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大西洋月刊》:未来宇航员可能是探险家
环球时报· 2025-06-20 06:38
宇航员选拔标准的变化 - 未来火星任务需要宇航员在极端环境中保持超强心理素质,与当前国际空间站任务要求不同[1][4] - NASA传统宇航员选拔以飞行员、工程师为主,85%现役宇航员拥有高级学位[4] - 深海探险家约瑟夫·迪图里这类非传统候选人可能更适合火星任务[2][3] 火星任务挑战 - 火星单程航行需200天,远超当前空间站4小时、月球几天的航程[2] - 任务包含山区探险、基地建设等复杂操作,对团队协作和心理韧性要求极高[4][5] - 孤立环境会放大团队压力,NASA正研究6个月以上长期太空任务的影响[4][5] 非传统候选人的优势 - 职业探险家具备危机处理能力,但NASA历史上仅考虑过热气球驾驶员等特殊职业[4] - 迪图里2023年完成18.58平方米海底小屋100天独居实验,创吉尼斯纪录[2] - 冒险精神可能弥补传统宇航员在长期任务中的适应性缺陷[3][5] NASA训练方式演变 - 1960年代阿波罗宇航员接受丛林生存训练[5] - 现役宇航员定期参与国家户外训练队项目[5] - 人类研究项目已开始调整选拔标准以适应火星任务需求[4][5]
美国收紧留学生签证审查:要求解锁社交媒体账号、查看申请人员网络活动
环球时报· 2025-06-20 06:32
签证政策调整 - 美国国务院宣布重启外国学生和交流访问学者签证申请处理 但要求申请人解锁社交媒体账户供政府审查 [1] - 新规要求申请人将所有社交媒体隐私设置调整为公开状态 工作人员需对网络活动进行详细备注并截图留证 [3] - 签证官需重点识别三类申请人:对美国持敌对态度者 支持恐怖活动者 实施反犹行为者 但未明确"敌对态度"判定标准 [3] 审查范围与程序 - 审查范围扩展至律商联讯等在线数据库中的申请人信息 发现可疑信息可拒签或要求补充面谈 [3] - 新程序适用于所有F M J类非移民签证 涵盖所有院校学生签证 由国务卿鲁比奥签署 5个工作日内生效 [3] - 2023年美国共签发44 6万份外国学生签证 新增审查流程将大幅增加工作压力 建议缩减签证受理数量 [5][6] 教育界反应 - 美国教育界认为新审查程序可能传递不友好信息 成为政治"测试" 移民律师建议避免发布美政府视为威胁的内容 [4] - 2023-2024学年有超过110万名国际学生在美学习 其中近1/3来自印度 使领馆被要求优先考虑国际生占比低于15%的大学申请 [6] - 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警告更严格审查将导致不必要延误 损害美国作为全球人才目的地的声誉 [6] 政策影响 - 美国驻外使领馆因处理积压申请 短期内准留学生可能感受不到政策调整变化 [5] - 2023年有近200所美国大学的国际学生占比超过15% 包括哈佛 哥伦比亚等常青藤盟校 [6] - 美国政府要求36个国家改进对赴美人员审查 否则将面临入境禁令 其中25个位于非洲 [7]
未能见到美国总统,只能无奈缩短行程,泽连斯基提前离开G7峰会
环球时报· 2025-06-19 07:04
G7峰会与乌克兰局势 - G7峰会未发布联合公报 美国反对就乌克兰问题发表强硬声明导致G7放弃相关计划 [1][4]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未能与提前离场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 原定后续活动及新闻发布会取消 [1][3][4] - 泽连斯基呼吁G7领导人每年提供400亿美元援助以维持乌克兰稳定 并希望美国提供防空系统和无人机拦截系统 [5][6] 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援助与制裁 - 加拿大宣布20亿加元(约合14.6亿美元)军事援助及针对俄罗斯能源收入的新制裁措施 [3] - 英国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经济制裁 [3] - 美国将部分防空武器从乌克兰转移至中东 涉及2万枚原计划提供给基辅的弹药 [6] 乌克兰面临的军事与资源挑战 - 乌克兰可能在未来6个月面临弹药荒 依赖欧盟资金购买美国武器但供应无法保证 [6] - 俄罗斯持续对乌克兰军事设施进行大规模打击 包括基辅、敖德萨、扎波罗热等地 [7] - 乌克兰外长称俄罗斯故意在G7峰会期间发动袭击 泽连斯基呼吁国际社会以对待恐怖分子的方式回应 [7] 国际局势与乌克兰前景 - 俄外交部称G7峰会结果证实反俄制裁对西方自身造成数十亿美元损失 [5] - 分析认为乌克兰可能无法通过军事手段取得胜利 西方援助难以改变战场局势 [7] - 美国外交政策重心转向中东 欧洲缺乏足够资源替代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 [6]
英媒:西方政客需摆脱“制造业迷思”
环球时报· 2025-06-19 07:04
制造业政策误区 - 多国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推动制造业回流或发展 包括美国设置关税壁垒 英国考虑补贴能源账单 印度对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激励 [1] - 全球各国对芯片和电池制造商的补贴政策普遍存在 从德国到印度尼西亚均有类似举措 [1] - 刺激制造业可能弊大于利 政策效果或将徒劳无功 [1] 制造业就业现状 - 2013年以来全球制造业岗位减少2000万个 降幅达6% 同期行业产出价值增长5% [2] - 美国制造业中流水线岗位占比不足1/3 低学历工人就业机会有限 [3] - 制造业回流美国仅能创造占劳动力总数1%的新岗位 薪酬水平已不具行业优势 [3] 制造业经济贡献 - 印度制造业占GDP比重较莫迪目标低10个百分点 但未阻碍经济高速增长 [3] - 制造业生产率增长低于服务业 工资增长预期令人失望 [3] 供应链战略 - 多元化供应链比单一国家供应链更具韧性 疫情经验表明海外依赖未必扼杀经济发展 [4] - 战时经济显示局部冲突可推动创新和产能快速提升 非和平时期需全面工业化 [4] - 盟友合作与开放贸易体系是实现发展的更优路径 当前政策方向与此背道而驰 [4]
美媒计算做一名美国体育迷的成本:4785美元
环球时报· 2025-06-19 07:04
体育赛事消费成本激增 - 2023年成为体育迷的年均成本达4785美元 较2004年1321美元上涨262% 同期工资涨幅仅87% [1] - NBA季后赛观赛需支付每月8.99美元NBA TV订阅费 叠加专项服务费后资深球迷年支出达2634美元 [1] - 1999-2020年体育赛事平均票价涨幅达通胀率两倍 2023年5月至2025年5月预计再涨19.5% [3] 体育联盟商业模式转型 - 2010年后体育直播成为流媒体平台核心争夺资源 联盟转向多渠道分销以获取更高收益 [2] - 传统公共机构属性弱化 职业联盟从文化守护者转变为资产管理人 优先考虑海外市场拓展 [2] - 赛事版权被切割出售至有线电视/流媒体/地区网络 导致比赛转播分散化 球迷追踪难度提升 [3] 行业竞争格局分化 - 版权分销策略加剧球队马太效应 豪门球队获益而小市场球队面临生存压力 [3] - 篮球和棒球领域小市场球队受冲击显著 传统本地球迷文化维系机制遭破坏 [3] - 现行模式下标志性赛事如红袜vs扬基对决需额外支付19.99美元专项订阅费 [1] 政策干预可能性 - 建议修订反垄断豁免 强制流媒体平台提供实惠套餐并限制单场次收费 [3] - 参照英国"皇冠明珠"规则 要求超级碗等重大赛事保留免费播出渠道 [3] - 州立法层面或出台禁令防止地方赛事被全面付费墙封锁 [3]
16年来首次,印度备战人口普查
环球时报· 2025-06-19 06:58
印度人口普查延误的影响 - 印度政府部门仍沿用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预算分配与资源划分,导致政策制定和福利体系效率低下 [1] - 人口普查数据滞后16年,是印度150多年普查史上首次严重延误,影响30多个联邦福利计划实施 [2] - 数据缺失导致政府智库只能估算人口结构变化,给零售、房地产等行业带来不确定性 [2] 2027年人口普查计划 - 印度宣布将于2027年3月1日启动第16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是时隔16年后的首次普查 [1] - 本次普查将是印度历史上首次数字化普查,采用移动应用程序和在线自查等新技术 [1] - 普查将包含自1931年以来首次全国性种姓普查,具有里程碑意义 [1] 政治争议与质疑 - 反对党批评政府漠不关心,导致大量应享受福利的人被剥夺权益 [2] - 国大党质疑普查资金分配问题,认为政府意图是"争取时间、抢占头条并操控舆论" [3] - 反对党要求政府就普查工作保持透明度 [3]
问世50年,《大白鲨》重塑好莱坞电影
环球时报· 2025-06-19 06:58
电影行业影响 - 《大白鲨》开创了暑期档大片的商业模式,以900万美元成本创下全球4.7亿美元票房,成为北美第一部票房过亿美元的影片[1][3] - 该片采用大规模同步发行策略(全美409家影院),打破传统逐步扩映模式,奠定现代商业片发行标准[2] - 催生《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等后续暑期大片,推动高概念强视觉类型片发展[2] 制作与技术创新 - 预算超支两倍多,机械鲨鱼故障频发迫使导演采用侧面描写手法(如血迹、表情)营造恐惧感,成为惊悚片经典表现方式[3] - 约翰·威廉姆斯的配乐通过简单重复音节渲染紧张氛围,影响后续惊悚片配乐风格[4] - 片中人与自然对抗的隐喻和环保主题拓展了类型片内涵[4] 营销与IP开发 - 首次尝试电影上映与周边衍生品(海报、玩具、游戏等)同步推广,开创IP系列开发雏形[4] - 50周年纪念活动包括NBC特别放映、美职棒联名活动、流媒体专题播放及国家地理纪录片,斯皮尔伯格亲自参与监制[1] 行业遗产 - 重新定义70年代好莱坞电影,影响《异形》《哈利·波特》等作品,周星驰《西游降魔篇》亦有致敬桥段[4] - 索德伯格评价其"概念性与大胆制作结合实现超越",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4]
英媒:“过于独立”也许会伤害你
环球时报· 2025-06-19 06:58
极端独立的定义与特征 - "极端独立"是一种行为模式,表面上象征坚强、自主和成熟,但实际上可能对个体造成伤害 [1] - 极端独立者以自己能处理一切为荣,极少向他人求助,也很难接受帮助,但常常是第一时间帮助他人的人 [1] - 这种"强大"并非源于健康的自信,而往往是童年经历所铸成的生存策略,起源于童年的混乱环境 [1] 极端独立的成因 - 当孩子的情感和生理需求在成长过程中无法被照料时,他们会逐渐意识到"依赖是不安全的",从而学会依靠自己 [1] - 这种现象被称为"父母化",即孩子被迫照顾家长的情绪或行为,而无法优先关注自己的需求 [1] - 经历过童年情感缺失的人,其与情绪调节相关的大脑区域常常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这种模式在成人生活中也难以关闭 [2] 极端独立的心理影响 - 极端独立者在人际关系中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对亲密和依赖心存恐惧,表面能力强大、情绪稳定,内里却常常感到孤独、焦虑 [2] - 他们在成年后面对支持和关心时,可能产生"威胁感",认为"脆弱"等同于"危险","亲密"等于"风险" [2] - 许多人在最需要帮助时选择沉默,因为请求帮助对他们来说是一场心理战役,宁愿承担一切也不愿暴露"需要"的一面 [2] 极端独立的改善途径 - 借助"神经可塑性",极端独立者可以逐渐学会信任、建立亲密关系,并在安全的互动中重塑情感模式 [3] - 通过在亲密关系中一次次获得"我可以被理解"的经验,大脑中负责调节情绪和建立信任的区域会开始重构路径 [3] - 改善过程需要时间、反复和有意识地练习,如在低风险场景中表达需求,或允许自己在信任的人面前卸下盔甲 [3] 健康独立的定义 - 真正健康的独立是在可以依赖他人时仍愿意承担责任,而不是因为"不能靠别人"才不得不独立 [3] - 在安全的关系中,人们会懂得脆弱并不危险,社会联结才是力量的来源 [3]
英国争论7250亿英镑基建计划
环球时报· 2025-06-19 06:58
英国十年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 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将公布价值7250亿英镑的十年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细节,并承诺在2027年支出审查前预先划拨部分预算 [1] - 计划重点包括升级交通网络(156亿英镑)、建设社会及可负担住房(390亿英镑)和打造塞兹韦尔C核电站(142亿英镑) [1] - 该计划被里夫斯称为"国家基础设施的转折点",旨在解决学校、医院、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长期破败的问题 [1] 计划实施细节 - 更多细节将于本周公布,7月将发布《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清单》具体列出获得资金支持的项目 [2] - 分析认为该计划得益于放宽财政规则以支持资本投资,但许多项目在2029年大选前可能无法开工 [2] - 里夫斯将优先推进能快速见效的项目 [2] 行业反应与质疑 - 建筑行业人士指出政府修缮破败道路和桥梁的年度资金正在削减,与宣布的新举措存在矛盾 [2] - 保守党影子财政大臣梅尔担忧在偿债成本高企时期增加借款会进一步削弱经济 [2] 欧洲其他国家的基建计划 - 德国今年宣布5000亿欧元特别基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寻求私营部门帮助 [2] - 法国2023年宣布1000亿欧元铁路投资项目,重点改造城市和区域铁路网 [2] - 欧盟推出2021-2027年"连接欧洲设施"计划,总预算207亿欧元支持交通、能源等领域建设 [2]
财经观察:日本为何考虑向外国游客增税?
环球时报· 2025-06-19 06:58
日本考虑调整外国游客税收政策 - 日本政府考虑取消免税购物和提高离境税以扩充财源并缓解"过度旅游"问题 [1] - 2024财年日本离境税收入达481亿日元创历史新高 [2] - 2024年访日游客达3687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2] 政策调整的具体内容 - 自民党政策研究会建议"原则性废除免税制度" [2] - 日本政府计划2026年11月起实施"退税制度"但建议书认为存在操作困难 [3] - 自民党提出将离境税从1000日元提高到5000日元可使税收从490亿增至2500亿日元 [4] 政策调整的经济影响 - 2024财年日本免税销售额约2.4万亿日元相应消费税减免约2400亿日元 [4] - 2023年访日外国人消费总额突破8万亿日元 [5] - 英国取消免税政策后奢侈品商店销售额直线下降 [7] 行业反应和担忧 - 外国游客表示免税制度是吸引购物的原因之一 [5] - 鲷鱼烧店主表示外国顾客占比达70-80%担心政策影响 [6] - 英国商界领袖呼吁恢复免税购物政策 [7] 国际比较和案例 - 美国离境税约3200日元澳大利亚约6500日元 [4] - 挪威通过法案允许对过夜游客征收3%旅游税 [8] - 旅游税上涨导致游客寻找低税目的地的趋势增加 [9] 政策调整的潜在后果 - 专家认为取消免税会影响游客消费积极性 [6] - 英国免税政策取消导致高消费游客数量急剧下降 [7] - 牛津经济研究院强调免税购物带来的广泛经济刺激效应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