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制造业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四聚丙烯行业专利申请情况、产业链图谱、供需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行业内参与者较少,市场竞争较为宽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6 09:46
内容概要:四聚丙烯广泛应用于表面活性剂等传统终端领域,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升,对洗涤 剂的刚性需求仍在持续释放,将带动四聚丙烯的需求稳定增长,同时,在航空航天、高端电子等新兴产 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四聚丙烯凭借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在这些新兴终端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拓 展,推动我国四聚丙烯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据统计,2024年我国四聚丙烯需求量达17.65万吨,市场 规模达53.34亿元,其中,高性能四聚丙烯约占33.43%,通用型四聚丙烯约占66.57%。 相关企业:河北新欣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仁康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茂名石化巴斯夫有限公司、 济南福方化工有限公司、东营佐宁化工有限公司、庆阳顺为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山东钾能化工有限公 司、庆阳鑫亚石化有限公司 关键词:四聚丙烯专利申请情况、四聚丙烯产业链图谱、四聚丙烯供需现状、四聚丙烯市场规模、四聚 丙烯竞争格局、四聚丙烯发展趋势 一、概述 四聚丙烯(PropyleneTetramer)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2H18,分子量为162.271,溶于醇、 醚、丙酮、石油醚、不溶于水,主要用于生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丁苯橡胶、丁苯胶乳、叔十二碳硫 ...
杨德龙:中国资产估值向上空间很大
新浪基金· 2025-09-25 15:53
巴菲特在投资股票时会研究股票的基本面,他希望能够长期持有。但是一旦发生三种情况,他会毫不犹 豫地卖掉。第一种是所投资的公司出现基本面恶化,比如当年他投资于航空股,但后来发生了疫情,航 空业受到重创,巴菲特果断卖掉;第二种是当估值过高产生泡沫时,巴菲特也会及时卖掉,他在过去两 年大幅减仓美股,其实也反映出对美股高估值的担忧;第三种是当在同行业中找到更好的公司,巴菲特 也会进行调仓换股,比如他曾经重仓配置的科技股是IBM,但后来他发现IBM在手机移动端并没有太大 机会,后来听从著名价值投资者段永平的建议,配置了苹果,从而获得了更好的回报。巴菲特的这种从 善如流的作风,也值得我们学习。 9月25日,创业板指数表现亮眼,全日上涨1.58%,盘中一度达到3266点,续创近三年新高。沪深两市 上午放量上涨,特别是科技板块继续领涨,有色金属板块表现活跃。游戏、AI应用、可控核聚变等板 块涨幅居前。值得一提的是,锂电板块大涨,锂电龙头股创历史新高,总市值一度超越茅台,具有重要 的信号意义。先前科技龙头大幅上涨,一度超过白酒龙头,这本身也意味着经济转型的趋势越来越明 显。随着动力电池交货旺季的到来,储能电池的需求进一步爆发,锂 ...
年薪破百万、涨薪60%,人形机器人企业疯狂“抢人”
虎嗅· 2025-09-24 18:49
行业增长与订单动态 - 人形机器人行业在2025年从舞台炫技转向具体场景应用,采购大单频出,例如优必选获得2.5亿元采购合同,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等企业也相继获得上亿元订单[1] - 2024年7-8月该领域融资事件达45起,累计金额近125亿元,其中43起发生在国内[12] 人才需求与招聘趋势 - 2024年1-5月人形机器人招聘需求同比增长超4倍,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96%,技术岗位招聘职位数占比62%,求职人数占比71%[5] - 行业存在人才供给不足问题,高校教育偏理论轻实践,毕业生工程能力与需求不匹配,跨界人才储备有限[5] - 企业以高薪争抢人才,宇树科技为机器人控制算法专家提供70K-100K月薪(仅需3-5年经验),优必选、智元机器人等为不同经验从业者提供30K-100K月薪[8][9] - 具备2-3年对口工作经验者可获得60%以上薪资涨幅,部分岗位开放6个月仍难找到合适人才[6][7] 企业招聘策略差异 - 初创企业资金有限,薪资较大中型企业低10%-20%,管理扁平且面试流程快(1-2轮),多招聘1-3年经验人才或跨界人才,对学历限制较低[14] - 中型企业(规模300-1000人)聚焦核心人才,要求具备团队领导能力(对标阿里P7-P9),招聘围绕特定业务模块展开,面试流程约1个月[14][15] - 大厂面试流程长达3-4个月,优势为制度完善、福利多和职业安全感强,应届生多选择大厂作为第一站[15] - 宇树科技除高薪外还提供内推奖励:社招成功奖励2000-10000元,校招奖励1000-6000元,对顶尖人才额外奖励[9] 技术路径与人才来源 - 行业技术路径分为硬件(交付机器人实体)和软件(具身大脑算法),目前多数企业以机械结构和测试岗位招聘为主体,仅龙头或大厂持续招聘具身大脑研究人才[16] - 智驾领域与人形机器人底层技术相通,人才技术栈高度重合,人形机器人行业薪资涨幅(60%)高于智驾领域(20%-30%),促使智驾人才转型[17][18] - 百度Apollo被称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黄埔军校",但跨界人才需适应硬件集成与实体交互逻辑,互联网产品思维与物理世界规则存在阻隔[18] 行业争议与理性声音 - 部分企业声明不为"具身智能相关经验"支付溢价,聚焦市场拓展与量产交付,回归"高端制造业"本质[2][23] - 行业存在"投资泡沫论",但国内具身智能企业估值相较于美国同类企业普遍偏低,市场仍处蓝海阶段[22] -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目前集中在科研与表演,尚未直接应用于物流、家政、康养、工业制造等刚需场景,显著进步需5-10年时间[22] - 部分场景下完全人形机器人并非最优解(如平坦地形加装机械轮更稳定),企业需找准定位并攻坚新场景[23]
全国制造业税收“压舱石”作用凸显 文旅市场火热带动旅游业税收增长
央视网· 2025-09-19 12:10
央视网消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税务部门征收税收收入保持正增长,其中七八月份收入增幅明显回升, 制造业税收收入增长较快。 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全国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以上,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超过30%,"压舱石"作用凸显,特别是部分高端制 造业税收增长较快。 在浙江杭州的一家智能装备制造企业,记者看到一台台机械臂在视觉传感器的指挥下,正在进行汽车制造的相关测试。这家企业研发的工 业智能视觉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今年以来,企业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在汽车漆面检测和磨抛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业务量保 持稳定增长。 文旅市场火热 带动旅游业税收增长 今年暑期,各地文旅市场十分火爆。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旅行社服务、休闲观光活动销售收入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 长。旅游大省云南,今年以来旅游业销售收入持续走高,带动税收稳步增长。 数据显示,暑期七八两个月,云南省文旅市场共接待游客1.9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超3300亿元,同比增长超20%,创历年暑期最高。 易思维科技财务经理吕晓星称:"今年前八个月我们的营收同比增长约30%。除了国内市场的持续发展,我们在海外市场,包 ...
今年前8个月全国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以上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9 07:56
今年前八个月,浙江省制造业保持稳步发展,全省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5%。当地税务部门主动对接企业设备更新、转型升级需求,精准推送惠企政 策。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税务部门税收收入保持正增长,其中七八月份收入增幅明显回升,制造业税收收入增长较快。 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全国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以上,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超过30%,"压舱石"作用凸显,特别是部分高端制造业税收增长较 快。 在浙江杭州的一家智能装备制造企业,记者看到一台台机械臂在视觉传感器的指挥下,正在进行汽车制造的相关测试。这家企业研发的工业智能视觉产品, 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今年以来,企业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在汽车漆面检测和磨抛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业务量保持稳定增长。 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滨江区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夏冰:今年1至8月,浙江省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同 比分别增长15.3%和10.5%,有力拉动整体增幅,全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持续提升。 ...
北京每生产3辆汽车,就有1辆顺义制造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6 12:56
在医药贸易领域,顺义区集聚了国药、上药等头部企业,以及默克、强生等多家国际药企中国贸易总 部,医药贸易规模连续两年超千亿元,占全国的近1/3,其中疫苗进口占全国的95%。同时,建成了全 国唯一的罕见病用药保障试点——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打通了以"白名单"制度为核心的进口便利化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市每生产3辆汽车,就有1辆来自顺义。9月15日,北京市"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顺义区重点围绕"新能源智能汽车、航空航天、第三代半导 体、智能装备、医药健康"五大高端制造业,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2%,去年 总量近2000亿元,稳居全市前三。 李磊 摄 顺义区委副书记、区长崔小浩表示,"十四五"以来,顺义区GDP年均增长5.8%,去年总量达2388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5%,3年跨越两个百亿元台阶,去年总量突破600亿元。今年上半年,GDP总 量继续保持平原新城首位。 高端制造业集聚发展 崔小浩表示,在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布局方面,顺义区已集聚"理想汽车、北京现代、奔驰新能源、北 汽越野车"4大整车企业,以及7大研发中心、1 ...
北京每生产3辆汽车 就有1辆来自顺义
中国经营报· 2025-09-16 11:09
崔小浩表示,作为首都产业发展的"压舱石",顺义区聚焦"5+4"主导产业体系,推动高端制造业"挑大 梁"? 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顺义已集聚理想汽车、北京现代、奔驰新能源、北汽越野车4大整车企业及150 余家上下游企业。"十四五"以来,全区累计生产整车165万辆,产值达3360亿元,年均增长13%。目 前,顺义正建设占地2500亩的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构建辐射全国的零部件产业发展 新格局。 "北京市每生产3辆汽车,就有1辆来自顺义。" 9月15日,在"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顺义专场中,顺义区委副书记、区长崔小浩用 这样一组数据,展现了顺义作为首都产业发展大区的实力。 崔小浩介绍,"十四五"以来(2021—2024年),顺义区GDP年均增长5.8%,去年总量达2388亿元;工业 产值年均增长8.2%,去年总量近2000亿元,稳居全市前三。今年上半年,顺义区GDP总量继续保持平 原新城首位。 高端制造业"挑大梁" 崔小浩指出,作为首都的"空中门户"和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顺义区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集聚外资企业950余家。 崔小浩表示,顺义区以"两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 ...
高端制造业“挑大梁”,顺义区“十四五”以来造车165万辆
新京报· 2025-09-15 22:16
宏观经济表现 - "十四五"以来GDP年均增长5.8% 2023年总量达2388亿元 [1] -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5% 2023年突破600亿元 [1] - 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2% 2023年总量近2000亿元 稳居全市前三 [1] - 2024年上半年GDP总量保持平原新城首位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位列全市第二 [1] 汽车产业布局 - 占北京市汽车总产量三分之一 "十四五"期间累计生产整车165万辆 [2] - 汽车产业产值3360亿元 年均增长13% [2] - 集聚4大整车企业(理想汽车 北京现代 奔驰新能源 北汽越野车)及7大研发中心 150余家上下游企业 [2] - 建设2500亩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 [2] 航空航天产业 - 航空服务企业220余家 2023年营收近2000亿元 较2020年增长86% [3] - 集聚全国6家航空央企总部中的4家 [3] - 飞机维修领域年工业产值达140亿元 占全国近20% [3] 医药健康产业 - 规上企业和机构110余家 医药制造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3] - 医药贸易规模连续两年超千亿元 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3] - 疫苗进口占全国95% 建成全国唯一罕见病用药保障试点先行区 [3] - 获批临床急需进口药品25个 与全球30余家跨国药企合作 [3] 国际化建设 - 常住外籍人口近万名 外资企业950余家 [4] - 国际化学校11所 在校生占全市40% [5][6] - 涉外医疗服务机构14家 包括和睦家 友谊医院国际医疗中心等 [5] - 中英文标牌标识1.4万块 政务大厅外语服务窗口38个 [5] - HICOOL创业大赛集聚3.4万个项目 5.6万名创业者 海外项目占比超60% [4] 民生投入与基础设施 - 每年财政支出85%以上投入民生领域 [7] - 五年累计投入教育经费220亿元 新增学前学位1.1万个 中小学学位2万余个 [7] - 公路总里程近3000公里 路网密度全市第一 [8] - 2024年PM2.5平均浓度24.4微克/立方米 较2020年下降30% [8] - 五年新增造林绿化4.3万亩 小微绿地66万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全市第二 [8] 城市治理 - 划分基层网格9165个 整合网格员5000余人 [8] - 2024年主动巡查上报城市管理问题数同比增长107% 热线诉求量同比下降4.5% [8] - 实施21项礼遇措施 寄送表扬信2945封 [9]
建新股份: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累计向建新瑞祥划转增资款31980万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9-15 17:13
项目进展 - 全资子公司沧州建新瑞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在建项目一期年产1000吨液晶高分子材料中间体、3000吨硫酸钾及325吨聚芳醚树脂建设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中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累计向建新瑞祥划转增资款31980万元 [1] 产品应用领域 - 项目建成投产后,产品液晶材料广泛用于电子信息领域,包括5G基站滤波器、手机天线、连接器等 [1] - 产品同时应用于汽车工业耐高温零部件、航空航天及医疗设备等领域 [1] 行业定位 - 液晶高分子材料中间体是高端制造业中的关键高端材料之一 [1]
锐新科技(300828) - 天津辖区上市公司2025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半年报业绩说明会20250911
2025-09-11 17:30
财务与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出口收入6643.84万元,同比增长9.73% [6] - 汽车轻量化及汽车热管理系统部品及部件实现营业收入8594.0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83% [1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共拥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90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大部分已投入实际生产 [4][7] - 研发重点聚焦电力电子散热器、汽车轻量化部件及清洁能源产品 [2][3] - 构建覆盖材料设计、模具设计、工艺研发到生产制造的全流程研发体系 [7] 市场拓展与客户关系 - 泰国生产基地建设持续进行,生产设备正在安装调试 [6] - 巩固与ABB、施耐德、西门子、维斯塔斯等核心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 [6][9] - 通过展会、行业技术交流提升品牌知名度,并拓展新客户群体 [6] 产品与业务发展 - 汽车轻量化业务增长突出,主要产品包括电池箱体、防撞梁、电机机壳等 [7][12] - 电力电子散热器业务受益于风电、光伏、储能及新能源汽车领域逆变器需求增长 [9] -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深化医疗器械结构件、自动化结构件等新型铝合金型材研发 [11] 生产与供应链管理 - 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模式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 [10] - 通过工艺改进提高材料利用率,加强生产过程成本控制 [4][10] - 利用期货套期保值业务规避铝材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11] 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发展战略为"创新驱动、品质领先、全球布局" [4] - 未来重点拓展汽车轻量化、电力电子散热器及清洁能源领域 [2][3][9] - 依托海外生产基地进一步开拓散热器及汽车零部件客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