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
icon
搜索文档
主流网络媒体聚焦徐州铜山,解码“苏北第一区”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新浪财经· 2025-11-13 08:46
活动概况 - 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铜山采风活动于11月13日在徐州铜山启动 活动由铜山区委宣传部(网信办)主办 智通财经承办 十余家主流网络媒体参与 [1] 区域经济表现 - 2024年GDP达1485.71亿元 增长7.8% 总量占徐州市六分之一 [5] - 工业总产值与开票收入在徐州市率先实现双超千亿 [5] 产业体系 - 构建312产业体系 包括3个主导产业 1个特色产业 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5] - 3个主导产业为工程机械与汽车制造 绿色低碳能源 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5] - 1个特色产业为安全应急装备 建成全国首个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 成为全国地标性产业 [5] - 2个战新产业为新一代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 迅猛发展 [5] 安全应急产业 - 徐州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即中国安全谷 已集聚相关企业910家 [6] - 构建涵盖防护 监测 救援和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 [6]
中国技术集团大动作:总部落穗后并购跃华电讯,“生态共建”深耕中东
搜狐网· 2025-10-31 11:04
战略合作概述 - 洲际航天科技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跃华电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并购备忘录 [2] - 此次合作是洲际航天总部迁至广州后的首次重大产业合作 [2] - 合作标志着公司“以大湾区为枢纽、以产业集群带技术出海”的全球化战略迈出坚实一步 [2] 合作方背景与战略意图 - 浙江跃华电讯是国内线缆与连接器件领域的领军企业,深耕行业四十年,主导或参与制定32项国家行业标准 [2] - 跃华电讯产品通过中国CCC、美国UL、德国VDE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项国际认证,长期服务15家世界500强企业 [7] - 公司拥有13万平方米现代化生产基地、750人专业技术团队,配备自主模具中心与产品实验室 [7] - 洲际航天子公司中国技术集团定位为“整合国内优质技术资源、推动中国先进技术系统化出海” [5] - 中国技术集团业务覆盖航空航天、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精密制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特种设备五大领域 [5] 战略协同与价值创造 - 合作旨在突破传统企业“单一产品出海”局限,以“产业集群”模式推动中国技术在中东市场“生态化落地” [9] - 跃华电讯的制造实力与全球认证优势将填补洲际航天中东布局中“硬件支撑”的缺口 [7] - 合作将实现“技术方案输出”与“核心部件供应”的同频共振,避免传统“单点出海”的链条断裂风险 [7] - 对跃华电讯而言,可借助中国技术集团的全球化网络,突破海外市场拓展与本地化服务瓶颈,从国内供应商升级为全球产业参与者 [10] 市场定位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战略核心是借助广州作为大湾区产业枢纽的资源整合效率,打通“国内制造企业-大湾区枢纽-中东海外市场”的链路 [5] - 公司将依托布局的阿联酋技术产业园区,辐射中东北非、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3] - 目标是推动中国技术从“产品输出”向“标准输出”、“生态输出”跨越 [3] - 合作将直接匹配中东市场对高可靠性、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切入新能源、数字基建等高增长赛道 [7][9] - 中国技术集团核心团队汇聚国际政商与产业精英,在中东能源基建、数字中心建设等领域已积累成熟项目对接经验 [5]
“十五五”规划定调!这场大赛的意义非同一般
搜狐财经· 2025-10-29 15:36
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与特色 - 中国博士后制度始于1985年,旨在解决海归博士"落地难"问题,最初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102个流动站[7][8] - 40年来,该制度已发展至近8800个站点,累计培养超过40万名博士后,其中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数量达4971个,占比超56%[9] - 企业博士后研究紧密围绕产业链需求,区别于高校的基础研究,推动科研成果快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10] 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的产学研融合 -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8006个,参赛人数达3.6万人,其中博士、博士后多达2950名,入围总决赛项目1743个[13][15] - 大赛创新推出"揭榜领题"模式,面向全国征集766个技术需求,计划总投入超40亿元,奖励金额达9000余万元,单个项目最高悬赏超千万元[15][17] - 前两届大赛成果显著,例如安踏集团博士后工作站研发的"冰溶纱"技术使产品功能效率提升30%以上,累计订单达65万件[10][12] 博士后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中的关键作用 - 博士后群体兼具学术深度与产业敏感度,是连接"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键枢纽,能有效填补企业在前沿技术攻关、跨学科融合等领域的短板[32][33] - 尽管中国连续多年为全球最大专利申请国,但2023年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39.6%,博士后的工作直接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的痛点[32] - "产业出题、人才解题"的揭榜领题赛模式,形成了"需求牵引创新、市场评价成果"的新型科研组织机制[20][33] 城市对博士后人才的争夺策略 - 福建晋江市出台专项政策,从项目、人才、企业三个维度提供落地奖励和科研资助,以吸引博士后人才[35] - 山东青岛市对在站博士后每月给予7000-13000元生活资助,政策出台后已累计吸引超过3000名博士后[37] - 城市对博士后的"争夺战"实质是对新质生产力的前瞻布局,博士后成为人才竞争的下一个焦点目标[37]
北京110个项目入围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13:48
大赛入围情况 - 北京代表队共有110个项目入围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较上届比赛增幅达140% [1] - 入围项目将参加创新赛、创业赛、揭榜领题赛和海外赛四个领域共28个赛道的角逐 [1] - 具体项目构成包括14个创新赛项目、15个创业赛项目、43个揭榜领题赛项目、38个海外赛项目 [2] 赛事组织与选拔 - 为选拔优秀团队,北京市组织了预选赛,北京地区(除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单独组队外)合计共有1003个项目报名参赛,高于前两届报名参赛项目之和 [2] - 预选赛阶段,创新赛报名302个项目,创业赛报名25个项目,揭榜领题赛发榜158个项目,海外赛报名109个项目 [2] - 北京市为入围全国决赛的110个项目进行了赛前辅导,内容涵盖商业计划书撰写、路演技巧等 [2] 博士后科研平台建设 - 截至目前,北京设立博士后工作站727家,覆盖除军事学外全部12个学科门类及所有"高精尖"产业领域 [3] - 12个中关村科技园区设分站515个,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 [3] - 在站博士后突破2200人,累计进站8000余人、出站5000余人 [3] 大赛活动与支持政策 - 总决赛将于10月26日-28日在福建泉州举办,主题为"博创引领四十载 智汇赋能向未来" [1] - 决赛期间将同步举办成果转化、创业服务、人才招聘和创新创业主题交流等活动 [1] - 除大赛奖金及证书外,北京将为符合条件的优胜者提供经费资助、交流培养、破格申报高级职称等激励政策 [1]
广西举办四项核心活动 聚焦合规与协同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9 22:07
活动概况 - 活动于2025年9月25日至9月26日在南宁集中举办,包括四项核心活动:广西上市公司高管培训会、"资本赋能+聚力前行"协同发展交流会、广西上市公司董秘座谈会、协会第七届会员大会第二次会议 [1] - 活动由广西上市公司协会在广西证监局指导下举办,辖区38家上市公司、36家专精特新企业及4家中介机构代表参会 [1] - 广西证监局局长戴钦公、副局长彭艳雯和公司监管处负责人分别在相关活动中讲话 [1] 高管培训会核心内容 - 培训会主题为"法治素养与资本运作能力双提升",多位专家授课解读政策与案例 [1] - 戴钦公强调广西上市公司需扛起资本市场"压舱石"、区域发展"动力源"、治理环境"反射镜"三大使命 [1] - 提出把握政策红利、产业特色、区位优势三大机遇,并要求深耕主业对接金融"五篇大文章"、善用资本市场工具推动并购重组与创新、严守合规底线、注重投资者回报 [1] - 明确"让并购重组成为高质量发展'助推器'"的工作方向 [1] 协同发展交流会成果 - 交流会采用分会场深度交流模式,设置高端制造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能源与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分会场 [2] - 柳钢股份、中恒集团、广西能源等22家上市公司与36家专精特新企业精准对接 [2] - 国泰海通、兴业证券等券商专家结合行业特性解读政策,各分会场围绕产业合作、技术互补展开讨论,现场初步达成多项技术合作意向及投融资对接需求 [2] 协会会议与后续计划 - 广西上市公司协会第七届会员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多项报告、表决人事变更,确立2025年"服务提质、协同增效"目标 [2] - 38家上市公司董秘在座谈会上围绕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舆情危机应对、重大资本事项舆论管理等议题交流实务难点并形成经验共识 [2] - 协会表示将持续深化政策解读与合规培训,推动董秘履职能力提升,助力广西上市公司与专精特新企业协同发展 [2]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发布766个项目邀请“揭榜领题”
新京报· 2025-05-14 15:27
大赛概况 -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发布"揭榜领题"赛张榜需求项目榜单 共有766个科技攻关项目 [1] - 该赛事是我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博士后赛事 "揭榜领题"赛是四大赛事组别之一 采用"企业出题 博士后解题"模式推动产学研融合 [1] - 大赛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负责征集技术难题和"卡脖子"技术瓶颈 [1] 项目领域分布 - 项目计划总投入超40亿元 成功揭榜奖励总金额超过9000万元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领域项目最多 达143个(占比18.7%)聚焦智能算法、芯片技术、数据处理等 [2] -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140个项目(占比18.3%)集中在创新药研发、精准医疗、智能诊疗方向 [2] - 新材料与石油化工领域135个项目(占比17.6%)涉及高性能材料制备、能源与化工技术 [2] - 高端装备制造与机器人领域131个项目(占比17.1%)侧重精密加工装备和核心部件国产自主化 [2] 其他重点领域 -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93个项目(占比12.1%)覆盖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环境治理技术 [2] - 现代农业与食品领域67个项目(占比8.7%)围绕营养健康、种业创新等乡村振兴技术 [2] - 其他行业领域57个项目(占比7.4%) [2] 参赛信息 - 项目榜单通过中国博士后网大赛专区和大赛官网公开发布 [3] - 参赛揭榜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31日 总决赛将于10月中下旬在福建泉州举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