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搜索文档
上汽大众发布ID. ERA全新序列,大众首款“9系旗舰”2026年推出
中国经济网· 2025-11-22 10:30
- The Submit And Comments of the Comment of Children of the Comment of the Comments of the Comments of the Comments of the Comments of the Comments of the Comments of the c 聚焦本次上汽大众发布的ID.ERA序列,其标志着上汽大众在品牌焕新、技术升级与用户体验方面进入全新阶段,并将以多元新生态、能源新格局、智能新 高度、驾驶辅助新标杆、底蕴新进化与服务新体验六大核心举措为支柱,创领新纪元。 在生态合作上,上汽大众将融合中德优势、携手全球顶尖科技伙伴,拓展"科技朋友圈";能源方面,新序列将实现纯电、混动、增程三大技术路线的全面覆 盖;智能座舱则整合全域感知和多模态AI大模型,真正懂用户所需;此外,上汽大众还联手酷睿程、Momenta等顶尖科技朋友圈,打造高阶驾驶辅助系统。 德系基因也将充分融入全新智驱架构与安全体系,构筑软硬协同的可靠基石。服务体验维度,通过线上APP升级、线下展厅与快闪网络拓展,持续优化用户 触点与体验。 多款车型联袂亮相, ...
“蓝牌”也能是“新势力”,全新换代威兰达以域控架构打造智能油车
中国经济网· 2025-11-22 10:24
11月20日,在2025广州国际车展开幕前,广汽丰田带来全新换代威兰达,率先开启"预热"。本次新 车在上一代2.5L混动版基础上新增2.0L混动版本,共推出三款车型,售价15.98万—20.28万元,不仅把 中型SUV混动版价格拉进20万元内区间,更依托全系产品技术实力的大幅跃升,致力于成为"20万元内 最好的油车" 作为丰田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的首款车型,换代威兰达凝聚了丰田在油车技术领域的前沿科技,以原 汁原味的全球车外观、首发TSS4.0丰田最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丰田首款专为中国用户研发的智能 座舱、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首款四驱,开启一场大刀阔斧式的"自我革新"。 具体来看,在整体架构上,新一代威兰达通过域控架构实现算力集中、资源整合,可像电车一样实 现持续OTA升级,为"下一代油车"建构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底座,堪称"蓝牌新势力"。其拥有全域强控 场、全域高算力、全域可进化能力,通过以一个域控制器统一管理和驱动各个模块的多个ECU高效运 行,以一条千兆以太网打通信息壁垒,确保指令与数据实现毫秒级的高速交互,以一颗高通骁龙8155P 高算力芯片确保海量数据能够被实时处理,以软硬件解耦实现OTA升级能力的飞跃, ...
24小时双车上市,广汽丰田以“油电同强”之势加速重回百万辆
中国经济网· 2025-11-22 10:17
在2025广州国际车展期间,广汽丰田以一场"24小时双车发布会"宣告"油电同强"战略的全面落地,更彰显出重回百万辆产销规模的决心。 11月20日,开创丰田首台"域控"燃油SUV技术革命的广汽丰田全新换代威兰达正式上市,为2025广州车展开启预热。11月21日,2025广州车展开幕当天,广 汽丰田再携丰田鸿蒙座舱豪华旗舰D级纯电轿车—铂智7亮相,尽显"油电同强"之势。 随后上市的铂智7则用"豪华新三件"——双腔空悬、激光雷达智驾和鸿蒙座舱,正面打入智能电车核心战区,证实合资不仅有好电车,还有更好的豪华电 车。其中,对华为Drive ONE电驱、鸿蒙座舱5.0、Momenta R6大模型智驾、小米生态等中国本土顶尖技术资源的整合,做到了"中国智电技术+丰田全球技 术底蕴"的双向赋能。 广汽丰田能够实现"油电同强",本质是"全球底蕴"与"中国智慧"的基因重组,区别于部分车企的"全栈自研"或"供应商打包",广汽丰田走的是第三条路:"育 成式采购"与"丰田式融合"。 在"油电双线并进"推动下,广汽丰田已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势头。据广汽集团(601238)产销快报,1—10月,广汽丰田销售613,683辆,同比增长4.39% ...
传化集团旗下平台入选全国首批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名单
中国经济网· 2025-11-22 08:56
文章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公示全国首批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名单,共43家单位入选,旨在补齐生物制造中试环节短板,推动产业体系完善与创新成果转化 [1] - 由传化集团与国有资本合作建设运营的“杭州合成生物产业中试(验证)中心”入选国家首批名单,成为浙江省代表性平台,获得官方高度肯定 [1][2] 平台能力与设施 - 杭州合成生物产业中试(验证)中心专注于合成生物技术中试验证与放大,覆盖生物制造化学品、酶制剂、食品及添加剂等多个领域 [1] - 中心配备从0.1升小试到1000升中试的多级发酵、催化与分离设备,可实现从菌种设计、发酵放大、酶催化转化到产品纯化的全流程开发验证 [1] - 上游环节建设了自主开发的高通量生物铸造平台,集成液质联用、PCR等先进分析检测设备,具备菌种设计、高通量测试及工艺验证的核心能力 [2]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 - 平台积极推动AI技术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为工艺优化和参数控制提供智能化支撑,形成了覆盖合成生物全流程的中试能力体系 [2] - 未来中心将持续完善中试装备与服务,提升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2] 项目成果与产业影响 - 在建设过程中,该中试(验证)中心已承担中试项目11项,为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提供了“试验田”,有效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转化进程 [2] - 中心致力于打造集技术中试、成果验证、工艺放大和产业转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传化样板” [1][2]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传化集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聚焦合成生物、绿色化工等新兴产业方向,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为自身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优化路径 [2] - 集团依托先进制造业体系与传化科技城创新平台,已建和在建各类中试应用场景与试验体系,旨在为区域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贡献力量 [1][2]
推动更多应用场景转变为“科创胜景”
中国经济网· 2025-11-22 08:34
场景是系统性验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重要载体,也是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市场资源。近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 见》),旨在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推动更多应用场景转变为"科创胜景"。 14亿多人组成的超大规模市场,居世界第一的研发人员总量,两者在应用场景的"催化"下,正在培育和 释放新的增长动能:无人驾驶汽车加速落地,无人机穿梭送外卖,医疗机器人走上手术台……层出不穷 的创新应用,不断拓宽产业的边界,重塑消费的内涵。 成功的场景是多技术融合的"协奏曲"。一个智能网联汽车场景,就是5G、人工智能、高精地图、云计 算等技术集群的综合体现。这种解决系统性问题的过程,会促进技术的交叉融合与集成创新,并驱动数 据、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以全新的方式组合配置。 将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同向发力。在技术层面,以场景需求倒逼芯片、工业软件 等"卡脖子"环节的自主创新;在数据层面,加快建立数据产权、流通交易、安全治理等基础制度,让数 据要素在阳光下充分涌流;在制度层面,大力推行"沙盒监管"等包容审慎的监管模式,为新生事物预留 ...
河南方城:“头雁”领航聚合力 产业振兴谱新篇
中国经济网· 2025-11-21 23:15
产业发展规模与结构 - 重点发展温棚蔬菜、黄金梨、月季、葡萄四大特色产业,种植总面积达4万多亩[1] - 2022年以来已涌现27名"头雁型"人大代表,带动2000余农户走上致富路[2] - 今年尚庄、向庄、博望、小罗庄等村新增钢骨架冬暖式塑料大棚380多座[3] 技术创新与生产效率 - 探索出"反季节番茄+黄瓜(或辣椒)+荠荠菜"的高效种植模式,亩均年收入达3万元[2] - 创新采用"土农药+生物诱杀"综合防治技术,实现亩产6500斤优质番茄,亩效益达1.3万元[2] - 推广"四拱四膜"技术使深冬季节棚温提升5-10度,实现"四季种植、地不闲置"[3] 组织模式与带动效应 - 通过"一对一""一对多""户对户"结对帮带模式,搭建致富联合体,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辐射带动效应[1] - 人大代表将新品种、新技术先在自家大棚试验,成功后再手把手传授,已累计帮助百余户菜农掌握科学种植技能[2] - 技术传帮带让温棚蔬菜成为全镇保险系数高、收益稳定的特色产业[3]
海菲曼11月28日北交所首发上会 拟募资4.3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11-21 21:52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边仿直接持有公司 58.03%股份,并通过与珠海音速感、珠海高清领先、 珠海时空转换结成一致行动关系,合计控制公司 85.03%股份的表决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人。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1日讯 据北交所网站消息,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定于2025年11月28日 上午9时召开2025年第37次审议会议,审议的发行人为昆山海菲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 菲曼")。 海菲曼本次拟在北交所上市,拟募集资金43,000.00万元,分别用于先进声学元器件和整机产能提升 项目、监听级纳米振膜及工业 DAC 芯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全球品牌及运营总部建设项目 。 海菲曼的保荐人、主承销商为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字保荐代表人为董本军、柳志伟。 ...
凯众股份筹划收购安徽拓盛并配套募资 11月24日起停牌
中国经济网· 2025-11-21 21:24
因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有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为了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 益,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证券简 称:凯众股份,证券代码:603037)、可转债(转债简称:凯众转债,转债代码:113698)自2025年11 月24日(星期一)开市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停牌期间,公司将根据本次交易 的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待上述事项确定后,公司将及时 发布相关公告并申请公司股票复牌。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后续公告,并注意投资风险。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1日讯 凯众股份(603037.SH)今日晚间披露公告,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及支 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安徽拓盛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拓盛"或"标的公司")的控制权, 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以下简称"本次交易"),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支付本 次交易对价,不存在补充流动资金的情形。 经初步测算,本次交易可能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根据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
深耕陇原初心不改 奋楫笃行担当使命 甘肃银行十四载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中国经济网· 2025-11-21 20:24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市场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三农’发展、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 [1] - 公司确立“立足陇原、服务甘肃”的功能定位,愿景是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上市银行、区域首选的综合金融服务商” [9] - 公司推动从传统运营模式向数字化、综合化、特色化的现代金融机构全面升级 [9] 公司治理与人才发展 - 公司党委提出治行兴行“21字”工作总体思路,其中“强党建”位居首位 [2] - 公司创新建立“管理序列+专业序列”双通道晋升机制,优化教育培训体系 [3] 业务发展及财务表现 - 截至今年9月末,公司累计向省内投放项目贷款超800亿元 [6] - 公司科技贷款余额237亿元,绿色贷款余额达228亿元 [7] - 截至今年9月末,公司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141亿元,累计投放超500亿元 [8] - 公司个人客户数超过800万户,个人贷款余额达378亿元 [9] - 公司零售客户AUM(管理资产)达2616亿元 [11] 金融“五篇大文章”实践 - 在科技金融领域,公司成立科技支行,构建“1+4+N”服务模式,兰州新区科技支行累计向科技企业投放贷款达185亿元 [7] - 在绿色金融领域,公司推出“风光无限贷”,截至今年三季度绿色贷款余额达228亿元,近三年累计投放超242亿元 [7] - 在普惠金融领域,公司线上普惠产品矩阵中“小微e贷”等3款产品合计贷款余额达25亿元,累计减费让利超4亿元 [8] - 在养老金融领域,公司打造“甘养乐”养老金融服务品牌,服务60岁(含)及以上客户突破140万人 [8] 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 公司手机银行签约客户规模已突破400万户,线上管理资产(AUM)接近1800亿元,年交易笔数超2500万笔 [11] - 公司成功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场景数字服务生态,千余项核心服务实现全天候在线 [11] 社会责任与乡村振兴 - 公司实施涉农贷“千亿工程”,制定“一县一业一品一策”行动方案,推出特色产品12款,投放贷款超过4亿元 [12] - 公司总行5次获得全省脱贫攻坚“民心奖”,被授予“全国十佳精准扶贫银行”荣誉称号 [12]
“信新消费 智享未来”第三届“信·新”品牌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11-21 20:17
论坛背景与核心主题 - 第三届“信·新”品牌高质量发展论坛于11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信新消费 智享未来”,旨在探讨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和消费新趋势,推动品牌与消费协同发展 [1] - 论坛汇集了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品牌评估机构及专家学者,共同建言献策 [1] 政策方向与高层观点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为金融业服务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2] - 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表示,论坛旨在通过高质量品牌建设将理念共识转化为银企合作成果,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贡献力量 [2] - 新华网总裁申江婴指出,金融是信心与价值的传递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金融品牌成长需社会各界协同发力 [3] -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表示,中国需在现有成就基础上夯实经济根基,确保“十五五”时期取得更辉煌成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 [4] 品牌价值与行业角色 - 英国Brand Finance中国公司总裁陈忆登指出,品牌建设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硬指标” [5] - 中国银行业生态呈现多层次协同特征,股份制银行如中信银行扮演“市场创新活力源”角色,机制灵活,在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探索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5] 养老财富管理发展趋势 - 中信银行发布《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报告(2025)》,这是该行连续第四年发布此系列报告 [7] - 居民养老投资正从“只求安全的单一储蓄”向“多元资产配置”转变,核心诉求延伸至“金融+健康、照护、文化休闲”的全方位服务 [8] - 养老金融产品呈现结构设计日益精细、与养老服务紧密融合、数字科技赋能力度加强等发展趋势 [8] 养老金融生态建设与创新实践 - 圆桌对话围绕“新养老·新财富·新消费”展开,探讨养老金融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 [9] -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高成运建议金融机构搭建“老年生活服务的超级入口”,并研究构建“家庭养老账户”模式 [9] -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表示,公司通过工具、投资策略与服务升维满足居民养老投资多元化需求 [9] - 通用康养总会计师牛来保指出,养老需求正从“养老”向“享老”转变,老年人追求更高品质生活、更高层次健康需求和更高水平科技适配 [10] -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部总经理王旭松表示,养老金融呈供需两端向好态势,体现为养老行为更主动、投资更多元、产品更丰富 [10] - 中信银行与中国老龄协会签订新一轮战略协议,围绕“医、养、智”场景打造养老金融综合服务生态圈 [10] - 中信银行资产托管部副总经理汪涛指出,企业养老保障正向系统化、生态化升级,养老二、三支柱正构筑居民财务安全感,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力量 [11] 品牌合作与市场拓展 - 论坛举行“信新消费 智享未来”2025消费行业伙伴全面合作仪式,邀请媒体、协同单位及客户代表共同启动 [13] - 合作方包括中信出版集团、中国农发集团、君乐宝乳业集团、锦波生物、汇天飞行汽车、中誉宠物、清明上河园、华住集团等企业 [13] 中信银行品牌建设举措与成效 - 中信银行推出“让财富有温度”的品牌主张,通过联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京东发起“极地来信”等整合营销,将金融产品嵌入消费场景 [14] - 公司连续19年赞助中国网球公开赛,深度绑定文化体育IP,并与视觉中国联手面向“Z世代”推出摄影大赛 [14] - 据Brand Finance《2025年全球银行品牌价值榜》,中信银行品牌价值为169.5亿美元,12年间翻了五倍多 [15] - 明晟(MSCI)2025年9月发布的ESG评级中,中信银行跃升至全球最佳AAA级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