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研究院
搜索文档
虞晶怡教授:大模型的潜力在空间智能,但我们对此还远没有共识|Al&Society百人百问
腾讯研究院· 2025-05-09 16:20
大模型技术发展 - 当前技术发展尚未遇到极限 跨模态整合仍有巨大潜力未被挖掘 如DALL-E 3结合语言模型与扩散模型已实现惊人图像生成效果 [10] - GPT-4o采用语言模型的Next-Token-Prediction方式 展示出图像编辑和用户需求理解的突破性能力 [10] - Scaling law在多模态背景下讨论为时尚早 当前重点在于深度挖掘语言模型能力并探索与其他模态结合的上限 [11] 空间智能演进 - 发展历程从数字孪生/仿真平台起步 逐步扩展至VR/元宇宙 光场技术提升沉浸体验质量 [12] - 神经网络技术如NeRF推动空间智能从数字复刻转向智能理解 生成式AI进一步实现空间创造能力 [12] - 文生3D技术突破传统建模限制 通过单张图片实时生成三维结构 CLAY项目获SIGGRAPH最佳论文提名 [14] 关键技术瓶颈 - 3D场景数据严重不足 真实世界复杂物体交互数据尤其匮乏 如家庭环境物品分布变化案例 [18] - 三维表达方式未统一 NeRF/SDF/Mesh参数化等方案各有优劣 影响数据利用效率 [26] - 物理规则建模是核心难点 需解决物体间动态关系模拟 如堆叠物体操作中的连锁反应 [20] 行业应用前景 - 短期聚焦影视/游戏内容生成 大幅降低元宇宙构建成本 中长期成为具身智能基础模型 [42] - 低空经济是潜力场景 无人机配送需厘米级空间精度 相关研究年底将展示demo [45] - 养老机器人需突破翻身/洗澡等刚需功能 15年内有望成熟 需解决负重与安全平衡 [49] 研究方法论创新 - 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 认为三维物体具有潜在行动力 其变化会显著影响环境 [16] - 整体性方法强调感知-认知-行为协同 如NLOS成像技术可推断物体背面几何形态 [36][37] - 合成数据与真实数据互补 通过跨模态学习缓解3D数据不足 如文本描述辅助推断物体关系 [19] 教育范式变革 - 编程课程将提前至高中阶段 学生接受度与能力提升显著 AI课程将成为通识教育 [52] - 教学模式转向短课程快迭代 美国quarter system显示课时压缩有助于内容更新 [8][53] - 教师需对接工业界痛点 传统教材被教参取代 持续学习能力成为核心要求 [53]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509
腾讯研究院· 2025-05-08 21:47
OpenAI宣布全新AI发展计划OpenAI for Countries - OpenAI推出"OpenAI for Countries"计划,旨在为全球各国提供类似美国"星际之门"的AI基础设施建设 [1] - 计划包含数据中心建设、定制化ChatGPT服务、AI安全措施升级和国家创业基金四大核心服务 [1] - 首阶段将在全球选择10个国家合作,推广"民主的AI"理念以巩固美国AI领导地位 [1] Figma发布2025年重磅升级 - Figma推出五大新功能:Draw绘图工具、Grid响应式布局、Buzz品牌资产引擎、Sites网站构建工具和Make原型生成器 [2] - 新功能覆盖从视觉设计到网站发布全流程,支持AI辅助创作和批量生产 [2] - 产品定位从设计原型工具升级为全链路设计平台,整合插画、界面、网站、资产和上线功能 [2] Mistral AI发布Medium 3模型 - Mistral AI发布Medium 3模型,性能对标GPT-4o和Claude 3.7 Sonnet,价格仅为Sonnet的1/8 [3] - 模型专为企业设计,支持混合部署,在编程及多语言场景表现优异 [3] - 同步推出企业级聊天机器人Le Chat Enterprise,支持跨应用集成和AI智能体构建 [3] 谷歌Gemini图像生成功能升级 - Gemini原生图像生成功能提升视觉质量和文本渲染准确度,支持实时编辑和元素融合 [4] - 每张图片定价0.039美元,生成速度快但在整体效果上或仍不及GPT-4o [4][5] - 新功能可与Gemini 2.5 Pro结合使用,支持将图片转换为代码表示的动态效果 [5] 微软宣布AI Agent支持新协议 - 微软Azure AI Foundry和Copilot Studio支持A2A和MCP协议,旨在打破智能体开发和通信壁垒 [6] - 已有超7万企业通过Azure AI Foundry开发智能体,4个月内超1万家组织采用Agent Service [6] - A2A协议支持智能体跨平台协作,MCP协议提供统一通信框架 [6] HeyGen发布Avatar IV模型 - Avatar IV模型仅需一张照片和语音/文字输入即可生成逼真的AI数字人视频 [7] - 采用基于扩散模型的音频驱动表情引擎,能根据语音节奏和情绪自动生成对应表情与动作 [7] - 付费用户可生成30秒视频,免费用户每月3次10秒视频额度 [7] DeepSeek致谢腾讯技术贡献 - DeepSeek的DeepEP网络通信框架引入腾讯TRMT技术后性能翻倍 [8] - 腾讯优化方案包括拓扑感知的多QP建链、基于IBGDA的多Channel负载均衡传输等 [8] - 优化后的DeepEP已开源,可帮助MoE架构大模型摆脱NCCL依赖 [8] OpenAI人事变动 - OpenAI任命Instacart CEO Fidji Simo为应用部门CEO,负责推动技术落地和商业化 [10] - OpenAI发展为三大核心业务:全球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非营利组织 [10] - Sam Altman将专注于研究、计算和安全系统三大支柱 [10] UC伯克利开发VideoMimic系统 - VideoMimic系统让机器人通过观看视频就能学习人类动作,已让宇树G1掌握100多种动作 [11] - 系统不需动作捕捉设备,仅靠视频就能让机器人适应各种地形和完成复杂动作 [11] - 工作流程包括从视频重建人体运动、在仿真环境训练控制策略、部署到实体机器人三个步骤 [11] Meta AI战略布局 - Meta以Llama为核心布局AI,强调开源路线,聚焦广告优化、用户参与度提升等四大方向 [12] - Meta AI月活用户达10亿,认为AI在社交陪伴和内容创作方面潜力巨大 [12] - 将持续推进VR和AR差异化布局,认为AR眼镜是未来手机,VR是未来电视 [12]
胡泳:在“推荐就是一切”的时代
腾讯研究院· 2025-05-08 16:43
推荐系统行业分析 行业现状与核心价值 - 推荐系统已成为数字经济核心驱动力,Netflix、Spotify、TikTok等平台通过个性化推荐重塑用户体验,Netflix界面设计完全围绕"一切皆为推荐"理念[3][7] - TikTok算法通过协同过滤和内容分析实现精准推送,视频推荐不受粉丝量影响,仅基于内容标签、用户行为等数据,使新人博主有机会快速崛起[7][8] - 行业领导者如英伟达CEO黄仁勋指出,推荐系统是当前最重要的AI应用,覆盖搜索、广告、电商、内容消费等核心场景[7] 技术指标与评价体系 - 推荐系统评价指标包括精准度、多样性、新颖性、惊喜性、可解释性及公平性,精准度衡量内容与用户兴趣匹配度,多样性避免推荐同质化[9] - TikTok算法因满足用户对新奇性需求获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突破传统"从众效应"[8] - 热点偏差(popularity bias)问题显著,如YouTube倾向推荐大V内容,音乐平台偏好流行歌手,导致小众创作者曝光不足[12] 公平性挑战与解决方案 - 算法偏见体现在性别(LinkedIn职位推荐)、地域(电商价格差异)、文化(西方内容主导)等多维度,2012年起学术界持续关注此问题[10][11] - 2019年研究揭示热点偏差机制,流行内容垄断流量资源,解决方案包括加入公平性约束、提升多样性、定期检测算法偏见[12][13] - 2018年提出"负责任推荐"(FAccTRec)框架,强调消除系统性偏见、增强透明度(如YouTube允许标记"不感兴趣")、建立问责机制[14][15] 企业实践与创新方向 - Netflix优化算法覆盖小众题材和多元文化内容,Spotify推出"Fresh Finds"扶持独立音乐人,LinkedIn减少性别偏见并提供推荐原因解释[17] - 推荐系统正向"自我发现引擎"演进,通过数据收集、算法创新和网络效应形成良性循环,用户行为反馈进一步优化推荐相关性[19][20] - 未来趋势包括赋能用户探索(如社交分享推荐内容)、增强自我认知(通过推荐内容反推用户兴趣图谱)、机器与人类协同进化[20][21]
活动 | 2025“文脉之光”中国国家版本馆文创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腾讯研究院· 2025-05-08 16:43
大赛背景与核心定位 - 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是文明大国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标志性文化工程[1] - 中国国家版本馆担负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动文明对话的重要使命[1] - 大赛旨在让典籍中的文化密码"活"起来,推动文明"基因库"成为创新"孵化器",为文化产业注入新动能[1] 组织机构与参与对象 - 主办单位为中国国家版本馆,执行单位为阅途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及广东阅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3] - 活动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高校艺术院系师生、独立设计师、创意设计团队或机构均可报名参赛[4] 活动内容与设计资源 - 设计灵感需来源于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馆藏文化资源,涵盖中华古籍、甲骨简牍、革命文献、现代出版物等[6] - 参赛者可提炼场馆建筑美学(文兴楼、文华堂等)、典藏资源(卷轴、木版水印等)、展示资源(主题展览等)进行创意设计[6] - 设计手法、表现形式、材质等不限,作品需兼具艺术性、实用性与文化传播力[7] 活动流程与时间安排 - 报名投稿阶段自即日起至2025年7月31日,通过大赛官网在线提交作品[11] - 作品评审阶段为2025年8月,采用初评和终评,终评由专业评审80%加大众评审20%构成[12] - 获奖名单将于2025年8月发布,作品将优先用于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创产品开发[13][14] 作品要求与提交规范 - 作品类型包括旅游纪念品、生活用品、家居用品、工艺品等实体创意产品[15] - 需提供1至6张设计图,JPG格式,A3比例,300dpi分辨率,单张图片文件大小20MB以内[16] - 需提交500字内设计理念说明,鼓励提供3分钟以内视频说明及作品实物,实物寄送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31日[17][18] 评审标准与奖项设置 - 评审维度包括创意性(30%)、文化内涵(25%)、实用性(20%)、美观性(15%)、市场潜力(10%)[27] - 金奖1名奖金人民币10000元,银奖8名奖金人民币2000元,铜奖16名奖金人民币500元,另设优秀奖若干[28] - 金、银、铜奖作品可获得中国国家版本馆入馆收藏证书,奖项评选坚持质量优先,允许空缺[28][29]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508
腾讯研究院· 2025-05-07 23:55
生成式AI - Gemini 2 5 Pro在LMeana基准测试中全面领先,首次在文本、视觉、WebDev Arena三大领域超越Claude 3 7 [1] - 新版本强化编程能力,可将图片视频转化为交互式应用,VideoMME测试得分84 8% [1] - 开发者可通过Google AI Studio和Vertex AI使用更新版本,已上线Gemini App并支持Canvas功能 [1] ComfyUI功能升级 - 新增原生API节点功能,支持10+模型系列和62个新节点,可直接调用Veo2、Flux Ultra等付费模型 [2] - 完成品牌视觉更新,新Logo采用连接方块元素设计,融入90年代动漫与Y2K风格 [2] - 即将推出用户自定义API Key、工作流并行执行功能,并增强视频处理能力 [2] Kevin模型开源 - Cognition AI开源32B参数量的Kevin模型,基于QwQ-32B通过GRPO强化学习训练,生成CUDA内核性能超越o3和o4-mini [3] - 在KernelBench数据集上平均正确率达65%,解决89%的任务,测试中实现1 41倍加速比 [3] - 在二级任务上表现尤为突出,达到1 74倍加速,显著优于其他模型 [3] 学生免费计划 - Cursor Pro和Gemini Pro向学生免费开放一年完整专业版使用权限,可节省约2000元人民币 [4][5] - 此举旨在争夺未来用户市场,通过培养学生使用习惯提前布局市场份额 [4] - 申请渠道已开放,Gemini Pro将在2025年8月重新验证学生身份 [5] 腾讯元宝功能升级 - 推出对话分组功能,支持按主题创建文件夹和历史对话归类整理 [6] - 每个分组可设置独立提示词指令,定制专属语气风格和任务目标 [6] - 全平台上线文生图功能,支持混元和DeepSeek模型生成图片,增强图文一致性和画质 [7] AI科研应用 - Anthropic启动AI for Science计划,提供最高2万美元API积分支持生物系统、遗传数据、药物研发等领域研究 [8] - 开放所有Claude系列模型,重点推动AI在科学研究的突破性应用 [8] 机器人大模型 - 清华ISRLab与星动纪元联合开发AIGC机器人大模型VPP,获ICML2025 Spotlight并全部开源 [9][10] - 在Calvin ABC-D基准测试中实现4 33平均任务完成长度,超越先前技术41 5% [10] - 支持跨本体学习,可完成100+种灵巧操作任务,具有较强可解释性和调试能力 [10] AI社会影响 - 专家警告AI正在经济、文化和社交领域取代人类,可能导致人类失去对文明的控制 [11] - 建议采取跟踪AI影响、监管AI实验室、加强人类组织能力等措施应对 [11] 软件开发革新 - Bolt new从年收入70万美元快速增长至2000万美元ARR,主打基于浏览器的快速Web应用开发 [12] - 60-70%用户为非开发者,利用Web containers技术实现100毫秒内启动开发环境 [12] - 15人团队聚焦核心产品体验,通过免费试用实现病毒式增长 [12]
MCP不是万灵药
腾讯研究院· 2025-05-07 16:29
MCP的本质与核心价值 - MCP是一种开放技术协议,旨在标准化大型语言模型(LLM)与外部工具的交互方式,相当于AI世界的通用翻译官[5] - 解决AI工具调用两大痛点:接口碎片化(不同LLM使用不同指令格式)和开发低效(需为每个API编写定制代码)[6] - 采用通用JSON-RPC格式,实现一次学习即可与所有支持协议的工具交互[8] - 技术架构由三部分组成:MCP Host(执行环境)、MCP Client(通信枢纽)、MCP Server(服务终端)[11] MCP的工作原理与定位 - 类比现代企业通信系统:大模型如高管决策,Agent如执行秘书,MCP如标准化通信平台[13] - 不是Function Call的替代品,而是基于Function Call的工具箱,三者关系为"Function Call + Agent + MCP系统"[18][19] - 典型案例:用户(老板)通过大模型(办公室主任)下发指令,Agent(秘书)通过MCP系统(采购平台)调用工具(咖啡供应商)[21] - 仅提供统一工具接口标准,不参与决策/任务规划等智能层面工作[23] MCP的市场应用现状 - 本地客户端应用(如Claude Desktop、Cursor)受益最大,实现AI助手能力无限扩展[27] - 云端应用存在局限性:需预设工具集,难以实现动态发现功能[30] - 大型企业服务商面临额外适配成本,双链接机制导致工程复杂度[29] - 协议已优化:3月26日更新支持streamable HTTP transport,兼容无状态服务场景[32] 行业生态发展现状 - 市场呈现野蛮生长:三个月涌现数千个MCP工具,但80%存在严重问题或缺乏实用价值[34] - 缺乏评价体系导致工具选择低效,Agent需反复试错浪费资源[35] - 头部公司差异化布局:百度"心响"主攻C端移动场景,字节扣子空间聚焦生产力工具,阿里集成至支付宝生态[41] - 腾讯多线布局:发布AI开发套件、代码助手Craft,地图/云存储推出MCP SERVER[42] MCP的合理定位与发展方向 - 本质是工具插座标准,不应期待其解决智能系统的全部问题[39] - 需与Agent框架、大模型能力协同构建完整解决方案[40] - 未来可能演变为底层基础设施,结合A2A架构提升抽象层次[43] - 行业正经历技术炒作周期,市场自然选择后将形成精简有价值的工具生态[36]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507
腾讯研究院· 2025-05-06 18:46
生成式AI - OpenAI放弃完全营利性转型,将由非营利组织继续控制,同时营利性机构转为公益公司(PBC)[1] - 公司架构调整后取消利润上限制度,采用常规股权结构,非营利组织将成为PBC主要股东[1] - 承诺继续专注AGI发展造福人类使命,并计划开源部分高性能模型[1] - 英伟达发布Llama-Nemotron开源模型家族,包含8B到253B三种规格,支持动态切换推理模式,遵循开放商业许可[1] - LN-Ultra运用Puzzle框架和FFN融合技术优化部署效率,在推理性能和吞吐量上超越DeepSeek-R1[1] - 通过Qwen和DeepSeek-R1教师模型支持,结合多阶段训练和强化学习,全面提升模型推理与通用对话能力[1] Grok PDF功能 - Grok新增PDF渲染功能,支持一句话指令快速生成格式化PDF文档,免费和付费用户均可使用[2] - 功能基于LaTeX代码实现,支持学术论文、简历、菜单等多种文档类型,可通过对话优化或直接修改代码[2] - 相比ChatGPT依赖第三方库的PDF生成功能,Grok在排版质量和用户体验上有明显优势[2] Suno音乐生成 - V4.5版本支持长达8分钟的音乐生成,并新增punk rock、jazz house等细分风格,支持跨界混搭创作[3] - 人声表现力全面升级,实现从耳语到高音的动态音域,并优化了颤音、呼吸控制等专业级细节[3] - 提升了音乐描述识别能力,可精准理解抽象表达,并支持乐器分层、环境音效等音乐元素的精细解构[3] 英伟达语音识别 - 英伟达开源的Parakeet TDT 0.6B语音识别模型创下纪录,能在1秒内转录60分钟音频,词错误率仅6.05%[3] - 模型采用FastConformer-TDT架构,可一次性处理24分钟音频片段,支持标点符号预测和时间戳[3] - 以CC-BY-4.0许可开源,参数量600M,支持商用,但目前仅支持英语识别[3] ACE-Step音乐生成 - ACE-Step结合深度压缩自编码器、扩散模型和线性Transformer,在A100上20秒可生成4分钟音乐,比基线快15倍[5] - 支持19种语言音乐生成,覆盖流行、摇滚等多种风格,并具备人声克隆、歌词编辑等高级控制功能[5] - 采用Apache License 2.0开源协议,已开放训练代码和LoRA模块,将陆续推出RapMachine、StemGen等专业功能[5] AI考古发现 - 2025年研究人员首次非侵入性读取到赫库兰尼姆古卷PHerc. 172的标题,内容为斐洛德谟的《论恶习》第一卷[5] - 该发现由两个团队同时完成,获奖团队Marcel Roth和Micha Nowak利用AI图像分割和墨迹检测技术,获得6万美元奖金[5] - 这些古卷源自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被掩埋的罗马贵族别墅,AI技术为解读这些碳化的古代智慧开创新途径[5] AI数学工具 - 陶哲轩在ChatGPT协助下,仅用4小时独立开发了一个验证数学估计的开源工具,可自动判断涉及正参数的不等式是否成立[6] - 他与ChatGPT的交互过程从基础类编写开始,逐步完善功能,显示了AI在复杂数学工具开发中的实用价值[6] - 作为早期接受AI的顶级数学家,陶哲轩认为到2026年AI将成为数学研究的可靠合作者,并建议数学家与程序员协作开发此类工具[6] AI版权问题 - 法律主要保护具体的"表达"而非抽象的"风格",单纯模仿吉卜力画风通常不构成侵权,但使用其具体角色和情节可能侵权[6] - AI训练数据未经授权存在法律风险,但传统"先授权后使用"模式已不适用,目前缺乏相关立法和豁免机制[6] - 面对AI挑战,艺术家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思想深度和时代洞察,应关注作品的独特视角而非技术层面的复制能力[6]
使命与扩张的平衡术:OpenAI平台级AI应用的进化路径
腾讯研究院· 2025-05-06 17:55
核心观点 - OpenAI宣布放弃全面营利化重组方案,将营利性子公司转型为公益公司(PBC),保留非营利组织控制权,以平衡商业扩张与社会使命[2][3] - 公司通过收购与结构调整双线推进,构建平台级AI应用生态,同时回应监管和社会对其"逐利化"的质疑[3][4] - 治理结构调整(PBC)为收购与扩张创造制度前提,确保战略不被短期财务回报驱动[3] - 公司战略聚焦从模型能力竞争转向应用生态与数据闭环构建,与Anthropic、Google DeepMind等巨头展开平台化竞争[4] OpenAI布局动态的阶段性特征 - 2023年应用爆发初期:收购Global Illumination(创意体验团队),加强C端产品体验,快速迭代用户界面[6][7] - 2024年ToB需求爆发前夜:收购Rockset(实时数据库公司),建立企业服务能力,补齐检索短板[6][7] - 2024年远程协作需求上升期:收购Multi(小型协作平台),打通ToB协同场景,提升应用黏性[6][7] - 2025年生态整合前夜:筹划以约30亿美元收购Windsurf(AI辅助编程),绑定流量入口,掌控数据闭环[6][7] - ChatGPT周活超5亿,成为全球第一超级原生AI应用,体现"产模一体"战略成效[7] 收购逻辑与时机选择 抢占时间窗口 - 2023年初收购Global Illumination(8人团队),快速补齐C端产品短板,缩短迭代周期[9] - 收购Rockset与Multi同样基于时机敏感,避免错过产业标准形成期[10] 构建长期壁垒 - 收购Rockset(实时数据库公司)强化基础设施,支持毫秒级数据索引与查询,适配企业级AI场景[11][12] - 探索自研AI芯片(如与Rain AI合作),降低对英伟达GPU依赖,模仿苹果硬件自主化路径[12] 绑定流量与数据闭环 - 2024年收购Chat.com顶级域名,抢占自然搜索流量,提升用户留存与转化率[13] - 布局AI社交平台,自建数据生产与分发体系,对抗Facebook等平台的数据垄断[17] 特别观察:收购之外的野心 - 传闻探索收购Chrome浏览器(日活25亿),反映控制信息流量入口的野心[15][16] - 与Jony Ive合作开发AI可穿戴设备,探索硬件入口[18][19] - 投资Harvey AI(法律)、Ambience Healthcare(医疗),扩展细分行业应用[18][19] 未来趋势推演 - 细分行业应用:法律、医疗、教育领域深化ToB/ToC场景[19] - 本地部署解决方案:轻量端推理、边缘计算平台应对云端算力瓶颈[19] - AI硬件设备:可穿戴设备、无屏设备构建多模态入口[19] - 国际化流量布局:新兴市场社交/教育平台扩展数据源[19] 结语 - PBC结构调整为商业化扩张提供"制度引擎",平衡资本需求与社会信任[21] - 收购与治理协同演化,构建技术、产品、数据、治理的超级结构[21]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506
腾讯研究院· 2025-05-05 18:05
生成式AI - DeepSeek-Prover-V2推出671B和7B模型,采用递归+强化学习提升数学推理能力,创造多项新纪录 [1] - 采用DeepSeek-V3分解定理+GRPO算法优化,结合冷启动训练实现非形式化与形式化推理统一 [1] - 7B模型在本科级测试表现优异,展现独特基数处理能力 [1] - Anthropic发布Claude整合功能(Integrations),基于MCP协议实现与Jira等10个热门服务的无缝连接 [1] - Claude新增研究能力,可在5-45分钟内完成复杂调研,支持多数据源查询并标明出处 [1] - 新功能目前在Max、Team和Enterprise计划测试,全球付费用户已可使用Web搜索 [1] AI语音与播客 - Google NotebookLM支持50种语言生成播客,语音地道,擅长模拟京腔等本地口音 [2] - 产品将文本转化为轻松对谈,摆脱AI语音生硬感,由Google产品经理Martin和编辑Johnson主导 [2] - 具备资料溯源功能,可处理2500万字内容,标注引用来源并加入音频水印 [2] 社交与AI整合 - Meta推出独立AI应用对标ChatGPT,可通过用户社交数据实现个性化服务,包含发现信息流功能 [3] - 应用与Meta社交产品矩阵打通,支持语音交互和图像生成,在美加等地区首批开放 [3] - 软件与Meta AI眼镜深度整合,扎克伯格预测未来眼镜将全面智能化,全息影像将取代实体屏幕 [3] AI编程与开发 - 苹果与Anthropic合作开发"氛围编程"软件平台,基于Claude Sonnet模型,用于代码编写和测试 [4] - 该平台为Xcode新版本,目前仅计划内部使用,此前苹果自研AI编程工具因精度不足未发布 [4] - 苹果正构建AI合作网络,此前已与OpenAI合作整合ChatGPT,并考虑引入谷歌Gemini作为备选 [4] 图像生成与一致性 - Midjourney推出Omni-Reference全向参考功能,通过--oref和--ow参数实现人物、物体、场景的超高一致性 [5] - 相比4o和Lora模型,Omni-Reference只需一张参考图即可保持细节迁移和风格统一 [5] - 新功能支持真人写实、动漫风格,还能实现机械体、装置物等复杂物体的多角度一致性呈现 [5] - Runway参考功能支持多角色参考、风格迁移等广泛应用,无需反复调参即可实现角色一致性生成 [5] - Gen-4模型支持类ChatGPT的自然语言提示,能理解复杂语义,可用于黑白照片着色、室内设计等12种创意应用 [5] AI科研与智能体 - FutureHouse推出四个AI科研智能体(Crow、Falcon、Owl、Phoenix),在文献搜索精度和准确性方面超越GPT-4.5及人类博士 [6] - 这些AI智能体可访问完整科学文献全文,具备信息质量评估能力,能透明展示推理过程,提供API集成 [6] - AI科学家团队已应用于疾病机制研究、文献矛盾梳理、实验方法分析等领域,可显著提升科研效率 [6] AGI与失控风险 - MIT研究显示:即使采用最理想的监督机制,人类成功控制超级智能的概率仅为52%,AI失控风险可能超过90% [6] - 研究提出"康普顿常数"概念,通过四种博弈场景验证了嵌套可扩展监督机制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6] - 随着AI智能水平提升,监督难度增大,Guard获胜概率持续下降,人类最终可能难以控制超级智能AI系统 [6] 具身智能与机器人 - Physical Intelligence创始人强调收集多样化机器人数据的重要性,认为机器人需具备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7] - 专家低估了运动控制中蕴含的智能,机器人需要从自身物理体验中学习,而不仅仅依靠观察数据 [7] - 未来机器人形态可能呈现"寒武纪大爆发"式的多样化,针对不同场景可能出现专门的机器人设计 [7]
腾讯研究院AI每周关键词Top50
腾讯研究院· 2025-04-30 15:34
模型更新 - OpenAI发布GPT 4o升级版本,强化模型性能 [3] - 百度推出文心4.5 Turbo,提升中文场景处理能力 [3] - TNG发布DeepSeek-R1T-Chimera模型,聚焦多任务学习 [3] - 阶跃星辰开源Step1X-Edit模型,推动社区协作 [3] - 英伟达推出DAM多模态模型,整合视觉与语言能力 [3] - 马斯克旗下Grok 3.5发布,优化推理效率 [3] - 阿里推出Qwen3模型,扩展开源生态 [3] 应用动态 - OpenAI推出轻量级DeepResearch工具,降低研究门槛 [3] - Kimi开源Kimi-Audio项目,探索音频生成技术 [3] - Cognition Labs启动DeepWiki项目,构建AI驱动的知识库 [3] - Perplexity发布彗星浏览器,整合AI搜索功能 [3] - o3开发照片识别位置功能,提升地理信息应用 [4] - OpenAI原生图像生成工具GPTs上线,支持多模态创作 [4] - 夸克推出AI相机,优化移动端图像处理 [4] - 微软升级AgentUFO,强化企业级自动化 [4] - 巨人网络推出AI玩家生成功能,革新游戏NPC交互 [4] - Adobe发布Firefly Image Model 4,提升创意设计效率 [4] - Kimi与财新传媒合作,探索媒体内容AI化 [4] - 之江实验室开放GeoGPT,推动地理空间分析 [4] - OpenAI新增购物搜索功能,整合电商场景 [4] - Simular AI发布Agent S2,优化商业流程自动化 [4] - 行云集成电路推出褐蚁HY90一体机,集成边缘AI计算 [4] - 纳米AI发布MCP工具箱,支持多模态开发 [4] 科技突破 - 清北团队研发软体机器手,提升柔性机器人灵活性 [4] - Hugging Face推出3D打印机械臂,推动低成本自动化 [4] 行业观点 - Windsurf提出Agent新定义,强调自主决策能力 [4] - 清华团队探讨RL推理能力边界,分析技术瓶颈 [4] - 美国政府发布「AI行动计划」,规划技术发展路径 [4] - OpenAI研究AI病毒学能力,拓展生物医学应用 [4] - 广东高院强调AI知识产权保护,规范数据使用 [4] - 能量奇点公布可控核聚变进展,关联AI能源优化 [4] - a16z提出工具效率革命,分析生产力提升路径 [4] - Hassabis探讨AI科学猜想能力,推动跨学科研究 [4] - 苏黎世大学研究AI操控舆论,警示伦理风险 [4] - Duolingo实施AI优先战略,优化语言学习体验 [4] - Scale AI提出AI依赖人类进化,强调数据迭代价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