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证券

搜索文档
博瑞医药:双靶点GLP-1领衔,由仿制向创新的蜕变
德邦证券· 2024-09-12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聚焦高难仿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产业链,传统业务收入增长,制剂业务放量,同时积极创新转型,在减肥赛道布局双靶点 GLP - 1 药物,BGM0504 研发进展靠前且早期数据优异,未来有望受益于 GLP - 1 药物的庞大市场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聚焦高难仿原补药 + 制剂一体化产业链 原料药 + 制剂一体化,进入快速发展周期 - 公司主营业务为特色仿原料药与制剂,产品数量增加推动收入高速增长,2023 年营收达 11.8 亿元,同比增长 16%;2024H1 营收 6.6 亿元,同比增长 12% [19] - 2016 - 2023 年利润端随营收增长,年均复合增速 42.4%,但 2022 - 2023 年因收入增速降低和研发费用增加,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 1.8%、 - 15.5%,预计研发费用持续影响短期利润 [19] - 近几年毛利率稳定在 55% - 64%区间,销售费用率在 4.1% - 6.9%区间,管理费用率稳中有降,财务费用率整体平稳,2024H1 增至 2.9%,归母净利率因研发费用率提升有所下降但整体平稳 [20] - 原料药是核心业务,2023 年原料药板块收入 8.85 亿元,同比增长 13.9%,抗病毒和抗真菌是两大重要子板块;制剂业务 2020 年开始确认收入,2023 年达 1.38 亿元 [22][23] - 公司获批近 30 个原料药品种,产品在全球四十多个国家销售,部分产品助客户首仿上市,部分在研产品通过技术授权实现收入 [24] - 公司贯通全产业链,取得多个药品批件,推进复杂制剂产品梯队建设 [26] 公司重视研发,仿创结合策略逐渐显效 - 2016 - 2023 年研发费用从 0.54 亿元增至 2.49 亿元,占比多年超 20%,2019 - 2023 年研发人员从 236 人增至 270 人 [27] - 截止 2023 年报有 40 项研发项目,涉及创新药与仿制药,创新药中 BGM0504 糖尿病适应症 2 期已完成,减肥适应症 2 期预计 Q4 完成并进入 3 期;BGC0228 处于 I 期临床,PSMA0057 处于申报 IND 阶段 [29] - 在研铁剂项目与呼吸制剂未来有望成制剂重要品种,铁剂方面羧基麦芽糖铁制剂竞争格局好,蔗糖铁制剂有 5 家企业获批,枸橼酸铁国内无上市产品;呼吸制剂方面公司有多个在研产品,2023 年城市公立医院阻塞性气管疾病用药规模 139.5 亿元 [44][49] GLP - 1 减肥赛道持续火热,BGM0504 潜力无限 肥胖乃“万恶之源”,已成全球社会重大健康问题 - 肥胖是独立疾病和多种慢性病诱因,被世卫组织列为六大危险因素之一,2022 年全球肥胖人数超 10 亿 [50] - 中国成年人超重及肥胖患病率年均增长 1%,预计 2030 年成人超重/肥胖合并患病率达 65.3%,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也将上升 [51] - 肥胖与多种疾病高度相关,中国超重率、肥胖率及慢性病患病率攀升,上海地区调查显示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与 BMI 指数正相关 [52] GLP - 1 类药物已成“既有效又安全”减肥产品首选药物 - 传统减肥药因安全问题陆续退市,以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为代表的 GLP - 1 减肥产品上市后成全球减肥核心产品,2023 年司美格鲁肽销售额约 212 亿美元,替尔泊肽 53.4 亿美元 [54][56] - GLP - 1 受体激动剂减重效果好,不良反应多为胃肠道反应且多可自行缓解,以 GLP - 1R 为靶点的药物开发成减肥药临床研究明星,截至 2023Q3 全球 162 项临床试验涉及该靶点 [58][59] 不止降糖/减重,多种重大适应症拓展中,有成为“万能神药”潜力 - 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除降糖、减重外,在心脑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众多疾病中有开发潜力,多项临床试验正在开展 [61] 由单靶点向多靶点发展 - 单靶点 GLP - 1 司美格鲁肽市场火热,双靶点明星药物替尔泊肽疗效更好,引导 GLP - 1 研发向多靶点发展,双/多靶成研发新趋势,多个巨头均有布局 [64] - 全球在研多靶点 GLP - 1 项目中双靶点成主要趋势,国内多公司参与双靶点研发,博瑞医药 BGM0504 是重要参与者之一 [66] 全球多个双靶点药物已经披露优异的临床数据 - 除替尔泊肽外,安进、Carmot Therapeutics 等海外公司和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等国内公司均披露双靶点 GLP - 1 阶段性减重临床数据 [69] - 博瑞医药 BGM0504 Ia 期临床 2.5 - 15mg 剂量下给药期末随访平均体重较基线期下降 3.24% - 8.30%,未来长周期减重数据值得期待 [69] GLP - 1 药物助力全球最大市值药企成长,孕育全球千亿美元市场 - 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成功商业化推动诺和诺德与礼来股价上涨,市值分别突破 6600 亿美元和 9100 亿美元,高盛称未来美国超 1 亿成年人将使用 GLP - 1,市场空间大 [73] BGM0504 早期数据优异,国内双靶点临床靠前,潜力无限 - BGM0504 减肥适应症处于临床 2 期,糖尿病适应症 2 期已完成,预计 Q4 进入 3 期临床 [75] - I 期临床数据显示 2.5 - 15mg 剂量下给药期末随访平均体重较基线期下降 3.24% - 8.30%,未来有超越替尔泊肽疗效潜力 [75] - 国内布局双靶点 GLP - 1 的公司中,信达生物与恒瑞医药领先,博瑞医药紧随其后 [7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4 - 2026 年公司营收 13.10/14.69/16.78 亿元,同比增长 11.03%/12.17%/14.21%,归母净利润 2.12/2.51/3.15 亿元,同比增长 4.6%/18.8%/25.2% [2] 投资建议 - 参考行业内同类型公司平均估值情况,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
PCB板块:24Q2淡季不淡,24Q3关注增长确定性强的细分赛道
德邦证券· 2024-09-11 14: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 PCB 板块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是 PCB 板块业绩确定性较强的一年,AI 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消费电子、汽车等多领域开花,24Q3 不同领域需求呈现差异化,AI 相关领域仍是重要增长点,消费电子进入传统旺季,其他领域需求没有明显变化,建议关注通讯服务器、汽车、消费电子板块及 CCL 环节相关公司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角度 - 2024 上半年,AI、消费电子、汽车等板块需求强劲带动营收显著增长,CCL 涨价成为相关厂商重要支撑 [3] - 24Q2 营收同比角度,沪电股份、广合科技、深南电路、鹏鼎控股等增速领先,主要受 AI 发展、传统服务器更新换代、消费电子需求回暖影响 [3] - 24Q2 营收环比角度,南亚新材、金安国纪、中英科技、华正新材等上游 CCL 厂商增速领先,主要因大陆 CCL 厂商调整产品结构及 CCL 价格提升 [3] 利润角度 - 24Q2 服务器、交换机等占比高的厂商以及 CCL 环节实现较高的同环比增长,业绩亮眼 [4] - 利润同比角度,多家企业利润实现倍数增长,原因包括 CCL 厂商 23 年整体利润基数较低及 AI 带动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 [4] - 利润环比角度,CCL 厂商涨幅居前,原因与营收环比增长率领先因素基本一致 [4] 24Q3 展望 - 软板方面,臻鼎 24M7、M8 营收保持不错增速,与下游核心消费电子客户排产情况相关,Q3 进入相对旺季 [4] - 基板方面,欣兴 24M7、M8 营收同比增速较稳定,8 月营收环比增速略有收窄 [4] - 汽车板方面,敬鹏 24M7 营收同比下滑 7%,环比提升 4%,增速趋缓甚至略有下降,行业需求没有较大增长 [4] - 服务器板方面,金像电 24M7、M8 营收增速仍保持较高水平,行业需求保持上半年的增长趋势 [4] - HDI 方面,华通 24M7、M8 营收 8 月同环比增速略有收窄,消费电子进入下半年旺季,7 月开始营收有体现,8 月基本保持稳定增长 [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通讯服务器板块的沪电股份、深南电路、生益电子、胜宏科技等 [5] - 建议关注汽车板块的景旺电子、世运电路等 [5] - 建议关注消费电子板块的鹏鼎控股、东山精密等 [5] - 建议关注 CCL 环节的生益科技、南亚新材、华正新材等 [5]
朗姿股份:24H1业绩稳健,并表两家机构夯实全国化布局
德邦证券· 2024-09-11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投资评级为"增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24H1)公司营收26.89亿元,同比增长6.21%;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14%;扣非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增长11.49%,业绩基本平稳[5] - 2024年第二季度(24Q2)公司营收12.89亿元,同比增长1.07%;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同比下降12.03%[5] - 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0.32%/7.94%/1.98%,同比变动+0.06%/-0.04%/+0.13%,费用支出稳定[5] 医美业务 - 24H1公司内部医美业务营收11.94亿元,同比增长6.02%;医美毛利率为54.23%,同比下降0.70个百分点[5] - 截至24H1公司共有38家医美机构,其中晶肤29家,已布局5家以"晶肤美瑟"为子品牌的生活美容机构[5] - 24Q1完成郑州集美控股权收购,24H1实现营收0.57亿元,占医美业务比重为4.78%[5] - 公司先后参与设立七支医美并购基金,整体规模达28.37亿元,收购北京丽都及湖南雅美股权[5] 服装业务 - 24H1女装业务营收10.12亿元,同比增长11.41%;其中朗姿/莱茵品牌营收7.54亿/1.72亿元,同比增长16.74%/-2.13%[5] - 线上渠道营收3.85亿元,同比增长13.41%,占比38.00%;其中全渠道/天猫/腾讯视频号/抖音/京东同比增速分别为+34%/22%/234%/76%/106%[5] - 婴童业务24H1营收4.50亿元,同比下降4.13%;毛利率63.52%,公司计划提高国内童装业务市场占有率[5]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9.88/66.38/72.3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3.68/4.45亿元,增速为34.3%/21.6%/21.0%,对应PE分别为18.9X/15.5X/12.8X,维持"增持"评级[5]
环保板块2024中报总结:现金流改善,重视绝对收益,建议关注水务&垃圾焚烧
德邦证券· 2024-09-10 22:28
行业投资评级和核心观点 [投资评级] 报告维持环保行业"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1] [核心观点] 1. 行业整体承压,细分板块表现分化。2024年上半年,环保板块134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8.07亿元,同比增长3.9%;归母净利润151.64亿元,同比下降0.5%。细分板块中,固废处理(13%)、水务(2.4%)收入增速较高,园林(-27%)、大气治理(-14.3%)下滑较多。[1][2][3] 水务板块 1. 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修订,价格&收费机制进一步完善。新版《管理办法》要求PPP项目必须具有经营收入,不能依赖政府补贴,有望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同时明确政府应定期向特许经营者支付,杜绝拖欠,有助于水务企业盈利能力稳定。[33][34][35][36] 2. 水处理政策频出台,污水治理&管网更新步伐加快。2024上半年国家出台25项与水处理相关政策,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城市更新,加强管网建设。[46][47][48] 大气治理板块 3. 火电投资持续回暖,有望催生烟气治理需求。2024年火电投资完成额同比增33%,增量和存量市场空间广阔。[54][55] 固废处理板块 4. 再生资源&危废资源化:供需错配下金属回收需求有望提升。"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再生有色金属产量目标,有望带动再生资源行业发展。[68][69][70][71][72][73] 5. 垃圾处理:新增项目数量减少,垃圾处理费提升。2024年上半年新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数量大幅下降,但项目单价创新高,行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74][75][76][77] 其他板块 6. 环境监测/检测:碳核算要求提高,有望释放监测需求。碳排放权交易履约周期调整,有望提升市场活跃度。[84][85] 7. 园林:板块承压,静待修复。2024年上半年收入和利润均大幅下滑,但现金流有所改善。[86][87][88][89][90][91] 8. 环境修复:行业投资有所下降,政策助力发展。2023年土壤修复行业投资有所下降,但政策持续出台有望推动行业发展。[93][94][95][96][97][98] 9. 环保设备:八大领域节能降碳,节能设备需求有望释放。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对多个行业提出节能降碳要求,有望带动相关设备需求。[100][106][107]
海创药业:氘恩扎鲁胺商业化在即,protac临床进展可期
德邦证券· 2024-09-10 16:03
投资评级 - 海创药业(688302.SH)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3] 核心观点 - 海创药业的核心产品氘恩扎鲁胺(HC1119)商业化在即,预计将成为首款获批上市治疗阿比特龙/化疗后的mCRPC(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国产创新药物[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无药品销售收入,销售费用为576.9万元,同比增长280%;管理费用为2136.7万元,同比下降46%;研发费用为8792.4万元,同比下降41%;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余额为4.92亿元[5] - 预计2025-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63亿元和3.63亿元[6] 在研管线进展 - HP518: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口服AR PROTAC在研药物,针对晚期前列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正在入组;2024年6月获FDA快速通道认定用于治疗乳腺癌[6] - HP501(URAT1抑制剂):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的II/III期临床试验积极推进,中国联合用药的IND申请已于2024年4月获NMPA批准[6] - HP537(p300/CBP抑制剂):治疗血液肿瘤处于I期阶段,美国临床试验申请于2024年7月获FDA批准[6] - HP560(BET抑制剂):治疗骨髓纤维化处于I期阶段[6] - HP568(ER靶点):正在IND申报中,拟用于ER+乳腺癌[6] - HP515(THRβ激动剂):IND申报中,拟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6] 财务数据及预测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无营业收入,预计2025年和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3亿元和3.63亿元[7]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34亿元,预计2025年和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和-1.67亿元[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85.0%,预计2025年和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89.0%和90.0%[7] - 2024年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为-20.4%,预计2025年和2026年分别为-24.7%和-22.1%[7] 市场表现 - 海创药业股价在过去一年内表现不佳,相对沪深300指数,1个月、2个月和3个月的绝对涨幅分别为-6.59%、0.24%和-6.38%[4]
兖矿能源:煤化一体龙头,成长弹性兼具


德邦证券· 2024-09-10 08:23
公司投资评级和核心观点 投资评级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5] 核心观点 1. 以煤为基,一体化布局的全球能源龙头。兖矿能源是中国动力煤龙头企业,华东地区最大煤炭生产商,通过"外延+内伸"并举,形成以矿业、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智慧物流为主导产业的产业格局。[11] 煤炭主业分析 2. 聚焦煤炭主业,能源产区重心西移。煤炭生产销售是公司第一大产业,2023年占主营收入77%。公司煤炭开采起步于山东,逐步向中西部资源富集省区布局,2023年晋陕蒙新区域产量占比56%。[12][13][14][15][16][27] 3. "内生+外延"增长强劲,中长期发展战略清晰。公司通过收购鲁西矿业和新疆能化,产能快速增长。在建万福煤矿和五彩湾四号露天矿将于2024-2025年投产,未来5-10年内煤炭产量有望达到3亿吨。[19][20][21][27] 4. 集团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异。除兖矿能源外,山东能源集团还拥有175亿吨煤炭资源储量,可采储量50亿吨,核定产能9528万吨。[27][28] 5. 公司煤价弹性较大,上行周期有望迎来量价齐升。公司在市场煤价上涨时更具弹性,2021-2022年吨煤售价大幅提升。澳洲市场不受国内长协政策限制,也有较大上涨空间。[33][34][35][36] 化工业务分析 6. 产业延伸谋转型,聚焦高端化工新材料。公司通过自建和收购已打造5个高端化工园区,2023年化工品产量858.7万吨创历史新高。未来5-10年内化工品年产量有望达2000万吨。[42][43][44][45] 7. 短期油价震荡偏强,煤化工有望边际复苏。原油价格上涨将带动下游化工产品价格同步上行,公司煤化工业务有望受益。[39][40] 其他分析 8. 公司经营稳定,现金分红优异。2023-2025年公司拟派送红股0.3股,现金分红115亿元,分红率为57%,对应A股股息率10%,H股股息率16%。[54][55][56] 9. 资产结构优化,分红承诺彰显企业价值。公司2024年成功配售2.85亿股H股,募集资金净额约49.3亿港元,将用于资产储备及降低资产负债率。[54]
开立医疗:24中报点评:招投标减少影响业绩,看好H2恢复
德邦证券· 2024-09-10 08: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开立医疗维持"买入"评级[2]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3亿元(-2.94%),实现归母净利润1.71亿元(-37.5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5亿元(-43.27%)。24Q2营业收入5.33亿元(-6.48%),归母净利润0.7亿元(-47.7%),扣非归母净利润0.63亿元(-57.49%)。[5] 2. 招投标减少导致业绩承压,内窥镜板块维持增长。23H2以来的行业整顿叠加24H1设备更新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导致24H1终端医院采购减少,超声、内镜等的招标量相比去年同期下滑较多。但内窥镜业务维持增长,实现收入3.87亿元(+2.84%)。[5] 3. 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强,销售团队逆势扩张。24H1公司销售费用2.87亿元(+24.1%),管理费用6282万元(+13.44%),研发投入2.12亿元(+24.96%)。公司在行业低谷时期,继续加强研发投入和营销团队的扩张,员工总数突破3000人。[5] 4. 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5.08/6.48/7.9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5/19/16倍。[5] 分部门总结 超声业务 - 24H1公司彩超业务实现收入6.1亿元(-5.94%),毛利率62.99%(-3.53pct)。[5] - 近三年内,公司在超高端、高端及中低端平台的超声产品研发持续发力,已推出P80/S80超高端系列及S60/P60等高端产品系列。[5] 内窥镜业务 - 24H1公司内窥镜业务实现收入3.87亿元(+2.84%),毛利率73.77%(-0.05pct)。[5] - 公司2024年正式上市550的升级款HD-580,580在图像的清晰度、分辨率方面有较大提升,进一步提升了公司软镜的性能。[5] 其他业务 - IVUS领域,公司的血管内超声诊断系统V10和一次性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TJ001是中国首个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绿色通道)的血管内超声诊断产品。[5] - 公司营销网络已覆盖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品牌推广、销售策略、经销商培训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5]
Q2综述、周观点:板块表现分化,布局行业龙头,兼顾细分成长
德邦证券· 2024-09-10 08: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轻工制造板块"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3] 报告的核心观点 家居行业 1. 家居企业Q2营收普遍承压,需求端整体承压,流量入口持续变迁。欧派家居、志邦家居、索菲亚等家居企业Q2营收和利润均有所下滑。[3] 2. 地产政策方面出现积极变化,如湘潭、海口等地出台多项优化购房政策,有利于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3] 3. 建议关注定制板式家具、大家居战略、智能赛道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如志邦家居、欧派家居、好太太等。[3] 包装行业 1. 金属包装企业如奥瑞金、昇兴股份Q2盈利保持稳定增长。[3] 2. 奥瑞金拟以60.66亿港元全面要约收购中粮包装,有利于扩大产能规模和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3] 3. 建议关注金属包装领域的奥瑞金,纸包装领域的裕同科技,塑料包装的永新股份等。[3] 其他行业 1. 个护文娱板块,百亚股份Q2业绩超预期,国产品牌加速突围。[4] 2. 新型烟草板块,思摩尔国际自有品牌业务录得较高增长。[5] 3. 二轮车板块,爱玛科技、九号公司等头部企业表现较优,受益于"白名单"、以旧换新等政策利好。[6] 4. 出口及品牌出海板块,匠心家居、共创草坪等出口企业表现较好,家具出口福建、广东等地区增速较快。[7] 5. 宠物板块,乖宝宠物、佩蒂股份等头部企业业绩保持良好增长。[8] 6. 纺织服装板块,运动服装品牌如安踏体育、李宁等表现较好,非运动服装承压。[9] 根据目录分别总结 1. 家居行业 1. 家居企业Q2营收普遍承压,需求端整体承压,流量入口持续变迁。[3] 2. 地产政策方面出现积极变化,如湘潭、海口等地出台多项优化购房政策,有利于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3] 3. 建议关注定制板式家具、大家居战略、智能赛道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如志邦家居、欧派家居、好太太等。[3] 2. 包装行业 1. 金属包装企业如奥瑞金、昇兴股份Q2盈利保持稳定增长。[3] 2. 奥瑞金拟以60.66亿港元全面要约收购中粮包装,有利于扩大产能规模和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3] 3. 建议关注金属包装领域的奥瑞金,纸包装领域的裕同科技,塑料包装的永新股份等。[3] 3. 其他行业 1. 个护文娱板块,百亚股份Q2业绩超预期,国产品牌加速突围。[4] 2. 新型烟草板块,思摩尔国际自有品牌业务录得较高增长。[5] 3. 二轮车板块,爱玛科技、九号公司等头部企业表现较优,受益于"白名单"、以旧换新等政策利好。[6] 4. 出口及品牌出海板块,匠心家居、共创草坪等出口企业表现较好,家具出口福建、广东等地区增速较快。[7] 5. 宠物板块,乖宝宠物、佩蒂股份等头部企业业绩保持良好增长。[8] 6. 纺织服装板块,运动服装品牌如安踏体育、李宁等表现较好,非运动服装承压。[9]
传媒互联网行业8月报:OpenAI或将发布“草莓”大模型,《黑神话:悟空》点燃国产3A游戏热度
德邦证券· 2024-09-09 08: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今年行业基本面逐步修复 ARVR和AIGC赛道成长预期明显 当下是布局时机 政策支持数字经济、文化产业和平台经济发展 看好行业未来发展 认为行业整体加配机会已现 [5] 行情回顾 A股传媒板块 - 2024年8月 传媒行业指数(SW)涨跌幅为 -1.65% 沪深300涨跌幅为 -3.51% 创业板指涨跌幅为 -6.38% 上证综指涨跌幅为 -3.28% [3][20] - 各传媒子板块中 媒体涨跌幅 -0.11% 广告营销涨跌幅 -3.02% 文化娱乐涨跌幅 -0.01% 互联网媒体涨跌幅 -6.63% [20] - 涨幅前十个股包括华谊兄弟(32.14%)、广西广电(25.96%)等 跌幅前十个股包括旗天科技(-30.20%)、紫天科技(-18.41%)等 [23] 港股互联网板块 - 2024年8月 港股互联网板块涨幅为3.03% 恒生科技涨幅为1.24% 恒生指数涨幅为3.72% 港股互联网板块相较恒生科技指数跑赢1.79% [3][24] - 涨幅前十个股包括新意网集团(22.18%)、东方甄选(19.71%)等 跌幅前十个股包括众安在线(-24.10%)、心动公司(-13.55%)等 [26] 月度数据跟踪 游戏市场 - 2024年7月 中国游戏市场规模为278亿元 环比增长4.26% 同比下降2.83% 市场规模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 为近5个月最大值 [4][27][31] - 2024年7月 中国客户端游戏市场规模为56.94亿元 环比上升1.27% 同比下降0.03% 《永劫无间》等头部产品运营活动表现佳 新品《七日世界》《绝区零》提供增量 [4][31] - 2024年7月 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211.64亿元 环比增长6.87% 同比下降4.28% 《王者荣耀》等头部产品流水呈增势 《绝区零》等新品流水超亿元 [4][31] 电影 - 2024年8月全国票房40.31亿元 观影总人次约1亿 总场次1293.8万 平均票价40.8元 总票房环比减少25% 同比减少48% [4][32] - 票房前三分别为《抓娃娃》8.33亿 《异形:夺命舰》6.42亿、《白蛇:浮生》3.90亿 [4][32] 本月重点事件点评合集 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提出文旅融合、文化娱乐、出版服务、数字经济消费等6方面20项重点任务 [35] - 建议关注游戏、动漫等相关产业链标的 港股如腾讯控股等 A股如恺英网络等 [35] 2024年第四批进口游戏版号发放 - 合计15款产品获批 年内累计发放75款 重点产品包括腾讯、网易等公司的游戏 [35] - 港股建议关注腾讯等 A股建议关注巨人网络等 [35][36] 国产3A《黑神话悟空》于8月20日上线 - 上线多平台 有不同版本售价 预购有奖励 预售销量及Steam平台表现出色 [37] - 看好游戏板块机会 A股建议关注巨人网络等 港股建议关注腾讯等 [37] 《黑神话:悟空》全平台销量超过1000万套 - 截至2024年8月23日21点 全平台销量超1000万套 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300万人 Steam单平台历史最高同时在线约241.6万人 [37] - 带火山西文旅 利好游戏板块情绪 看好新游上线业绩弹性 建议关注恺英网络等及相关产业链公司 [37][38] 阿里巴巴于8月28日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主要上市 - 成为港交所、纽交所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 不涉及新股发行和融资 8月23日美股开盘阿里巴巴涨超2% 市值超拼多多 [38] - 建议关注互联网核心资产如腾讯控股等 [38][39] 8月版号发放数量创今年新高 游戏供给端有望持续向好 - 8月共117款游戏过审 是24年以来最多一批 2024年已发放926款游戏版号 包括76款进口游戏版号 [39] - 建议关注项目储备丰富的公司如腾讯控股等及相关产业链公司 [39] OpenAI或即将推出代号“草莓”的AI产品 - “草莓”能解决数学问题、应对编程挑战、处理主观话题 逻辑性有望成大模型训练合成数据来源 或减少模型错误率 [39][40] - OpenAI研发的“猎户座”或成重要节点 建议关注AI相关标的如恺英网络等 [40][41] 投资组合 - 腾讯控股、网易、美团、哔哩哔哩、快手、百度集团、青木科技、恺英网络、上海电影、神州泰岳、吉比特、姚记科技、汤姆猫、芒果超媒、皖新传媒、分众传媒等 [4] 投资主题 - 收并购 游戏 AI和VR 教育 短剧 影视动漫 广告等 [4] 受益标的 - 港股海外公司有阿里巴巴 - SW、京东集团 - SW等 A股有慈文传媒、掌阅科技等 [5]
科伦博泰生物-B:开展十项全球三期,预计多个产品国内将获批
德邦证券· 2024-09-09 08: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科伦博泰生物-B(06990.HK)买入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公司预期于2024年下半年或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推出核心产品sac-TMT(佳泰莱®)、A166(舒泰莱®)以及主要产品A167(科泰莱®)、A140(达泰莱®),已组建成熟商业化团队 [5] - 公司已建立包含超过十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的强大管线,其中四款处于NDA申请阶段,管线丰富,ADC海外价值逐步凸显 [5]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为17.44、16.20、26.88亿元 [5] 公司投资评级总结 1. 投资评级:买入 [1] 2. 核心观点: - 公司多款产品有望获批,商业化准备就绪 [5] - 公司管线丰富,ADC海外价值逐步凸显,预计未来3年收入增长 [5] 3. 财务数据: - 2024-2026年预计收入分别为17.44、16.20、26.88亿元 [6] - 2024-2026年预计净利润分别为-4.05、-7.07、-2.37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