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00998)

搜索文档
重磅活动邀请函 | 2025年彭博亚太区卖方领袖论坛
彭博Bloomberg· 2025-05-27 12:07
香港私人银行与理财通的发展前景 - 演讲嘉宾包括高盛集团亚太区联席总裁Kevin Sneader、渣打银行香港投资顾问总监Muska Chiu、法国巴黎银行香港财富管理主管李学林、华泰证券首席技术官罗文辉、中信银行国际私人及企业银行部主管Wendy Yuen以及彭博市场与产品专家主管Michael Elko [1] AI新时代:探索现实场景中的金融技术创新 - 论坛将探讨科技对各行业的颠覆性影响以及卖方机构如何灵活调整战略以把握机遇 [3] 买方视角分享 - 行业领袖将齐聚2025年亚太区卖方领袖论坛,分享银行业与资本市场的热点议题和未来趋势 [3] 亚洲经济展望 - 亚洲经济增速回升,成为世界经济引擎,受到寻求稳定与增长的投资者青睐 [3] - 美元主导地位面临压力,地缘博弈重塑贸易流向,投资者更多关注亚洲 [3] 主要议题 - 专家对谈环节包括彭博电视主持人Yvonne Man与高盛总裁Kevin Sneader的对话 [3] - 彭博北亚地区卖方技术销售主管Jennifer Yan将参与讨论 [3]
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宣贯一揽子金融政策促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23 15:49
政策响应与执行 - 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将贯彻落实一揽子金融政策作为重点工作,深刻把握政策逻辑,统筹推进政策宣传[2] - 分行积极传达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及5月7日新闻发布会政策要点,结合总行解读材料,引导员工领会国家战略及监管政策导向[2] - 分行坚定不移支持实体经济、助力扩大内需、筑牢风险防线,努力当好金融支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2] 宣传与推广 - 自5月13日起,分行辖内五地支行网点在咨询台、宣传栏等显著位置摆放政策明白纸,动态补充材料,确保客户随时取阅[3] - 通过厅堂宣讲、客户沙龙等形式向到访客户宣传政策内容[3] - 利用厅堂电视等媒介滚动播放人民银行宣传视频,扩大政策触达面[3] - 建立"一揽子政策宣传群组",实时收集优秀宣传案例并内部共享,形成"反馈-优化-推广"闭环机制[3] 重点领域支持 - 分行聚焦普惠小微、外贸、科创等重点领域,通过"送政策上门""政银企对接"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4] - 普惠贷款方面,青岛某专精特新企业通过"科创E贷"线上模式,一周内完成300万元放款[4] - 外贸服务方面,参与市南区"十百千"金企对接活动,为50余家小微企业解读外汇政策及汇率避险方案[4] - 个人贷款方面,通过深度走访挖掘存量客户需求,以定制化方案实现1000万个人经营贷业务投放[5] 未来规划 - 分行将合理统筹功能性和营利性的关系,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5] - 聚焦稳楼市、促消费等政策方向,多渠道深化政策宣导[5] - 持续提升政策宣贯深度与金融服务精度,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5]
高位股资金博弈加剧 银行股拉升稳大盘
上海证券报· 2025-05-23 02:5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结构分化加剧 上证指数跌0.22%至3380.19点 深证成指跌0.72%至10219.62点 创业板指跌0.96%至2045.57点 北证50指数大跌6.15% 上证50指数逆势涨0.19% [2] - 全市场成交额缩量至11397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减少746亿元 超4400只个股下跌 [2]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股逆势走强 浦发银行 江苏银行 成都银行等创历史新高 青岛银行 中信银行 厦门银行 沪农商行等涨幅超2% [3] - 多家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包括六家国有大行及招商银行 光大银行 中信银行 兴业银行 民生银行 浦发银行等 [3] - 中邮证券认为存款降息对银行息差影响正面 有利于增配政府债券支持实体经济 国有银行红利价值凸显 [3] - 天风证券指出银行股估值修复逻辑延续 净息差全年下行幅度有限 业绩筑底企稳 板块分红稳定 估值较低 对资金吸引力持续提升 [3] 个股资金博弈 - 南京港出现剧烈波动 早盘跌停开盘 尾盘直线拉升触及涨停 最终涨7.21% 换手率超27% 日振幅达22.26% [4] - 交易所数据显示南京港机构席位净卖出3281.02万元 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净卖出6411.58万元 [4] - 年内超80只个股股价翻倍 主要集中在重组 涨价 机器人 AI 新消费等领域 多为业绩较差的小市值股票 [4] 市场估值与策略 - 翻倍股估值明显偏高 例如中毅达累计涨幅达252.61% 但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2024年度处于亏损状态 市净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5] - 财信证券认为大盘延续震荡行情 小微盘股调整 权重股企稳回升 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 关注出口产业链 扩内需 高股息红利和并购重组方向 [5]
红利资产或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港股高股息ETF(159302)逆市上涨。中信银行,东方海外国际,北京控股领涨
新浪财经· 2025-05-22 13:55
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930914)上涨0.12% [1] - 成分股中信银行(00998)上涨1.82%,东方海外国际(00316)上涨1.46%,北控水务集团(00371)上涨1.14%,北京控股(00392)上涨0.76%,工商银行(01398)上涨0.71% [1] - 港股高股息ETF(159302)上涨0.33%,冲击4连涨,最新价报1.2元 [1] - 近1周港股高股息ETF累计上涨1.96% [1] - 港股高股息ETF盘中换手9.43%,成交1110.32万元,近1周日均成交1478.45万元 [1] - 港股高股息ETF近半年规模增长819.64万元 [1] 险资入市政策及影响 - 会议提出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 [2] - 若股票投资风险因子下降10%,预计释放险企资金约2698亿元 [2] - 2025年保险公司加强分红险销售,为提高浮动收益吸引力,险企长期投资能力更受考验 [2] - 3月保费收入恢复正增长,长期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资产配置仍有提升空间 [2] - 银行股仍是险资重要增配方向 [2] 相关产品 - 港股高股息ETF(159302)、高股息ETF(563180) [3]
活期存款利率已接近0 !7家银行同日发布公告下调存款利率
观察者网· 2025-05-22 08:57
银行利率调整 - 5月21日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7家银行跟进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下调幅度为5-25个基点 [1] - 广发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调整后活期存款利率为0.05%(下调5个基点),定期整存整取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利率分别为0.7%/0.95%/1.15%/1.20%,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为1.30%和1.35% [1] - 民生银行整存整取二年期利率为1.15%,与其他六家银行稍有不同 [2] 利率差异比较 - 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定期整存整取一年利率为0.95%(跌破1%),而平安银行等7家银行仍保持1.15% [4] - 活期存款占比34.5%,预计带动整体存款利率下调0.11-0.13个百分点 [4] 政策背景与影响 - 5月20日5年期以上LPR从3.6%降至3.5%,1年期LPR从3.1%降至3%,均下降0.1% [4] - 5月7日央行宣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0%调整为1.40% [4] - 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3%,较上季度下降0.09个百分点,低于1.8%的警戒水平 [5]
多家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新浪财经· 2025-05-22 08:43
股份制银行存款利率下调 - 9家股份制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于5月21日跟进国有六大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1] - 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存款利率均下调15个基点,3年期、5年期下调25个基点 [1] - 招商银行1/2/3/5年期利率分别降至0.95%、1.05%、1.25%、1.30%,其他8家股份行对应期限利率为1.15%、1.2%(民生1.15%)、1.30%、1.35% [1] - 具体调整后利率:3个月0.65%-0.70%、6个月0.85%-0.95%、1年期0.95%-1.15%、2年期1.05%-1.20%、3年期1.25%-1.30%、5年期1.30%-1.35% [2] LPR同步下调与利率传导机制 - 5月20日1年期LPR降至3%(降10bp),5年期LPR降至3.5%(降10bp) [3] - 央行构建从7天逆回购利率→LPR→存款利率的传导机制,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调后LPR与存款利率会跟进 [3] - 存款利率降幅(15-25bp)大于LPR降幅(10bp),体现对银行息差的呵护 [5][6] - 通过更大力度下调负债成本平衡支持实体经济与银行健康性,提高信贷投放积极性 [6] 对债券市场影响 - 存款利率下调降低贷款资产收益率优势,提升债券配置价值 [3] - 货币市场与存款市场利差扩大,可能为债市带来增量资金 [3] - 短期市场已充分反映降息预期,中长期存款利率调降将推动资金成本改善和债券利率下行 [4] 企业融资成本分析 - 2025年3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同比降50bp),处于历史低位 [6] - 非利息成本(抵押费、担保费等)成为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关键组成部分 [6] - 央行后续将重点降低非利息成本以促进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6]
跟进!多家股份行下调存款利率
中国经营报· 2025-05-22 08:16
存款利率下调情况 - 国有六大行及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于5月20日宣布下调存款利率,5月21日又有七家股份行跟进下调,包括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 [1][2] - 兴业银行活期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05%,定期存款三个月至二年期均下调15个基点,三年期和五年期下调25个基点至1.3%和1.35% [2] - 浦发银行活期利率同样下调5个基点至0.05%,定期存款三个月至二年期下调15个基点,三年期和五年期下调25个基点 [2] - 广发银行活期利率下调至0.05%,定期存款三个月至五年期分别下调至0.70%、0.95%、1.15%、1.20%、1.30%、1.35% [3] - 九家股份制银行普遍对六个月至二年期定存利率下调15个基点,三年期和五年期下调25个基点,长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更大 [3] 利率下调影响分析 - 活期存款占比34.5%,此次利率下调预计带动整体存款利率下降0.11-0.13个百分点,基本覆盖LPR下调对银行资产端收益的影响 [4] - 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3%,较上季度下降0.09个百分点,低于1.8%的警戒水平 [4] - 存款利率下调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经营稳健性,同时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4] 存款搬家现象 - 存款利率下调可能推动"存款搬家",低风险理财产品可能承接部分流出资金 [1][5] - 固收类理财近三月年化收益率2.46%,近一年收益率2.69%,现管类近七日年化收益率1.42%,均优于定期存款 [5] - 同业存单、二级资本债、城投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为1.67%、1.74%和1.72%,高于定期存款利率 [5] - 存款脱媒进程已明显放缓,2025年以来存款和理财规模同比多增转为同向变化 [6] - 利率高敏感客户比例降低,存款搬家趋势将持续放缓,部分客户可能通过拉长存款期限寻求收益改善 [6]
最新!又有多家银行宣布:下调!
中国基金报· 2025-05-21 20:55
股份制银行存款利率调整 - 9家股份制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包括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 [2] - 调整重点为中长期存款利率,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下调25BP,部分银行暂停5年期存款产品 [2] - 平安银行调整后各期限存款利率:三个月0.70%、半年期0.95%、一年期1.15%、两年期1.20%、三年期1.30%,较此前分别下调15BP、15BP、15BP、15BP和25BP [2][3] - 民生银行调整后各期限存款利率:三个月0.7%、半年期0.95%、一年期1.15%、两年期1.15%、三年期1.3%、五年期1.35%,中短期下调15BP,中长期下调25BP [3] 利率调整幅度与特点 - 一年期和两年期中短期存款利率普遍下调15BP,三年期和五年期中长期存款利率普遍下调25BP [4] - 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大于LPR降幅(LPR下调10BP),中长期存款利率降幅更大 [8] - 平安银行"平安存"三年期存款产品利率为1.35%,较挂牌利率高5BP [3] - 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3%,较上季度下行0.09个百分点 [7] 行业影响与专家观点 - 降低存款利率有助于稳定银行净息差,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5][8] - 同步下调存款利率且中长期降幅更大,有利于银行稳定净息差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5] - 存款利率下调为后续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创造空间 [8] - 预计中小银行将很快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5] 市场反应 - 投资者对存款利率下调早有预期,未出现抢购或锁定利率的情况 [4] - 银行网点实际利率可能略高于挂牌利率,但幅度有限 [3]
9家股份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活期存款接近零利率,定存最大降幅25bp
华夏时报· 2025-05-21 18:19
存款利率调整动态 - 国有六大行于5月20日率先开启第七轮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下调,随后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9家股份制银行跟进调整[2] - 调整后活期存款利率普遍下调5bp至0.05%,1年/2年定期利率下调15bp至1.15%/1.20%,3年/5年定期利率下调25bp至1.30%/1.35%(中信银行3年/5年利率为1.25%/1.3%)[5] - 浙商银行、渤海银行和恒丰银行截至发稿仍未调整存款挂牌利率[6] 利率市场化进程 - 2022年9月至2024年5月期间,商业银行已完成七轮存款利率主动调整,并伴随规范高成本协定存款、治理"手工补息"等配套措施[7] - 5月20日LPR同步下调,1年期和5年期以上品种均降10bp,但存款利率降幅更大(活期5bp、定期15-25bp)[3] - 部分农商行利率仍高于2%,如药都农商行3年/5年整存整取利率达2.17%/2.15%[7] 银行业经营影响 - 净息差持续承压,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3%的历史新低,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为1.33%/1.56%/1.37%/1.58%[12] - 存款利率下调预计带动整体存款利率下降0.11-0.13个百分点,基本覆盖LPR下调对资产端收益的影响[13] - 负债成本下降可能增强银行债券配置需求,推动利率下行[13] 存款结构变化趋势 - 活期存款占比34.5%(截至2025年4月末),定期存款"财富化"趋势显现,部分资金或转向低风险理财产品[8] - 存款脱媒进程放缓,高黏性客户可能通过拉长存款期限寻求收益改善[8] - 中小行负债成本较高导致存款从大行流向中小行,后续需关注中小行调降幅度对大行存款流失压力的缓解作用[8]
最新!跌破1%
中国基金报· 2025-05-21 16:35
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 - 中国银行2025年第一期个人大额存单1个月、3个月年化利率降至0.9%,6个月、1年期、2年期、3年期分别降至1.1%、1.2%、1.2%、1.55%,其中1个月和3个月产品利率首次跌破1% [1] - 中国银行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产品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3年期产品下调35个基点 [3]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在售大额存单1个月、3个月年化利率也降至0.9% [3] - 招商银行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产品最新利率分别为1.1%、1.1%、1.3%、1.4%、1.4%,1个月、3个月、1年期产品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2年期产品下调30个基点 [6] - 天津银行、蓝海银行、众邦银行等中小银行也下调了大额存单利率,其中众邦银行5年期产品利率下调40个基点 [7] 存款利率整体下调情况 - 六家国有大行及招商银行于5月20日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股份制银行于5月21日跟进下调 [9] - 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普遍降幅为25个基点,部分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 [10] - 一季度银行净息差环比下降9个基点至1.43%,下降趋势尚未企稳 [10] 利率下调原因及影响 - 下调存款利率有助于缓解银行息差压力,提升稳健发展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1] - 降低存款利率可稳定银行净息差,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10] - 大额存单利率下调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10] - 各商业银行因市场竞争、客户定位、负债结构不同,存款利率调整节奏和幅度各有不同 [10] 投资者建议 - 投资者应调整投资心态,降低对投资收益的预期 [1] - 建议投资者平衡风险和收益关系,综合配置资产,可考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及国债等产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