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00711)
icon
搜索文档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00711) - 有关收购目标公司51%已发行股本之须予披露交易涉及根据一般授权发...
2024-12-03 06:07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及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對 本 公 告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 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公告僅供參考,其並不構成收購、購買或認購本公司任何證券之邀請或要約。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0 0 7 1 1 . H K) 有關收購目標公司51%已發行股本之 須予披露交易 涉及根據一般授權發行代價股份 買賣協議 於 2024 年 12 月 2 日( 交 易 時 段 後 ), 買 方( 本 公 司 之 間 接 全 資 附 屬 公 司 )、 本 公 司、賣方、目標公司、指定實體及賣方擔保人訂立買賣協議,據此,賣方有條 件同意向買方出售及買方有條件同意向賣方購買待售股份,其相當於目標公司 已發行股本之51 %,總代價為47,503,928.50港元,完成交易後,本公司將會向指 定實體配發及發行代價股份,藉以結付代價。 該代價股份相當於:(i)本公告日期之已發行股份數目( 不包括本公司16,558,000 股將於完成交 ...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0071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8 22:53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营业额为4,449,517千港元,同比增长17.4%[2]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264,089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68,331千港元[2] - 每股基本亏损为14.89港仙,去年同期每股盈利为3.83港仙[2] - 每股权益从2024年3月31日的1.38港元下降至2024年9月30日的1.23港元[2] - 毛利从2023年同期的253,810千港元下降至55,077千港元[6] - 除税前亏损为244,29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92,659千港元[6] - 本期期间亏损为249,422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75,028千港元[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总收益为4,449,517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789,175千港元有所增长[27]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244,295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溢利92,659千港元转为亏损[21][2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利息收入为16,787千港元,企业及其他未分配开支为38,603千港元,融资成本为110,065千港元[2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应占一间合营公司亏损为262千港元,应占联营公司溢利及亏损为9,636千港元[2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物业、机器及设备之折旧为15,797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之折旧为19,398千港元[2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出售物业、机器及设备之亏损净额为2,531千港元,其他应收款项之减值为24,565千港元[2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92,659千港元,本期期间溢利为75,028千港元[23]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2023年的117,065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32,624千港元[29] - 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6,285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16,787千港元[29] - 政府补贴从2023年的5,811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251千港元[29]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90,192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111,389千港元[33] - 建筑工程成本从2023年的3,087,045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3,804,855千港元[35] - 物业、机器及设备之折旧从2023年的20,188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15,797千港元[35]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17,631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5,127千港元[38][40] - 公司股东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264,089千港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68,331千港元[4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773,339,847股,去年同期为1,782,639,137股[45] - 公司总营业额为44.5亿港元,同比增长17.4%[70] - 股东应占亏损为2.641亿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6830万港元[70] - 公司财务状况保持稳定,截至2024年9月30日,净债务总额约为2,066,100,000港元,债务总额约为3,365,900,000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1,299,800,000港元[101]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0.94(2024年3月31日:0.90)[101]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1.13港仙,共约20,200,000港元)[110] 资产与负债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3月31日的1,267,421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1,309,090千港元[10] - 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3月31日的7,697,487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7,643,626千港元[10] - 于合营公司之投资从2024年3月31日的3,840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3,558千港元[10] - 流动负债总额为4,902,690千港元,较上期减少511,068千港元[1] - 流动资产净值为2,740,936千港元,较上期增加457,207千港元[1] - 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为4,050,026千港元,较上期增加498,876千港元[1]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776,367千港元,较上期增加755,786千港元[1] - 权益总额为2,273,659千港元,较上期减少256,910千港元[1]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967,973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1,129,761千港元[47] - 贸易应收款项的账龄分析显示,一个月内的应收款项为947,411千港元,一至两个月的为75,027千港元,两至三个月的为31,807千港元,三个月以上的为75,516千港元[49]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1,221,518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1,116,744千港元[51] - 贸易应付款项的账龄分析显示,一个月内的应付款项为533,245千港元,一至两个月的为53,073千港元,两至三个月的为116,914千港元,三个月以上的为413,512千港元[52] - 公司已发行股本及股份溢价账总额为913,668千港元,其中已发行股本为178,579千港元,股份溢价账为735,089千港元[55] - 公司于报告期内以总代价约6,911,000港元购回15,086,000股普通股,报告期后以总代价约668,000港元购回1,472,000股普通股[55][56] - 公司担保及履约保证总额为1,303,664千港元,较上期减少15.15%[58] - 联营公司获得的信贷融资担保中,已动用金额为222,890,000港元,较上期减少37.46%[59] - 资产抵押总额为175,999千港元,较上期减少1.93%[65] - 公司完成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6,700,000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偿还现有债项[67] - 配售事项完成后,公司持有雅居的股权由约85.96%降至约64.96%[67] 业务分部 - 公司业务活动分为五个可呈报经营分部:建筑服务、物业发展及资产租赁、专业服务、非专营巴士服务、医疗科技与健康[18] - 建筑服务分部收益为3,851,928千港元,专业服务分部收益为578,645千港元,医疗科技与健康分部收益为22,477千港元[21] - 主要客户A在2024年贡献的收益为3,158,989千港元,其中建筑服务分部为2,895,786千港元,专业服务分部为263,203千港元[26] - 建筑服务分部业绩亏损98,929千港元,物业发展及资产租赁分部业绩亏损29,231千港元,专业服务分部业绩盈利8,329千港元[21] - 新业务(物业管理、非专营巴士服务、正电子扫描放射性药物生产及销售)营业额为5.976亿港元,同比增长41%[72] - 建筑分部营业额为38.5亿港元,同比增长14%[74] - 建筑分部持有合约总额为361.3亿港元,其中在建工程合约总额为196.3亿港元[74] - 专业服务分部成功扭亏为盈,盈利83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500万港元[79] - 专业服务分部营业额为5.751亿港元,同比增长42%[79] - 城市服务集团保安合约续约率超过80%[80] - 城市服务集团聘用超过3000名员工,培训时数超过4000小时[81] - 非专营巴士服务分部盈利增长21%至860,000港元[83] - 医疗科技与健康分部营业额增长17%至22,500,000港元,溢利增长25%至6,600,000港元[84] - 城市服务本集团为客户提供超过300万平方米的专业服务[92] - 第二所实验室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将大幅度提升供应能力[94] - 公司将专注于研发和生产主要针对阿兹海默症的放射性诊断药物[94] 公司治理与管理 - 公司主要经营决策者为执行董事及若干高级管理层[18] - 公司实行集中资金管理,监控其现金状况、现金流量和资金需求,业务营运及扩展所需资金主要来自内部资金及银行借款,在有需要时再辅以发行股份集资[101] - 公司采取保守的财务管理政策,尽量减低外汇波动风险,银行借款及现金结余均以港元或人民币为主[102] - 公司已采纳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和购股权计划,以激励员工实现绩效,并肯定其所作贡献[107][108] - 公司于回顾期内已遵守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内的所有守则条文[115]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行为守则,全体董事已确认于回顾期内已全面遵守标准守则内的规定[116] - 审核委员会由胡伟亮先生(审核委员会主席)、黄迪怡小姐、严玉麟博士、林右烽先生及何智恒先生五位成员组成,全部均为非执行董事或独立非执行董事[118] - 审核委员会已与管理层审阅及同意集团所采纳之会计原则及实务准则,并讨论内部监控及财务汇报事宜,其中包括审阅集团于回顾期内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118] 市场与政策 - 政府计划在五年内供应189,000个公营房屋单位,并推进《香港主要运输基建发展蓝图》[88] - 洪水桥站和北环线主线将于2024年和2025年动工,预计在2030年和2034年完成[88] - 医院管理局规划第二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预算为270,000,000,000港元[88] - 政府取消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住宅物业交易毋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及买家印花税[91] - 公司计划扩展业务至其他地区,发掘潜在盈利机遇[96] - 公司将继续探索合适的发展机会,推动业务进一步扩展,并主动把握新机遇,实现业务多元化和扩大收入来源的战略目标[97] - 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趋势及政府政策,留意各个领域可能产生的新机遇,进一步拓展本地及区域内发展规模[98] - 公司已做好充足准备,可以全力迎接政府振兴经济和提升香港吸引力的方案,并与政府相关部门携手合作,为香港发挥最大贡献[99] 其他事项 - 未采用供应商融资安排,相关修订对财务资料无影响[16] - 未采用售后租回交易,相关修订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6] - 未采用可变租赁付款的售后租回交易,相关修订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6] - 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13港仙,总计20,194千港元[42] - 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05港仙,总计18,858千港元[42] - 2023年1月30日,公司出售使用权资产项下的一幅租赁土地,收益81,855,000港元[30] - 公司以总代价6,911,030港元购回15,086,000股股份[111][112] - 购回股份未于回顾期内注销[111] - 购回股份的月份和数量:4月购回3,460,000股,6月购回1,464,000股,7月购回4,724,000股,8月购回3,388,000股,9月购回2,050,000股[112] - 购回股份的最高和最低价格:4月最高价0.48港元,最低价0.47港元;6月最高价0.46港元,最低价0.46港元;7月最高价0.46港元,最低价0.44港元;8月最高价0.455港元,最低价0.44港元;9月最高价0.45港元,最低价0.45港元[112] - 董事认为购回股份是为了提高公司每股资产净值及每股盈利[112] - 报告期后重大事项详情载于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附注16[117] - 公司员工总数约为6,400名,回顾期内员工薪酬总额约为1,028,000,000港元[106] - 公司在深圳设立的后勤办公室已开始正常运作,逐步降低整体行政成本[71]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00711) - 盈利警告
2024-11-21 19:29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及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對 本 公 告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 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0 0 7 1 1 . H K) 盈利警告 本公告乃由亞洲聯合基建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 團」)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13.09條及證券及 期貨條例( 香港法例第571章 )第XIVA部項下之內幕消息條文( 定義見上市規則 )刊 發。 本公司董事局(「董事局」)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基於對本集團最新 的財 務資料 所作出 之初步 評估, 預期本 集團於 截至2024 年9 月30 日止 六個月(「本 期間」)將錄得淨虧損不超過270,000,000港元,而本集團於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 個月 則錄 得股東 應佔純 利約 68,000,000 港元 。此轉 盈為 虧態勢 乃主要 由於 (1) 本集 團 於 本 期 間 ...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00711) - 董事局会议召开日期
2024-11-18 17:1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 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董事局會議召開日期 亞洲聯合基建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局(「董事局」)謹此宣佈, 本公司董事局會議將於2024年 11月 28日 (星期四)舉行,藉以(其中包括)考 慮及批准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2024年 9月 30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及其刊 發,以及考慮派發中期股息(如有)。 承董事局命 亞洲聯合基建控股有限公司 主席 彭一庭 香港,2024年 11月 18日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之執行董事為彭一庭先生、徐建華先生、彭一邦博士工程 師太平紳士及佘俊樂先生,本公司之非執行董事為黃廸怡小姐及嚴玉麟博士銀紫 荊星章,銅紫荊星章,太平紳士,而本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為胡偉亮先生、林 右烽先生、何智恒先生及嚴震銘博士。 ...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00711) - 联合公告(1)完成配售雅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现有股份;(2)达成...
2024-10-28 22:17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聯合公告的內容概不 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聯合公 告 全 部 或 任 何 部 份 內 容 而 產 生 或 因 倚 賴 該 等 內 容 而 引 致 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本聯合公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收購、購買或認購雅居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證券的 邀請或要約,亦非在任何司法權區作任何表決或批准的要約。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0 0 7 1 1 . H K)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08426) Modern Living Investments Holdings Limited 雅 居 投 資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俊 和 海 外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 聯合公告 (1)完成配售雅居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現有股份; (2)達成全部復牌指引;及 (3)雅居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恢復買賣 茲提述(i)亞洲聯合基建、俊和海外及雅居於二零二四年三月二十六日聯合刊發之 公 告 , 內 容 有 關( 其 中 包 括 )股 份 要 約 截 止 ...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00711) - 翌日披露报表
2024-10-25 20:09
FF305 翌日披露報表 (股份發行人 ──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股份購回及/或在場内出售庫存股份)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亞洲聯合基建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4年10月25日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是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711 | 說明 | | | |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變動 | 庫存股份變動 | | | | | | 事件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 目 | 佔有 ...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0071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18 19:05
财务表现 - 专业服务部门收入为8.527亿港元,较去年的9.422亿港元有所下降[66] - 物业发展及资产租赁分部表现较上一财政年度逊色,公司目前正在进行3个物业发展项目,包括位于何文田窝打老道的「128 Waterloo」、旺角豉油街的「雋薈」以及长沙湾青山道437–441号的项目[68] - 专业服务业务本年度营业额为852,700,000港元,较去年的942,200,000港元有所下降,但公司维持了良好的客户组合,包括香港赛马会、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等[69] - 非专营巴士服务本年度分部溢利为5,400,000港元,较去年的5,700,000港元略有下降,但受益于与内地恢复通关,旅游相关业务增加[70][72] - 公司净债务总额约为2,211,600,000港元,债务总额为3,202,100,000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990,500,000港元[75] - 公司于2024年3月31日未能遵守余额为1,091,700,000港元的银行贷款财务契约,该借款被分类为流动负债,并已计入“一年后至两年内”及“两年后至五年内”的“列入流动负债作按要求偿还之部分”。报告期后,公司已获得该财务契约的同意豁免[99] 客户与项目 - 公司成功获得包括香港赛马会、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香港港安医院及位于大围站的The Wai购物中心等客户[66] - 公司目前正在进行3个物业发展项目,包括位于何文田窝打老道的「128 Waterloo」、旺角豉油街的「雋薈」以及长沙湾青山道437–441号的项目[68] 可持续发展与ESG - 公司致力于通过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改善亚洲及其他地区城市的生活质量[23] - 公司在每项决策中优先考虑环境、社会及管治(ESG)[15] - 公司通过承诺建立互信,并在每项决策中优先考虑ESG[17] - 公司积极培育新一代,并在每项决策中优先考虑ESG[25] - 公司通过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改善民生,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22] - 公司通过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改善民生,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32] - 公司通过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改善民生,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23]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标准的企业社会责任,特别是在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并已实施多种管理系统以提高可持续发展绩效[89][90][93] - 公司通过多种沟通渠道与利益相关者沟通,并将他们的反馈纳入长期ESG战略的制定过程中[95] - 公司致力于减少建筑碳排放,通过新型建筑技术和能源管理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及效能[116] 员工与培训 - 公司通过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激励员工,该计划于2017年8月1日采纳,旨在使员工利益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78]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拥有约6,895名员工,主要位于香港,并实施了多元化政策以促进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多样化劳动力[125] - 公司推出了WomenLeaders@CW和筑梦女生两项计划,旨在提高建造业女性的专业地位,并成立了俊妍会以支持女性员工[127] - 2023/24年度男性员工占比56.8%,女性员工占比43.3%[129] - 2023/24年度高层管理人员占比2.4%,中层管理人员占比9.1%,操作人员占比68.4%[129] - 2023/24年度30岁以下员工占比15.5%,30-50岁员工占比39.8%,50岁以上员工占比44.7%[129] - 2023/24年度香港地区员工占比99.8%,境外员工占比0.2%[129] - 公司自2005年起为所有全职永久员工提供培训赞助[132] - 公司自1999年起获得香港工程师学会认证为工程毕业生培训计划认可机构[134] - 公司每年审阅员工薪酬及福利计划,包括医疗计划、体检计划、旅游保险、培训津贴及退休福利[130] - 公司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课程(如研讨会、工作坊、参观和演示)提升员工技能[132]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共有6,895名员工,大部分驻于香港[148] - 公司员工性别比例为男性66.8%,女性33.2%[156] -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占比2.0%,中層管理人員占比14.2%,主任占比25.5%,操作人員占比58.3%[156] - 公司提供多种培训课程,包括核心计划、女仕领袖计划、精英培训计划等[159] - 公司设立了“深程热线”,供员工寻求协助、查询资讯及表达意见[162] - 公司通过AAI Academy提供广泛的培训计划,旨在培养和吸引各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确保集团的可持续发展[180] - 公司自1999年起,其子公司俊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被香港工程师学会认可为土木、建筑、建筑服务和结构学科的Scheme A毕业生培训批准组织[180] - 公司通过“欢乐星期五”茶会等活动,鼓励员工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取得平衡,并参与义工、娱乐及体育活动[184] 安全与健康 - 公司员工健康和安全是首要任务,定期应用Zoono处理以保护环境安全[168] - 公司非专营巴士服务部门致力于遵守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确保司机合理工作时间和充足休息[169] - 公司确保员工享有安全的工作环境,达到所有相关的健康、安全及环保监管要求[171] - 公司在工务工程中获得了多项安全及环境卓越创新奖[174] - 公司在第24届建造业安全大奖中获得多项奖项,包括1项银奖和4项铜奖的职安健模范金属棚架工,1项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及2项优异奖的职安健模范动力操作升降工作台操作员,以及1项铜奖的职安健模范吊运工作团队[175] - 公司在第22届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大奖中获得1项金奖和1项铜奖的安全管理制度大奖(建造业组别),以及1项杰出奖的安全表现新晋奖(建造业组别)[175] - 公司在2023年获得超过76个安全及健康奖项,证明其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系统的有效实施[194] - 公司在2023年明建会承建商安全大奖中获得工地安全专业人员奖2023(优良奖)[199] - 公司在2023年生命第一安全推广活动中获得3项卓越奖和1项优异奖[199] - 公司开发了评估问卷,以收集所有会议、研讨会和论坛参与者的反馈,确保持续改进职业安全与健康标准[199] - 公司积极推动职业安全意识,举办了多项安全活动,包括安全工作坊、特别安全研讨会及社区活动[200] 技术与创新 - 公司计划通过采用更多数字化工具提高建筑效率、生产力和安全性,并应对新的政府合约要求。公司作为“组装合成”建筑法的领先者之一,预计将从行业长期发展中受益[104] - 公司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开发首个利用数字孪生技术的物业管理平台,预计将在未来用于部分购物中心的试点项目,以加速行业技术进步[106] - 公司预计未来十年香港政府将兴建约36万个公营房屋单位,并计划在2023/24年度至2027/28年度完成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其中不少于一半将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预计将对公司业务产生正面影响[111] 市场展望 - 公司预计香港房地产市场将因内地与香港恢复联系及香港政府实施的利好政策(如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从15%降至7.5%)而呈现上升趋势,但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主要由于利率上升预期及增加土地和住房供应的政策[103] - 公司预计非专营巴士业务将受益于内地与海外恢复联系及内地旅游业复苏,尽管该业务受到借贷利率上升和通胀压力的影响[108] - 公司对医疗科技与健康业务持乐观展望,计划利用第二所实验室提高生产能力并扩展产品组合,优先目标为大湾区及东南亚地区[86] 行业趋势 - 香港建筑行业未来几年将迎来动态和充满希望的时期,政府计划增加公共住房供应并采用创新技术提高建设速度和质量[80] - 公司预计未来十年香港政府将兴建约36万个公营房屋单位,并计划在2023/24年度至2027/28年度完成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其中不少于一半将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预计将对公司业务产生正面影响[111]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0071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6 20:3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总营业额为87.79亿港元,同比增长7.36%[57] - 公司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为7209.4万港元,同比下降31.4%[57]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4.04港仙,同比下降31.3%[57] - 公司2024年每股股息为1.13港仙,与2023年持平[57] - 公司2024年毛利率为6.56%,较2023年的6.33%有所提升[57] - 公司2024年融资成本为1.99亿港元,同比增长67%[57] - 公司2024年其他全面亏损为1.2亿港元,较2023年的1.77亿港元有所改善[59] - 公司2024年每股权益为1.38港元[57] - 公司2024年应占联营公司溢利为1578.5万港元,同比增长7.1%[57] - 公司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73,775千港元,较2023年的111,321千港元下降33.7%[71] - 公司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267,421千港元,较2023年的1,183,236千港元增长7.1%[73] - 公司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7,697,487千港元,较2023年的7,441,740千港元增长3.4%[73] - 公司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5,413,758千港元,较2023年的5,021,551千港元增长7.8%[74] - 公司2024年资产净值为2,530,569千港元,较2023年的2,488,693千港元增长1.7%[74] - 公司2024年商誉为194,485千港元,较2023年的93,786千港元增长107.4%[73] - 公司2024年合约资产为4,667,274千港元,较2023年的3,810,314千港元增长22.5%[73] - 公司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967,973千港元,较2023年的773,609千港元增长25.1%[73] - 公司2024年银行借款为2,154,097千港元,较2023年的1,679,637千港元增长28.3%[74] - 公司2024年非控股权益为70,600千港元,较2023年的48,095千港元增长46.8%[74] - 公司2024年分部收益总额为8,185,848千港元,其中建筑服务分部收益最高,为7,194,483千港元[109] - 公司2024年分部业绩总额为208,175千港元,其中建筑服务分部业绩最高,为180,167千港元[109] - 公司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42,812千港元,年度溢利为129,042千港元[109] - 公司2024年来自香港的收益为650,012千港元,占总收益的90%以上[110][111] - 公司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8,779,017千港元,较2023年的8,177,748千港元有所增长[113] - 公司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45,531千港元,较2023年的83,235千港元有所下降[114] - 公司2024年利息收入为20,239千港元,较2023年的26,451千港元有所下降[114] - 公司2024年政府补贴为8,016千港元,较2023年的39,573千港元大幅减少[114] - 公司2024年银行借款利息支出为178,053千港元,较2023年的105,283千港元增长69.1%[117] - 公司2024年总融资成本为201,640千港元,较2023年的123,856千港元增长62.8%[117] - 公司2024年摊薄盈利为72,094千港元,较2023年的105,091千港元下降31.4%[121] - 公司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967,973千港元,较2023年的773,609千港元增长25.1%[123] - 公司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应付保固金除外)为1,221,518千港元,较2023年的801,995千港元增长52.3%[126] - 公司2024年未能遵守余额为1,091,712,000港元的银行借款财务契约,该借款被分类为流动负债[127] - 公司2024年物业、机器及设备价值为38,014千港元,较2023年的47,283千港元下降19.6%[135] - 公司2024年使用权资产为104,118千港元,较2023年的108,597千港元下降4.1%[135] - 公司2024年银行存款为34,718千港元,较2023年的148千港元大幅增加[135] - 建筑工程成本从2023年的6,670,838千港元增加到2024年的7,272,212千港元,增长了9%[141] - 已提供建筑相关咨询服务成本从2023年的64,841千港元增加到2024年的74,276千港元,增长了14.5%[141] - 已售货品成本从2023年的15,269千港元增加到2024年的15,670千港元,增长了2.6%[141] - 物业、机器及设备之折旧从2023年的48,528千港元减少到2024年的37,820千港元,减少了22%[141] - 使用权资产之折旧从2023年的33,113千港元增加到2024年的36,755千港元,增长了11%[141] - 香港地区本年度开支从2023年的18,409千港元增加到2024年的24,361千港元,增长了32.3%[142] - 每股基本盈利金额从2023年的0.67港仙增加到2024年的1.13港仙,增长了68.7%[142] - 贸易应收款项在一个月内的金额为652,308千港元,占总贸易应收款项的53.4%[150] - 公司2024年总营业额为87.8亿港元,较2023年的81.8亿港元增长7.3%[185] - 2024年股东应占纯利为7210万港元,较2023年的1.051亿港元下降31.4%[185] - 建筑业务收入为78.9亿港元,较2023年的71.9亿港元增长9.7%,分部溢利为3.062亿港元,较2023年的1.802亿港元增长69.9%[18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持有的合约总额为336.7亿港元,较2023年的303.1亿港元增长11.1%[186] - 公司担保的银行融资在2024年3月31日被动用3.564亿港元,较2023年的4.039亿港元下降11.8%[180] 业务发展 - 公司在建筑领域获得10个新项目,包括广华医院重建计划(第二期)等[11] - 公司减少私人合约参与,主要承接公营机构项目,面临劳动市场紧张和人工成本上涨的挑战[12] - 公司计划通过数字化工具提高建筑效率、生产力和安全性,并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以应对政府合约要求[30] - 公司对医疗科技与健康业务持乐观展望,计划扩大业务范围,包括利用第二所实验室提高生产能力并扩展产品组合[32]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将受益于政府计划建设的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其中不少于一半将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34] - 公司将继续寻求新的业务拓展项目,以实现业务多元化并推动长期成长[33] - 公司通过收购雅居扩大物业管理业务范围,预计将获得协同效应并提高业绩[51] - 公司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应用数码分身技术的物业管理平台,预计将在多个商场试点使用[52] - 公司非专营巴士业务受到司机短缺影响,但受益于中国内地与海外恢复联系及旅游业复苏,管理层对该业务保持乐观[54] - 公司完成7个项目,包括西九文化区2B及2C区综合地库及地下行车路之打桩工程等[167] - 公司成功收购雅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开拓公营房屋物业管理领域[171] - 本地巴士服务需求增加,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向好[172] - 香港特区政府预留2,000亿港元专款用于未来十年推行的第一个医院发展计划[175] - 建筑业务共有35个项目正在施工,包括沙田滤水厂原地重置工程、安达臣道石矿场用地发展等[187] - 公司建筑业务在“组装合成”建筑法方面取得重要里程碑[188] - 物业发展及资产租赁分部表现较上一财政年度逊色,公司目前正在进行3个物业发展项目[189] - 俊和巴士服务有限公司非专营巴士服务分部溢利为540万港元,较2023年的570万港元略有下降,但受益于下半年与中国内地恢复通关,旅游相关业务增加[192] - Hong Kong Cyclotron Laboratories Limited(HKCL)年度营业额为3960万港元,较2023年的4110万港元有所下降,但溢利为1060万港元,较2023年的960万港元有所增长[193] - HKCL预计2025年完成第二所实验室建设,分部产能将大幅增加,核医疗产品将更趋多元化,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193] - 材迅亚洲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推出数码工程监督系统和智慧工地监督系统,以提高施工效率、品质和安全性,推动市场领域的未来经济机遇[194] - 公司在中国内地设立新办事处,重置部分后勤支援职能,作为长期成本控制策略的一部分[195] 收购与投资 - 公司收购的余额为29,000,000港元,公允价值为25,765,000港元,根据买卖协议的溢利保证条款支付[2] - 要约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持有687,649,500股雅居股份,占全部已发行股本的85.96%[3] - 公司以1,650,000港元回购3,460,000股普通股,尚未注销[8] - 公司于2023年以总代价5,364,940港元回购10,440,000股股份,并已全部注销[45] - 公司以总代价约5,365,000港元回购10,440,000股普通股,并已注销[154] - 公司完成收购雅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支付136,854,500港元,持有雅居全部已发行股本约59.23%[155] - 要约人已接获涉及股份要约项下合共213,779,500股要约股份之有效接纳,相当于雅居全部已发行股本约26.72%[156]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收购雅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473,870,000股股份,代价最多为165,854,500港元[176] 法律与诉讼 - 公司面临诉讼,原告索赔9,511,000港元,公司反索赔16,985,000港元[6] - 公司已抵押资产作为银行融资担保,账面值未披露[7] - 公司未能遵守余额为10.917亿港元的银行贷款财务契约,但已获得豁免同意[24] - 公司2024年未能遵守余额为1,091,712,000港元的银行借款财务契约,该借款被分类为流动负债[127] 市场与行业展望 - 香港政府放宽按揭压力测试要求,取消楼市需求管理措施,预计物业市场将逐渐复苏[14] - 公司预计香港房地产市场将因印花税优惠政策和内地联系恢复而呈现上升趋势,但仍存在不确定性[50] - 香港建筑行业未来几年总建筑支出预计每年将达到3,000亿港元[165] - 公司采取观望态度,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并探索不同资本管理方案以降低融资成本[190] 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 - 审核委员会由五位非执行董事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并同意公司会计原则及实务准则[22] - 公司首次采纳了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明确了会计估计变动与会计政策变动之间的区别,并对财务报表无影响[79] - 公司采纳了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引入了国际税务改革支柱二示范规则,暂时免除确认及披露相关递延税项[80] - 公司按业务性质及产品服务将经营业务分为多个分部,包括建筑服务、物业发展及资产租赁、专业服务、非专营巴士服务及医疗科技与健康[82][83] - 分部业绩计算方式为扣除各分部直接应占的行政开支,不包括企业开支、利息收入等[83] - 公司建筑服务分部收益为7,886,708千港元,占总收益的89.8%[84] - 公司医疗科技与健康分部收益为39,609千港元,占总收益的0.45%[84] - 公司年度溢利为85,814千港元,较去年有所增长[84] - 公司出售分类为持作销售之非流动资产的收益为81,855千港元[84] - 公司融资成本为197,828千港元,较去年有所增加[84] - 公司主要客户A在建筑服务分部的收益为4,457,183千港元,较去年略有下降[89] - 公司出售使用权资产的收益为118,211千港元[91]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的收益净额为9,010千港元[91] - 公司豁免其他应付款项为5,659千港元[91] - 公司建议不派发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97] 员工与薪酬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共有6,895名员工,年度薪酬总额约为17.693亿港元[39]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00711)完成收购雅居投资控股(08426)的控股权益
智通财经· 2024-02-21 21:01
交易完成情况 -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00711)及雅居投资控股(08426)联合公布,买卖协议的所有先决条件均已达成,除要约人已豁免完成交易的先决条件外,完成交易已于2024年2月21日落实 [1] - 完成交易后,无论是否可取得第三方同意,均不会影响完成交易或股份要约 [1] 股权结构变化 - 紧随完成交易后,要约人及其一致行动订约方(R5A除外)合共持有4.74亿股目标公司股份,占目标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59.23% [2] - 要约人及其一致行动各方(包括R5A)将合计拥有5.54亿股目标公司股份,占目标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69.23% [2] 财务整合 - 完成交易后,目标公司将成为亚洲联合基建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目标公司的财务报表将与亚洲联合基建的财务报表综合入账 [3] 要约人背景 - 要约人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其为亚洲联合基建的直接全资附属公司 [4]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0071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18 17:13
公司概况 - 公司核心价值观包括尊重、主动、承诺、培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1] - 公司股份代号为00711,总资产为80.86亿港元,总收入为37.89亿港元[7]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6,833.1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3.83港仙[7] - 公司资产净值为25.28亿港元,每股权益为1.38港元[7] - 公司的资本负债比率为0.72,每股股息为1.13港仙[7] 业务表现 - 在回顾期内,公司的毛利率上升,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当,营业额微降至37.9亿港元[9] - 建筑分部在回顾期内录得337亿港元的营业额,略有下降,但分部溢利增至1.383亿港元[11] - 专业服务分部在回顾期内录得4.048亿港元的营业额,略有下降[18] - 隧道管理业务目前在香港运营五条隧道,持续为公司带来稳定收入[21] - 非专营巴士服务受高利率影响,利润率有所下降,但业务将受到本地巴士团恢复的影响[22] - 醫療科技與健康分部在回顾期内取得盈利,營業額为1.92亿港元,分部溢利为520万港元[24] - HKCL是香港最大的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药物生产和分销网络之一,预计2023年年底将完成第二间实验室的建设[25] - Mattex Asia Development Limited经营的在线建筑材料采购和管理平台在回顾期内取得稳健进展,将继续提高竞争力[26] 财务状况 - 本集团在回顾期内的财务状况保持稳定,主要依靠内部资金和银行借款来支持业务运营和扩张[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本集团总净债务约为17.8亿港元,债务到期分布在不同期限内,资本负债比率为0.72[28] - 本集团主要以港元或人民币作为功能货币,减少外汇波动风险,仅在必要时使用衍生合约进行对冲[29] - 本集团在银行借款中使用固定和浮动利率组合,未通过任何利率金融工具进行对冲[30] 员工及激励 - 本集团员工数量约为6,700人,回顾期内员工薪酬总额约为7.77亿港元,根据工作性质和市场趋势进行薪酬调整[35] - 公司采用受限股份奖励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激励员工,以及提供内部培训计划和外部培训课程资助[36] 行业前景 - 建筑行业前景积极,受惠于政府政策和规划项目,但仍面临宏观经济不确定性、高利率和劳动力短缺等挑战[38] - 香港建造业的发展前景受到政府基建投资、医院网络扩展、公共住房供应增加和先进技术应用的影响[39] - 物业发展和资产租赁市场前景预期将因高息环境和香港整体消费意愿降低而充满挑战[42] 财务数据 - 2023年9月30日,本集团总净债务约为17.8亿港元,债务到期分布在不同期限内,资本负债比率为0.72[28]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股东应占每股盈利为68,331千港元[103]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本期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782,639,137股[103]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在物业、机器及设备上投入约250,000港元[103] - 2023年9月30日,未发票据之收益为3,657,264千港元[104] - 2023年9月30日,应收保固金为364,224千港元[104]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864,393千港元[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