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Crunch

搜索文档
Lucid Motors will roll out hands-free highway driving this month
TechCrunch· 2025-07-16 00:34
软件更新 - Lucid Motors将于7月30日推出软件更新 为其Air轿车启用高速公路免提驾驶功能 这是公司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重要进展 [1] - 更新目前仅适用于Air轿车 针对新款Gravity SUV的更新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 [3] - 系统仅限购买了价值2500美元"Dream Drive Pro"套件的Air车主使用 该套件包含32个传感器的综合套件 含激光雷达、雷达、摄像头和超声波设备 [3] 行业竞争格局 - Lucid Motors将成为美国少数实现免提驾驶功能的公司之一 其他具备类似技术的公司包括福特(BlueCruise)、通用汽车(Super Cruise)和奔驰(Drive Pilot) [2] - 特斯拉的FSD(全自动驾驶监督版)在特定条件下和配备车内摄像头的车辆中也可实现免提操作 [2] 产品交付情况 - 公司自2021年以来已交付约2万辆汽车 但未透露购买Dream Drive Pro套件的具体客户数量 [4] - Gravity SUV交付量极低 第二季度仅交付5辆 [3] 系统使用限制 - 驾驶员需保持注视前方道路 并准备随时接管车辆 与竞品驾驶辅助系统要求类似 [5] - 通过转向柱上方的摄像头系统监控驾驶员注意力 [5] - 免提功能仅限在"兼容的"分隔高速公路上使用 [5]
Uber's latest robotaxi partner is China's Baidu
TechCrunch· 2025-07-15 23:02
核心观点 - Uber与百度达成多年战略合作 将在美国和中国大陆以外的多个市场部署数千辆百度Apollo Go自动驾驶汽车 首批部署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亚洲和中东启动 [1] - Uber近期频繁与自动驾驶公司合作 以保护其网约车业务并拥抱自动驾驶出租车趋势 [2] - 合作初期乘客无法直接在Uber应用上选择百度自动驾驶汽车 而是可能被提供由Apollo Go完成行程的选项 这与Uber其他合作伙伴的运作方式类似 [4] 合作细节 - 合作范围覆盖亚洲和中东市场 部署规模达数千辆百度Apollo Go自动驾驶汽车 [1] - 部署计划分阶段实施 首批车辆将于2023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1] - 合作模式采用平台接入方式 百度自动驾驶汽车将通过Uber平台提供服务 [1] Uber自动驾驶战略 - 近期已与Waymo、大众、May Mobility、小马智行等多家自动驾驶公司达成合作 在全球不同城市部署自动驾驶汽车 [3] - 采取多元化合作方式 包括平台接入和股权投资 例如对中国文远知行投资1亿美元 [3] - 可能协助创始人Travis Kalanick融资收购小马智行 显示其深度参与自动驾驶行业整合 [3] 技术实施阶段 - 当前所有合作伙伴关系仍处于早期阶段 [4] - 服务接入采用渐进式策略 乘客需通过系统分配而非主动选择自动驾驶车辆 [4] - 运营模式与现有合作伙伴保持一致 采用"可能被提供"的选项机制 [4]
Rivian taps Google to bring custom maps into its EVs and app
TechCrunch· 2025-07-15 22:30
合作背景 - Rivian与谷歌工程师合作18个月开发定制版谷歌地图集成方案[1] - 此次合作不同于谷歌传统的Android Auto或Google内置汽车操作系统模式[2] - 合作深度达到API级别集成 双方共同开发新协作模式[5] 技术整合 - 新系统取代原有Mapbox地图方案 保留Rivian特色的行程规划器、用户界面设计和充电站位置功能[3] - 整合谷歌地图的预计到达时间、实时交通更新、地点信息和卫星图像[7] - 保留Rivian核心功能包括"到达剩余电量"预测、充电站评分系统(基于车辆插电数据)[8] 产品升级 - 通过OTA软件更新向车辆和移动端推送新版导航系统[9] - 移动端新增地点照片、描述、卫星视图(需订阅Connect+服务)及实时交通事件显示功能[9][10] - 支持移动端与车辆间的目的地和行程共享功能[10] 战略意义 - 此次合作为Rivian软件差异化战略的最新举措[1] - 深度整合帮助Rivian获得与大众汽车建立合资企业的重要筹码[1] - 谷歌首次尝试与车企进行API级别的深度地图服务整合[5]
Apple commits $500M to U.S.-based rare earth recycling firm MP Materials
TechCrunch· 2025-07-15 22:25
投资与合作 - 苹果公司投资5亿美元于MP Materials 后者是美国唯一一家完全整合的稀土矿业公司 [1] - 该投资旨在加强美国国内稀土供应链 [1] - 苹果承诺购买MP Materials在德克萨斯州Fort Worth旗舰设施开发的美国制造稀土磁体 [2] 生产与制造 - MP Materials工厂将专门为苹果产品开发一系列钕磁体生产线 [2] - 美国制造的磁体将供应全球市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需求 [2] - 双方将在加利福尼亚州Mountain Pass建立稀土回收生产线 [3] 技术创新 - 回收生产线将处理包括废旧电子产品在内的稀土原料并重新用于苹果产品 [3] - 双方将合作开发新型磁体材料和加工技术以提升磁体性能 [3] 可持续发展 - 苹果2019年首次在iPhone 11的Taptic Engine中使用回收稀土元素 [4] - 目前苹果设备中几乎所有磁体都使用100%回收稀土元素制造 [4] 长期承诺 - 此次投资是苹果未来四年在美国投入超过5000亿美元计划的一部分 [4]
Google inks $3B deal to buy hydropower from Brookfield
TechCrunch· 2025-07-15 21:05
谷歌与布鲁克菲尔德能源合作 - 谷歌同意支付超过30亿美元从布鲁克菲尔德可再生能源公司购买无碳水电 [1] - 首批合同包括为期20年的电力购买协议,总金额30亿美元,涉及宾夕法尼亚州两座水电站的670兆瓦容量 [2] - 该协议是更广泛框架协议的一部分,谷歌未来可采购总容量高达3吉瓦的清洁能源 [2] 科技巨头能源需求激增 - 谷歌及其竞争对手Meta、亚马逊和微软正积极为不断扩张的数据中心寻找能源,这些数据中心用于托管和训练AI工具 [3] - 能源需求激增推动核能复兴、天然气发电增长以及可再生能源重新受到关注 [4] - 谷歌已承诺投入数百亿美元确保电力供应,Meta收购核电站,微软与核电站签订20年供电协议 [4] 可再生能源与碳中和目标 - 可再生能源帮助科技公司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尽管数据中心扩张增加碳排放 [5] - 布鲁克菲尔德将对其宾夕法尼亚州的Holtwood和Safe Harbor水电站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新需求 [5] - 谷歌表示水电是可靠、低成本、无碳的能源技术,有助于加强电网和创造就业 [6]
Joby Aviation doubles pilot eVTOL facility capacity as it races toward air taxi launch
TechCrunch· 2025-07-15 21:00
生产设施扩建 - 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州Marina的试生产设施面积扩大至435500平方英尺,产能翻倍,目标为年产24架飞机,满负荷运转后每周可生产近1架[1] - 该设施将支持联邦认证、地面与飞行测试、飞行员培训及飞机维护[1] 产能规划与合作伙伴 - 俄亥俄州Dayton的首个规模化工厂仍在建设中,设计年产能为500架[2] - 战略投资者丰田已协助建设两处设施,并于5月完成首批2.5亿美元投资(总承诺投资5亿美元)[2] 机队与认证进展 - 公司新增第六架eVTOL飞机,并在完工一周内获得适航认证[3] - 商业化计划于2026年初在迪拜首发,随后进入美国市场[3] 资本运作背景 - 公司通过SPAC合并于2021年上市[3]
Tesla finally enters India — nine years after Elon Musk first teased its debut
TechCrunch· 2025-07-15 14:48
特斯拉进入印度市场 - 特斯拉在印度开设首个展厅"体验中心" 位于孟买Bandra Kurla Complex的Maker Maxity Mall 面积4000平方英尺 [1][2] - 展厅展示从上海进口的Model Y后驱版和长续航后驱版车型 [2] - Model Y后驱版售价59,89,000卢比(约6.8万美元) 长续航版售价67,89,000卢比(约7.9万美元) 全自动驾驶选装包60万卢比(约7000美元) [3] - 印度客户可支付22,220卢比(约260美元)不可退还定金预订 后驱版预计Q3交付 长续航版Q4交付 [4] 特斯拉在印度的基础设施计划 - 计划在孟买和德里各建4个充电站 包括超级充电桩和目的地充电桩 [5] - 本月将在德里开设第二家门店 [5] - 待印度-欧盟自贸协定签署后 计划从柏林工厂进口车辆 [5] 印度汽车市场概况 - 印度是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 仅次于中国、美国和日本 年产量近600万辆 [6] - 印度电动汽车市场仍较小 以两轮车为主 计划到2030年电动汽车占汽车总销量的30% [6] 特斯拉与印度政府的互动 - 2016年曾计划在印度推出Model 3并建设超级充电网络 收取1000美元定金后因不确定性退款 [8] - 多次与印度总理莫迪及高级官员讨论计划 印度政府曾推动特斯拉在本地建厂 [9] - 2023年印度商务部长表示特斯拉计划将印度零部件采购额增至19亿美元 [10] - 2024年印度降低电动汽车进口税 此前特斯拉对100%进口关税表示担忧 [13] 特斯拉在印度的运营现状 - 在印度招聘多名员工 新德里、浦那和孟买仍有数十个职位空缺 [11] - 目前没有明确的印度负责人 印度业务由CFO Vaibhav Taneja监管 [12] - 印度重工业部长确认特斯拉暂无意在印度建厂 [13] 特斯拉全球市场表现 - 中国制造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16% 但Q2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6.8% 连续第三个季度下滑 [14] - 5月欧洲销量同比下降28% 连续第五个月下滑 美国上半年销量同比下降13%至25.5万辆 [15] - Q2全球销量同比下降13%至443,956辆 [15]
Meta is reportedly using actual tents to build data centers
TechCrunch· 2025-07-15 13:25
Meta加速AI基础设施建设 - 公司正积极招募AI研究人员并加速建设名为Hyperion的5吉瓦数据中心[1] - 为快速提升算力采用临时帐篷搭建数据中心 显示建设紧迫性[1] - 超轻型结构和预制模块设计体现"速度优先"原则 放弃冗余配置[3] 竞争格局与战略意图 - 加速布局源于在AI领域落后于OpenAI/xAI/Google等竞争对手[2] - 管理层拒绝遵循传统建设周期 采取非常规手段缩短差距[2] - Hyperion数据中心选址路易斯安那州 计划2030年达2吉瓦容量[3] 行业活动信息 - TechCrunch活动将聚集Precursor Ventures/NEA/Index Ventures等机构投资者[4] - 活动内容包含战略研讨、工作坊及资源对接[4][5] - 举办地点为波士顿[6]
Nvidia is set to resume China chip sales after months of regulatory whiplash
TechCrunch· 2025-07-15 12:36
公司动态 - 英伟达宣布提交申请重启向中国销售H20人工智能芯片 [1] - 公司预计将很快获得美国政府许可并开始交付 [2] - 英伟达针对中国市场推出新款"RTX Pro"芯片 称其完全符合监管要求 适用于智能工厂和物流等数字制造应用 [2] 产品与技术 - H20芯片是美国对中国技术限制下的最强大合规AI芯片 专注于推理任务而非训练新AI系统 [3] - 该芯片因内存带宽优于中国替代品及英伟达广泛采用的软件生态系统而受青睐 [4] - H800芯片(比H20略强)已于2023年10月被美国禁售 但中国供应商已找到变通方案 [6] 市场反应 - 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中国科技巨头在今年前三个月积极囤积H20芯片 [4] - 仅第一季度中国公司采购H20芯片的金额就达150-160亿美元 [5] - 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使用H800芯片开发出媲美ChatGPT的AI模型 [6] 政策影响 - 美国4月实施H20销售限制 但很快在英伟达CEO黄仁勋参加特朗普晚宴后暂停禁令 [5][6] - 政策反复引发美国议员批评 认为削弱了限制中国AI能力的努力 [6] - 黄仁勋本月分别与华盛顿和北京官员会面 强调AI对全球商业和社会的益处 [9] 行业趋势 - 英伟达计划未来四年在美国建造价值5000亿美元的AI服务器 [6] - 事件凸显美国政策制定者在国家安全与商业利益间的平衡难题 [10]
Following YouTube, Meta announces crackdown on ‘unoriginal' Facebook content
TechCrunch· 2025-07-15 04:30
平台内容治理措施 - Meta宣布将打击分享"非原创"内容的账户 包括重复使用他人文字、照片或视频的行为[1] - 2023年已删除约1000万个冒充大型内容创作者的账户[1] - 对50万个涉及"垃圾行为或虚假互动"的账户采取降权措施 包括降低评论权重和减少内容分发[2] 政策执行细节 - 重点打击垃圾账户和冒充原创者的账户 但不处罚制作反应视频或参与趋势的用户[3] - 滥用系统的账户将被暂时取消Facebook变现资格 并减少帖子分发量[4] - 测试在重复视频添加原内容链接的功能 确保流量归属原创者[4] AI技术影响 - YouTube和Meta均面临AI工具导致低质量内容激增的问题 如AI配音叠加现有素材的视频[9] - Meta暗示考虑治理"AI垃圾内容" 建议创作者避免简单拼接素材或添加水印[10] - 警告减少使用未经编辑的AI自动生成字幕 要求提供高质量视频说明[12] 创作者支持工具 - 新政策将分阶段实施 给予创作者调整适应期[14] - 专业仪表板新增帖子级洞察功能 帮助分析内容分发受限原因[14] - 主页支持界面可查看内容推荐和变现资格的潜在风险提示[14] 用户反馈问题 - 平台因自动化政策执行过度收到批评 近3万人联署投诉账户误封问题[5] - 用户反映缺乏人工支持渠道 影响小型商业运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