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铁公司(00066)

搜索文档
港铁公司(0006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

2025-08-14 16:37
股息信息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42 HKD[1] - 除淨日2025年8月27日,股息派发日2025年9月16日[1] 公司人员 - 公司主席为欧阳伯权博士,行政总裁为金泽培博士[2] - 执行总监会成员包括金泽培博士等9人[2] 其他 - 公司发行上市权证/可转换债券不适用[2]
港铁公司(0006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4 16: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收入为273.6亿港元,同比下降6.5%[3] - 经常性业务利润为33.91亿港元,同比下降15.7%[3] - 物业发展利润为55.42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218.5%[3] - 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77.09亿港元,同比增长27.5%[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78.22亿港元,同比增长27.3%(2024年同期为61.44亿港元)[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70.77亿港元,同比增长23.0%(2024年同期为57.55亿港元)[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净利润为77.09亿港元,同比增长27.5%,每股盈利1.24港元[7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物业发展利润增至55.42亿港元,推动基本业务利润增长55.0%至89.33亿港元[73] - 基本业务利润增加31.69亿港元或55.0%至89.33亿港元[165] - 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增加16.65亿港元或27.5%至77.09亿港元[16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计量亏损12.24亿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2.8亿港元[3]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亏损为27.02亿港元(2025年)和8.1亿港元(2024年)[19] - 香港车务营运EBITDA为39.66亿港元,同比下降2.3%,EBITDA边际比率为34.5%,下降1.9个百分点[80] - 香港车务营运EBIT为9800万港元,同比下降76.4%,EBIT边际比率为0.9%,下降2.8个百分点[80] - 总经常性EBIT边际比率下降0.9个百分点至15.4%,反映香港业务成本上升[153][161] - 利息及财务开支增长22.4%至6.33亿港元,因融资活动贷款增加[153][162] 香港业务表现 - 香港车务营运收入为115.0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1.38亿港元有所增长[7] - 香港物业发展利润主要来自何文田站和港岛南岸项目,达55亿港元[5]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收入为171.57亿港元,同比增长1.9%(2024年:168.37亿港元)[36] - 香港车务营运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15.09亿港元,同比增长3.3%[80] - 本地铁路服务乘客量为7.86亿人次,同比下降0.2%,收入为72.41亿港元,同比增长2.9%[82] - 过境服务乘客量为5120万人次,同比增长10.1%,收入为18.10亿港元,同比增长6.6%[82] - 高速铁路及城际客运乘客量为1470万人次,同比增长16.2%,收入为16.56亿港元,同比增长2.1%[82] - 港铁2025年首五个月在香港专营公共交通工具市场整体占有率为50.0%,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83] - 港铁2025年首五个月在过境交通业务市场占有率为48.8%,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83] - 香港客运服务EBIT总计下降18.0%至18.96亿港元,其中香港车务营运EBIT暴跌76.4%至9800万港元,受经营开支上升影响[153][157] 国际业务表现 - 澳洲收入为67.85亿港元,同比下降13.1%(2024年:78.12亿港元)[36] - 中国内地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收入为5.3亿港元,同比下降43.4%(2024年:9.37亿港元)[36] - 瑞典收入为14.92亿港元,同比下降30.2%(2024年:21.39亿港元)[36] - 英国收入为13.96亿港元,同比下降9.7%(2024年:15.46亿港元)[36] - 中国内地及国际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服务约12亿乘客人次[125] - 中国内地及澳门业务收入下降45.1%至5.14亿港元,国际业务收入下降15.9%至96.69亿港元[126] - 中国内地及国际业务EBITDA下降4.7%至6.76亿港元,EBIT下降15.8%至4.09亿港元[126] - 中国内地业务经常性业务利润下跌24.2%至2.04亿港元,国际业务利润下跌17.8%至3.41亿港元[128] 物业发展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香港物业发展利润(除税后)为55.30亿港元,同比增长221.1%(2024年同期为17.22亿港元)[18] - 物业发展除税后利润为55.30亿港元,主要来自何文田站及港岛南岸项目[108] - 何文田站物业发展组合中,“朗贤峯”及“瑜一”分别售出72%及70%单位[109] - 港岛南岸物业发展组合中,“滶晨”售出78%单位,“Blue Coast”及“Blue Coast II”售出75%单位[110] - “YOHO WEST”售出87%单位,“YOHO WEST PARKSIDE”售出97%单位[112] - 预计未来12个月为东涌东站第二期及屯门第16区站第一期项目进行招标[1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港鐵擁有10個住宅物業項目,預計未來數年將提供約9,000個單位[114] 铁路项目 - 高速铁路(香港段)项目造价修订为844.2亿港元,其中194.2亿港元为目前超支[39] - 高速铁路(香港段)项目管理费用由45.9亿港元增加至63.4亿港元,责任上限上升至66.9亿港元[41] - 公司获得香港特区政府708.27亿港元拨款用于沙中线主要建造工程[43] - 公司获得78.93亿港元项目管理费用并已全数确认[43] - 公司向香港特区政府提交829.99亿港元经修订总造价估算,较原本委托金额上调121.72亿港元[46] - 香港特区政府获得立法会批准108.01亿港元额外拨款用于沙中线项目[47] - 公司因履行项目管理责任需承担13.71亿港元额外费用并已作出拨备[47][48] - 公司因红磡事件已拨备20亿港元相关费用[46] - 调查委员会指出红磡站工程未按合约规定执行但达到安全水平[51] - 公司就红磡事件向香港特区政府提交两份最终报告并实施适当措施[51] - 公司未就高速铁路(香港段)进一步修订或仲裁责任作出拨备[45] 财务和融资 - 公司成功发行30亿美元公募票据,包括15亿美元30年期票据[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银行结余及存款为567.96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78.86亿港元增长103.7%[13] - 公司发行总价值30.00亿美元(235.50亿港元)的次级永续资本证券,分为两期各15.00亿美元(117.75亿港元)[58] - 第一期永续证券前5.5年票息率为年利率4.875%,之后每5年重设息率,第10.5年起息差递增0.25%,第25.5年起递增1%[58] - 第二期永续证券前10.5年票息率为年利率5.625%,之后每5年重设息率,第10.5年起息差递增0.25%,第30.5年起递增1%[59] - 公司于2025年3月成功发行30亿美元公募票据,为20多年来香港企业最大一笔30年期美元债券[68] - 公司于2025年6月首次公开发行两期企业次级永续证券,筹资30亿美元,为亚洲(除日本外)企业同类证券最大规模[6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安排529亿港元新融资,包括19亿港元私人配售票据、235亿港元美元公开债券、235亿港元美元永续资本证券及40亿港元银行信贷额度[178] - 公司首次发行永续资本证券,2025年6月底综合负债总额922亿港元,现金及存款568亿港元,未提取信贷额度超262亿港元[179] 股息和股东回报 - 每股基本盈利为1.24港元,去年同期为0.97港元[11] - 公司宣派中期普通股息每股0.42港元[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建议及已批准股息为55.41亿港元[17] - 2025年中期普通股息每股0.42港元,与2024年持平,总额为26.14亿港元[27] - 2025年期末普通股息每股0.89港元,总额为55.41亿港元,较2024年的55.33亿港元略有增长[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中期股息维持每股0.42港元,与2024年同期持平[73] 资产和负债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价值为937.80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963.22亿港元下降2.6%[13]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净资产为2112.07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61.33亿港元增长13.5%[13]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证券投资为66.93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52亿港元增长242.9%[13]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发展中的物业价值为152.87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3.75亿港元增长34.4%[13] - 总资产增加9.6%至4,025.97亿港元[168] - 总负债增加5.5%至1,913.90亿港元[169] - 净资产增加250.74亿港元或13.5%至2,112.07亿港元[170] 税务 - 本期香港利得税项为14.84亿港元(2025年)和8.51亿港元(2024年)[21] - 本期香港以外税项为1.74亿港元(2025年)和2.51亿港元(2024年)[21] - 递延税项为7600万港元(2025年)和900万港元(2024年)[21] - 与两铁合并相关的总税额为61亿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和58亿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23] - 公司购买28亿港元储税券以暂缓缴付补加税款[25] - 与最初款项和所转承之负债的摊销相关的税务拨备计提为2亿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26] - 经常性业务的所得税开支减少1.41亿港元或17.5%至6.65亿港元[163]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承诺投入约1,400亿港元发展新铁路项目,并预留650亿港元用于2023-2027年设施更新[67] - 公司目前有10个发展中住宅物业项目,预计提供约9,000个单位[71] - 公司2025年7月与政府签订北环线(第一部分)项目协议,目标不迟于2034年同步开通主线和支线[69] - 公司深圳地铁十三号线一期首通段已于2024年12月开通,其余路段及北京地铁十七号线中段仍在施工[72] - 公司悉尼地铁M1西北及班克斯敦线西南段工程预计2026年通车[72] - 港鐵2025年上半年重鐵和輕鐵網絡分別提供逾92萬及45萬班次列車服務,準時度達99.9%[85] - 重鐵服務發生6宗可控因素導致的31分鐘以上延誤,輕鐵無相關延誤[85] - 2025年上半年須呈報事故總數同比減少20%[87] - 自動收費系統升級計劃斥資13億港元,已完成37個車站閘機更換(共1,669個)[90] - 觀塘綫及港島綫已投入28列新Q車運行,東涌綫新車型測試中[91] - 信號系統更換工程預計2026年荃灣綫首啟用,2029年全面完成[92] - 東鐵綫13個車站1,600對自動月台閘門安裝提前6個月完成[95]
港岛南港铁站商场上盖住宅项目「Blue Coast」将推出全新2房户型及3房户型
新浪财经· 2025-08-14 10:12
项目进度与推售计划 - 住客尊属升降机Bluestar正式启用 现楼开放进入最后阶段 [1] - 最快24小时内公布Blue Coast II首张现楼价单及参观详情 [1] - 首张价单极可能包括全新2房及3房户型单位 [3] 项目位置与交通优势 - 港岛南岸唯一坐落商场THE SOUTHSIDE上盖项目 [3] - Bluestar升降机直达商场一楼港铁站入口及香叶地道面 便于换乘公共交通 [3] - 经港铁两站直达金钟核心商业区 邻近深水湾/浅水湾/寿臣山名宅地段 [10] 户型与产品设计 - 2房户型(第3座F单位)实用面积443平方呎 采用梗厨设计 [3][7] - 3房1套连储物房及洗手间(第3座G单位)实用面积759平方呎 [3] - 层高3.15米 客厅采用玻璃幕墙转角窗户 增强采光与通风 [3][7] 精装配置与品牌 - 全数单位配置德国品牌LEICHT厨柜及Gaggenau厨房家电 [10] - Gaggenau家电包含冰箱/抽油烟机/单头煤气炉/双头电磁炉/蒸焗炉/洗衣干衣机 [5][8] - 卫浴采用Hansgrohe淋浴系统/Kaldewei浴缸/Duravit洁具 [5][8] - 部分户型配备法国Vinvautz酒柜 [5] 项目规模与配套 - 整个Blue Coast系列共提供1,200伙分层住宅单位 [10] - 配备住客会所"BIOPHILIA REALM"及"港岛南岸中央住客会所" [10] - 具体地址为香叶道11号 属香港仔及鸭脷洲区域 [11][12]
中国唯一“没有机场”的省会,正在疯狂建地铁
前瞻网· 2025-08-14 09:46
西安地铁发展现状 - 西安地铁里程从2019年158公里增长至2024年400公里 跻身全国第十 [1][2] - 2024年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营收33.62亿元 净利润亏损5.26亿元 较上年由盈转亏 [4] - 与港铁合作成立合资企业 从事零售商业地产开发和运营 港铁持股51% 西安方持股49% [17][18] 行业盈利困境分析 - 全国28个城市地铁公司中26个扣除政府补贴后亏损 仅福州和上海盈利 [2][4] - 深圳地铁2024年票务收入129.7亿元(4.3元/票×30亿人次) 但运营成本达159亿元 [11] - 每公里地铁建造成本约7-8亿元 大城市因拆迁和地质因素成本翻倍 [5] 成本结构分析 - 北京地铁年人工成本超60亿元 电力成本超13亿元 [7] - 收入主要依赖票务(起步价2-3元 最高5-15元) 商业经营和资源开发占比较低 [8][11] - 西安地铁若扣除23.33亿元政府补贴 实际亏损将超28亿元 [4][11] 港铁成功模式 - 2024年港铁总收入600.11亿港元(+5.3%) 净利润157.72亿港元(+102.6%) [13] - 收入构成:香港客运服务283.56亿港元(47.2%) 物业租赁及管理53.79亿港元(9%) [15] - 采用"轨道+物业"开发模式 日均客流密度超25万人次/公里 是北上广深的2倍 [16] 西安商业开发潜力 - 客运强度达1.06万人次/公里日 排名全国前十 [9] - 现存三大短板:商业覆盖有限、业态同质化、空间利用效率低下 [22] - 可构建四级商业开发体系:核心商圈站/区域中心站/社区生活站/交通枢纽站 [22] 创新发展方向 - 结合唐文化元素开发沉浸式文创商业 如"唐风市集"主题街区 [23] - 通过热力图分析客流特征(通勤型/旅游型/购物型) 优化商业布局 [23] - 需建立"土地增值-文化赋能-商业反哺"良性循环 实现向城市价值运营商转型 [24]
港铁公司(00066) - 2025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8-14 09:30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Certain statements contained in this presentation may be viewed as forward- looking statements. Such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involve known and unknown risks, uncertainties and other factors, which may cause the actual performance, financial condition or results of operations of the Company to be materially different from any future performance, financial condition or results of operations implied by such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Interim Results 2025 Business Review MTR Corpo ...
瑞银:料港铁公司(00066)未来五年资金缺口或达1170亿港元 维持“沽售”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16:18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维持港铁公司"沽售"评级 因风险回报缺乏吸引力 [1] - 目标价从21.6港元上调至24港元 相当于每股资产净值折让30% [1] - 下调2025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2%至12% 反映较高利息支出 [1] 财务风险与资金状况 - 预计2025-2029年面临1170亿港元资金缺口 因新铁路项目资本开支增加及利息支出上升 [1] - 若土地市场持续低迷 2029年净资产负债比率可能接近100%(永久资本证券视为债务) [1] - 股息可持续性令人担忧 因独立信贷状况较弱且派息上升空间有限 [1] 现金流与派息预测 - 2025年派息后自由现金流预计为负129.8亿港元(2024年为负100.82亿港元) [1] - 2026-2029年派息后自由现金流预测分别为负85.17亿港元、263.69亿港元、344.7亿港元及350.78亿港元 [1] - 今明两年每股派息预计均为1.31港元 [1] 股息率与同业比较 - 当前股息率4.7% 低于龙头开发商平均5.4%的股息率 [1] - 历史表现显示 在住宅物业复苏初期公司表现逊于龙头开发商(2009-2018年周期) [1]
港铁公司(00066)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5 16:34
公司信息 - 公司名称为香港铁路有限公司[1] - 呈交者为马琳,职衔为公司秘书[5]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6,224,823,171,库存股份为0[2] - 本月已发行股份及库存股份数目增减均为0[2]
小摩:首予港铁公司目标价29港元 评级“中性”
智通财经· 2025-08-05 11:08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摩根大通首予港铁公司目标价29港元和"中性"评级 [1] 商业模式特点 - 公司采用独特商业模式将铁路营运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 利用交通基础设施释放房地产投资机会 [1] 风险回报平衡因素 - 香港本地铁路运营在疫情后反弹势头已充分反映 [1] - 租赁业务增长乏力限制上行潜力 [1] - 预计从2027年开始房地产开发利润将放缓 [1] - 香港北环线开发项目导致资本支出需求增加 [1] 财务表现预期 - 2025-2027财年盈利复合或有16%下降 [1] - 预期股息将保持稳定 [1]
小摩:首予港铁公司(00066)目标价29港元 评级“中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11:04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摩根大通首予港铁公司目标价29港元及"中性"评级 [1] 商业模式特点 - 公司采用独特商业模式将铁路营运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 利用交通基础设施释放房地产投资机会 [1] 风险回报与市场表现 - 公司风险回报目前处于平衡状态 香港本地铁路运营在疫情后反弹势头已充分反映 [1] - 上行潜力受限于租赁业务增长乏力 [1] - 房地产开发利润预计从2027年开始放缓 [1] - 香港北环线开发项目导致资本支出需求增加 [1] 财务表现预测 - 2025-2027财年盈利复合或有16%下降 [1] - 预期股息将保持稳定 [1]
今日共615只港股被沽空 总沽空金额为288.22亿港元
第一财经· 2025-07-29 17:28
港股沽空数据总览 - 7月29日港股市场沽空总额达288.22亿港元 [1] - 当日被沽空个股数量为615只 [1] - 沽空金额超1亿港元的个股有74只 [1] 沽空金额前三个股 - 小米集团-W以22.09亿港元沽空金额位居首位 [1] - 腾讯控股以9.55亿港元沽空金额位列第二 [1] - 药明康德以6.98亿港元沽空金额排名第三 [1] 沽空比率超30%个股 - 共32只个股沽空比率超过30% [1] - 深圳高速公路股份以53.32%沽空比率居首 [1] - 港铁公司以51.83%沽空比率位列第二 [1] - 蔚来-SW以45.53%沽空比率排名第三 [1] 沽空比率偏离幅度异常个股 - 共65只个股沽空比率偏离幅度超100% [1] - 中国旭阳集团以403.05%偏离幅度居首 [1] - 锅圈以357.89%偏离幅度位列第二 [1] - 微盟集团以345.55%偏离幅度排名第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