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神经可塑性
icon
搜索文档
45岁之后,人生是否依然可以迎来巅峰?
36氪· 2025-08-22 12:46
核心观点 - 多项研究表明 多项关键认知能力的巅峰期出现在45岁之后 并在50岁、60岁乃至70岁时持续提升 包括整合推理、创新思维和社交情绪智能等商业核心能力 [1][5][6][7][8] 认知发展阶段特征 - 大学阶段大脑(18-20余岁):工作记忆和细节记忆达到顶峰 信息处理速度处于巅峰 但专注能力未达最优 [5] - 成熟期大脑(25岁左右):神经连接趋于稳定 形成基础架构 神经网络持续演化与重塑 [5] - MBA阶段大脑(30余岁):短期记忆(包括视觉记忆与人脸识别)达到最佳状态 信息调取与操作效率速度均处峰值 [5] - 关键转折期大脑(40-45岁):认知升级窗口期 可塑造更成熟思维模式 系统性构建高阶认知能力 [5] - 战略型大脑(45-55岁):生活阅历提升复杂问题处理能力 专注力、战略注意力及情绪解读能力达巅峰 工作记忆或空间感知能力开始衰退 [5] - 转型期大脑(55-65岁):整合性推理能力达到高峰 变革性思维步入巅峰 创新能力与跨领域联想能力达到顶峰 创造力、独创性与深刻洞见平均在62岁达顶峰 [6][7] - 主席型大脑(65岁及以上):专注力与词汇量呈现衰退 但变革性思维表现卓越 抽象思维能力可能步入人生巅峰期 [8] 大脑健康优化策略 - 需保障"脑健康金三角":规律运动、营养均衡饮食(富含矿物质维生素抗氧化剂)、充足睡眠(每晚8小时) [16][17][22] - 特定训练可强化大脑功能:每日2次战略推演(每次40分钟深入思考重大挑战) 每日5次神经重启(短暂休息冥想或散步) 每周7次创新解题(重构问题流程) [20][24][25] - 视觉化技巧能激活神经连接:执行动作前进行视觉化想象可提升专注力 同步激活的神经元会强化彼此间连接 [27][28] - 写日记(尤其是感恩日记)可触发神经可塑性:增强同理心 打破消极思维模式 改进决策能力 [28] - 呼吸练习可转换思维状态:快速深呼吸后缓慢呼出 摆脱皮质醇诱发的过度专注状态 促进创新思维 [29] 组织管理启示 - 年长员工可成为企业竞争优势 能贡献组织所需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关键业务能力 [30][31] - 企业需破除"50岁即巅峰"的陈旧认知 重新审视组织价值图谱 理解战略能力的生长周期 [36]
NRX Pharmaceuticals(NRXP)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0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175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790万美元亏损有所增加 主要由于与可转换票据和认股权证相关的约1200万美元公允价值会计计量非现金费用[22] - 2025年第二季度运营亏损37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710万美元运营亏损改善47% 减少约330万美元[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90万美元[23] - 2025年8月18日完成注册直接发行 发行约390万股普通股 获得净收益约650万美元 投资者同意一年锁定期且不含认股权证或稀释性条款[23] - 公司获得FDA授予的PDUFA费用豁免 节省430万美元申报费用[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NRX100(无防腐剂静脉注射氯胺酮)正在推进两个并行审批流程:针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新药申请(NDA)以及针对氯胺酮现有适应症的简化新药申请(ANDA)[13] - NRX101(口服治疗双相抑郁自杀倾向)已提交模块三CMC部分 并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 将申请优先审评[18] - 希望治疗公司(Hope Therapeutics)正在建立介入性精神病学诊所网络 已完成首家诊所收购 预计将提供强劲收入和EBITDA[20] - 公司提交公民请愿书要求从所有氯胺酮制剂中移除苯索氯铵(BZT) preservative[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现有氯胺酮市场预计规模约为7.5亿美元/年[18] - 美国有1300万人每年考虑自杀 每11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15] - 美国有超过700万双相抑郁症患者[19] - FDA扩大NRX100的快速通道资格 涵盖所有抑郁症自杀意念患者 使市场机会增加十倍[1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通过减少可转换债务和增加长期医疗保健专业投资者来强化资产负债表[7] - 采用加速批准路径为NRX100寻求批准 利用真实世界数据支持申请[14] - 希望治疗公司计划建立全国性诊所网络 模式参考DaVita和Fresenius在透析行业的成功[46] - 专注于神经可塑性治疗 包括氯胺酮、裸盖菇素类药物、经颅磁刺激(TMS)和高压氧治疗[48] - 商业策略规划针对NRX100部署约20人销售团队覆盖600-1000家诊所 针对NRX101覆盖1500-1600名精神科医生[69][7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FDA在新领导和MAHA项目下 通过创建专员国家优先凭证计划(CNPV)显著关注国家公共卫生危机[15] - FDA专员强调将推动机构进入21世纪 重视真实世界数据的使用[60] - 公司认为NRX100符合CNPV所有标准:应对美国公共卫生危机、提供创新疗法、解决重大未满足医疗需求、在岸药物开发和制造[16] - 公司现金状况预计可支持运营至2026年 并为关键监管拐点和里程碑提供足够资金[24] 其他重要信息 - FDA对ANDA申请仅提出一个科学差异和易于补救的行政缺陷 要求证明配方中单一惰性成分的水平[17] - 公司展示随机对照试验证明氯胺酮优于安慰剂和活性对照药 并与ECT在1000多名患者中显示等效性[14] - 将向FDA提交近18万接受氯胺酮和SPRAVATO治疗患者的真实世界数据[14] - 发现苯索氯铵与重复使用氯胺酮相关的溃疡性膀胱炎有关联 而J&J的SPRAVATO产品未见此情况[5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NRX101为什么选择加速批准路径而非传统批准 - 因临床试验未证明NRX101优于已确立的抗抑郁药鲁拉西酮 但显示了减少静坐不能和自杀倾向的效果 这些被认为是中间终点 与长期健康益处的关联尚未证实[30] - 计划寻求加速批准仅用于那些尽管使用最佳可用药物仍表现出静坐不能和自杀倾向的患者 并要求FDA给予五年时间证明与安慰剂相比的常规长期益处[31] 问题: 确认性试验的设计 - 确认性试验将是NRX101与安慰剂的常规随机对照试验 以MADRS抑郁量表作为主要终点[32] 问题: 费用指引和G&A展望 - 公司不提供具体指引 但指出运营亏损减少47%反映内部预算和成本节约措施持续执行[37] - 任何商业化相关的G&A增加将与收入同时发生 管理层将评估这些决策[42] - 随着更接近药物销售 G&A可能增加 但成功概率也将大幅提高[44] 问题: 诊所收购管道和五年愿景 - 五年后希望治疗公司很可能成为独立于NRx制药的公司[46] - 目标识别已整合神经可塑性药物使用的顶级诊所 初步可能收购价值1亿美元的优秀诊所 但将快速转向自建诊所模式扩展[50] - 愿景是建立全国网络 让患者和家庭知道拨打希望治疗公司电话就能获得改变生活的治疗机会[50] 问题: 公民请愿时间表和商业影响 - FDA需在提交公民请愿后六个月内回应[54] - 若FDA强制要求无防腐剂配方 公司可能获得比ANDA正常的市场份额更大份额 而现有供应商需调整配方[58] - 现有7.5亿美元氯胺酮市场主要来自国外来源 部分现有供应商可能不会重新调整配方而退出市场[58] 问题: 真实世界数据对FDA决策的影响 - 超过18万患者的真实世界数据应能激励FDA认为案例大幅加强[60] - FDA指南要求机构重视真实世界数据 专员明确希望推动机构进入21世纪使用这类数据[60] 问题: NRX101与TMS的协同效应 - 加拿大研究显示较低剂量D-环丝氨酸(NRX101主要成分)增强TMS治疗抑郁效果[61] - 正与美国学术医疗中心讨论进行确认性临床试验[63] - 若NRX101能增强TMS效果 可能使TMS更成为抑郁症一线治疗 改变治疗范式[64] 问题: NRX100和NRX101的商业化策略 - NRX100计划部署约20人销售团队覆盖600-1000家诊所[69] - NRX101计划覆盖1500-1600名治疗双相患者的精神科医生 类似规模现场人员[70] - 两个产品的商业化组织可能各20-25人 加上支持基础设施 实现高效上市[72]
从“偶然购买”到“习惯性选择”:揭秘品牌忠诚的神经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8-10 04:49
消费决策机制 - 高达95%的消费决策由潜意识驱动 表现为"认知自动驾驶"模式[2] - 品牌忠诚度体现为大脑决策区活跃度降低的"不假思索选择"[2] - 消费者对熟悉品牌的重复选择形成神经习惯 类似走路无需思考迈脚[2] 营销理论突破 - 传统营销漏斗理论存在缺陷 品牌连接组可绕过多阶段决策直接建立[13] - 直觉性品牌偏好通过神经网络自然生长实现 无需依赖促销刺激[13][17] - 品牌显著性需与消费者生活有意义的事物建立多重联系[14] 比喻营销策略 - 比喻利用熟悉概念降低大脑认知负荷 如迈克尔·乔丹扣篮类比[6][8] - 有效比喻需采用行业通用符号 避免冷门参照物[8] - 比喻能触发多感官联想 如花朵图案象征成长 帆船声音代表自由[9] 幽默营销应用 - 有效幽默需与品牌价值或竞品对比相关 避免无关滑稽[10] - 贬低竞品是幽默经典手法 如一美元剃须俱乐部案例[10] - 幽默创造群体归属感 比单纯数据更易形成记忆黏性[12] 神经可塑性应用 - 成年人海马体神经发生证明消费习惯可被重塑[19] - 伦敦出租车司机案例显示专业知识会改变大脑物理结构[20] - 品牌互动实质是神经网络重组 竞争发生在消费者记忆层面[22] 增长核心逻辑 - 品牌生态系统需触及生活各方面才能持续增长[17] - 外部环境不影响增长可能性 神经可塑性提供理论基础[23] - 直觉偏好形成后消费者会进入"梦游式购物"状态[16]
如何进入心流?
虎嗅· 2025-06-25 14:21
心流状态的定义与特征 - 心流状态需要技能水平与任务挑战达到完美平衡,由匈牙利科学家米哈伊·契克森米哈伊提出[1] - 心流状态表现为完全沉浸、高效且富有创造力,伴随内源性阿片类物质释放带来满足感[1] - 心流八大原则包括明确目标、即时反馈、挑战与技能匹配等核心要素[9][10] 心流状态的神经机制 - 前额叶皮质是大脑中负责规则学习的关键区域,具有高度可塑性[15][16] - 神经可塑性使重复练习能建立大脑新连接,将技能从显性记忆转为隐性程序性记忆[17][18] - 心流发生时前额叶系统暂时关闭,由隐性运动记忆系统接管动作控制[23][24] 心流状态的培养方法 - 通过技巧练习和模仿建立"习惯回路",形成"线索-行动-奖励"的行为模式[26] - 创造包含多感官刺激的"线索空间"可触发条件反射式心流状态[26][27] - 固定时间、环境与工具组合能形成有效的"路径提示"促进心流产生[28][29] 心流与创造力关系 - 专业爵士乐手实验显示过度激活前额叶会干扰直觉表达,而新手则受益[19][20] - 持续技巧练习使艺术表现成为"第二天性",如透纳坚持基础绘画训练[18][21] - 表达性写作研究证实心流体验可提升免疫指标和心理健康水平[25] 心流实践的误区与真相 - "天赋决定论"是误区,爱因斯坦等创新者均经历长期失败与练习[5][7] - "放松感受"类建议无效,实际需通过结构化练习建立神经通路[22][23] - 重复性身体练习能降低大脑不确定性,创造心理安全感[31][32]
英媒:“过于独立”也许会伤害你
环球时报· 2025-06-19 06:58
极端独立的定义与特征 - "极端独立"是一种行为模式,表面上象征坚强、自主和成熟,但实际上可能对个体造成伤害 [1] - 极端独立者以自己能处理一切为荣,极少向他人求助,也很难接受帮助,但常常是第一时间帮助他人的人 [1] - 这种"强大"并非源于健康的自信,而往往是童年经历所铸成的生存策略,起源于童年的混乱环境 [1] 极端独立的成因 - 当孩子的情感和生理需求在成长过程中无法被照料时,他们会逐渐意识到"依赖是不安全的",从而学会依靠自己 [1] - 这种现象被称为"父母化",即孩子被迫照顾家长的情绪或行为,而无法优先关注自己的需求 [1] - 经历过童年情感缺失的人,其与情绪调节相关的大脑区域常常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这种模式在成人生活中也难以关闭 [2] 极端独立的心理影响 - 极端独立者在人际关系中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对亲密和依赖心存恐惧,表面能力强大、情绪稳定,内里却常常感到孤独、焦虑 [2] - 他们在成年后面对支持和关心时,可能产生"威胁感",认为"脆弱"等同于"危险","亲密"等于"风险" [2] - 许多人在最需要帮助时选择沉默,因为请求帮助对他们来说是一场心理战役,宁愿承担一切也不愿暴露"需要"的一面 [2] 极端独立的改善途径 - 借助"神经可塑性",极端独立者可以逐渐学会信任、建立亲密关系,并在安全的互动中重塑情感模式 [3] - 通过在亲密关系中一次次获得"我可以被理解"的经验,大脑中负责调节情绪和建立信任的区域会开始重构路径 [3] - 改善过程需要时间、反复和有意识地练习,如在低风险场景中表达需求,或允许自己在信任的人面前卸下盔甲 [3] 健康独立的定义 - 真正健康的独立是在可以依赖他人时仍愿意承担责任,而不是因为"不能靠别人"才不得不独立 [3] - 在安全的关系中,人们会懂得脆弱并不危险,社会联结才是力量的来源 [3]
第十四届财经峰会携手康道医疗,共探企业家精神与新质生产力
搜狐财经· 2025-06-09 11:47
财经峰会概述 - CFS2025第十四届财经峰会暨2025新质生产力企业家大会将于2024年7月在上海举行,主题为"穿越变革浪潮,共筑经济韧性" [1] - 峰会将邀请各行业领袖共同研判全球新挑战与新变局下的中国经济,共享发展新机遇 [1] - CFS财经峰会设立于2012年,每年有超过1000位商界、政界、学界等领域代表出席,超过200位顶级嘉宾担任演讲嘉宾,深度参与媒体超过300家,影响人次超过2000万 [3] 康道医疗公司背景 - 康道(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4] - 公司成立于2022年6月,汇集全国各地优秀人才,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专业技术人员超50人 [4] - 公司董事长吴少军系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4]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依托AI智能算法、力触觉反馈系统、柔性交互技术等底层技术突破,在传统康复机器人领域保持优势地位 [6] - 前瞻性地将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作为战略发展方向,通过仿生学结构设计、多模态运动控制算法及类人行为逻辑框架的创新,打造出具备精准姿态模拟与情感交互能力的医用级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 [6] - 自主研发的步态训练与评估系统深度融合生物力学模型与深度学习系统,可实现对患者步态、关节活动、肌力分布等康复参数的动态感知与自适应调节 [6]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在脑机接口领域,公司率先构建起"脑机接口-智能终端-云端诊疗"三位一体的技术体系 [7] - 攻克高精度神经信号解码算法、非侵入式脑电传感模块及意图识别模型等关键技术,实现运动想象信号与康复机器人动作指令的毫秒级同步 [7] - 开发出基于脑电-肌电联合反馈的智能康复解决方案,使康复过程突破物理空间限制 [7] 市场应用与国际化 - 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乡镇医院、社区医疗、康复中心、养老中心、体育中心等机构,并拓展到居家康复 [7] - 已与俄罗斯、乌克兰、巴西、土耳其、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 [7]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正加速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与脑机接口技术的深度耦合,构建"神经感知-智能决策-仿生执行"的完整技术生态链 [8] - 通过整合元宇宙等新兴技术,致力于打造虚实融合的智能康复新基建 [8] - 以"中国康湾"为战略支点,推动人类康复医学迈入神经可塑性与人工智能深度协同的新纪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