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搜索文档
2025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外交官盛典暨非遗传承人艺术节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消费日报网· 2025-07-14 14:48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外交官盛典暨非遗传承人艺术节启动仪式在北京世界公园举行,主题为"多彩中华·非遗共融",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并推动非遗国际交流[3] - 活动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全球专家委员会指导,世界公园、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组委会主办,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协办,北京龙小妃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执行[6] 文化展示内容 - 集中展示中国56个民族的非遗文化精髓,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艺术形式,传递文化自信与包容精神[4] - 活动包含沙画艺术展演、非遗主题演讲、民族歌舞表演及篝火晚会等环节,邀请国家一级美术师、沙画非遗传承人等艺术家参与[8] - 计划邀请100位驻华使节和国际友人参与,利用VR/AR技术打造沉浸式非遗体验,如虚拟互动古画场景[12] 活动特色与目标 - 搭建国际级展示平台促进非遗文化焕发新生,重点突出非遗传承人的核心地位[11] - 在世界公园东主路打造20国特色非遗主题街区,形成世界民族风情街,推动非遗国际化[12] - 通过数字非遗展示、体验互动等形式增强年轻群体参与度,如园林诗词互动和数字非遗基地建设[12] 活动影响 - 大会不仅是非遗展示平台,更是促进民族团结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契机[15] - 活动将吸引全国非遗传承人、文化学者及国际嘉宾齐聚,实现文化价值与社会效益双赢[14][15]
古法消暑受追捧 带来“低能耗”降温新体验
消费日报网· 2025-07-14 11:21
行业趋势 - 极端高温天气推动低碳环保降温方式需求增长 消费者对低成本可持续降温方案渴求持续升温 [2][3] - 天然材料降温产品市场正在兴起 竹席 凉感毛巾 薄荷喷雾 绿豆水等传统或天然材质产品日益受青睐 [3] - 行业向环保健康方向转型 企业将加大天然材料产品研发投入 可能催生新的细分市场 [3][4] 消费者行为 - 年轻消费者主动拥抱低碳低成本生活方式 对传统智慧再利用 同时反思现代消费主义 [2] - 社交媒体加速传播天然降温方式 冬瓜降温通过短视频平台迅速成为热点 [3] - 消费者选择天然降温产品时兼顾功能性(降温效果)与可持续性(可降解材料) [2][3] 产品特性 - 冬瓜具有物理降温特性 光滑寒凉的表面能带来直接舒适触感 符合中医"热者寒之"理念 [1] - 冬瓜皮属于药食同源材料 内服可利尿消肿消暑 外用具寒性物理降温效果 [1] - 天然降温产品需解决标准化与耐用性问题 以实现行业长期发展 [4] 市场影响 - 降温产品市场将受环保趋势影响 更多品牌将关注天然环保材料研发应用 [3] - 传统饮食智慧与现代需求结合 如南方冬瓜老鸭汤体现气候适应性创新 [1] - 市场需注意产品使用安全 如长时间接触后的食材氧化问题 [1]
《林则徐》主题肖像作品举行全球首“绣”发布仪式
消费日报网· 2025-07-11 11:24
苏绣艺术创作 - 姚建萍团队耗时数月精心创作《林则徐》主题苏绣肖像作品,采用台屏装裱形制庄重典雅,外框背面镌刻林则徐经典堂联[1] - 作品细节刻画入木三分,包括面部皱纹、胡须等,人物身着官服目光坚定,神情庄重威严[1] - 团队以"绣出灵魂"为目标,通过苏绣技艺将林则徐爱国精神鲜活呈现[1] 创作背景与动机 - 姚建萍2002年参观虎门销烟纪念馆后萌生创作林则徐肖像想法,因缺乏合适蓝本搁置20年[2] - 苏州禁毒办三次登门邀请创作,并提供海外寻回的林则徐油画像高清资料作为蓝本[2] - 姚建萍表示创作动机是为国家禁毒事业和家乡建设尽绵薄之力,同时了却20年夙愿[2] 创作过程与技术细节 - 常规苏绣人物肖像创作周期需10个月,本次压缩至5个月完成,实际创作时间不足4个月[4] - 团队采用"四班三运转"工作模式24小时不间断作业,确保按期交付[4] - 底稿经历5次推翻重绘,最终确定融合油画写实与传统肖像画的创作方向[5] - 服饰细节历经7次修正,官帽顶珠绣制4次,朝珠穿珠线路设计调整5次[5] - 眼神处理尤为考究,采用多种丝线组合表现眼窝阴影、虹膜和瞳仁,使目光刚毅而忧虑[5] 艺术价值与社会影响 - 作品将传统苏绣技艺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以独特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1] - 参观者评价作品不仅展现苏绣技艺,更绣出民族脊梁的铮铮铁骨与磅礴气概[5] - 姚建萍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苏绣艺术的无限可能,创作更多具有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作品[5]
五届全勤襄盛举 陇派珐琅绘敦煌
消费日报网· 2025-07-11 11:24
行业动态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李海明的《敦煌藻井》系列作品亮相,其中《珐琅敦煌四方佛藻井》荣获百鹤杯"百鹤奖" [1] -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为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从业者搭建了技艺展示与学习交流平台,汇聚业内最新工艺、技法、材料和创意 [4] - 甘肃工美展团连续5届参加博览会,陇派珐琅以展现敦煌、丝路、黄河等甘肃文化元素为核心,将传统文化与西北风土人情完美融合 [4] 产品与技术 - 陇派珐琅技艺是将传统宫廷御用珐琅技法移植到画板上的创新艺术形式,主要由白描、掐丝、着色及挂釉等十道工序构成 [4] - 李海明大师可以将一百多种天然矿料配比成三千多种珐琅釉料,并成功攻克珐琅壁画长期保存产生的釉料脱落问题 [4] - 《珐琅敦煌四方佛藻井》取材莫高窟一四窟晚唐时期藻井,完美传承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实现艺术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5] - 《珐琅飞天藻井》创意灵感来自莫高窟初唐时期藻井,通过掐丝珐琅工艺赋予敦煌文化全新生命力和艺术价值 [5] 发展战略 - 陇派珐琅艺术需紧跟时代步伐,深入挖掘甘肃本土文化资源,将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融入作品创作 [5] - 积极探索新材料、新工艺和表现形式,迎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开发符合当代人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的产品 [5] - 未来将持续挖掘甘肃文化内涵,开发更多地域特色文创产品,加强与其他艺术领域的跨界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 [6] 人才培养 - 公司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现代师徒制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陇派珐琅技艺传承与创新事业 [6]
让文化传承成为非遗消费的核心价值
消费日报网· 2025-07-11 11:18
非遗传播现状 - 非遗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众门类逐渐走向大众视野,进入百姓生活 [1] - 过度商业化导致非遗沦为消费符号,传播核心偏离文化内涵传承 [1] - 部分景区将非遗技艺简化为流水线式手工制作,游客仅付费完成"非遗作品"而忽视文化价值 [1] - 某些非遗文创产品过度追求市场热度,随意篡改传统元素,消解文化独特性 [1] 非遗文化价值 - 非遗承载特定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先辈智慧与精神的结晶 [2] - 京剧程式化表演和昆曲水磨唱腔蕴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精神和审美哲学 [2] - 剪纸艺术纹样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吉祥寓意 [2] - 故宫博物院通过展览、讲座和纪录片等形式传播非遗背后的文化故事 [2] 非遗传播策略 - 相关机构应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非遗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 [3] - 设立非遗文化研究专项资金,支持系统性挖掘和整理非遗项目 [3] - 非遗传承人需利用新媒体平台展示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 [3] - 高校可组织非遗调研和文化传播实践活动,企业可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 [3] 非遗传播意义 - 非遗传播意义超越"网红效应"催生的单纯消费,核心在于文化传承 [4] - 当非遗文化魅力深入人心,消费将成为文化传播的副产品 [4]
“活态工坊”绘就丝路新画卷
消费日报网· 2025-07-10 11:21
新疆非遗旅游热潮 - 新疆迎来旅游热潮,游客在喀什古城、库车热斯坦老街沉浸式体验土陶拉坯、红铜锻打、葫芦雕刻等非遗技艺 [1] - 新疆现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956个,过去一年新增22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个案例入选"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1] - 非遗通过文旅融合焕发生机,成为当地致富的重要途径 [1] 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 - 高台民居从传统土陶作坊转型为集"赏、学、购"一体的非遗工坊,仅存几家土陶作坊通过文旅融合重获生机 [6] -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传承人吐尔逊·肉斯塔木坚持800多年古法技艺,土陶器型灵动、纹饰精美 [6][9] - 库车红铜制作工艺传承人玉素甫·卡地将现代设计融入传统技艺,开发红铜首饰并通过直播拓展销售渠道 [11][12][15] 非遗工坊带动经济效应 - 非遗工坊从静态展示转向互动体验,游客可参与打铁、制陶、乐器演奏等活动 [17] - 柯尔克孜族刺绣非遗工坊带动600余名居民就业,库车大馕城创造200余个岗位 [18] - 全疆已建成120个自治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30家非遗工坊,带动近万人就业 [20] 非遗产品与市场表现 - 维吾尔族土陶制作包含选土、揉泥、拉坯、晒干、烧制五道工序,拉坯环节最考验技艺 [9] - 红铜首饰因设计新颖成为爆款,玉素甫计划开发更多款式满足市场需求 [15] - 英吉沙小刀、葫芦烙画、新疆地毯等非遗工艺品深受游客青睐 [9][19][28]
宠物企业加速出海 品牌价值成制胜关键
消费日报网· 2025-07-10 11:20
行业概况 - 国内现存宠物经济相关企业达447.4万家,是2021年的3倍多,其中77%成立不足3年 [1] - 海外"618"大促期间超3万家宠物商家参与天猫出海,1000多家跨境成交额同比翻倍 [1] - 宠物用品正向智能化迭代,全球智能宠物用品市场销售额达42亿美元(2023年) [4] 出海路径分类 供应链型企业 - 以贴牌代工方式为沃尔玛、亚马逊、Chewy等大型渠道供货 [2] - 典型案例天元宠物:2000年通过国际展会开拓客户,2014年起收购美、德品牌并布局日韩市场,同时搭建独立站和跨境电商渠道 [2] 新消费品牌 - 如PETKIT小佩、霍曼等,优先布局东南亚蓝海市场,利用品牌能力获取先发优势 [3] - 采取自建独立站模式,暂缓进入高客流连锁商超以避免低价贴牌 [7] 市场竞争格局 - 供给端快速扩容导致欧美高客单价市场价格下行,智能猫砂盆ASIN数增长160%但市场份额仅增63%,头部产品售价从600美元降至150美元 [4] - 价格内卷推动技术升级,企业转向AI+智能产品(如智能喂食器、饮水机)以打造差异化 [3][4] 产品与品牌策略 - 通过1-2款差异化爆品建立口碑,借鉴母婴用品品牌打造方式 [7] - 智能宠物用品需持续迭代以改变消费者认知,类似苹果手机颠覆诺基亚的路径 [5] - 弱品牌心智特性下,需兼顾高性价比与解决痛点,同时强化"酷"的产品形象 [6]
争做“露营搭子” 食品企业掘金万亿市场
消费日报网· 2025-07-10 11:20
露营经济市场规模 - 2023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2139.7亿元,带动市场规模1.15万亿元 [2] - 2024年核心市场规模预计增长16%至2483.2亿元,带动市场规模将达1.44万亿元 [2] - 2030年核心市场规模预计翻倍至4879.8亿元,带动市场规模将突破2.4万亿元 [2] 食品产业创新 - 53.8%露营爱好者主要活动为烧烤野餐,推动即食类食品和预制菜需求激增 [2] - 盒马、叮咚、山姆等生鲜电商推出包含鲜切水果、即食海鲜、腌制肉串的露营套餐 [2] - 餐饮企业开发包含食材、预制菜、炊具、野餐垫的半成品套餐并提供外送服务 [2] 实体业态创新 - 海底捞打造篝火晚宴与星空影院结合的露营火锅场景 [3] - 嘉和一品建立"东方绿洲露营庄园"承接"露营+餐饮"活动 [3] - Manner Coffee推出移动咖啡车提供现磨咖啡与烘焙轻食服务 [3] - 文和友以轻资产模式运营露营餐厅,融合小龙虾、烧烤与团建、KTV等场景 [3] 商业模式升级 - 企业构建"线上便捷+线下沉浸"的双向消费闭环 [3] - 场景化布局延长用户停留时间,通过"餐饮+社交"提升客单价 [3] - 品牌IP与地域文化结合创造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双重提升 [3]
从“高”产到“优”产:创新筑牢糖业根基
消费日报网· 2025-07-10 11:06
产量与种植情况 - 2024—2025年榨季广西食糖产量达646.5万吨 同比增长28.36万吨 [1] - 糖料蔗种植面积达1135万亩 同比增加11万亩 [1] - 良种覆盖率接近99% [1] - 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占全国60%左右 [1] 行业地位与供需 - 我国食糖年产量约1000万吨 占全球总量5.6% [1] - 食糖消费量约1500万至1600万吨 存在供应缺口 [1] - 我国人均年消费量约11公斤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一半 [1] 产业链延伸 - 蔗渣 糖蜜 滤泥实现100%利用率 [2] - 蔗叶离田综合利用率突破40% [2] - 发展蔗糖精深加工与副产品综合利用 [2] - 开发甘蔗醋 甘蔗啤酒等新品类 [2] - 建设蔗渣环保餐具生产基地 具备出口能力 [2] 产业融合 - 推动"农业+工业+文旅+科技"深度联动 [2] - 形成以糖厂为核心的"甘蔗经济圈" [2] - 开发"蔗糖博物馆""甘蔗收割节"等文旅项目 [3] - 带动物流园区 电商仓储 农资供应点发展 [2] 国际合作 - 推进"越南种蔗+广西制糖"跨境模式 [3] - 2024—2025年榨季从越南进口糖料蔗数量同比翻番 [3] - 在RCEP框架下融入国际农业分工 [3] - 可能成为"面向东盟的糖业加工中心" [3] 发展路径 - 从"原料导向"转向"全链增值" [2] - 探索"科技+绿色+融合"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4] - 从"甜经济"迈向"强产业" [4] - 为全国农业转型提供"广西样板" [4]
中国“清凉”商品助力全球通过高温“烤”验
消费日报网· 2025-07-10 10:52
降温防晒"小神器"出口热潮 - 外贸电商平台阿里国际站数据显示,近30天便携式小风扇、移动式空调等清凉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7% [2] - 义乌国际商贸城创新产品如带风扇的防晒伞、太阳能风扇帽吸引海外采购商,阿富汗采购商指出产品兼具美观性和市场前景 [2] - 江苏腾魄休闲用品公司通过90余道工序生产智能化庭院伞,出口货值近8000万元,同比增长50%以上,产品具备角度调节和电动旋转功能 [2] - 昆山三丽光学公司太阳镜及镜架产品出口货值达3000万元,销售额同比增长12%,受益于RCEP关税优惠,日本客户享受近10万元关税减免 [2] 制冷"大块头"家电出口增长 - 1—5月中国家用空调出口总额94.5亿美元(同比+17.8%),风扇出口56.5亿美元(+7.1%),冰箱出口33.2亿美元(+5.1%) [3] - 河南康拜恩电器公司冰柜4月单月增长率达324%,上半年订单量超2024年总量90%,800升冰柜及3.6米宽超大冰柜销往非洲加纳 [3] - 商丘民权县制冷产业集群覆盖140余家上下游企业,产品针对非洲电压不稳定问题改进,电压适应范围拓宽至160—260伏 [3] - 江苏南通安装集团一季度出口空调及配件货值4747.42万元,企业正全力投入生产以满足海外需求 [4] 冰淇淋机等细分品类表现亮眼 - 浙江余姚立德制冷公司升级冰淇淋机产品,制冷时间更短、能耗更低,北非地区因气温超35℃销量大幅增长 [5] - 宁波市1—4月出口冰淇淋机、制冰机等清凉电器总额18.6亿元(同比+76.7%),产品覆盖115个国家和地区,创新技术打破传统口味单一局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