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苏州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苏州市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清单 66项需求涵盖16个重点领域
苏州日报· 2025-06-29 08:31
人工智能产业沙龙活动 - 苏州市举办人工智能产业沙龙 现场发布66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 涵盖制造 医疗 社会治理等16个重点领域 [1] - 需求方包括制造业龙头企业 行政事业单位 国企 医院 养老机构 体育机构等 [1] - 市长三角人工智能生态服务研究院揭牌 将致力于为"人工智能+服务业"领域提供产业研究 产业促进等生态服务 [1] - 活动由苏州市"人工智能+"专项工作组指导 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 市人工智能有限公司主办 [2] - 160余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 企业代表及开发者参与 进行主题分享和需求对接 [2] 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苏州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2400家 包括33家上市企业 7家全球独角兽企业和8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形成覆盖基础层 框架层 模型层和应用层的完整产业链 [1] - 今年出台《高水平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若干措施》《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 [1] - 形成"总体方案+关键要素基础+若干细分领域应用"的政策体系 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1]
苏企突破技术壁垒实现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
苏州日报· 2025-06-29 08:31
行业突破 - 国产首台200kV场发射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吴江发布,打破国际巨头垄断局面[1] - 该设备由苏州博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历时五年自主研发,性能对标国外先进产品[1] -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半导体、前沿材料、生命科学等战略领域的核心装备,其自主可控关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产业链安全[1] - 在200kV场发射高端机型领域,此前国产化率几近为零[1] 技术成果 - 旗舰产品"BZ-F200"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整机及核心部件实现完全自主研发[1] - 公司依托自主可控的电子光学核心技术、高稳定性超低纹波电源及安全可靠供应链体系[2] - 成功贯通从核心技术突破到高端装备产业化的全链条[2] 公司背景 - 博众仪器是博众精工孵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20年3月[1] - 公司锚定高端透射电镜及电子束共性技术的自主研发[1] - 通过核心技术自主攻坚,系统性破解技术困局,填补关键领域空白[1] 行业意义 - 该成果标志着中国透射电子显微镜进入自主研制与规模化商用并举的新阶段[1] - 铸就了中国高端科学仪器自主化进程中的崭新里程碑[2] - 国内顶尖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界领袖等共同见证这一突破[1]
三年培养2600名科创人才 苏州科技商学院第七期高研班开班
苏州日报· 2025-06-29 08:31
苏州科技商学院第七期高级科创人才研修班开班 - 苏州科技商学院举办第七期高级科创人才研修班暨AI+产业融合创新论坛 探索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新路径 [1] - 学院自2022年试点建设三年多来 已与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举办六期高级科创人才研修班 [1] - 累计培养各类科创人才达2600人 [1] 学院发展情况 - 学院秉持"为在苏科创人才建设一个自己的家"办学初衷 坚持高标准合作 高质量培育 高水平服务 [1] - 全国率先实施"科创伙伴计划" [1] - 实体化校区投用后 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赋能 聚焦重点产业垂直赛道 [1] - 打造"技术经理人领航班 拟上市公司攀峰班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营"等精品课程体系 [1] - "终身学习课程+产业导师库+骐骥研学基金"全周期生态日益完善 [1] 第七期研修班特色 - 以"AI赋能产业升级"为主题 积极响应产业变革需求 [2] - 为科创企业家搭建跨界学习 深度对话的平台 [2] - 举行产业导师聘任仪式 [2] - 发布骐骥基金科创贷产品 由苏州科技商学院联合中国银行 光大银行共同打造 [2] - 科创贷产品旨在为科创企业提供专项金融支持 [2]
迎风而上打造“低空之城”
苏州日报· 2025-06-28 08:48
低空产业生态发展 - 苏州全面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拓展和产业建圈强链,目标打造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 [1] - 全市已形成贯通研发、制造、应用的全产业链,集聚整机制造企业超30家、配套企业超350家 [2][3] - 昆山花桥低空经济产业园企业数量增长至30家,其中3家被认定为苏州市低空经济领航企业 [3] 企业案例与投资 - 卓世航空工业自主研发超重载级八旋翼无人机,采用碳纤维与航空铝合金材料,具备高载重能力 [2] - 该公司获300万元首笔融资用于人才引进、产能扩张和产品研发,总投资1亿元建设研发中心和生产线 [2] - 计划在张家港设立测试中心和组装基地,拓展物流无人机及消防无人机应用场景 [2] 基础设施与服务 - 苏州低空科技公司运营"一中心、一平台",提供空域协同、飞行监管等15项功能服务 [4] - "一中心"运营以来批复空域面积从1150平方公里扩展至2442.38平方公里,申请航线333条 [4] - 平台注册运营企业67家,对接22家企业飞行动态数据,累计飞行量超两万架次 [4] 技术创新与升级 - "一平台"引入网格码能力和微气象系统,实现分钟级气象预报和空域精细化管理 [5] - 平台形成高质量数据集,为企业和政府监管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数据资源保值增值 [5] 发展规划与挑战 - 采取"全市统一规划+国企统筹建设"模式解决基础设施投入难题 [6] - 计划年内实现市级部门和运营企业飞行数据全接入平台 [6] - 将联合无锡、常州推进苏锡常环太湖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 [6]
为“中国芯”装上“苏州脑”
苏州日报· 2025-06-28 08:48
行业背景 - 全球芯片设计市场长期由楷登电子、新思科技和西门子主导[1] - 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推动芯片需求急剧上升[1] - EDA技术直接决定芯片性能与产业创新能力[1] 苏州EDA企业概况 - 苏州工业园区涌现多家EDA代表企业[1] - 企业包括培风图南半导体、复鹄电子科技、芯联成软件[1] - 这些企业正全力深耕细分赛道,以自主创新定义技术标准[1] 芯联成 - 自主研发EDA工具BunnyGS®,融合高性能图像处理、AI算法、云计算[3] - 支持7纳米及以下工艺分析,与国际巨头工具完全兼容[4] - 业务覆盖从分析到IP设计再到后端版图设计的全链条[3] - 已服务1200多家芯片设计企业[1] - 本地合作覆盖80多家芯片企业和高校院所[4] 复鹄科技 - 发布模拟芯片设计自动化EDA工具AnaSage系统[5] - 设计周期从数月压缩至周量级[6] - 版图布局与手工操作偏差不超过5%[6] - 国内头部十家模拟芯片设计厂商中5家使用其工具[6] - 推出工艺自动迁移工具AnaSage-Porting,迁移时间从3个月压缩到1个月[7] 培风图南 - 国内唯一能为晶圆厂提供生产制造全流程EDA软件及工艺研发服务[8] - 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TCAD工具链[8] - 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晶圆厂",模拟从工艺研发到量产全环节[9] - 在碳化硅仿真中精度与速度较国际竞品显著提升[9] 技术突破 - 芯联成AI自动完成千万门级数字电路布局布线,版图面积缩小15%[2] - 复鹄科技引入深度强化学习等领先技术[6] - 培风图南改变传统制造依赖"实验—失败—改进"的循环[9] 市场定位 - 芯联成探索国产EDA差异化路线[4] - 复鹄科技选择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6] - 培风图南进入本土定制新阶段[9]
苏州市召开2025年市总河长会议
苏州日报· 2025-06-28 08:48
河湖治理工作部署 - 核心观点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坚持科学治水 力保河湖安澜 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 [1] - 2025年将加快探索建立与特大城市适配的水灾害防控体系 编制市水务"十五五"规划 结合"两重""两新"谋划治水工程 [2] - 当前重点抓好防汛工作 加强预警预报 风险排查 应急准备 安置转移 保障城市运行和人民安全 [2] 治理效能提升措施 - 坚持水岸同治 标本兼治 加强系统治理 源头治理 数字治理 [2] - 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 实施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 加强大运河保护 深化"幸福河湖"建设 [2] - 落实以水定城 以水定地 以水定人 以水定产 推动河湖保护与城市运转 产业转型 富民增收等结合 [2] 工作机制完善 - 健全以河长领治为核心的责任体系 层层压实责任 加强部门联动 深化区域合作 [2] -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 各县级市(区)设分会场 市领导王飏 唐晓东在主会场参会 [3]
文明花开满娄城
苏州日报· 2025-06-27 08:51
文明实践阵地建设 - 太仓市构建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枢纽的阵地网络,包括9个文明实践所、159个文明实践站、2家区域分中心、11家行业分中心及1067个文明实践点,覆盖城乡角落[2] - 阵地布局打破部门壁垒和城乡界限,整合镇村、企业、商圈、景点等资源,形成"连片组团"模式,如金仓田园区域分中心串联3镇8村资源[3] - 科教新城文明实践所嵌入商圈,为新就业群体和居民提供职业培训等服务;沿江分中心整合口岸单位、码头企业等资源[2][3] 精准化服务模式 - 采用"全时段响应、全场景服务、全人群共建"的4.0模式,推出"5+2""白加黑"服务时间表,如永乐村通过带头人轮岗填补非工作时间空白[6] - 针对不同人群定制服务:老年群体可参与戏曲演出(常丰社区)、中青年有"盲盒社交"活动、青少年开展非遗手工体验[5] - 电站村打造4.3公里主题步道串联15个行业点,形成1小时"行走的文明实践圈",将水务、卫健等服务下沉至村民"家门口"[3] 特色项目与群众参与 - 双凤镇凤雅社区以非遗山歌形式传播居民公约,获评江苏省移风易俗优秀案例;沙溪镇"公益婚纱小站"推动喜事新办理念,模式复制至全市[7][9] - 群众自发组建文明团队规模显著扩大:俞月娟的"萤火虫"志愿团从10人增至500人,"归庄阿姨"服务队达200人,开展爱心理发等公益服务[7][8] - 雅鹿村首创家庭诚信积分管理体系,量化村规民约,现已覆盖太仓全部村(社区)并成为苏州市文明乡村建设标准[9] 文化资源活化利用 - 常丰社区改造动迁小区空间,打造乐龄园、乐学园等10余个特色阵地;电站花苑小区将楼道改造为23个文明实践角,如儿童馆、便民馆[5] - 非遗传承人徐松明开设工作室,每周安排山歌教学、校园指导等活动;陆渡街道面向年轻家长开展亲子手工互动与育儿知识普及[7][6] - 每月15日"常来常往"百姓大舞台成为居民展示才艺的重要平台,节目需提前抢名额,涵盖江南丝竹、诗朗诵等多元形式[4]
“同心花园”绘出文明实践“同心圆”
苏州日报· 2025-06-27 08:51
社区同心花园项目概况 -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行业分中心主导"花润万家——社区同心花园"文明实践项目 通过建设小微花园改造社区闲置空间 两年多来已在吴中区 姑苏区和苏州高新区建成6个 2023年计划新增50个 [1][3][4] - 项目采用"政府引导+社会协同"模式 整合景观设计师 绿化专家 爱心企业及居民志愿者等多方资源 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2][3][5] - 聚焦50平方米以下零散闲置地块 通过公益设计 企业捐建 居民认领养护的可持续运作方式 实现"推窗见绿 出门入园"的社区环境提升 [3][4][5] 项目实施进展 - 2023年4月已完成27个地块的方案设计 建立36名志愿者设计师库 并储备36个候选建设地块 [5] - 投入百万元资金推进项目 通过地铁花店扫码捐赠 慈善义卖等活动募集社会资金 并尝试"聆听咖啡"等商业反哺机制 [5] - 在姑苏区沧浪街道设立"志愿服务保障点" 提供专业技术培训 苗木供给等支持 强化项目长效运行能力 [5] 项目社会效益 - 典型案例包括姑苏区雍熙寺弄两处花园改造 彻底改变原本花木枯萎的巷弄面貌 获得居民书面感谢 [2] - 天河花园小区作为首座试点 运营良好 居民自发组建20余人的自治志愿者队伍 [3] - 项目被列为苏州市17家行业文明实践分中心的创新标杆 带动全市布局1200多个文明实践阵地 [6]
‌“耐心商业”,消费生态新算法
苏州日报· 2025-06-27 08:51
暑期亲子活动商业模式 - 苏州高新区狮子山下商户推出低价亲子活动,如138元桨板速学营和专业匹克球夏令营,远低于市场价 [1] - 商户采用"养成系"模式深耕客群,通过社群活动黏住家庭用户,构建长期商业生态 [1] - 特步等品牌通过运动培训培育兴趣圈层,为潜在消费人群增加共同属性 [1] 社群积分体系 - "狮子山下"推出环保市集,居民可通过旧衣捐赠和志愿服务累积积分兑换餐饮套餐 [2] - 积分体系串联起居民与周边商业的关联性,形成"一小时志愿服务=十积分=一份餐厅套餐"的闭环 [2] - 茉沏奶茶、三符面包、狮山大剧院等商户加入积分兑换网络 [2] 社区商业定价策略 - "阳苔"餐厅将意大利面定价38元,成本接近32元,仅允许使用积分抵扣 [3] - 该策略牺牲短期利润换取用户高频互动,加深社区成员联系 [3] - 商户计算"关系密度"而非单笔交易毛利,将用户转化为共建者 [3] 运动场景综合体 - 特步打造"全场景运动生态综合体",融合专业赛事、培训、零售和休闲功能 [4] - "成长墙"记录会员蜕变轨迹,如7岁学员从新手到青少年联赛亚军 [4] - 会员年均来店18.7次,85%会参与季度主题活动 [5] 服务闭环设计 - 运动后提供片仔癀理疗服务,装备区有减重30%的碳纤维球拍 [5] - 水吧菜单根据运动人群需求调整营养配比 [5] - 500多名付费学员中85%参与主题活动,形成信任积累 [5] 耐心商业案例 - 手作工作室用三年培养木艺爱好者,学员作品被企业采购 [5] - 商户通过长期投入建立稳定客群,如特步学员带动20多名邻居参与 [4][5] - 商业模式将"功能消费"升级为"情感投资",创造"参与感溢价" [7] 经济学逻辑 - "耐心商业"与"耐心资本"理念相似,具有长投入周期和高风险耐受度 [6] - 商户通过低价活动培养兴趣,构建相同价值观的消费关系网络 [6] - 模式本质是"价值营销",以用户成长陪伴者姿态构建信任护城河 [7]
中国汽研华东总部基地落户苏州
苏州日报· 2025-06-27 08:51
中国汽研华东总部基地建设 - 中国汽研华东总部基地位于苏州高新区,总投资超23亿元,搭载1000余套国际顶尖科研设备,将于年内全面投入使用[3] - 基地聚焦智驾智舱、新能源、无线通信、智能底盘等前沿领域,构建覆盖"材料—芯片模组—零部件—整车"全链条的一站式研发测试评价体系[3] - 基地将成为实现汽车电子通信与软件"开发-测试-认证"全周期整合的国家级技术枢纽[3] 苏州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服务平台 - 苏州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揭牌成立,由中汽院江苏公司联合多家单位共同组建[3] - 平台旨在促进业务交流合作,开展关键技术共研,建设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3] - 平台覆盖从材料到部件再到整车的全链条测试需求,包含整车性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等近800项研发、测试服务能力[3] 技术成果发布 - 现场发布了智能驾驶金字塔分级测评体系、高可信虚实融合测评装备及认证体系等一批成果[3] - 发布了汽车无线通信技术联合创新平台、ICDT智能底盘全链条测评能力和智能异响诊断专家系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