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济网
icon
搜索文档
破发股赛科希德2高管拟减持 2020上市即巅峰超募5.5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1:27
高管减持计划 - 公司高管张嘉翃翃计划减持不超过600,000股,占总股本0.5653% [1] - 公司高管裴燕彬计划减持不超过35,000股,占总股本0.0330% [1] - 两名高管合计减持不超过635,000股,占总股本0.5983% [1] - 张嘉翃翃目前直接持有2,902,162股,占总股本2.73% [1] - 裴燕彬目前直接持有140,400股,占总股本0.13% [1] - 减持股份均为无限售流通股,来源于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1] 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0年8月6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2] - 首次发行2,041.20万股,发行价格50.35元/股 [2] - 上市首日开盘价180.00元,收盘价170.18元 [2] - 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186.00元,为上市以来最高价 [2] - 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2] 募集资金情况 - 募集资金总额10.28亿元,净额9.24亿元 [2]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多5.54亿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3.71亿元用于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 [2] - 发行费用1.03亿元,其中保荐机构中金公司获得8,532.22万元 [2] 保荐机构情况 -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保荐代表人为方良润、徐石晏 [2] - 中金财富证券获配816,480股,金额41,109,768元 [2] - 获配股票占首次公开发行数量的4% [2] - 获配股票限售期限为上市之日起24个月 [2] 权益分派方案 - 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6元(含税) [3] -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股转增0.3股 [3] - 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7月6日,除权(息)日为2023年7月7日 [3]
恒力期货苏州分公司内控缺陷收警示函 属恒力集团旗下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1:26
恒力期货苏州分公司违规事件 - 恒力期货苏州分公司存在两项违规事实:一是在客户申请使用融航系统前未开展必要核查工作,二是参与宣传推介恒力产融(苏州)主办的期货投资者粉丝见面会 [1][3] - 违规行为反映出公司风险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存在缺陷,违反《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56条关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规定 [1][3] - 江苏证监局依据《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109条,决定对分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1][2][3] 公司股权结构 - 恒力期货有限公司为江苏德力化纤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1] - 江苏德力化纤有限公司为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1] -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为恒力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8.0269% [1] 监管法规依据 - 《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56条规定期货公司应建立并执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制度,有效隔离业务风险 [1] - 《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109条规定对违规行为可采取监管谈话、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等措施 [2]
盟固利近1年1期均亏损 2023年上市即巅峰募资3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1:1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7.94亿元,同比下降23.98%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66.57万元,上年同期为6000.67万元,同比下降219.43%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5亿元,同比下降67.30%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24.57% [2]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5.84万元,上年同期为296.53万元 [2]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813.93万元,上年同期为-2321.90万元 [2] 上市情况 - 2023年8月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总股数58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2.62% [3] - 发行价格为5.32元/股,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达202.15元 [3] - 募集资金总额3.0856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4663亿元,比原计划少4.5336亿元 [4] 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资金7亿元用于年产1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项目 [4] - 发行费用总额6192.34万元,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3800万元 [4]
国脉科技实控人方拟减持 扣非净利近4年几近同一水准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1:18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福建国脉集团计划减持不超过1,007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剔除回购专户股份后占比102%)[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时间在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1] - 若遇送股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变动,减持数量将相应调整[1] 股东持股情况 - 国脉集团当前持股47558348股,占总股本472%(剔除回购专户股份后占比479%),为公司第三大股东[1] - 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林惠榕(持股2736%)、陈国鹰(持股2156%)、国脉集团(持股472%)[2] - 林惠榕与陈国鹰为夫妻关系,陈国鹰为国脉集团实际控制人,三者构成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5364%[3] 减持背景与目的 - 国脉集团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间曾增持447815万股(占总股本444%),此次减持部分股份系因阶段性资金周转需求[2] - 减持资金将用于优化集团财务结构及支持战略业务发展,不影响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2] - 减持后国脉集团仍将作为重要股东支持公司,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0亿元、515亿元、533亿元、549亿元,呈稳步增长[3]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8111万元、715863万元、104亿元、169亿元,2024年显著提升[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1年-122047万元改善至2024年212亿元[3]
中银中外运仓储物流REIT成立 规模13.1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1:12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名称为中银中外运仓储物流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为中银中外运仓储物流REIT,场内简称为外运REIT [4] - 基金主代码为508090,合同期限为40年,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封闭式 [4] - 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5年6月26日,基金份额总额为4亿份 [4] - 基金管理人为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托管人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4] 基金募集情况 - 基金募集期间为2025年6月23日至2025年6月24日,验资机构为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 [5] - 募集资金于2025年6月26日划入基金托管专户,有效认购总户数为23,508户 [5] - 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为1,310,800,006.41元,认购资金利息为2,053,870.73元 [5] - 有效认购份额为400,000,000份,利息结转份额为0.00份,合计份额为400,000,000份 [5]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为董嘉杰、杜羽、马越,均具有5年以上基础设施相关经验 [1][2] - 董嘉杰2017年加入中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曾任资产证券化部高级项目经理,2023年起任中银基金基础设施投资管理部助理副总裁 [1] - 杜羽2021年加入中银基金,曾任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投后管理部经理,现任基础设施投资管理部助理副总裁 [1] - 马越2022年加入中银基金,曾负责物流仓储项目投后运营管理,现任基础设施投资管理部高级经理 [2]
曾股价涨11倍的北特科技拟高位定增 募资不超3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1:09
发行方案 - 公司拟以简易程序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A股股票,发行对象包括各类合规机构投资者及自然人[1] - 发行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价格不低于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1]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总股本30%,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亿元且不超过最近一年末净资产的20%[2]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扣除费用后将全部投入泰国丝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该项目总投资34,926.18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3亿元[2][3]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靳坤直接持股31.57%,其子靳晓堂持股8.20%,两者构成一致行动关系[3] - 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10.73%[4][5] - 归母净利润2306.01万元,同比增长40.31%,扣非净利润2070.23万元,同比增长40.75%[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252.26万元,较上年同期-4286.16万元改善24.12%[5]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从2022年4月历史低点4.86元上涨至2025年2月的60.28元,累计涨幅达11.4倍[3]
华安鑫创近2年1期均亏损 2021年上市即巅峰募7.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0:4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0.35亿元 同比增长7.65%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05.74万元 亏损同比扩大88.08%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4亿元 同比下滑197.35% [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92亿元 同比增长3.71% [2][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14.32万元 亏损同比扩大128.04% [2][3] 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月6日在深交所上市 发行价格38.05元/股 发行数量2000万股 [3] - 上市首日股价最高达111.63元 收盘价87.03元 涨幅128.73% [3] - 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3] 募集资金 - 上市募集资金总额7.61亿元 净额6.76亿元 超募1.26亿元 [4] - 原计划募集资金5.50亿元 用于多个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4] - 发行费用8496.13万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6202.92万元 [4]
康婷集团揽获“第四届社交商业财富大会”大奖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0:28
公司动态 - 康婷集团企划中心总监王梓童女士代表公司出席"第四届社交商业财富大会" 该大会主题为"求新迎变 质就非凡" 聚焦行业先锋思想与市场突围策略 [1] - 公司在同期举办的第三届"鲸鲨奖"颁奖盛典中荣获"2024年度中国社交商业新质发展典范企业"称号 获得业界高度认可 [1] 战略发展 - 公司以科技创新培育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实现提质增效和高质量运行 [3] - 通过加强与国内外高校 科研院所及高层次人才合作 践行"产 学 研 医"多层面协同发展模式 [3] - 未来将锚定2035年健康中国目标 聚焦大健康领域 促进新动能集聚 新业态涌现 新产业壮大 [5] 技术布局 - 公司深耕大健康产业 通过技术攻坚与产品创新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1] - 以"新"赋能 凭"质"领航 积极探索科技赋能路径 加快推进产业升级 [3] - 将持续探索前沿科技 满足消费者个性化 多元化 高品质的健康消费需求 [5]
海南华研: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创新型民企注入强心剂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0:06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影响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正式施行,明确"平等参与"原则,为民营经济提供法治保障 [1] - 法律针对市场准入、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等领域作出系统性规定,破除民营企业面临的"玻璃门"障碍 [2][3] - 海南华研等企业表示法律增强投资信心,尤其对需要持续资金投入的创新型民企形成直接利好 [2] 民营企业现状与挑战 - 当前民营经济面临欧美贸易壁垒、技术封锁等外部压力,以及国内不当言论对信心的冲击 [2] - 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参与科研项目时因基础薄弱处于劣势 [2] - 华为、宇树科技、DeepSeek等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展现韧性,海南华研通过创新实现产品国产替代 [2][3] 法律核心条款与突破 - 实行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外领域各类经济组织可平等进入 [3] - 要求金融机构开发适配民企特点的金融产品,支持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融资方式 [4] - 设立"科技创新"专章,强化对民企科研创新的制度性支持 [4] 企业创新实践案例 - 海南华研2021年推出胶原三肽,2023年弹性蛋白肽实现国产替代带动营收增长3000万元 [3] - 首创具有神经修复功能的胶原蛋白环二肽,完成鹅肌肽国产替代,显著提升产品毛利率 [3] - 通过技术跨界应用拓展市场,将胶原蛋白肽融入奶茶、乳制品等新消费场景 [5] 行业竞争与发展路径 - 行业存在通过低价恶性竞争获取市场份额的现象,损害企业利润和市场秩序 [4] - 海南华研采取"差异化产品+新场景拓展"双路径应对内卷,聚焦运动营养、中老年健康等新兴领域 [5] - 法律实施推动民企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科技创新成为核心发展引擎 [5]
阿里巴巴发布2025 ESG报告 AI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
中国经济网· 2025-06-26 21:21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发布2025年ESG报告,展示其在碳减排、AI技术应用、公益文化等方面的进展 [1] - AI技术成为公司ESG战略的关键驱动力,在医疗、教育、救援等领域产生显著社会价值 [4][5][7] - 公司持续推进碳中和目标,自身运营减排202.8万吨,带动平台生态减排5920.8万吨 [10] - 公益文化深度融入业务设计,"人人三小时"理念实施十周年成效显著 [8] 碳减排进展 - 自身运营净排量与价值链碳强度持续下降,清洁电力使用比例达52.2% [1][10] - 自建数据中心年均PUE降低至1.190 [10] - 带动平台生态减排同比增长77.6%,总量达5920.8万吨 [1][10] - 2025财年自身运营减排202.8万吨,同比增长24.7% [10] AI技术应用 - 医疗AI实现"一扫多查"技术,通过常规CT筛查7种癌症,累计发现393例癌症病变 [5][7] - 开源平台魔搭社区提供超52000个开源模型,Qwen模型衍生品超10万个 [5] - 高德地图"卫星求救"功能成功救助57名遇险用户 [7] - 斯坦福大学报告显示公司AI模型贡献度全球第三 [5] 公益项目 - "少年云助学计划"捐建300间云计算机教室,覆盖28万师生 [7] - 高德轮椅导航提供超1亿次无障碍服务 [8] - 饿了么"无声骑士"项目帮助4200名听障人士就业 [8] - 菜鸟应急物资追溯管理平台在多次灾害中发挥作用 [8] - 累计培训14000名急救侠参与赛事保障 [10] 公司治理 - 完成香港联交所双重主要上市,提升ESG信息披露透明度 [11] - 发布《ESG相关目标及指标管理制度》,建立体系化管理流程 [11] - 福布斯2024全球最佳雇主评选中位列中国企业前五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