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00728)
搜索文档
惠州电信:做好“暖心服务十件实事” 书写民生服务暖心答卷
南方都市报· 2025-10-20 15:47
核心观点 - 中国电信惠州分公司通过实施“暖心服务十件实事”,将高速通信网络建设与人文关怀服务深度融合,旨在提升用户服务体验并推动社会数字化进程 [1] 网络基础设施升级 - 作为广东电信“万兆试点”先行者,公司加速建设“万兆小区、万兆工厂、万兆园区”,在营业厅设立智能家居和5G体验区,让用户亲身体验高速网络控制全屋设备及网速飞跃 [3] - 面向企业客户提供万兆专线方案,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例如传设计图通过万兆宽带仅需几秒即可完成 [3][4] - 将“云-网-AI”技术融合,推出边缘计算、云存储等新服务,赋能企业高效运转并支持家庭云端办公、远程医疗等应用 [4] 服务渠道优化 - 全面升级线上服务,用户可通过中国电信APP、客服热线10000号办理新装宽带、资费查询、充值等业务,实现“指尖办事” [6] - 线下营业厅提供规范服务窗口,资费方案公示清晰,业务办理需通过短信回复、验证码或签字确认之一,确保透明消费 [6] - 设立专门窗口为粤港澳大湾区入境客户提供一站式通信服务,并推出特色“流量包”等产品,优化区域资费方案 [12] 用户权益与安全保障 - 依托云端拦截技术提供“来电来信免打扰”服务,减少骚扰电话和信息,构建清朗通信环境 [7] - 针对“二次号码”绑定问题,推广“互联网账号一键解绑”功能,并建立90天冻结期后提交信通院解绑的“双重防护机制”,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7] - 自动续费前5日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提醒用户,流量超套时及时提醒并推出可自定义阈值的封顶服务,避免高额费用 [18][19] 适老化与公益服务 - 全市106家主要营业厅设立老年人服务专区,65岁以上老年客户拨打10000号可“一键呼入人工客服” [10][22] - 2025年1月至8月全市累计开展助老活动50余场,提供智能手机使用指导、反诈讲座等服务,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 [10] - “爱心翼站”为环卫工人、快递员、老年人等群体提供饮水休息、手机充电、应急药品等公益服务,并设置无障碍通道和优先办理窗口 [8][9] 政企服务与网络覆盖 - 构建“全时全域、一站智享”政企服务范式,通过10009专属热线实现7×24小时全流程高效响应,助力企业数字化升级 [13] - 2025年上半年聚焦交通干线、电梯、地下停车场等区域提升5G覆盖质量,实现发达乡镇连续覆盖,改善民生重点场所通信体验 [12] 服务承诺与效率提升 - 宽带服务承诺“当日装、当日修、慢必赔”,用户当日16点前申请安装或报障可享受当天完成服务,未完成则提供失约补偿 [25] - 优化智能客服能力,提供10000号“AI+人工”全语音交互及文字、视频等多样化服务,提升问题解决效率 [26]
同一天拍出两个“尾号8888888”手机号,成交价分别为127.7万元和95.3万元
环球网· 2025-10-20 13:35
拍卖事件概述 - 阿里资产平台于10月19日成功拍出两个尾号为8888888的手机号码,成交总额为223万元 [1] - 两个号码均非司法拍卖,竞拍者需额外支付成交价0.5%-1%的软件服务费及3%的交易服务费 [7] 中国移动号码拍卖详情 - 归属地为广东广州的中国移动号码187*8888888以127.7万元成交 [1] - 该号码月租38元,过户后无最低消费年限,吸引了27人报名,经过111次出价竞拍成功 [3][6] 中国电信号码拍卖详情 - 归属地为云南丽江的中国电信号码189*8888888以95.3万元成交 [1] - 该号码月租58元,过户后无最低消费年限,吸引了33人报名,经过125次出价竞拍成功 [4][7] 竞拍过程与策略 - 两个号码的起拍价均设置为1000元以吸引更多参与者,最终成交价产生显著溢价 [6][7] - 中国移动号码经过111次出价,中国电信号码经过125次出价,显示出激烈的竞拍竞争 [6][7]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10月20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20 08:32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中远海能、绿色动力环保位居港股通持股比例前三位,持股比例分别为70.56%、69.91%、69.65% [1] - 持股比例排行前20名公司主要集中于电信、能源、环保、金融及生物科技等行业,持股比例均超过57% [1] 港股通近期增持情况 - 在最近5个交易日内,小米集团-W、美团-W、泡泡玛特持股额增幅最大,分别增加19.67亿元、16.92亿元、15.14亿元 [1] - 增持榜前10名公司涉及科技、金融、半导体及能源等多个行业,其中工商银行持股数变动最大,增加22046.66万股 [1] - 南方恒生科技在增持榜中持股额增加11.50亿元,持股数增加20404.66万股 [1] 港股通近期减持情况 - 在最近5个交易日内,信达生物、中芯国际、阿里巴巴-W持股额减幅最大,分别减少20.53亿元、19.78亿元、16.51亿元 [1][2] - 减持榜前10名公司涵盖生物科技、互联网、金融及医疗健康等行业,其中石药集团持股数减少5925.94万股 [2] - 长飞光纤光缆同时出现在持股比例排行前20名及减持榜中,持股额减少4.49亿元,持股数减少1224.42万股 [1][2]
中国电信行业:是时候重新审视优质落后标的。重申对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积极看法-China Telecom Sector_ Time to revisit quality laggard names. Reiterate positive view on China telco operators
2025-10-19 23:58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电信运营商行业[1] * 涉及的公司为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CM-H/A)、中国电信(CT-H/A)、中国联通(CU-H)[7] 核心观点与论据:看好电信运营商 * 建议投资者积累中国电信运营商股票,认为其是优质落后标的,重申积极观点[1] * 当前股息率具有吸引力:基于JPMe预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2025年预期股息率分别为6.3%/5.4%/5.6%,高于恒生指数3.0%的股息率和中国10年期国债1.8%的收益率[1][6] * 股东回报有吸引力,未来2-3年将通过逐步提高现金股息支付率来提升股东回报,预计将推动2025-27年每股股息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6] * 健康的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资本支出优化[1] * 人工智能领域有潜在的云收入增长机会[1] 近期表现与市场担忧分析 * 过去三个月中国电信运营商H股表现落后于指数,下跌1-5%,而恒生指数上涨5%[1] * 表现落后的原因包括:1) 过去三个月投资者偏好成长股而非价值股(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2%);2) 工信部数据显示7月/8月电信行业收入同比增长从第二季度的1.3%减速至0.2%,预示第三季度传统电信服务收入增长可能放缓;3) 上半年运营商云收入增长(5-10%)慢于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22%),引发对运营商市场份额流失的担忧[5] * 第三季度传统电信服务收入增长放缓已在近期股价疲软中得到反映[1] * 中国移动的客户市场(主要是移动服务)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4%,主要原因是平均用户收入同比下降,而移动用户数保持稳定[5] 人工智能与云业务前景 * 三大运营商仍致力于人工智能投资,预计未来几年国有企业在人工智能/云领域的投资将追赶民营企业,并推动运营商云收入增长[6] * 2025年上半年运营商云收入增长从2024年的15%以上放缓至5-10%,原因包括:1) 政府和国企客户在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方面的支出保守;2) 运营商将重点转向利润率更高的公有云服务[6] * 运营商在网络服务(公有云服务的骨干,在人工智能时代因高数据传输量而更重要)和国有企业中的强大品牌认知度方面具有优势[6] * 举例投资:中国移动近期公布了约50亿元人民币人工智能服务器(推理)招标的供应商,并目标到2028年将人工智能投资翻倍;中国联通在2025年9月公布了约80亿元人民币通用服务器招标的供应商,约90%来自国内供应商[6] 首选标的与其他要点 * 中国电信是首选标的,因其对云业务的最大敞口以及最具韧性的传统移动/宽带服务[1] * 运营商当前估值具有吸引力:在从第三季度峰值回调4%/9%/11%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交易于12倍/14倍/12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6]
十五五信息通信规划展望
华西证券· 2025-10-19 21:37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4] 核心观点 - 信息通信作为新一轮科技升级的重要基础设施,重点关注三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创新技术赋能的产业升级应用 [1][34] - 三大基础设施网络包括AI算力基础设施网络、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包含低轨与低空经济)和高速互通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 [1][34] - 创新技术赋能的产业升级应用主要包含AI赋能的边缘端侧升级和工业化智能升级 [1][34] 算力基础设施投入 - 基于自主可控的通用人工智能芯片、光电混合计算芯片、训练框架及全光交换网络的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是重点发展方向 [2][14] - 2024年中国移动算力网络相关资本开支371亿元,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算力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9%和22% [12] - 阿里巴巴公告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础算力建设,腾讯2025年披露全年资本开支增长221%至767亿元 [12] - 全国算力规模年均增速高达30%,算力总规模跃居全球第二,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已布局 [12] - 全国六成以上城市可在5毫秒内接入一个算力集群 [12] - 相关受益标的包括寒武纪、摩尔线程、中芯国际等芯片厂商;中兴通讯、紫光股份、盛科通信、锐捷网络等交换机厂商;光迅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光器件厂商;胜宏科技、沪电股份等PCB厂商 [2][14] - 中长期看好定制化数据中心或公有云服务商,包括光环新网、奥飞数据、数据港等 [2][14] - 液冷、电源等架构迭代推荐英维克、科华数据、新雷能等 [2][14] 电力能源支持算力发展 - 过去五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量每年递增12%,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增加一倍以上 [13] - 2024年我国算力中心用电量约1660亿千瓦时,近五年复合增长率约15%,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68% [13]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达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3.6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比重超过80% [13] - 推荐威胜信息等,相关受益标的包括国信日能、国网信通、中天科技、亨通光电等 [2][15] 空天地一体化通信基础设施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GW星座规划发射12992颗卫星,其中GW-A59子星座6080颗分布在500km以下轨道,GW-A2子星座6912颗分布在1145km轨道 [16][18] - 千帆星座在轨运行卫星总数达到108颗,中国星网GW星座与上海垣信千帆星座均已进入常态化发射阶段 [18] - 支持直连天通卫星功能的手机终端达25款,覆盖华为、荣耀、小米等品牌,相关机型累计销量超1600万部 [19] - 低轨卫星互联网成功验证网联自动驾驶系统 [19] - 2024年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15个城市联合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计划到2025年打造100个示范项目 [19][20] - 芯片及T/R组件受益标的包括铖昌科技、国博电子、臻镭科技、上海瀚迅、信科移动等 [3][20] - 终端天线产业链包括铖昌科技、通宇通信、国博电子、卓胜微等 [3][20] - 推荐海格通信、三大运营商等低空全领域布局企业 [6][21] 数据要素建设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24] - 已建成包含25个城市在内的城市节点,布局16个省(区、市)的数据基础设施架构,预计到2025年底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到50个左右,覆盖80%的省(区、市) [25] - 接入数据交易所、数据开发商等各类主体超过2000家 [25] - 截至2025年6月底,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总体量超过400PB,交易额近40亿元,数据交易机构挂牌高质量数据集总规模达246PB [26] - 国内多数模型训练使用的中文数据占比超过60%,部分模型达80% [26] - 重点推荐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具备2个自有数据亿级收入产品和36个数据融合产品,服务3个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中国联通具备34个可信数据空间,超过400T行业数据集;中国移动数联网在7个试点城市布局,服务智能网联汽车超6900万辆 [27][28] - 数据平台受益标的包括深桑达A、太极股份、东方通信、天源迪科;数据硬件包括中兴通讯、浪潮信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数据安全包括启明星辰、奇安信-U等 [7][28] AI赋能产业升级 - 5G-A依托大带宽、低时延特点,个人应用场景包括云游戏、超高清视频、多人在线协作,行业应用集中在工业、低空等物联网场景 [8][31] - 十四五以来建成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1260家5G工厂,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 [29] - 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459.8万个,千兆端口数达3053.2万个,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 [30] - 我国在用算力设施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 [30] - 全国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2万个 [30] - 5G-A建设带来上游元器件催化,包括天线、滤波器、高阶PCB、光模块等,受益标的包括灿勤科技、通宇通信、盛路通信、武汉凡谷、普天科技等 [9][31] - RedCap模组受益标的包括移远通信、美格智能等;通感一体领域包括海格通信、烽火电子、七一二等;卫星通信包括海格通信、上海瀚迅、铖昌科技等;XR领域包括网宿科技等 [9][31][33] 当前推荐逻辑 - 重点推荐算力相关领域,包括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设备商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配套服务商英维克、新雷能;算力第三方租赁光环新网、奥飞数据、数据港等 [34] - 光网络升级推荐光迅科技、华工科技、天孚通信、中际旭创等光模块及光放大器厂商 [34] - 边缘算力推荐网宿科技、优刻得、首都在线、移远通信、美格智能等 [34] - 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推荐中兴通讯、通宇通信、灿勤科技、海格通信、烽火电子、七一二、上海瀚迅、铖昌科技、华测导航等 [35] - 产业智能制造推荐能科科技、赛意信息、云鼎科技、索辰科技、三旺通信、映翰通、金卡智能、威胜信息等 [36] - 信息安全推荐紫光股份、奇安信、深信服、星网锐捷、海能达、海格通信、七一二、佳讯飞鸿等 [37]
2025年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分类、相关政策、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分析
搜狐财经· 2025-10-19 15:24
数据中心行业定义与功能 - 数据中心是集IT基础设施、电力、制冷、网络和安全系统于一体的物理设施,用于集中存储、处理和管理大量数据[1] - 核心目标是提供稳定、可靠、安全的数据服务,支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数字化业务运行[1]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增长至5078.3亿元,受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崛起及各行业数字化转型驱动[6] 政策支持方向 - 国家到地方层面出台多项政策,覆盖数据中心布局优化、绿色发展、技术升级和融资渠道等方面[4] - 具体政策包括《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六项重点任务,《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绿色能源使用,《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支持算力集群与新能源基地协同建设[5] - 2024年《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鼓励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余热回收,《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支持数据中心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5] 行业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由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云服务商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主导[8] - 第二梯队包括万国数据、世纪互联、数据港等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作为重要补充力量[8] - 重点企业布局方面,光环新网已建成5.6万架机柜并计划扩展至11万架,中国电信形成"2+4+31+X+0"的云和大数据布局[10]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推动行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4] - 技术环境分析显示行业持续进行技术升级,主要发展趋势包括节能降碳和绿色数据中心建设[15] - 投资前景方面,2025-2031年行业将寻找新的增长点,投资机会涵盖数据中心项目和模式创新[27]
三大运营商eSIM商用启幕 哪些产业链企业受益?|eSIM重返系列观察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23:32
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于10月13日获得工信部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批复许可,标志着eSIM技术正式进入手机端商用新阶段 [1] - 中国信通院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eSIM芯片出货量达4.46亿片,涵盖智能手机、车载等多类产品 [1] - GSMA预测2025年底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将达10亿,2030年将增至69亿,占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四分之三 [1][6] - 截至2023年,国内eSIM技术累计用户达362万户,其中智能手表用户占比90% [3] - Juniper Research测算全球使用eSIM技术的物联网连接数量将从2023年的2200万增至2026年的1.95亿 [4] 核心技术与产业链环节 - eSIM技术核心在于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eUICC)芯片,采用远程SIM配置机制,支持OTA下载和切换运营商配置文件 [2] - 早期eUICC芯片市场由恩智浦、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等国外企业主导,近年来国内企业加速技术攻关实现国产替代 [2] - 蚀刻引线框架是eSIM芯片封装的关键材料,国产替代空间广阔,eSIM应用提速将贡献新增量 [4] - WLCSP(晶圆级芯片级封装)工艺是eSIM芯片小型化的关键技术,可显著缩小芯片体积、缩短生产周期 [5] 国内主要参与者与技术进展 - 国内eSIM芯片设计领域已涌现紫光同芯、华大电子等具备较强技术实力的企业 [2] - 华大电子与全球eSIM服务商Valid联合开发的SGP.22V2.5 eSIM操作系统(OS)已全面通过GSMA eUICC Security Assurance(eSA)认证 [2] - 紫光国微作为国内首家实现eSIM全球商用的芯片商,已成功推出并量产多款符合GSMA及国内通信标准的eSIM产品,并针对"AI+5G+eSIM"融合应用完成技术布局 [2] - 新恒汇业务涵盖eSIM封装材料和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其现有物联网eSIM封测技术可适配手机、可穿戴设备、物联网消费电子、工业物联网等领域 [1][4][5] - 康强电子聚焦高精密蚀刻工艺,其客户主要为封测厂,公司暂无直接针对eSIM终端应用的业务 [5]
全国算力“一张网”正由蓝图变现实
证券日报· 2025-10-17 23:26
政策驱动与战略意义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的通知》,目标构建高速大容量、确定低时延的城域网络,将算力通达时延压缩至毫秒级[1]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将建设范围由国家八大算力枢纽节点拓展到全国各省市,促进全国范围算力基础设施化[2]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建立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标识和规则体系,实现全国头部算力企业的公共算力资源互联[3] - 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对推动数字中国跨越式发展,实现从算力大国迈向算力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3] 标准体系与技术进展 - 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就《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智算中心算力池化技术要求》等2项技术文件公开征求意见,至此全国一体化算力网9项技术文件已全部发布[4] - 国家算力互联网服务平台宣布已实现31个省区市算力标识系统全线贯通,50多条数据快递线路首次上线[4] - 技术方案提供商推出"数据快递"高通量广域网传输方案,通过创新技术实现千公里以上TB级数据分钟级可达,破解跨数据中心协同训练等难题[5] 行业参与者与建设实践 - 中国移动初步建成技术和规模双领先的全国性算力网络,形成"4+N+31+X"的数据中心布局,覆盖"东数西算"全部核心枢纽,并打造呼和浩特和哈尔滨两大超万卡智算中心[6] - 中国移动的移动云上半年保持同比11.3%的双位数增长,未来将加速多路径示范与产业化应用,投入标准及开源工作[6] - 中国电信与华为携手推出边云协同算网解决方案,通过模型分层部署技术构建端到端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标志着算网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6] - 基础电信运营商作为行业主力军,通过技术创新、生态构建等方式推动算力资源的高效配置[7] 发展挑战与未来方向 - 当前各地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已发布数十个算力服务类平台,但部分平台责任主体不明、运营模式不清晰,导致区域内、跨区域的协同调度效能不足[9] - 多元异构算力编排调度等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因算力资源运营主体不同、算力类型和底层架构不同,实现统一纳管调度的技术难度较大[9] - 需加快推动社会算力并网,构建多层次并网体系,加快闲散算力汇聚,实现跨主体、跨区域、跨架构算力融通发展[10]
天邑股份(300504.SZ)中标4580万元中国电信采购项目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17:56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被确定为中国电信插入式微型智能机顶盒产品(2025年-2026年)集中采购项目的成交人之一 [1] - 预计成交金额为4580万元(含税) [1]
天邑股份中标4580万元中国电信采购项目
智通财经· 2025-10-17 16:49
公司重大合同 - 公司被确定为中国电信插入式微型智能机顶盒产品集中采购项目成交人之一 [1] - 该采购项目周期为2025年至2026年 [1] - 预计成交金额为4580万元(含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