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国航(00753)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风向标 | *ST海钦(600753)2025年三季度已披露持仓机构仅5家
新浪财经· 2025-10-28 10:59
公司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10月27日,共有5个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1.10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7.90%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浙江海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瑞善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杰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南京恒达通商贸有限公司、中庚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1] - 相较于上一季度,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上涨了0.96个百分点 [1]
中国国航涨2.13%,成交额9261.8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38.7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8 10:1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8日公司股价上涨2.13%至8.64元/股,总市值达1507.5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938.70万元,特大单净买入105.95万元 [1] - 公司股价近期表现强劲,今年以来上涨9.23%,近60日上涨14.44% [1] 公司基本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航空客运和航空货运及邮运,其中航空客运收入占比90.64% [1] - 公司属于交通运输-航空机场-航空运输行业,涉及民用航空、中特估等概念板块 [1]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7.57亿元,同比增长1.56%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18.06亿元,亏损额较去年同期收窄35.11%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2.92万户,较上期减少14.5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2.79亿股,较上期增加3508.26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6680.08万股,较上期增加558.03万股 [3] 分红历史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3.18亿元,但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 [3]
*ST海钦(600753.SH):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820.83万元
格隆汇APP· 2025-10-27 21:4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52亿元,同比大幅上升1780.5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20.83万元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36.81万元 [1]
9月快递行业业务量增长12.7%,民航新航季启动:—交通运输行业周报(2025年10月20日-2025年10月26日)-20251027
华源证券· 2025-10-27 15:00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快递行业需求坚韧,“反内卷”带动价格上涨,释放企业盈利弹性,中长期迎来良性竞争机会;顺丰、京东物流受益顺周期回暖及持续降本,业绩与估值有双升空间[14] - 航运市场看好原油运输、亚洲内集运及散运市场复苏,受益于OPEC+增产、美联储降息、供应链多元化及环保法规推动运力出清等因素[14][15] - 船舶行业绿色更新大周期尚在前期,航运景气度提升、环保法规立法及地缘事件缓和有望推动新造船市场活动,造船企业将进入利润兑现期[16] - 航空业需求增速平稳可持续,供给端偏紧,油汇成本改善及“反内卷”共识形成明确趋势,三季度业绩有望成为长期行情启动信号[16] - 供应链物流中快运格局向好,化工物流市场空间大、壁垒趋严,存在整合机会;港口作为陆海枢纽,格局趋稳,重视其红利属性及成长性[16] 行业动态跟踪 快递物流 - 2025年9月快递业务量完成168.8亿件,同比增长12.7%;业务收入完成1273.7亿元,同比增长7.2%[4] - 2025年1-9月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450.8亿件,同比增长17.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15万亿元,同比增长6.5%[4] - 1-9月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71.1%、19.6%、9.3%,行业向中西部拓展趋势延续;快递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6.9[4] - 京东物流宣布未来5年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以巩固智能物流领域技术领先地位[5] 航运船舶港口 - 美国对俄油制裁升级涉及约300万桶/日石油出口量,占俄产量55%;印度最大进口商信实工业遵守制裁,可能转向美国或中东进口,利好VLCC市场[6] - 中美经贸磋商在马来西亚举行,若达成贸易协议有望恢复粮食与原油贸易,利好散运和油运市场[6] - 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环比上涨7.1%至1403点,其中上海-欧洲、地中海、美西、美东、东南亚运价分别上涨8.8%、9.4%、11.2%、6.3%、3.8%[7] - 原油轮运价指数(BDTI)环比上涨5.16%至1229点;成品油轮运价指数(BCTI)环比上涨7.6%至590点;散货船运价指数(BDI)环比上涨1.1%至2079点[8] - 新造船价指数环比下降0.30点至185.03点[8] 航空机场 - 空中客车在天津启用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预计2026年初投入运营,已总装交付780余架A320系列飞机[9] - 民航冬春航季启动,计划每周安排客货运航班11.95万班,同比增长1.3%;其中国际航班21427班,同比增长10.8%,通航83个国家[10] - 2025年前三季度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为1220.3亿吨公里、5.8亿人次、739.5万吨,同比增长10.3%、5.2%、14.0%;航班正常率89.7%,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10] - 航空市场增长引擎下沉,三线及以下城市航线贡献约45%增量旅客;低密度航线占全部航线数量94.4%,反映中小城市航空连通性需求提升[11][12] 公路铁路 - 10月13日-19日全国铁路运输货物8032.4万吨,环比增长2.33%;高速公路货车通行5811.8万辆,环比增长24.72%[13] - 赣粤高速全资子公司与时代骐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拓江西省内高速公路服务区新能源换电重卡市场[13] 市场回顾与数据跟踪 市场表现 - 2025年10月20日至10月24日,上证综指环比增长2.88%,A股交运指数环比增长1.12%,跑输大盘1.76个百分点;交运子板块中航运(+2.11%)、物流综合(+1.76%)、机场(+1.71%)涨幅居前[20][23] 快递物流数据 - 2025年9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563.1亿元,同比增长7.3%[25] - 主要快递公司业务量:圆通26.27亿票(+13.64%)、申通21.87亿票(+9.46%)、顺丰15.04亿票(+31.81%)、韵达21.10亿票(+3.63%);单票收入:圆通2.21元(+1.09%)、申通2.12元(+4.95%)、顺丰13.87元(-13.31%)、韵达2.02元(+0.50%)[29] 航运数据 - 克拉克森综合运价29864美元/日,环比下降1.96%;新造船价指数185.03点,环比下降0.30点[44] - CCFI指数992.74点,环比增长2.02%[44] 航空数据 - 2025年9月民航旅客运输量0.63亿人次,同比增长4.6%;货邮运输量87.90万吨,同比增长9.9%[55] - 三大航整体客座率85.59%,较8月下降0.67个百分点;春秋航空客座率91.84%领跑行业[58] - 主要机场旅客吞吐量:白云机场同比+10.84%、上海机场同比+11.69%、深圳机场同比+3.18%、厦门空港同比+3.05%[60][62] 公路铁路数据 - 2025年9月公路货运量38.91亿吨,同比增长5.20%;客运量9.34亿人,同比下降4.32%[64] - 铁路货运量4.45亿吨,同比增长2.97%;客运量3.41亿人,同比下降20.12%[64] 港口数据 - 2025年10月13日-19日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25551万吨,环比增长2.53%;集装箱吞吐量643万TEU,环比增长3.61%[71]
240小时免签下北京入境游|国航市场营销部高级副经理常青:积极与多地文旅部门探索“票根经济”合作模式
北京商报· 2025-10-26 19:24
公司航线网络与运力 - 公司拥有127条国际和地区航线,通达全球六大洲71个目的地城市,日均254个航班往返中国和全球各大城市 [2] - 依托星空联盟,公司航线网络覆盖195个国家、1200余个目的地 [3] - 2025年新开和恢复国际地区航线8条,涉及北京至符拉迪沃斯托克、伊尔库茨克、多伦多、开罗、塔什干、阿拉木图 [3] - 公司积极推进北京大兴机场国际和地区航班运行,新开北京大兴至韩国首尔和北京大兴至中国香港的航线 [3] - 公司加密了北京至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等多条国际航线,国际航班班次投放量已超过2019年水平 [3]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将围绕"一带一路"相关航点推进国际新开航线,包括中亚、中东、欧洲部分市场 [3] - 公司将持续联动国内航线,打造更多连乘组合服务产品,加强空铁联运、空轨联运产品服务 [3] 公司产品与服务优化 - 公司在官方App和29个境外网站设立签证政策专区和配套票务产品,方便旅客查询和购买机票 [4] - 公司持续优化国际航线餐食配置,在常规餐食外提供保健餐、儿童餐等多类特殊选择 [4] - 公司正积极与多地文旅部门探索"票根经济"合作模式,将登机牌功能延伸至"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场景 [4]
国航冬春航季即将启动 C919将增加新航点
证券时报网· 2025-10-25 11:18
公司运营计划 - 国航将于2025年10月26日零时起执行2025/2026年冬春季航班计划 [1] - 新航季计划执行452条航线 包括国际航线114条 地区航线13条 国内航线325条 [1] - 航线网络共通航46个国家及地区 覆盖195个城市 [1] 国产飞机运营 - 公司将持续推动国产飞机的规模化 高品质商业运营 [1] - 新航季C919机型将新增广州 西安 长沙等新航点 [1]
冬春航季,这些北京航线将上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4 20:01
东航新航季运力与网络优化 - 公司对北京地区航网布局及运力投放进行全面优化升级,京沪快线日均航班投放量达33架次,使用空客A330、波音777及C919作为主力机型[1] - 公司在大兴国际机场的国内始发航班量增至每日100余班,并优化北京至杭州、武汉、西双版纳等热门城市的时刻与运力[3] - 公司新开通北京至马斯喀特的直飞航线[3] 东航整体运营数据 - 新航季公司共投入客机820架,航线通达39个国家253个国内外航点,其中国际地区航点88个[3] - 公司日均执行航班约3130班,同比2024冬春航季增加0.4%[3] - 公司平均每周计划执行国际及地区航班3220班,同比增加11.65%[3] - 公司11架C919全部投入新航季,执飞通达10座城市11个航点的12条航线[3] 中国联合航空运营计划 - 新航季公司日均航班量将达236班次,预计编排航线106条,其中57条从大兴机场执飞,覆盖国内72座城市[4] - 公司新开大兴-佳木斯、大兴-岳阳-泉州、大兴-长沙等航线,恢复及加密多条国内航线[4] - 公司计划逐步开通大兴至日本、东南亚等方向的国际航线[4] 国航新航季运力部署 - 国内航线方面,公司计划新开4条航线,环比加密40余条航线,班次量同比增幅约15%[4] - 国际及地区航线方面,公司计划加密17条航线,新开杭州-河内航线,班次量同比增幅约17%[4] - 公司推动国产飞机规模化运营,新航季C919机型将新增广州、西安、长沙等新航点[4]
国航冬航季计划执行452条航线,C919增加广州、西安等新航点
北京商报· 2025-10-24 17:27
航班计划概况 - 公司将于2025年10月26日零时起执行2025/26年冬季航班计划 [1] - 新航季计划执行452条航线,包括国际航线114条、地区航线13条、国内航线325条 [1] - 航线网络共通航46个国家及地区,覆盖195个城市 [1] 运力投入情况 - 新航季日均执行航班约1725班次 [1] - 总运力投入相比2025年1—9月增长约8%,较2024/25年冬航季增长约16% [1] - 国际及地区航班计划日均250班次,运力投入相比2025年1—9月增长约5%,较2024/25年冬春季增长约13% [1] 国内航线调整 - 计划新开4条国内航线:北京—攀枝花、北京—西双版纳、杭州—珠海、乌鲁木齐—喀什 [1] - 环比加密北京至惠州、湛江、阿勒泰、长沙,成都至北海、三亚、沈阳、芒市等共计40余条航线 [1] - 国内航线班次量同比增长约15% [1] 国际及地区航线调整 - 计划加密北京至首尔、伊尔库茨克、符拉迪沃斯托克、胡志明市等17条航线 [1] - 新开杭州—河内航线 [1] - 国际及地区航线班次量同比增长约17% [1] 机型与航点更新 - C919机型将新增广州、西安、长沙等新航点 [1]
航空机场板块10月24日跌1.41%,中国国航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9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4 16:27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24日航空机场板块整体下跌1.41%,表现显著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71%,深证成指上涨2.02% [1] - 板块内10只成分股中,仅2只上涨,8只下跌,呈现普跌格局,中国国航领跌板块 [1] 个股价格表现 - 厦门空港和中信海直为板块内仅有的上涨个股,涨幅分别为2.28%和0.78% [1] - 下跌个股中,春秋航空(-1.97%)、吉祥航空(-1.95%)、中国东航(-1.82%)跌幅居前 [1] - 海航控股成交额最大,达7.56亿元,成交量也最高,为446.69万手 [1]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航空机场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1.97亿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9642.22万元和1.0亿元 [2] - 深圳机场和厦门空港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1498.55万元和815.50万元 [2] - 春秋航空遭遇最大主力资金净流出,达2758.99万元,但其游资净流入最高,为2648.80万元 [2]
充电宝“3C认证”后再发机上火情,国际航协推锂电携带指南
华夏时报· 2025-10-24 08:06
锂电池航空安全事件与行业应对 - 国航CA139航班因旅客手提行李中锂电池自燃而备降上海浦东机场,未造成人员受伤,后续航班延误约三小时 [3] - 这是中国民航局2025年6月出台"充电宝"新规后再次发生的锂电池机上火情,事件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引发公众担忧 [3] - 民航业对锂电池等安全隐患已制定详细应急处置预案,机组人员有规则指引应对,通常可避免严重后果 [4] 全球及中国民航监管政策演变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拥有350家成员航空公司,其定期国际航班客运量占全球80%以上 [2] - 中国民航局于2025年6月4日下发《锂电池机上应急处置指南》,详细规定了客舱、驾驶舱及货舱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机组训练要求 [5] - 2025年6月26日,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清晰3C标识、属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搭乘境内航班 [5] - 中国民航在2011年首次制定旅客携带含锂电池产品乘机规则,后续规定不断完善,2025年6月进行了重大调整 [9] - 多个国家更新政策:韩国自2025年3月1日起要求移动电源和电子烟必须随身携带,不得放行李架,且禁用机上充电设备;泰国航空和马来西亚亚洲航空自2025年3月15日起禁止机上使用移动电源;新加坡航空自2025年4月1日起禁止使用机上USB接口为移动电源充电 [5] IATA的"锂电安心飞"安全活动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于2025年10月中旬在厦门世界安全与运行大会期间推出"锂电安心飞"全球安全活动,提供七条简明守则引导旅客安全携带锂电池设备 [2][6] - 该活动通过网站和社交媒体推出,并以可定制形式提供给航空公司、机场及旅游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使用 [6] - 活动旨在通过多语种数字化素材确保全行业传递一致的安全信息 [9] - 调查显示83%旅客携带手机、60%携带笔记本电脑、44%携带充电宝乘机 [7] - 尽管93%旅客自认为了解规则,但50%错误认为小型锂电池设备可托运、45%错误认为充电宝可托运、33%错误认为充电宝没有功率限制 [8] - 近一半受访旅客错误认为将充电宝放入托运行李安全或不清楚电池容量限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