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位

搜索文档
7B小模型超越DeepSeek-R1:模仿人类教师,弱模型也能教出强推理LLM | Transformer作者团队
量子位· 2025-06-24 21:36
核心观点 - Sakana AI推出新方法,要求教师模型像人类教师一样输出清晰的逐步解释,而非从头解决问题[1] - 新方法训练出的7B小模型在传授推理技能方面比671B的DeepSeek-R1更有效[2] - 新方法能训练比自己大3倍的学生模型[3] 方法对比 - 传统方法:教师模型通过昂贵的强化学习训练,需从头解决问题,依赖自身能力[5][6][8] - 新方法:教师模型根据已知解决方案输出逐步解释,奖励标准是对学生模型的帮助程度[9][11][12] 性能表现 - 7B的RLT教师模型训练出的RLT-7B学生模型在AIME 2024 MATH 500 GPQA Diamond Overall得分49.50,优于DeepSeek-R1训练的Bespoke-7B(46.60)[4][17] - 7B的RLT教师模型成功训练32B学生模型RLT-32B,得分73.23,优于DeepSeek-R1训练的Bespoke-32B(71.47)[4][17][18] 效率优势 - 新方法训练32B学生模型仅需单个计算节点一天时间,传统方法需数月[24] - 新方法可与传统RL方法联合使用,提升性能[22][23] 解释质量 - DeepSeek-R1输出依赖外部工具和误导性内容[26] - RLT提供简洁清晰的解释,增加逻辑步骤帮助学生[27][28]
多模态AI黑马刷榜后再造神器:一个产品搞定图片视频播客生成,自带百种特效,大牛梅涛团队出品
量子位· 2025-06-24 21:36
西风 梦晨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A I大牛梅涛坐镇,全新多模态AI问世! 用 法上堪称: 全能 。 不仅 支持 图 片、视频 生成 : 奇幻场景、多样视角都能驾驭: 而且 唇形同步 功能上线,社 恐大"i"人也能玩转 播客 : 划重点: 官方还提供了 上百种可直接套用的趣味特效模版 ,让 用户实现"躺 平创 作"。 人物、 动物、建筑物的"变身"模版通通都有 : 像下面这种炫酷转换, 操作 简单到只需上传一张图: 另外,生图板块的Image Agent也是官方主打,修图生图只需大白话表述,不会写prompt不是问题,它会自动帮你优化 修改。 不卖关子,这个最新创作工具就是 vivago2.0 (智小象AI) 。 打造出它的团队 智象 未 来 (HiDr eam.a i) ,是圈内鼎鼎有名的大牛——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梅涛创立的AI公司,研发团队中挤满了 来自中科大的中坚。 前段时间,团队推出的 开源模型HiDream-I1 曾在文生图模型竞技场一鸣惊人, 开源24小时就拿下了排行榜榜首 ,在国内一众开源大模型 中率先跻身第一梯队。 | CREATOR | NAME | ARENA ...
具身智能融资南北竞速:杭州宇树7亿交接,北京银河通用11亿官宣!这个6月行业热钱已破27亿
量子位· 2025-06-24 13:49
梦晨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具身智能融资大爆发!6月还没过完,总额已经突破27亿元人民币,这还只是统计了部分公开披露的数据。 宇树科技 则是近期完成C轮融资交割,同时完成 股份制改造 ,由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此举被解读为IPO的前兆 。 宇树科技本轮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基金、阿里、蚂蚁、吉利资本共同领投,另外有消息称绝大部分老股东都跟投。 5月底宇树科技发布海报,透露新品人形机器人将拥有26个关节自由度,价格则在10000美元以内。 据统计5月、6月具身智能行业还有大大小小50多笔融资事件,藏着具身智能行业几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新趋势。 北上广不再一家独大 这波融资潮呈现出一个有趣的格局:北上广不再一家独大。 从数据来看,北京依然是具身智能创业的"大本营",银河通用、加速进化、智在无界等14家公司扎堆于此,占了总数的近四分之一。 上海紧随其后,贡献了10家公司,包括智元新创、开普勒探索等明星项目。 广东省也不甘示弱,深圳、东莞等地共有10家公司获得融资。 但真正的黑马是 江苏 。苏州、南京、无锡三城联手,近期拿下了11家公司的融资纪录。 其中最瞩目的两笔是银河通用的1 ...
史上最高种子轮花落AI:20亿美元断档领先,苹果Meta抢着都投不进,扎克伯格转头挖联创也遭拒
量子位· 2025-06-24 13:49
融资与收购动态 - Thinking Machines完成20亿美元种子轮融资 刷新AI领域种子轮融资纪录 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种子轮融资 [1] - 最初融资目标为10亿美元 数月内翻倍至20亿美元 [2] - 苹果和Meta曾试图投资或收购Thinking Machines 但均被创始人Mira Murati拒绝 [3][4] - Meta在收购失败后转向挖人 试图挖走John Schulman等核心成员未果 [5][8] - Meta还试图挖走OpenAI的Sora作者Bill Peebles 收购Perplexity未果 最终高价收购Scale AI [11] 团队与人才竞争 - Thinking Machines团队约三分之二成员来自OpenAI 包括联合创始人及CTO John Schulman(OpenAI联合创始人) 北大校友翁荔(OpenAI前安全团队负责人) Barret Zoph(OpenAI前研究副总裁) [7][9] - 聘请两位OpenAI元老级顾问 GPT-1一作Alec Radford和OpenAI前研究主管Bob McGrew [7] 融资历史对比 - 此前最大种子轮融资在2亿至4.5亿美元之间 主要由区块链公司获得 Yuga Labs在2022年筹集4.5亿美元 [12] - AI行业此前最大种子轮融资是Lila Sciences今年三月筹集的2亿美元 其首席科学家George Church是CRISPR技术先驱 [13][14] 公司战略与定位 - 专注于开发可高度定制 支持人机协作的多模态AI系统 打破当前AI"一刀切"模式 [19] - 与追求完全自主的AI代理不同 专注于AI与人类专家协同工作 增强而非取代人类 [19] - 定位为开放科学倡导者 计划通过发布技术论文 开源代码 共享数据集等促进研究社区合作 [19] - 计划根据企业业务KPI开发定制AI模型 并推出C端产品 技术被描述为"面向企业的强化学习" [20] 融资细节与估值 - 本轮融资由Andreessen Horowitz领投 Accel和Conviction Partners等跟投 估值达100亿美元 [16] - 融资完成后创始人Murati将拥有超过其他董事总和的投票权 对公司关键决策有最终决定权 [17] 产品信息 - 目前公开的产品信息较少 具体研究和产品细节尚未披露 [18]
OpenAI硬件陷“抄袭门”,商标/设计极其相似,官方火速删帖
量子位· 2025-06-24 10:40
核心观点 - OpenAI斥资64亿美元收购的AI硬件公司IO陷入商标和产品设计侵权诉讼,原告为Google X孵化的IYO公司 [2][3] - IYO指控OpenAI和Jony Ive团队在接触后拒绝合作,直接推出功能几乎相同的IO产品,并存在工程师伪装身份获取产品信息的行为 [5][6][35] - 诉讼要求OpenAI停止使用IO商标并进行经济赔偿,金额为3倍(IO利润+IYO损失+市场纠正费用) [37] - OpenAI已删除IO相关内容但项目未终止,马斯克关注此事进展 [10][11] 涉事公司背景 - **IYO公司**: - 2021年从Google X实验室孵化成立,团队规模约15人 [3][14] - 主营无屏幕语音计算设备,核心产品IYO ONE是耳戴式语音电脑,预售价格999-1199美元 [15][16][23] - 已累计投入超6500万美元,计划2025年9-10月量产首批20000台 [17][24] - 产品采用16个波束成形麦克风及骨传导技术,支持音频混合现实功能 [25] - **IO公司**: - OpenAI去年通过协议持有其23%股份,近期以64亿美元全资收购 [27] - 产品形态未正式公布,但原型机已由Jony Ive向Sam Altman展示 [36] - 与IYO产品概念高度相似,均定位为突破传统屏幕限制的AI交互设备 [26][36] 侵权争议细节 - 接触过程: - 2022年3-4月:Sam Altman基金Apollo Projects多次访问IYO总部观看演示 [32] - 2022年4月:Jony Ive的LoveFrom团队与IYO接洽了解技术 [33] - 2025年3-5月:OpenAI讨论合作期间安排7位代表试戴IYO设备 [34] - 侵权指控: - 品牌名高度相似(IYO vs IO) [29] - IO工程师涉嫌伪装身份购买IYO产品并索取设计文件 [35] - 产品功能重叠:均采用无屏幕语音交互、支持混合现实等 [16][25][36] 行业影响 - 产品创新性受质疑: - 与现有AI耳机/眼镜功能相似,被指缺乏革命性突破 [41][42] - 字节跳动已量产类似产品,行业竞争激烈 [42] - 商业信誉影响: - Jony Ive作为苹果前首席设计师参与项目引发行业质疑 [45][46] - 65亿美元收购涉嫌抄袭项目引发市场负面评价 [44] 当前进展 - OpenAI已删除IO相关宣传物料 [10][18] - 诉讼仍在进行,要求禁止IO商标使用及高额赔偿 [37] - 项目继续推进,原型机已存在 [36][47]
亿点点新融资砸向具身智能:斯坦福华人团队,首创“自适应机器人”品类
量子位· 2025-06-23 18:34
公司融资与投资方 - 非夕科技完成C轮亿级美元融资,由咏归基金、广发信德联合领投,洪泰基金、华控基金等跟投,老股东高榕创投、eGarden Ventures、Mfund魔量资本持续跟投 [3]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产、研发及生态拓展 [5] - 咏归基金是一家长期聚焦硬科技投资领域的市场化标杆机构,致力于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国际科技竞争力提升 [9] - 广发信德是广发证券旗下全资私募基金子公司,是中国排名前列的券商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 [11] - 高榕创投是中国最活跃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曾于2017年领投非夕,并在后续轮融资中持续加注 [13] 公司技术与产品 - 公司首创"自适应机器人"新品类,以"仿人化"为核心理念,将人类"手感"抽象为极致的力控能力,将"手眼协调"转化为层级式智能系统 [3] - 公司研发覆盖自适应机器人本体、层级式智能和操作系统生态的全栈技术体系,聚焦通用机器人基座平台 [7] - 公司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已正式发布,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7] - 公司凭借对力控、具身算法及机器视觉的深度融合,定义了集柔性、抗干扰、易部署、可迁移等优点于一身的自适应机器人 [9] 公司业务与市场 - 公司已服务数十家全球头部客户,在3C电子、汽车家电、食品农业、生物医疗、航空航天、新能源等行业的上百种核心工艺环节实现智造升级 [8] - 公司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食品医疗等多个行业开辟出大量规模化应用场景 [7] - 公司在打磨抛光、插拔装配、食材处理等复杂任务中实现规模化应用 [8] - 公司依托"通用力控能力 + AI原生架构 + 数据闭环潜力",助力构建跨行业、跨形态的机器人基础设施 [8] 行业前景与投资者观点 - 机器人领域需要能真正解决全要素生产率问题的新物种 [9] - 自适应机器人在工业、消费及医疗健康领域展现出较强的复杂作业能力 [9] - 随着通用智能的持续提升、成本的进一步下降,非夕在通用智能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的道路上还会取得更大进展 [12] - 投资者看好自适应机器人的发展前景,认为其能为各行各业提供新质生产力 [10]
具身智能创业来了位浙大博导,机器人会飞,VC抢着投
量子位· 2025-06-23 18:34
衡宇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具身智能领域,是不是够火爆了? 但市面上常见的,大多是四足机器狗、人形机器人,机械臂……都在地上作业。 现在, 一种会飞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也进入了创业商用赛道 : 巴掌大小,重量约200克,搭载计算芯片和视觉方案,可负载起飞。 在没有GPS、没有信号覆盖的狭窄通道中,可以独立完成自主建图,全程无需人为干预。 且执行任务过程中的所有决策及其行为,都来自于自己的大脑,并不依靠固定流程或地面遥控。 更重要的是,N个飞行机器人还能组团干活,进行拟人化的智能协同。 所有的操作都无需人为介入。 以上,就是 具身智能创业公司微分智飞 正在专注做的事情。 微分智飞由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高飞 于去年底创办。两年前,他带队研发的飞行机 器人蜂群就登上了《Science Robotics》封面。 带着十几年的研究积淀,高飞想把飞行机器人推向市场。今年4月,公司连续完成了 两轮融资。 所以,具身智能飞行机器人和无人机,究竟有什么区别? 高飞教授向我们分享了他的思考和实践。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人机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飞行机器人和无人机,到底有什么 ...
曝苹果拟收购Perplexity AI,人才一并拿走
量子位· 2025-06-23 16:11
苹果考虑收购Perplexity AI - 苹果正在考虑收购AI公司Perplexity AI,目前处于内部讨论阶段,尚未正式接触或报价[6][7] - 收购动机包括招揽人才和为未来AI搜索引擎布局,可能将Perplexity技术整合到Safari和Siri中[3][12] - 替代方案是与Perplexity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而非直接收购[11] 收购背景与战略意义 - 苹果高管已多次与Perplexity会面,但后者未透露出售意向[8][10] - 欧盟强制苹果提供搜索引擎选择屏,美国对谷歌反垄断裁决可能促使苹果加速自研AI搜索[12] - 苹果推迟新一代Siri发布,因AI模型在准确性和响应速度未达预期[18] 潜在并购目标与人才竞争 - 苹果潜在并购清单还包括Thinking Machines Lab、Cohere、Sierra AI等5家AI公司[14] - 苹果与Meta竞争招揽AI公司Safe Superintelligence创始人丹尼尔·格罗斯[16] - 公司近期积极招揽AI人才以弥补技术短板[15][17] 历史合作与行业动态 - 苹果曾讨论将Perplexity整合至Safari,但未明确收购计划[10] - 网友对收购可行性存疑,认为Perplexity可能缺乏出售意愿[10]
冠军队独享200w?这波是冲大学生来的,超千支队伍已组队报名
量子位· 2025-06-23 16:11
大模型变现与AI广告 - 生成式AI正在重构广告行业商业模式 底层技术探索空间巨大 [4][25] - Meta 2024年Q4广告营收同比增长21%达468亿美元 占总营收96.7% [9][12] - 谷歌CEO宣布重点押注生成式AI广告 涉及内容创作、分发模型等全链路 [15] AI广告技术突破 - Meta与英伟达合作的Andromeda系统使广告召回率提升6% 质量提升8% 部分回报率增长22% [10] - 谷歌推出Veo 3/Imagen 4等工具链实现广告创意全流程AI化 [17] - 推荐系统与生成模型融合实现"生成即推荐" 可动态创造个性化广告素材 [27][29] 行业变革方向 - 广告从"千人千面"升级为"一人千面" 实现场景化智能生成 [20][21] - 广告与种草边界模糊 内容性质增强 转化率提升 [24] - 传统展示广告向生成式内容消费链转型 追求精准而非曝光 [22] 技术架构与挑战 - 核心技术包括用户建模(特征嵌入/序列建模)、生成模型设计、多任务优化(CTR/CVR) [32] - 需解决生成多样性、实时性、伦理风险等挑战 [33] - 全模态序列生成式推荐(AMGR)代表推荐系统从识别到创造的范式转变 [44] 商业应用案例 - Meta的Advantage+AI工具提升Reels广告投放效率 [11] - 可口可乐AI广告案例显示创意本体可完全由AI生成 [18][20] - 多模态生成技术使广告可无缝植入新闻、视频等场景 [30] 产业人才机遇 - 腾讯广告算法大赛聚焦AMGR 提供360万奖金及直通offer机会 [44][45] - 参赛者可接触腾讯真实业务数据 培养广告思维与业务敏感度 [42][43] - 赛事基于Angel平台提供动态算力支持 解决资源瓶颈 [48]
AI眼镜主题沙龙报名,一起碰撞产业一线共识|量子位AI沙龙
量子位· 2025-06-23 16:11
AI眼镜行业动态 - 过去一个月内各大企业已发布近十款AI眼镜 2025年该品类成为最受关注的AI硬件[1] - 产品迭代方向聚焦轻量化(更轻重量)、续航提升(更长续航)及外观时尚化 向全天候佩戴场景进化[1] - 行业竞争态势显现 "百镜大战"预选赛阶段已开启[1] 技术发展趋势 - 小米布局Xiaomi Vela融合系统开发 重点突破多模态AI边缘计算与IoT生态智能协同[3] - 百度智能云构建云脑中枢系统 实现端云协同闭环 支持泛终端设备实时交互[5] - 关键技术路径涉及感知计算到决策执行的完整链条 Web3时代Agent智能体架构已落地应用[5] 行业参与者 - 影目科技CEO杨龙昇具备AR全产业链经验 曾参与PICO2、暴风3等里程碑产品开发[2] - 李未可科技合伙人张建华拥有24年TMT行业经验 主导过覆盖3000万台智能电视的内容推荐系统[8] - 主要厂商包括影目科技、李未可科技、小米、百度智能云等 形成硬件+系统+云服务的生态链[1][4] 市场关键议题 - 第一代AI眼镜正接受市场检验 需总结产品反馈[10] - 行业聚焦三大核心问题:爆款产品打造挑战、Killer应用定义、全民标配可行性[1][10] - 6月25日行业沙龙将汇集产业链代表探讨发展路径[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