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世界
icon
搜索文档
王辰被免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职务
生物世界· 2025-09-11 16:32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 9 月 11 日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免去王辰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职务。 而此前,8 月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官网显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吉训明 教授出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不再担任院 校长职务。 吉训明 吉训明 (1970- ) ,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25 年 3 月起出任首 都医科大学校长,2025 年 8 月 15 日起出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 吉训明 长期从事脑卒中防治与转化医学研究,专注于我国动脉和静脉性卒中发病机制、脑血流重建与神经保护研究,在脑动脉和静脉卒中领域进行了系统创新性 研究。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于 NEJM 、 Lancet Neurology 、 Nature 等期刊,连续五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 沈其震 | 1956 - 1958 | 院长,著名医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 --- | --- | --- | | 黄家驱 | 1958 - 1983 | ...
Nature:韩硕/高强团队开发基于邻近标记的抗原扩增技术,精准打击癌细胞
生物世界· 2025-09-11 16:32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在复杂生物体系中实现精确且可控的化学反应一直是化学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挑战。 邻近标记 ( proximity labeling ) 作为一项新兴技术,通过酶催化生成高活性 的反应中间体,从而对邻近的生物大分子或细胞进行选择性标记。 过去十年间,该策略已被全球众多实验室广泛应用,主要作为揭示生物过程的研究工具。从反应原理上看,邻近标记并不必然局限于以生物素分子为底物;其所 依赖的活性中间体理论上也可扩展至其他应用领域,但这一方向迄今仍缺乏深入探索。同时,如何在活体环境中构建更为稳定、高效的 化学 反应平台,仍然是未 来发展的关键 难题 。 2025 年 9 月 10 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卓越创新中心 韩硕 研究员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高强 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 为: Amplifying antigen-induced cellular responses with proximity labelling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提出了 利用 邻近标记反应 精准构建 人造抗原 的概念,在小鼠肿瘤模型与病人来源组织中建立了基于空间特异扩增抗原的肿瘤 ...
Nature:清华大学邵玥团队等构建人胃类器官——类胃囊,揭示胃的早期发育机制
生物世界· 2025-09-11 12:06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人类的 胃 在 前-后轴线上具有独特的、区域化的功能, 胃的 胃底 和 胃窦 沿器官前-后轴呈现明确的空间 分布,并分别承担独特的分泌与消化功能。 从历史上看,有关胃部模式形成的研究一直使用 动物模型 来确定其潜在原理。近来,基于 人类多能干细 胞 (hPSC) 的 胃类器官 ( gastric organoid ) 在模拟胃底和胃窦上皮的区域特异性发育方面崭露头 角。 然而,在早期胃器官发生过程中重现自组织的胃底-胃窦模式仍具挑战性, 这为推进胃器官发生机制的研 究带来了重大障碍。 2025 年 9 月 10 日, 清华大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邵玥 、 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 白冰 、华大/山西医科大学 刘心 、国科温州研究院 林峰 作为共同通讯作者 (清华大学 李夏 、国科温州 研究院 林峰 、昆明理工大学 崔琪琪 为共同第一作者 ) 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 Human gastroids to model regional patterning in early stomach development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构建了 人类 ...
线上会议丨9月17日开讲!高通量类器官疾病建模的自动化革新
生物世界· 2025-09-11 12:06
2025年9月17日 (15:00-16:20) 会议目程 近年来, 类器官 技术凭借其高度模拟人体器官结构与功能的特点,已成为疾病机制研究、药物开发和精准 医疗领域的革命性工具。然而,传统手动操作在标准化、通量与可重复性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成为制约科 研突破与临床转化的关键瓶颈。自动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正为类器官研究注入全新动能,推动科研成果向 产业化高效跨越。 2025年9月17日下午15:00-16:20 , Opentrons 将举办 "高通量类器官疾病建模的自动化革新"线上研讨 会 。本次活动聚焦自动化液体处理技术在类器官构建、药物筛选及疾病模型中的应用,汇聚领域专家与技 术先锋,共同探讨如何通过自动化解决方案提升实验效率、数据可靠性及科研可扩展性,助力生命科学研 究进入智能化、标准化新阶段。 FS = 线上研讨会 | 15:00-15:40 Respiratory Organoids: A Robust | | --- | | Preclinical Platform for Modeling | | Viral Infections and Developing | | Therapeutics | ...
华人学者一天发表了9篇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9-11 12:06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10日Nature期刊一次性上线23篇论文 其中9篇由华人学者作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完成 显示华人科研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的显著贡献和影响力[3] 研究领域及团队分布 - 环境科学领域: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发表关于2023年加拿大野火引发PM2.5远程污染及健康影响的研究[3] - 生物医学领域:清华大学邵玥团队联合多家机构发表人类类胃囊模拟早期胃发育区域模式形成的研究[5] - 材料科学领域:南方科技大学罗智团队发表氨基酸对蛋白质和胶体分散体稳定作用的研究[6] - 医学遗传学领域:浙江大学刘志红院士团队发现PLD4基因功能缺失突变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8] - 免疫学领域:中科院韩硕团队与复旦大学高强团队合作发表利用邻近标记技术增强抗原诱导细胞反应的研究[10] - 神经科学领域:麻省理工学院蔡立慧院士团队揭示ABCA7基因变异对神经元磷脂酰胆碱和线粒体的影响[12] - 物理学领域:清华大学Yanhong Gu团队通过共振非弹性X射线散射观测自旋电流差现象[14] - 能源材料领域:西湖大学向宇轩团队联合复旦大学宋云团队探究固态电解质界面中氟化锂的异质性[16] - 结构生物学领域:斯坦福大学冯亮团队解析线粒体钙转运蛋白NCLX的结构与工作机制[17] 机构参与情况 - 清华大学参与3项研究 涵盖环境科学、生物医学和物理学领域[3][5][14] - 复旦大学参与2项研究 涉及免疫学和能源材料领域[10][16] - 国际机构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分别主导神经科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12][17] - 研究合作呈现跨机构特征 如浙江大学联合良渚实验室 中科院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等[8][10]
浙江大学最新Nature论文: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新型致病基因突变——PLD4
生物世界· 2025-09-11 12:06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细胞内核酸感知通路在抵御外部病原体、组织损伤及修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位于内体中的 TLR7 和 TLR9 对于感知 RNA 和 DNA 至关重要,对系统性 红斑狼疮 (SLE) 的发展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通过识别内源性或外源性核酸,启动下游炎症信号通路 (例如 IFN、NF-κB 和 MAPK) 。在浆细胞样树突状 细胞 (pDC) 中,TLR7 和 TLR9 通路的激活会导致大量干扰素 (IFN) 的释放,促进自身抗原的呈递以及炎症反应的发生。在 B 细胞中,这两条通路的激活均 会导致大量靶向核酸的自身抗体的产生,从而促发系统性红斑狼疮。 PLD4 在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和 B 细胞中高度表达。这是一种定位于内体-溶酶体的 5' 核酸外切酶,能够切割单链 RNA (ssRNA) 和单链 DNA (ssDNA) ,从而限制 TLR7 和 TLR9 的过度激活。 Pld4 基因敲除小鼠表现出一系列自身免疫表型,包括体重减轻、脾脏增大、自身抗体增多以及免疫复合物沉积增加。此 外,同时缺乏 Pld4 及其家族成员 Pld3 的小鼠在生命早期就会死亡。 尽管之前的研究 ...
西湖大学×复旦大学合作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9-11 08:00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锂离子电池有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正极、负极,以及能让锂离子移动的电解质 (通常为电解液) 。其中,正 / 负电极与电解质间的界面 ( 电解质-电极界面 ) ,是众多化学反应与物理过程发生的核心区域。 在电池充电时,电解液会在负极表面产生电化学反应,形成一层薄膜—— 固态电解质界面层 ,它的形成 对于确保可充电 锂离子电池 (LIB) 的可逆操作发挥着 关键作用。然而,要精确表征低结晶度且高度敏感的固态电解质界面层的化学成分,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西湖大学工学院 向宇轩 课题组、 朱一舟 课题组 与 复旦大学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 宋云 课题组合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 Probing the Heterogeneous Nature of LiF in Solid-Electrolyte Interphase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探究了 固态电解质界面 中 氟化锂 ( LiF ) 的异质性,这项研究打破了人们长期以来对电极界面层中各组分为纯相的认知,为高性能二次电池中快速离子 传输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这也为电池的高性能电解液及电极界面层材料的设计提供 ...
母亲高血糖,影响后代生育能力,黄荷凤院士团队等揭示背后的表观遗传机制
生物世界· 2025-09-10 17:00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不良的宫内环境暴露可诱导表观遗传重编程,并在关键发育阶段改变基因表达,从而增加将来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 (GDM) 等 宫内高糖 (Intrauterine hyperglycemia,IUHG) 会对后代健康产生深远且持久的影响。然而,IUHG 对后代生殖系统不良影响的分子机制,在很 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 2025 年 9 月 9 日, 黄荷凤 院士团队等在 Cell Discovery 期刊 发表了题为: Intrauterine hyperglycemia impairs mouse primordial germ cell development and fertility by sex-specific epigenetic reprogramming interference 的研究论文。 不良的宫内环境 (例如 宫内高糖 ) 会损害有性生殖和物种延续,但其潜在机制,目前仍知之甚少。 原始生殖细胞 (PGC) 是将来形成 卵子 和 精子 的"种子细胞",其正常发育和表观遗传重编程是保证生殖健康和物种延续的关键环节。在这项最 ...
礼来开放其价值超10亿美金AI制药平台!邀中小企业共享“数据金矿”
生物世界· 2025-09-10 17:00
核心观点 - 礼来公司宣布开放其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AI药物研发平台Lilly TuneLab 采用联邦学习技术使生物技术公司无需共享核心数据即可利用其AI模型进行药物发现 旨在解决中小企业数据短缺问题并推动行业创新 [3][4][7] 平台价值与技术 - Lilly TuneLab是一个基于礼来多年研究数据训练的机器学习平台 涵盖药物处置、安全性和临床前数据 数据成本总和超过10亿美元 被列为行业最有价值的数据集之一 [4] - 平台采用联邦学习技术 由第三方托管 合作公司无需直接共享专有数据或获取礼来原始数据 即可使用AI模型 实现数据隐私保护下的模型共同进化 [4] - 平台旨在为中小生物技术公司提供与礼来科学家同等的AI能力 平衡行业资源差距 [5] 合作模式与生态建设 - 合作公司需贡献自身训练数据以推动平台持续改进 最终惠及整个生态系统和患者 [5] - 该平台是礼来Catalyze360计划的一部分 该计划还包括风险投资部门Lilly Ventures和孵化器部门Gateway Labs 旨在全方位支持行业创新 [6]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中小生物技术公司面临缺乏大规模高质量数据的根本障碍 影响AI模型训练和关键决策 [7] - Lilly TuneLab将礼来数十年的学习成果压缩为即时可用的智能 直接解决数据短缺问题 [7] 未来发展规划 - 礼来计划在未来版本中增加体内小分子预测模型等功能 持续扩展平台能力 [8] - 开放平台是制药巨头利用数据优势重塑行业生态的尝试 为中小公司提供拥抱AI的新机会 [8]
哈医大最新Nature子刊论文:张学/郑桐森/郝大鹏团队提出癌症免疫治疗新策略
生物世界· 2025-09-10 17:00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结肠 ( colon ) 比 回肠 ( ileum ) 更易发生肿瘤。然而,免疫微环境的差异在导致这种差异方面所起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 2025 年 9 月 9 日,哈尔滨医科大学 张学 院士、 郝大鹏 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郑桐森 教授等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ell Biology 上发表了题 为: CD160 dictates anti-PD-1 immunotherapy resistance by regulating CD8 T cell exhaus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的研究论文。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对比 结直肠癌 (CRC) 患者和健康供体的配对回肠和结肠样本,发现了回肠中富集的 CD160⁺ CD8⁺ T 细胞 ,其具有此前未 被认知的特性,包括对终末耗竭的抵抗以及强大的克隆性扩增。 研究团队证实, CD160⁺ CD8⁺ T 细胞的转移显著抑制了微卫星不稳定性高和炎症诱导的结直肠癌模型中的肿瘤生长。CD160 基因敲除会加速肿瘤生长,而转移 CD160⁺ CD8⁺ T 细胞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