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前线
搜索文档
Anthropic新模型杀疯了!成本直降 2/3、性能直逼GPT-5,用户实测:比“吹”的还强,速度超 Sonnet 3.5 倍
AI前线· 2025-10-16 12:37
Claude Haiku 4.5 产品发布与核心特性 - Anthropic 发布 Claude Haiku 4.5 版本并面向所有用户开放,该模型是其最小型模型的最新版本 [2] - 官方宣传其性能与 Sonnet 4 相近,但成本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速度却超过两倍 [2] - Haiku 4.5 是一款混合推理模型,能根据处理请求的需求灵活调整计算资源量,默认使用有限硬件资源,用户可开启“扩展思考”模式以生成更复杂但耗时更长的响应 [3] - 该模型能够处理包含多达 20 万个 token 信息的多模态提示词,每次响应最多可输出 6.4 万个 token,使其能处理大型商业文档 [3] - Haiku 4.5 已在全平台上线,开发者可通过 Claude API 调用,定价为每百万输入 tokens 1 美元,每百万输出 tokens 5 美元,而 Sonnet 4.5 的定价是其三倍 [9] 性能基准测试表现 - 在计算机使用能力上,Claude Haiku 4.5 优于该公司 5 月推出的中型模型 Claude Sonnet 4,在代码生成能力方面与 Claude Sonnet 4 以及 OpenAI 最新模型 GPT-5 相近 [4] - 在 SWE-Bench 验证基准测试中得分为 73%,在 Terminal-Bench 基准测试中得分为 41%,成绩低于 Sonnet 4.5,但与 Sonnet 4、GPT-5 以及 Gemini 2.5 持平 [4] - 在 OSWorld 基准测试中得分达 50.7%,显著超过 Sonnet 4 的 42.2% [7] - 借助 Python 工具支持时,该模型数学任务得分达 96.3%;即便不使用工具,也保持 80.7% 的表现 [7] - 在以终端为核心的编码任务中,Haiku 4.5 得分 41.0%,优于 Sonnet 4 的 36.4% [7] - 在多项基准测试中,Haiku 4.5 表现与主流模型相当,例如在 Agentic coding 任务中得分为 73.3%,接近 Sonnet 4 的 72.7% 和 GPT-5 的 72.8% [9] 安全性、成本优势与市场定位 - Haiku 4.5 的风险行为发生率较低,对齐表现显著优于前代产品 Haiku 3.5,在自动对齐评估中总体未对齐行为率显著低于 Sonnet 4.5 和 Opus 4.1,成为公司目前最安全的模型 [9] - 新版本对免费版本具备特殊吸引力,因能提供强大功能同时将服务器负载降至最低,意味着所有用户都能通过 Claude.ai 免费使用接近前沿水平的智能 [2] - 用户测试反馈显示,Haiku 4.5 速度大概是 Sonnet 的 3.5 倍,用户体验感更好 [10] - 公司明确其市场定位:Sonnet 4.5 仍是性能最强的模型,而 Haiku 4.5 为用户提供了在追求接近前沿性能时更高成本效益的理想选择 [12] 多模型协同与企业应用场景 - Haiku 4.5 的轻量级特性使其易于并行部署多个智能体,或与更复杂模型搭配使用,例如 Sonnet 4.5 可将复杂问题拆解,协调多个 Haiku 4.5 模型组成“团队”并行完成子任务 [13] - 企业可让 Haiku 监控金融数据流,因其体型更小、成本更低、速度更快能处理更大体量数据,随后将初步洞察移交 Sonnet 进行更深入分析 [13] - 分析师指出,Anthropic 设计 Haiku 的初衷是为了辅助 Sonnet,带来高得多的成本效益比,企业应通过混合使用大型与小型模型来提升 AI 工作流的成本效益 [14] - Haiku 4.5 最直接的应用场景可能出现在软件开发工具领域,因其低延迟特性,已有企业反馈其“解锁了一整套全新应用场景” [14] 企业客户反馈与性能验证 - 代码初创公司 Augment 的联合创始人表示,该模型达到了接近前沿水平的代码生成质量,兼具极快速度与成本效益,在内部测试中实现了 Sonnet 4.5 90% 的性能 [15] - 另一家代码初创公司 Windsurf 首席执行官称,Haiku 4.5 模糊了速度、成本与质量之间传统权衡的界限 [15] - 演示软件公司 Gamma 的联合创始人表示,Haiku 4.5 在幻灯片文本生成的指令遵循能力上准确率达 65%,优于其付费层级模型的 44%,这对单位经济效益是颠覆性改变 [16] Anthropic 业务增长与行业趋势 - Anthropic 业务呈爆发式增长,月度年化收入即将突破 70 亿美元,而 8 月公布的数据为 50 多亿美元,公司设定的 2026 年年化收入目标为 200 亿至 260 亿美元,较当前水平增幅将超过 200% [18] - 公司服务的企业客户已超 30 万家,企业级产品收入约占总营收的 80%,其代码生成工具 Claude Code 年化收入已接近 10 亿美元 [18] - 行业正从“AI 错失恐惧期”转向要求可量化的投资回报,企业考量聚焦于具体的生产力提升 [19] - 五个月内,AI 性能保持稳定但价格降了原先的三分之二,若趋势持续,如今先进的 AI 能力一年内可能变得常规且廉价,AI 的基本经济逻辑正以惊人速度转变 [19] - Anthropic 估值达 1830 亿美元,正紧追估值达 5000 亿美元的 OpenAI 等竞争对手 [20] - Anthropic 押注 AI 的未来不属于能打造单一最强模型的企业,而属于能以合适价格、速度提供合适智能并让所有人都能获取的企业 [21]
蚂蚁开源万亿参数思考模型 Ring-1T,综合能力逼近 GPT-5、数学能力对标 IMO 银牌
AI前线· 2025-10-15 15:45
模型发布与核心能力 - 蚂蚁集团正式推出并开源万亿参数思考模型Ring-1T [2] - 模型在IMO2025赛题解题中达到银牌水平 一次解出第1、3、4、5题 [2] - 在人类偏好对齐测试Arena-Hard V2中取得81.59%的成功率 位居开源模型榜首 [3] - 在医疗问答HealthBench测评中以最高分取得开源领域最佳成绩 [3] 技术创新与工程实现 - 采用自研"棒冰(icepop)"算法解决万亿参数模型训推精度差异难题 [5] - 自研高性能强化学习系统ASystem 实现单机显存碎片秒级回收和权重零冗余交换 [6] - 模型基于Ling 2.0架构 采用稀疏MoE、1/32专家激活比、FP8混合精度等技术 [8] - 通过LongCoT-SFT + RLVR + RLHF多阶段后训练提升复杂推理和通用能力 [8] 产品矩阵与战略发展 - 蚂蚁百灵大模型已发布18款模型 形成从160亿到1万亿参数的产品矩阵 [9] - 拥有两款万亿参数模型:通用大语言模型Ling-1T和思考模型Ring-1T [9] - 随着两款万亿模型发布 百灵大模型正式步入2.0阶段 [9]
老黄亲送马斯克“雷神之锤”!英伟达个人超算今日开售,2万多元买个“本地OpenAI”回家?
AI前线· 2025-10-15 15:45
文章核心观点 - AI算力正从云端向本地设备进行“反向迁移”,英伟达推出的个人AI超级计算机DGX Spark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旨在将数据中心的AI能力带给个人开发者 [2][33][43] 英伟达DGX Spark产品详情 - DGX Spark是一款个人AI超级计算机,售价为3999美元起,定位为面向轻量级本地推理与微调的便携设备 [3][12] - 与2016年的DGX-1相比,DGX Spark在性能、功耗和体积上均有显著提升:AI性能从170 TFLOPS提升至1 PFLOP,系统功耗从3200W大幅降低至240W,重量从60.8kg减轻至1.2kg,价格从129,000美元降至3,999美元 [4] - 该设备基于NVIDIA GB10 Grace Blackwell超级芯片,采用CPU与GPU融合设计,共享128GB统一内存,使大模型可一次性加载运行 [33] - 产品被形容为“世界上最小的AI超级计算机”,尺寸与Mac mini相仿 [10] DGX Spark性能测评与应用场景 - 根据LMSYS的测评,DGX Spark在运行8B~20B参数的中小型模型时,性能大于等于同价位独立显卡平台,批处理效率和吞吐表现稳定 [13] - 对于70B参数以上的大模型,设备可运行但属于“可用级”而非“生产级”,更适合加载测试和兼容性研究 [14] - 测评展示了完整的本地AI工作流:设备能像云服务器一样一键上线模型服务并常驻运行,支持推理加速技术,可通过标准API被调用,并能接入Open WebUI和Zed编辑器等工具,形成完整的离线AI开发环境 [16][18][21][22][24][28][29] - 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在桌面上提供类似“个人版ChatGPT服务器”的体验,实现低延迟、无需网络的本地AI交互 [25][32] AI算力从云到本地迁移的行业趋势 - 过去几年AI行业普遍依赖云端算力,但到2025年,云成本高昂、隐私风险和网络瓶颈等问题凸显,推理成为新的成本中心,促使算力向本地迁移 [34][35][36] - 有公司因云账单从每月5000美元飙升至5万美元而决定“下云”,自建机房以控制成本 [37] - 同时,本地设备性能提升,除DGX Spark外,微软的Copilot+ PC和苹果的Apple Intelligence也强调本地AI能力,有公司将推理迁移至本地后,月度AI基础设施开销从4.2万美元降至9000美元 [38] - AI应用正从后台工具转变为实时伙伴,对延迟敏感的场景(如语音助手、工业控制)推动推理向端侧和边缘节点扩散,形成“云为大脑,本地为手脚”的分布式系统 [40][41][42][39]
未来智能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蚂蚁集团领投、启明创投超额跟投年内连获三轮融资!未来智能A轮再获亿元级资金助力
AI前线· 2025-10-14 17:46
融资与公司发展 - 公司于10月13日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由蚂蚁集团领投,启明创投超额跟投,这是年内第三次融资,累计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 [1] - 本轮融资将用于丰富AI办公硬件产品矩阵、加速海外自主品牌viaim的建设和市场推广、加大对AI Agent等前沿技术的探索与投入 [1] - 连续三轮融资的顺利完成代表一级市场对公司现有实力和长期增长潜力的持续看好 [1] 产品战略与商业化 - 公司早在2021年便聚焦办公商务垂直领域,布局AI耳机,产品功能从录音转写演进至实时翻译、摘要总结、AI嘴替、脑图构建等主动创作与交互层 [3] - 公司坚持实用主义产品思维,深度聚焦垂直场景,以技术解决真实痛点,目标并非简单在硬件上叠加AI功能,而是从AI场景需求出发深度重构硬件 [5] - 2024年公司已实现盈利,电商大促中展现出强大市场号召力,例如今年618期间新发布的讯飞AI耳机Air2销量环比激增580%,Pro3登顶多个平台品类销量榜首 [6] - 公司凭借“AI+耳机”聚焦办公场景的清晰路径,率先跑通了从产品技术到商业价值的闭环,有效攻克AIGC商业化“最后一公里”难题 [8]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自2024年起以中国香港、新加坡为试点开启出海探索,今年1月借CES之机推出全新品牌viaim,重点开拓北美与亚太市场 [9] - 公司出海步伐持续加速,7月产品登陆中东,9月以IFA为支点宣布择机进军欧洲,展现出清晰的战略节奏与坚定的出海决心 [9] - 今年1月至7月,viaim品牌AI耳机在北美市场绝对销量增长7.2倍,亚太区整体销量相较于去年下半年试点增长1.28倍,7月实现月环比高达673.1%的增长 [11] 技术生态与未来愿景 - 公司的长期愿景是构建“Agentic AI办公助理”,今年5月正式发布了核心AI能力平台viaim大脑,这是一款面向个人的商务办公AI智能体 [12] - 公司规划“一脑多终端”生态,将以viaim大脑为核心,围绕办公场景推出更多形态的硬件产品,不仅包括耳机,还将延伸至视觉及其他感知维度的AI硬件 [14] - 今年是公司的“产品大年”,接下来将发布一款面向高频记录场景的划时代办公产品,明年用户还将看到更多非耳机类产品,进一步丰富AI办公硬件矩阵 [14]
AI 时代可观测性的“智”变与“智”控 | 直播预告
AI前线· 2025-10-14 17:46
直播活动概述 - 直播主题为AI时代可观测性的"智"变与"智"控之道 [2] - 直播时间为10月15日20:00-21:30 [2] - 参与方包括阿里云、字节跳动、小红书三家公司的技术专家 [2][3] 核心讨论议题 - 头部交锋议题为三大企业共话AI时代可观测新边界 [6][7] - 路线之争议题探讨大模型落地是智能治理还是算法优先 [6][7] - 效率革命议题关注SRE Agent降噪提效的真功夫 [6][7] 技术分享亮点 - 分享构建"观测-分析-行动"的通用智能闭环经验 [7] - 探讨可观测指标归因的底层原理 [7] - 介绍eBPF在大规模常态化运行中的实践经验 [7] - 新型归因平台实现分钟级定位80%线上故障 [7]
4小时喜提专属 ChatGPT、卡帕西又整活!自曝Agent帮倒忙、手搓八千行代码,网友:跑完就当上机器学习工程师
AI前线· 2025-10-14 17:46
项目发布与核心特点 - 特斯拉前AI总监Andrej Karpathy发布名为nanochat的极简开源项目,该项目在GitHub上已获得7.9k星标 [2] - nanochat是一个从零构建的全流程训练/推理工具链,可用于搭建简易版ChatGPT复现模型,整个代码库仅一个文件,依赖项极少 [2] - 项目被描述为“100美元能买到的最好的ChatGPT”,用户可在云GPU服务器上运行脚本,最快4小时后即可在类ChatGPT网页界面与自己训练的大语言模型对话 [4] 成本效益与性能表现 - 在8卡H100节点上训练约4小时(成本约100美元),即可获得一个能写故事、写诗、回答简单问题的可对话模型 [6] - 训练约12小时后,模型性能便可超过GPT-2的CORE指标 [6] - 将成本提升至约1000美元(训练约41.6小时),模型连贯性显著提升,能够解决简单数学题、代码任务及完成多项选择题测试 [7] - 一个深度为30、计算量与GPT-3 Small相当的模型,在MMLU数据集上可取得40多分,在ARC-Easy数据集上可取得70多分,在GSM8K数据集上可取得20多分 [7] 技术实现与架构 - 项目基于全新Rust语言实现训练分词器,并在FineWeb数据集上对Transformer架构大语言模型进行预训练 [5] - 模型架构整体类似Llama模型但更简洁,采用稠密Transformer、旋转位置编码、QK归一化、多查询注意力等技术 [13] - 优化器采用Muon+AdamW组合,代码仓库总共约8000行,为手写完成,未使用AI编程助手辅助 [11] 行业影响与潜在应用 - 该项目被视为极简的端到端训练/推理工具链,预计将对机器学习学习者和科研人员产生深远影响 [14] - 有观点认为该工具链可能削弱如Anthropic、OpenAI等公司的技术优势,因为优秀工程师可利用足够资源训练出更强大的模型 [14] - 项目最大的潜在受众是科研人员,其提供了一个现成的工具流程,可将改进大语言模型的想法快速付诸实验 [14] - 项目旨在成为LLM101n课程的核心项目,并有潜力发展成研究工具框架或基准测试工具 [9]
一夜之间,核心决策权旁落:年入195亿的公司,未来走向何方?
AI前线· 2025-10-14 15:03
据外媒报道,上述接管命令下达后,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已被暂停执行安世半导体 CEO 的职务和职权,并且是在未开展庭审的情况下。 而背后"发起"的,是安世半导体内部的三名外籍高管,分别为安世半导体控股以及安世半导体法定董事兼首席法务官 Ruben Lichtenberg (CLO,荷兰籍)、首席财务官 Stefan Tilger(CFO,德国籍)以及首席运营官 Achim Kempe(COO,德国籍)。 整理 | 华卫 近日,荷兰政府已接管一家总部位于荷兰的芯片制造企业。被接管的企业是安世半导体(Nexperia),总部位于荷兰奈梅亨市 (Nijmegen),主要生产用于汽车、消费电子及其他行业的芯片,对维护欧洲科技供应链至关重要,其母公司为闻泰科技(Wingtech Technology)。 荷兰经济事务部在一份声明中宣布,已依据极少动用的《商品供应法案》(Goods Availability Act)采取行动,该法案允许荷兰政府在紧急情 况准备阶段接管私营企业,以确保关键商品的供应稳定,并证实已于 9 月 30 日决定对该公司运营进行干预。给出的理由是,"半导体制造商 安世半导体存在严重的治理缺陷"。 其声 ...
Thinking Machines 发布 Tinker API,实现灵活的模型微调
AI前线· 2025-10-13 21:54
作者 | Daniel Dominguez 译者 | 平川 Thinking Machines 公司发布了 Tinker,这是一个用于开放权重语言模型微调的 API。这项服务旨在 帮助开发者减少基础设施开销,并提供托管的调度、GPU 分配和检查点处理等功能。通过抽象化集 群管理,Tinker 使开发者可以通过简单的 Python 调用进行微调。 Tinker 支持多种模型架构,从小型模型到大型 混合专家系统,如 Qwen-235B-A22B。开发者可以通 过更改 Python 代码中的一个字符串来微调模型。该 API 提供了像 forward_backward 和 sample 这 样的原语,可以作为灵活的构建块用于后训练方法。该平台集成了 LoRA,可以提高并行运行微调时 GPU 内存的利用率,对于研究小组和资源有限的团队来说,这很实用。 该公司还发布了 Tinker Cookbook,这是一个使用该 API 实现常见微调技术的开源存储库。其中包括 强化学习方法和偏好优化工作流。来自普林斯顿、斯坦福、伯克利和 Redwood Research 的早期用 户已经将 Tinker 应用于定理证明、化学推理及多智 ...
从技术狂欢到企业落地,智能编程的全球破局战
AI前线· 2025-10-13 21:54
行业现状与趋势 - 智能编程是AI应用领域增长最为迅猛的赛道之一 [2] - 全球已有60%的开发者在使用AI构建工具,行业渗透速度远超预期 [3][10] - 智能编程正从单一的代码补全功能阶段,加速迈向AI自主开发时代,重塑软件开发的底层逻辑 [3][5] - 智能编程的未来将成为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连接器,随着物理世界智能化程度提升,设备控制、场景联动等需求将依赖大量代码生成,形成正向循环 [10] 技术能力与突破 - 在中简单任务(如基础代码补全、简单接口开发)中,国内模型的表现已与海外模型相近,阿里开源的通义千问AI编程大模型Qwen3-Coder编程能力登顶全球开源模型阵营,并超越GPT-4.1等闭源模型,比肩全球最强的编程模型Claude 4 [3][16] - 技术发展围绕解决真实软件构建痛点展开,通过三大核心能力突破实现开发流程系统性重构:面向真实软件构建的场景深耕、Spec驱动下的生产力质变、持续增强上下文工程 [5][6][7][9] - 阿里云的大语言模型已支持7小时不间断独立工作,使生产力提升10倍,开发者可同时委派8-10个任务 [7][8] - 上下文工程被定义为当前驾驭大语言模型的最重要能力,阿里云通过向量化检索+文件解锁的混合策略实现全球领先,能快速关联历史代码与业务规则 [9] 产品布局与市场策略 - 阿里云针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差异,通过通义灵码、Qoder等产品进行破局 [3] - 通义灵码聚焦国内市场,强调合规适配与企业级服务,已服务超百万月活开发者,并服务了90%的上市商业银行和超过70%的中国车企 [19][21] - Qoder面向全球市场,定位为创新验证平台,上架5天就有超10万开发者使用 [20] - 公司通过全球创新→本土适配→生态落地的迭代闭环,以及工具+平台+服务的生态协同策略应对竞争 [17][18][19][20] 企业落地实践与成效 - 企业级落地面临复杂场景适配难、安全合规风险高、知识传承与资产复用不足等挑战 [10][11][14] - 中华财险代码生成占比达到41.26%,生成了257万行代码,代码生成占比从最初的28%提升至46%,平均每百名开发者可提升约6人的生产力 [12] - 海信集团开发人员中日均活跃用户占比78%,代码生成占比约48%,代码采纳率超过30%,整体提效成果远超预期 [13] - 企业在推广智能编程时采用分场景制定目标的方式,在新系统开发中提效幅度可达50%以上,但在维护老系统时提效幅度为10%~20% [11] 行业竞争与发展路径 - 国内工具厂商正通过模型追赶+数据优势+生态协同的路径实现突围 [17] - 国内中小模型在代码补全、语法纠错等专项任务上已达到全球SOTA水平 [17] - 智能编程领域的全球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企业对智能编程的需求已从提效工具升级为生产力伙伴 [16][21] - 行业核心演进路径是从辅助编程到系统编程,再到AI自主编程,终极目标是让代码生产不再成为创新的障碍,而是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 [7][22]
智谱否认上市前裁员:近50个岗位待招;张一鸣久违露面:有的人才创新能力不足;Sora推安卓版,OpenAI年烧70亿刀|AI周报
AI前线· 2025-10-12 13:32
智谱AI动态 - 公司否认IPO前夕裁员传闻,称有近50个岗位需求待招[2][3] - 公司已于今年4月向北京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3] 阿里巴巴AI布局 - 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技术负责人林俊旸组建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小型团队[4] - 阿里云近期领投中国机器人初创公司自变量机器人1.4亿美元融资[4] -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表示未来五年全球AI投资总额将加速增长到4万亿美元,公司计划在已公布的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基础上追加投入[4] 字节跳动公司动态 - 公司开启新一轮期权回购,在职员工回购价为每股200.41美元,较今年4月上涨5.5%,离职员工回购价为每股180.37美元,增长11.7%[5] - 针对中国内地因组织调整被动离职的正式员工,公司额外提供最长6个月、最高每月1.2万元的过渡性补贴,最高补贴价值达7.2万元[5] - 创始人张一鸣时隔4年公开露面,在上海知春创新中心开业现场发言,强调人才培养需避免“过拟合”,重视独立思考和实践[6][7] OpenAI运营与财务 - 机构报告显示OpenAI在2024年共计花费约70亿美元,其中约50亿美元用于研发算力,约20亿美元用于面向客户的推理算力[8] - 公司签署达1万亿美元的算力合作协议,预计在未来十年内提供超过20吉瓦的计算算力[10] - 公司目前估值达到5000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创造约43亿美元收入,比去年全年增长约16%[10] 芯片与硬件行业 - Intel因大规模重组裁员,放弃Clear Linux发行版等大量Linux开源项目维护[11] - OpenAI与AMD签署价值数百亿美元芯片交易,并获得可收购AMD最多10%股份的认股权证,受此消息影响AMD股价盘前涨超24%[23] 机器人领域进展 - 中国宇树G1人形机器人上架美国沃尔玛,基本款售价21600美元,较中国售价9.9万元溢价约55%[14] - 云深处科技发布全球首款行业级全天候人形机器人“DR02”,支持IP66防水防尘,适配-20℃~55℃工作环境,拥有275TOPS AI算力[30] - 智元机器人与龙旗科技达成战略合作,获得数亿元金额的框架订单,将部署近千台机器人,为国内工业具身智能领域最大订单之一[36] 大模型技术发布 - OpenAI正式面向开发者推出GPT-5 Pro API,支持40万Token上下文处理与多模态输入,在复杂推理任务中响应速度较前代提升60%[25] - ChatGPT新增可直接在对话界面调用第三方App的功能,如Spotify、Canva、Zillow等[26] - 谷歌发布Gemini 2.5 Computer Use模型,使AI智能体能够通过浏览器在网络界面中执行操作[27] - 蚂蚁集团发布并开源万亿参数通用语言模型Ling-1T,在多项高难度基准测试中取得领先成绩[28] 企业AI应用与成本优化 - 谷歌云部门推出Gemini Enterprise人工智能平台,旨在帮助员工自动化处理复杂任务,每位用户每月收费30美元[32] - 亚马逊云科技推出Agentic AI应用Amazon Quick Suite,帮助员工提升工作效率,连接企业内部知识库及超1000个应用[36] - 华为开源SINQ AI量化技术,能将大语言模型的显存占用普遍削减60%至70%,大幅降低运行成本[29] 消费电子与市场活动 - 大疆多款产品进行“双十一”促销,价格直降数百至上千元,例如Osmo Pocket 3标准版由3499元降至2799元,无人机DJI Mavic 3 Pro至高直降3169元[15][16] - 小鹏汽车将在AI科技日上宣布在物理AI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其世界基座模型在推演能力上取得“关键进展”[36] 人事与公司治理 - 彭博社报道称苹果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约翰・特努斯是库克接任CEO的最大热门人选[17] - AI初创企业Thinking Machines Lab一位联合创始人安德鲁・塔洛奇离职加盟Meta[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