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深铁路(00525)
icon
搜索文档
广深铁路股份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润11.09亿元 同比增加21.55%
智通财经· 2025-08-28 19:5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9.69亿元 同比增长8.0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9亿元 同比增长21.55% [1] - 基本每股收益0.1565元 [1] 客运业务结构变化 - 梅龙铁路和广汕铁路等高铁新线开通导致运行图调整和高铁分流 [1] - 广州东至潮汕(梅州西)跨线动车组列车和普速长途车开行数量减少 [1] - 既有城际列车和跨线动车组列车客座率出现下降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积极增开广州东至香港西九龙过港直通车 [1] - 组织开行京广-广深港跨线动车组列车 [1] - 直通车和长途跨线动车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1] 客运量与收入关系 - 旅客发送量下降但客运收入保持增长 [1] - 广深城际列车和普速长途车的旅客发送量和收入出现下降 [1] - 整体客运收入仍实现增长 [1]
广深铁路股份(00525)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润11.09亿元 同比增加21.5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9:48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9.69亿元 同比增长8.0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9亿元 同比增长21.55% [1] - 基本每股收益0.1565元 [1] 客运业务动态 - 梅龙铁路和广汕铁路等高铁新线开通导致运行图调整和高铁分流 影响公司列车开行安排 [1] - 广州东至潮汕(梅州西)跨线动车组列车和普速长途车开行数量减少 [1] - 既有城际列车和跨线动车组列车客座率出现下降 [1] - 广深城际列车和普速长途车的旅客发送量和收入出现下降 [1] 收入结构调整 - 公司主动增开广州东至香港西九龙过港直通车 [1] - 积极组织京广-广深港跨线动车组列车开行 [1] - 直通车和长途跨线动车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1] - 整体客运收入在旅客发送量下降背景下仍实现增长 [1]
广深铁路股份(00525.HK):上半年净利润为11.09亿元 同比增加21.55%
格隆汇· 2025-08-28 19:4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39.6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0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1.55%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5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7.44% [1] - 基本每股盈利0.1565元人民币 [1] 经营数据 - 报告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1]
广深铁路(601333) - 广深铁路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8 19:23
(三)会议于 2025 年 8 月 28 日 9:30 分在本公司以现场加通讯的方式召开。 (四)会议由董事长蒋辉先生主持,会议应出席的董事人数为 8 名,实际出 席会议的董事为 8 名,监事和高管列席了会议。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证券代码:601333 证券简称:广深铁路 公告编号:2025-012 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 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法律责任。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一)会议的召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本公司《章程》的规定。 (二)会议通知和材料于 2025 年 8 月 13 日以书面文件形式发出。 本公司对所拥有的京广铁路大朗站至棠溪站南场部分既有房屋建构筑物、铁路线 路和设施设备资产予以处置。有关详情可查阅与本公告同日披露在上海证券交易 所(http://www.sse.com.cn)及香港联交所披露易(http://www.hkexnews.hk/)网 站上的《关于京广铁路大朗站至棠溪站南场部分资产处置的公告》。 特此公告。 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
广深铁路(601333)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8 19:2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XX元,同比增长XX%[25] - 公司营业收入为139.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8%[26][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XX元,同比变动XX%[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5%[26][34]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XX元,较上年同期变化XX%[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03%,同比上升0.60个百分点[2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139.43亿元,同比增长8.0%[133]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1.09亿元,同比增长21.6%[13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9亿元,同比增长21.5%[13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565元/股,同比增长21.5%[131]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44亿元(8.1%)至139.69亿元[130]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为125.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6%[35] - 管理费用为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0%[35] - 主营业务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18.39亿元,同比增长8.11%[42] - 货物装卸费成本为人民币2.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1.41%[42] - 维修费用成本为人民币6.40亿元,同比增长22.39%[42] - 其他业务成本总额为人民币6.75亿元,同比增长13.07%[42] - 营业成本为125.01亿元,同比增长8.3%[133] - 利息费用同比下降1617万元(29.3%)至3896万元[130] - 所得税费用为2.80亿元,同比下降22.7%[131]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客运收入达到人民币XX元,较上年同期增长XX%[25] - 货运收入录得人民币XX元,同比增长XX%[25] - 路网清算及其他运输服务收入为人民币XX元,增幅XX%[25] - 客运收入为56.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7%,其中直通车收入增长17.71%至12.40亿元[37] - 货运收入为8.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0%,货物发送量增长17.07%至764万吨[38] - 提供运输服务收入为66.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4%,其中路网清算服务收入增长14.58%[39] - 其他业务收入为人民币8.12亿元,同比增长27.45%[40] - 公司客运收入交易金额为5,591,266,647元[101] - 公司货运收入交易金额为841,911,877元[101]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XX元,同比增长XX%[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14%[26][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8.23亿元,同比增长64.14%[4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3亿元,同比增长64.1%[13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0亿元,同比改善40.5%[13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8亿元,同比由正转负[13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XX元,较年初增长XX%[25] - 资产负债率为XX%,较年初下降XX个百分点[25] - 货币资金余额为人民币29.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42%[49] - 在建工程余额为人民币5.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73%[49] - 应交税费余额为人民币2.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84%[49]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2.67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300.04%[49] - 货币资金较期初增加9.95亿元(51.4%)至29.3亿元[124][127] - 应收账款较期初增加6.27亿元(10.6%)至65.67亿元[124] - 其他应收款较期初减少6.1亿元(63.6%)至3.48亿元[124] - 在建工程较期初增加1.61亿元(38.8%)至5.76亿元[124][127] - 短期借款较期初减少3亿元(100%)至0元[124][128] - 应付账款较期初减少4.93亿元(18.6%)至21.58亿元[124] - 合同负债较期初增加7177万元(22.3%)至3.94亿元[124][128] - 未分配利润较期初增加6.13亿元(13%)至53.43亿元[1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9.30亿元,同比增长14.3%[136]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4.30%[60] - 公司未持有短期借款[60] 所有者权益和分配 - 未分配利润从47.30亿元增至53.43亿元,增长12.9%[140][142] - 综合收益总额为11.09亿元[140] - 对股东分配利润4.96亿元[140][142] - 专项储备从1.61亿元增至2.77亿元,增长72.5%[140][142] - 资本公积从116.41亿元增至116.61亿元,增长0.2%[140][142] - 少数股东权益亏损从4001.5万元增至4017.9万元[140][142]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52.46亿元增至54.11亿元,增长3.1%[144] - 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6.61亿元[144]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22亿元,使用541.76万元[140][142]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495,847,590元[148][150]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金额为121,895,733元,使用金额为5,417,608元,净增加116,478,125元[148] - 其他权益变动导致资本公积增加19,340,784元[148]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911,514,749元[150]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29,245,909元,使用25,786,953元,净增加103,458,956元[150] - 其他权益变动导致资本公积增加2,234,227元[150]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7,928,592,372元[148] - 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6,909,629,457元[148] - 期末未分配利润为5,411,619,112元[148] - 期初未分配利润为4,789,375,428元[14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270.69亿元增至278.18亿元,增长2.8%[140][142] - 公司2024年度现金分红方案为每股派发现金股息人民币0.07元(含税),总额约人民币4.96亿元[82] - 公司自1996年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股息约人民币133亿元,派息率达63.22%[82] - 报告期内公司未进行半年度现金分红(每10股派息0元)[70] 关联交易 - 公司接受广铁集团及其子公司提供的路网清算服务交易金额为2,237,522,174元[98] - 公司从广铁集团及其子公司购入存料及供应品交易金额为438,856,662元[98] - 公司接受广铁集团及其子公司提供的列车服务交易金额为421,090,178元[98] - 公司向广铁集团及其子公司提供列车服务及铁路运营服务交易金额为2,677,282,090元[101] - 公司向广铁集团及其子公司提供路网清算服务交易金额为928,131,574元[101] - 公司向国铁集团及其附属公司提供路网清算服务交易金额为1,424,770,246元[101] - 公司向国铁集团及其附属公司提供铁路运营服务交易金额为916,935,000元[101] - 公司向国铁集团及其附属公司提供货车维修服务交易金额为319,894,338元[101] - 关联交易遵循三年期综合服务框架协议(2023-2025年)[96] 股东和股权结构 -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最大股东,持股2,629,451,300股,占总股本37.12%[109][112] - HKSCC NOMINEES LIMITED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418,714,999股,占总股本20.03%[109] - 股东林乃刚持股124,000,000股,占总股本1.75%[109] - 大成睿享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增持4,989,100股,期末持股82,988,001股,占总股本1.17%[109] - 宝盈品质甄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减持20,000,000股,期末持股60,000,000股,占总股本0.85%[109] - 大成策略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增持6,331,200股,期末持股52,264,547股,占总股本0.74%[109] - 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50,335,900股,占总股本0.71%[109] - Kopernik Global Investors LLC持有H股128,463,054股,占总股本1.81%[112] - 公司无持股10%以上的其他法人股东(除广铁集团和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115] - 公司公众持股比例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16] - 广铁集团持股比例37.12%[96]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董事会由8名成员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2]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3] - 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2名执行董事组成[75] - 提名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2名执行董事组成[76]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了1次股东大会[84] - 非执行董事罗敬伦离任[69] - 公司按时完成了2024年年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等定期报告披露[80] 员工和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数35,933人,较上年度减少632人(减幅1.7%)[88] - 培训支出约1,845.89万元人民币,培训人次440,862[91] - 培训计划完成率50%[91] - 职教专职管理人员99人[91] - 补充养老保险按集团规定基数及标准缴纳[90] - 基本养老保险以当地基数上下限范围按规定比例缴纳[90]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持有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约人民币2亿元,利率区间为1.8%-2.6%[60] - 公司无任何资产抵押或担保情况[60] - 公司无任何或有负债[63] - 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的确实计划[61] - 公司未使用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62] - 公司外汇风险主要与美元及港币相关[62] - 公司注销深圳市广深铁路列车经贸实业有限公司,对整体生产经营无影响[55] - 土地租赁年租金上限7,400万元人民币[94] - 纳入环境信息披露企业数量1家[8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人民币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56] - 研发投入金额为人民币XX元,同比增长XX%[25] - 其他收益为884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0.99%[35] 会计政策和金融工具 - 公司重要性标准设定为金额大于或等于人民币3000万元,适用于预付款项、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及在建工程等项目[16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或流出的重要性标准为金额大于小计的10%且大于等于人民币1亿元[165]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161]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适用于公司及境内子公司[162] - 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活跃市场未经调整报价,第二层次为可观察输入值,第三层次为不可观察输入值[164]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账面价值计量,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67]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69] - 商誉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按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单独列报[170]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子公司经营成果自控制权取得日起纳入合并[172][174]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77] - 合营安排分类均为合营企业并采用权益法核算[180]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81]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损益[182] - 金融工具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依类别计入损益或初始金额[183] - 摊余成本计算基于实际利率法考虑合同条款但不含预期信用损失[184]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分类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量其他综合收益或当期损益[185]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目的为近期出售或存在短期获利模式[187][189] - 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后续计量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88] - 为消除会计错配可指定金融资产为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89]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根据账面余额乘以实际利率计算[190] - 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利息收入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90] - 指定为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确认在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转入留存收益[190] - 金融工具减值处理基于预期信用损失,对摊余成本计量和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等确认损失准备[192] - 合同资产、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和租赁应收款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92]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显著增加时,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否则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93] - 金融工具合同付款逾期超过30日表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197] - 金融工具合同付款逾期超过90日推定为已发生违约[200] - 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和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194] - 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信用损失准备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193]
广深铁路股份(0052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19: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营业收入为139.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8%[16][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5%[16][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565元/股,同比增长21.51%[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03%,同比增加0.60个百分点[17] - 公司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9.115亿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1.088亿元,同比增长21.6%[12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9.123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1.089亿元,同比增长21.5%[127]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0.1288元/股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0.1565元/股,增长21.5%[1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达11.088亿元[14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达9.115亿元[146]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61亿元,较2024年同期9.12亿元下降27.5%[148][1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125.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6%[23][24] - 管理费为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0%[24] - 财务费为3096.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2%[24] - 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8.11%,其中货物装卸费大幅增长211.41%至2.97亿元,维修费用增长22.39%至6.4亿元[33] - 公司营业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115.483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25.143亿元,同比增长8.3%[127] - 利息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5512万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896万元,减少29.3%[1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14%[16][24]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4.14%至18.23亿元人民币[3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4.2%至18.23亿元人民币[13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长2.2%至87.18亿元人民币[13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下降19.4%至26.06亿元人民币[134]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增长9.5%至44.74亿元人民币[13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40.5%至-2.40亿元人民币[13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为-5.88亿元人民币[134]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下降11.0%至840万元人民币[134]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下降23.8%至3.14亿元人民币[134]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至6.00亿元人民币[13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14.3%至29.30亿元人民币[137] 业务线表现:客运 - 客运收入同比增长2.77%至56.16亿元人民币,其中直通车收入增长17.71%至12.4亿元,长途车收入增长16.53%至28.69亿元,但广深城际列车收入下降18.83%至13.19亿元[27] - 向实际控制人国铁集团及其附属公司提供客运服务收入为55.91亿元人民币[95] 业务线表现:货运 - 货运收入同比增长6.6%至8.42亿元人民币,其中货运其他收入大幅增长123.67%至1.98亿元,货物发送量增长17.07%至764万吨[28] - 货物发送量同比增长17.07%至764万吨[28] - 向实际控制人国铁集团提供货运服务收入为8.42亿元人民币[95] 业务线表现:运输服务 - 提供运输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1.04%至66.99亿元人民币,路网清算服务收入增长14.58%至26.23亿元,委托运输服务收入增长8.87%至40.75亿元[29] - 委托运输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87%至40.75亿元人民币[29] - 向控股股东广铁集团提供路网清算服务收入为9.28亿元人民币[95] - 向实际控制人国铁集团提供路网清算服务收入为14.25亿元人民币[95] - 向实际控制人国铁集团提供铁路运营服务收入为9.17亿元人民币[95] 业务线表现:其他业务 -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45%至8.12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6.37亿元)[30] 其他收益和税费 - 其他收益为8844.3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0.99%[24] - 其他收益同比激增380.99%至8844万元人民币[35] - 所得税费用为2.8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75%[24]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22.75%至2.8亿元人民币[35] - 其他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839万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8844万元,增长381.0%[127] - 所得税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3.622亿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798亿元,减少22.7%[12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增加至2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42%[39] - 应收账款增至6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5%[39] - 其他应收款减少至3.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3.65%[39] - 在建工程增至5.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73%[39] - 应交税费增至2.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84%[39]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至2.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300.04%[39]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365.6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367.49亿元人民币,增长0.5%[119]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51.4%,从19.35亿元人民币增至29.30亿元人民币[119] - 应收账款从59.40亿元人民币增至65.67亿元人民币,增长10.6%[119] - 其他应收款显著减少63.6%,从9.58亿元人民币降至3.48亿元人民币[119] - 流动负债从68.78亿元人民币降至68.26亿元人民币,减少0.8%[121] - 短期借款从3.00亿元人民币降至零[121] - 应付股利大幅增加3849.5%,从1288万元人民币增至5.09亿元人民币[121] - 未分配利润从47.30亿元人民币增至53.43亿元人民币,增长12.9%[12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从271.09亿元人民币增至278.58亿元人民币,增长2.8%[122] - 母公司股东权益从276.27亿元人民币增至279.29亿元人民币,增长1.1%[12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东权益总额增加7.487亿元,期末达278.179亿元[14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向股东分配利润4.958亿元[14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专项储备增加1.165亿元,其中提取1.219亿元,使用5417.61万元[14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增加1934万元[14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股东权益总额增加5.209亿元,期末达268.729亿元[14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向股东分配利润4.963亿元[14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专项储备增加1.035亿元,其中提取1.292亿元,使用2578.70万元[14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增加223.42万元[146] - 2025年上半年股东权益总额从276.27亿元增至279.29亿元,增长1.09%[148] - 2025年专项储备增加1.16亿元,提取金额为1.22亿元[148] - 2025年对股东分配利润4.96亿元,与2024年同期持平[148][150] - 2025年资本公积增加1934万元,主要来自其他权益变动[148] - 2024年上半年股东权益总额从269.10亿元增至274.31亿元,增长1.94%[150] - 公司总股本保持70.84亿股未变动[148][150] 子公司和参股公司表现 - 参股公司深圳广铁土木工程净利润为2713万元人民币[43] - 子公司东莞市常盛实业净利润为376万元人民币[43] - 子公司增城荔华股份净亏损363万元人民币[43] - 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增城荔华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资金余额为1231.23万元人民币[97] - 母公司投资损失从2024年上半年的投资收益2013万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投资损失4.251亿元[131] - 母公司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9.115亿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612亿元,减少27.4%[131] 关联方交易 - 公司与广铁集团签订的土地租赁协议年租金最高不超过人民币7400万元[88] - 公司接受广铁集团路网清算服务金额为22.38亿元人民币[93] - 公司从广铁集团购买存料及供应品金额为4.39亿元人民币[93] - 公司接受广铁集团列车服务金额为4.21亿元人民币[93] - 公司接受广铁集团维修保养服务金额为1.84亿元人民币[93] - 公司接受广铁集团建设工程服务金额为1.03亿元人民币[93] - 公司接受国铁集团路网清算费用金额为7.63亿元人民币[93] - 公司从国铁集团购买存料及供应品金额为3735万元人民币[93] - 公司接受国铁集团列车服务金额为673万元人民币[93] - 向控股股东广铁集团及其子公司提供列车及运营服务收入为26.77亿元人民币[9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广铁集团持有公司37.12%股份为第一大股东[90]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58,195户[102] - 控股股东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6.29亿股,占总股本37.12%[103] - 境外法人股东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14.19亿股,占总股本20.03%[103] -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629,451,300股,占总股本37.12%[108]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有境外上市外资股1,418,714,999股[105] - 林乃刚持有人民币普通股124,000,000股[105] - 大成睿享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民币普通股82,988,001股[105] - 宝盈品质甄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民币普通股60,000,000股[105] - 大成策略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民币普通股52,264,547股[105] - 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民币普通股50,335,900股[105] - 大成竞争优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民币普通股44,652,200股[105] - 宝盈新价值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民币普通股35,000,000股[105] - Kopernik Global Investors LLC持有H股128,463,054股,占H股类别股本8.98%[108] - 广铁集团持有公司37.12%股份为控股股东[153]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报告期内未进行现金分红、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资金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情况[5]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情况[5] - 公司报告期内无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情况[5] - 公司财务报告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且未经审计[6] - 公司未进行证券投资或持有其他金融企业股权[40] - 公司无任何资产抵押或担保情况[51] - 公司无任何或有负债[55] - 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购入计划[53] - 公司未使用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54] - 公司无会计政策、估计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56] - 公司无重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57] - 公司半年度无现金分红或转增股本计划[62] - 公司董事会由8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4]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5] - 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2名执行董事组成[67] - 提名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2名执行董事组成[68]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已通过审核委员会审阅[66] - 公司严格遵循联交所《上市规则》和企业管治守则[64] - 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均遵守证券交易相关规定[69] - 持有3%以上股份股东可提出书面提案[78] - 持有10%以上股份股东可请求召集临时股东大会[78] - 公司于2020年从纽交所退市并于2022年终止美国存托股份报告义务[152] - 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为2025年8月28日[154] 财务政策和会计处理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4.30%[51] - 公司持有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约人民币2亿元,利率区间为1.8%-2.6%[51] - 公司未持有短期借款[51]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每股0.07元人民币总额约4.96亿元[76] - 自1996年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股息约133亿元人民币[76] - 公司上市以来派息率达63.22%[76] - 重要性标准中账龄超过1年的预付款项、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及重大合同负债阈值均为人民币3000万元[16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流出重要性标准为超过小计10%且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163] - 公司营业周期确定为12个月[161]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62] - 持续经营评估显示自2025年6月30日起12个月内无重大疑虑[156] - 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67]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相关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65] - 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活跃市场报价)、第二层次(可观察输入值)、第三层次(不可观察输入值)[160] - 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除金融工具外均采用历史成本计量[157]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子公司自控制权获得日起纳入合并[170] - 子公司采用与母公司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171] - 集团内部交易在合并时进行抵消处理[172] - 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项下单独列示[174] - 少数股东损益在合并利润表净利润项下列示[174]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作为权益性交易核算,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74] - 分步取得控制权时,购买日前持有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5] - 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处置收益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76]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的投资[180] - 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1]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 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82] - 实际利率法用于计算摊余成本及分摊利息收入或费用[183] - 摊余成本计算包含初始金额扣除本金 加减累计摊销额及损失准备[184]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等[185]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极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列示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18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88] - 金融资产持有目的为交易性的条件包括近期出售或短期获利模式[18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极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90] - 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和信用调整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极[191]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确认在其他综合收益中[192] - 终止确认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时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19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193]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处理多项金融资产和负债[194] - 合同资产和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94]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95]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95] - 金融工具合同付款逾期超过30日表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200] - 金融工具被判断为较低信用风险时假定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200] - 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需满足违约风险低和短期履约能力强的条件[200] 人力资源和员工信息 - 公司员工总数35,933人,较上年末减少632人,减员率1.7%[81] - 培训支出约1,845.89万元人民币,培训人次440,862次[84] - 完成全年培训计划的50%[84] - 职工补充养老保险按广铁集团规定基数及标准缴纳[83] - 基本养老保险以职工上年度月均收入为基数按规定比例缴纳[83] - 职业教育专职管理人员99人[84] - 薪酬政策与经济效益挂钩,含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福利计划[82] 环境和社会信息 - 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数量为1
广深铁路(601333) - 广深铁路《市值管理办法》
2025-08-28 19:19
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市值管理办法 第二条 市值管理是指公司以提升质量为基础,通过战 略管理行为增强投资价值与股东回报能力,促进市值合理反 映内在价值,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 第三条 公司需坚守诚实守信、规范运作、专注主业、 稳健经营理念,提升经营质量。同时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与 信息披露,必要时采取措施提振投资者信心,推动市值管理 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第四条 公司开展市值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合规原则: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及 公司章程,确保市值管理行为合法合规。 (二)价值创造原则:聚焦高质量发展,通过市场拓展、 改革创新、管理优化等实现可持续发展,夯实市值基础。 (三)科学合理原则:尊重市场规律,运用科学方法监 测评估市值,动态调整管理策略。 (四)诚实守信原则:如实披露信息,切实履行承诺, 维护健康市场生态,赢得投资者信任。 第二章 职责分工 (2025 年 8 月 28 日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 司")市值管理,提升投资价值与股东回报,依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监 管指引第 ...
广深铁路: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55%
新浪财经· 2025-08-28 19: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9.69亿元 同比增长8.08% [1] - 净利润11.09亿元 同比增长21.55% [1] 利润分配 - 报告期不进行现金分红 [1] - 不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 [1]
ST长园(600525)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774.65%,短期债务压力上升
搜狐财经· 2025-08-27 06:2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34.7亿元,同比下降0.89% [1] - 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下降774.65%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0.73亿元,同比上升11.95%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下降351.46%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32.94%,同比微增0.16% [1] - 净利率-10.64%,同比下降514.21% [1] - 扣非净利润-7460.24万元,同比下降22.04% [1] - 每股收益-0.26元,同比下降772.24% [1] 成本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8.17亿元 [1] - 三费占营收比23.54%,同比下降0.38% [1] - 销售费用因市场开拓同比增加3.7% [4] - 管理费用因费用调整同比下降4.47% [4] - 研发费用因投入增加同比上升2.33% [4] 资产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43.14亿元,同比增长23.63% [1] - 受限货币资金达36.82亿元 [1] - 应收账款36.72亿元,同比增长4.79% [1] - 有息负债28.05亿元,同比下降19.42% [1] - 每股净资产2.83元,同比下降26.78% [1] 现金流表现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7元,同比改善4.4%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因销售回款增加及支付赔偿款影响同比上升4.11% [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因股权转让及资产购置减少同比大幅改善147.55% [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因偿还贷款同比恶化171.1% [4] 重大变动事项 - 转让长园电子25%股权导致长期股权投资减少6.22亿元 [1] - 支付股民诉讼赔偿款3.46亿元使预计负债下降77.06% [1] - 股权转让产生投资损失2.82亿元致投资收益下降18602.84% [4] -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增加使应付票据上升79.51% [1]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电网设备业务收入同比增加0.82亿元 [1] - 消费类电子及其他智能设备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00亿元 [1][2] - 新能源汽车领域智能设备销售收入出现下降 [1][2]
ST长园(600525.SH):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3.44亿元,同比亏损放大
新浪财经· 2025-08-26 10:2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4.70亿元,同比下降0.89%,较去年同期减少3113.76万元,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5 [1] - 归母净利润为-3.44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05亿元,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71 [1] - 摊薄每股收益为-0.26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23元,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69 [3] 盈利能力 - 最新毛利率为32.94%,较上季度下降1.00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2.19个百分点,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20 [3] - 最新ROE为-9.20%,较去年同期下降8.43个百分点,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70 [3] 资产质量 - 最新资产负债率达77.13%,较上季度上升0.2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9.21个百分点,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67 [3] - 总资产周转率为0.21次,同比下降2.64%,较去年同期减少0.01次,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56 [3] - 存货周转率为0.80次,同比下降4.57%,较去年同期减少0.04次,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63 [3]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2.26亿元,但较去年同期增加969.09万元,实现连续2年上涨,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60 [1] 股权结构 - 股东户数为3.36万户,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量5.33亿股,占总股本比例40.43% [3] - 前三大股东分别为珠海格力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2.9%、吴启权持股8.02%、山东至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7.8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