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k

搜索文档
深度研究终极指南:从入门到“这玩意儿总算能用了”
36氪· 2025-08-02 18:23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各家公司推出的AI 研究工具吹得天花乱坠,但实际用起来却常常"翻车"。本文用真金白银换来了一份超详细的"避坑指南",教你如何调教 AI,让 它从一个"啥都懂点儿的实习生"变身为你真正的"专属分析师"。文章来自编译。 ChatGPT 深度研究(Deep Research)功能的发布,对我来说简直是个"顿悟"时刻。作为一个非技术出身的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 AI 把我工作中最核心、也 是我最擅长的部分,从头到尾都给自动化了。 以前我得花好几个小时手动去谷歌上搜东西,然后整理结果,现在几分钟就能拿到一份 20 页的报告。太震撼了。 不过,跟所有 AI 工具一样,最初的兴奋劲儿一过,我就发现这玩意儿产出的结果其实挺糙的。来源可疑、方法论站不住脚、格式乱七八糟跟一堵墙似的文 字——你能想到的毛病,我在深度研究报告里都见过。 潜力是明摆着的,但要说真能像宣传的那样,成为一个"随时待命的麦肯锡分析师",似乎也不完全准确。至少,你得花点功夫去了解和解决这个工具的弱点 才行。 在摸索的过程中,我也在网上找过一些攻略。但让 ...
研报掘金丨华鑫证券:维持世运电路“买入”评级,未来PCB业务成长空间广阔
格隆汇· 2025-08-01 13:2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实现归母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加65.61% [1] - 业绩提升主要源于业务量提升、产品结构优化以及单价提升等因素 [1] 技术优势与客户绑定 - 公司在汽车PCB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1] - 深度绑定特斯拉,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1] 行业发展趋势 - 电车智能化、人形机器人及AI大模型快速发展推动行业需求 [1] - 下一代大模型Grok训练持续开展,xAI对算力需求快速攀升 [1] - Dojo2量产临近,以Dojo为核心的AI算力集群将成为特斯拉FSD系统迭代、Optimus机器人研发及Grok大模型开发的重要基石 [1] 业务前景 - PCB业务在科技大客户加持下成长空间广阔 [1]
AI社交集体失灵的日本,却被马斯克打破僵局?
虎嗅· 2025-08-01 07:49
Grok AI角色Ani在日本市场的表现 - Ani是Grok推出的AI美少女角色,具备二次元外形和沉浸式互动功能,包括调情、NSFW模式和换装玩法 [1][2] - Ani上线后带动Grok登顶日本iOS总榜,单日下载量增长至近5万次,较上月均值增长超15倍 [8][10] - Grok在日本iOS效率畅销榜最高达到Top4,日本成为其第二大收入市场(排除占比76%的美国) [10][12] 日本AI社交市场特点 - 日本长期对AI社交产品"免疫",此前CharacterAI月活3160万但未打开日本市场,本土产品Lovey Dovey仅35万用户 [3] - 日本"孤独经济"蓬勃,20-49岁未婚成年人中1/3从未恋爱,1/4无结婚意愿,15%受访者对虚拟角色产生情感依赖 [23] - 虚拟伴侣产品Gatebox曾以13500元单价售罄,但受限于硬件形态未能普及 [19] Ani成功的文化因素 - Ani造型疑似借鉴《死亡笔记》弥海砂,xAI专门设立"Waifu"产品方向并招聘全栈工程师 [12][14] - 融合VTuber视觉语言但提供更私密的实时互动,区别于需要真人驱动的虚拟主播模式 [17][20] - Grok团队预判日本用户反应,官方推文用日语引导互动,该推文浏览量突破5700万 [8][12] 行业挑战与未来展望 - 日本用户对虚拟伴侣要求极高,现有AI难以提供真人VTuber的情感深度与成长叙事 [20] - Grok畅销榜排名已回落至更新前水平,显示新鲜感驱动的增长存在可持续性挑战 [21] - 需持续投入人设打磨和内容共创,这可能偏离xAI原有的硬科技路线 [22][24]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731
腾讯研究院· 2025-07-31 00:03
生成 式 AI 一、 ChatGPT「学习模式」火爆上线,24小时的导师免费用 1. OpenAI上线ChatGPT新功能"学习模式",采用苏格拉底式逐步引导方式,帮助用户深入理 解复杂概念; 2. 所有免费版、Plus版、专业版和团队版用户均可免费使用,功能包括交互式提示、分步解 答和个性化支持; 3. 该模式背后的提示词被开发者Simon Willison发现并公开,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教育背景和 知识基础调整教学策略。 https://mp.weixin.qq.com/s/_tdb7OORoHRQxQ-5jg7s5Q 二、 Grok即将推出了「Imagine」视频功能,挑战谷歌Veo 3 1. 马斯克的xAI即将为Grok iOS应用推出全新图像视频生成功能"Imagine",支持带音频的视 频生成,可一次性生成4段视频; 2. 数据集将3D高斯技术与自研空间大模型SpatialLM深度融合,打通"现实-虚拟-现实"闭 环,使其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ImageNet"; 2. 实测效果逼真,细节丰富,支持多种风格生成,用户可通过语音或文字描述进行创作; 3. Imagine将拥有独立标签页,提供近乎实时的图像 ...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称马斯克不懂AI,遭私募大佬但斌呛声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13:05
科大讯飞与马斯克AI争议 -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公开表示"马斯克实际上对人工智能,我不认为他真的懂",但认可其"留给人类时间不多"的理念 [2] - 私募投资人但斌批评刘庆峰言论"不够谦虚",相关讨论帖文已被删除 [1] - 全球大模型排名显示Grok 4位列第3,Grok 3排名第6,而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未进入榜单 [3] 公司AI研发与技术布局 - 科大讯飞成立于1999年,拥有26年AI研发历史,专注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2] - 2024年研发费用达45.8亿元,占总营收19.62%,累计研发投入超200亿元 [3] - 采用国产算力导致研发进度比使用英伟达等海外算力慢3个月,需额外进行移植适配和性能调优 [3] 财务表现与政府补贴 - 2024年营收233.43亿元(同比+18.79%),但归母净利润5.6亿元(同比-14.78%),较2021年峰值15亿元显著下滑 [4] - 2022-2024年政府补助分别达47.31亿元、40.39亿元和41.86亿元,占营收约20%,扣除补助后实际连续多年亏损 [6][7] - 2025年Q1营收45.68亿元(同比+27.74%),归母净利润亏损1.93亿元,上半年预计亏损2-2.8亿元(同比亏损收窄) [8] 盈利压力原因分析 - 2024年新增大模型研发投入7.4亿元(其中4.1亿元为研发费用增量) [7] - 计提坏账减值损失10.14亿元(同比增加2.77亿元) [7] - 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减少1.12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1.02亿元,其他收益减少0.54亿元 [7]
“未来人们需要与AI协作,带来了人类和AI之间的情感链接需求”
观察者网· 2025-07-29 16:00
AI情感陪伴行业发展现状 - AI技术发展推动人机交互体验提升,"AI伴侣"概念兴起,用户通过AI获取情绪价值[1] - 国内AI情感陪伴应用包括心影随形"逗逗游戏伙伴"、Minimax"星野"、字节跳动"猫箱"、阅文集团"筑梦岛"等[7] - 2024年中国AI情感陪伴市场规模达12.11亿元,预计2025年爆发至38.66亿元,2028年突破5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8.74%[7] 心影随形公司产品战略 - 旗下产品"逗逗游戏伙伴"定位游戏场景陪伴,提供多风格AI角色实时语音交互及游戏建议,最终目标是打造类似电影《她》的个人助理产品[2][5] - 产品采用精品化策略,精细调整少量AI角色模型,强调多模态感知和长期记忆构建陪伴体验[4][7] - 通过游戏场景建立用户与AI关系后拓展至生活场景,注重听觉/视觉反馈提升消费价值[2][7] 技术应用与商业模式 - AI情感陪伴行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正探索内容消费价值与商业模式构建[7] - 核心挑战在于打造有区分度、低消费门槛且具备持续消费价值的内容[7] - 行业借鉴电影《她》的交互范式,认为AI潜力在于"更懂人心的伙伴"而非单纯计算能力[5] 行业竞争动态 - 马斯克xAI公司推出Grok AI伴侣功能,角色如"阿尼"和"鲁迪"引发伦理争议[8] - 国际案例显示AI伴侣可能双向影响用户社交:既刺激人际关系发展,也可能加深孤独感[10] 技术与社会影响 - AI伴侣可能改变人类社交方式,但本质源于AI对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10] - 未来人类与AI协作场景增加将自然催生情感链接需求,AI或满足大部分情感诉求[11] - 行业面临监管滞后问题,需平台与监管机构协同制定道德界限[11]
30万亿美元帝国!马斯克描绘特斯拉“终局”:核心是人形机器人、是AI,而非汽车
华尔街见闻· 2025-07-28 13:43
特斯拉的长期愿景 - 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提出特斯拉的终极估值可能达到25万亿至30万亿美元,这一数字是当前市值的20到30倍,核心驱动力为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技术而非传统汽车业务[1][5] - 擎天柱机器人(Optimus)被定位为公司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产品,潜在市场需求高达200亿至500亿台,若实现年产10亿台且单台成本降至3000美元,年收入可达30万亿美元[11][34] - 自动驾驶业务(Robotaxi)将采用混合运营模式,部分车辆由公司直接拥有,部分由车主共享加入,类似于Uber与Airbnb的结合体[16][31] 技术协同与核心能力 - 人形机器人将复用公司现有自动驾驶AI计算机和电池技术,体现算力、能源与制造领域的协同效应[8][64] - AI技术被形容为"超音速海啸",旗下xAI公司正推进120亿美元债务融资用于采购芯片和建设数据中心以支持Grok等AI模型的训练[14][46] - 能源业务成为关键增长点,2024年储能部署预计达31.4 GWh,营收约101亿美元,同比增长67%,毛利率超过26%[15] 生态系统布局 - 星际飞船(Starship)项目致力于实现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轨道运输系统,目标是将每次发射成本降至低于猎鹰1号火箭的水平,最终实现多行星文明[22][23] - Neuralink短期目标为解决瘫痪、失明等医疗问题,长期愿景是实现人机共生与"概念性心灵感应",可能提供某种形式的永生[49][50][53] - X平台正发展为"万能应用",将整合支付功能(X Money)和完全加密的通信系统(X Chat),同时通过Grok实现信息真实性验证[67][72] 市场影响与产业变革 - 人形机器人初期将应用于高价值场景,如24小时医疗护理和危险环境作业,其变革性被认为将超越全自动驾驶技术[36][37] - 自动驾驶出租车将推出专用双座车型Cyber cab,与现有Model 3/Y形成产品矩阵满足不同乘员需求[17][29] - AI与机器人技术可能将经济规模扩大10倍以上,消除物质匮乏的同时带来"人类如何寻找生命意义"的哲学挑战[42][79]
深度|95后Scale AI创始人:AI能力指数级增长,生物进化需要百万年,脑机接口是保持人类智慧与AI共同增长的唯一途径
Z Potentials· 2025-07-28 12:17
图片来源: Shawn Ryan Z Highlights Shawn Ryan: Alex Wang,欢迎来到节目,伙计。 Alexandr Wang , Scale AI 创始人兼 CEO ,被誉为 "AI 数据之王 " 。 19 岁从 MIT 辍学创业, 24 岁成为全球最年轻白手起家亿万富翁。成长于美国核武器研发中心 洛斯阿拉莫斯,父母都是物理学家,自幼展现出惊人数理天赋。他创立的 Scale AI 为 ChatGPT 等主流 AI 模型提供核心数据支持,估值超 250 亿美元,被比 作 " 新时代的曼哈顿计划 " 。 Alexandr Wang: 谢谢邀请我,我很兴奋。技术变得对国家安全如此关键,你对此非常热情。所以,我认为从根本上说,技术是我们必须搞清楚的事情。 否则会变得非常危险。 Shawn Ryan: 是的。其实我对此感到非常害怕。事实上,我们刚刚在楼下谈论你要孩子的事,也在谈话中提到了Neuralink,我不得不暂停一下对话,因 为我有点担心Neuralink,但听起来你对此非常热衷。 Alexandr Wang: 是的,我的意思是,我想等到我们弄清楚Neuralink或其他被称为大脑计算 ...
汽车只是序章?马斯克勾勒特斯拉“终局”:机器人、AI、自动驾驶驱动30万亿美元帝国
华尔街见闻· 2025-07-28 11:45
特斯拉长期愿景 - 公司终极估值目标为25-30万亿美元,核心驱动力为人形机器人Optimus和自动驾驶技术,而非传统汽车业务 [1][4][33] - Optimus被视为"世界上最大的产品",潜在市场需求达200-500亿台,若年产10亿台且单价3000美元,年收入可达30万亿美元 [5][26] - 自动驾驶业务将采用"Uber+Airbnb"混合模式,部分车辆由公司运营,部分由车主共享 [8][22] 技术协同与创新 - Optimus复用汽车业务的自动驾驶AI计算机和电池技术,体现算力、能源与制造协同 [4][44] - AI发展被形容为"超音速海啸",xAI正推进120亿美元融资用于芯片采购和数据中心建设 [6][2] - Neuralink短期聚焦医疗应用(如瘫痪治疗),长期目标为人机共生与"概念性心灵感应" [35][39] 业务增长与布局 - 能源业务2024年预计营收101亿美元(同比+67%),储能部署31.4 GWh,毛利率超26% [7][2] - 星舰项目致力于完全可重复使用,目标降低太空运输成本至猎鹰1号水平,支持多行星文明 [12][14] - Robotaxi专用车型Cyber cab将与Model 3/Y共存,满足不同乘员需求 [20][21] 产品路线图 - Optimus跳过第二代直接开发第三代,计划2025年大规模量产,初期应用于高价值场景(如医疗护理) [25][27] - 全自动驾驶技术2024年将在美国多城市推广,2025年进入国际市场 [44] - Roadster项目年底进行演示,虽对财务影响有限但具技术展示价值 [24] 市场影响与行业变革 - 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比全自动驾驶更具变革性,将重塑全球劳动力市场 [27][30] - AI与机器人可能将经济规模扩大10倍以上,消除物质短缺但带来"人生意义"的哲学挑战 [30][60] - 技术组合(AI+机器人+脑机接口)可能实现人类智能增强与"意识备份" [36][39]
TMT行业周报(7月第4周):谷歌业绩强劲,AI步入正向循环-20250728
世纪证券· 2025-07-28 11: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TMT板块内电子、传媒、计算机上周上涨,通信下跌,半导体设备等涨幅靠前,印制电路板等跌幅靠前,各行业均有涨幅靠前的个股 [3] - 谷歌二季度财报核心业绩亮眼,云、搜索、Youtube广告业务营收同比增长,AI产品与调用量表现好,公司二季度资本开支大增并上调2025财年资本支出指引,海外AI投入与需求形成正向循环,建议关注与海外算力建设相关细分方向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周度回顾 - TMT板块内一级行业上周(7/21 - 7/25)电子涨2.85%、传媒涨2.15%、计算机涨1.71%、通信跌0.77% [3] - TMT板块内涨幅靠前的三级子行业为半导体设备(6.54%)、模拟芯片设计(4.47%)、数字芯片设计(4.43%),跌幅靠前的为印制电路板(-1.10%)、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1.05%)、通信应用增值服务(-0.98%) [3] - 电子周涨幅前三为统联精密(39.97%)、苏州天脉(33.58%)、阿石创(21.34%);计算机为海天瑞声(22.59%)、唐源电气(19.92%)、大恒科技(19.57%);传媒为幸福蓝海(38.47%)、新华传媒(15.33%)、因赛集团(14.61%);通信为东信和平(34.09%)、澄天伟业(17.14%)、司南导航(16.54%) [3] 行业要闻及重点公司公告 行业重要事件 - 7月行业重要事件众多,包括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会议活动,英伟达发布显卡、计划开源物理引擎,多家公司发布AI模型,如OpenAI将推GPT - 5等,还有多地政府与企业开展AI相关合作,企业发布AI应用和工具,如GitHub Spark等,以及AI算力相关事件,如美国能源部选址、xAI筹资金等 [14][16][19] 公司公告 - 7月各公司有多项公告,如OpenAI称年底超100万个GPU上线,鸿海导入英伟达下一代AI服务器设计,蚂蚁数科AI数据产业基地投产,多家公司有股权交易、股东减持、增资扩产、中标项目等情况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