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新新材(839719)
搜索文档
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三十三期:中央财经委定调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关注北交所深海经济产业链企业
华源证券· 2025-07-07 16:58
报告核心观点 中央财经委定调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 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预计达 11.18 万亿元,北交所存在 11 家深海经济产业链企业,同时北交所科技成长股股价有相应表现,部分行业市盈率和市值有变化,还有企业发布投资设立子公司等公告 [4] 深海科技现身《政府工作报告》,2025 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预计达 11.18 万亿元 新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研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 - 2025 年 7 月 1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将其提升至“中国式现代化重要支撑”战略高度 [8] - 国家在深海科技产业战略部署有技术攻关、产业培育和资本对接三大突破点,如设立专项、培育领军企业、组建 500 亿投资基金等 [9] 行业:2024 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 10.54 万亿元(yoy+5.9%) - 深海定义多维度分异,资源丰富,包括金属矿产、生物和能源等 [11][18] -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推动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为海洋经济注入动力 [13] - 2024 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 105438 亿元,同比增长 5.9%,预计 2025 年达 111782 亿元;15 个海洋产业增加值 43733 亿元,同比增长 7.5% [19][21] - 海洋经济产业链分上中下游,深海水下技术装备体系含三大核心系统 [22][26] - 2024 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 1032 亿元,同比增长 9.1%,预计 2025 年达 1126 亿元 [30] - 深海科技产业链延伸拓展,面临挑战也有机遇,如新兴赛道有望成增长点 [31] - 深海科技发展有作战平台、信息获取、观测监视、基础研究等方面趋势 [35] - 北交所中有 11 家深海经济产业链企业,涉及传感器、液压油缸等业务 [40] 总量:北交所科技成长股股价涨跌幅中值 -3.68% - 2025 年 6 月 30 日至 7 月 4 日,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企业少数上涨,区间涨跌幅中值为 -3.68%,上涨公司 19 家(占比 13%),云创数据等位列涨幅前五 [4] - 北证 50、沪深 300、科创 50、创业板指周度涨跌幅分别为 -1.71%、+1.54%、-0.35%、+1.50% [4] 行业:机械设备产业市盈率 TTM 中值 +4.22%至 63.4X 电子设备 - 市盈率 TTM 中值由 63.1X 降至 61.6X,0~20X 区间企业数量增至 1 家,20~30X 区间减至 2 家 [48] - 总市值由 1438.8 亿元降至 1381.2 亿元,市值中值由 25.7 亿元降至 24.2 亿元,灿能电力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48] 机械设备 - 市盈率 TTM 中值由 60.8X 升至 63.4X,各区间企业数量不变 [55] - 总市值由 1092.7 亿元降至 1062.6 亿元,市值中值由 22.6 亿元降至 21.6 亿元,七丰精工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55] 信息技术 - 市盈率 TTM 中值由 104.2X 升至 108.3X,各区间企业数量不变 [59] - 总市值由 968.4 亿元降至 941.2 亿元,市值中值由 28.3 亿元降至 27.0 亿元,云创数据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61] 汽车 - 市盈率 TTM 中值由 33.1X 降至 31.3X,20~30X 区间企业数量增至 4 家,>100X 区间减至 2 家 [64] - 总市值由 562.9 亿元降至 540.9 亿元,市值中值由 21.2 亿元降至 20.6 亿元,华洋赛车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66] 新能源 - 市盈率 TTM 中值由 38.4X 升至 38.7X,20~30X 区间企业数量增至 4 家,30~50X 区间减至 4 家 [70] - 总市值由 498.1 亿元降至 489.6 亿元,市值中值由 23.1 亿元降至 22.4 亿元,艾能聚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71] 公告:雷神科技拟与汇鼎光学等共同投资设立江苏雷欧汇鼎智能眼镜有限公司 - 广脉科技控股子公司出资 1000 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广脉智算科技(甘肃)有限公司 [74] - 创远信科获得应用于信道模拟等相关专利 [74] - 天润科技获得基于遥感数据等相关发明专利 [74] - 雷神科技拟与汇鼎光学等共同投资 1000 万元设立江苏雷欧汇鼎智能眼镜有限公司,持有 35%股权 [74]
宁新新材(839719) - 方正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江西宁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核查意见
2025-07-02 20:02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5月26日北交所上市,发行2327.34万股,募资3.4165亿元[2][3] 资金使用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宁昱鸿项目投入2.1061亿元,进度81%[5] - 补充流动资金投入4308.78万元,进度99.55%[7]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募集资金存储余额78.02万元[7] 资金变更 - 拟将宁昱鸿项目剩余4980.99万元变更为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 - 2025年6月30日,变更议案通过董监事会,待股东大会审议[11]
宁新新材(839719) - 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
2025-07-02 20:01
募集资金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发行2327.34万股,发行价14.68元/股,募资3.42亿元,净额3.03亿元[3]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募投项目累计投入2.54亿元,进度83.65%[4]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募集资金存储余额78.02万元[8] 项目投入情况 - 江西宁昱鸿项目累计投入2.11亿元,进度81%[4] - 补充流动资金投入4308.78万元,进度99.55%[4] 资金变更情况 - 江西宁昱鸿项目原定投资2.6亿元,变更后2.11亿元[7] - 新增永久补充流动资金4980.99万元[7] 负债情况 - 截至2025年5月31日,短期借款及年底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5.52亿元[13] 决策情况 - 2025年6月30日,董事会、监事会通过变更募资用途议案,待股东会审议[14] - 保荐机构、公司、监事会认为变更募资用途合理合规[15][18][20]
宁新新材(839719) - 关于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通知公告(提供网络投票)
2025-07-02 20:00
会议信息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召集人为董事会[3][4] - 采用现场和网络投票结合,重复投票以首次为准[6] 时间地点 - 现场会议2025年7月18日15:00,网络投票7月17 - 18日15:00[8]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15日,会议地点宁新新材会议室[9][10][11] 审议议案 - 审议《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12][13] 其他事项 - 登记时间2025年7月17日14:00,地点宁新新材会议室[14] - 联系人为田家利,电话0795 - 4607588[14]
宁新新材(839719) - 第四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02 20:00
决策事项 - 拟终止募投项目中综合车间附属焙烧炉建设[5] - 拟将募投项目剩余4980.99万元募集资金变更为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 会议情况 - 监事会会议于2025年6月30日在宁新新材会议室召开[3] - 应出席监事3人,出席和授权出席3人[4] - 《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表决全票通过,需股东会审议[6]
宁新新材(839719) - 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02 20:00
项目调整 - 拟终止“江西宁昱鸿新材料项目”中未建的综合车间附属焙烧炉建设[5] - 拟将该项目剩余4980.99万元募集资金变更用途为永久补充流动资金[5] 会议安排 - 2025年6月30日召开董事会会议[3] - 董事会提请2025年7月18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7] 议案表决 - 《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待股东会审议[6] - 《关于提请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的议案》通过[7]
宁新新材(839719) - 方正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江西宁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部分股票质押的核查意见
2025-06-27 18:47
业务合作 - 2025年6月16日公司与擎源智链签《贸易框架合同》,销售约4500万元[1] 股权质押 - 李海航等股东累计质押大量股份,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质押占比85.58%[3] - 李海航等股东质押股份为公司融资、借款、授信提供担保[4] 风险提示 - 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份质押比例高,面临控制权不稳定风险[5][7][8] 保荐意见 - 保荐机构认为股份质押为公司所需,无侵害利益及未披露风险[8][9]
宁新新材(839719) - 股权质押公告
2025-06-27 18:46
股份质押 - 股东李海航质押8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9.2380%[3] - 李海航所持股份占比10.4945%,累计质押占比9.2380%[6] - 公司实际控制人等合计持有股份占总股本27.6024%,累计质押占23.6214%[7] - 实际控制人股份质押达其所持股份的85.58%[7] 其他信息 - 保荐机构提请注意控股股东等质押比例高带来的控制权稳定风险[8] - 控股股东等股份质押为公司融资及经营担保[7] - 李海航本次质押期限从2025年6月25日起至业务结清止[3] - 李海航本次质押中730万股为限售股,130万股为无限售股[3]
北交所股票全天成交额241.53亿元,75股成交额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17:40
北交所市场交易概况 - 6月20日北交所总成交量11.01亿股,成交额241.5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62.71亿元 [1] - 个股表现分化:75只上涨(占比28.09%),190只下跌,花溪科技涨停(+30%),宁新新材(+15.67%)、林泰新材(+8.86%)、远航精密(+8.29%)涨幅居前 [1] - 跌幅榜中科力股份(-13.01%)、倍益康(-12.78%)、瑞星股份(-11.85%)表现最弱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75只个股成交额超亿元,其中国航远洋(11.55亿元)、宁新新材(7.02亿元)、科力股份(6.67亿元)位列前三 [1] - 换手率超10%的个股达44只,科力股份(50.11%)、宁新新材(42.29%)、国航远洋(29.56%)换手率最高 [1] - 52只个股换手率在5%~10%区间,159只处于1%~5%区间 [1] 重点个股数据 - 国航远洋收盘价13.62元(+7.08%),成交额11.55亿元,换手率29.56% [1] - 宁新新材收盘价23.70元(+15.67%),成交额7.02亿元,换手率42.29% [1] - 科力股份收盘价51.53元(-13.01%),成交额6.67亿元,换手率50.11% [1] - 七丰精工收盘价40.03元(-11.04%),成交额4.80亿元,换手率22.32% [1] 其他个股表现 - 万达轴承收盘价167.99元(-10.59%),成交额3.56亿元 [1] - 锦波生物收盘价337.51元(-0.14%),成交额2.05亿元 [2] - 贝特瑞收盘价20.96元(+0.38%),成交额9564.98万元 [2] - 曙光数创收盘价56.74元(-2.24%),成交额9138.26万元 [3]
研判2025!中国特种石墨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需求量扩容至25万吨,高端市场有待进一步突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3 09:04
特种石墨行业概述 - 特种石墨是碳质量分数大于99.99%的石墨,具有高强度、高密度、高纯度、化学稳定性高、导热导电率高、耐高温、耐辐射、润滑性强和易加工等特点 [3] - 按材料组织结构可分为粗颗粒、细颗粒和特细颗粒结构三种,按成型方法可分为震动成型、模压成型、挤压成型和等静压成型四类,按用途可分为电火花加工用、模具用、各向同性用和核能用等 [3] - 主要理化指标包括体积密度(g/cm³)、抗压强度(MPa)、抗折强度(MPa)、电阻率(μΩ·m)和灰份(%),不同应用领域有不同国家标准要求 [5][6] 政策环境 - 2019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直径600毫米及以上超高功率电极、高炉用微孔和超微孔碳砖、特种石墨(高强、高密、高纯、高模量)列入鼓励类 [7] - 2022年《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石墨的高端应用和精深加工列入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 [7] - 2023年黑龙江省政策鼓励企业承接和转化解决制约石墨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推动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 [7] - 2023年《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加快先进陶瓷、人工晶体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项目和具有区域优势的石墨、萤石等非金属矿高效利用项目建设 [7] - 2023年《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将高性能航空航天石墨密封材料及制品列入指导目录 [7] - 2024年《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有色金属、化工、无机非金属等先进基础材料升级,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先进半导体等关键战略材料,加快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创新应用 [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石油焦、沥青焦和煤沥青等,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 [9] - 中游特种石墨生产商是产业链核心环节,负责将上游原材料加工成特种石墨产品 [9] - 下游终端应用主要包括冶金、化工、机械、电子、光伏、新能源、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领域 [9] 供需现状 - 2019-2023年中国特种石墨行业产量从6万吨增长至13.41万吨,2024年产量达到12.13万吨,同比下降9.5% [11] - 2024年细结构石墨产量为111616吨,同比下降9.33%,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中粗结构石墨产量为9680吨,同比下降11.37%,主要受市场需求下降影响 [11] - 2019-2024年中国特种石墨行业需求量从11.5万吨增长至2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6.80% [13] - 特种石墨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半导体、新能源电池、人造金刚石、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是战略新兴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之一 [13] 等静压石墨市场 - 等静压石墨是一种高品质特种石墨,具有高纯度、高密度和高强度特点,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航天、电子、机械、核能等领域 [15] - 国产等静压石墨制品在强度、品质、纯度、功能、规格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高端需求仍依赖进口 [15] - 2024年中国等静压石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54.8亿元,同比上涨8.1%;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增长至166.5亿元 [15] - 国产厂商如成都炭材、海成远创、中钢新型等企业崛起,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华垄断局面,部分产品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15] 竞争格局 - 中国特种石墨行业起步较晚,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规模以上企业主要有五星新材、成都炭材、宁新新材、新成新材、赛迈科等,数量相对较少 [17] - 特种石墨深加工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普遍较小,恒圣石墨是为数不多的能做到材料利用率行业第一,成本管控能力强,具备规模效应的深加工企业 [17] - 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3年,主要从事等静压石墨等新型碳材料产品研发、生产、经营,拥有等静压石墨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等静压石墨研发、制造龙头企业,荣获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19] - 2024年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实现营业收入5.71亿元,同比下降44.09%;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下降75.17% [19] - 江西宁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特种石墨材料及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特种石墨行业生产规模较大企业之一,拥有从磨粉、混捏、焙烧、浸渍和石墨化处理到深加工的一体化生产加工能力 [21] - 2024年公司特种石墨营业收入达到1.68亿元,同比下降55.73%,主要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市场竞争加剧,下游光伏、锂电行业产能过剩,对特种石墨产品需求下降 [21] 行业发展趋势 - 高端特种石墨成行业趋势,大规格细颗粒高端产品主要依赖国外进口,存在国产替代空间,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聚焦等静压石墨、核石墨等高端产品技术攻关 [23] - 环保政策出台将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特种石墨行业将面临更高环保要求和更严格能耗限制,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向转型 [24] - 未来需求进一步扩容,新兴领域成增长极,特种石墨在光伏、半导体、锂电池、氢能等领域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5] - 光伏行业对特种石墨需求量预计将以年均20%以上速度增长;锂电池负极材料中人造石墨负极渗透率已突破85%,进一步拉动特种石墨需求 [26] - 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用超薄石墨板、核能领域高温气冷堆用核级石墨等新兴市场将为行业提供新的增长点 [26] 相关企业 - 上市企业包括宁新新材(839719)、东方碳素(832175)、成都炭材(874035)、新成新材(430493)、ST中泰(002092)、中钢国际(000928)、华锦股份(000059)、远兴能源(000683)、上海石化(600688)、恒力石化(600346)等 [1] - 非上市企业包括河南五星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平顶山市天宝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平顶山市博翔碳素有限公司、赛迈科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平顶山市开元特种石墨有限公司、宝丰县洁石碳素材料有限公司、亳州市亚珠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