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
搜索文档
三地三代科研人接力种出新滋味
北京晚报· 2025-07-11 13:51
京津冀农业科技发展历程 - 河北沽源千亩生菜直供全国肯德基餐厅 鲜切菜加工厂生产轻食餐盒供应都市白领 [1] - 天津武清区种植草莓西红柿 精品小黄瓜等新品种主打高端市场 [1] - 北京房山韩村河开展农旅融合实验 探索生菜种植与文旅结合新模式 [1][8] - 三代科研人接力扎根田间 从顺义企业到青年研究生推动京津冀农业升级 [1] 第一代拓荒者技术突破 - 1995年郭松岩将生菜种植引入河北坝上 改变当地单一土豆种植模式 [1][2] - 初期面临气候恶劣 育苗困难等问题 通过物理方式防风防冻 [2] - 发现恒温恒湿恒光育苗关键 2000年实现稳定种植 [2] - 2003年在河北 天津建立十余处生菜基地 供应量占全亚洲肯德基20% [3][6] 第二代科技精耕 - 2014年杨俊刚团队引入气象观测站 地下传感器采集数据 [5] - 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精准滴灌方案 水肥管理精确到天 [5] - 2020年建立完善气象数据库 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5] - 2023年沽源建立鲜切菜工厂 开发混合蔬菜沙拉等新产品 [6] 第三代创新应用 - 2022年成立"沽源蔬菜科技小院" 研究生连炳瑞用黄蓝粘虫板解决虫害 [7] - 吴政东研发液体肥料自动滴灌系统 可远程控制应用于700亩生菜 [8] - 李天铸创新"生菜五线谱"种植技术 推动农旅融合 [8][9] - 郭子仪探索土壤改良 推动草莓西红柿等高端品种市场化 [8] 产业升级与市场拓展 - 从单一生菜种植发展到鲜切加工 轻食产品等多品类 [6] - 产品进入肯德基 麦当劳等快餐体系及商超渠道 [6] - 借鉴美国 西班牙产业链理念 打造现代农业体系 [6] - 开发泡面蔬菜包 健康饮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8]
“认养农业”兴起 有人收获满满有人落入陷阱
北京晚报· 2025-07-09 17:15
模式创新 - 果树认养价格区间为600-1000元/年,认养柠檬树628元/年可获20斤果实,火龙果树认养者年收60斤果实[2] - 云南咖啡树认养228元/年赠送3包200克咖啡豆,附带85折购物和住宿抵扣权益[3] - 新疆羊认养分988元合养(12斤羊肉)和1888元整羊认养(24斤羊肉)两种模式,提供耳标署名和24小时牧场监控[3][4] 运营特点 - 消费者通过小程序或监控远程查看作物/牲畜生长状态,部分项目提供免费入园体验农事活动[2][3] - 小型养殖户普遍采用微信/支付宝个人账户收款,缺乏标准化合同,仅靠口头协议履约[8] - 典型项目年费转化率:1元/天认养土鸡可定期获赠土鸡蛋,但无法提供实时监控[7] 行业风险 - 存在虚假宣传风险,消费者无法验证远程画面真实性,部分商家无法提供宰杀/采摘全程监控[6][7] - 北京案例显示有消费者认养10只羊(投资2万元)三年未收到承诺的200斤/年羊肉[9] - 非法平台如"禾元农场"以200天60%收益率(1万元认养猪)为诱饵,实际采用传销模式发展下线[10] 监管动态 - 农业农村部2024年1月联合发文要求排查高返利"云养经济"平台,3月起委托第三方进行全网风险监测[12] - 行业专家建议选择有实体基地和第三方背书的项目,合同需明确农产品数量及交付时间[13] - 法院提示交易需保留转账凭证,避免向私人账户付款,及时维权防止超诉讼时效[13]
赛事之都运动乐趣人人可享
北京晚报· 2025-07-08 14:51
赛事布局与规划 - 北京打造"双奥100"精品赛事体系和"一环四区N场景"布局 从"双奥之城"迈向"赛事之都" [1] - "一环"以奥林匹克中心区为核心 依托四环至五环资源举办重大赛事 [3] - "四区"包括北部国际顶级赛事聚集区 西部时尚运动聚集区 南部青少年赛事聚集区 东部水上运动聚集区 [3] - "N场景"利用公园 商业区等空间开展马拉松 自行车赛等特色活动 [3] 国际顶级赛事表现 - 2025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日均观众7200人 上座率90% 票房570万元 是上届8倍 [5] - 2025世界女排联赛北京站5天票房达1080万元 [5] - 2024年举办21项国际顶级赛事 2025年将达40项包括WTT大满贯 冰球世锦赛等 [7] - 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北京站9月在鸟巢举行 作为收官战 [6] - 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10月举办 吸引46位国际骑手和1500名中国骑手 [6] 赛事经济与融合 - 北京半程马拉松16.99万人报名 同比增长73% 赞助商17家 市场收入创新高 [10] - 半马博览会1.6万平方米 打造文商旅体综合平台 [10] - 海淀马拉松嘉年华在购物中心举办 设置科技 文创等展位 [10] - 大运河龙舟嘉年华吸引18万人次观众 包含6大赛事2000余名运动员 [11] - 端午节龙舟活动40余个特色摊位 融合文创 体育用品和美食 [11] 群众性赛事创新 - 丽泽SOHO垂直登高赛300人挑战52层 设体验组降低参与门槛 [13] - 首钢园极限运动汇6项赛事吸引5000人 外地参赛队占比超40% [14][15] - 小黄人趣跑活动5000人参与 结合亲子互动和IP元素 [16] - 武林争霸赛预计参与5万人次 吸引74岁武术六段选手参赛 [16] - 2024年200项群众赛事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 [17] 科技与新兴赛事 - 王者荣耀KPL总决赛2025年将在鸟巢举办 预计观众超5万人 [23] - 亦庄半程马拉松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参赛 20支队伍亮相 [23] - Ro-BoLeague机器人足球赛国内首个全自主3V3 AI赛事 [23] -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举行 含22个赛项 国际队伍参赛 [23]
当心!电诈“暑期档”来了 这五类电诈在暑期极易高发
北京晚报· 2025-07-07 15:38
暑期高发电信诈骗类型 - 兼职刷单骗局通过"高薪兼职"广告吸引受害者 诱导下载涉诈APP后以"账户冻结"等理由要求充值解冻 [1] - 退改签机票骗局中骗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 以"转账激活账户"为由诱导受害者下载涉诈APP并窃取银行卡信息 [1][2] - 演唱会门票骗局利用歌迷急切心理发布虚假售票信息 通过伪造"付款失败"页面诱导下载涉诈APP实施诈骗 [2] - 游戏账号交易骗局在游戏平台发布虚假买卖信息 引导至虚假交易平台后以"资金冻结"为由实施诈骗 [3] - 教育培训退费骗局伪造官方文件诱导添加"客服" 以"绑定银行卡验证身份"为由进入虚假平台诈骗 [3] 诈骗实施手法 - 通过屏幕共享功能窃取受害者银行卡账号 密码和验证码 [1][2] - 使用远程控制类涉诈APP直接转走受害者资金 [1][2] - 伪造官方页面如"中国银保监会"增加欺骗性 [2] - 利用"专家宝"等会议APP实施远程指导转账 [2] 诈骗目标人群特征 - 寻求兼职的学生群体易受"高薪刷单"诱惑 [1] - 计划出行的市民易落入"机票退改签"陷阱 [1][2] - 热衷演唱会的歌迷群体易被虚假售票信息吸引 [2] - 网络游戏玩家易受虚假账号交易信息诱导 [3] - 参加教育培训人员易被伪造退费通知欺骗 [3]
大学生伴读成了“香饽饽” 带娃学习还能提供情绪价值
北京晚报· 2025-07-07 15:38
行业趋势 - 暑期大学生伴读市场需求旺盛 社交平台相关帖子热度持续升温 反映双职工家庭对高质量陪伴的迫切需求[1] - 体育陪练需求增长与中考体育分数占比提升直接相关 部分学生需暑期突击训练体能[2] - 家长倾向选择大学生而非传统托管机构 因前者具备专业知识且收费合理(两小时300元)[3][4] 服务模式 - 伴读服务内容多样化 包括课业辅导(数学等学科成绩提升明显)、校园参观、体能训练及生活照料(做饭等)[2][3] - 服务形式灵活 从短期作业监督到"早九晚六"全日制陪伴(日薪几百元) 部分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模式[4][6] - 大学生通过展示学历背景(如首师大中文专业、地质大学理工科)和专业特长(体育教育)获取家长信任[3][4] 渠道生态 - 供需对接主要依赖社交平台(小红书等)和微信群 部分500人满员群组形成自发交易市场[5][6] - 中介机构分层明显 优质中介仅收取首课费用(如400元/课) 劣质中介抽成高达66%(1200元课费仅支付400元)[5] - 家长呼吁高校建立官方平台以验证身份真实性 当前存在假学生证风险且多依赖口头协议[6] 能力要求 - 成功伴读需具备学科知识、儿童心理学基础及沟通技巧 能处理叛逆期青少年问题[2][9] - 体育陪练需专业训练方法 如针对体能薄弱学生设计慢跑/跳绳等渐进式课程[2] - 优秀从业者能提供情绪价值 通过游戏/未来话题建立信任关系 形成差异化优势[4][9] 发展瓶颈 - 行业缺乏标准化合同 劳务关系界定模糊 律师建议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7] - 安全责任划分不清晰 专家建议购买保险应对外出活动风险[8] -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存在代写作业/纵容玩手机等负面案例[9]
幽燕深山藏古寺
北京晚报· 2025-07-06 15:01
宗教寺院的历史发展 - 北京最早的寺庙嘉福寺(潭柘寺)建于西晋,因寺后深潭和周围柘树得名,有"京西第一名刹"之称 [2] - 潭柘寺历经多次改名:唐武则天年间扩建为龙泉寺,辽代改为大万寿寺,明代恢复嘉福寺名称 [2] - 北京城代表性建筑如太和殿据传仿照潭柘寺大雄宝殿设计,因明代设计师姚广孝曾在此隐居修行 [3] 佛教在北京地区的兴盛 - 唐代佛教成为北京地区发展最快的宗教,幽州(今北京)在"安史之乱"期间兴建大量寺庙 [3] - 辽代燕京佛教冠绝北方,有36座大寺院及不计其数的中小寺院,因统治者提倡佛教以缓和民族矛盾 [3] - 辽代皇室直接支持佛教发展,包括兴建寺院、举办佛事,甚至有皇帝亲自讲经 [3] 佛教文化遗存 - 房山云居寺及石经山是北京隋唐佛教文化重要遗存,因刻经和藏经闻名 [4] - 云居寺创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8年),因僧人在此发现适合刻经的石材而发展 [4] - 历代僧人持续在石经山刻经并将经版藏于山洞,形成独特的佛教文化遗产 [4][5]
演唱会深度激发城市新活力
北京晚报· 2025-07-06 14:59
演唱会经济带动周边消费 - 林俊杰北京鸟巢演唱会吸引大量观众,场馆附近新奥购物中心出现"紫色海洋"现象 [1] - 演唱会结束后观众分散至城市各处,带动夜间消费狂欢 [1] - 演唱会期间新奥购物中心地下一层出现密集的化妆编发、纪念票打印和周边商品摊位 [2] - 单个化妆编发摊位单日接待约20位顾客,单场演唱会收益超千元 [2] - 购物中心内约有百余个临时摊位,售卖荧光棒、应援手环等商品,价格区间为几元至百元 [2] 酒店业积极应对演艺客流 - 北京6月28日单日6大场馆同时举办演唱会,吸引超10万人次观众 [3] - 鸟巢周边酒店在演唱会日预订量激增,部分酒店价格较平时增长1-2倍 [3] - 酒店推出"凭演唱会票入住优惠套餐",包括住宿折扣、餐饮赠送等服务 [4] - 泰富酒店针对演唱会观众提供包车、定点接送服务,并推出夜宵餐饮折扣 [4] - 演唱会观众成为酒店新兴客群,年龄集中在27-35岁之间 [4] 演艺经济对城市商业的拉动 - 演唱会深度激活场馆周边及城市重点商圈商业活力 [5] - 音乐人形象公仔出现在北海公园等城市地标,促进文旅融合 [5] - 北京演出娱乐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每张演出票能带动4.5-5倍的周边消费 [5] - 跨城观演成为文化消费习惯,带动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多领域消费 [6] - 演唱会散场后消费延续至深夜餐厅和商圈,持续释放经济能量 [6]
前后各载一个娃车身左摇右晃 “亲子单车”隐患重重步步惊心
北京晚报· 2025-07-05 10:38
共享单车行业乱象 - 多家品牌山寨"亲子共享单车"出现在北京二环内景区周边,车辆为3座设计,吸引带娃家庭使用[1] - 这些车辆颜色各异但实际由同一平台"齐信共享单车"运营,需缴纳100元押金且骑行费高达30元/小时[1] - 使用时间超过两分钟即按一小时计费,有游客反映骑行16分钟被收取50元费用[1][2] 运营模式问题 - 还车规则严苛,部分车辆限定二环内还车或要求定点归还,非指定区域还车需支付20元调度费[1] - 9个品牌运营的两座或三座自行车普遍采取一小时起租模式,服务费30-40元/小时,押金100-200元[4] - 大多数品牌为定点租还模式,超出骑行区域收取20-30元调度费[4] 产品安全隐患 - 前梁加装儿童座椅导致车把位置过低,单人骑行把控困难,雨天操控难度更大[2] - 车辆前后负重较大,多名家长需下车推行通过路口[2] - 普遍存在超载现象,部分车辆载两名儿童违反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2] 监管整治情况 - 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发现9个品牌违规投放,其中8个已回收车辆[4] - "哈尼骑行"因未及时回收被处以1.5万元罚款,后已退出市场[4] - 执法部门依据《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开展整治[3][4] 市场供需状况 - 暑期需求旺盛导致车辆周转快速,但调度人员对安全情况语焉不详[2] - 尽管存在诸多问题,骑行"亲子单车"的消费者仍不在少数[2]
晚上去超市“薅羊毛”成潮流?清仓折扣“盲盒”需理性
北京晚报· 2025-07-05 10:38
超市晚间清仓折扣现象 - 北京多家连锁超市推出晚间清仓折扣时段,吸引大量消费者,折扣从5折到8折不等,不同品类有不同折扣时段[1][2] - 物美学清路店作为北京首家"学习胖东来"的自主调改店,晚间折扣活动尤其受欢迎,熟食、烘焙等区域人气旺盛[2] - 七鲜超市和谐广场店生鲜品类晚间8点开始打折,吸引众多消费者抢购,部分商品如冰鲜河鲈鱼折后价格仅为原价50%[3] 消费者行为分析 - 消费者形成"8点前试吃,8点后购买"的固定购物模式,对折扣时段和规则有深入了解[2] - 部分消费者为折扣商品提前蹲守,形成"有啥吃啥"的消费习惯,甚至出现抢购场面[3] - 晚间折扣时段超市氛围更活跃,消费者与店员互动增加,部分消费者享受这种购物体验[5] 商品销售策略 - 不同品类采取差异化折扣策略:绿叶菜下午三四点打6折,水果4小时未售出打8折,高端水产下午3点5折[2] - 折扣商品采用醒目标签(白色、黄色、橙色)吸引消费者,直接标注折扣率或节省金额[7] - 熟食、烘焙等易腐商品折扣力度最大,如17片装大份吐司打5折仅售5元[7] 销售影响 - 折扣商品显著提升晚间客流,使超市白天时段显得相对冷清[4] - 正价商品因折扣商品对比而销售困难,消费者倾向于等待折扣时段[6] - 部分网红产品或特殊商品(如胖东来专柜产品)折扣力度较小,保持8.5折[2] 消费心理 - 折扣刺激导致冲动消费,消费者常购买超出实际需求的商品[7] - 部分消费者因"来都来了"心理购买大份量折扣商品,最终造成浪费[7] - 消费者容易陷入"没有需求创造需求"的误区,购买不需要的打折商品[8]
“焦虑生意”盯上准大学生的钱包
北京晚报· 2025-07-05 09:05
高考后"准大学生"服务市场现状 - 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至大学开学前,针对"准大学生"的各类培训服务迅速涌现,包括"过渡夏令营"和"大学陪跑"等服务,主打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提升和提前适应大学生活 [1] - 这些服务通过"撕碎迷茫""赢在起跑线"等宣传语制造紧迫感,收费可达万余元 [2][3] - 服务内容包括情商语言表达、学业职业规划、模拟竞选、企业参访等,承诺帮助学生"预判大学雷区,收获通关秘籍" [3] 商业模式分析 - 机构通过微信群推送免费信息吸引客户,如学习网站汇总、暑期计划表等,但进阶服务需付费 [2] - 除夏令营外,还提供大学期间的"陪跑"服务,包括实习资源推送、比赛信息、考试资料等,收费达万余元 [3] - 部分机构存在隐性收费,如先推送"0基础"比赛信息,后推销4990元的专项培训课程 [5] 市场需求与家长态度 - 全国多个城市已出现此类服务,反映出一定的市场需求 [4] - 家长态度分化:部分认为能帮助孩子"少走弯路",部分质疑大学生是否需要手把手指导 [4][5] - 机构通过展示"逆袭"案例(如二本学生考入名校研究生)来吸引家长 [4] 高校提供的同类服务 - 高校普遍提供免费的职业规划课程,如北京物资学院从大一到大四开设相关课程 [6] -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一对一专业指导服务,包括性格分析、兴趣分析等 [6] - 学校官方平台会推送实习、比赛等信息,且部分资源为"独家"面向本校学生 [6] 行业争议与专家观点 - 有高校教师认为此类服务填补了学校无法提供个性化指导的空白,类似于"卖信息差" [7] - 但需审慎辨别服务质量,避免被噱头吸引 [8] - 专家建议学生优先利用学校免费资源,打好专业基础比过早职业规划更重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