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广网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健康2025年上半年Non-IFRS净利润35.7亿元 同比增长35%
央广网· 2025-08-14 19:0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达人民币353亿元,同比增长24.5% [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为35.7亿元,同比增长35% [1] 用户与生态规模 - 过去12个月年度活跃用户数量突破2亿 [1] - 第三方合作商家数量超过15万家,同比增幅接近100% [1]
别让“戏水”变“溺水”!如果不慎落水,有哪些办法提高生存几率?
央广网· 2025-08-14 14:37
溺水事故现状 - 全球每年近一半溺水死亡发生在29岁以下人群 近四分之一为5岁以下儿童[1] - 中国每年约5.9万人死于溺水 其中未成年人占比超95%[1] - 溺水已成为中国儿童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原因[1] 高风险水域特征 - 水库/溪流/废弃矿坑等野外水域占溺水事故多发地 水底杂草暗流易缠住身体[1] - 自然水域河床结构不平导致水深突变 水温分层易引发肌肉痉挛[1] - 泳池高峰期人群密度大易引发碰撞/抽筋/呛水等次生风险[2] 溺水行为特征 - 溺水过程通常在2分钟内失去意识 4-6分钟神经系统永久损伤[1] - 实际案例显示80%溺水者无法呼救 表现为头部低垂/嘴巴起伏等静态特征[2] - 酒后/疲劳状态下游泳使溺水风险提升300%[2] 科学自救方法 - 采用仰漂姿势保持口鼻露出水面 可延长生存时间50%[3] - 小腿抽筋时抓脚趾向自身方向拉 手指抽筋需反复握拳张开[3] - 利用空瓶/书包等含空气物品可增加浮力30%[4] 施救技术要点 - 非专业人员下水施救成功率不足20% 因体力消耗超常规游泳3倍[4] - 正确救援应使用救生圈/竹竿等工具 成功率可达75%[5] - 引导落水者镇定可使生存几率提升40%[5]
晶采观察丨百余款新品首发首秀 中国机器人“跑”出加速度
央广网· 2025-08-14 10:49
机器人行业动态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办 200多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参展 展示1500余件展品 其中100余款为全球首发首秀 [2] - 展会展示机器人多样化应用场景 包括工业制造领域的重载作业 以及生活服务领域的咖啡冲泡 衣物整理 物品搬运等 [2] - 人形机器人性能显著提升 在实用性 灵巧性等关键指标上取得突破 应用场景从表演展示扩展到生产生活多个环节 [2][3] 市场数据表现 - 中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 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71个大类行业和236个中类行业 [3] - 2025年6月中国工业机器人单月产量达7.5万套 同比增长37.9% 1-6月累计产量37万套 同比增长35.6% [3] - 同期服务机器人单月产量147.9万套 同比增长18.3% 1-6月累计产量882.4万套 同比增长25.5% [3] 技术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技术快速迭代 从表演功能向实用功能转变 典型案例包括春晚表演 马拉松竞赛 格斗对抗等场景应用 [3]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开幕 标志着机器人技术进入新阶段 展现人机共生的发展前景 [3] - 行业呈现技术突破与绿色高效协同发展特征 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将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增长 [3]
故乡山水丨清水绕村产业兴
央广网· 2025-08-14 09:29
磁窑河治理成效 - 磁窑河经过多年治理实现从"污水横流"到"水秀、河畅、岸绿"的蜕变 [1] - 河水清澈度显著提升,可见河底石头并吸引野鸭栖息 [3] - 治理前河水呈黑色并散发臭味,主要污染源为耕地退水和畜禽养殖废水 [4] 污染治理措施 - 2024年启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污水处理厂收集耕地退水和生活污水 [4] - 采用"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方案"作为治理指导框架 [4] - 建立专业巡河机制,生态环境局人员持续监测水质变化 [5] 产业升级影响 - 传统肉牛养殖业引入粪污处理技术,将畜禽粪污转化为生物质燃料 [5] - 养殖户通过粪污回收获得额外收入,同时改善养殖环境 [5] - 污染治理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形成环境改善与经济效益良性循环 [1][5] 社会经济效益 - 治理工程创造就业机会,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如总工程师薛健) [4] - 村民收入增加,养殖户可专注于主业生产 [5] - 生态环境改善带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红利,惠及后代居民 [5]
7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 同比增长6.9%
央广网· 2025-08-14 09:29
金融统计数据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1 26万亿元 同比增长9 0% [1] - 广义货币M2余额329 94万亿元 同比增长8 8% [1] - 人民币贷款余额268 51万亿元 同比增长6 9% [1][2] 实体经济支持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264 79万亿元 同比增长6 8% [1]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 05万亿元 同比增长11 8% [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 79万亿元 同比增长8 5% [2] 货币金融环境 - M1余额111 06万亿元 同比增长5 6% [1] - M1-M2剪刀差收窄 反映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1] - 金融政策推动信贷总量平稳增长 结构持续优化 [1]
武汉国际时装周8月28日开幕 系列活动助力服装产业转型
央广网· 2025-08-14 09:12
2025汉正街·武汉国际时装周 - 2025汉正街·武汉国际时装周将于8月28日至9月2日举办,活动形式包括秀、赛、会、商结合,涵盖武汉新"汉派服装"设计大赛、汉正街市场十大品牌发布等10余项活动 [1] - "新生·绿意"新汉派服装设计大赛已吸引全国21个省市的优秀设计师参加,要求参赛者将武汉历史文化元素与可持续设计理念融合,目前25名选手入围决赛,决赛及颁奖典礼将于8月28日开幕式举行 [1] - 大赛为武汉时尚产业打造文化IP,并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创新样本和实践路径 [1] 汉正街服装产业现状 - 汉正街是汉派服装发源地,培育出红人、爱帝等十大知名品牌,集聚1.2万户市场主体 [1] - 汉正街女装裤裙份额占全国30%,时尚男装占全国40%,服装服饰营收突破1000亿元 [1] - 汉正街获评"全国十大活力市场""全国十大创新市场""全国转型升级标杆市场",是武汉市首批A级直播电商集聚区,形成设计展示交易在汉正街、仓储物流在全省、终端销售辐射国内外的全产业链格局 [1] 汉正街产业转型方向 - 汉正街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减量增效"原则,推动场景化、数字化、品牌化联动,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加快传统商贸向现代商贸转型 [2] - 此次时装周成为产业转型的关键抓手 [2]
世运会中国队再夺三枚金牌
央广网· 2025-08-14 08:57
中国队成都世运会表现 - 中国队13日在成都世运会上再取三枚金牌 [1] - 台球项目中中国队共夺得四枚奖牌 [1] - 斯诺克女子世锦赛冠军白雨露2比0战胜泰国对手 为中国队摘得台球项目首金 [1] - 女子10球决赛中韩雨7比6击败菲律宾选手夺冠 [1] - 唐春晓和刘莎莎分别夺得八球混合与女子10球铜牌 [1] - 肖国栋、张泰艺分别晋级男子斯诺克与八球混合决赛 [1] 跑酷项目比赛结果 - 跑酷女子自由式比赛出现大反转 商春松从第二名改判为冠军 [1] - 商春松决赛得分从22.7分改判为24.7分 [1] - 商春松实现个人跑酷项目"大满贯" [1] - 商春松去年为中国跑酷队拿下世界杯和世锦赛首金 [1]
消费新场景丨健康消费加速向“新”
央广网· 2025-08-14 08:57
健康消费新场景 - 特色中医夜市在多个城市流行,提供号脉问诊、拔罐足浴、药膳品尝等服务,吸引年轻消费者[1] - 中医药市场向轻量化、体验性转变,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可及性,如中医药文化夜市[4] -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2年8.8%提升至2024年31.9%,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从2013年900元增至2024年2500元以上,年均增速9.8%[4] 人工智能赋能健康管理 - AI数字减重帮手应用数字分身技术,融合20多位专家诊疗经验,提供个性化体重管理服务[5][6][7] - 山东省加速AI赋能生物医药、医疗产业,培育新型消费热点,如体重管理大模型[7] - 技术研发方通过终端设备实时监测数据,提供智能提醒功能[7] 政策与行业前景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目标达16万亿元[7] - 医疗健康领域前沿科技加速商业化,服务模式趋向智能化、多元化和生活化[7]
台风“杨柳”在福建漳浦县沿海再次登陆 各地全力做好防范应对
央广网· 2025-08-14 08:57
台风影响与防御部署 - 台风"杨柳"于8月13日在台湾台东县登陆 14日在福建漳浦县沿海再次登陆 登陆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级 [1] - 国家防总将广东和福建的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应对最强风雨时段 [1] - 广东粤东粤北38条客渡运航线停航 多个海上项目停工 南澳大桥实行封桥 [1] - 福建沿海39条客渡运航线停航 141艘客渡船停航 [3] - 杭深高铁、甬广高铁、梅汕高铁、梅龙高铁部分列车停运 [1] 地方应急响应措施 - 广东提前对超汛限水库进行科学放水和洪水拦蓄 确保安全度汛 [1] - 厦门市政部门加强低洼地段和易涝路段排查 修复34个封闭门并增加雨水篦加速排水 [1][2] - 漳州落实渔港码头和地灾点值班制度 加强海上人员管控和隐患点巡防 [2] - 漳州东山县642艘乡镇船舶全部进港 海上养殖人员全部上岸 [2] - 浙江舟山海事部门开展锚地、码头水域安全隐患排查 要求船舶提前预警 [3]
旧衣“重生”,“红色”金寨迸发“绿色奇迹”
央广网· 2025-08-14 08:53
安徽省金寨县,一座以红色著称的小城,如今这里正孕育着一项绿色的产业革命:一件旧衣可以在 这里完成"化学重生",转化为高纯度再生聚酯原料,重新走上全球品牌的供应链。 走进位于金寨现代产业园的安徽新登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新登利),全自动生产线正高 速运转。一旁的原料破碎机正将废旧衣物等边角料进行破碎,随后输送至已升温至270摄氏度的团料 机,融化成黑白颗粒物,成为可再生成衣的原料。 废旧纺织品不再是"破布头",而是通过优势核心技术重获新生。 "T2T化学法废旧纺织品化学分解技术不仅减少了行业对石油等原生资源的需求,同时显著降低了 对原生资源的依赖。"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田明伟说,这一技术路径是新登利的绿 色循环发展的实践核心。 "项目总规划产能为10至11万吨/年,全面投产后,企业每年可回收利用超12万吨废旧纺织品,减排 温室气体超48万吨,相当于2600万棵树的碳汇效果。"叶孝喆向众人列出了一组可感知的清晰数据:相 比原生石油基路线,可降低约60%-85%的碳排放及能源消耗,大幅减少环境污染。 数字加持,筑创新防线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除了前沿技术的突破与企业的"绿色"实践,更体现在企业面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