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川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云端工坊里的“共富密码”
四川日报· 2025-04-10 08:14
农牧民在缝纫工坊赶订单。中壤塘镇供图 4月8日,在位于阿坝州壤塘县中壤塘镇壤塘村的浙川文化产业园内,壤塘县云端缝纫工坊的工人专心操作缝 纫机。飞针走线中,一条条床单在她们的指尖逐渐成形。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服装产业项目在选择落脚点时,往往很看重劳动力技能素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水 平、物流配送体系等因素。但海拔3500米、地处川西北高原深处的壤塘村,在这些方面并不具备优势。 这个服装产业项目为何攀上"云端",与高原小村结缘?当天,记者走进这家缝纫工坊一探究竟。 从合作社到"工坊" 浙江经验与壤塘探索擦出火花 走进云端缝纫工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陈列橱窗,其中整齐摆放着款式各异的校服、制服等服装样品。 2023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一批典型经验》中,"共富工坊"位 列10个典型经验首位。此前,浙江已在阿坝州汶川县等地移植"共富工坊"模式,不仅每年投入15万元援建经费用 于打造援建车间和就业基地等,还协助开展前期培训、拓宽订单渠道,帮助当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这一打造"工坊式创业就业平台"的思路与缝纫合作社做大做强的发展需求相碰撞,擦出了新的火花,云端缝 纫工坊应运而生。 ...
四川首部地质灾害防治专项法规5月1日起施行 为全国地灾防治立法提供“四川经验”
四川日报· 2025-04-10 08:14
为系统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夯实筑牢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安全底板,日前,省十四届 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作为四川首部地质灾害防治专项法规,条例有哪些亮点?4月9日举行的省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 上,省人大相关专委会及自然资源厅、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对条例作了解读。 多个亮点体现"四川特色" 预警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一环,是群众避险转移的"发令枪""指挥棒",也是条例中的高频 词。"在条例起草审议阶段,我们就着重加强预警平台建设、预警制作发布、预警信息传递、预警闭环 响应等全流程管理,通过条例,进一步明确地质灾害预警的制作发布主体、程序,规范预警联合调度机 制,强化响应处置闭环管理要求。"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谢安军表示,自然资源厅将细化落实条例的具体 办法、工作制度,构建"1+N"配套制度体系,结合新一轮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摸底调查成果,有序推动人 口相对密集、风险较高等区域"应搬愿搬"群众搬迁安置,推动受威胁村(居)民从源头彻底摆脱地质灾 害威胁。 在应急处置中,地灾转移安置是难点,如何防范村民返回灾害点是痛点。对此,条例明确规定"接 到报告的当地 ...
首届四川正能量网络精品评选结果揭晓 让“主流”成为“顶流”
四川日报· 2025-04-10 08:14
获得四川十佳"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网络传播精品的《平行世界里的两个成都》,表现了成都奋进和 安逸的两面。作品主创吴林静致力于通过这部作品改变人们对成都的"刻板印象"。"外界对成都存在一 定程度误解,总是晒周末公园草坪上长满成都人,却忽略了黎明地铁站里的脚步匆匆,深夜实验室中的 灯火通明。安逸的温床,其实也在酝酿创新的花。"吴林静说,希望有更多人关注到成都奋进的一面。 多元主体催生创新表达 获奖作品有什么特点?什么样的作品容易获奖?在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评委代 表、四川大学教授操慧看来,不同的创作主题为作品带来了多元化的创新表达。"这些作品基于对生活 的深入体察,对社会思想心态的敏锐洞悉,尤其是对年轻人的成长关切,巧思善构,创新叙事,有效连 接,收获了注意力,构建了亲和力,在坚持内容定力中彰显凡人微光。"操慧说。 本次参选作品创作主体的多元化特征明显。参选作品创作者不仅包括省市县三级网络媒体,还有各 类政务新媒体、地方单位(部门)、自媒体等主体。活动主办方、省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评 选包含不同主体,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展现大家的劳动成果、智慧才华和理想情怀,激励和引导网络内容 生产者坚持正确 ...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网络知识竞赛4月11日上线 @全省党员干部:等您来答题
四川日报· 2025-04-10 08:14
本次活动分为"学"规守纪、"纪"速争先、"纪"攀新高、AI"廉"拍、"监"守底线等5个板块。在学习板 块"学"规守纪中,有"学习问答: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麻辣烫小剧场"等供党员干部在线学 习;在答题板块"纪"速争先中,设置"热身启航""极限竞答""高手明规"等5大赛制,参赛人员通过手机 进入答题界面,选择所在地区、单位后,便可参与线上答题。活动结束后,将按照总积分设置,在5月 底举行的第四届"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成果发布会上公布获奖名单。 "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以赛促学、以学促行,推动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真正化为自觉、形成习惯。"省纪委监委宣 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覆盖对象以全省党员干部为主,也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进来,深入领 会、准确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在遵规守纪中涵养良好作风,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 风向上向善。(记者 夏芯 李寰) 本次活动是四川省第四届"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的一个重要板块,由省纪委监委、 省委宣传部主办,资阳市纪委监委、资阳市委宣传部承办,川观新闻协 ...
为成都东部新区“立园满园”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四川日报· 2025-04-10 05:52
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首个 分中心在成都东部新区设立。 成都东部新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向市民宣讲市场监管领域政 策。 在成都东部新区2025年党工委工作会议上,相关负责人指出,新区正处于筑基起势的关键阶段,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任务。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成都东部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成都东 部新区市场监管局)将坚持"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工作思路,以高效能监管和执法服务新区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成都东部新区深入推进"立园满园"行动贡献力量。 看服务 创新构建具有新区特色的市场治理体系 "感谢你们帮助我们企业维权!"2024年12月,四川国莎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莎实业)代表 何吉友将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送到了成都东部新区市场监管局。 几个月前,成都东部新区市场监管局接到"某民房内有人涉嫌制造假冒品牌鸡精"的群众举报线 索,随即组织执法人员前往调查。经辨认,其包装箱、包装袋上标称的商标,均未经国莎实业许 可使用,属假冒物品。目前该案件已移送至成都市公安局东部新区分局,涉案侵权商品共5万余 件,货值金额约16万元。 成都东 ...
南充达州给出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第三份年度重点任务清单 “双向奔赴”带动川东北振兴发展
四川日报· 2025-04-09 14:52
文章核心观点 南充达州给出第三份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围绕任务清单协同发力将促两市经济引领力、要素集聚力、区域辐射力明显增强 [1][2] 分组1:发展目标与任务 - 2025年南充达州组团发展工作要点含6个方面20项重点工作95项重点任务、十大专项行动,瞄准省委省政府支持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要求 [1] 分组2: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位列2025年任务清单十大专项行动之首,包括加快推进成达万高铁、南充至大竹高速公路及营达高速涌兴互通连接线等重点事项 [3] - 成达万高铁通车后成都到达州通行时间将缩短至70 - 90分钟,目前南充、达州至成都公路最快分别需2.5小时和4.5小时,铁路分别需2小时和3小时 [3] - 会议审议《加快成达万高铁建设合作备忘录》,明确协同加强地方服务保障,加快辖区内工程建设进度,并与铁路方建立会商协作机制 [4] - 阆(中)营(山)高速正冲刺2026年建成通车,除串联南充5个县(市)外,还将顺接营(山)达(州)高速,两地将携手推动毗邻国省干道连接交会等 [5] 分组3:工业振兴 - 联席会议决定编制两地工业企业产品目录,促进产品供需对接,实施工业协作发展专项行动,推动产业建圈强链 [6] - 去年南充、达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63.3亿元,占川东北经济区比重超60%;两地工业增加值达1072亿元,占川东北经济区比重达60% [6] - 两地化工新材料产业协同发展值得关注,去年以来投产多个百亿项目,新获批2个省级化工园区 [6] - 9家高校和企业签订“共建四川省酸性天然气创新联合体”协议,推动酸性天然气开发利用及科技成果转化 [7] - 今年南充、达州均提出地区生产总值要突破3000亿元,力争到2027年两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 [7] 分组4:便民服务与民生保障 - “南达窗口”可办理跨区域通办事项255项,有企业异地注册、流动人口异地就业等高频事项 [9] - 两地在便民服务、教育事业、医疗卫生、民生保障等方面持续实施专项行动 [9] -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川北医学院在人才培养与交流等方面合作紧密,去年2名医师被聘为川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9] - 两市实施多项医疗卫生举措促共同发展,努力让两地群众在本地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9] - 两地将着力打造一体化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今年将联合举办技能培训,组织重点用工企业举办区域性劳务对接专场招聘会 [9]
德阳市公立医院在全省率先推出惠民新举措 5月1日起,门诊“挂一次号管八天”
四川日报· 2025-04-09 14:52
文章核心观点 德阳市将从今年5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实施“挂一次号管八天”惠民政策,该政策是在原有“挂一次号管三天”基础上的升级,已在德阳市人民医院试点且效果良好,未来还将探索信息化支撑就医环节 [1][2] 政策内容 - “挂一次号管八天”指将一次挂号有效期从24小时延长至192小时 [1] - 患者因同一疾病同一病程,一次门诊挂号就诊后,八日内(含就医当日)在同一院区、同一科室携检查、检验结果复诊,不再重复收取挂号费、诊察费等相关费用 [1] - 免费复诊范围覆盖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不包括急诊、多学科诊疗(MDT)门诊 [1] 政策试点情况 - 2024年8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在“挂一次号管三天”政策基础上,探索试点“挂一次号管八天” [2] - 试点至今,医院免费复诊达7.4万余人次,累计减免挂号费95万元 [2] - 试点缩短了患者一次完整门诊诊疗的周期,保障了就医的连续性,患者普遍反映良好 [2] 未来规划 - 德阳市将探索利用“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等信息化平台,加强预约挂号、在线分诊、择时复诊、门诊及住院缴费、查看检查检验报告等就医环节的信息化支撑,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2]
这场“春城”之约,“甜城”有何收获
四川日报· 2025-04-09 14:52
文章核心观点 内江以区域物流枢纽建设为着力点撬动贸易与产业协同发展,通过与昆明等地合作拓展国际经贸合作,目标是实现“内江造”出口倍增并成为面向东盟的“桥头堡” [1][5] 一路向南的期待 - 4月8日内江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用线施工现场忙碌,该项目是内江建设区域物流枢纽标志性项目,总投资约8.5亿元 [2] - 内江有11条铁路(高铁)、15条高速公路、2座机场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且地处成都、重庆几何中点,利于以大物流带动大贸易 [2] - 内江不断完善物流贸易产业基础设施,如内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项目推进或启用 [2] - 内江国际物流港连通1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运“蓉欧+”东盟国际班列136列1069个标箱,运行成渝主轴跨境班车(内江—东盟)9车18个标箱 [2] - 内江希望以内昆铁路连接中老铁路,强化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和东盟国家物流贸易合作,打造公铁联运物流枢纽和班列集结基地 [3] 出口倍增的目标 - 一批500公斤血橙经内江海关查检合格后通过中老铁路出口泰国,陆路联运比海运时间大幅缩短 [5] - 推介会前内江已有73家外资企业、147家外贸企业,与17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伙伴关系 [5] - 昆明支持内江加入中老铁路城市联盟,并协调老挝万象市提供便利 [5] - 内江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内江造”半导体、绿色能源装备、非遗产品三大品类出口倍增 [5] - 昆明市口岸通关协会与内江国际物流港管委会已开展合作,新一轮交流签约让双方深化合作信心更笃定 [5] - 老挝东升国际进出口公司期待与内江打造“成渝—老挝—东盟”物流贸易走廊 [6] 内江与昆明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 3月27日内江市物流贸易产业招商推介会在昆明举行,内江与昆明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强化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和东盟国家合作 [6] - 昆明市政府与内江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昆明支持内江加入中老铁路城市联盟 [7] - 内江市相关部门和单位(企业)与昆明相关方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农产品和矿产品贸易物流合作,预计带动贸易物流产值约25亿元 [7] - 内江市政府与老挝琅南塔省签订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意向书,推动多式联运等合作,扩大双边贸易规模 [7] - 内江将推动签约协议落地,深化与昆明及其他沿线城市合作,拓展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和产业对接 [7]
健全食品安全民主监督机制 四川将在所有中小学校推行家长陪餐
四川日报· 2025-04-09 09:48
《工作指引》明确,家长具有的权利包括:监督学校供餐菜品营养风味、菜品质量、分量、服务质 量、食堂卫生状况和分餐用餐情况,查看校园"互联网+明厨亮灶"视频、菜谱、食堂管理基本信息等公 示内容,对学校供餐质量作出评价等。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辖区学校有序推行家长陪餐工作, 并将家长陪餐实施情况纳入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日常监管内容,畅通家长陪餐问题反映直 达渠道。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收集本辖区学校家长陪餐评价反馈意见,研判分析辖区内家长反映的 突出问题和合理建议,指导学校优化供餐管理、提升菜品质量。(记者 江芸涵) 去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要求学校严格规 范执行陪餐制度,有条件的中小学应建立家长陪餐制度。四川此次制定《工作指引》,明确"中小学校 (以下简称学校)应全面推行家长陪餐",这意味着四川所有中小学校都要推行家长陪餐。 为进一步健全中小学校食品安全民主监督机制,教育厅于日前印发《四川省中小学校家长陪餐工作 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明确学校职责、家长权利和义务、教育部门职责,规范家长陪餐工 作流程,推动形成校园食品安全监督家校合力。 《工 ...
20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明星川企同台“比拼” “找茬”的评委最关心市场化
四川日报· 2025-04-09 08:16
文章核心观点 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应用产业投资路演活动上,投融资机构和专家关注产品市场化潜力,看重终端产品和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与比较优势,认为好技术、好政策不等于好产品、好市场,活动旨在遴选明星企业并实现资本、技术、产业链精准匹配 [1][2][3][5][6] 活动概况 - 4月7日在成都举行共建“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应用产业”明星企业专项行动投资路演活动,20家四川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明星企业负责人展示,100多家投融资机构代表和10多位行业专家当“评委”,问题集中在产品市场化潜力上 [1] 好技术与好产品 - 投融资机构不看重企业展示的技术发明专利证书等,更关注终端产品,因为受邀路演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强,且好技术不等于好产品,如等离子显示屏技术领先却败给液晶显示屏 [2] - 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爆发初期,投融资机构更看重终端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和比较优势 [3] 好政策与好市场 - 业内专家和投融资机构关注企业市场化订单、用户群体及反馈,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称医疗机器人市场需求预估至少千亿级,企业已接超亿元市场化订单 [5] - 四川发布政策计划3年投入12亿元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但政策只起催化作用,产业生死由市场需求变化决定,如“杭州六小龙”孵化靠政策,推广期靠市场表现 [5] 活动目的 - 通过市场化机制遴选创新能力突出、市场潜力巨大、融资能力强劲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明星企业,实现资本、技术、产业链精准匹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