 - 组建"资产配置工作室",提升"浦闪贷""i车贷"等消费金融产品影响力 [6] - 通过"四跨"模式推动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双轮驱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