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搜索文档
“国标十二香”走进墨西哥驻华大使馆 以酒为媒深化文化交流
消费日报网· 2025-09-26 11:12
活动概述 - 公司联合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于9月24日在北京墨西哥驻华大使馆举办“2025国际酒文化沙龙暨汾酒领航 十二香韵使馆行”活动 [1] - 活动旨在通过酒文化交流与互鉴促进中墨友好关系 [1] - 活动系列在2025年已先后走进泰国和阿尔巴尼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 [3] 公司品牌与文化推广 - 活动中设置了白酒品鉴环节,与会嘉宾品尝了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等十二种香型的中国白酒,即“国标十二香” [3] - 活动以白酒为文化符号,推动中国与世界多彩文明对话,并计划在年内走进更多国家驻华大使馆 [9] 行业交流与合作机遇 - 活动通过对美食和美酒的深度探索,旨在促进中墨双方在文化、旅游、贸易和投资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3] - 墨方计划借助2026年世界杯举办契机,吸引更多中国旅客亲历墨西哥,通过品尝龙舌兰酒和体验当地美食拉近两国距离,为文化往来注入新意 [5] - 现场为多家经墨西哥美食学院评选出的在华墨西哥餐厅颁发认证证书,以表彰其对正宗墨西哥风味的传承与贡献 [7]
常温奶“复原乳”退场 乳制品明确品质导向
消费日报网· 2025-09-25 16:20
新规核心内容 - 农业农村部新规于9月16日实施,规定生产灭菌乳(常温纯牛奶)只能以生乳为唯一原料,禁止使用复原乳 [1] - 新规旨在提升常温奶的真实性与透明度,直击部分产品以“纯牛奶”之名销售却含复原乳导致消费者被误导的痛点 [1] 对行业与企业的影响 - 新规将推动行业优胜劣汰,过去依赖复原乳降低成本形成价格优势的企业需提高生乳采购比例 [1] - 原料端生乳需求将提升,推动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的优质奶源基地建设转型 [1] - 短期内常温奶生产成本可能上升,导致部分中低端产品涨价 [2] - 生乳供应稳定充足成为新规落实关键,若供应不足企业可能压缩产能,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挤压中小乳企生存空间 [2] - 政策引领企业加快奶源基地建设、提升冷链物流和加工工艺,是推动乳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契机 [2] 对消费者的影响 - 新规对消费者是利好,有助于保障日常重要消费品常温奶的品质,提升营养摄入和生活质量 [1] - 新规让“常温纯牛奶”真正回归“以生乳为原料”的本质,有助于恢复和增强公众对乳制品的信任 [1] 政策长远意义与执行挑战 - 新规是对中国乳业发展逻辑的一次纠偏,体现了监管向“品质导向”转型的决心 [3] - 未来企业若能在新规下实现提质增效,中国乳业将走出“低端竞争”怪圈,迈向以质量和品牌赢得市场的新阶段 [3] - 政策落地需“配套组合拳”,监管部门需确保执行刚性,防止企业通过标签模糊、概念偷换规避新规 [2] - 需加大科普力度,让消费者理解复原乳与生乳差别,避免妖魔化复原乳造成恐慌,复原乳应在配方奶粉、乳饮料等特定场景合理使用 [2]
我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
消费日报网· 2025-09-25 16:20
全球创新排名与表现 - 中国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首次进入全球前十 超过德国 [1] - 该指数调研139个经济体的78项指标 中国在36个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中创新力位列第一 [1] - 2024年全球专利申请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中国持续成为最大专利来源国 [1] 研发投入与集群实力 - 2024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 居世界第二位 基础研究经费支出达2497亿元 [1] - 中国共有24个集群进入全球百强创新集群 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一 [1] - 2024年有524家中国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 [2]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与政策支持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超50万家 [2] - 企业牵头和参与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占比约80% [2] -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以优化税收优惠 [2] 未来发展方向 - 将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啃硬骨头攻卡脖子技术 [2] -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2] -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 [2]
上海全球健康创新研究院正式启动
消费日报网· 2025-09-25 11:37
研究院成立背景 - 上海全球健康创新研究院于2025年9月22日在浦江创新论坛全球健康与发展分论坛上正式启动 [1] - 研究院由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同发起成立 [4] - 研究院是中国首家以全球健康为使命的新型研发转化机构 [4] 组织架构与领导团队 - 首任院长由知名专家何如意博士担任 [1] - 启动仪式上进行了理事会、监事会和核心领导团队的聘任环节 [1]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出席仪式并致辞 [1][3] 战略定位与使命 - 研究院将发挥非营利组织独特定位 面向中低收入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支撑 [4] - 聚焦结核病、疟疾等传染病以及妇女儿童健康等重要问题 [4] - 致力于促进创新成果研发转化并加快进入国际市场 提升全球健康公平 [4] 资金支持与合作网络 - 首期五年研发经费由上海市和盖茨基金会共同提供 [4] - 盖茨基金会提供项目赠款和技术支持 上海市提供相应经费和资源 [4] - 参与方包括国家科技部、上海市科委、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以及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等国际机构 [4]
沈刚教授连续三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消费日报网· 2025-09-25 11:30
学术成就与行业地位 - 泰康口腔首席正畸专家、正雅GS技术与产系研发首席科学家沈刚教授连续三年入选斯坦福大学2025《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并荣登“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1] - 该榜单基于Elsevier Scopus数据,涵盖22个领域和174个子领域,通过论文被引用次数、h指数、合著情况等多维度指标评估全球科学家的科研产出与学术影响力[2] - 沈刚教授拥有30余年口腔正畸教学、临床与科研经验,其入选体现了在口腔正畸学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与持续创新的科研实力[1][3] 科研创新与临床贡献 - 沈刚教授基于大量中国患者临床实践,创新性提出以面形为基础的错He畸形诊断分类系统,将错He畸形划分为突面型、凹面型和偏颌型三大类别,有效弥补传统安氏分类的局限性[4] - 自2015年以来,沈刚教授在《上海口腔医学》杂志上系列发表10篇专家述评,总结正畸临床最新进展并阐述重要原创技术[3] - “沈刚错He畸形诊断分类”不仅适用于中国人群,对国际正畸临床诊断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4] 技术转化与产业合作 - 2019年沈刚教授与正雅齿科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科研成果临床转化,成功研发并推出正雅GS产系[4] - 正雅GS产系采用共同研发的隐形颌位重建技术,大幅拓展隐形正畸的适应证范围,该技术已应用于临床超过10万例[4] - 未来将继续深化与正雅齿科的科研合作,聚焦隐形正畸领域核心难题与前沿方向,推动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与临床应用[4]
五大任务推动轻工业质量数量“双提升”
消费日报网· 2025-09-24 11:01
政策核心内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为行业提供行动指南 [1] - 方案旨在推动轻工业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实现质量和数量的双提升 [1] - 通过供需两端持续发力,稳住传统优势产业并培育新增长引擎,以高质量发展应对不确定性 [1] 发展目标 - 2025至2026年轻工业重点行业规模需稳步提升,企业经营保持稳定 [1] - 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等新兴领域要实现快速成长 [1] - 计划推出300项升级创新产品 [1] - 培育10个规模超千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1] 主要任务 - 方案围绕强供给、促消费、稳出口、优生态、增动能五大任务展开 [1] - 轻工业是民生的基本盘,关联大量企业、岗位和家庭日常生活 [1]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秉初心凝力聚智 担使命服务大局
消费日报网· 2025-09-24 10:59
会议概况与选举结果 -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于9月19日在北京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1] - 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第六届理事会 田玉萍当选理事长 刘旭当选驻会副理事长 冯硕朋当选秘书长 [4] - 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代表和会员单位代表近500人参加大会 [9] 第五届理事会工作回顾 - 过去七年第五届理事会积极开拓 成效显著 [4] - 理事会通过信用评价 科技鉴定 政策解读 技能竞赛与培训等多种方式赋能企业 推动行业合规体系建设与人才发展 [4] - 积极开展对外合作 举办多项行业会议与展览 构建宣传矩阵 大幅提升协会影响力 [4] 第六届理事会未来工作方向 - 新一届理事会将坚持党建强会 发挥核心功能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强化党组织政治引领 [5] - 坚持协会宗旨 发挥桥梁作用 协助政府参与行业管理 广泛开展政策解读 产业咨询 市场调研等活动 [5] - 坚持特色优势 服务统战工作 加强与台湾工合组织合作 促进海峡两岸经济 科技 文化领域交流 [6] - 坚持现代治理 打造优秀协会 提升服务能力 贴近行业企业需求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6] - 新理事长田玉萍表示将增强服务意识 以更贴心态度 更精细安排 更精准措施提升服务水平 [7] 同期活动 - 会议同期举办了数智赋能产业创新高峰论坛 [10]
中国标准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消费日报网· 2025-09-24 10:59
开尔文勋爵奖以IEC首任主席、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命名,每年全球仅评选一位,授予在电气、电 子工程及相关技术领域做出长期卓越贡献的顶尖专家。马德军在国际标准化领域耕耘35载,在家用电 器、电气安全和主动辅助生活技术等多个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此次获奖,标志着我国在全球电工 电子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显著提升,相关贡献获国际广泛认可。马德军表示:"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分享 科技创新与标准实践经验及成果,共同推动相关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通过标准创新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东方智慧":定向循环技术将锂回收率提升至90%以 上;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使电池碳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标准—产品—供应链"协同联动推 动全球电池产业加速低碳转型……标准让绿色技术成为公共产品,让循环经济融入产业基因。未来,中 国将以高质量标准为引领,携手全球伙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力量与更多智慧。 本报讯 (记者 胡 静)9月17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89届会议上,中国电池 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马德军荣获2025年度开尔文勋爵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专家。 ...
义乌制造:从“搭车”到“领跑”
消费日报网· 2025-09-24 10:59
出口业绩表现 - 今年前7月,义乌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总额达6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 [1] - 同期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这三个世界杯主办国的出口额为1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 [1] 世界杯经济机遇 - 距离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开幕还有9个月,义乌已率先驶入世界杯经济快车道 [1] - 世界杯经济的外延几乎覆盖所有与生活相关的消费门类,如球衣、围巾、喇叭、装饰品和纪念品 [1] 产品策略升级 - 公司通过精准洞察消费者心理,针对不同市场推出定制化产品,以提升附加值和避免同质化竞争 [2] - 针对美国市场注重功能与环保,加拿大市场偏好家庭式休闲运动装备,墨西哥市场青睐富有民族色彩的足球周边 [2] - 公司在产品设计、品类拓展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全链条升级,实现从制造红利向智造优势的跃迁 [1][2] 品牌与合规建设 - 公司在设计环节注重知识产权合规性,以避免侵权纠纷并塑造自身品牌 [2] - 行业正经历从贴牌代工到自主品牌的转变,在规则中提升竞争力是走向全球核心舞台的关键 [2] 供应链核心能力 - 行业展现出对全球大事件的快速响应能力,无论是世界杯、奥运会还是其他趋势,总能闻风而动 [2] - 灵活的市场机制和超强的供应链整合力是公司在全球经济波动中屡屡突围的重要原因 [2] 长期转型趋势 - 世界杯经济是行业长期转型的契机,推动竞争思维从速度到质量、从规模到品牌、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 [3] - 行业在国际大赛的经济浪潮中不仅是搭车者,更是领跑者,其活力是中国民营经济的缩影 [3]
传承工合精神 开创事业新局
消费日报网· 2025-09-23 10:43
历史贡献与精神传承 - 协会在抗战期间组织建立3000多个工业合作社 为前后方提供物资保障并争取国际援助 [2] - 协会高举爱国抗战旗帜 通过兴办培黎教育和服务军需民生等方式为战争胜利作出历史贡献 [2] - 以"努力干 一起干"为核心的中国工合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需要被挖掘保护和传承 [3] 未来发展定位与方向 - 协会需坚持党的领导并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党的决定的战斗堡垒 [3] - 协会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凝聚会员共识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为推进工业强国建设注入活力 [2] - 通过搭建两岸互通和国际交流平台 深化农工商全面合作以推动事业高质量大发展 [3] 组织建设与行业合作 - 协会87年来推动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合作 促进经济振兴和两岸交流 [2] - 加强自身建设并健全治理制度 提升会员归属感认同感以支持统一战线工作 [4] - 大会汇聚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及行业领军企业等近500名代表参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