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hone 16 Pro
icon
搜索文档
8点1氪:国航南航东航支持在“民航版12306”直销平台购票;少林寺通报新住持任职;三胎概念股集体大涨
36氪· 2025-07-30 08:10
航空业 - 国航、南航、东航三大航司宣布支持"民航版12306"直销平台购票,确保旅客权益,航旅纵横平台销售的国内客票直接来自航空公司,价格透明且无捆绑销售 [3] - 航旅纵横与携程、去哪儿等OTA平台不同,其机票资源由航空公司直销,平台仅负责展示且不收取代理费 [3] 资本市场与IPO - 正品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独家保荐人为浤博资本有限公司 [2] - 韩国AI芯片初创公司Rebellions获三星融资,计划完成最高2亿美元融资后IPO,最新估值达10亿美元 [19] 医药与生物科技 - 恒瑞医药与葛兰素史克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GSK支付5亿美元首付款及潜在12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18] - 百奥泰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1.1亿—1.4亿元,同比减亏,主要因阿达木单抗销售额提升及研发费用减少 [22] - 国邦医药上半年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12.6% [22] - 赛恩斯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减57.53%—60.13%,营收增长因运营服务及产品销售板块扩张 [23] 科技与互联网 - 影石Insta360宣布进入无人机市场,将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创始人称决策基于五年前的市场需求分析 [5] - 抖音整合即时零售业务,抖音超市合并至小时达服务,提升1小时送达效能 [6] - 华为近期公布多项终端设备相关专利,涉及接口电路、摄像头测试及会议协作技术,并申请多枚商标 [16] - 商汤发布日日新V6.5多模态大模型,联合十余家国产生态伙伴推出"商汤大装置算力Mall" [20] - 渣打集团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聚焦AI与金融融合 [21] 消费与零售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2025年起一孩至三孩每年可领3600元补贴直至3周岁,三胎概念股集体大涨 [3][4] 金融与投资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指跌0.42%,纳指跌0.38%,标普500指数跌0.28%,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 [7][13] - 英伟达市值突破4.3万亿美元,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12][13] - 诺和诺德美股盘前跌超19%,因公司下调2025年展望 [14] 房地产与基建 - 华侨城被裁员工反映跟投本金无法追回,公司回应称跟投属投资行为需共担风险 [8][9] - 陆家嘴上半年净利润8.15亿元,同比下降7.87% [23] 宏观经济 - IMF大幅调高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0.8个百分点至4.8%,反映上半年经济活动强于预期及中美关税税率低于预测 [8] - 1-6月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0.2%,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1% [19] 汽车与新能源 - 蔚来对恶意造谣网络账号提起诉讼,称谣言损害乐道品牌及员工名誉 [12] - 特斯拉联合创始人批评马斯克取消平价汽车项目,认为Cybertruck设计不佳 [17] 其他行业动态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揭晓,中国130家公司上榜,营收总额约10.7万亿美元,平均利润42亿美元 [11] - 苹果回应关闭大连直营店,称因购物中心内多家零售商撤离 [11]
8点1氪|国航南航东航支持在“民航版12306”直销平台购票;少林寺通报新住持任职;三胎概念股集体大涨
36氪· 2025-07-30 08:09
上市动态 - 正品控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独家保荐人为浤博资本 [1] 航空业 - 国航、南航、东航三大航司支持"民航版12306"直销平台购票 航旅纵横平台展示航空公司直销机票资源 [2] 三胎政策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 从2025年起每孩每年可领3600元补贴至3周岁 [3] - 三胎概念股集体大涨 贝因美等5股涨停 骑士乳业涨超15% 孩子王等涨超10% [2] 科技公司动态 - 影石Insta360宣布进入无人机市场 将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 [3] - 抖音整合即时零售业务 抖音超市合并至小时达服务 [4][5] - 华为近期公布多项终端设备相关专利 包括接口电路保护方法等 [15] - 特斯拉联合创始人批评马斯克取消平价电动车项目 称Cybertruck设计像"垃圾箱" [16] 资本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道指跌0.42% 纳指跌0.38% 标普500跌0.28% [6] - 英伟达市值突破4.3万亿美元 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11][12] - 诺和诺德美股盘前跌超19% 公司下调2025年展望 [12] 医药行业 - 恒瑞医药与GSK达成合作协议 共同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 GSK支付5亿美元首付款及潜在12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16] - 百奥泰上半年预计亏损1.1-1.4亿元 同比减亏 [20] - 国邦医药上半年净利润4.56亿元 同比增长12.6% [20] 宏观经济 - IMF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至4.8% [7] - 1-6月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0.2%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1% [18] 公司公告 - 山河智能公告称经营情况正常 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事项 [13] - 安车检测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 股票停牌 [14] - 陆家嘴上半年净利润8.15亿元 同比下降7.87% [22] 其他行业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国130家公司上榜 营收总额约10.7万亿美元 [10] - 渣打集团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 聚焦AI与金融融合 [19] - 商汤发布日日新V6.5多模态大模型 联合十余家厂商推出算力Mall [18]
苹果首次在中国关停直营店!门店开业近十年,最新回应来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7-29 23:32
以下文章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经记者 每日经济新闻 . 中国主流财经全媒体。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7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王晶 编辑|陈柯名 魏文艺 杜波 7月29日,苹果中国官网显示,位于大连百年城的Apple Store 店将于今年8月9日20:00停止营 业。 这一消息引发外界关注。事实上,苹果直营店在国内关闭极为罕见,据公开资料,仅发生两起。其 中,大连百年城店是国内首家关停的苹果直营店,该店于2015年10月24日开业,是大连首家、辽 宁省第二家苹果官方直营店;另一例被归入"关闭"记录的门店,实际属于正常迁址升级。2020年7 月15日,位于北京三里屯 太古里 6号楼的Apple Store停业,仅两天后,其附近的三里屯苹果新店 便开业了。 对于本次大连百年城直营店关闭的原因,7月29日午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苹果方面了解 情况,公司在一份声明中回应称:"鉴于大连百年城购物中心内多家零售商的离开,我们决定于8月 9日关闭那里的零售店。" 该店关闭之后,苹果在大连将仅剩下恒隆广场一家门店。 Apple 在大连的首家零售店在百年城开业。 图源:视觉中国 ...
苹果首次在中国关停直营店,回应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7-29 21:59
苹果中国直营店调整 - 苹果宣布将于8月9日关闭大连百年城Apple Store店,这是苹果在华开设直营店17年来首次关停直营店[1] - 关店原因是购物中心内多家零售商离开,且该购物中心自2022年以来面临严重财务危机和诉讼[3] - 与关店形成对比的是,苹果近期在深圳前海壹方城开设新店(深圳第三家),年初在合肥万象城开设安徽首家零售店,去年在上海开设第8家直营店[3][6] 苹果在华战略布局 - 苹果强调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服务中国顾客,在大中华区拥有超过50家Apple Store零售店[6] - 2023年夏季Apple Store官方在线商店在微信小程序上线,并通过天猫旗舰店服务中国顾客[6] - 公司表示关闭大连店后所有员工将有机会继续在苹果任职,强调为本地社区服务的理念[6] 苹果中国市场表现 - 2025财年第二季度(截至3月底)苹果大中华区收入160亿美元,同比下跌2%[6] - IDC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苹果份额13.9%位居第五,华为以1250万部出货量重返第一[7] - 苹果通过降价促销策略应对市场竞争,iPhone 16 Pro 128GB版本比去年多降价100元以参加"国补"[7]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现状 -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6896万部,同比下降4%[7] - "国补"政策对市场需求拉动有限,厂商主要通过"618"促销清理库存[7] - 预计下半年市场压力加大,因宏观经济挑战和消费者信心低迷[7]
苹果首次在中国关停直营店,回应来了!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9:53
苹果在华直营店调整 - 公司首次在中国关闭直营店(大连百年城Apple Store将于8月9日停业),该店是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后首家关闭的门店[1] - 关店原因为购物中心整体经营恶化(大连百年城购物中心自2022年陷入财务危机,Versus、Coach等十余家奢侈品牌已撤离)[2] - 公司声明强调关店属个别案例,所有员工将内部转岗,目前大中华区仍运营超50家直营店[3] 中国市场扩张策略 - 公司近期在深圳前海壹方城开设第三家直营店(8月16日开业),2024年已在合肥万象城开设安徽首店,2023年在上海静安开设第8家门店[2] - 线上渠道持续拓展,2023年夏季上线微信小程序官方商店,并通过天猫旗舰店服务客户[3]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5财年Q2(截至3月底)营收954亿美元(同比+5 1%),净利润247 8亿美元(同比+4 8%),但大中华区收入160亿美元(同比-2%)[3] - 2024年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6896万部(同比-4 0%),华为以1250万部重返第一,公司以13 9%份额居第五[4] - iPhone 16 Pro通过降价策略(128GB版较去年多降100元)刺激需求,渠道政策调整效果逐步显现[4] 行业竞争环境 - 华为手机自2024Q4常态化回归对市场格局产生影响[3] - IDC指出"国补"政策对需求拉动有限,厂商需通过618促销清理库存,预计下半年市场压力加剧[4][5]
苹果 iPhone 17 Pro 原型机户外曝光:横向矩阵设计
新浪财经· 2025-07-29 16:42
iPhone 17 Pro原型机曝光 - 科技媒体MacRumors分享了iPhone 17 Pro原型机的户外抓拍图片,该推文被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转发 [1] - 照片显示一款被包裹在厚黑色保护壳中的iPhone,可能是用于伪装iPhone 17 Pro的设计 [3] - 同时出现的还有背面贴有标签的iPhone 16 Pro,标签可能包含用于追踪开发员工手机的数据矩阵码 [3] 摄像头设计细节 - 设备背面将采用矩形摄像头凸起设计 [8] - LED闪光灯、后置麦克风和LiDAR扫描仪预计垂直排列在凸起右侧 [8] - 照片显示设备右上角有圆形开孔,可能是LED闪光灯和LiDAR扫描仪 [8]
QuestMobile2025 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大报告:产业韧性增长已现,一二梯队格局成型但核心玩家战火再燃!
QuestMobile· 2025-07-29 10:00
移动互联网行业整体发展 - 2025年6月全网月活跃用户规模达12.67亿,同比增长2.5%,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7.97小时、使用次数117.9次,同比提升7.8%和2.6% [3][11][13] - 用户结构呈现年轻用户和银发群体持续增加的特点,且用户持续向一线城市流动,消费信心回升带动线上消费能力增强 [15] - 数字化娱乐场景使用时长增长显著,尤其是泛娱乐和AIGC领域,同时线下出游及购物金融等场景快速增长 [17] 头部互联网企业竞争格局 -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抖音集团、百度集团构成第一梯队,去重用户规模分别达12.66亿、12.48亿、11.68亿、11.05亿 [3] - 拼多多、蚂蚁集团、美团、京东构成第二梯队,用户规模分别为9.52亿、9.35亿、8.94亿、8.76亿 [3] - 企业间增长分化明显,京东、抖音集团用户量同比增长13%、12%,而拼多多、百度集团仅增长0.2%、1.3%,美团同比下降0.7% [3] AIGC领域发展 - TOP30 AI应用中66.7%来自互联网第一梯队四大玩家,竞争激烈 [4] - AI原生APP增长前三为DeepSeek、豆包、腾讯元宝,2025年6月较1月用户增量分别达1.63亿、0.58亿、0.22亿 [4] - AI应用插件增长前三为微信AI搜索、百度AI、AI微博智搜,用户增量分别为1.63亿、0.89亿、0.50亿 [4] - PC网页端AI应用增长TOP3为百度AI助手、ima.copilot、腾讯元宝,增量分别为1306万、919万、759万 [4] 即时零售与在线旅游 - 淘宝、京东、美团三家APP6月份重合用户规模达3.88亿,同比增长22.8% [4] - 携程旅行APP、美团APP、京东APP重合用户规模6521万,同比增长20.4% [4] - 京东外卖相关内容在内容平台互动量超2000万次,5月京东APP中外卖入口获得超1.6亿用户 [46] 短视频与在线视频行业 - 抖音APP流量达9亿,短视频行业流量进一步向抖音、快手聚集 [76] - 优酷视频在热门剧集带动下流量显著提升,哔哩哔哩日均活跃用户接近7000万 [88] - 短剧市场快速增长,红果免费短剧和河马剧场APP渠道高度集中,微信小程序渠道流量相对均衡 [94] 文旅消费与线下场景 - 2025年6月在线旅游行业用户规模同比增长4.4%达1.56亿,平台GMV达1453.34亿元 [107] - 酒店以"住宿+"模式重构场景,华住会APP流量同比增长41%,洲际酒店微信小程序流量同比增188.5% [114] - "村超"、"村T"等草根赛事出圈,2025年6月"苏超"全网互动量达1.04亿,环比增长4225.4% [126][128] 电商与金融领域 - 2025年Q2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同比增6.8% [53] - 支付宝通过泛娱乐功能转型生活服务超级APP,国有大行手机银行中农业银行流量达1.9亿 [154][157] - 股票交易平台自2024年9月起复苏,2025年行业月活稳定在1.2亿 [159] 行业TOP榜单 - 微信以11.01亿MAU居即时通讯榜首,抖音以9.04亿MAU领跑短视频 [163] - DeepSeek以16.30亿MAU成为AIGC赛道第一,豆包以14.05亿MAU位列第二 [175] - 比亚迪以971.43万辆活跃量居新能源厂商榜首,季度环比增长8.52% [187]
Buy, Sell or Hold Apple Stock? Key Tips Ahead of Q3 Earnings
ZACKS· 2025-07-29 00:06
财报预期 - 公司将于7月31日公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 预计季度收入同比低至中个位数增长 毛利率介于45.5%-46.5% 含约9亿美元关税影响[1] - 市场共识预期收入889.2亿美元 同比增长3.67% 每股收益1.42美元 同比增1.43% 过去30天上调1美分[1][2] - 过去四个季度每股收益均超预期 平均超出幅度达4.68%[3] iPhone业务 - iPhone占公司收入49.1% 第二财季销售额468.4亿美元 同比增1.9% 第三财季预期406.1亿美元 同比增3.3%[4] - 中国市场4月1日至6月22日销量同比增超8% 系iPhone 16 Pro系列促销及5月降价推动 为2023年二季度以来首次增长[5] - 中国市场第三财季销售预期152.7亿美元 同比增3.7% 但第二财季大中华区收入同比降2.3%[6] 服务业务 - 服务收入预期269.6亿美元 同比增11.3% 付费订阅用户超10亿 涵盖TV+、Arcade、News+等产品[7][8] Mac业务 - Mac收入预期71.6亿美元 同比增2.2% 搭载M4系列芯片的新品推动市场份额提升[10][12] - IDC数据显示Mac出货量同比增21.4%达620万台 市场份额提升110个基点至9.1% Gartner数据显份额增70个基点[10] 股价表现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4.5% 跑输计算机与科技板块11%的涨幅 但优于惠普(-21.3%) 逊于戴尔(13.9%)[13] - 当前市盈率28.23倍 高于行业平均27.86倍 价值评分D显示估值偏高[16] AI战略 - iOS 18.4等系统更新新增8种语言支持苹果智能功能 2025年底将再扩展至8种语言[19] - AI功能推动iPhone 16在适用地区销量增长 长期看AI PC有望提振Mac出货量[19][20]
2800mAh?iPhone 17 Air 或许是苹果有史以来续航最差的手机
36氪· 2025-07-22 15:51
电池容量与设计 - iPhone 17 Air电池容量仅为2800mAh,低于2016年iPhone 7 Plus的2900mAh [1] - 机身厚度仅5.5毫米,成为苹果史上最薄机型,但电池容量大幅缩减 [3][6] - 安卓阵营旗舰机型电池容量普遍突破6000mAh,部分中端机型尝试挑战8000mAh以上 [3] 续航优化策略 - iOS 26系统引入「自适应电量」功能,通过智能调节性能、降低亮度、限制后台活动延长续航 [6] - 搭载自研通讯芯片C1,减少网络吞吐下的功耗 [9] - 推出4000mAh容量的MagSafe外挂电池配件,贴合后机身厚度保持在9mm以下 [9] - 内部测试显示仅60-70%用户能实现全天续航,低于其他iPhone型号80-90%的达标率 [11] 技术瓶颈与材料挑战 - 硅碳负极电池技术理论上可将能量密度提升十倍,但存在膨胀效应和衰减问题 [13] - 硅材料充电时体积膨胀可达400%,长期可能影响主板连接稳定性和机身结构 [13] - 硅碳电池循环寿命约1000次,远低于苹果"五年耐用哲学"的产品标准 [16] - 苹果在iPhone 16 Pro上引入钢壳电池技术,为未来采用高能量密度电池奠定基础 [21] 供应链与成本考量 - 联合国运输规则将20Wh设为关键阈值,超过则物流成本飙升30%以上 [19] - iPhone 16 Pro Max电池容量为18.17Wh,接近但未超过20Wh阈值 [20] - 若采用6000mAh电池(23.28Wh),苹果全球运输成本将增加数亿美元 [20] - 苹果正在测试iPhone 17 Pro Max的硅碳电池方案,容量可能突破5000mAh [21]
华为夺回第一!
国芯网· 2025-07-18 22:47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分析 - 中国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4%至6900万部 时隔6个季度出现负增长 [1] - 华为以1250万部出货量位居榜首 时隔4年多重回中国市场份额第一 [1] - vivo和OPPO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位 小米排名第四 [1] 厂商表现对比 - 小米出货量同比增长3.4% 是TOP5厂商中唯一实现增长的品牌 [1] - 苹果位列第五 出货量960万台同比下降1.3% [2] - 华为的强势回归得益于品牌强力宣传和有效出货政策 [1] 市场竞争策略 - 小米凭借低价产品策略获得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支持 [2] - 苹果通过调整iPhone16系列价格 使部分机型符合政府补贴资格 减缓销量下滑 [2] - 中国本土品牌持续挤压苹果市场份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