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健康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守正创新让老字号药企“越活越年轻”
中国青年报· 2025-07-18 16:40
安神补脑 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中药饮片标本。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 韩飏)从1957年成立的延边国营敦化鹿场起家,到如今 涵盖医药、金融、大健康三大业务板块、占地面积122公顷工业园区的现代化企业,吉林敖东药业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敖东")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既尝到了甜头,又做出了表率"。 7月17日中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参加"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时来到吉林省敦化市,在吉林敖东工 业园区,记者感受到这家老字号药企深耕基础药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产业道路、进行企业立体化升级 的"显著疗效"。 液是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摄 "吉林敖东有20家子公司,管理架构就是集团母公司管理子公司,这20家子公司绝大多数与药相关。比 如药品加工企业有6个,药品销售公司有5个,还有配套公司和研发公司。"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总经理助理姜维说:"这是吉林敖东的核心生产力。" 吉林敖东提供的数据显示,公司现有生产批准文号624个,其中,中药生产与化学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各 有312个,包含46个独家品种、独家剂型产 ...
2025第十一届欧洲论坛在巴黎举办 聚焦“不确定时代:开放重塑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00:58
论坛主题与背景 - 论坛聚焦"不确定时代:开放重塑增长"主题,特邀中法两国政商学界嘉宾探讨关键议题 [1]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强调在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下,"开放"是创造确定性的关键 [1] - 法国是欧盟第二大经济体和欧洲重要创新力量,中法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1] 中法经贸合作成果 - 中法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在过去50年取得丰硕成果,中欧合作构建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 [2] - 巴黎大区工商会会长指出中国是法国企业在医疗健康、能源、农食产品、消费品及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市场 [1] - LVMH集团中国业务占全球员工10%(21.5万名员工中约2.15万名在华任职),凸显中国对欧洲奢侈品市场的战略价值 [3] 行业合作机遇 - 大健康产业:法国前卫生部长认为中国医疗创新与欧洲监管效能可互补,建议构建高效合作模式 [3] - 大消费市场:LVMH集团秘书长强调中国对欧洲奢侈品行业的长期增长驱动作用 [3] -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提出人工智能发展与监管合作是中欧潜在合作重点领域 [2] 未来合作方向 - 中法需扩大相互开放、妥善处理经贸分歧以开创下一个50年合作 [2] - 长期战略比短期环境变化更重要,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与AI合作被列为优先领域 [2] - 法国企业亟需顺应时代变局,中国在多个领域被视为战略要地 [1]
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广东活动周圆满落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30 16:58
广东与日本经贸关系 - 广东是日企在中国投资最大的省份之一,今年前4个月广东对日本进出口总额1447亿元、同比增长5 36%,高于广东省整体对外贸易增长幅度 [1] - 同期广东实际利用日本外资同比大幅增长超48% [1] - 广州、韶关、中山、阳江等城市举办招商引资活动,向日本企业介绍城市形象、优质资源、产业特色和营商环境优势 [1] 广东活动周概况 - 广东活动周于6月27日-29日举办,吸引3万余名世界各地观众参观中国馆 [1] - 活动围绕"绿美广东,智创未来"主题,从科技创新、生态建设、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四个维度展现广东 [2] - 展示内容包括粤剧、广东音乐、醒狮、英歌舞等非遗民俗精品演出,以及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成果 [2] 招商引资活动 - 韶关市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产业基金,对符合条件产业转移项目最高给予2000万元奖励,外资企业最高可累计获得超1 5亿元奖励 [3] - 韶关市与宝武杰富意特殊钢有限公司签订招商项目投资协议书,与日本广东总商会签订友好单位合作协议 [3] - 中山市依托深中通道构建"湾区一小时交通圈",推动"深中通办"常态化,拓展产业空间并推出政策包 [3] 产业与科技展示 - 广东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1-5月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 5%,制造业增长4% [5] - 中国馆展示广东企业人形机器人,吸引日本观众关注 [4] - "绿美广东"展项通过数字长卷展示南岭国家公园、丹霞山、红树林等自然景观和广州塔、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地标建筑 [5] 国际反响 - 日本观众对广东高科技公司和制造业印象深刻,希望有机会再去广东 [4] - 马来西亚华人观众对广州20年来的巨大变化表示感慨 [5] - "绿美广东"展项准备的广东荔枝文创纪念品供不应求,几千份纪念品全部派光 [6]
康婷集团揽获“第四届社交商业财富大会”大奖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0:28
公司动态 - 康婷集团企划中心总监王梓童女士代表公司出席"第四届社交商业财富大会" 该大会主题为"求新迎变 质就非凡" 聚焦行业先锋思想与市场突围策略 [1] - 公司在同期举办的第三届"鲸鲨奖"颁奖盛典中荣获"2024年度中国社交商业新质发展典范企业"称号 获得业界高度认可 [1] 战略发展 - 公司以科技创新培育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实现提质增效和高质量运行 [3] - 通过加强与国内外高校 科研院所及高层次人才合作 践行"产 学 研 医"多层面协同发展模式 [3] - 未来将锚定2035年健康中国目标 聚焦大健康领域 促进新动能集聚 新业态涌现 新产业壮大 [5] 技术布局 - 公司深耕大健康产业 通过技术攻坚与产品创新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1] - 以"新"赋能 凭"质"领航 积极探索科技赋能路径 加快推进产业升级 [3] - 将持续探索前沿科技 满足消费者个性化 多元化 高品质的健康消费需求 [5]
天开园寻“新”求“质” 滋养科创“一路繁花”
央广网· 2025-06-19 10:46
天开团泊园建设进展 - 天开团泊园累计注册企业3580家,盘活闲置载体超40万平方米,与天津56所高校、29家全国重点实验室、40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建立对接机制[2] - 园区已建成20万平方米科创载体和产业化基地,落户300多家大健康科创企业,设立1亿元健康产业科创专项资金和20亿元团泊创新产业发展基金[3] - 静海区规划140亩用地打造"国际医疗创新合作基地",引进日本硼中子癌症治疗医院等高端医疗项目[5] 产学研用联动机制 - 园区通过专利审批快速通道降低初创企业运行成本,筛选高成长性细分赛道培养"科技副总""产业教授"[4] - 引进无忧医疗、北洋低氘水等核心创新企业,建设共享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拎包入住"[4] - 依托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医科强校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等科研机构形成医疗创新生态[4] 天开西青园发展情况 - 西青园已引育700多家科创企业,在校师生近14万人,形成"一城、两业、三区、四谷、五链"战略布局[6][7] - 华神新能源获得2000万元投资,水系锌-碘电池预计2025年底量产,与两家风光储头部企业建立合作[7] - 园区搭建校企"三桥"模式(技术之桥、交流之桥、人才之桥),促进产学研用结合[8] 天开园核心区成果 - 核心区注册企业1507家(占全园50%),形成206亿元基金群,链接174家科技中介和179家金融机构[9] - 迪比爱新能源45天建成实验中心研发周期缩短50%,智清未来建成万吨级新材料产线[9] - 设立196.3亿元基金池带动24.27亿元投融资,"先使用后付费"试点促进专利转化[10] 重点项目与未来规划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线投产,中医药AI大模型落地应用,2025年签约50亿元科创基金[10] - 南开区建设20万平米天开创新示范产业园,2025年底一期10万平米投入运营[11] - 2027年目标引育超万家科创企业,实现100亿元投融资、1000亿元产值、10000名高层次人才聚集[11]
“党建引领产业创新联建机制”活动将开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8 05:47
党建引领产业创新联建机制成立背景 - 由同仁堂集团联合首旅集团、京能集团于2024年6月共同发起成立,旨在通过企业党组织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1] - 机制成立半年内组织大型活动如新春大集,吸引超6000人次参与,实现销售总额135万元[2] - 机制从最初3家成员单位扩大到11家,覆盖金融、餐饮、医药、文旅、能源、康养等多个行业[6] 机制运作模式与成果 - 通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形成"资源共享、互学互鉴、共同发展"模式,解决国企党建经营"两张皮"问题[4] - 成员单位开展40余次党建共建活动,推动60个项目合作,合作金额近2700万元[6] - 在医药康养、大健康产业、文旅服务等领域开启全面战略合作,例如同仁堂与王府井集团优化消费场景、与首旅酒店开展差旅服务合作[4] 具体业务合作案例 - 同仁堂健康药业与京能清洁能源合作建设"大兴生产基地综合能源服务项目",被评为北京市首批党建引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5] - 联合策划7场新春大集展卖活动,70多个党组织支持,带动销售增长并传播健康生活理念[5] - 同仁堂系统工会与首旅集团、时尚控股合作采购40余万元优质产品,惠及近2000名员工[5] 社会影响力与媒体关注 - 成立当天获人民日报、新华社等20余家央地媒体报道,发布新闻稿件80余篇[7] - 获评2024中国品牌论坛典型党建案例,入选北京市"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案例"百强[7] - 参与人民日报社中国品牌论坛、京报集团企业社会责任圆桌会等大型活动,扩大机制影响力[7]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举办一周年系列活动,推动成员单位再度扩容并邀请第四批加入[8] - 联动街道社区举办惠民大集,通过科普讲座、义诊、中医药文化体验等形式惠及民众[8]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两岸大健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举行
人民网· 2025-06-17 09:11
两岸大健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 - 论坛作为海峡论坛组成部分,定位为两岸各界广泛交往的重要平台,主题为"促进健康产业交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旨在扩大两岸民间和专业交流 [1] - 论坛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和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联合主办,设有主旨报告、主题发言、项目签约和考察调研等环节 [2] 人工智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 -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战略性创新技术,将重塑生产力传统三要素并实现效能跃升 [2] - 人工智能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推动生产生活方式智能化,人类社会迈向智能时代 [2] - 人工智能支撑赋能卫生健康发展,贯穿药物与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医院诊疗与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管理等各环节 [2] 论坛参与方与专家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曹雪涛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1] -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等专家作主旨报告 [2] - 两岸专家学者围绕科技创新、现代化医院管理、医工转化等主题发言 [2] - 国家卫生健康委、地方卫生健康委、农工党中央及两岸大健康领域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2]
药易购战略布局中华老字号,深挖民族品牌价值内核,推动大健康与中医药产业发展
战略合作签约 - 药易购与全泰堂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合纵全泰堂"共同探索合作新模式,共同经营中华老字号[1] - 合作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品牌价值,推动大健康与中医药文化发展[1] - 药易购董事长李燕飞、总裁陈顺军与全泰堂董事长韩辉军共同出席签约仪式[1][4] 合作背景与意义 - 全泰堂创立于1889年,是集中药材种植、饮片生产、养生食品研发及进出口业务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标杆企业[2] - 此次合作是百年匠心与数智创新的时代共鸣,更是中医药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布局[2] - 合作将构建覆盖中医药全产业链的多元化生态[2] 战略发展方向 - 以中华老字号为核心构建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活力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体系[3] - 通过数智化赋能,让老字号成为引领现代健康生活方式的文化新IP[3] - 形成"文化为魂、科技为器、产业为体"的生态[3] 合作具体内容 - 聚焦品牌数字化、渠道智能化和产品创新化[4] - 突破地域局限,精准对接消费需求,提升品牌影响力[4] - 充实产品矩阵、拓展业务边界,加速中医药、药食同源等板块的衍生价值释放[4] 未来展望 - 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渠道资源、品牌运营、数智技术及中医药文化传承上的优势[4] - 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科技大健康生态,提升消费者健康服务体验[5] - 共筑大健康产业新蓝图[5]
津陇共振“山海情”
中国新闻网· 2025-06-09 10:47
津甘协作成果 - 天津市累计向甘肃投入财政援助资金超80亿元,实施协作项目4500余个,选派干部人才5600人次 [1] - 帮助引进企业700余家,到位资金136亿元,帮助农村劳动力新增就业16.3万人次 [1] - 落地企业数和投资额从2021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66亿元 [1] 产业合作进展 - 天津龙头企业在甘肃助力肉牛、肉羊、苹果等特色优势产业聚链成群 [1] - "津陇共振兴"活动累计签约项目422个,合作总额819.88亿元,到位资金204.48亿元,项目履约率达95% [5] - 未来将落地投资岐伯故里大健康城、武威新能源制氢等重大项目 [5] 甘味品牌推广 - 甘肃在天津授权开设"甘味"品牌中心,设立商超百余家 [1] - 组织6000余家经营主体提供千余种优质特色农产品进行产销对接 [2] - 在天津港开设"甘味"直营店,初步确定年销售甘肃农特产品6万吨 [2] 消费帮扶创新 - 天津发起"百万市民游甘肃"活动,开辟"农文旅+消费帮扶"新赛道 [1] - "津陇共振兴"活动已成为东部产业向甘肃转移的重要平台和天津企业投资的重要载体 [2]
湖北省长李殿勋:强化创投资本与孵化平台两个关键支撑 以一流创新生态促进和保障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快讯· 2025-05-30 11:38
大健康产业政策支持 - 湖北省强调强化创投资本与孵化平台两个关键支撑 优化创新生态以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创投资本支撑措施 - 加快重构"创投+产投"政府引导基金体系 重点重构"从0到1、从1到2"的创投引导基金 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投未来 [1] - 推进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 为全省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轻资产债权融资支持 [1] - 重塑科技型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公开募资培育体系 为科创企业挂牌上市募资提供精准高效服务 [1] 孵化平台支撑措施 - 坚持"政府引导、专业管理、市场运作"原则 重构孵化平台体系 提供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样品试制、技术认证、检验检测等全流程服务 [1] 创新生态优化方向 - 从重构创新政策、重塑创新平台、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服务四个方面统筹发力 解决创新所需的"阳光、土壤、空气和水分"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