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00998)

搜索文档
中信银行(00998.HK)赎回2020年二级资本债券
格隆汇· 2025-08-14 17:17
债券发行与赎回 - 中信银行于2020年8月12日至14日发行规模4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 [1] - 债券设有发行人有条件赎回权 发行人有权在第5个计息年度最后一日(2025年8月14日)部分或全部赎回 [1] - 公司已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认可 于公告日全额赎回该期债券 [1]
中信银行(00998):全额赎回2020年二级资本债券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17:16
债券发行与赎回 - 公司于2020年8月12日至14日发行规模4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 [1] - 本期债券设有发行人有条件赎回权 发行人有权在第5个计息年度最后一日(2025年8月14日)部分或全部赎回 [1] - 公司已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认可并全额赎回本期债券 [1]
中信银行(601998.SH):赎回2020年二级资本债券
格隆汇APP· 2025-08-14 17:09
核心事件 - 中信银行全额赎回4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 [1] - 赎回执行日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认可后的公告日 [1] - 债券原定赎回权行使日为2025年8月14日 [1] 债券发行信息 - 发行时间为2020年8月12日至14日 [1] - 发行规模为400亿元人民币 [1] - 债券类型为二级资本债券 [1] 条款安排 - 设有发行人有条件赎回权条款 [1] - 约定第5个计息年度最后一日(2025年8月14日)可行使赎回 [1] - 允许部分或全部赎回 [1]
中信银行(00998) -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於赎回2020年二级资本债券的公告

2025-08-14 17:06
业绩总结 - 2020年8月12 - 14日中信银行发行4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6] 未来展望 - 2025年8月14日中信银行有权全额或部分赎回2020年二级资本债券[6]
党建引领办实事 拆迁服务获民心——中信银行北京自贸试验区支行党支部圆满完成小红门乡拆迁项目服务工作
北京商报· 2025-08-14 16:58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通过北京自贸试验区支行党支部主导小红门乡国有宿舍腾退改造项目金融服务 涉及拆迁款发放和居民金融支持 [1] - 项目服务对象包括数百户拆迁群众 涵盖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并提供上门开卡、激活等定制化服务 [2] - 公司通过系统升级实现拆迁款批量发放"秒到账" 并增设临时服务窗口优化办理流程 [2] 运营与服务模式 - 公司组建党员先锋队主动对接拆迁办和社区 细化工作流程并确保每个环节有党员负责 [1] - 采用下沉社区联动街道、村委开展政策宣讲会 讲解拆迁款发放流程及金融安全知识 [2] - 错峰安排服务时间减少等待时长 同时联动技术部门优化系统保障资金精准及时到账 [2] 社会影响与成果 - 项目于7月完成最后一笔拆迁款到账 获得居民群众一致好评 [1] - 服务过程中消除群众疑虑并保障合法权益 通过绿色通道服务特殊群体体现金融温度 [2] - 公司以党建为引领跟进政府工作部署 将群众满意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2]
中信银行将依法合规、积极有序推动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工作
金投网· 2025-08-14 11:42
政策背景与公司行动 - 公司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和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决策部署推动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工作 [1] - 公司依据《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财金〔2025〕80号)工作部署依法合规积极有序推动相关贴息工作 [1] 业务实施细节 - 公司将结合自身业务流程及系统实现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及操作指引 [1] - 公司将及时向符合政策要求的消费领域贷款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服务 [1] 客户服务与信息渠道 - 公司通过线上官方渠道及营业网点发布后续公告 [1] - 公司提供24小时服务热线供客户咨询 [1]
中信银行绿色金融 “信”守低碳每一度
新京报· 2025-08-14 11:40
绿色金融战略与治理 - 公司制定《中信银行绿色金融发展规划(2024-2026年)》并细化专项行动方案以提升绿色金融综合服务能力 [4] - 公司持续完善包括董监高在内的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 [4] 绿色信贷与产品创新 - 公司绿色信贷余额突破6000亿元 [5] - 发行首只3亿美元境外绿色债券并获得亚太地区中资银行最优评级 [7] - 发布国内首个生物多样性主题债券指数 [5] - 创新推出"新碳通"产品为企业客户提供免费碳排放测算管理服务 [5] - "中信碳账户"累计碳减排量超过18万吨 [5] 分行绿色金融实践案例 - 天津分行投放1.1亿元贷款支持北方最大海水淡化工程 [6] - 沈阳分行发放3385万元碳减排贷款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6] - 上海分行创新推出CCER质押贷款服务实体经济绿色转型 [6] - 武汉分行创新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助力化工企业绿色转型 [7] - 广州分行协同落地"绿色+碳中和+乡村振兴"类REITS投资项目 [7] - 昆明分行发放首笔普惠林权抵押贷款盘活林权资源 [7] - 兰州分行落地兰州新区绿色金融试验区内首笔转型贷款 [7] - 伦敦分行发行3亿美元境外绿色债券 [7] 国际业务绿色金融实践 - 中信银行(国际)落地多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业务支持高污染高排放行业低碳转型 [8] 气候风险管理体系 - 公司成为TCFD支持机构和"气候投融资联盟"成员 [10] - 制定《中信银行气候风险管理指导意见》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 [11] - 通过ICAAP程序系统性开展气候风险指标重检识别及压力测试 [12] - 出台《中信银行授信业务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办法(1.0版 2024年)》明确ESG风险评估标准 [12] - 发布《气候风险专题研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专业性和前瞻性 [13] 绿色运营管理 - 制定《中信银行绿色办公指导意见》从能源碳排放用水量纸张消耗和废弃物五方面管理环境足迹 [14] - 通过全行碳盘查无纸化运营和机构网点节能改造等措施降低资源消耗 [15] - 湖州德清支行获得LEED绿色建筑金级认证成为碳中和试点网点 [15]
跟踪指数年内涨超20%,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天弘(159281)即将结募,机构:港股红利资产股息溢价长期更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0:47
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表现 - 8月14日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震荡上行涨0.66% 年内累计涨幅达20.17% [1] - 成分股中新华保险涨超4% 绿城中国 中国财险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 华润置地等多股跟涨 [1] - 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30.87% 覆盖金融 能源 公用事业等高股息优势行业 [2]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产品 -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天弘(159281)紧密跟踪该指数 于2025年8月6日至15日公开发售 [1] - ETF管理费率每年0.5% 托管费率每年0.1% [1] 港股红利资产投资价值 - 港股市场分红比例 股息率绝对水平及高息个股占比均显著高于A股 [3] - 恒生高股息率指数股息率6% 高于A股中证红利的4.6% [3] - 红利单因子指数过去10年年化收益率10.0% 长期有效性可期 [3] 央企红利资产优势 - 企业高分红行为体现充沛稳定现金流 盈利端吸引力强 [2] - 市值管理成为央企重要考核目标 引导加大现金分红力度 [2] - 以银行股为代表的红利资产表现强劲 红利低波指数年内涨幅一度达10% [3]
银行理财产品移行提速 资管新规进入过渡期
北京商报· 2025-08-14 07:12
银行理财产品迁移加速 - 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农业银行、南京银行等10余家银行启动理财产品迁移工作 加速将前期发行产品分批划转至理财子公司 [1][4] - 中信银行于2021年6月10日-11日暂停5类产品申购赎回 6月12日将20款产品划转至信银理财 产品合同管理人权利义务自动转由理财子公司承继 [2][3] - 招商银行2021年完成8批产品划转 涉及59款理财产品 最新批次于6月11日和6月25日转移至招银理财 [3][4] 迁移背景与驱动因素 - 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 要求商业银行设立独立法人资管子公司 实现实质性独立托管 [5] - 理财子公司发行销售、运营管理和投资研究能力逐步成熟 与母行业务能力区分度提升 加速迁移必要性加大 [1][4] 迁移实施细节 - 产品划转后登记信息变更: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中募集起始日、结束日、产品起始日变更为划转当日 但实际起始日和存续期限不受影响 [2] - 迁移产品类型涵盖零售青葵系列定开理财计划(招商银行)及乐赢成长强债、共赢稳健纯债、慧赢成长强债等净值型产品(中信银行) [2][3] 迁移挑战与能力建设 - 迁移面临系统配套改造、客户接受度(需变更产品名称及净值化转型)、存量资产处置(尤其瑕疵或风险资产)三类主要困难 [5] - 理财子公司需通过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单独管理实现风险隔离 禁止资金池和兜底操作 同时通过渠道与客户加强与母行业务融合 [6] - 未来需持续推动产品净值化转型 配合投研能力与风控能力提升 以提供更高收益率和更优风控产品增强业务竞争力 [6]
多家银行迅速响应两项贷款贴息政策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43
政策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于8月12日正式公布 [1]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时间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2]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针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8类消费领域 实施时间为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 [3] 银行响应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10家银行已发布公告 表示将有序开展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工作 [2] - 银行明确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进政策落地 不收取任何费用 [2] - 农业银行等银行将优化服务业贷款办理流程 简化手续并匹配优惠信贷额度 [3] 政策影响 - 预计两项政策叠加将对商业银行业务产生结构性影响 推动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增长 [1] - 餐饮、零售、文旅等行业对公贷款余额有望提升 带动供应链金融等综合服务需求 [1] - 形成"消费需求扩张-企业营收改善-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增强"的正向循环 [3] 银行业务机会 - 消费金融和普惠金融将成为银行增长引擎 零售和普惠贷款占比有望上升 [4] - 消费信贷市场结构性扩容 绿色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或成新增长点 [4] - 深化与中小微服务业企业合作 提升客户黏性 实现零售与对公业务协同联动 [4] 银行应对措施 - 银行需强化系统支撑 实现贷款账户与消费场景动态绑定 严防套利风险 [5] - 优化业务流程简化贴息申请手续 同时针对区域差异灵活调整授信策略 [5] - 深化数字化风控 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确保资产质量稳定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