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搜索文档
以绿色创新为引擎 中国皮革业开启“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消费日报网· 2025-11-05 08:14
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陈占光日前在中国皮革协会制革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上介绍了《皮革行业"十 五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编制进展。据悉,指导意见将成为行业未来五 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核心方向指向高端化、智能化与绿色化。陈占光号召全行业建言献策,形成发 展合力,以系统性创新谋求产业生态的全面升级。 从不同的案例可以看到,中国皮革业的"十五五"发展蓝图正在从传统制造走向绿色智造,从粗放扩张转 向价值创造。绿色化不再只是政策要求,而是产业竞争的新标准;数智化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行业变 革的内生力量。未来五年,中国皮革产业将在真皮价值重塑、技术创新突破、智能制造深化与环境治理 体系化等方面持续推进,以创新为驱动、以绿色为底色、以品质为核心,塑造更加高端、可持续、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皮革产业新格局。 转自:消费日报网 技术创新的深化同样是行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技术创新正在从源头控制到品质升级。温州鞋革研究 院院长、四川大学教授周建飞的"皮革异味物质精准识别与解决方案"研究成果,为绿色生产提供了新的 科学支撑。研究表明,皮革异味的主要来源是醛酮类化合物,其中己醛是中低端皮革的关键异味物质 ...
鱼跃医疗三季度利润下滑36%背后:违规、投诉不断,千亿目标难追
消费日报网· 2025-11-04 21:08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立下百亿营收、千亿市值的目标后,今年是鱼跃医疗"军令状"的收关之年。 日前,A股上市公司鱼跃医疗公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65.45亿元,同比上升 8.58%;归母净利润为14.66亿元,同比下降4.28%。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8.9亿元,同比上 升9.6%;归母净利润为2.63亿元,同比下降36%,增收不增利明显。 2021年初鱼跃医疗董事长吴群立下了五年军令状——"百亿营收,千亿市值,进入医疗器械行业全球三 十强"。截止最新,鱼跃医疗市值约为360亿元,距离千亿相距甚远,而营收仅65亿元,百亿营收大概率 也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 鱼跃医疗的扩张 鱼跃医疗成立于1998年,由吴光明和父亲吴连福联手创办,从做血压计起家赚得第一桶金,此后公司在 吴光明的带领下一步步发展壮大。2007年,鱼跃销售汞柱式血压计136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36%,销售收入7000万元。 2008年4月,鱼跃医疗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也是国内首家通过IPO上市的民营医疗器械企业。 鱼跃医疗在上市之后,即开启了疯狂的扩张之路,不仅加大了对现有产品的技术革新和新产品的开发力 度,还 ...
自然堂港股IPO:销售费用三年超70亿、高度依赖单一品牌、投诉量超千条
消费日报网· 2025-11-04 21:08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在"国货美妆"浪潮席卷消费市场的背景下,成立25年的老牌国货品牌自然堂也 要奔赴资本市场了。 凭借一句"你本来就很美"深入人心,自然堂是中国女性最熟悉的护肤品牌之一。如今,它以"科技美 妆"为旗号,携欧莱雅战略投资、71亿元估值的光环冲刺港股IPO。 不过,从招股书披露的情况来看,自然堂依然存在盈利状况不稳定、盈利高度依赖于单一品牌、研发投 入逐年下降、研发人员占比低等问题。自然堂IPO,不仅是一家老牌国货品牌的资本突围战,也是一次 对盈利模式、运营状况的全面拷问。自然堂能否赢得市场与投资者的双重信任? 1 净利润不稳定 研发投入逐年下降 (图片来源:自然堂招股书-财报) 具体来看,自然堂2023年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源于销售费用的控制,该年该项成本为24.06亿元,相 较于2022年、2024年的24.45亿元、27.17亿元有所减少。 (图片来源:自然堂招股书) 在收入方面,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报告期内),自然堂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2.92亿元、 44.42亿元、46.01亿元、24.48亿元,公司九成收入依赖"自然堂"这一单一品牌。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 分 ...
小赢公益助力非洲教育
消费日报网· 2025-10-31 17:18
教育不仅是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更为构建和谐世界奠定坚实基础。"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 运共同体"从来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藏在跨洲互助的细节里,落在孩子们求知的眼眸中。 2025年10月,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第二大贫民窟马萨雷的尘土巷弄里,坐落着三所崭新的校舍——由 小赢公益基金会援建的Xiaoying DBSA Primary School、Page Vision Care Center等学校陆续竣工投入使 用。这不仅为当地600余名儿童撑起了安全安心的学习天地,更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人文交 流的生动注脚。 (图片来源:青爱工程) 心手相牵:中非民间温情绘就命运与共底色 教育决定人类的今天与未来,在全球化奔涌的时代浪潮中,教育恰似那束穿透云层的璀璨光芒,始 终是照亮人类文明进阶的核心引擎。 2025年5月9日下午,"丝路心相通"中非友好国际志愿服务活动在肯尼亚内罗毕马萨雷贫民窟的小赢 造梦小学隆重举行。小赢造梦小学校长在发言中动情地讲道:"当暴雨倾泻,房屋被卷走,街道成激 流,食物短缺,净水难觅,旧校址停课,教堂淹没,恐惧笼罩着每户人家时,这座建筑(小赢造梦小 学)变成了避风港。应急物资在此分发,救援 ...
在“传统”与“新潮”中走出特色路
消费日报网· 2025-10-31 12:50
老字号"赶潮",还要避免盲目跟风,找到适配自身的路径。潮流迭代的速度极快,从国潮联名到直播带 货,从沉浸式体验到健康概念,若脱离自身基因照搬他人模式,极易陷入"东施效颦"的困境。不同品类 的老字号特质不同,适合的潮流方向自然各异。目前,不少食品类老字号在保留传统口感的基础上降低 甜度,推出低糖产品,精准契合年轻人"健康又好吃"的需求。餐饮类老字号发力"场景创新+产品延 伸",有老字号在还原经典炒菜的同时引入自助小火锅,用多元场景适配不同消费需求。服饰类老字号 则深耕"文化赋能+设计创新"。部分老字号选择与知名IP合作打造联名款,以年轻人青睐的国潮美学为 载体,诠释传统手工制作的独特魅力。可见,"赶潮"需"量身定制",只有让潮流玩法与品牌自身的特质 同频共振,才能真正产生价值。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字号愈发意识到,"传统"不是发展的包袱,而是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新潮"也 不是跟风的噱头,而是激活传统的钥匙。"赶潮"不是为了变成毫无辨识度的"新品牌",而是为了让"老 品牌"以更鲜活的姿态延续生命力。 在文化复兴与消费升级的浪潮中,老字号的"赶潮"承载着"让'传统'活在当下"的使命。当老字号能守 住"传统"不偏航 ...
河北名优土特产展销月(石家庄专场)即将在京启动
消费日报网· 2025-10-29 17:20
本次展销月活动汇聚了石家庄市17个县市区的精品,共征集筛选出221款具有代表性的名优特产。 参展产品品类丰富,涵盖地方特色食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和非遗手工艺品三大类别。其中,鹿泉乳制 品、赵县梨制品、藁城宫面、正定肉制品等传统美食凸显地域特色;赞皇酸枣仁系列饮品、深泽油莎豆 产品、晋州果蔬冻干等创新产品展现产业升级成效;高邑刻瓷、行唐兰印花布、灵寿青铜器工艺品等非 遗作品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活动采用"线下体验展销+线上直播带货"的创新模式,为消费者营造全方位的购物体验。线下展销 将设置标准展位,供首都市民现场品鉴和选购;线上将通过新媒体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进行直 播,实现"云逛展"与线上销售功能,突破地域限制,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本次河北名优产品进京活动,由河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策 划,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全程提供保障,在产品溯源、批量报价、物 流协调等全流程环节给予支持,确保消费者选购时能够放心、高效。本次活动为期一个月,将持续至11 月29日,展销地点为北京西站南广场(莲花池公园)南邻的燕赵招商中心。 原标题:河北名优土特产展销月( ...
广和通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
消费日报网· 2025-10-24 17:41
上市事件概述 - 广和通于2025年10月22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实现"A+H"上市的无线通信模组企业 [1] - 公司董事长张天瑜和CEO应凌鹏共同主持上市敲锣仪式 [1] 公司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将以此次上市为新起点,继续深耕技术创新,巩固模组业务领先优势,并加大端侧AI解决方案与机器人解决方案的投入 [3] - 公司战略从"万物互联"全面升级至"万物AI",致力于将AI深度融入每一个场景和每一台智能设备,实现从连接万物到智联万物的跃迁 [3] - 面向更广阔市场,公司将扩大全球份额,加强与国际战略伙伴合作,巩固领先行业地位 [3] - 公司将聚焦通信、AI、车联网三大业务的技术与产品创新,推出更多满足各行业需求的产品与解决方案,目标是成为全球首选的模组与端侧AI合作伙伴 [3]
杭银消费金融3名高管获批上任!线上贷款占比近8成,去年核销不良贷款40余亿元
消费日报网· 2025-10-22 15:19
公司高管变动 - 杭银消费金融于10月16日获监管核准三位高管任职资格,包括副总经理江磊、段美宁及董事霍博华 [1][3] - 公司表示此次人事变动属正常调整,旨在满足经营管理发展需要 [6] - 新任副总经理段美宁分管风控条线,江磊分管线上业务,公司高管团队现共有9名成员 [6] 行业高管变动趋势 - 10月以来共有5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出现高管变动,包括兴业、京东、海尔、中银消费金融等 [1][7] - 多家公司涉及“一把手”(总经理、总裁或董事长)更替 [7] - 行业人士认为高管密集变动是机构为应对新阶段挑战、寻求新增长动力的战略性调整 [7] 公司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2.66亿元,同比增长8.85%,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长14.71% [1] - 净利润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排名第5位 [1]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515.36亿元,至2024年6月末资产规模增至629.81亿元,半年增长111.45亿元 [2] - 2024年末不良贷款余额8.81亿元,同比增长4.26%,不良贷款率1.72%与上年末持平 [8] - 2024年核销不良贷款40.67亿元,同比增加9.03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占营业收入比重达68.7% [8] 业务结构与发展策略 - 线上业务是公司贷款资产增长主力,截至2024年末线上贷款余额407.74亿元,占总贷款余额79.57% [11][12] - 线上业务以与互联网平台联营模式为主,平台提供流量和申请入口 [12] - 2024年线上贷款余额增速从上年21.95%回落至1.74%,线下贷款增速增至16.74%,呈现“线上收缩、线下扩张”特征 [15] - 公司称此变化是重视资产质量和自营业务发展的结果,不一味追求规模增长 [15] 行业挑战与公司压力 - 行业受平台集中化与竞争加剧影响,机构被动下探底层客群,导致资产质量承压、成本增加 [8] - 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加速转让不良资产,中银消费金融2024年已挂牌68个不良资产包 [8] - 杭银消金2024年消费投诉量3058起,同比激增218%,在17家消金公司中客户投诉量排名第一 [14] - 公司两期不良资产包加权平均逾期天数分别达1812天和1270天,呈现“长期逾期”特征 [9] 监管环境与行业展望 - 《助贷新规》于2024年10月1日实施,要求银行对合作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并监管实际综合费率 [15] - 新规施行可能导致助贷行业洗牌,金融机构面临优质客户争夺加剧、息差收窄及资产压力上升等挑战 [16]
从“制造产品”到“制造价值”——服务型制造的轻工业答案
消费日报网· 2025-10-21 09:13
政策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提出到2028年打造50个领军品牌、建设100个创新高地、完成20项标准制定的量化目标 [1] - 方案旨在推动制造与服务全方位深层次融合,标志着中国制造从生产导向迈向价值导向 [1] 行业转型趋势 - 服务型制造促使企业经营模式从生产销售产品转向提供产品加服务,价值创造向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延伸 [1] - 传统轻工行业从制造产品向制造服务制造体验转变,以应对全球竞争加剧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挑战 [2] - 企业竞争力将取决于提供独特持续可信赖的服务体验,而非成本控制 [4] 家电行业案例 - 海尔集团通过人单合一模式和物联网平台收集用户数据,实现从制造家电到制造生活方式的跃升 [2] - 美的集团利用智能制造与云服务平台提供设备全生命周期维保节能诊断等增值服务,提升客户黏性与附加值 [2] 家居行业案例 - 顾家家居和全友家居等企业转向家居整体方案提供商,提供定制设计上门测量数字化安装售后维护一体化服务 [2] - 通过C2M用户直连制造平台缩短生产端与消费端距离,提供个性化体验化的空间服务 [2] 日化及制鞋行业案例 - 立白集团通过智能洗护解决方案为酒店商用清洁等客户提供整体化服务,拓展B端市场 [3] - 部分制鞋企业依托数字化工厂与智能供应链实现柔性化定制与快速交付,并通过在线测量虚拟试穿回收再造等服务延伸品牌与消费者的长期关系 [3][4] 产业生态构建 - 浙江广东等地通过产业链加服务平台模式打造轻工制造服务型制造高地,推动中小企业共享研发物流检测等生产性服务资源 [4] - 服务型制造要求企业与上下游服务商平台方形成协同创新的生态网络 [4] 核心价值内涵 - 服务型制造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方案从一次交易到长期关系从产业链分工到生态共创的转变 [4] - 该模式以数智技术为底座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推动中国制造业从量的扩张走向质的跃升 [4]
正雅全球化战略再升级:英国子公司兼欧洲医学中心正式启用
消费日报网· 2025-10-20 14:36
公司战略与全球布局 - 公司于2025年9月在英国特伦特河畔斯托克市正式投入运营英国子公司兼欧盟医学中心 [1] - 此举标志着公司在欧洲市场的本地化战略进入全新阶段 [1] - 该中心是公司在德国、法国设立分公司及在西班牙建成自动化生产基地后的重要布局延伸 [3] - 公司在欧洲已形成集研发、生产、医学设计与服务为一体的协同体系 [3] 运营中心功能与服务 - 英国医学中心地处曼彻斯特与伯明翰之间,交通便利且医疗资源集中 [3] - 该中心专注为欧洲地区口腔医生提供定制化正畸方案设计、病例分析及技术支持 [3] - 中心通过专业医学团队确保服务贴近当地临床实践并符合监管标准 [3] - 未来将依托公司二十余年的技术积累,结合欧洲临床需求开发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 未来发展规划与合作 - 公司英国团队将结合隐形正畸与颌位重建技术积累服务欧洲市场 [3] - 中心计划与当地口腔医疗机构及学术组织展开深入技术研发与合作 [3] - 公司CEO表示英国是欧洲最具活力的医疗与科研市场之一 [3] - 新中心的落成旨在强化区域服务能力并为欧洲医生与患者提供高质量本地化支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