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安房地产(00272)
icon
搜索文档
SHUI ON LAND(00272) - 2024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8-30 0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录得利润1.83亿元,股东应占溢利7200万元,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主要因住宅物业竣工不足影响物业销售 [7] - 整体收入2亿元,同比下降68%;租金收入约17.5亿元,同比增长11%;毛利约13.5亿元,同比下降约54%;毛利率为65%;融资成本与2023年上半年基本持平 [14][15][16] - 税前利润2.82亿元,股东应占溢利7200万元,同比下降88%;董事会建议不宣派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 [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超100亿元,总负债33亿元,净负债约23亿元,净负债权益比率略升至53% [18][19] - 自2021年以来公司已偿还超400亿元离岸债务,目前离岸债务占比降至约40%,预计到今年底或明年初降至约三分之一 [8][26][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物业销售与发展业务 - 2024年上半年未推出重大新项目,合同销售2300万元,另有2.51亿元认购销售将在未来几个月转化为合同销售 [32][33] - 因上半年住宅竣工水平较低,集团总确认物业销售为16.9亿元,下半年计划完成武汉天地住宅B12项目交付 [33] - 集团锁定销售达78亿元,将于2024年下半年及以后交付并确认;计划下半年推出上海河滨汇和湖景花园六期项目,可售及预售住宅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 [33] 商业资产管理业务 - 2024年上海核心地段商业资产总估值达79亿元,租金及相关收入从15亿元增至17.6亿元,同比增长16% [44] - 零售方面,平均出租率稳定在93%,整体销售额和客流量分别增长11%和12%,首半年特色销售额同比增长11% [45] - 办公市场具挑战性,但成熟写字楼物业出租率稳定在91%,整体出租率从去年12月至上半年末提高7%;上半年与多家知名租户签订租约 [45][4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上海住宅市场表现出较强韧性,5、6月购房限制放宽、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降低后市场有所改善,高端市场表现突出,上半年单价超千万元住宅的一手销售较2023年同期增长57% [36] - 今年上半年上海单价超千万元的住宅共售出1549套,创近十年新高;单价超1.5亿元的住宅销售也呈类似增长趋势 [3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 - 公司将继续采取审慎而积极的资本管理策略,优先确保流动性和现金流,采用多种策略改善流动性,包括增加境内融资、处置资产、回购债券等,并谨慎进行新投资 [8][24][25] - 物业销售与发展业务方面,公司将利用城市更新优势,选择性地捕捉合适机会;实施一流产品策略,巩固在上海市场的领导地位;推行SLI战略,提高管理效率并拓展合作伙伴网络 [37] - 商业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公司将优先维持和提高出租率;零售业务提供文化内容和体验式产品,打造社交中心;办公业务聚焦优质大客户,在软件和服务方面创新,提供可持续工作解决方案 [51][52] 行业竞争 - 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多项宽松措施,但在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消费者信心仍极低,消费需求降级,多数主要城市零售和办公供应量大,租金面临下行压力 [1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上半年,受地缘政治紧张、地区战争、经济调整、中美关系及内地投资者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行业面临极大挑战,开发商面临流动性和债务问题,金融市场困难,消费信心低迷影响所有业务 [4][5] - 尽管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公司仍保持盈利,但行业复苏将较为缓慢,因整体经济增长催化剂存在不确定性,房地产行业仍有诸多问题待解决 [5][11] - 近期政策放宽释放积极信号,包括促进房地产行业向新模式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机会、稳定房地产市场及地方政府放宽购房限制等,但政策全面生效尚需时间 [35][3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引入生物多样性和多元化与包容性两项新政策,促进环境和职场福祉;截至7月1日,上海太平桥地区已过渡到100%可再生电力供应 [9] - 公司首个项目定位为城市休闲目的地,自开业以来接待超2600万访客,总销售额达8.35亿元;第二个项目以理想邻里为主题,接待超780万访客,总销售额达2.04亿元 [48]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文档中未提及问答环节相关内容,故无相关总结。
瑞安房地产(0027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9 14:32
财务表现 - 瑞安房地产2023年度收入为10,823百万港币,较2022年的18,040百万港币下降40%[5]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11.2仙,较2022年的港币13.1仙下降14%[5] - 瑞安房地产2023年总资产为100,998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104,878百万人民币下降4%[8] - 2023年合同销售额为11,396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27,219百万人民币下降58%[8] - 集团2023年录得净利润13.97亿人民币,股东应占溢利为8.1亿人民币[28] - 集团2023年共償還/再融資人民幣143.6億元債務,淨资产负债率维持在52%的稳健水平[29] - 集团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港币5.8仙,全年股息为每股港币9仙[31] - 公司录得收入97.52亿人民币,净利润13.97亿人民币,股东应占溢利8.1亿人民币[111] - 年度租金及相关收入总额增至32.43亿人民币,按年增长16%[113] - 2023年全年股息为每股港币9仙[117] - 2023年物业销售总额为人民币385.65亿元,商业物业租金及相关收入总额为32.43亿人民币,年增长16%[28] - 2023年全年股息为每股港币9仙[117] - 2023年的主要成就包括设立合作公司用于竞拍地块、物业销售额达人民币58.98亿元、合同销售额为人民币113.96亿元[124] - 商业物业组合的经常性租金收入上升,2023年的租金及相关收入总额按年增加16%至人民币32.43亿元[126] - 上海蟠龙天地开业,商业物业销售额为人民币24.97亿元,反映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资金机制的承诺[125] - 上海鸿寿坊开业第一周客流量超过70万人次,获得社交媒体广泛报道[127] - 已确认2023年物业销售总额为人民币385.65亿元,增幅主要来自交付项目和上海蟠龙天地,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人民币63,200元[129] - 2023年合同物业销售额为113.96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下降58%[133] - 2023年住宅物业销售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56,700元,较2022年下降40%[133] 项目发展 - 上海新天地时尚II的资产提升计划已完成,并于2023年1月重新开业[10] - 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的T1大厦已于2023年5月封顶,T3大厦已于2023年11月正式启用[11] - 集团成立合营公司上海召楼天地有限公司,更新发展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的一个潜在项目,主要用于住宅、商业及配套设施的多用途开发[20] - 集团在上海推出多个重点项目,包括商业综合体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和高端住宅项目翠湖天地六期和翠湖滨江[47][48] - 集团将继续关注上海市场和大湾区发展,以更为审慎的态度选择投资机会,制定城市更新方案,打造卓越社区[49] - 集团在上海拥有多项地标性投资物业组合,2023年4月上海蟠龙天地正式对公众开放,吸引客流1,600万人次[36] - 集团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获得广泛肯定,多个ESG评级有所上升,项目获得多项绿色或健康建筑认证[45] - 集团与全球非营利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43] - 集团承诺在2030年前将现有物业的能源消耗强度降低20%,与中电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为南京商业物业供应绿色电力[42] - 集团提交1.5ºC温室气体减排科学碳目标,获得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批准,96%以上的现有资产已获得至少一项绿色或健康建筑认证[20][21][22] 项目详情 - 上海楊浦區平涼街道6街坊项目总建筑面积23,791.32平方米,土地用途为住宅,预计2024年下半年推出预售[69] - 翠湖濱江项目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推出预售,坐落于上海楊浦濱江地区,总建筑面积约为423,000平方米[70] - 上海太平橋項目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与上海新天地相连,是上海浦西的主要商业中心[71] - 上海新天地项目包括企业天地5號及湖濱道甲级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为52,000平方米,本集团持有44.55%的实际权益[73] - 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将发展为包括三幢优质甲级办公楼的商业综合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92,000平方米,本集团拥有25%的实际权益[74] - 瑞虹新城项目位于上海虹口区内环内,总建筑面积为172万平方米[78] - 住宅发展方面,集团已开发、出售和交付总建筑面积约1,113,000平方米的住宅单位[79] - 中粮瑞虹•海景壹号总建筑面积为161,000平方米,用途为住宅,另有2,000平方米用于零售店铺[80] - 集团持有瑞虹新城项目商业物业的49.5%实质权益,获得城市土地学
瑞安房地产(0027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1 16:30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全年收入为97.5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3.97亿元人民币[3][9] - 资产负债状况保持稳健,净资产负债率略增至52%,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达89.17亿元人民币[5][9] - 成功发行全国最大规模民企私募绿色抵押贷款支持在岸证券,提高集团流动性[6][18] 可持续发展 - 取得SBTi批准,ESG评级提升,成为符合《巴黎气候协定》的房地产发展商之一[7][19] 物业销售情况 - 2023年合同物业销售额为113.9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58%[9][24] - 2023年已确认物业销售总额为人民币385.65亿元,较2022年下降4%至每平方米人民币63,200元[21] 租金及相关收入 - 公司的租金及相关收入达到人民币23.98亿元,较2022年增长16%[46][47] - 公司整体租金及相关收入总额按年增加16%至人民币32.43亿元,76%来自上海的物业组合[47] 公司投资情况 - 公司持有及管理的商业物业总建筑面积达到2,863,000平方米,资产价值约为1,056.5亿元人民币[40] - 公司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850万平方米,持有390万平方米的权益[36] 公司战略 - 公司在城市更新项目方面有卓越业绩和远大愿景[39] - 公司以“冠于同行”策略致力于在战略性地点交付优质产品[39] 公司财务细节 - 2023年的毛利为人民币50.45亿元,较2022年下降24%,毛利率增长至52%[77] - 2023年的年度溢利为13.97亿人民币,每股基本盈利为10.1分,同比下降5%[9][86][87]
SHUI ON LAND(00272) - 2023 H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3-21 0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录得收入97.5亿人民币,净利润14亿人民币,股东应占溢利8.1亿人民币 [10] - 2023年总租金及相关收入(包括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增至32.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 [11] - 截至2023年12月,净负债率略微增至52%,现金及银行存款总计89亿人民币 [11] - 2023年物业销售收入约38亿人民币(包含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贡献),若仅算集团层面为59亿人民币 [22][23] - 2023年总收入包含物业销售、租金收入和其他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毛利润略超50亿人民币,毛利率为52%,较2022年略高 [24] - 2023年整体财务成本略超21亿人民币,与2022年水平基本一致 [26] - 董事会建议2023年全年股息为每股0.9美元 [13][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物业销售和开发业务 - 2023年合同销售额达114亿人民币,其中住宅物业销售额72亿人民币,商业物业销售额30亿人民币,其他资产处置额12亿人民币 [33] - 2023年总认购销售额将在未来几个月转化为合同销售,锁定销售额90亿人民币,将在2024年及以后交付并计入集团财务业绩 [33][34] - 截至2023年底,住宅开发土地储备可售总额达669亿人民币,其中约242亿人民币资源位于上海,其余427亿人民币位于武汉和重庆 [36] - 商业物业组合总建筑面积为243万平方米,其中59%为写字楼,41%为零售物业 [37] 商业运营业务 - 2023年成功推出两个项目,商业资产总估值增至84亿人民币 [47] - 租金收入从28亿人民币增长16%至32亿人民币 [47] - 物业管理总面积达900万平方米 [48] - 资产管理项目总估值达29亿人民币,总管理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 [50] - 零售业务年末平均入住率维持在91%,销售额和客流量分别达到2021年水平的106%和110%,会员销售额增长11.6% [50] - 写字楼业务年末平均入住率达90%,上海组合的入住率为93%,今年前两个月已获得超过2.6万平方米的租赁面积 [52][5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住宅市场 - 全国住宅市场复苏缓慢,信心极度疲软,1 - 2月住宅销售面积大幅下降,全国住房库存达到历史高位 [14] - 武汉住宅市场2023年面临较大逆风,但武汉天地御江璟城三期销售表现良好,所有单位在开盘日售罄,预售价格创武汉新高 [34] 零售市场 - 消费者消费倾向转向体验式和价值驱动型消费,上海优质零售物业空置率下降,租金仅同比微降0.2% [15] 写字楼市场 - 多数市场供应过剩且需求收缩,上海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下降27%,导致空置率上升和租金下降 [1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采用轻资产战略,谨慎选择新投资项目,在长江三角洲和大湾区的一线城市谨慎拓展业务 [17] - 公司将专注于消费者需求,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低迷时凸显资产和服务质量的差异化 [17] - 公司将继续在上海追求领先地位,建立和维护顶级管理团队,利用开发和商业地产资产管理相结合的综合商业模式,抓住城市更新中的独特市场机会 [18] - 公司将进一步探索和抓住上海新兴的城市更新机会,同时保持审慎的财务状况 [45] - 公司将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来强化品牌,短期内重点发展上海的湖景品牌 [45] - 公司将继续实施轻资产战略,与长期投资者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扩大资产组合,提高管理效率,推动业务和利润的可持续增长 [46] - 公司将维持和提高入住率,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决策,注重商业组合质量,通过创新实现市场差异化,利用竞争优势和灵活的资产管理策略推动新产品成功推出 [5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中国内地房地产行业经营环境极为困难,宏观环境充满挑战,包括地缘政治、地区战争、中美关系、高利率、高通胀以及经济前景的高度不确定性 [4][5] - 国内经济增长缓慢,市场复苏乏力,需求疲软且供应过剩,行业面临流动性危机和债务问题,百强房企中有48家遭遇债务问题 [5][6] - 未来几年经济挑战和调整可能持续,市场复苏缓慢,房地产行业将进一步整合和调整,上海市场需求稳定,机会众多,但房地产开发商融资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面临挑战 [7] 其他重要信息 - 2023年公司通过内部资源偿还了数十亿美元债务,维持了稳定的资产负债表 [6] - 2023年4月,公司成功发行了规模最大的境内私人绿色抵押贷款支持商业抵押担保证券(CMBS),由上海虹桥商务区的枢纽项目支持 [12] - 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良好进展,多项ESG评级提高,超过96%的现有资产按建筑面积计算获得了绿色或健康建筑证书 [19]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文档中未提及问答环节相关内容。
瑞安房地产(0027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9 14:18
公司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土地储备达870万平方米,其中630万平方米可用于出租及销售,240万平方米为会所、停车位和其他设施[2] - 公司拥有总值人民币830亿元的上海商业资产组合[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落成物业总面积208.7万平方米,资产价值763.8亿元;土地及发展中物业总面积68.2万平方米,资产价值269.9亿元;总计总面积276.9万平方米,资产价值1033.7亿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以公平值计价的集团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972.08亿元,总面积264.17万平方米;上海、武汉、佛山、南京和重庆物业分别占账面价值的79%、10%、6%、3%及2%[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870万平方米[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可供出租及可供销售面积为630万平方米[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会所、停车场和其他设施面积为240万平方米[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发展项目共14个,分布于上海、南京、武汉、佛山及重庆[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应占可供出租及可供销售的建筑面积为390万平方米[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630万平方米可供出租及可供销售面积中约230万平方米已落成[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630万平方米可供出租及可供销售面积中约170万平方米正处于发展阶段[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630万平方米可供出租及可供销售面积中约230万平方米持有作日后发展用途[44] - 已落成物业总建筑面积402.1万平方米,集团权益应占174万平方米[45] - 发展中物业总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集团权益应占69.4万平方米[45] - 日后发展物业总建筑面积232.3万平方米,集团权益应占151万平方米[45] - 总计土地储备建筑面积872.4万平方米,集团权益应占394.4万平方米[45] - 上海太平桥已落成物业建筑面积35.3万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99%[45] - 上海瑞虹新城已落成物业建筑面积76.7万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99%[45] - 上海创智天地已落成物业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44.27%[45] - 虹桥天地已落成物业建筑面积33.5万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100%[45] - 武汉天地日后发展物业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100%[45] - 佛山岭南天地日后发展物业建筑面积66.5万平方米,集团权益占比100%[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519.33亿元,较2022年末的516.65亿元增长0.52%[68] - 2023年6月30日已完工投资物业为472.9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71.93亿元[92]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列示的在建或发展中投资物业为44.83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2.97亿元[9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账面价值334.44亿元投资物业取得银行融资,2022年为324.91亿元[94]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首六个月公司录得溢利人民币9.13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6.18亿元,按年分别增长17%及37%[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物业销售额增长90%至人民币46.62亿元(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24.49亿元)[5] - 公司租金及相关收入(包括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总额为人民币15.15亿元,按年增长3%[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负债比率为50%,现金及银行存款达人民币122.39亿元[5] - 董事会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港币3.2仙(2022年上半年:每股港币3.6仙)[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64.3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46%,期内溢利按年增长17%至9.13亿元,股东应占溢利按年增长37%至6.18亿元[12] - 2023年上半年物业销售额增长90%至46.62亿元,租金及相关收入总额为15.15亿元,按年增长3%[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负债率微升至50%,现金及银行存款共达122.39亿元[13]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港币3.2仙,2022年上半年为每股港币3.6仙[1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合约销售额45.64亿元,包括住宅物业销售额41.96亿元及商业物业销售额3.68亿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6.06亿元的认购销售额预计将在2023年下半年及以后转为合约物业销售额[1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所持物业租金及相关收入总额按年增加3%至15.15亿元,74%来自上海的物业组合[14] - 2023年上半年已确认物业销售总额347.06亿元,平均售价较2022年上半年上升49%至每平方米76,100元[16] - 2023年上半年合约物业销售额45.64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87.15亿元减少76%[18] - 2023年上半年住宅物业销售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53,900元,2022年同期为每平方米105,700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认购销售总额为6.06亿元,其中2.36亿元来自武汉天地云廷三期[18] - 待于2023年下半年及以后交付客户并确认的锁定销售总额为74.3亿元[18] - 2023年上半年上海太平桥住宅(第118号地块)销售收入1.05亿元,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平均售价164,300元/平方米[17] - 2023年上半年上海瑞虹新城住宅(第7号地块)销售收入168.33亿元,建筑面积160,700平方米,平均售价115,000元/平方米[17] - 2023年上半年上海蟠龍天地销售收入42.39亿元,建筑面积70,200平方米,平均售价66,100元/平方米[17] - 2023年上半年重庆天地2住宅销售收入38.11亿元,建筑面积165,500平方米,平均售价25,100元/平方米[1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上升46%至64.31亿元,物业销售上升90%至46.62亿元[49] - 2023年上半年上海物业租金及相关收入上升5%至8.01亿元,占总额71% [49]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收入上升9%至2.73亿元[49] - 2023年上半年建筑收入下跌至1.45亿元,毛利上升5%至29.49亿元,毛利率下跌至46% [50]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增加65%至2.10亿元,其他收益及亏损为亏损净额1.85亿元[50] - 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10.68亿元,利息开支总额上升33%至11.18亿元,债务平均成本增加至6.55% [50]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市场开支上升15%至1.07亿元,一般及行政开支轻微上升至5.30亿元[51][52] - 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值8800万元,税项为9.57亿元,溢利为9.13亿元[5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6.18亿元,核心溢利为6.98亿元,同比上升34% [5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7.7分,董事会建议派付中期股息每股港币3.2仙[53][54]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存款合计为122.3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3.68亿元;抵押存款为27.1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92亿元;受限制银行存款为33.0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91亿元[56] - 2023年6月30日负债净额为218.9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1.44亿元;权益总额为442.00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44.01亿元;净资产负债率为50%,2022年12月31日为45%[57] - 2023年6月30日港币/美元借贷扣除现金后约为206.06亿元,占借贷总额约60%,2022年12月31日占比为40%[58] - 2023年6月30日未提取的银行融资总额约为45.4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96亿元[58] - 2023年6月30日已抵押资产合计371.4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55.36亿元;取得借贷140.18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6.62亿元[58] - 2023年6月30日有合约开发成本等投资承担50.5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57.71亿元[58] - 2023年6月30日借贷总计341.38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117.83亿元,一年以上但不逾两年100.74亿元,两年以上但不逾五年46.24亿元,五年以上76.57亿元[56] - 2023年上半年收入64.31亿元,2022年同期为44.15亿元,同比增长45.66%[66] - 2023年上半年毛利29.49亿元,2022年同期为28.21亿元,同比增长4.54%[66] - 2023年上半年税项前溢利18.7亿元,2022年同期为10.27亿元,同比增长82.08%[66] - 2023年上半年期间溢利9.13亿元,2022年同期为7.79亿元,同比增长17.20%[66]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人民币7.7分,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5.6分[66] - 2023年上半年期间其他全面开支6.23亿元,2022年同期为1.04亿元,同比增长499.04%[67] - 2023年上半年期间全面总收入2.9亿元,2022年同期为6.75亿元,同比下降57.04%[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14.43亿元,较2022年末的3.82亿元增长277.75%[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442亿元,较2022年末的444.01亿元下降0.45%[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1.46亿人民币,本公司股东应占储备为162.82亿人民币,保留盈利为222.48亿人民币,总计为442亿人民币[7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间溢利为9.13亿人民币,其中本公司股东应占保留盈利增加6.18亿人民币,非控制权益增加2.95亿人民币[7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8.67亿人民币,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6.82亿人民币,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18.69亿人民币[72][7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运资金变动前的经营现金流量为24.24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3.34亿人民币略有增长[7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发展中待售物业及待售物业减少27.75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5.08亿人民币有较大幅度增长[7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已收利息为1.25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0.91亿人民币有所增加[7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发行证券化安排收款为43.9亿人民币,而2022年同期无此项收入[7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提取银行借贷为35.51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47.89亿人民币有所减少[7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偿还银行借贷为81.09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35.48亿人民币有较大幅度增长[7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物的减少净额为16.84亿人民币,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为95.25亿人民币[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客户合约产生的收入为53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33.24亿元增长59.44%[79] - 2023年上半年物业销售收入46.62亿元,2022年同期为24.49亿元,同比增长89.96%[79]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管理费收入2.73亿元,2022年同期为2.51亿元,同比增长8.76%[79] - 2023年上半年建筑业务收入1.45亿元,2022年同期为4.48亿元,同比下降67.63%[79] - 2023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收入2.2亿元,2022年同期为1.76亿元,同比增长25%[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综合收入64.31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44.15亿元增长45.66%[80]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发展分部收入46.62亿元,物业投资分部收入11.31亿元,物业管理分部收入2.73亿元,建筑分部收入1.45亿元[82]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分部业绩24.39亿元,综合业绩24.55亿元[82] - 2023年上半年税项前溢利18.7亿元,税项9.57亿元,期间溢利9.13亿元[8
瑞安房地产(0027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2 16:31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达到64.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4][8][7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9.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4][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利润为6.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4][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物业销售额增长至46.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5][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租金及相关收入总额为15.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8] 公司资产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净资产负债率微升至50%[6][8] - 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共达122.39亿元人民币[6][8] - 公司总资产为1032.0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下降2%[8] - 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223.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下降8%[8] - 公司负债净额为2189.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9%[8] 公司业务展望 - 公司2023年下半年可供销售及预售的住宅建筑面积约21.19万平方米,其中武汉长江天地占比最大[2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已确认物业销售总额为347.06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18][2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住宅物业销售的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53,900元,较去年同期降低[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商业物业销售合同金额为3.68亿元,建筑面积为29.1万平方米[23] - 公司2023年下半年武汉天地云庭三期总建筑面积为71,000平方米,预售价格创下武汉最高纪录[30] 公司风险与挑战 - 公司提到了可能受到的风险包括法律变更、竞争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等多个方面[155]
SHUI ON LAND(00272) - 2023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8-22 0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收入同比增长46%至64亿元人民币 利润同比增长17%至913亿元人民币 股东应占利润同比增长37%至618亿元人民币 [7] - 物业销售额同比增长90%至46亿元人民币 主要贡献来自上海蟠龙天地项目 租金及相关收入同比增长3%至15亿元人民币 [8] - 净负债率小幅上升至50% 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为1223亿元人民币 [9] - 毛利率为46% 低于去年同期的64% 主要因物业销售占比提升 [21][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销售业务中 住宅销售额419亿元人民币 商业物业销售额未披露具体数字 已签约未确认销售额为347亿元人民币 [30][31] - 零售物业平均出租率91% 办公室整体出租率88% 上海办公室出租率达92% [13][45] - 资产管理规模从265亿元人民币增至303亿元人民币 带动相关收入增长10% [44][4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上海市场表现突出 蟠龙天地项目成为城市更新典范 武汉天地项目三期开盘当日售罄 创当地预售价格纪录 [12][31] - 一线城市高端住宅市场表现强劲 上海和武汉高端住宅销售同比分别增长20%和47% [33] - 商业物业客流量已恢复至2021年水平的109-120% [13][4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坚持审慎资本管理 优先保持良好流动性 探索更多境内融资渠道 如成功发行44亿元人民币绿色CMBS [9][15][28] - 聚焦一线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 重点发展城市更新项目 特别是城中村改造领域 [15][38][39] - 强化高端住宅和商业物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打造文化体验驱动的产品线 [33][49][5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行业面临地缘政治紧张 高利率和经济前景不明朗等挑战 消费者信心不足导致复苏弱于预期 [4][5][11] - 政府出台支持政策但效果尚未显现 城中村改造等城市更新政策将带来新机遇 [5][6][38] - 市场呈现K型分化 优质产品和一线城市需求保持韧性 [12][33] 其他重要信息 - 可持续发展取得进展 科学碳目标获SBTi批准 绿色承诺覆盖96%餐饮租户 85%零售租户和74%办公租户 [16]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更新 新增女性独立非执行董事 并制定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16] - 上海新天地广场获得ULI亚太区卓越奖 [17]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注: 原文未提供具体问答内容 此部分跳过)
瑞安房地产(0027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1 14:55
公司业绩 - 公司2022年度收入为港币18,040百万元,较2021年度下降了15.1%[5][8] - 公司2022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13.1仙,较2021年度下降了46.6%[5][8] - 公司2022年总资产为104,878百万人民币,较2021年有所下降[6] - 公司2022年净资产负债率从30%上升至45%[6] - 公司2022年合同物业销售额为272.19百万人民币,较2021年有所下降[8] - 公司2022年毛利为664.9百万人民币,毛利率为43%,较2021年略有下降[8]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1.3分/股,较2021年有所下降[8] - 公司2022年每股股东权益为4.88人民币/股,较2021年略有下降[8] - 公司2022年末期每股股息为0.064港币/股,较2021年有所下降[8] - 公司2022年总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3,368百万人民币,较2021年有所下降[8] 公司发展 - 公司成功竞得上海杨浦区一幅土地,计划开发成高端低密度住宅社区[10][153] - 公司与浦发银行签署人民币100亿元合作备忘录,支持多元化的ESG举措[11][150] - 公司与100家供应商签订绿色公约,共同创建绿色供应链[17] - 公司在城市更新方面展现核心优势和卓越业绩,成功收购新地块,如上海杨浦地块[35] - 公司的商业物业组合实施资产提升计划,维持高出租率[33] 公司战略 - 公司积极履行ESG承诺,制定5C可持续发展战略至2030年[36] - 公司更新对“科学碳目标倡议”的承诺,将减排目标提升至全球温度升幅控制在1.5ºC以下[37] - 公司与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签订“深绿租赁”合作,与100家供应合作伙伴签署“绿色公约”[38] 公司管理层 - 公司74岁的主席自2004年2月本公司创立以来一直担任主席[52] - 公司40岁的执行董事为本公司执行董事,瑞安新天地有限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52] - 公司与100家供应商签订绿色公约,共同创建绿色供应链[17] - 公司在城市更新方面展现核心优势和卓越业绩,成功收购新地块,如上海杨浦地块[35]
SHUI ON LAND(00272) - 2022 H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3-23 1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利润为人民币15亿元,股东应占溢利总计人民币9.06亿元 [7] - 总租金收入下降约4%,物业销售虽受施工和交付延迟影响仍保持强劲 [8] - 净负债率维持在45%的健康水平,用内部资源赎回约6亿美元的高级永续债致负债率增加13% [8] - 现金及银行存款为人民币134亿元,董事会建议末期股息为每股6.4港仙,全年股息为每股10港仙 [8][9] - 2022年实现收入155亿元,物业销售117亿元,净利润14.7亿元,租金收入略超20亿元 [20] - 毛利率稳定在43%,融资成本总计21亿元,包括近5亿元汇兑损失和16亿元净利息成本 [23][24] - 资产总值在过去五六年保持在1050 - 1100亿元,约60%为投资物业 [27] - 投资物业估值较稳定,总价值9609.6亿元,公司应占约630亿元,变化为 - 0.6% [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物业销售与开发业务 - 2022年总合同物业销售超目标,包括住宅物业销售和14亿元商业物业销售,年末认购销售达14亿元 [40] - 2023年公司销售目标为13亿元,大部分可售资源来自武汉 [62] 商业资产管理业务 - 总管理商业资产增至820亿元,2023年有三个新项目入市 [49] - 2022年总收入27亿元,毛利、营业利润和基础利润分别为19亿元、14亿元和5.75亿元 [51] - 零售收入下降8%,办公室收入增长2%,房地产资产管理收入增长40%,费用收入达1.3亿元,管理资产规模达303亿元 [52][53] - 零售租金收入占比约60%,受疫情影响下降9%,办公室租金收入增长4% [54] - 物业管理组合面积略超900万平方米,房地产资产管理总面积达303亿元,总建筑面积超88.6万平方米 [5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中国GDP降至3%,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多地放宽调控政策 [10] - 上海零售销售额收缩9.1%,甲级写字楼吸纳率和空置率上升 [13][14] - 2023年前两个月武汉住房交易面积同比增长28.6%,房地产市场逐步复苏 [8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审慎进行资本管理,保持强流动性,利用品牌优势捕捉中高端消费,聚焦一线城市土地收购 [16] - 聚焦上海、长三角和大湾区有潜力的市场,把握城市更新机遇,拓展合作伙伴 [37] - 巩固住宅业务品牌,提升在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 [38] - 专注高端客户,发挥品牌价值,以客户为中心打造社区,助力租户把握复苏机遇,拓展资产管理业务 [6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经营环境艰难,受地缘政治、通胀、加息和疫情影响,房地产市场情绪仍弱 [4][5] - 市场已触底,但不确定宏观环境和困境开发商的走向,市场将经历调整,政府难以救助所有困境开发商 [5][85] - 看好上海市场,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带来机会 [72][73] 其他重要信息 - 2022年公司在碳排放强度、能源强度和水强度方面有显著下降,多数商业物业获绿色评级 [17][18] - 与租户签署绿色承诺,覆盖大部分租户,并签署行业首个深绿色租约 [17][1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2023财年合同销售目标是多少?太平桥122号地块预售计划如何? - 2023年销售目标为13亿元,因可售资源大部分来自武汉致销量下降;太平桥122号地块本月开工,计划明年底预售 [62][64] 问题2: 2023年下半年到期的美元优先票据如何再融资?是否发行离岸美元债券?公司目标负债率和投资物业目标贷款价值比是多少? - 公司将更多依赖境内融资,减少境外融资;目前发行新美元债券成本高,不可行;正在与银行商讨再融资方案 [66][67] 问题3: 合资伙伴是否有表外负债? - 合资伙伴多为国有企业,信用良好,合资项目无负债问题 [70] 问题4: 与上海市长会面后,公司预计在上海投资哪些项目? - 公司看好上海市场,盘龙天地项目获市长认可,上海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有很多机会 [72][73] 问题5: 是否有并购或土地储备机会? - 公司谨慎看待市场调整带来的并购机会,将利用上海城市更新优势,关注长三角和大湾区机会 [74] 问题6: 近期银行借款预计可展期多少?与银行最新讨论情况如何? - 境外银行风险偏好仍低,借款展期或再融资不易,公司希望进行再融资,也会动用现金还款;同时加强与境内银行沟通 [77][78] 问题7: 武汉房地产市场表现如何?武汉船厂项目进展怎样? - 2023年前两个月武汉住房交易面积同比增长28.6%,市场逐步复苏,高端住宅需求稳定;武汉船厂项目已开工,预计今年推出首个住宅项目 [80][81] 问题8: 旭辉新疆IPO进展如何? - 因市场情况,IPO暂停,公司资产负债表健康,将寻找合适时机上市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82] 问题9: 管理层如何看待当前市场和政策机会?2023年有何业务行动和管理目标? - 市场接近触底,但受宏观环境和困境开发商影响,不确定市场走向;公司将等待市场调整,以低价收购优质资产 [85][87]
瑞安房地产(00272)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3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14.75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9.06亿元[1] - 2022年公司收入减少11%至人民币155.65亿元,合约物业销售额按年减少10%至人民币272亿元[2] - 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43%,较2021年增加2个百分点;净利率为9%,较2021年减少4个百分点[3] - 2022年末公司总债务为人民币335.12亿元,较2021年增加5%;负债净额为人民币201.44亿元,较2021年增加38%[3] - 2022年合约销售额272.19亿元,较2021年的302.70亿元下跌10%,住宅物业销售占95%,平均售价70,900元/平方米,较2021年增长11%[8] - 2022年已确认物业销售总额129.72亿元,平均售价67,900元/平方米,较2021年上升45%[6] - 2022年收入27.02亿元,较2021年的28.65亿元减少6%[24] - 2022年物业投资收入20.40亿元,较2021年的22.21亿元减少8%[24][27] - 2022年物业管理收入5.12亿元,较2021年的5亿元增长2%[24] - 2022年房地产资产管理收入1.30亿元,较2021年的0.93亿元增长40%[24] - 2022年毛利19.24亿元,较2021年的20.71亿元减少7%[24] - 2022年经营溢利14.52亿元,较2021年的16.29亿元减少11%[24] - 2022年基本溢利5.75亿元,较2021年的6.02亿元减少4%[24] - 2022年末净资产340.26亿元,较2021年的334.16亿元增长2%[24] - 2022年末净资产负债率11.5%,较2021年的14.8%减少3.3个百分点[24] - 2022年物业组合租金及相关收入总额23.96亿元,较2021年的26.13亿元减少8%[26][27] - 2022年公司收入下跌11%至155.65亿元,2021年为175.55亿元,主要因物业销售下跌[41] - 2022年物业销售为116.95亿元,2021年为136.38亿元;投资物业租金及相关收入为20.70亿元,2021年为22.59亿元[41] - 2022年物业管理收入上升4%至5.08亿元,2021年为4.90亿元;建筑收入增至9.58亿元,2021年为8.35亿元[41] - 2022年毛利下跌7%至66.49亿元,2021年为71.73亿元,毛利率增长至43%,2021年为41%[41] - 2022年其他收入增加56%至3.76亿元,2021年为2.41亿元;销售及市场开支上升10%至2.12亿元,2021年为1.92亿元[42] - 2022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值合共为1.14亿元,2021年为增值3500万元;其他收益及亏损为亏损净额2700万元,2021年为亏损净额3.34亿元[42] - 2022年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业绩录得亏损净额1.51亿元,2021年为收益净额6.20亿元;物业销售收益为1.05亿元,2021年为4.07亿元[44] - 2022年财务费用为21.27亿元,2021年为8.95亿元;利息开支总额上升7%至19.51亿元,2021年为18.27亿元[44] - 2022年税项为19.32亿元,2021年为34.63亿元;年度溢利为14.75亿元,2021年为22.08亿元[44][45]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9.06亿元,2021年为16.36亿元;每股盈利为11.3分,2021年为20.3分[45][46] - 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存款合计为133.68亿元,2021年为172.84亿元;抵押存款21.92亿元,2021年无;受限制银行存款16.91亿元,2021年为21.65亿元[50] - 2022年12月31日负债净额为201.44亿元,2021年为145.79亿元;权益总额为444.01亿元,2021年为491.78亿元;净资产负债率为45%,2021年为30%,赎回6亿美元永久资本证券致其上升13%[51] - 2022年12月31日港币/美元借贷无对冲金额扣除现金及存款后约135.19亿元,占借贷总额40%,与2021年持平[51] - 2022年12月31日未提取银行融资总额约21.96亿元,2021年为17.30亿元[51] - 2022年12月31日已抵押资产355.36亿元,2021年为344.33亿元;取得借贷106.62亿元,2021年为93.19亿元[52] - 2022年12月31日有合约开发成本等承担57.71亿元,2021年为89.99亿元[53]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80.4亿港元,2021年为211.47亿港元[58] - 2022年毛利为77.06亿港元,2021年为86.41亿港元[58] - 2022年年度溢利为17.1亿港元,2021年为26.6亿港元[58] - 2022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13.1港仙,2021年为24.5港仙[58] - 2022年年度其他全面开支为10.05亿港元,2021年为4400万港元[59] - 2022年年度全面总收入为7.05亿港元,2021年为26.16亿港元[59] - 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769.72亿人民币,2021年为767.58亿人民币[60]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279.06亿人民币,2021年为371.38亿人民币[60]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275.24亿人民币,2021年为341.49亿人民币[60]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3.82亿人民币,2021年为29.89亿人民币[60] - 2022年12月31日银行借贷为121.88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33.23亿元[61] - 2022年12月31日优先票据为97.6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21.16亿元[61] - 2022年12月31日递延税项负债为47.99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50.58亿元[61] - 2022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已收按金及应计费用为5.6亿元,2021年无此项数据[61] - 2022年12月31日一间联营公司所提供的贷款为55.75亿元,2021年无此项数据[61] - 2022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为0.56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0.64亿元[61] - 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391.5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399.36亿元[61] - 2022年12月31日永久资本证券为0.01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40.49亿元[61] - 2022年12月31日非控制权权益为52.51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51.93亿元[61] - 2022年物业销售收入为116.95亿元,2021年为136.38亿元[67] - 2022年物业管理费收入为5.08亿元,2021年为4.9亿元[67] - 2022年建筑收入为9.58亿元,2021年为8.35亿元[67] - 2022年客户合约产生的收入为155.65亿元,2021年为175.55亿元[68][71] - 2022年年度溢利为14.75亿元,2021年为22.08亿元[73][75] - 2022年其他收入为3.76亿元,2021年为2.41亿元[76] - 2022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2700万元,2021年为 - 3.34亿元[76] - 2022年财务费用为21.27亿元,2021年为8.95亿元[77] - 2022年和2021年资本化借贷成本的资本化比率均约为5.7%[77] - 2022年和2021年核数服务酬金均为500万元[78] - 2022年雇员福利开支总额9.85亿元,资本化后为9亿元,2021年分别为9.21亿元和8.08亿元[79] - 2022年拨备减值亏损(应收账款)8000万元,2021年为4900万元[79] - 2022年已售物业成本确认为开支72.95亿元,2021年为88.35亿元[79] - 2022年税项总额19.32亿元,2021年为34.63亿元,香港利得税税率16.5%,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25%[80][81] - 2022年已确认分派股息8.3亿元,2021年为2.41亿元,2023年建议派付末期股息4.59亿元[82]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年度溢利9.06亿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11.3分;2021年分别为16.36亿元和20.3分[83] - 2022年非即期贸易应收款(应收租金)2.98亿元,2021年为2.89亿元[85] - 2022年即期贸易应收款(应收租金、商品和服务、经营租赁应收款项等)总计16.03亿元,2021年为18.89亿元[86] - 2022年和2021年客户合约的贸易应收款分别为16.0亿元和14.3亿元[87] - 2022年贸易应收账款余额68.2亿元,65%未逾期,14%逾期少于90日,21%逾期超90日;2021年余额54.5亿元,80%未逾期,14%逾期少于90日,6%逾期超90日[87] - 2022年贸易应付账款为31.03亿元(2021年:38.75亿元),92%(2021年:94%)账龄少于30日,7%(2021年:1%)账龄介乎31日至90日,1%(2021年:5%)账龄超过90日[88] - 2022年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8,027,265,324股(2021年:8,062,216,324股),金额为20,068千美元(2021年:20,155千美元)[89] - 2022年公司回购34,951,000股股份,总代价为港币3,000万元(相当于人民币2,600万元)[90]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港币6.4仙,合计约人民币4.59亿元,2021年为每股港币8.4仙,人民币5.74亿元[95] - 2022年公司于香港联交所购回股份34,951,000股,已付金额总数为港币29,619,821.95 [98] - 2022年12月31日瑞安房地产雇员人数为3,098人,2021年12月31日为3,186人[101] - 2022年12月31日物业管理人员1,545人,2021年12月31日为1,630人;建筑及装修业务人员172人,2021年12月31日为193人[10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商业物业组合租金及相关收入总额按年减少4%至人民币28.02亿元[2] - 2022年认购销售额为人民币14.27亿元,较2021年减少74%[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认购销售额14.27亿元,预计2023年及以后转为合约物业销售额[5] - 2022年商业物业租金及相关收入28.02亿元,按年减少4%,73%来自上海物业组合[5] - 2022年上海太平桥住宅(第118号地块)销售53.75亿元,面积35,700平方米,平均售价165,000元/平方米[7] - 2022年上海蟠龍天地销售54.72亿元,面积97,400平方米,平均售价61,400元/平方米[7] - 2022年住宅物业合约销售257.38亿元,已售建筑面积273,700平方米,平均售价94,200元/平方米;商业物业合约销售14.36亿元,已售建筑面积110,100平方米,平均售价13,000元/平方米;总计合约销售272.19亿元,已售建筑面积383,800平方米,平均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