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电信(0072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电信柯瑞文:今年是人工智能的规模应用元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16:29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中国电信天翼云收入突破千亿元 [1] - 公司未来将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打造智能云能力体系 [1] - 在IaaS层,公司将适度超前开展智算建设,建设"中心集群+边缘DC"一体化的AIDC [6] - 在PaaS层,将持续推动智算平台升级,提供一站式算力调度与AI开发服务 [6] - 在DaaS层,将升级"星海"数据智能中台,推进自有数据集、开源数据集和第三方数据集深度融合 [6] - 在MaaS层,将提升星辰大模型的复杂推理、轻量化低成本部署等核心能力,打造强智能、轻负载的模型服务 [6] 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 今年是人工智能的规模应用元年,新一代开源人工智能技术(如DeepSeek)实现高性能、低成本、轻量化,大幅降低算力与算法门槛 [6] - 市场开始更加关注数据和应用 [6] -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风险挑战,包括语料偏见、敏感信息泄露、模型智能体失控风险、虚假信息泛滥等 [6] 技术与安全布局 - 公司将打造从基础设施到数据、内容、算法和应用一体的防护体系 [7] - 强化数据安全保障,建立三级安全风险分类标签体系,覆盖超百亿token [7] - 实现全量代码上云,提升代码扫描、审计、溯源的能力 [7] - 特别关注大模型本身的脆弱性,构建输入可防、推理过程可检测、输出可控的防护体系 [7]
上海三大电信运营商等发起成立“智能终端出海服务创新联合体”
快讯· 2025-04-30 11:27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上海"主题展区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上海"主题展区于2025年4月30日举办 [1] - 上海市数据局指导该展区活动 [1] 智能终端出海服务创新联合体 - "智能终端出海服务创新联合体"在展区正式发布 [1] - 联合体由上海电信、上海联通、上海移动、优咔科技、中企通信、浦江数链等首批建设单位共同发起 [1] - 上海市数据局副局长钱晓表示联合体将作为产业协作加速器 [1] - 联合体目标是搭建"技术+服务+规则"平台 [1] - 联合体旨在为智能终端企业出海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1] - 联合体致力于打造有韧性、能闭环的"出海生态圈" [1]
中国电信“息壤”智算平台算力规模达62EFLOPS
快讯· 2025-04-30 11:10
算力规模 - "息壤"一体化智算平台接入总算力规模达62EFLOPS [1] - 其中自有算力35EFLOPS,合作算力27EFLOPS [1] 落地情况 - 平台已落地18个城市与行业智算中心 [1]
首都数字经济生态优化与智能化加速升级
中国经济网· 2025-04-30 10:59
北京市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发展 - 北京正加快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智能算力体系,聚焦前沿技术推动首都数字经济生态优化与智能化升级 [1] - 北京推进"一区三中心"战略布局,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聚焦智慧城市与数据治理,推动数据交易体系建设与政务数据授权运营 [1] 中国电信的战略布局与AI能力 - 中国电信北京公司依托"云+网+数+AI+应用"一体化优势,推进AI应用落地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 [1] - 中国电信在北京加速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搭建算力调度平台、大模型训练平台、智能体开发平台和标准化数据标注体系,帮助客户打通大模型落地"最后一公里" [2] - 中国电信打造完整AI能力体系,赋能央企战略性高价值场景落地,扩展高质量通用数据集和行业数据集,推进AI能力与终端、场景、行业融合 [2] 大模型产业与工程化发展 - 大模型产业从"百模大战"预训练竞赛向云端推理服务效能优化迁移,工程化作为产业化必要手段,需实现"硬件、软件、模型、应用+专业服务"五位一体协同 [2] - 中国信通院聚焦大模型工程化交付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助力大模型产业健康发展 [2] 校企合作与实验室建设 - 北京电信与北京邮电大学共建"行业数据智能标注联合实验室",聚焦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攻克多模态数据标注关键技术 [3] - 北京电信携手中电信AI公司成立"行业应用智能创新研发实验室",聚焦人工智能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3] 中国电信的技术矩阵与服务体系 - 中国电信在北京构建以"息壤"算力平台、星河AI平台、星辰大模型体系与星海数据智能中台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服务体系,为千行百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工具箱" [3]
数据资产入表元年 92家公司交出年度成绩单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04:02
数据资产入表整体情况 - 2024年是数据资产入表元年,共有92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数据资产入表情况,入表总额达24.95亿元 [1] - 数据资产入表公司数量从一季报17家、半年报40家、三季报55家增至年报92家,入表总额从一季报0.79亿元增至年报24.95亿元 [2] - 中国移动、云中马、中国联通、中国电信4家公司数据资产入表金额过亿元,分别为6.16亿元、4.15亿元、3.79亿元和3.71亿元 [2] 行业分布特点 - 计算机、通信行业领跑数据资产入表,食品饮料等传统行业公司开始尝试 [1] - 数据资产入表公司广泛分布在23个行业,计算机、交通运输、通信、传媒、医药生物行业表现更为活跃 [2] 会计处理方式 - 无形资产成为主要入表科目,超过60家公司将数据资产计入"无形资产",总额超过13亿元,占比约60% [3] - 20多家公司将数据资产计入"开发支出",少数公司计入"存货" [3] - 多数企业数据资源的摊销年限集中在3年至5年 [3] 对企业的影响 - 数据资产入表能优化财务报表,影响公司资产规模与净利润,如国源科技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283.91万元,增长33.87% [3] - 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探索数据交易、共享、增值服务提供基础,如中国联通通过行业数据库和模型入表支撑数据产品服务收入 [3] 规范化挑战 - 并非所有数据资源都能够成为资产,数据资产判定最为严格,上市公司普遍面临鉴别困难 [4] - 一些上市公司尽管具备数据资产基础,但在入表时较为谨慎,如应流股份、福石控股等公司在年报中披露的数据资产金额为零 [5] - 福石控股子公司持有的数据资源评估价值为1492.53万元,但基于谨慎性原则尚未进行资本化 [5] 政策背景 - 2024年《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明确数据资源的确认范围与会计处理适用准则 [2] - 财政部发布的《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提出围绕数据资产台账编制、登记、授权运营等重点环节试点探索 [2]
AI赋能,助力首都数智跃迁
中国新闻网· 2025-04-29 22:11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融合 - 北京市正加快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智能算力体系 未来将聚焦前沿技术 深化与北京电信等企业合作 推动首都数字经济生态优化与智能化升级 [1] - 中国电信在北京加速布局算力基础设施 体系化搭建算力调度平台、大模型训练平台、智能体开发平台和标准化数据标注体系 [1] 大模型产业发展趋势 - AI云时代下 大模型产业正从"百模大战"的预训练竞赛向云端推理服务效能优化战略迁移 工程化作为产业化必要手段 需实现"硬件、软件、模型、应用+专业服务"五位一体协同 打通全链条价值体系 [2] 企业合作与创新实践 - 北京电信与北京邮电大学共建"行业数据智能标注联合实验室" 展示AI、算力、数据要素等领域创新探索 [2] - 中国电信打造完整AI能力体系 深度赋能央企战略性高价值场景落地 扩展高质量通用数据集和行业数据集 推进AI能力与终端、场景、行业融合 加快行业AI落地 [1]
200亿元!险资大手笔!准备投向这些上市公司→
证券时报· 2025-04-29 19:12
险资入市新进展 - 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过10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私募基金份额,中国人寿也将出资100亿元,基金总规模为200亿元 [1][5] - 该私募基金名称为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存续期限10年,投资策略为低频交易、长期持有以获取稳健股息收益 [5] - 基金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标的需具备公司治理良好、股息稳定等特点 [2][5] 鸿鹄基金投资动向 - 鸿鹄基金一季度加仓陕西煤业1503.77万股,截至一季度末持股11633.89万股,持股市值23.05亿元 [7] - 鸿鹄基金持有中国电信76174.22万股,一季度持股不变,持股市值从55亿元升至59.80亿元 [8] - 鸿鹄基金2024年二季度成为伊利股份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19亿股,三季度持股数量未变 [8] 险资长期投资战略 - 新华保险表示此次投资符合国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 [5] -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此前各出资250亿元设立500亿元规模的鸿鹄基金,截至2025年3月已全部投资落地,业绩表现良好 [5] - 私募基金作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项目,旨在发挥长期资本优势,实现资金保值增值 [5]
中国电信柯瑞文:智算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对能源供给带来挑战,必须加快AI节能等绿色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新浪科技· 2025-04-29 16:53
数字中国建设与人工智能发展 - 数字中国建设正处在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跃升的关键节点,将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3] - 人工智能应用成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引擎,今年是人工智能的规模应用元年 [3] - 以DeepSeek为代表的新一代开源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高性能、低成本、轻量化,大幅降低算力与算法门槛,促进大模型应用加速普及 [3] 人工智能规模应用的关键因素 - AI规模应用的关键已经从算力、算法转向数据要素 [3] - 数据质量是企业生产和治理水平的直接体现,只有经过专业人员标注、调优的数据才能更好地适配算力和算法 [3] - 使用者发挥主体作用才能形成高质量应用 [3] 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 - 中国电信构建"息壤"一体化智算平台,率先实现与众多国产智能芯片的全面适配和深度优化 [3] - 中国电信在广东韶关上线全球首个智算昇腾超节点,标志着智能算力供给实现质与量的双重跨越 [3] - 智算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对能源供给带来挑战,必须加快AI节能等绿色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3] 人工智能时代的安全与开放合作 - 安全对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作用更加凸显,中国电信构建了从基础设施到数据、内容、算法、应用一体的防护体系 [4] - 算力普惠、模型开源、数据流动、场景开放等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 [4] - 中国电信坚持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加大科技、云网、数据、场景等核心能力和资源的开放合作力度 [4] - 以全球云网宽带产业协会(WBBA)等组织为平台,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助力弥合智能鸿沟 [4]
通用算力相对过剩 智能算力相对短缺 中国算力市场的成长烦恼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04:33
算力市场结构性失衡 - 我国算力市场呈现"通用算力相对过剩,智能算力相对短缺"的结构性矛盾,部分老旧算力中心闲置,而符合时代需求的智能算力供给不足 [3][6] - 三大运营商大踏步加码算力投资,中国移动2025年算力预算为373亿元占总资本开支25%,中国联通算力投资计划增长28%,中国电信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2% [4][5] - 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037.3EFLOPS,2028年达到2781.9EFLOPS [5] 供需失衡具体表现 - 我国IDC机柜平均上架率约58%,部分地区PUE超过2.5,显示存在闲置算力 [6] - 按地域分布看,胡焕庸线东部算力基本满载满租,西部地区供需关系相对宽松 [7] - 按算力质量看,计算性能强、配套软件服务好的智能算力相对稀缺,如优刻得内蒙古数据中心一柜难求 [7] 结构性失衡原因 - 算力需求高速迭代,早期通用AI算力面临淘汰,高端智能算力产能不足,2025年预计需要300万张GPU但产能有限 [8] - 部分卖方对智算中心认知有限,建设的数据中心性能不足,存在5%-10%掉卡率且缺乏自动化迁移能力 [9] - 部分买方对自身需求认知不充分,不具备使用数据中心能力,导致利用率不理想 [9][10] - 西部地区建设成本低但网络延迟高(达100毫秒),导致地域性错配 [10] 行业优化方向 - 算力调度层面:出现"算力合伙人"模式整合闲置资源,优刻得已开始管理空闲硬件资源 [10][11] - 地域优化:"东数西存"、"东数西训"、"东数西渲"成为趋势,将不同需求任务合理分配至东西部 [12] - 硬件层面:国产高端算力加速发展,华为昇腾910C性能接近英伟达H100的80%,昇腾920或2025年量产 [13] - 软件层面:模型厂商与芯片厂商合作开发中间层软件,如商汤与华为昇腾、寒武纪合作研发基础算子库 [13] 市场动态 - 4月多家上市公司披露数据中心项目中标:城地香江中标5.95亿至24.33亿元项目,平治信息中标4.6亿元项目 [4] - 同期多家公司终止算力合同:飞利信、莲花控股、锦鸡股份等因业务未开展或服务器未供货终止合作 [2][5]
中国电信(0072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6:4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经营收入为5294亿元,同比增长3.1%,服务收入为4820亿元,同比增长3.7%[22] - 2024年EBITDA为1408亿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为330亿元,同比增长8.4%,每股基本净利润为0.36元[22] - 2024年资本开支为935亿元,同比下降5.4%,自由现金流为222亿元,同比增长70.7%[22] - 2024年公司经营收入为人民币5294亿元,同比增长3.1%,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820亿元,同比增长3.7%[79] - 2024年公司经营收入为5294.17亿元,较2023年增长3.1%[84][85][87] - 2024年公司服务收入为4820.33亿元,较2023年增长3.7%[84][85][87] - 2024年公司产业数字化收入达1465.88亿元,同比增长5.5%,占经营收入比重为27.7%[83][87][89] - 2024年公司移动通信服务收入为2025.24亿元,较去年增长3.5%,占经营收入比重为38.3%[87] - 2024年公司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为1256.80亿元,较去年增长2.1%,占经营收入比重为23.7%[88] - 2024年公司经营费用为4896.14亿元,较2023年增长2.8%,占经营收入比重为92.5%[84][92] - 2024年公司折旧及摊销为1010.44亿元,较2023年增长1.3%,占经营收入比重为19.1%[93][94] - 2024年公司网络运营及支撑成本为1655.98亿元,较2023年增长3.2%,占经营收入比重为31.3%[93][95] - 2024年公司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666.63亿元,较2023年下降0.2%,占经营收入比重为12.6%[93][96]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330.12亿元,较2023年增长8.4%[84] - 2024年人工成本为982.79亿元,较2023年增长5.9%,占经营收入比重为18.6%[97] - 2024年其他经营费用为580.30亿元,较2023年增长2.3%,占经营收入比重为11.0%[99] - 2024年财务成本净额为2.28亿元,较2023年下降1.04亿元[100] - 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91.97亿元,实际税率21.8%,较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101] - 2024年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330.12亿元,较2023年增长8.4%[102] - 2024年资本支出为935.13亿元,较2023年下降5.4%[10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1450.49亿元,同比增长5.5%;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034.32亿元,同比增加8.3%;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405.45亿元,同比增加21.1%[107] - 2024年底营运资金短缺1372.52亿元,比2023年末缺口增加16.79亿元;未动用信贷额度为1964.13亿元[108] - 2024年底总资产为8666.25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3.7%;负债总额为4100.73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5.5%;资产负债率为47.3%[109] - 2024年底总债务为115.32亿元,较2023年底增加23.90亿元[1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移动通信服务收入达2025亿元,同比增长3.5%,移动用户规模达4.25亿户,移动用户ARPU达45.6元[25] - 2024年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达1257亿元,同比增长2.1%,宽带用户达1.97亿户,宽带综合ARPU达47.6元[25] - 2024年产业数字化收入达1466亿元,同比增长5.5%,占服务收入比达30.4%,同比提高0.5p.p.[25] - 2024年天翼云收入达1139亿元,同比增长17.1%,IDC收入达330亿元,同比增长7.3%[25] - 2024年安全收入达162亿元,同比增长17.2%,智能收入达89亿元,同比增长195.7%,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40.1%[25] - 2024年公司移动通信服务收入达人民币2025亿元,同比增长3.5%,移动增值及应用收入达人民币299亿元,同比增长16.1%,移动用户数净增1675万户,用户规模达4.25亿户,移动用户ARPU达人民币45.6元[80] - 2024年公司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达人民币1257亿元,同比增长2.1%,智慧家庭业务收入达人民币221亿元,同比增长16.8%,宽带用户数净增728万户,达1.97亿户,宽带综合ARPU达人民币47.6元[81] 利润分配相关 - 从2024年起三年内公司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逐步提升至当年股东应占利润的75%以上[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91,507,138,699股,拟每股派发现金末期股息0.0927元(含税),合计约84.83亿元[5] - 2024年中期已派发股息每股0.1671元(含税),2024年全年股息为每股0.2598元(含税),合计约237.74亿元,占2024年度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72%[5] -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6] - 2024年公司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为股东应占利润的72%,全年派发股息为每股0.2598元,全年派息总额同比增长11.4%[26] - 从2024年起三年内公司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将逐步提升至当年股东应占利润的75%以上[26] - 公司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927元,合计约84.83亿元;2024年全年股息为每股0.2598元,合计约237.74亿元,占2024年度股东应占利润的72%[129] - 末期股息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批准后预计于2025年7月18日或之前支付[130] - 公司向境外H股非居民企业股东派发2024年建议末期股息时,需代扣代缴10%的企业所得税[130] - H股个人股东为香港或澳门居民等,按10%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与中国签订高于10%但低于20%股息税率协议的,按协议实际税率代扣;签订20%协议或未签协议等情况,按20%税率代扣[131][132] - 内地个人投资者和证券投资基金通过港股通投资H股取得的股息,公司按20%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港股通内地企业投资者自行申报缴纳[133] 行业整体数据情况 - 2024年按上年价格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74万亿元,同比增长3.2%[57] - 新兴业务收入比重升至四分之一,同比增长10.6%,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贡献率达78%[57] - 智慧家庭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达11.3%[57] - 2024年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1%,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全球占比超40%[57] - 2024年全国光缆线路总长7288万公里,本地网中继和接入网光缆线路同比增幅达19.9%和9.9%[58] - 截至2024年底,我国5G基站数达425.1万个,平均每万人拥有30.2个[58] - 截至2024年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数据中心机架数达83万架,东部地区占比71.1%,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59] - 截至2024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达17.9亿户,普及率达127.1部/百人,高出全球平均19.5个点[60] - 截至2024年底,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0.14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占比56.7%,达全球平均水平2.3倍[60] - 截至2024年底,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规模达6.7亿户,千兆用户达2.07亿户,占比30.9%,较上年末提高5.2个百分点[60] - 2024年固定宽带用户总接入带宽达30.7万Tbps,同比增长17.9%,家庭户均签约带宽达511.8Mbps/户,较上年末提高55.3Mbps/户[60] - 2024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同比增长11.6%,5G移动数据流量占比近六成,同比增速超40%[60] - 截至2024年底,我国移动物联网(蜂窝)终端用户数达26.56亿户,同比增长13.9%,本年净增3.24亿户[61] - 5G行业虚拟专网累计超5.5万个,本年新增2.3万个,5G应用融入80个国民经济大类,案例累计达13.8万个[62] 公司业务发展成果 - 2024年移动及宽带ARPU保持稳定,AI、量子密信密话、手机直连卫星等应用渗透率稳步提升[28] - 面向电力、化工、矿山等领域累计打造行业应用项目4.5万个[28] - 全年国际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69亿元,同比增长15.4%[28] - 智能客服占比较2023年底提升13.5p.p.[2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3%,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同比增长115.9%[32] - 安全领域已覆盖12大类85个安全领域,天翼安全大脑累计发展50万线,云堤抗D全网流量清洗能力达到16.3Tbps[34] - 安全服务类能力为客户提供40余项安全服务,覆盖31省300多个地市,安全能力池全国累计达到175个[34] - 天翼云已接入50家算力合作伙伴,自有和接入的智能算力合计达到62EFLOPS[35] - 天翼云服务行业客户超490万户,位居中国算力互联调度市场第一和中国智算云服务市场领导者象限[35] - 公司打造超10款AI标准化产品,推出超50个行业大模型,服务超1万家行业客户,AI位列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份额第六名[37] - 公司数据要素平台拓展至全国7省、29地市,承接3个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数据智能中台服务超150家客户,构建规模超9万亿Token的大模型训练数据集[37] - 公司推进16个重点城市量子城域网建设,合肥量子城域网入选全国首批“数字中国典型案例”[38] - 公司连续三年获评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改革重点任务考核A级[40] - 全球云网宽带产业协会拓展成员单位达160家,覆盖五大洲47个国家和地区[42] - 公司智能算力资源达到35EFLOPS[43] - 八大枢纽间平均时延下降7%,新型城域网络覆盖超200个边缘算力池[43] - 千兆光网10G PON端口达929万个,城镇住宅覆盖率超95%[43] - 公司视联网打造百余个“AI + 视联”场景应用[44] - 公司推出业界首个支持中文、英文及50种方言自由混说的大模型[37] - 重点战新产品自动开通率提高至99%,网络故障处置效率提升30%,全网故障工单及处理时长双降,云网运营自智水平总体达L3.6[47] - 5G中高频基站总规模达137.5万站,5G网络重点区域、重点场景深度覆盖率提升至90%,在121个城市规模部署约7万站5G - A,RedCap覆盖超200城,手机直连卫星用户超240万,天翼物联网平台终端用户数达6.3亿,新增海缆带宽5T[47] - 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碳排放量同比下降19.2%,累计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达28个,基站、机房AI节能合计年化节电超10亿度[48] - 惠民服务加载9万家城乡营业厅,年服务规模超1800万人次[50] - 面向政企客户参与10 + 个行业标准制定,服务18个城市构建区域算力网[70] - 面向政企客户推出50余个细分领域行业大模型场景应用[70] - 面向政企客户行业自研平台累计拉动项目超1.5万个,拉动签约158亿元[70] - 面向政企客户累计发展行业应用项目4.5万个[70] - 全年国际业务收入为169亿元,同比增长15.4%[70] - 公司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同比增长115.9%,位列全球运营商第二[72] - 公司打造“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突破多项关键技术[72] - 公司构建国内首个万亿参数基础大模型体系,解决多项难点[72] - 公司全球首创新型密码系统,发布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 - 504”[72] - 智能算力资源达35EFLOPS,自有和接入的智能算力合计达62EFLOPS[73][75] - 千兆光网10G PON端口达929万个,城镇住宅覆盖率超95%[73] - 八大枢纽间平均时延下降7%[73] - 重点战新产品自动开通率提高至99%,网络故障处置效率提升30%,云网运营自智水平总体达L3.6[73] - 5G中高频基站总规模达137.5万站,重点区域、重点场景深度覆盖率提升至90%[73] - 面向电力、化工、矿山等领域累计打造行业应用项目4.5万个[74] - 已接入50家算力合作伙伴,服务行业客户超490万户[75] - 推出50余个行业大模型,服务超1万家行业客户,公司AI位列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份额第六名[75] - 数据要素平台拓展到全国7省、29地市,数据智能中台服务超150家客户,构建规模超9万亿Token的大模型训练数据集[75] - 基层治理大模型公文写作效率提升6倍、矛盾调解效率提升2倍,工业质检大模型检测场景中精准度超99.4%,旅游导览大模型意图识别和数字人讲解问答服务准确率均超95%,教育精准教学大模型减轻教师70%的评阅量、学生写作优秀率提升60%[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