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搜索文档
致敬百年豪华标杆,奇瑞风云A9L预售价15.99万元起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4:51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奇瑞风云A9L于6月26日开启预售,价格区间为15 99万—22 99万元[1] - 预售前已获得53565台盲订订单[1] - 研发历时700余天,基于全球500万用户调研共创[1] 产品设计与制造工艺 - 车长5018mm、轴距3000mm,配备1 2平方米全景侧窗[5] - 采用万吨压铸车身和AI蓝光检测技术[3] - 冲压车间四条全自动生产线确保关键部件"0误差"成型[5] - 涂装车间配备38台涂胶机器人和92台喷漆机器人[5] 座舱配置与舒适性 - 双电动沙发座椅集成8点按摩与-18℃至55℃冷暖冰箱[7] - 23扬声器音响系统搭载1080W功放与双核DSP处理器[7] - 座椅采用10层结构和双绗缝工艺[7] 安全性能 - 车身采用88%高强度钢铝和23%热成型钢[7] - 6处关键部位使用2GPa核潜艇级钢材[7] - 配备9安全气囊和2060mm超长侧气帘[7] - 鲲鹏方刀电池具备41层防护,实现"0自燃"[7] 动力系统与性能 - 纯电续航260km+,综合续航2500km+[9] - 30%-80%快充仅需14 5分钟[9] - 性能版零百加速4秒级,极速突破210km/h[9] - 麋鹿测试速度达81 9km/h,湿滑路面打滑降低60%[9] 智能化配置 - 搭载灵犀智舱2 0与猎鹰700驾驶辅助系统[11] - 配备高通骁龙8255芯片,支持40指令/分钟[11] - 27颗传感器支持300+泊车场景[11] 产品定位与竞争优势 - 定位C级车,对标迈巴赫等豪华车型[3] - 融合顶级制造工艺、豪华体验和智能科技[11] - 测试场景覆盖德国不限速公路和中东57℃沙海[9]
欲重塑A0级纯电标杆,2025款欧拉好猫限时换新价7.98万元起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4:51
产品发布 - 2025款欧拉好猫和GT木兰版正式上市,建议零售价分别为8.38万~10.38万元和9.68万~10.68万元,限时换新价分别为7.98万~9.98万元和9.28万~10.28万元 [1] - 公司为下订用户提供包含换新礼、泊车礼等共7重限时"好"礼 [1] 行业定位 - 纯电小型车碳排放更低,能更充分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是能源变革与城市进化关键交汇点的必然选择 [3] - "小型纯电"成为城市出行的最优解,用户共创成为品牌发展的核心动能 [10] 产品升级 - 新车采用全新运动前脸设计,配备40颗LED猫眼大灯、18英寸轮毂等,极具辨识度 [5] - 智能座舱升级为Coffee OS 3系统,配备10.25英寸液晶仪表+14.6英寸中控屏,16G+128G内存配置,支持3秒极速开机和40+应用程序 [7] - 新增8大场景模式,融合泊车辅助系统算力提升80倍至8T,支持超100种泊车场景 [7] 技术性能 - 除401km经典型外,新车CLTC续航均达430km [9] - 电池设计严格遵循2026年实施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打造全链条防护机制 [9] 市场表现 - 欧拉好猫已进入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用户超28万 [9] - 荣获J D POWER 2025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质量研究紧凑型纯电动轿车质量冠军 [10] - 公司计划下半年推出两款面向全球市场的新品 [10]
共同药业2024亏损 2021上市中信证券保荐两募资共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4:5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下降5.26%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59.1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下降219.94%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58.84万元,同比下降130.22%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13.90% [2][3]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21万元,同比下降69.50% [2][3]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77.43万元,同比恶化18.79% [2][3] 募资情况 - 2021年IPO发行2900万股,发行价8.24元/股,募集资金总额2.39亿元,净额1.94亿元 [3][4] - 2021年IPO原计划募集资金6.5亿元,实际募集金额不足计划金额的37% [4] - 2022年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3.8亿元,净额3.73亿元 [4] - 两次募资合计金额6.19亿元 [5] - 募资主要用于黄体酮及中间体BA生产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4] 历史背景 - 公司于2021年4月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3] - IPO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彭浏用、周游 [3] - 可转债发行由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4]
珠海冠宇员工持股主体套现3.12亿元 A股两募资共53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4:51
股东减持情况 - 员工持股主体(不含控股股东)减持前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38,869,365股(占总股本12.32%),均为实际控制人徐延铭控制的一致行动人持有 [1] - 减持主体包括普瑞达二号(持股5.70%)、普宇(0.75%)、旭宇(0.10%)、际宇(1.85%)、惠泽明(0.64%)、普明达(1.89%)、凯明达(0.51%)、际宇二号(0.73%)、泽高普(0.15%)[1][2] - 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22,551,363股(占总股本1.99%),减持金额311,952,460.86元,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28.02% [3][5] - 减持价格区间为13.60~14.35元/股,减持期间为2025年5月13日至6月26日 [5] 公司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普瑞达及实际控制人徐延铭未参与本次减持 [4] - 员工持股主体减持后仍持有317,256,888股(28.02%)[5] 公司融资历史 - 2021年10月科创板IPO发行15,571.36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3.88%),发行价14.4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22.47亿元,净额21.04亿元,低于原计划32.49亿元 [5][6] - 2022年11月发行可转债"冠宇转债"(118024),规模308,904.30万元,两次募资合计53.36亿元 [6][7] - IPO募投项目包括珠海聚合物锂电池生产基地、重庆锂电池电芯封装生产线、研发中心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 [6]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以绿色健康为底 绘就消费新画卷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4:38
公司业务模式 -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构建"新时优品"特许经营模式与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消费端[1] - "新时优品"模式以三级渠道体系为核心,已设立1200余家健康管理服务中心、1.5万家社区站,汇聚30余万名健康顾问[5] - 该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提供健康监测、评估、干预等个性化服务,并降低创业门槛形成良性循环[5] 技术创新与服务 - 公司以中医智能健康管理为核心,结合AI算法提供个性化健康方案,已惠及1210万人次[8] - 引入DeepSeek大模型升级智能客服,AI处理量占比达67%,实现24小时在线咨询[8] - 建立智能立体仓库与绿色物流体系,实现中心城市24小时、二级城市48小时配送[8] 可持续发展实践 - 公司连续四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推广环保包装(40%木浆+60%回收纸)和低碳物流[12] - 8家核心供应商获绿色认证,研发的液洗系列产品获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12] - 累计举办健康科普直播超1000场,覆盖6000万人次,倡导绿色生活方式[12] 行业地位与未来规划 - 公司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服务品牌100强",2024年获评山东省智能工厂[9][12] - 计划深化"美丽中国"与"健康中国"协同路径,推动健康管理服务普惠化、智能化[14] - 依托三十年绿色产业链积淀,以"新时优品"为载体培育新质生产力[14]
科大智能实控人拟减持 扣非连亏5年去年转正为0.1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4:31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黄明松持有公司股份191,365,862股,占总股本24.59%,计划减持不超过23,348,400股(占总股本3%)[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90日内不超过7,782,800股,占比1%)和大宗交易(90日内不超过15,565,600股,占比2%)[1] - 减持价格将根据市场价格确定,计划在公告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实施[1]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2021年向11名特定对象发行56,480,144股A股,发行价11.0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6.258亿元,净额6.157亿元[2] - 募集资金已于2021年8月25日到账,并采取专户存储管理[2] - 公司实际控制人黄明松现任董事长、总裁,并兼任上海复科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及上海槟果资产管理的董事职务[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27.39亿元,同比下降11.72%,归母净利润7003.53万元,同比扭亏(2023年亏损1.28亿元)[3][4] - 扣非净利润1608.15万元,同比改善110.20%(2023年亏损1.5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9亿元,同比大增387.48%[4] - 2019-2023年连续五年亏损,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34.42亿元,2024年首次实现盈利[3][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27%,较2023年-7.75%显著提升,基本每股收益0.09元(2023年为-0.16元)[4] 资产负债结构 - 2024年末总资产48.88亿元,同比下降10.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48亿元,同比微降0.11%[4] - 2021年末总资产曾达64.70亿元峰值,2020-2024年资产规模呈持续收缩趋势[4][5] - 2019-2021年净资产波动较大,2021年末较2020年末增长33.65%至20.88亿元,但2022年后逐年下降[5]
三孚新科近3年均亏 2021年上市募2.54亿国联民生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4:2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24.90% [1][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8.17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65.79% [1][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2894.85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40.44% [1][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515.91万元,同比恶化185.15% [1][3] - 2025年Q1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下降32.67% [3][4] - 2025年Q1扣非净利润414.04万元,同比增长154.86% [3][4] 历史财务数据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4.22万元,扣非净利润-3594.67万元 [1][3]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285.04万元 [1][3] - 2025年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000.62万元,上年同期为-2296.43万元 [4] 上市情况 - 2021年5月21日科创板上市,发行2304.6377万股,占总股本25% [4] - 发行价11.03元/股,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现国联民生证券) [4] - 募集资金总额2.54亿元,净额2.03亿元,较计划少5714.11万元 [5] - 发行费用5134.26万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3650.94万元 [6] 募投项目 - 原计划募集2.60亿元,其中9555万元用于电镀技术产业化项目,1.64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5]
正业科技拟向控股股东定增募资不超4亿 发行价5.86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4:24
发行方案概述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4亿元(含本数),资金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1] - 发行股票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方式为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1] - 发行价格为5.86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 - 发行数量不超过68,259,385股(含本数),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 [1] 发行对象与股权结构 - 发行对象为合盛投资,将以现金方式认购全部发行股份 [1] - 合盛投资目前直接持有公司81,230,361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2.13%,为公司控股股东 [2] - 景德镇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 - 发行后合盛投资持股比例将提升,但仍保持控股股东地位,实际控制人不变 [2] 发行条款 - 认购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 [2] - 发行前滚存的未分配利润将由新老股东按发行后股份比例共享 [2] - 发行股票将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交易 [2] - 发行决议有效期为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之日起12个月 [2] 交易性质 - 本次发行构成关联交易,因发行对象合盛投资为公司控股股东 [2] - 交易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2]
大地熊实控人拟减持 近两年营收连降扣非均未超0.1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4:07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熊永飞计划减持不超过2,289,570股(占总股本2%),其中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717,180股,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572,390股 [1][2] - 实际控制人曹庆香计划减持不超过1,144,780股(占总股本1%),其中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各减持不超过572,390股 [1][2] - 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21日至10月17日,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1][2] 减持规则与股份来源 - 集中竞价减持在公告发布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进行,90日内合计减持不超过总股本1% [2] - 大宗交易减持在公告发布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进行,90日内合计减持不超过总股本2% [2] - 熊永飞当前持股41,621,026股(占总股本36.36%),其中IPO前取得29,227,026股 [3] - 曹庆香当前持股6,429,108股(占总股本5.62%),其中IPO前取得4,269,108股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下降7.79%,连续两年下降(2023年14.30亿元,2022年21.19亿元) [4][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187.34万元,扭亏为盈(2023年亏损4280.59万元) [4][5] - 2024年扣非净利润702.53万元,同比改善(2023年亏损5394.30万元) [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7亿元,同比下降36.27% [4][5] 公司上市与募资情况 - 2020年7月22日科创板上市,发行2000万股,发行价28.07元/股,募资净额5.02亿元(原计划3.52亿元) [5][6] - 募资用途包括年产1500吨汽车电机磁体项目、研发中心及补充营运资金 [6] - 2022年权益分派:每股派现0.60元并转增0.40股,总股本增至113,089,200股 [6]
强瑞技术大股东拟减持 2021上市净利增长不同步现金流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4:07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强瑞控股及一致行动人强瑞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3,102,825股,占总股本3%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时间窗口为公告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 [1] - 减持目的包括偿还银行贷款、改善财务结构及股东个人资金需求 [1]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强瑞控股持股38.50%,一致行动人尹高斌、刘刚、强瑞投资分别持股8.93%、7.12%、3.16%,合计控制57.71%股权 [2] IPO及募资情况 - 2021年11月10日创业板上市,发行价29.82元/股,发行1847.17万股(占总股本25%),募资总额5.51亿元,净额4.93亿元 [2] - 实际募资净额超原计划1.17亿元,原计划募资3.76亿元用于扩产、研发等项目 [2] - 发行费用5734.57万元,其中国信证券保荐承销费3981.13万元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1.27亿元,同比增长67.09%;归母净利润9754.77万元,同比增长74.99% [3][4] - 2024年扣非净利润9214.87万元,同比大增142.87%;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739.99万元,同比激增343.82% [4] - 2021-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38.3%,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0.9% [3][4] 分红及转增方案 - 2024年拟每10股派现6元(含税),合计派发4433.20万元;每10股转增4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