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电信(00728)
icon
搜索文档
五大央企最新人事任免
券商中国· 2025-10-21 14:41
央企外部董事人事变动 - 国务院国资委于10月21日发布5户中央企业外部董事职务变动公告 [1] -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聘任葛小春为外部董事,欧阳谦不再担任外部董事职务 [1]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聘任张逢春为外部董事 [2] -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聘任周渝波为外部董事 [3] -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聘任张建恒为外部董事 [4]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聘任丁绍斌为外部董事 [5]
算力需求井喷 G.654.E光纤成为运力“黄金通道”
新浪财经· 2025-10-21 14:21
公司中标情况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电信2025-2026年度一级干线光缆及接头盒集中采购项目01标包中,以最大份额中标[1] 采购项目细节 - 本次中国电信干线光缆集采涉及G.654.E光纤数量约224万芯公里[1] - 这是中国电信首次以框架形式进行干线光缆招标[1] - 本次集采是本年度国内运营商第三次干线光缆集采[1] 行业需求趋势 - 伴随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全面推进,三大运营商进一步加大干线网络建设力度,G.654.E需求迎来井喷式增长[1] - 中国电信本次集采的224万芯公里G.654.E光缆仅能满足大半年项目需求[1] - 预计2026年中期或下半年中国电信将进行新一期干线集采,规模会更大[1] -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进入G.654.E干线网络建设高峰阶段[1] 产品技术重要性 - 在AI浪潮下,G.654.E光纤已成为支撑算力网络的关键基石[1] - G.654.E光纤具有超低损耗、超大容量、超低时延的特性,正成为打通数字中国脉动的“黄金通道”[1]
国资委公布5户中央企业外部董事职务变动
新浪财经· 2025-10-21 12:33
国资委公布5户中央企业外部董事职务变动信息,具体内容如下:经研究,聘任葛小春为中国核工业集 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欧阳谦不再担任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职务。经研究,聘任张逢春为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经研究,聘任周渝波为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经研 究,聘任张建恒为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经研究,聘任丁绍斌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 公司外部董事。 ...
我拿AI给神曲《八方来财》做了个MV,真的好魔性!
量子位· 2025-10-21 11:38
产品概述 - 中国电信推出面向公众的AI创作平台TeleStudio,支持AI视频生成[3] - 平台具备生成图片、生成视频和生成音效三大核心创作功能[7] - 目前平台处于限时免费阶段,支持最高2K清晰度、单次最长20秒的视频生成[5][6] 技术能力 - 平台基于自研星辰大模型,能精准理解文字、图像、声音间的复杂关系[40] - 依托智传网(AI Flow)技术,为AI任务提供高效、低延迟的算力调度和传输保障[41] - 支持文生视频、图生视频、角色视频和音乐生视频四种视频生成模式[13] 核心功能亮点 - “万物跳舞”特色功能允许用户通过简单指令让任何物体跳指定舞种,如民族舞、拉丁舞等[22][31][33] - “音乐生视频”功能可通过上传音频或歌曲,让静态图片根据声音内容生成动态视频,如让梵高开口唱歌[37][38] - 支持视频片段连贯生成,可将前一段视频的尾帧作为下一段的首帧,实现剧情延展[19][20] 市场定位与影响 - 平台显著降低内容创作门槛,让非专业用户也能通过简单描述实现创意[40] - 为专业创作者提供全新视觉表达工具,如让静态产品图跟随节奏跳舞[40] - 体现央企将前沿AI技术转化为普惠生产力的务实思路和强大实力[42]
中国电信重磅亮相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附图片)
新浪财经· 2025-10-21 08:48
公司参展概况 - 中国电信于2025年10月17日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参加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主题为“数领千行智惠未来” [4] - 公司展示了30余项数智创新成果,通过实景案例演示和沉浸式交互形式呈现 [4] 算力网络建设 - 公司自主研发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息壤”,实现算力调度“一张网、一盘棋”,例如将雄安新区智算需求匹配至张北绿色算力基地 [5] - 河北电信落地雄安人工智能算力调度平台,已接入10个资源池,可提供3000P国产化算力 [5] - 公司规划建设高阳、怀来、联润、张北四大数据中心,其中怀来园区是国家“新基建”首批投资项目 [5] - 星辰大模型作为“全模态、全自研、全国产”大模型体系,覆盖语义、语音、视觉及多模态技术,已在政务、工业、交通等领域落地 [5] 数据要素与安全 - 河北电信打造省级公共数据登记授权平台,支撑省市公共数据统一登记与授权管理 [6] - 公司在沧州布局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该平台已正式上线并入选省级创新发展试点 [6] - 公司发布“星海高质量数据集平台、工业纺织缺陷检测高质量数据集”,实现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其中工业纺织缺陷数据集入选国家数据局典型案例 [6] - 河北电信推出省内首个量子加密办公产品“量子密话密信”,并建成石家庄与雄安量子密钥分发城域网,打造河北省量子安全政务云 [6] 空天一体化与低空经济 - 中国电信提供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在没有地面网络信号的情况下也可拨打电话、发送短信 [7] - 公司构建5G与卫星深度融合的低空智联网,提供广域无缝覆盖连接 [7][8] - 星云平台融合AI大模型,实现智能巡飞、实时建模等功能,推动低空产业向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综合生态演进 [8] 行业数智化应用 - 河北电信自主研发“冀农通智慧种植平台”,通过高清摄像头、光谱仪实时监测果实糖度、色泽,并结合气象数据预测病虫害,指导精准喷施生物农药 [8] - 公司以AI为核心构建闭环智能体系,落地智慧政务12345热线、城市生命线、数字校园等上百个数智化解决方案,覆盖农业、交通、教育等领域 [8] - 公司推出三大关键数智解决方案:安全风险智慧管控平台实现工业安全“事前预防”;5G+仓储机器人支持24小时无人化作业;翼效通平台打通生产数据壁垒,助力企业决策智能化 [8] 智慧家庭与消费科技 - 天翼智屏作为家庭AI入口,在安全守护、老人关怀、方言交互等场景实现“主动关怀” [9] - 桌面AI人形机器人“悟空”具备多模态情感交互功能 [9] - 云电竞专区使用户无需昂贵设备即可获得高画质、低时延体验,该技术应用于2025年“天翼杯”全国高校电竞联赛 [9] - 公司构建“连接、服务、安全”一体的智慧家庭生态体系,通过天翼视联网等产品打造智慧生活新体验 [9]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10月21日
智通财经· 2025-10-21 08:36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中远海能、绿色动力环保位居港股通持股比例前三位,持股比例分别为70.93%、69.85%、69.62% [1] - 持股比例排行前20名公司中,中国神华持股比例为67.66%,凯盛新能持股比例为67.41% [1] - 大众公用持股比例为65.40%,新天绿色能源持股比例为65.31%,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持股比例为64.86% [1] 港股通近期增持情况 - 在最近5个交易日内,小米集团-W、映恩生物-B、美团-W持股额增幅最大,分别增加22.13亿元、19.01亿元、14.30亿元 [1] - 泡泡玛特持股额增加13.86亿元,中国移动持股额增加13.83亿元,招商银行持股额增加13.75亿元 [1] - 中国平安持股额增加9.89亿元,工商银行持股额增加9.52亿元,中国海洋石油持股额增加9.45亿元,腾讯控股持股额增加8.95亿元 [1] 港股通近期减持情况 - 在最近5个交易日内,盈富基金、中芯国际、恒生中国企业持股额减幅最大,分别减少59.16亿元、18.59亿元、17.45亿元 [1] - 信达生物持股额减少11.24亿元,老铺黄金持股额减少7.48亿元,江西铜业股份持股额减少7.08亿元 [1] - 石药集团持股额减少4.50亿元,中兴通讯持股额减少4.29亿元,中国宏桥持股额减少3.55亿元,长城汽车持股额减少3.20亿元 [1]
国内首款eSIM手机即将发售 多家公司早有布局相关业务
证券时报· 2025-10-21 01:10
行业政策与市场启动 - 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于10月13日获得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批复,并在全国31个省区市同步开通业务,标志着国内手机正式迈入“无卡时代” [1] - 苹果公司国行iPhone Air作为国内首款eSIM智能手机,将于10月22日正式发售,此前因等待eSIM商用许可而未能同步全球发布 [1] - 国产品牌快速跟进,OPPO Find X9系列将推出eSIM版本并于11月开售,vivo、荣耀、华为均有相关规划 [1] eSIM技术优势与全球发展 - eSIM技术将实体SIM卡功能集成到手机内置芯片中,有助于节省手机内部空间、推动机身设计更轻薄、提升防水防尘性能,并使套餐切换更为方便 [2] - 全球范围内eSIM应用已进入规模化阶段,美国依托苹果生态推动智能手机渗透率提升,欧洲以车联网为核心场景,日韩则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 [2] - 据GSMA Intelligence预测,到2025年年底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将达到10亿,到2030年将大幅增长至69亿,占据全球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76% [2] 产业链生态与公司布局 - eSIM产业链涉及芯片设计制造、平台管理、运营商服务、设备集成和最终应用,中金公司看好其协同发展与加速成熟 [3] - 紫光国微是国内首家实现eSIM全球商用的芯片商,已量产多款符合标准的产品,并完成“AI+5G+eSIM”融合应用的技术布局 [4] - 东信和平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和eSIM物联网管理平台系列产品获得GSMA安全认证 [5] - 美格智能拥有成熟的eSIM解决方案,并在4G/5G芯片平台上实现大规模量产 [6] - 楚天龙的eSIM相关产品与服务已通过中国联通产品备案,并积极跟进其他运营商业务进展 [7] - 万马科技是首个同时提供支持全系标准的eSIM方案提供商,业务已应用在车联网领域 [7] 二级市场表现 - 截至10月20日收盘,今年以来eSIM概念股平均上涨42.42%,大幅跑赢同期上证指数 [8] - 有6只概念股累计涨幅超50%,分别为恒宝股份、东信和平、澄天伟业、新恒汇、楚天龙、美格智能 [8] - 部分概念股回撤显著,如宜通世纪、美格智能、广和通、移为通信、恒宝股份、楚天龙、福日电子等回撤幅度均超30% [9] - 合计有14只eSIM概念股获得券商机构“积极型”评级,其中8股获得10家以上机构评级,包括中兴通讯、广和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美格智能等 [9]
苹果“引爆”eSIM手机商用,国产芯片供应企业:合作模式还待清晰|eSIM重返系列观察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23:08
政策与市场启动 -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于10月13日正式获批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eSIM手机商用试验 [1] - 苹果iPhone Air国行版作为国内首款仅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将于10月22日发售,并在京东预售阶段创下1秒成交额破1亿元人民币的纪录 [1] - 国内eSIM应用于智能手机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经历了探索、试点、暂停、重启四个阶段 [2] 运营商动态与策略 - 中国联通自2015年启动eSIM技术研发,已累计适配终端75款,服务用户规模突破数百万 [7] - 中国移动明确提出开展eSIM芯片与操作系统的国产化技术攻关 [6] - 中国电信表示将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建“开放、协同、共赢”的eSIM产业开放生态 [7] 产业链厂商技术储备 - 紫光国微eSIM卡芯片技术成熟,可兼容全球400多家运营商,其eSIM芯片业务已有销售,手机端仅在国外市场销售,非手机类应用在国内已有使用案例 [1][3] - 长电科技具备行业领先的圆片级芯片封装(WLCSP)等先进封装技术,可应用于eSIM卡芯片相关封装领域 [4] - 华大电子与Valid联合开发的eSIM操作系统(OS)已全面通过GSMA eUICC Security Assurance(eSA)认证 [3] 产业链合作与商业模式 - eSIM手机芯片国产供应的核心挑战在于新商业模式下的合作细则未明,如直接对接客户是手机厂商还是运营商尚未确定,需等待工信部及运营商主导明确运营模式 [1][6] - 环旭电子否认其为iPhone Air的eSIM芯片核心供应商,表示其部分应用于智能穿戴的SiP模组中集成有eSIM功能,但未有独立的eSIM模组应用于客户的端侧产品 [2] - 新恒汇表示会关注eSIM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 [4] 终端设备厂商动态 - 在苹果iPhone Air的带动下,华为、OPPO等国内厂商称将陆续推出eSIM手机 [1] - 苹果公司高管表示,未来将在中国大陆市场推出eSIM快速转换功能(eSIM Quick Transfer) [7]
三大运营商eSIM商用启幕 哪些产业链企业受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22:16
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中国三大运营商获得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批复许可,标志着eSIM技术正式进入手机端商用新阶段 [1] - 全球eSIM芯片出货量在2023年已达4.46亿,GSMA预测到2025年底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将达10亿,2030年将增至69亿,占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四分之三 [1][6] - 截至2023年,国内eSIM技术累计用户达362万户,其中智能手表用户占比90% [3] eSIM技术核心与产业链环节 - eSIM技术核心在于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芯片,支持远程SIM配置,无需物理干预 [2] - eSIM产业链涵盖芯片设计、封测、终端制造及配套材料等环节,将迎来技术落地与市场扩张的发展机遇 [1] - WLCSP封装工艺是eSIM芯片小型化的关键技术,可显著缩小芯片体积、缩短生产周期 [5] 芯片设计领域竞争格局 - 早期eUICC芯片市场由恩智浦、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等国外企业主导 [2] - 国内已涌现出紫光同芯、华大电子等具备较强技术实力的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消费电子和物联网设备 [2] - 华大电子与Valid联合开发的eSIM操作系统已全面通过GSMA eUICC Security Assurance认证 [2] 关键上游材料与封装测试 - 蚀刻引线框架是eSIM芯片封装的关键材料,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4] - 全球使用eSIM技术的物联网连接数量将从2023年的2200万增至2026年的1.95亿,将带动蚀刻引线框架需求增长 [4] - 新恒汇业务涵盖eSIM封装材料和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其现有技术可适配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多领域 [1][5] 相关公司动态与布局 - 紫光国微已成功推出并量产多款符合国际及国内标准的eSIM产品,并针对“AI+5G+eSIM”融合应用完成了技术布局与产品储备 [3] - 新恒汇表示会关注eSIM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5] - 康强电子聚焦高精密蚀刻工艺,客户主要为封测厂,公司暂无直接针对eSIM终端应用的业务 [5]
7天6板,600403,最新人气王!国内首款eSIM手机将发售,多家A股公司已抢先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18:45
行业技术发展 - eSIM技术在国内正式突破物联网、智能穿戴的边界,迈入了手机端的商用新阶段 [2] - eSIM通过电子化卡数据文件替代物理卡片,支持多卡自由切换,可提升手机防水、抗震性能并增加其他部件的可扩展空间 [3] - eSIM被认为是推动通信行业“终端形态革新、服务模式重构、产业生态升级”的关键基础设施 [3] - 据GSMA Intelligence预测,到2025年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将达到10亿,到2030年将大幅增长至69亿,占据全球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76% [3] 市场动态与产品发布 - 苹果公司CEO宣布国行iPhone Air(国内首款eSIM手机)将于10月22日正式发售,该机型完全取消了实体SIM卡槽 [2] -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已正式获得开展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的批复 [2] - OPPO于10月16日推出支持eSIM的OPPO Find X9 Pro卫星通信版,计划11月开售;vivo和荣耀也将推出支持eSIM的手机,华为可能快速跟进 [2] 相关公司业务布局 - 紫光国微是国内首家实现eSIM全球商用的芯片商,已量产多款eSIM产品并针对“AI+5G+eSIM”融合应用完成技术布局 [4] - 东信和平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和eSIM物联网管理平台系列产品成功获得GSMA安全认证 [4] - 美格智能拥有成熟的eSIM解决方案,并在4G/5G芯片平台上实现大规模量产 [4] - 楚天龙的eSIM相关产品与服务已通过中国联通产品备案 [4] - 万马科技持续多年开展eSIM业务,是首个同时提供支持全系标准的eSIM方案提供商,目前产品已应用于车联网领域 [4] 二级市场表现 - 截至10月20日收盘,今年以来eSIM概念股平均上涨42.42%,大幅跑赢同期上证指数 [5] - 有6只概念股年内涨幅均超50%,分别为恒宝股份、东信和平、澄天伟业、新恒汇、楚天龙、美格智能 [5] - 部分概念股如宜通世纪、美格智能、广和通等从年内高点回撤幅度均超30% [8] - 合计有14只eSIM概念股获得券商机构“积极型”评级,其中8股获得10家以上机构评级,包括中兴通讯、广和通、中国电信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