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朗诗绿色管理(00106)
icon
搜索文档
【LME有色金属库存日报】金十期货6月6日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有色金属库存及变化如下:1. 铜库存132400吨,减少5600吨。2. 铝库存363850吨,减少2000吨。3. 镍库存200106吨,减少618吨。4. 锌库存136975吨,减少175吨。5. 铅库存281275吨,减少1375吨。6. 锡库存2440吨,减少5吨。
快讯· 2025-06-06 16:26
金十期货6月6日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有色金属库存及变化如下: LME有色金属库存日报 1. 铜库存132400吨,减少5600吨。 2. 铝库存363850吨,减少2000吨。 3. 镍库存200106吨,减少618吨。 4. 锌库存136975吨,减少175吨。 5. 铅库存281275吨,减少1375吨。 6. 锡库存2440吨,减少5吨。 ...
朗诗绿色管理(00106.HK)4月30日收盘上涨25.0%,成交41.57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4-30 16:30
资料显示,朗诗绿色管理有限公司(Landsea Green Management Limited)为朗诗集团(集团网 站:www.landsea.cn)绿色住宅发展业务的唯一上市平台,现有业务包括位于中国及美国的物业投资、发展 及管理。朗诗集团创立于2001年,是一家具有绿色环保、纵向一体化专业能力的国际性开发服务商。朗 诗自2004年开始实施聚焦绿色科技差异化发展战略,目前主营业务为地产开发,同时正积极开展绿色养 老、绿色金融服务、绿色装饰、绿色设计、物业服务等相关业务,并在美国和德国积极拓展海外地产业 务。2015年朗诗发布了'产品差异化、资产轻型化、市场国际化'的战略,实现由传统开发商向以绿色房地 产开发服务为主的新型轻资产绿色企业的转型。朗诗集团是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创始会员,同时也是德 国、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成员。连续六度入围'中国房地产企业'百强名单,位列'标准排名2016中国绿房 企top30'前三甲,曾三次获评'中国绿公司百强'。作为集团旗下从事地产开发的业务主体,朗诗绿色管理有 限公司秉承'为人造房'的理念,至今已开发近100个绿色科技地产项目,先后进入上海、深圳、天津、南 京、杭州、苏州、武 ...
朗诗绿色管理(0010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6:38
Contents 目錄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公司資料 | 4 | | --- | --- | --- | | Definitions | 釋義 | 6 | | Major Events and Accolades of | 朗詩綠色管理2024年大事記與榮譽 | 12 | | Landsea Green Management in 2024 | | | | Biographical Details of Directors and Senior Management | 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簡介 | 16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23 |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 企業管治報告 | 45 | | Directors' Report | 董事局報告 | 78 | |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107 |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and | 綜合損益及 ...
朗诗绿色管理(0010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2:46
中国地产销售与储备数据 - 2024年度中国地产签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58.3亿元,签约面积约为28.9万平方米[2] - 2024年度中国地产新增可售货值约为人民币106.2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剩余可售货值约为人民币1171.3亿元[2] - 2024年度中国地产在无锡、丽水获取3个开发销售型物业项目,新增可售面积39.7万平方米,可售货值约人民币106.2亿元,新增开发代建服务合同额约人民币1.1亿元(2023年约人民币4.6亿元)[64] - 2024年度中国地产签约销售额约人民币58.3亿元(2023年约人民币105.2亿元),签约面积289,344平方米(2023年569,601平方米)[65] - 2024年度中国地产物业销售权益项目签约销售总计约人民币7.46亿元,签约销售面积30,293平方米,均价每平方米人民币24,620元[65] - 2024年合同销售合计签约额745,824千元,销售建筑面积30,293千平方米,平均售价24,620元/平方米[66] - 2024年度公司拥有储备项目总可售面积为5,459,056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人民币1,171.3亿元[66] - 2024年度公司权益项目可售面积为424,792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人民币128.6亿元[66] - 2024年度公司应占权益部分可售面积为270,649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人民币74.6亿元[66] - 2024年度公司开发代建服务项目共78个,可售面积5,034,264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人民币1,042.7亿元[66] - 南京紫熙府权益比例为20%,签约额317千元[66] - 合肥朗诗高新麓院权益比例为49%,签约额2,504千元[66] - 宜兴新都府权益比例为26%,签约额5,615千元[66] - 2024年末中国累计土储总建筑面积1855.4987万平方米,其中已竣工916.9213万平方米,发展中702.8484万平方米,未来发展235.729万平方米[68] 集团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集团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17.3亿元,毛利约为人民币3.12亿元[2] - 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39039797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725922千元[4] - 2024年销售及服务成本为人民币7929178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414125千元[4] - 2024年毛利为人民币1110619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311797千元[4] - 2024年经营亏损为人民币1826304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668420千元[4] - 2024年年度亏损为人民币1513469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863319千元[4] - 2024年财务费用净额为人民币120659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213102千元[4] - 年度亏损为1513469千元人民币,上一年度为863319千元人民币[6] - 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1599598千元人民币,上一年度为863215千元人民币[6] - 年度亏损归属于本公司股东为1509333千元人民币,上一年度为860793千元人民币[6] - 年度每股基本亏损为0.327元人民币,上一年度为0.189元人民币[6] - 年度每股稀释亏损为0.327元人民币,上一年度为0.189元人民币[6]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计426720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973889千元人民币[7] - 2024年流动资产总计505609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379696千元人民币[7] - 2024年资产总值为932329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9353585千元人民币[7] - 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64802千元人民币,上一年度为8353千元人民币[6] - 年度其他全面(亏损)╱收益,扣除税项为86129千元人民币,上一年度为104千元人民币[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人民币42.13亿元,负债净额约为人民币15.59亿元[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净亏损人民币15.13亿元[1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抵押借款共约人民币511百万元已逾期未偿还,其中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约人民币451百万元,银行贷款约人民币60百万元[16]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中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为人民币351,662千元,借款为人民币5,241,915千元等[9]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中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为人民币8,082,921千元,借款为人民币1,972,978千元等[9]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7,281,301千元[9] - 2024年12月31日,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资本及储备中股本为人民币38,702千元,储备为人民币(49,729)千元等[9]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及赤字╱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9,353,585千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净亏损人民币15.13亿元,经营现金流出净额人民币9.80亿元[17] - 2024年中国内地房地产开发及销售在某一时点确认的收入为44,024千元,2023年为57,799千元[30] - 2024年美国房地产开发及销售在某一时点确认的收入为1,287,503千元,2023年为8,385,216千元[30] - 2024年中国内地管理服务在某一时点确认的收入为65,463千元,2023年为92,366千元[30] - 2024年美国管理服务在某一时点确认的收入为2,352千元,2023年为2,443千元[30] - 2024年美国房地产开发及销售在某一期间确认的收入为5,167千元,2023年为173,565千元[30] - 2024年中国内地管理服务在某一期间确认的收入为318,774千元,2023年为325,680千元[30] - 2024年租金收入(办公物业投资)为2,639千元,2023年为2,728千元[30] - 2024年开发管理服务收入为243,315千元,2023年为248,422千元[30] - 2024年销售管理服务收入为65,463千元,2023年为92,366千元[30] - 2024年度公司总部分部收入为172592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9039797千元人民币下降约80.91%[34][35] - 2024年度美国房地产开发及销售按某一时间点确认的收入为128750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8385216千元人民币下降约84.65%[34][35] - 2024年度中国内地房地产开发及销售按某一时间点确认的收入为4402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7799千元人民币下降约23.83%[34][35] - 2024年度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406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5915千元人民币下降约69.36%[34][35] - 2024年度公司应占联营公司净利润为62355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净亏损94087千元人民币[34][35] - 2024年度公司应占合营企业净亏损为20892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净利润152291千元人民币[34][35] - 2024年度公司分部亏损为134844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41968千元人民币亏损扩大约148.80%[34][35] - 2024年末公司分部资产为932329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19353585千元人民币下降约51.82%[34][35] - 2024年末公司于联营公司的权益为159840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1074737千元人民币增长约48.72%[34][35] - 2024年末公司分部负债为1088247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的17281301千元人民币下降约37.02%[34][35] - 2024年中国内地外部客户收入430,900千元,非流动资产3,332,479千元;美国外部客户收入1,295,022千元,非流动资产934,334千元[36] - 2023年中国内地外部客户收入478,573千元,非流动资产4,208,012千元;美国外部客户收入8,561,224千元,非流动资产765,426千元[36] - 2024年分部亏损1,348,445千元,2023年为541,968千元[36]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1,532,332千元,2023年为823,318千元[36] - 2024年利息收益6,514千元,2023年为18,685千元[36] - 2024年财务费用净额120,659千元,2023年为213,102千元[36] - 2024年资本化借款费用平均年利率约为2.96%,2023年为6.06%[38] - 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亏损884,162千元,2023年无此项亏损[37] - 2024年汇兑收益净额41,958千元,2023年亏损49,445千元[37] - 2024年和2023年即期所得税分别为8120千元和120353千元,中国内地土地增值税分别为42072千元和8654千元,递延所得税分别为-69055千元和-89006千元[39]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所得税费用分别为-18863千元和40001千元[39] - 2024年中国内地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23年大部分为25%,一家西部附属公司为15%[40][41] - 中国内地土地增值税按30% - 60%的累进税率征收,2023年相同[40] - 美国联邦及州税法定税率2024年为27.66%,2023年为27.30%[40] - 2024年和2023年因无应课税溢利,未作香港利得税拨备,税率均为16.5%[41] - 2024年未就中国内地附属公司未汇出利润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4.8539亿元,2023年为18.5364亿元;2024年美国附属公司无未汇出利润,2023年为2.94891亿元,2023年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7944.4万元[42] - 2024年集团有未动用税项亏损10.9171亿元,2023年为17.1695亿元,因不可预见未来利润流未确认[42] - 2024年归属公司股东亏损为1509333千元,2023年为860793千元;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613371千股,2023年为4543175千股;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327元,2023年为0.189元[44] - 2024年归属公司股东亏损1509333千元,2023年为860793千元[46] - 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613371千股,2023年为4543175千股[46] - 2024年每股稀释亏损0.327元,2023年为0.189元[46] - 2024年末投资性物业账面价值66400千元,2023年末为321600千元[48] - 2024年开发中房地产总值2281008千元(中国内地)和7831700千元(美国),2023年为2201764千元(中国内地)和7831700千元(美国)[48] - 2024年开发中房地产减值拨备879281千元,2023年为937914千元[48] - 2024年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等总计1162362千元,2023年为1325120千元[49] - 2024年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等亏损拨备788183千元,2023年为764538千元[49] - 2024年非控制性权益款项3424千元,2023年为4972千元[49] - 2024年非控制性权益款项亏损拨备1573千元,2023年为1369千元[49] - 2024年第三方借贷应收款为910,761千元,2023年为466,128千元[50] - 2024年应收托管费为0千元,2023年为357,162千元[50] - 2024年应收款总额为1,056,766千元,2023年为1,288,213千元[50] - 2024年应收账款(扣除亏损拨备)为204,029千元,2023年为266,280千元[
朗诗绿色管理(0010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6:42
房地产开发及销售 - 公司"朗詩出品"簽約銷售額約為人民幣78.3億元,簽約建築面積約為42.3萬平方米[10] - 公司在中国地区实现了超过2,300套房屋的平稳交付,在美国交付了1,200余套房屋[15] - 中国地区累計可售貨值約人民幣1,185.2億元,一線、新一線及二線城市合共佔比超九成,長三角及大灣區佔比超八成[14] - 本期間可售貨值增加約人民幣88.2億元,可售面積增加約33萬平方米[14] - 美國地區累計可售貨值約為人民幣283億元,其中亞利桑那州佔比約30%,佛羅里達州佔比約25%,得克薩斯州佔比約23%[18] - 本期間,集團在中國新增2個項目,新增可售面積33萬平方米,可售貨值約為人民幣88.2億元[34] - 本期間,集團在美國新增34個項目,新增可售面積約53萬平方米,可售貨值約為人民幣86.9億元[35] - 本期間本集團錄得物業銷售權益項目的簽約銷售總計約為人民幣56.3億元,簽約銷售面積為300,972平方米,均價約為每平方米人民幣18,699元[40]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累計已售未入賬物業面積為1,044,693平方米,金額約為人民幣169.3億元,其中本集團應佔權益下的已售未入賬物業面積為379,455平方米,金額約為人民幣59.1億元[40] 物业管理服务 - 公司共获取新项目36个,其中中国2个,美国34个[15] - 公司共获得国内104个绿色建筑认证,其中56个為三星級認證,在9個城市獲得首個三星級認證[15] - 集團上半年收入主要來自於項目管理服務約1.83億元人民幣[49] - 營業收入主要來自開發代建服務收入約為人民幣1.83億元[50] 投资物业 - 集團持有出租型物業總建築面積為57,362平方米,應佔權益部分建築面積為31,220平方米[30] - 公司的辦公室投資物業租金收入為2,031千人民幣[190] - 辦公室物業投資分部利潤為39.3萬人民幣[194] 财务状况 - 本集團的金融資產減值虧損撥備淨額約為人民幣1.30億元[58] - 本集團的公允價值收益約為人民幣0.16億元[59] - 本集團的利息費用資本化比例約為61.0%,費用化的財務費用約為人民幣1.03億元[64] - 本集團應佔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淨利潤約為人民幣7.50億元,主要由於Landsea Homes由附屬公司變成聯營公司[65] - 本集團的稅項支出約為人民幣0.02億元[66] - 本集團產生淨虧損約為人民幣6.73億元,主要是處置Landsea Homes股權產生[67] - 本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受限制現金合計約為人民幣2.38億元,流動比率約為0.5倍[69] - 本集團的總債務約為人民幣3.26億元,短期債務佔比約73.9%[70] - 集團負債資產比率約為31.3%,較去年同期下降約6個百分點[75] - 集團扣除預收款項後的資產負債率約為107.0%,較去年同期上升約17.7個百分點[75] - 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以及受限制現金約為2.38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約8.52億元[73] - 集團流動資產比率約為0.5倍,較去年同期下降約0.8倍[73] - 集團總債務約為32.6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約39.5億元[74] - 集團浮動負債約為30.8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約31.5億元[74] - 集團短期債務佔比約為73.9%,較去年同期上升約46.6個百分點[74] - 集團內部資金往來形成約0.17億元人民幣的匯兌收益[76] - 集團固定利率債務佔比約為35.3%,較去年同期下降約18.5個百分點[77] - 集團為物業買家提供的未了結擔保約為5.1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約2.16億元[78] 持续经营能力 - 由於2021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內地房地產市場放緩,本集團中國業務的房地產開發業務有所下降,相關預售量和預售款回款大幅減少[10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錄得淨虧損人民幣6.7271億元,並呈報淨經營現金流出人民幣7.4546億元[109] - 上述情況表明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可能對本集團持續經營的能力產生重大疑慮[109] - 本集團已制定若干計劃及措施,以緩解流動資金壓力及改善現金流,包括積極調整銷售及預售活動,與主要承建商及供應商保持持續溝通等[110] - 本集團將繼續積極調整銷售及預售活動以更好地響應市場需求,努力實現最新的銷售及預售預算數量和金額,並加強回款進度[112] - 本集團正積極與違約優先票據持有人協商以達成協議,並密切監察其他借款的財務契約及條款[117] - 本集團將繼續加快收回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並繼續採取積極措施控制行政成本[114] - 然而,本公司管理層能否實現上述計劃及措施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本集團能否持續經營將取決於多項因素[119,120,121,122] - 倘本集團未能實現上述計劃及措施,可能無法持續經營,並須作出調整以將資產賬面值撇減至可收回金額[130] 风险管理 - 本集團承受外匯風險主要來自公司(功能貨幣為港元)和位於美國的其他附屬公司(功能貨幣為美元)的以人民幣計值的若干借款和其他流動負債[152] - 如果人民幣兌港元和美元匯率貶值/升值5%,本集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除所得稅前虧損將減少/增加約人民幣116,942,000元[153] - 除銀行結餘、借款和其他應付款外,本集團並無重大計息資產和負債[157] - 如果銀行結餘和借款利率上升/下降50個基點,本集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除所得稅前虧損將增加/減少約人民幣5,455,000元[158] - 本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信貸風險有限,因交易對手均為信用評級較高的銀行[162] - 本集團一般為購房客戶向銀行提供最高達物業總購買價70%的按揭貸款擔保,可大幅降低信貸風險[164] - 本集團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的信貸風險主要通過個別信用評估及考慮經濟環境等因素得以管控[162] - 本集團並無重大集中信貸風險,風險分散於眾多交易對手和客戶[162] - 本集團為客戶提供的按揭貸款擔保,可通過沒收客戶定金及轉售物業等方式降低損失[164] - 本集團持有的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規模較小,不會對流動性造成重大影響[170,171] - 本集團租賃負債規模較小,不會對流動性造成重大影響[175] - 本集團借款及利息的到期情況顯示,大部分在一年內到期或按要求償還,流動性風險可控[172,173] 分部表现 - 中國內地房地產開發及銷售分部虧損為5.51億人民幣[194] - 美國房地產開發及銷售分部虧損為2658.6萬人民幣[194] - 管理服務分部利潤為5096.9萬人民幣[194] - 辦公室物業投資分部利潤為39.3萬人民幣[194] - 應佔聯營公司淨利潤為7.62億人民幣[194] - 應佔合營企業淨虧損為1.15億人民幣[194] 财务数据 - 公司總收入為39.64億元人民幣[198] - 美國地區收入為10.83億元人民幣,佔總收入的81.8%[199] - 中國內地地區收入為2.40億元人民幣,佔總收入的18.2%[199] - 公司在中國內地的非流動資產為35.60億元人民幣[199] - 公司在美國的非流動資產為18.49億元人民幣[199] - 公司在香港的非流動資產為234萬元人民幣[199] - 公司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為1.33億元人民幣[198] - 公司使用權資產折舊為1.93億元人民幣[198] - 公司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公允價值損失為1.60億元人民幣[198] - 公司應佔合營企業淨利潤為4996.3萬元人民幣[198]
朗诗绿色管理(0010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2:26
签约销售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朗诗出品签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78.3亿元,签约建筑面积约为422,550平方米[1] - 2024年上半年签约销售额约为78.3亿元,签约建筑面积约为42.3万平方米,实现表内收入约13.2亿元[47] - 本期“朗诗出品”签约销售额约78.3亿元(2023年同期约111.6亿元),签约面积422,550平方米(2023年同期562,850平方米)[53]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物业销售权益项目签约销售总计约56.3亿元,签约销售面积300972平方米,均价约每平方米18699元[57] - 合肥朗诗高新麓院权益比例49%,合同销售金额595千元[58] - 南京紫熙府权益比例20%,合同销售金额106千元[58] - 合同销售项目权益比例均为35%[59][60] - 合同销售金额合计5627804千元[60] - 合同销售建筑面积合计300972平方米[60] 开发代建服务数据 - 本期新增开发代建服务合同额约为人民币1亿元[1] - 本期开发代建服务项目收入达约1.82亿元,毛利率约为32%[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提供开发代建服务及小股操盘项目共103个,总可售面积约528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1119亿元,占中国地区总可售货值约94%[49] - 本期新增开发代建服务项目建筑面积514,387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88.2亿元[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获得开发代建服务项目76个,可售面积5028532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1028.2亿元[5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新增开发代建服务合同额约1.0亿元,2023年同期约为2.58亿元[55] - 2024年上半年开发代建服务收入约为1.83亿元,2023年同期约为2.13亿元[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开发代建服务收入约1.83亿元,2023年同期约2.13亿元[64] 可售货值数据 - 本期新增可售货值约为人民币175.1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朗诗出品剩余可售货值约为人民币1,467.8亿元[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国地区累计可售货值约1185.2亿元,本期增加约88.2亿元,可售面积增加约33万平方米[49] - 本期Landsea Homes在美国新增项目可售面积约53.4万平方米,可售货值约86.9亿元,期末累计可售货值约283亿元[50] - 本期开发销售型物业可售面积增长863,002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175.1亿元[53] - 权益项目新增可售面积534,437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86.9亿元,集团应占权益部分增长可售面积187,053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30.4亿元[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储备项目总可售面积7263265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1467.8亿元,权益项目可售面积2234733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439.6亿元[5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在无锡获取2个项目,新增可售面积33万平方米,可售货值约88.2亿元[55] - 2024年上半年,Landsea Homes新增34个项目,新增可售面积约53万平方米,可售货值约86.9亿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储备项目总可售面积为7263265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1467.8亿元[61] - 按权益比例计算,集团应占项目储备可售面积为882101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179.6亿元[61] - 集团获得开发代建服务项目共76个,可售面积为5028532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1028.2亿元[61] - 截至2024年6月末累计已售货值为170232870千元,已售面积9542583平方米,可售货值为146782798千元,可售面积7263265平方米[62] - 截至2024年6月末,获得权益项目累计总建筑面积9656080平方米,已售货值90514254千元,可售货值43959566千元[62] - 截至2024年6月末,委托开发管理项目累计总建筑面积13092765平方米,已售货值79718616千元,可售货值102823232千元[62] 收入与利润数据 - 本期集团收入约为人民币13.2亿元,毛利约为人民币2.15亿元[1]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1,323,015千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3,963,755千元[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214,605千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727,949千元[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人民币1,334,891千元,2023年同期经营利润为人民币87,942千元[2] - 2024年上半年亏损为人民币672,706千元,2023年同期亏损为人民币3,655千元[2][3]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人民币682,116千元,2023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9,200千元[3]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149)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0.008)元[3]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房地产开发及销售收入为1076704千元人民币,美国为516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分别为3714087千元人民币和19372千元人民币[15]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管理服务收入为14316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60544千元人民币[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32301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963755千元人民币[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分部收入为132301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3963755千元人民币下降66.62%[18][19] - 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及销售(美国)分部收入为108186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3733459千元人民币下降70.99%[18][19] - 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及销售(中国内地)分部收入为5628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5085千元人民币增长273.09%[18][19] - 2024年上半年,管理服务分部收入为18283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13161千元人民币下降14.23%[18][19] - 2024年上半年,办公室物业投资分部租金收入为203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050千元人民币下降0.93%[18][1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净利润为76171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净亏损890千元人民币[18][1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应占合营企业净亏损为1153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净利润49963千元人民币[18][1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分部亏损为52657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利润171658千元人民币[18][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中国内地、美国的外部客户收入分别为239,885千元、1,083,130千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228,768千元、3,734,987千元[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部亏损为526,577千元,2023年同期利润为171,658千元[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为8,085千元,2023年同期为11,665千元[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汇兑收益净额为17,216千元,2023年同期为11,732千元[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费用净额为86,441千元,2023年同期为93,774千元;资本化借款费用平均年利率约为6.30%,2023年同期为6.32%[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费用为1,558千元,2023年同期为46,896千元[25] - 2024年上半年归属公司股东亏损675,520千元,每股基本亏损0.149元;2023年同期亏损35,367千元,每股基本亏损0.008元[3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约为13.2亿元,2023年同期约为39.6亿元[63] - 2024年上半年物业销售收入约为11.4亿元,2023年同期约为37.5亿元[63] - 2024年上半年租金收入约为0.02亿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6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约为2.15亿元,2023年同期约为7.28亿元[6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约为16.2%,2023年同期约为18.4%[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已确认收入约13.2亿元,2023年同期约39.6亿元[64] - 同期,集团合并范围内附属公司确认物业销售收入约11.4亿元,2023年同期约37.5亿元;中国地区平均销售价格约每平方米12,514元,2023年同期约35,010元;美国地区平均销售价格约每平方米19,620元,2023年同期约18,000元[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费用约1.00亿元,2023年同期约2.50亿元[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行政费用约2.17亿元,2023年同期约4.32亿元[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净额约1.30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拨回净额约0.36亿元[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公允价值收益约0.16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0.16亿元[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剔除对预收账款确认的融资费用后的利息费用约2.64亿元,2023年同期约3.30亿元;本期利息费用资本化比例约61.0%,2023年同期约69.7%;费用化的财务费用约1.03亿元,2023年同期约1.00亿元;利息收入约0.20亿元,净财务费用约0.83亿元,2023年同期约0.85亿元[7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应占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净盈利约7.50亿元,2023年同期约0.49亿元[71] 资产负债数据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4.0873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73889亿元[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50.0626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3.79696亿元[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104.1500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3.53585亿元[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0.664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8.97亿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00.5363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3.84301亿元[5]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111.2012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2.81301亿元[5] - 2024年6月30日,与房地产开发及销售有关的合约资产为0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42170千元人民币[16] - 2024年6月30日,与管理服务有关的合约资产为304132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85584千元人民币[16] - 2024年6月30日,亏损拨备为59411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47034千元人民币[16] - 2024年6月30日,与房地产开发及销售有关的合约负债为214553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96588千元人民币[16] - 2024年6月30日,与管理服务有关的合约负债为68904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52018千元人民币[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资产为1041500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0214379千元人民币下降48.47%[18][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负债为1112012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7385568千元人民币下降36.04%[18][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11,120,12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281,301千元[22] - 2024年6月30日
朗诗绿色管理(0010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9:4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朗詩綠色管理有限公司,于百慕達註冊成立,股份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份代號為106[5] - 公司執行董事包括田明先生(主席)、黃征先生(總裁)[3] - 公司核數師是天職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4] - 公司主要往來銀行有恒生銀行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4] - 「二零二三財政年度」指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6] - 公司控股股東是朗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 公司荣誉 - 无锡朗诗芳华居CCRC项目5月获「第十二届金砖价值榜•2023年度最具影响力健康社区」[10] - 朗诗•樾湖尚郡7月18日获「2023日本国际先锋设计大奖 — 地产空间银奖」[11] - 8月3日公司获「2023中国房地产代建优秀品牌」等荣誉并跻身「2023中国代建服务商综合实力TOP30」前列[12] - 朗诗德洲•尚郡8月获新国标绿色建筑运营标识,为中山首例[14] - 12月6日公司获「最佳中小市值公司」奖[16] - 12月21日公司连续第五年获「绿色供应链企业优秀奖」[17] - 1月10日公司入选「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案例集,是房地产行业唯一入选企业[18] 公司合作与金融支持 - 3月3日公司与工行南京分行签署协议,未来三年获100亿元人民币意向性金融支持[20] - 4月18日朗诗控股与无锡惠山国控集团签署合作开发协议[22] 项目销售与开发情况 - 3月无锡朗诗芳华居CCRC项目首开,销售100套[21] - 6月南京玲珑新亭搭载朗诗第六款科技产品,4月底首开售罄,6月上旬加推即收官[28] - 12月苏州朗诗·天樾狮山项目即开即罄,完美收官[30] - 2023年“朗詩出品”签约销售额约为183.9亿元,签约建筑面积约为96.7万平方米,表内收入约90.4亿元[34] - 2023年公司获取新项目18个,其中中国12个,美国6个;中国交付超12000套房屋,美国交付超2100套房屋[34] - 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全国打造超200个绿色住宅项目,开发面积超3300万平方米,获绿建认证104个,其中三星认证56个[36] - 截至2023年底,中国地区累计可售货值约1168.3亿元,一线、新一 线及二线城市占比约90%,长三角及大湾区占比近八成[38] - 2023年公司在苏州、无锡等城市获取12个项目,新增可售货值约281亿元,新增可售面积约133万平方米[38] - 2023年开发代建服务项目收入达约4.2亿元,同比提升19.1%,毛利率为27%[39] - 截至2023年底,公司提供开发代建服务及小股操盘项目共102个,总可售面积约560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1101亿元,占中国地区总可售货值约94%[40] - 2023年“朗诗出品”签约销售额约为183.9亿元,较2022年的223.2亿元有所下降;签约面积为967,241平方米,2022年为1,162,178平方米[92] - 2023年公司共获取18个项目,其中中国境内12个,美国6个,均为开发销售型物业,含6个权益项目和12个开发代建服务项目[93] - 2023年公司新增开发销售型物业可售面积为1,410,517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292.9亿元,权益项目新增可售面积为80,784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12.2亿元[94] - 2023年公司新增开发代建服务项目建筑面积为1,835,078平方米,可售面积为1,329,733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280.8亿元[94] - 2023年集团储备项目总可售面积7454558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1413.2亿元,权益项目可售面积2100689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399.1亿元[96] - 2023年集团在中国成都、重庆等城市获取12个项目,新增可售面积133万平方米,可售货值约280.8亿元,新增开发代建服务合同额约4.6亿元(2022年约11.9亿元)[97] - 2023年Landsea Homes在美国新增6个项目,新增可售面积约8万平方米,可售货值约12.2亿元[98] - 2023年集团物业销售权益项目签约销售总计约94.8亿元,签约销售面积484766平方米,均价每平方米19561元[9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累计已售未入账物业面积1012870平方米(2022年12月31日为1583075平方米),金额约164.2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243.7亿元)[9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应占权益下已售未入账物业面积450238平方米(2022年12月31日为672557平方米),金额约73.3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104.0亿元)[99] - 2023年合肥朗诗高新麓院权益比例49%,合同销售金额11174千元,合同销售面积443平方米,平均售价25223元[100] - 2023年无锡熙华府权益比例40%,合同销售金额13414千元,合同销售面积552平方米,平均售价24301元[100] - 2023年杭州玲珑樾权益比例30%,合同销售金额338957千元,合同销售面积18022平方米,平均售价18808元[100] - 2023年海宁绿洲璟院权益比例20%,合同销售金额526159千元,合同销售面积33913平方米,平均售价15515元[100] - 2023年对外签约项目合同销售金额总计94.82266亿元,合同销售建筑面积48.4766万平方米,平均售价19561元/平方米[10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项目储备总可售面积745.4558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1413.2亿元[104] - 按权益比例计算,集团应占项目储备可售面积186.3863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323.4亿元[104] - 集团开发代建服务项目共76个,可售面积535.3869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1014.0亿元[104] - 2023年末上海累计土储总建筑面积25.2666万平方米,已售货值38.11249亿元,已售面积16.7993万平方米[105] - 2023年末南京累计土储总建筑面积225.2961万平方米,已售货值374.80921亿元,已售面积136.5674万平方米,可售货值93.80405亿元,可售面积22.0598万平方米[105] - 2023年末成都累计土储总建筑面积337.3022万平方米,已售货值269.95389亿元,已售面积182.7659万平方米,可售货值84.02323亿元,可售面积81.6212万平方米[105] - 2023年末苏州累计土储总建筑面积314.9739万平方米,已售货值186.39958亿元,已售面积79.3141万平方米,可售货值335.85877亿元,可售面积137.1842万平方米[106] - 2023年末无锡累计土储总建筑面积184.8641万平方米,已售货值126.39887亿元,已售面积64.0567万平方米,可售货值179.07631亿元,可售面积61.3717万平方米[106] - 2023年末南通累计土储总建筑面积76.3709万平方米,已售货值6.18298亿元,已售面积6.6754万平方米,可售货值75.2253亿元,可售面积49.4757万平方米[106] - 2023年末累计土地储备总面积2276.9万平方米,权益项目小计975.2万平方米,委托开发管理项目小计1301.7万平方米[107] 美国业务情况 - 美国地产业务自2018年以来收入复合增长率超28%[45] - 美国30年固定房贷利率达6.8%,抑制房主换房需求[45] - 回顾期内Landsea Homes在多地新增项目可售面积约8万平方米,可售货值约12.2亿元[47] - 截至2023年底,美国地区累计可售货值约245亿元,佛州和德州合计占比约48%,加州占比约20%,亚利桑那州占比约30%[47] 行业与公司战略 - 中国房地产行业规模预计维持在10万亿元左右,进入存量竞争与生态优化阶段[48] - 公司坚持“产品差异化、资产轻型化、收益多样化”转型战略超十年,定位为绿色开发服务提供商[48] - 公司坚持“产品差异化、资产轻型化、收益多样化”发展战略,打造绿色地产产品差异化能力,拓展小股操盘及开发代建服务项目实现收益多样[90] 公司管理层信息 - 田明于2013年7月31日获委任为董事局主席兼执行董事,在多领域有超20年经验[53] - 黄征于2020年3月2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总裁,在房地产营销及运营管理方面经验丰富[56] - 顾菁为朗诗集团董事局秘书,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及注册税务师[57][59] - 成元44岁,2022年12月30日任公司非执行董事,2023年4月28日因个人事务辞职[60][62] - 许小年70岁,2013年7月31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7年经济学分析经验[63][65] - 陈泰元48岁,2019年3月22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14年教学经验[66] - 芮萌56岁,2019年5月27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00年9月获注册金融分析师认证[67] - 周鯤鵬48歲,2007年4月加入朗詩綠色管理,2020年10月起任副總裁,2024年1月新增分管供應鏈管理[72][73][74] - 劉守偉39歲,2007年7月加入朗詩綠色管理,2019年7月起任副總裁,2024年1月調任集團總部,兼任財務風控中心總經理[75][76] - 毛江軍44歲,2014年4月加入朗詩綠色管理,2020年2月起任副總裁,2024年2月兼任錫常地產公司總經理,分管西部地產公司[77][78] - 顾婧女士于2024年1月调任朗诗集团任职,此前担任朗诗绿色管理副总裁,负责财务管理工作[80][81] - 徐爱兵先生自2023年2月起担任朗诗绿色管理副总裁,兼任南京地产公司总经理,负责全面运营管理业务[82] - 高媛女士于2022年12月30日获委任为朗诗绿色管理董事局秘书、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有超15年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及企业管治经验[84][88] 财务数据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约90.4亿元,2022年约140.2亿元;毛利约11.1亿元,2022年约13.5亿元;毛利率约12.3%,2022年约9.7%[108] - 2023年公司确认物业销售收入约86.2亿元,2022年约136.6亿元;总销售面积44.3万平方米;中国地区平均售价约20366元/平方米,美国地区约18828元/平方米[109] - 2023年开发代建服务收入约4.20亿元,2022年约3.53亿元[108][110] - 2023年租金及管理费收入约0.03亿元,2022年约0.05亿元[108][111] - 2023年销售费用约5.47亿元,2022年约6.95亿元[112] - 2023年行政费用约9.73亿元,2022年约8.93亿元[113] - 2023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净额约1.94亿元,2022年约4.79亿元[114] - 2023年公允价值亏损约0.3亿元,2022年亏损约0.6亿元[115] - 2023年投资性物业公允价值亏损约0.11亿元,2022年亏损约0.34亿元[115] - 2023年利息费用约7.54亿元,资本化比例约69.2%,费用化财务成本约2.32亿元,利息收入约0.32亿元,净财务成本约2.00亿元,加权平均财务成本约6.7%[117] - 2023年应占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净盈利约0.58亿元,2022年为净亏损约2.72亿元[118] - 2023年税项支出约0.40亿元,2022年约7.07亿元[119] - 2023年公司净亏损约8.63亿元,2022年净亏损约24.5亿元[120] - 2023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制资金约10.9亿元,2022年末约13.2亿元[121] - 2023年末流动比率约1.3倍,2022年末约1.4倍[122] - 2023年末债务总计约72.1亿元,净负债约62.3亿元,短期债务比例约27.3%,长期债务比例约72.7%[123] - 2023年末债务资产比率约37.3%,扣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约89.3%[125] - 2023年末银行借款由受限现金等多种资产担保,优先票据由子公司担保,EB - 5贷款由子公司担保[12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账面汇兑亏损约为人民币0.49亿元,2022年为汇兑收益约人民币1.89亿元;美元资产覆盖美元负债
朗诗绿色管理(0010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1:55
经营业绩 - [2023年朗诗出品签约销售额约183.9亿元,签约面积约96.7万平方米][1] - [2023年新增开发代建服务合同额约4.6亿元][1] - [2023年新增可售货值约292.9亿元,截至年底剩余可售货值约1413.2亿元][1] - [2023年集团营业收入约90.4亿元,毛利约11.1亿元][1] - [2023年公司收入90.39797亿元,较2022年的140.18521亿元下降35.51%][3] - [2023年公司年度亏损8.63319亿元,较2022年的24.53752亿元有所收窄][3]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0.189元,较2022年的0.569元有所减少][4] - [2023年客户合约收入及其他来源收入共903979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4018521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29] - [2023年美国房地产开发及销售于某一时间点确认收入838521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9425714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29] - [2023年中国内地房地产开发及销售于某一时间点确认收入5779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3888601千元人民币大幅下降][29] - [2023年管理服务收入42048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352981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29] - [2023年租金收入272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5243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分部收入9039797千元人民币,分部利润为亏损541968千元人民币][33] - [2022年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1.4018521亿元,2023年为0.9039797亿元,收入有所下降][34][35] - [2022年公司分部亏损为1252.248万元,2023年为541.968万元,亏损幅度收窄][36] - [2022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746.424万元,2023年为823.318万元,亏损幅度收窄][36] - [2022年公司财务费用净额为386.317万元,2023年为213.102万元,财务费用减少][37] - [2022年公司资本化借款费用的平均年利率约为5.81%,2023年约为6.06%,利率有所上升][37] - [2022年公司所得税费用为707.328万元,2023年为40.001万元,所得税费用大幅减少][38] - [2023年公司来自中国内地外部客户收入为47.8573万元,美国为856.1224万元;非流动资中国内地为420.8012万元,美国为76.5426万元][35]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和稀释亏损均为0.189元,2022年为0.569元,亏损幅度收窄;2023年归属股东亏损8.61亿元,2022年为25.89亿元][47] - [2023年未向股东支付应付股息,2022年支付了2亿元][48] - [2023年末投资性物业账面价值为3.22亿元,较2022年末的3.33亿元有所下降][49] - [2023年末开发中房地产价值为90.96亿元,较2022年末的89.59亿元有所增加][49] - [2023年末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等扣除坏账拨备后账面价值为33.10亿元,2022年为39.26亿元][53] - [2023年末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等以人民币计价的账面价值为17.83亿元,以美元计价为15.26亿元,以港元计价为45万元][53] - [2023年应收关联方款项扣除亏损拨备后为5.61亿元,2022年为8.90亿元][51] - [2023年应收第三方款项扣除亏损拨备后为2.66亿元,2022年为3.67亿元][50] - [2023年预付款项为7.26亿元,2022年为7.42亿元][51] - [2023年签约销售额约为183.9亿元,签约建筑面积约为96.7万平方米,表内收入约90.4亿元][64] - [2023年获取新项目18个,其中中国12个,美国6个][64] - [2023年中国地区24个在建项目交付超12000套房屋,美国交付2100余套房屋][64] - [2023年度,“朗詩出品”签约销售额约183.9亿元(2022年约223.2亿元),签约面积为967,241平方米(2022年1,162,178平方米)][76] - [2023年度,集团共获取18个项目,中国境内12个,美国6个,均为开发销售型物业,其中权益项目6个,开发代建服务项目12个][77] - [2023年度,集团新增开发销售型物业可售面积为1,410,517平方米,预计可售貨值约292.9亿元,其中权益项目新增可售面积为80,784平方米,预计可售貨值约12.2亿元][78] - [2023年度,集团新增开发代建服务项目建筑面积为1,835,078平方米,可售面积为1,329,733平方米,预计可售貨值约280.8亿元][78] - [2023年度集团储备项目总可售面积745.46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1413.2亿元,权益项目可售面积210.07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399.1亿元,应占权益部分可售面积186.39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323.4亿元][80] - [2023年度集团开发代建服务项目76个,可售面积535.39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1014.0亿元,持有出租型物业总建筑面积6.90万平方米,应占权益部分建筑面积4.29万平方米][80] - [截至2023年底,集团在中国成都等城市获取12个项目,新增可售面积133万平方米,可售货值约280.8亿元,新增开发代建服务合同额约4.6亿元(2022年约11.9亿元)][81] - [2023年度,Landsea Homes在美国新增6个项目,新增可售面积约8万平方米,可售货值约12.2亿元][82] - [2023年度,集团物业销售权益项目签约销售总计约94.8亿元,签约销售面积48.48万平方米,均价每平方米19561元][8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累计已售未入账物业面积101.29万平方米(2022年12月31日158.31万平方米),金额约164.2亿元(2022年约243.7亿元),应占权益下已售未入账物业面积45.02万平方米(2022年67.26万平方米),金额约73.3亿元(2022年约104.0亿元)][83] - [2023年合肥朗诗高新麓院签约销售金额1.12亿元,权益比例49%,建筑面积443平方米,平均售价25223元/平方米][84] - [2023年无锡熙华府签约销售金额1.34亿元,权益比例40%,建筑面积552平方米,平均售价24301元/平方米][84] - [2023年杭州玲珑樾签约销售金额33.90亿元,权益比例30%,建筑面积18022平方米,平均售价18808元/平方米][84] - [2023年海宁绿洲璟院签约销售金额52.62亿元,权益比例20%,建筑面积33913平方米,平均售价15515元/平方米][84] - [2023年合同销售金额合计94.82亿元,建筑面积48.48万平方米,平均售价19561元/平方米][86] - [2023年末集团储备项目总可售面积745.46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1413.2亿元;权益可售面积186.39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323.4亿元;开发代建服务项目可售面积535.39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1014.0亿元][86] - [2023年末累计土储总建筑面积2276.90万平方米,已售货值1714.09亿元,可售货值1413.15亿元][87] - [2023年集团营业收入90.4亿元,其中开发代建服务收入4.20亿元,物业销售收入86.2亿元,租金收入0.03亿元;2022年分别为140.2亿元、3.53亿元、136.6亿元、0.05亿元][88] - [2023年集团毛利11.1亿元,毛利率12.3%;2022年分别为13.5亿元、9.7%][88] - [2023年集团合并范围内附属公司确认物业销售收入86.2亿元,销售面积44.29万平方米,中国地区平均售价20366元/平方米,美国地区平均售价18828元/平方米;2022年分别为136.6亿元、20695元/平方米、18746元/平方米][89] - [2023年集团开发代建服务收入4.20亿元,2022年为3.53亿元][90] - [2023年集团确认租金及管理费收入0.03亿元,2022年为0.05亿元][91] - [2023年集团销售费用5.47亿元,2022年为6.95亿元][92] - [2023年行政费用约为9.73亿元,2022年约为8.93亿元][93] - [2023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净额约为1.94亿元,2022年约为4.79亿元][94] - [2023年公允价值亏损约为0.3亿元,2022年亏损约为0.6亿元][95] - [2023年利息费用资本化比例约为69.2%,2022年约为45.7%;2023年费用化财务成本约为2.32亿元,2022年约为3.91亿元][96] - [2023年应占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净盈利约为0.58亿元,2022年应占净亏损约为2.72亿元][97] - [2023年税项支出约为0.40亿元,2022年约为7.07亿元][98] - [2023年净亏损约为8.63亿元,2022年净亏损约为24.5亿元][99] - [2023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制资金约为10.9亿元,2022年末约为13.2亿元][100] - [2023年末债务总计约为72.1亿元,2022年末约为73.3亿元;2023年末短期债务比例约为27.3%,2022年末约为20.4%][102] - [2023年末负债资产比率约为37.3%,2022年末约为36.7%;2023年末扣除预收款项后资产负债率约为89.3%,2022年末约为86.4%][10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账面汇兑亏损约为人民币0.49亿元,2022年为汇兑收益约人民币1.89亿元,美元资产覆盖美元负债约1.5倍,与2022年持平][10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固定利率的应付债务占总借款约53.8%,2022年12月31日约为35.9%,集团认为利率风险较低][106] - [2023年12月31日未了结担保约为人民币7.26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9.94亿元][107]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底,公司资产总值193.53585亿元,较2022年的199.86792亿元略有下降][5] - [截至2023年底,公司负债总额172.81301亿元,与2022年的172.93434亿元基本持平][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流动资产52.87亿元,流动借款19.73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41亿元][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违约优先票据本金3400万美元(约2.41亿元),利息约100万美元(约700万元)][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净亏损8.63亿元][1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分部资产为19353585千元人民币,分部负债为17281301千元人民币][33] - [2023年末集团有未动用税项亏损17.17亿元,较2022年的14.58亿元有所增加,该亏损将在五年内到期][45] - [2023年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计入非流动负债为351,662千元,计入流动负债为8,082,921千元][54] - [2023年应付工程物料及服务款项少于一年为871,837千元,一至两年为243,166千元,两至三年为332,839千元,三年以上为427,506千元][55] - [2023年有抵押借款总额流动为696,315千元,非流动为2,766,863千元;无抵押借款总额流动为1,276,663千元,非流动为2,475,052千元][5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拖欠二零二零年优先票据本金33,970,000美元(折合人民币240,599,000元)及利息1百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百万)][5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二零二二年优先票据剩余未付本金额为94,458,000美元(折合人民币669,021,000元)][61] - [2023年借款按年利率介乎0.10%至12.30%计息(2022年:0.10%至10.75%)][56] - [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不包括Landsea Homes所持现金)为141,390,000元][62]
朗诗绿色管理(0010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2 16:3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为朗詩綠色管理有限公司,于百慕达注册成立,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106[4] - 公司董事局主席为田明先生,总裁为黄征先生[2] - 公司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3]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与销售、提供管理服务及出租物业[87] - 公司附属公司Landsea Homes于2021年1月7日在纳斯达克上市[88] - 公司的直系控股公司为Greensheid Corporation,最终控股公司为朗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9] - 最终控股股东为公司董事田先生[90] 宏观经济与行业环境 - 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表现好于一季度,但内外需不足问题尚待解决[7] - 2023年7月,中国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降幅达34.1%[8] - 自2020年至2023年6月底,债务违约房企数量超65家[12] - 未来房地产开发业务将聚焦一线和强二线城市,高品质、改善型产品成主流[2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3年上半年,「朗詩出品」签约销售额约为111.6亿元,签约建筑面积约为56.3万平方米,税前利润约4300万元[11] - 2023年上半年“朗詩出品”签约销售额约为111.6亿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117.0亿元;签约面积为562,850平方米,2022年上半年为640,173平方米[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物业销售权益项目签约销售总计约为56.2亿元,签约销售面积为280,955平方米,均价约为每平方米19,993元[41] - 2023年上半年合肥朗诗高新麓院权益比例49%,签约销售金额9,872千元[43] - 2023年上半年杭州玲珑樾权益比例30%,签约销售金额262,493千元,签约销售建筑面积13,892平方米,平均售价18,896元[4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39.6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57.5亿元,同比下降31.13%[47][4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7.3亿元,毛利率18.4%;2022年上半年毛利11.7亿元,毛利率20.4%[47] - 2023年上半年附属公司物业销售收入37.5亿元,销售面积206,547平方米;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54.7亿元和[48]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地区物业平均售价约35,010元/平方米,美国地区约18,000元/平方米[48] - 2023年上半年开发代建服务收入2.13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2.83亿元,同比下降24.73%[47][49] - 2023年上半年租金及管理费收入0.02亿元,与2022年上半年持平[50] - 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2.50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3.11亿元,同比下降19.61%[51] - 2023年上半年行政费用约为4.32亿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4.64亿元[52] - 2023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转回净额约为0.36亿元,2022年上半年拨备约为1.75亿元[53] - 2023年上半年公允价值亏损约为0.16亿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约为0.43亿元[54] - 2023年上半年剔除预收款融资费用后利息费用约为3.30亿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3.49亿元;2023年上半年利息费用资本化比例约为69.7%,2022年上半年约为61.7%[56] - 2023年上半年应占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利润约为0.49亿元,2022年上半年应占亏损约为2.99亿元[57] - 2023年上半年税项支出约为0.47亿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1.06亿元[58] - 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为0.04亿元,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为3.90亿元[59]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房地产开发及销售收入为15085千元,美国为3714087千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013784千元和4453215千元[149]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管理服务收入为211633千元,美国为1528千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81312千元和1245千元[149] - 2023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为2050千元,2022年为1817千元[149] - 2023年上半年确认的收入总计3963755千元,2022年为5751373千元[14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3,963,755千元,其中美国房地产开发及销售营收3,733,459千元,中国内地房地产开发及销售营收15,085千元,管理服务营收213,161千元,办公室物业投资营收2,050千元[15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利润171,658千元,其中美国房地产开发及销售利润19,672千元,中国内地房地产开发及销售利润138,470千元,管理服务利润11,822千元,办公室物业投资利润1,694千元[15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5,751,373千元,其中美国房地产开发及销售营收4,453,215千元,中国内地房地产开发及销售营收1,013,784千元,管理服务营收282,557千元,办公室物业投资营收1,817千元[15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亏损108,171千元,其中美国房地产开发及销售利润304,919千元,中国内地房地产开发及销售亏损431,500千元,管理服务利润30,297千元,办公室物业投资亏损11,887千元[157]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美国、中国香港外部客户收入分别为228,768千元、3,734,987千元、0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296,913千元、4,454,460千元、0千元[158] - 2023年上半年分部利润为171,658千元,2022年同期亏损108,171千元;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利润为43,241千元,2022年同期亏损284,801千元[159]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为11,665千元,2022年同期为10,406千元[160]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10,889千元,2022年同期亏损41,222千元[161] - 2023年上半年按性质分类的费用为3,918,153千元,2022年同期为5,356,248千元[162]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服务成本为3,235,806千元,2022年同期为4,580,540千元;行政费用为432,028千元,2022年同期为464,317千元;销售费用为250,319千元,2022年同期为311,391千元[162] - 2023年上半年公允价值亏损为16,046千元,2022年同期为43,199千元[163] - 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净额为93774千元,2022年同期为131161千元,资本化借款费用平均年利率约为6.32%,2022年同期为6.42%[164]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46896千元,2022年同期为105522千元,中国内地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美国联邦和州税法定税率为26.30%[165][166][168]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008元,2022年同期为0.112元[171] - 2023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为19,285千元,利息费用为3,331千元[177] 公司项目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在全国36个城市打造超150个绿色住宅项目,开发面积超2500万平方米,获绿建认证102个,其中三星认证53个,国际顶尖绿建认证21个[14][1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苏州等地获取9个项目,新增可售货值245.9亿元,同比增长216%,新增可售面积112.2万平方米[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国地区累计可售货值为1156.1亿元,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占比约55%,长三角及大湾区占比近八成[17][18]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地产获取15个轻资产项目,带来合同额近4亿元,9个项目已落地[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提供代建及小股操盘项目共99个,总可售面积547.9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达1087.7亿元,占中国地区总累计货值的94%[19][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美国地区累计可售货值为278.5亿元,加利福尼亚州占比16%,亚利桑那州占比31%,佛罗里达及得克萨斯州合计占比49%[23][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储备项目总可售面积为7,440,504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1434.6亿元[36][45] - 按权益比例计算,公司应占项目储备可售面积为1,975,745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358.7亿元[45] - 公司开发代建服务项目共73个,可售面积为5,221,500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998.5亿元[45] - 2023年6月末累计土储总建筑面积2314.52万平方米,已售面积954.42万平方米,可售面积744.05万平方米[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已售未入账物业面积为1,366,857平方米,金额约为214.5亿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占权益下的已售未入账物业面积为638,735平方米,金额约为100.8亿元[4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共获取9个境内项目,均为开发销售型物业且是开发代建服务项目[3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开发销售型物业可售面积为1,121,631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245.9亿元[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开发代建服务项目共73个,可售面积5,221,500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为998.5亿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出租型物业总面积为80,536平方米,应占权益部分面积为46,752平方米[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在中国获9个开发代建服务项目,新增可售面积约112万平方米,可售货值约245.9亿元[3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开发代建服务合同额约为2.58亿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2.47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4.4%[38][39]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制资金约为8.8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3.2亿元[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债务总计约为71.7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73.3亿元;短期债务比例约为13.8%,2022年12月31日约为20.4%[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负债资产比率约为35.4%,2022年12月31日约为36.7%;扣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约为85.8%,2022年12月31日约为86.4%[6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账面汇兑收益约为人民币0.12亿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人民币0.57亿元;美元资产覆盖美元负债约为1.6倍,2022年12月31日约为1.5倍[6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固定利率的应付债务占总借款约为35.1%,2022年12月31日约为35.9%[6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了结合约担保约为人民币9.08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9.94亿元;为广州朗秀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借款担保余额约为人民币0.85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02亿元[69] - 除已披露事项外,2023年6月30日公司没有重大或然负债[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202.1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9.87亿元增长1.14%[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73.86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2.93亿元增长0.53%[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28.2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93亿元增长5.05%[7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归属股东的储备为3.79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6.78亿元减少44.05%[8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非控制性权益为24.11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9.76亿元增长21.91%[8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3655万元,较2022年同期亏损3.90亿元大幅收窄[8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9200万元,而2022年同期为全面亏损3.49亿元[80] - 截至
朗诗绿色管理(00106)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8 08:12
销售业绩 - 2023年上半年朗诗出品签约销售额约111.6亿元,签约建筑面积约56.3万平方米[1] - 2023年上半年签约销售额约111.6亿元,签约面积562,850平方米,2022年上半年签约销售额约117.0亿元,签约面积640,173平方米[61] - 2023年上半年“朗诗出品”签约销售额约为111.6亿元,签约建筑面积约为56.3万平方米[50]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物业销售权益项目签约销售总计约56.2亿元,签约销售面积280,955平方米,均价约每平方米19,993元[68] - 2023年上半年合肥朗诗高新麓院等65个项目对外签约,合同销售金额合计5,617,095千元,建筑面积合计280,955平方米[69][70] 代建业务 - 2023年上半年新增开发代建服务合同额约2.6亿元[1]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地产获取15个轻资产项目(含锁定),带来合同额近4亿元,9个项目已落地[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提供代建服务及小股操盘项目共99个,总可售面积547.9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1,087.7亿元,占中国地区总累计货值的94%[54]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获取9个开发代建服务项目,新增可售面积约112万平方米,可售货值约245.9亿元,新增开发代建服务合同额约2.58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4.4%[66] - 集团开发代建服务项目共73个,可售面积为5,221,500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998.5亿元[71] 可售货值与储备项目 - 2023年上半年新增可售货值约245.9亿元,截至6月30日,朗诗出品剩余可售货值约1434.6亿元[1] -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地区累计可售货值1,156.1亿元,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占比约55%,长三角及大湾区占比近八成[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美国地区累计可售货值278.5亿元,加利福尼亚州占比16%,亚利桑那州占比31%,佛罗里达及德克萨斯州合计占比49%[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储备项目总可售面积7,440,504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1,434.6亿元[65] - 按权益比例计算,集团应占项目储备可售面积为1,975,745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约358.7亿元[71] - 2023年6月末累计土储总面积2314.52万平方米,已售货值1688.90亿元,可售货值1434.62亿元[72][7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一年内到期的短期负债比例约为13.8%[1] - 2023年上半年收入39.64亿元,2022年同期为57.51亿元[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利润8794.2万元,2022年同期为1.46亿元[3] - 2023年上半年亏损365.5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3.9亿元[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2021.44亿元,负债总额1738.56亿元[5][6]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3536.7万元,每股亏损0.008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流动资产31.1205亿元,流动借款9.8446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3764亿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违约本金为3627万美元(相当于2.6210亿元)的优先票据[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净亏损366万元,经营现金流出净额9858万元[1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确认收入3963755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751373千元人民币[2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合约资产为271446千元人民币,合约负债为240462千元人民币[22] - 2023年上半年美国房地产开发及销售收入3733459千元人民币,中国内地为15085千元人民币[24] - 2023年上半年管理服务收入213161千元人民币,办公室物业投资租金收入2050千元人民币[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部利润为17165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亏损108171千元人民币[24][2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资产为20214379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6233844千元人民币[24][25]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外部客户收入228768千元人民币,美国为3734987千元人民币[26] - 2023年6月30日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4161137千元人民币,美国为747783千元人民币[2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利润为43241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亏损284801千元人民币[2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0214379千元人民币,与2022年同期基本持平[27] - 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为173.8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2.93亿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费用净额为9.38亿元,2022年同期为13.12亿元,资本化借款费用平均年利率约为6.32%,2022年同期为6.42%[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费用为4689.6万元,2022年同期为1.06亿元[29]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008元,2022年为0.112元[34] - 2023年6月30日不动产、工厂及设备为2.64亿元,2022年为1.95亿元;投资性物业为3.33亿元,2022年为5.94亿元[35][36] - 2023年6月30日开发中房地产为96.2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9.59亿元,预期超一年后竣工的开发中物业数额为67.15亿元,2022年为66.70亿元[37] - 2023年6月30日账面价值为14.87亿元的开发中物业按揭作借款抵押品,10.90亿元作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抵押品[38][39]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预付款及按金中,非流动资产为3446.4万元,流动资产为3465.83万元,预付款为7.97亿元[40] - 2023年6月30日应收关联方款项等各类应收款项总计37.9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8.91亿元[41] - 2023年6月30日即期应收账款关联方和第三方总计6.6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6.79亿元[42] - 2023年6月30日受限制现金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账面价值为8.7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20亿元[45]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计入非流动负债为3.39亿元,计入流动负债为82.70亿元;2022年12月31日计入非流动负债为3.38亿元,计入流动负债为82.32亿元[46] - 2023年6月30日借款总额为71.6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73.31亿元,借款年利率介乎0.10%至12.30%[4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税前利润约4300万元[5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整体债务规模相比去年底降低2.3%,短债比大幅降低至13.8%,相比2022年底下降6.6个百分点[51]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6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57.5亿元;毛利7.3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11.7亿元;毛利率18.4%,2022年上半年为20.4%[74] - 2023年上半年附属公司确认物业销售收入37.5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54.7亿元;销售面积206,547平方米,中国地区均价35,010元/平方米,美国地区均价18,000元/平方米[75] - 2023年上半年开发代建服务收入2.13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2.83亿元[74][76] - 2023年上半年租金及管理费收入0.02亿元,与2022年上半年持平[74][77] - 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2.50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3.11亿元[78] - 2023年上半年行政费用4.32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4.64亿元[79] - 2023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转回净额0.36亿元,2022年上半年拨备1.75亿元[80] - 2023年上半年公允价值亏损0.16亿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0.43亿元,由认股权证公允价值变动产生[82] - 2023年上半年剔除对预收账款确认的融资费用后利息费用约为3.30亿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3.49亿元;2023年上半年利息费用资本化比例约为69.7%,2022年上半年约为61.7%[83] - 2023年上半年应占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利润约为0.49亿元,2022年上半年应占亏损约为2.99亿元[84] - 2023年上半年税项支出约为0.47亿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1.06亿元[85] - 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为0.04亿元,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为3.90亿元[86]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制资金约为8.8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3.2亿元[87] - 2023年6月30日债务总计约为71.7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73.3亿元;短期债务比例约为13.8%,2022年12月31日约为20.4%;长期债务比例约为86.2%,2022年12月31日约为79.6%[89] - 2023年6月30日负债资产比率约为35.4%,2022年12月31日约为36.7%;扣除预收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约为85.8%,2022年12月31日约为86.4%[90] - 2023年6月30日账面汇兑收益约为0.12亿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0.57亿元;美元资产覆盖美元负债约为1.6倍,2022年12月31日约为1.5倍[93] - 2023年6月30日固定利率的应付债务占总借款约为35.1%,2022年12月31日约为35.9%[94] 资金压力与应对措施 - 集团已制定计划减轻流动资金压力,包括调整销售及预售活动、与供应商沟通、与违约票据持有人协商等[15] - 2023年3月,集团从最终控股公司朗诗集团获得约7.5亿元借款额度,期限24个月[15] - 董事认为经考虑相关计划及措施,集团能产生充足资金履行2023年6月30日起十二个月内到期的财务责任[16] - 集团持续经营取决于调整销售和预售活动、安排付款、与票据持有人达成协议等多项计划的成功实施[17] 会计准则影响 - 多项新订及现有准则修改于2023年1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强制生效,但对集团中期财务资料无重大影响[19] - 若干经修订准则及诠释已颁布,将于2024年1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强制生效,集团已开始评估影响[20] 业务发展趋势 - 未来房地产开发业务将聚焦一二线城市,高品质、改善型产品将成主流,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57]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与销售、提供管理服务及出租物业[8] - 集团地产业务布局中美两地,美国业务已进入大纽约地区、加利福尼亚州等多地[67] 绿色住宅项目 - 截至2023年6月底,在全国36个城市打造超150个绿色住宅项目,绿色住宅开发面积超2500万平方米,获绿建认证102个,其中绿建三星认证53个,拥有国际顶尖绿建认证21个[52] 股份出售事项 - 2023年6月12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LHC按公开发售价7.5美元出售Landsea Homes普通股中合共2,956,522股股份,总代价为22,173,915美元[97] - 承销协议项下出售事项构成公司一项主要交易[98] 重大事项说明 - 报告期结束后至公告刊发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99] 股息政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派付、宣派或建议股息[33] - 公司不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100]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受限股奖励计划购入股份外,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00] 企业管治与守则遵守情况 - 公司全体董事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01] - 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所载条文作为本身的企业管治守则[102] - 董事认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相关条文[103] 财务资料审核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财务资料[104] 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