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设备
搜索文档
科创新苗引来金融活水
人民日报· 2025-11-21 15:56
在湖北武汉,被称为"中国光谷"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有着5000多家科技型企业。 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在光谷这个蓬勃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包含信贷、保险、风险 投资、融资租赁等金融业态的1000多家金融机构,为需求各异的科技型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 金融活水如何滋养科技创新?一株科创新苗的诞生与发展,给出了答案。 练就一双慧眼—— 人民日报记者赵展慧 新时代以来,金融活水攀"高"逐"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引导金融机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 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做强制造业。"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2018年成立以来,格蓝若从单一的电力智能感知业务进入智能机器人、精密运动控制等领域,成长 为竞逐多赛道的多面手。 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支持踩准了公司的每一个成长节拍。 "我们最开始做智能电网设备,能在不断电的情况下检定互感器等电网设备。"高峰介绍,在初创 期,武汉光谷烽火集成电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机构参与公司多轮股权融资,有力支 ...
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故事丨科创新苗引来金融活水
人民日报· 2025-11-20 10:23
人民日报记者 赵展慧 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在光谷这个蓬勃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包含信贷、保险、风险 投资、融资租赁等金融业态的1000多家金融机构,为需求各异的科技型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 新时代以来,金融活水攀"高"逐"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金融活水如何滋养科技创新?一株科创新苗的诞生与发展,给出了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引导金融机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 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做强制造业。" 练就一双慧眼——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看准了的项目就坚定支持 在湖北武汉,被称为"中国光谷"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有着5000多家科技型企业。 "得知格蓝若计划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研制人形机器人,我们为企业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为成 果转化做足准备。既然看准了,就坚定给予支持。"交通银行武汉东湖支行营销科科长赵宇飞介绍。在 科技金融支持下,"劳动者1号"的诞生只花了不到1年时间。 2018年成立以来,格蓝若从单一的电力智能感知业务进入智能机器人、精密运动控制等领 ...
科创新苗引来金融活水(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故事)
人民日报· 2025-11-20 06:20
新时代以来,金融活水攀"高"逐"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引导金融机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 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做强制造业。" 在湖北武汉,被称为"中国光谷"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有着5000多家科技型企业。 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在光谷这个蓬勃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包含信贷、保险、风险投 资、融资租赁等金融业态的1000多家金融机构,为需求各异的科技型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 金融活水如何滋养科技创新?一株科创新苗的诞生与发展,给出了答案。 练就一双慧眼—— 看准了的项目就坚定支持 爬楼梯灵活自如,仿生手臂"举重若轻",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内,人形机器人"劳 动者1号"正在进行训练。 "'劳动者1号'步态越来越稳健,正努力训练成为变电站'值守员'。"格蓝若公司副总经理高峰说。 "得知格蓝若计划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研制人形机器人,我们为企业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为成果转 化做足准备。既然看准了,就坚定给予支持。"交通银行武汉东湖支行营销科科长赵宇飞介绍。在科技 金融支持下,"劳动者1号"的诞生 ...
中能电气(300062.SZ):公司核心主业为智能电网设备的制造
格隆汇· 2025-11-18 09:05
格隆汇11月18日丨中能电气(300062.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核心主业为智能电网设备的制 造,在电力行业已深耕二十多年。 ...
中国又一产业杀疯了!出口量暴增57.9%,马斯克曾经预言成真了!
新浪财经· 2025-11-16 20:1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变压器行业已从过去的性价比优势转变为在技术、产能、成本和供应链上具备全球领先的综合实力,成为欧美市场不可或缺的供应商 [4][8][13] 市场表现与增长 -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变压器出口额同比暴增57.9% [3] - 2024年中国变压器出口额突破180亿美元,同比增长42.3%,预计全年出口额将突破300亿美元 [7] - 去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变压器金额达47.2亿美元,比前年翻了一倍 [8] - 美国德州、加州等地的电力公司采购清单上中国变压器的占比超过60% [8] 技术优势与产品能力 - 全球70%以上的变压器产能在中国 [4] - 在特高压变压器、智能电网设备、新能源配套变压器等高精尖产品领域具备能力,产品能承受1000千伏电压,误差控制在0.01%以内 [4][13] - 技术积累源于大规模实际项目经验,例如2022年投运的白鹤滩-江苏特高压工程中的变压器能扛住极端天气 [9] - 企业提供输配电设备、储能系统、电网改造等整体解决方案,今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增长88.9%,毛利率达35% [11] 成本与效率优势 - 中国制造的变压器比欧美产品便宜40%,交货速度快一倍 [4] - 欧洲订购变压器需等待18个月,中国工厂仅需8个月即可交货 [4] - 美国本土工厂生产一台变压器的成本,足够中国制造三台 [5] 产业链与供应链优势 - 关键原材料如硅钢片、铜材加工、绝缘材料等产业链已深深扎根在中国 [5] - 从原材料采购到整机组装测试的整个流程可在中国境内实现闭环 [14] - 仅保定天威、特变电工两家企业的年产能就相当于整个欧洲的总和 [13] 行业地位转变与影响 - 中国制造在光伏组件、动力电池、5G基站设备、工程机械等多个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15] - 路透社调查显示,60%的美国企业高管承认无法在短期内替代中国供应商,此过程至少需要5到10年 [17]
强势布新局 | 2025年10月产业园区暨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30 19:13
政策支持与宏观环境 - 国家战略层面明确将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催生新质生产力及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十五五”规划重点 [7][8][9] - 2025年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较上月回升1.3个百分点,呈现传统领域承压、科技领域亮眼的分化特征 [4][12] - 产业规划领域多部门联合出台专项政策,如工信部等七部门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国家发改委支持工业园区节能降碳改造 [8][9] - 地方层面政策精准,广州对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并培育6大未来产业;杭州出台国内首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法规 [8][10][11] - 9月PPI同比下降2.3%,但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反映“反内卷”效果显现,产业端通过技术升级提升附加值而非价格战 [4][15] 核心产业表现与研发进展 - 2025年三季度科研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3%,集成电路制造、机器人制造、无人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21.7%和69.8% [1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AI基础设施市场规模达198.7亿元,同比增长122.4%,预计到2029年规模将接近1500亿元 [19] - 国内数据中心技术突破绿色化瓶颈,全球首个海风直联海底数据中心示范项目在上海落成,普洛斯算力中心全国布局20个项目,IT负载达1400MW [20] - 国际科技巨头加速布局,英伟达投资29亿美元在澳大利亚建设AI数据中心,阿里云迪拜第二数据中心投入运营,其全球布局覆盖29个地域 [20] 资本运作与基金布局 - 中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规模达14.4万亿元,其中创业投资基金投向高新技术企业占比50% [17] - 国资背景科创基金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核心力量,东湖高新在管产业基金规模超10亿元,苏高新集团产业基金规模超60亿元,张江高科认缴规模60.5亿元 [17][18][19] - 产业园区融资规模扩大但利率温和回升,招商蛇口发行40亿元公司债券利率1.90%,苏高新集团中期票据利率1.97%较年初升0.2个百分点 [26][27][28]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启动200亿元公募债券项目,资金重点投向信息安全、集成电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27] 重点项目与园区动态 - 报告期内监测到10起产业投资事件,涵盖大疆长三角产业园、武汉阿里中心、西电西安智慧产业基地等,总投资额超百亿元 [5][23][24][25] - 典型园区采用“基金+基地”模式,张江高科集电港2024年半导体企业贡献税收超50亿元,占园区总税收62% [21][22] - 园区探索低碳与存量升级,如广州天河科韵园区启动35万平方米升级改造,新城市集团投资深圳建筑绿能及零碳园区项目 [24][25] 园区REITs市场表现 - 园区REITs规模持续扩大,上市及待上市项目达20家,总份额约130亿元,占全市场REITs总市值25% [6][29] - 二级市场表现承压,产业园区REITs近半年跌幅为3.78%,近三个月跌幅为4.41%,为各细分板块中表现最弱 [6][30][32] - 部分项目运营面临挑战,中金湖北科投光谷REIT三季度净亏损153.86万元,主要因资产培育期折旧成本高及租户扩租意愿减弱 [6][32][33]
改革创新双轮驱动 擦亮杭电制造金字招牌
杭州日报· 2025-10-09 10:30
公司战略定位升级 - 公司正式成为杭州市能源集团控股企业,标志着进入2.0时代,从单一电力设备制造商跃升为能源电力高端装备制造平台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 [3] - 公司作为市城投集团“产业投资发展集群”下“新制造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从传统制造向智能智造跃迁的核心支撑使命 [4] 业务与产品转型 - 公司加速向高端智造升级,产品线包括智能电网设备、智能控制装置、光伏清扫机器人及储能系统 [3] - 公司巩固中低压电力设备传统优势,并向智能终端、新型储能、新能源配套等新兴战略领域拓展 [7] - 公司拥有各类专利522项,其中发明专利196项,并参与制定31项国家或行业标准 [8]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内完成全国8大办事处建设,深度连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新能源头部企业等核心客户群 [5] - 公司计划系统性参与世界能源革命,大力探索东亚、中亚、非洲、俄罗斯等市场,目标将品牌从区域性打造为国内一流、全球知名 [5][6] 技术创新与研发合作 - 公司聚焦绿色能源与电网创新两大核心领域,推动能源集团“链主工厂”建设 [7] - 公司与浙江大学成立“智能配电网联合研发中心”,与西安交大共同打造“绿色能源装备联合创新研发中心” [7]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荣获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7]
半年内二度换帅!ST长园总裁任命议案遭两名董事反对,核心理由指向“勤勉不足”
新浪财经· 2025-09-30 18:25
核心人事变动 - 公司于9月29日聘任强卫担任公司总裁,任期至第九届董事会任期届满 [2] - 该聘任议案以7票同意、2票反对、0票弃权获得通过,董事陈美川和邓湘湘投出反对票 [2] - 反对理由为强卫自2024年1月任副总裁以来,公司召开13次股东大会,其仅列席1次,被认为有违高级管理人员勤勉义务的规定 [2] - 新任总裁强卫持有公司股票403,200股,自2010年起在公司体系内历任多个管理职位,2024年1月起任公司副总裁 [2] - 2024年4月29日,原总裁吴启权因个人原因辞职,公司随后聘任乔文健担任总裁 [3] - 乔文健担任总裁不到半年后,于2025年9月27日因当选公司董事而辞去总裁职务,原定总裁任期到期日为2028年1月9日 [3][4]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营业收入为34.7亿元,同比下降0.9% [4] - 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4699万元扩大至亏损3.44亿元 [4] - 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6066万元扩大至亏损7460万元 [4] -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26亿元,但同比增长4.1% [5] - 每股收益(EPS全面摊薄)为-0.2608元 [5]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智能电网设备与能源互联网技术服务、消费类电子及其他领域智能设备、磷酸铁锂产品 [4]
鼎信通讯:公司获得的平头哥公司授权技术仅用于自主研发MCU芯片 与其不存在任何其他业务合作
智通财经· 2025-09-22 20:16
核心业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专注于电力线载波通信和智能电网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核心业务围绕智能电表数据传输、电力安全防护和消防业务展开 [1] - 公司核心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1] 市场准入限制 - 公司目前处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市场禁入期间 [1] 技术合作与授权 - 公司与平头哥公司签署授权协议,获得E801/E802/E803技术使用权 [1] - 授权技术仅用于自主研发的MCU芯片,应用于传统电力和安全领域产品 [1] - 技术授权仅涉及公司电表、安防产品,与AI智能推理算力芯片无任何关联 [1] - 除上述技术授权外,公司与平头哥公司不存在任何其他业务合作 [1]
鼎信通讯:公司目前还处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市场禁入期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20:06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1]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生产经营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公司及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均不存在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1] - 公司核心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1] 主营业务范围 - 公司专注于电力线载波通信 智能电网设备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1] - 核心业务围绕智能电表数据传输 电力安全防护和消防业务展开 [1] 市场准入状态 - 公司目前还处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市场禁入期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