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

搜索文档
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合肥启幕,三大亮点赋能“气象+”产业
新京报· 2025-07-18 22:12
气象经济博览会概况 - 国内首个以"气象经济"为核心的国家级博览会在合肥开幕 标志着气象作为基础性、战略性生产要素与经济融合创新的重要性 [1] - 博览会系统性呈现气象经济全貌 构建"大气象赋能大经济"认知体系 涵盖政策理念、产业应用、科技成果和市场化场景 [3] - 展会突出"气象+"新业态 成为传统产业"倍增器"和新领域"新引擎" 覆盖新能源、AI、低空经济等20多个行业 [1][4] 博览会三大核心亮点 - 气象科技全产业链首秀 集结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场景落地等环节 展示数十项创新技术 含多个全球/国内首发项目 [3] - 首创一站式交易平台 整合产业链、资本链与创新链 通过投融资引入、产业对接实现精准链接 拓宽"气象+"产业边界 [3] - 设立高校科技交流专区 联合多所科研院所搭建转化桥梁 引入投融资机构支持前沿项目 推动技术资本高效融合 [4][5] 产业协同与活动安排 - 形成"气象+"共荣格局 深度嵌入交通旅游、健康农业、金融保险等行业 打造行业发展风向标 [4] - 配套20余场专题研讨 覆盖人工影响天气、商业航天气象等热门方向 邀请行业领军人物开展技术交流 [5] - 同步进行产品路演、企业走访等活动 构建全链条实效性交流平台 加速气象经济规模化发展 [5]
一站式采购多地农产品 ,2025年北京消费帮扶系列活动启动
新京报· 2025-07-18 20:01
活动概况 - 2025年北京消费帮扶系列活动于7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启动,主题为"帮扶消费·鲜动京城" [1] - 活动由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河北、内蒙古、新疆等十多个对口合作地区共同主办 [1] - 200余家优质企业携千余种特色农副产品参展,涵盖米面粮油、果蔬肉蛋、乳品茶叶等品类,包括地理标志产品和绿色有机认证产品 [1] 活动内容 - 现场设置地域特色展区,开展试吃试饮、品鉴体验和优惠促销活动,市民可选购新疆红枣、薰衣草蜂蜜、青海牦牛肉、云南普洱茶、海南热带果蔬等地方名优产品 [1] - 活动以优质农产品采销对接和集中展卖为主要形式,搭建产销桥梁,助力乡村振兴 [1] - 首农食品集团、新发地、物美、京东等30余家采购方与14个地区的200余家参展企业开展购销对接,现场达成采购意向 [1] 活动意义 - 活动是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模式,推动对口地区特色农产品进入北京市场 [2] - 活动促进农民增收,丰富首都市民"菜篮子" [2] - 活动主场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是北京"菜篮子"之一,主要承担城区东部、北京亦庄、城市副中心的农产品供应保障任务 [2] 后续计划 - 活动推出"消费帮扶在身边"计划,推动对口地区农产品直通社区便利店,形成长效产销机制 [2] - 下半年活动将围绕"帮扶消费·鲜动京城"主题走进北京重点商圈、社区、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多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题活动 [2] - 活动将持续优化帮扶模式,通过订单农业、品牌共建等方式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 产品发布 - 《2025年对口支援合作地区优质农副产品名录》首次发布,包括安徽的"云上好茶"岳西翠兰、阿克苏糖心苹果干、河南社旗的红薯粉条等原生态系列产品 [3]
变废为宝 北京大兴探索农业废弃物利用新模式
新京报· 2025-07-18 19:59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 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通过晾晒、打碎、筛选、发酵、压制等工序将秸秆、瓜秧尾菜等转化为燃料、有机肥及添加剂原材料 [1] - 处理中心建有好氧发酵肥料化、颗粒燃料化、成型饲料化等多条生产线,年处理能力超过4万吨 [1] - 中国农科院专家指出农业废弃物是宝贵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是关键 [1] 政企合作与区域推广成效 - 中国农科院环发所与大兴区农业农村局合作开展秸秆还田监测、资源台账构建及技术培训,推动废弃物高值化利用 [2] - 大兴区改造6处处理点,引进一体化好氧堆肥、饲料化及燃料化技术,提升处理能力 [2] - 2024年大兴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9.59%(8.59万吨),瓜秧尾菜利用率32.2%(6.11万吨/18.97万吨鲜重) [2] 市场需求与技术升级 - 合作社与农民对废弃物科学处理技术需求强烈,绿色低碳发展已成共识 [2] - 大兴区推动废弃物利用从单一还田向离田多元化升级,完善收储运体系并推广就地肥料化技术 [2]
还有多少高标准农田“四处漏风”
新京报· 2025-07-18 19:23
高标准农田建设问题 - 重庆酉阳县和山西长治上党区的高标准农田存在配套设施无法使用、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如水渠排水不畅、机井房废弃、黑色管道断裂等,导致部分农田撂荒或被改作他用[1] - 酉阳县部分永久基本农田被用作"稻田蟹"养殖场或种植柚子树,与高标准农田的初衷相违背[1] - 两地政府已针对问题开展整改,酉阳县全面摸排并立即整改,长治市采取措施保障灌溉设施正常使用[1] 高标准农田管理机制 - 高标准农田需具备"农田质量高""产出能力高""抗灾能力高""资源利用效率高"等特性,但建设过程公益性强、周期长,需平衡不同特性[2] - 高标准农田管理需持续资金投入和科学长效的维护机制,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管并强化群众监督[2] - 村民反馈渠道不畅,部分高标准农田成为"摆设",需重视基层声音以确保财政资金有效使用[2] 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到2030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改造提升2.8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3] - 需建立健全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加强全程监督以提升建设和管理水平[3] - 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理需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支撑[3]
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新京报· 2025-07-18 18:53
工业经济表现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增长6.5%和6.3% [1]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保持稳定 [1] - 重点行业如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增长较快,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提升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35.5%和16.4% [1] - 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0% [1] 区域工业表现 - 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福建、安徽、河南、湖南增速超8% [1] - 8个工业大省利润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实现两位数增长 [1] 未来政策方向 - 实施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1] - 支持重点工业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包括落实政策、培育新增长点、促进转型等 [1] - 加快"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 [1] - 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培育生物制造、低空产业等新产业 [1] - 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1]
我国种植业农药使用量连续8年下降
新京报· 2025-07-18 18:52
农业用水与节水灌溉 - 2023年全国农业用水总量为3672.4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62.2% [1] - 全国水肥一体化面积已超过1.7亿亩 [1] - 2024年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00多万亩 [1] 化肥与农药使用 - 2023年、2024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总量分别为5022万吨、4988万吨,较2020年分别降低4.4%、5.0% [1] - 2024年全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2.6%,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超过90% [1] - 2024年全国种植业农药使用量24.2万吨,连续8年保持下降趋势 [1][2] 绿色防控与饲料粮占比 - 2024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13.8亿亩次,绿色防控覆盖率57.7% [2] - 2024年全国饲料粮占比降至59.5% [2] 水产与畜禽养殖 - 2024年水产养殖用兽药总使用量同比减少11.3% [2] - 2024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9.4%,粪肥替代化肥比例超30% [2] 农村生活与收入 -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34∶1 [2] -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6%左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超过45% [2]
创历史新高!北京上半年工业和信软业合计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
新京报· 2025-07-18 18:24
工业和信息软件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合计实现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6.2%,创历史新高,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6% [1] - 规上工业实现产值1.35万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7%,连续16个月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长水平 [2] - 1-5月信息软件业实现营收接近1.4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利润总额增长28.8%,规模、增速均居全市各行业首位 [2] 投资与市场活力 - 上半年工业重点产业完成投资463.3亿元,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5% [2] - 信息软件业完成投资超千亿元,同比增长1.6倍,工业、信息软件业合计固定资产投资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超100% [2] - 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在京新设企业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4.2%和95.9%,中小企业发展指数逐月抬升 [2] 细分产业表现 - 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增加值上半年分别增长16.7%和24.6%,全市生产整车71.3万辆,同比增长24.8%,其中新能源汽车26.2万辆,同比增长1.5倍 [3] - 医药产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7个三类创新医疗器械、9个AI三类医疗器械获批上市,12家企业跻身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榜单 [3] - 制造业新增1家灯塔工厂、149家先进级智能工厂,绿色工厂累计建成212家,绿色企业比例达到27.2% [3]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9%和16.8% [3] 数字经济发展 - 在京人工智能企业突破2400家,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32款,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4] - 新增智算供给1.1万PFlops,百度发布全球首个多模态数字人 [4] -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新增数据产品241个,场内交易规模同比增长60.8% [4] - 新增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超200张,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版建成 [4]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 - 发起成立"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联合40余个国际核心城市 [5] - 高精尖产业资金累计支持金额接近20亿元,支持企业500家 [6] - 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300家,累计10483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 [7] - 专精特新专板企业股权融资总额超56亿元,中小企业贷款贴息政策支持2000万以内的首次贷款 [7]
针对多项违法和不文明骑行行为,北京交警强化路面执法
新京报· 2025-07-18 17:49
北京市非机动车治理行动 - 北京公安交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治理行动,聚焦十类不文明骑行行为,加强整治与宣传引导 [1] - 长安街及延长线从西三环到东三环双向属于电动自行车禁行路段,但市民知晓度不高 [2] - 2025年上半年北京市电动自行车事故亡人数同比上升 [3] 执法措施 - 围绕161处重点路口开展执法处罚和宣传引导,结合日常执法与专项整治 [4] - 对"骑车拍照、追逐竞驶、人行横道骑行"等违法行为严格处罚 [4] - 对"多人并排骑行、低速骑行、酒后骑行"等不文明行为加强教育管理 [4] 宣传引导 - 联合社区、企事业单位、外卖平台开展"文明骑行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活动 [5] - 加强即时配送行业管理,督促外卖、快递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 [5] - 定期梳理转递外卖行业人员交通违法行为,完善行业内部管理制度 [5] 行业管理 - 非机动车出行比例走高,电动自行车比重增加,骑行需求与安全隐患并存 [3] - 将骑行安全从个人责任升级为系统性公共工程 [5] - 以"全链条管理"替代碎片化管控规范行业从业人员出行行为 [5]
暑假以来,北京警方拘留涉医、涉旅等领域“黄牛”34人
新京报· 2025-07-18 17:49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 实习生张楠)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暑期以来,北京警方共拘留涉医、涉旅 等领域"黄牛"34人,其中刑事拘留15人。重点热门景区"黄牛"倒票、呲活揽客、黑导游、游商占道等秩 序类警情均同比大幅下降,接报涉"黄牛"警情同比下降50%。 北京警方建议,博物馆、旅游景区等相关部门实行分时段、限量预约制度,根据场馆承载量合理分配各 时段门票数量,避免集中放票造成的抢票压力。此外,各场馆、景区应完善回池周期,科学计算退约、 爽约观众数量比例,优化预约政策、完善预约规则,调整《观众预约须知》相关内容。另外,针对第三 方平台售卖场馆门票、传播不实信息的侵权行为,警方建议平台对相关账号进行警告,敦促其下架或删 除链接。 据悉,随着暑期到来,为有效净化首都旅游市场秩序,北京警方部署有关警种、属地公安分局,联合相 关行政执法部门严打严整"黄牛"倒票等涉旅违法犯罪。暑期前一周,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联合属 地分局、市文化执法总队、市场监督管理局、交通运输执法总队等部门,围绕全市重点点位,全力做好 旅游领域违法犯罪打击、联合执法等工作。 针对"抢票难"问题,警方展开了对线上"黄牛"犯罪的专项打击。北京市刑侦总队民 ...
“黄牛”自学研发软件抢景点门票,10人被北京警方刑拘
新京报· 2025-07-18 17:49
案件侦破情况 - 北京警方侦破一起通过技术手段非法抢占热门景区预约名额的案件 打掉2个抢票窝点 10名嫌疑人全部到案 [1] - 主犯郭某某在外省成立"抢票工作室" 利用自主研发软件非法抢占北京及全国多地景区预约名额 [1] - 犯罪手法为编写程序绕过验证码等安全验证 实现自动抢票 速度远快于手动操作 [1] 犯罪组织运作模式 - 组织将抢占门票加价倒卖 通过网络平台招揽客户 要求游客提供身份证号 手机号等个人信息 [1] - 成员分工明确 主犯负责技术开发 其他成员分别负责系统维护 线上客服和信息整理 [1] - 犯罪手法高度技术化且全程线上操作 区别于传统现场"黄牛" [1] 案件查处过程 - 北京警方发现异常信息后联合外省警方展开核查 7月11日在外省同步抓捕 10名嫌疑人全部到案 [1] - 嫌疑人对研发抢票软件 入侵系统和倒卖门票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1] - 涉事人员因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被刑事拘留 [1] 警方提示 - 建议通过官方渠道预约门票 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2] - 非正规渠道购票存在隐私安全风险 可能遭遇虚假预约凭证等诈骗问题 [2] - 北京警方将持续对涉"黄牛"类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