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手(01024)
icon
搜索文档
近5日“吸金”超1.8亿元,港股科技30ETF(513160)震荡翻红,机构:结构上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0:18
港股市场表现 - 10月16日恒生指数小幅低开下跌0.08%,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14% [1] - 港股科技30ETF低开后震荡翻红,现涨0.3%,溢折率0.04% [1] - 港股科技30ETF近5个交易日有4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净流入额超1.8亿元 [1] 行业前景与资金流向 - 结构上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线,四季度港股科技板块更加受益当下产业趋势 [1] - 美联储降息背景下外资回流或超预期,叠加南向资金持续增持,港股四季度有望续创新高 [1] - 全球处在降息周期,货币宽松背景下股市仍有上涨空间 [2] 科技板块投资价值 - 持续看好互联网权重资产的配置价值,海外Sora2出圈、巨头加速算力布局,科技板块引领作用显著 [1] - 中国AI产业加速,港股科技龙头仍有上涨空间 [2] - 腾讯基本面确定性较强,AI期权逐步兑现 [1] - 阿里巴巴短期利润或受即时零售竞争影响,但长期看好云产业趋势与AI叙事的共振 [1] 指数与持仓构成 - 港股科技30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该指数跟踪可经港股通买卖的香港上市内地科技公司 [1]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芯国际、快手-W、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等多只科技龙头股 [1]
贝莱德在快手-W H股的持股比例于10月10日从5.88%升至6.1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17:15
股权变动 -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在快手-W H股的持股比例于10月10日从5.88%增至6.14% [1]
拼完价格拼时间,史上“最长双十一”来了
经济观察网· 2025-10-15 12:41
活动周期演变 - 双十一大促活动周期显著延长,抖音电商于9月16日启动活动并持续至11月11日,总计57天,创下史上最长双十一记录 [2] - 京东、淘宝等平台也提前启动,京东于10月9日开启双十一,淘宝则从10月15日持续至11月14日,共28天,行业集体进入超长待机模式 [3] - 平台提前启动旨在抢占消费者、缓解物流压力、延长促销周期,并将双十一日益融入全年促销的有机体系 [3][4] 平台策略与竞争焦点 - 各大电商平台竞争策略转向简化优惠规则,普遍采用官方立减、一件直降等直接优惠方式,取代以往复杂的跨店满减,以提升消费体验 [2][5] - 京东主打又便宜又好,推出跨店每满300减50元等优惠;唯品会开展限时86小时折扣活动;天猫设置多波段销售爆发,以持续吸引消费者 [5] - 内容营销与种草经济成为重要竞争手段,平台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展示商品,抖音商城通过打造Big Day集中释放福利,借助主播影响力带动销售 [6] 即时零售业态发展 - 即时零售成为本届双十一重要看点,京东物流以2.7亿美元收购京东集团旗下本地即时配送业务子公司,以加强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 [7] - 京东将即时零售纳入双十一促销范围,推出秒送好物低至5折等活动;淘宝闪购预计将有数千家品牌入驻,用户可选择即时零售配送货物 [7][8] - 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0%,到2025年可能突破8000亿元,未来五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 [8] - 2024年双十一期间某平台即时零售订单量同比增长40%以上,生鲜和快消品占比最高,25-35岁年轻消费者贡献超过60%的订单 [9]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影响 - 消费者购物习惯改变,越来越倾向于在预售阶段挑选商品,促使平台提前活动时间以适应新趋势,消费者理性化与质价比需求崛起 [4][5] - 京东现货直发模式直击往年预售等货久的痛点,活动首日平台活跃用户较去年同期增长42%,显示早启动、长周期策略有效提升用户留存 [4] - 即时零售的高频需求为电商平台带来流量协同效应,未来或将拓展品类、融合社区团购与直播电商,成为争夺本地生活流量的重要抓手 [2][9]
更新功能、内测新App,抖音快手再战社交
36氪· 2025-10-15 10:04
抖音快手加码社交功能与产品 - 抖音正在研发独立社交App“海海”,这是继多闪、飞聊后新的社交产品尝试[1] - 抖音升级“日常”模块,新增醒目创作入口,支持发布图文或视频内容,并可设置24小时、3天或7天的限时展示,同时引入头像色环提醒机制[3] - 抖音在群聊功能上进行多项升级,包括满足条件后可突破500人上限扩容至1000人,以及在作品评论区挂载公开群链接[5] - 快手强化同城社交,通过“附近的人”板块拓展闪聊、铁子圈等功能,并推出“说说”功能,支持图文与视频发布,动态对好友可见并可互动[5] - 快手推出“小纸条”功能,允许用户向好友或陌生人匿名发送动态,并在超级夏晚活动中加入群聊等社交玩法[6] 短视频平台布局社交的历史尝试 - 快手曾上线电丸、欢脱(后改名喜番)、态赞、一甜面聊、Before等多款社交产品,但未激起太大水花[2][3] - 抖音曾上线多闪、飞聊等社交产品,其中多闪在经过多次改版尝试后已停止研发,仅保持维护状态[2][3] - 根据公开信息梳理,抖音计划在2025年推出暂定名为“奥波”的游戏+社交产品[3] 短视频平台发力社交的驱动因素 - 用户在站内天然会产生社交与互动需求,快手将其愿景诠释为构建温暖多元的社区,抖音的社交互动业务数据显示其聊天日活跃用户持续增长[7] - 随着各大平台发力内容,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稀缺性逐渐消失,背靠微信强社交链路的视频号成为头号威胁,平台需增加用户消费时长和粘性[10] - 社交场景能为商业变现带来新可能性,完善的社交功能可以将电商、直播、本地生活等业务更紧密粘结,提升平台生态活力和价值[11] - 社交场景能提供更多情感交互可能,如快手的匿名属性可为直播打赏等场景提供新的情感连接触点[13] 短视频平台社交化面临的挑战 - 用户心智难以扭转,绝大多数用户习惯在微信维护强关系链,而将抖音和快手视为娱乐和内容消费工具[14] - 社交场景存在“先天不足”,抖音快手的社群多围绕兴趣建立,属于“弱连接”,难以维持长期活跃度[16] - 算法驱动与关系驱动存在内在冲突,抖音快手的内容流由算法主导,可能削弱用户进行真实、随意分享的意愿[16] - 社交生态建设需长期探索,目前抖音快手仍处于补足社交短板的初期阶段,尚未形成稳定互动模式[18]
权重股哔哩哔哩领涨,线上消费ETF基金(159793)盘中溢价
搜狐财经· 2025-10-15 09:55
指数及ETF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5日09:37,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下跌0.25%,成分股涨跌互现,其中哔哩哔哩-W领涨3.49%,吉比特领跌9.99% [1] - 线上消费ETF基金当日上涨0.75%,报收1.07元,近3个月累计上涨15.42% [1] - 该ETF基金紧密跟踪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该指数选取50只涉及线上购物、数字娱乐、在线教育及远程医疗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 [1] 指数成分股与权重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76% [2] - 前三大权重股为腾讯控股(权重9.65%)、阿里巴巴-W(权重9.25%)和美团-W(权重8.37%) [4] - 在十大权重股中,哔哩哔哩-W当日涨幅最大为3.49%,巨人网络跌幅最大为4.33% [1][4]
36家港股公司出手回购(10月14日)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09:54
港股市场单日回购概况 - 10月14日共有36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4585.46万股,总金额达4.23亿港元 [1] 重点公司回购情况(按金额) - 小米集团-W单日回购金额最高,为1.95亿港元,回购400.00万股,价格区间为48.440港元至49.0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7.53亿港元 [1][2] - 快手-W单日回购金额排名第二,为9840.67万港元,回购131.46万股,价格区间为74.550港元至75.1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高达21.72亿港元 [1][2] - 首程控股单日回购金额为3635.78万港元,VITASOY INT'L单日回购金额为1139.64万港元 [1][2] 重点公司回购情况(按数量) - 首程控股单日回购股数最多,达1605.00万股 [1] - 酷派集团单日回购股数为480.00万股 [1] - 小米集团-W单日回购股数为400.00万股 [1] 其他值得关注的回购动态 - 天虹国际集团、重塑能源进行了年内首次回购 [2] - 中国宏桥当日回购759.41万港元,年内已进行多次回购,累计金额高达55.82亿港元 [2] - 医渡科技单日回购147.28万股,金额857.96万港元 [2] - 联易融科技-W单日回购240.00万股,金额745.34万港元 [2] - 碧桂园服务单日回购100.00万股,金额618.86万港元 [2]
鲍威尔最新讲话强化降息预期,机构称港股震荡后打开上行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09:34
港股市场表现 - 10月14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恒生指数跌1.73%至25441.35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3.62%至5923.26点 国企指数跌1.55%至9079.16点 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均连跌7日 [1] - 盘面上医药股全线下挫 有色行业高开低走 半导体行业明显回调 [1] - 热点个股中华虹半导体跌超13% 中芯国际跌近8.5% 快手跌近7% 百度集团跌近5.5% 阿里巴巴跌近4.5%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收跌2.78% [1] 资金流向 - 10月14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86.03亿港元 [2]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额达11985.67亿港元 大幅超过去年全年净买入额 [2] - 10月14日共658只港股被沽空 总沽空金额为482.36亿港元 [5] - 沽空金额超1亿港元的个股有92只 阿里巴巴沽空金额37.17亿港元 小米集团沽空金额26.34亿港元 腾讯控股沽空金额24.57亿港元 位居前三 [5] 外围市场与关联资产 - 隔夜美股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 道指涨0.44% 标普500指数跌0.16% 纳指跌0.76% [3] - 沃尔玛涨近5% 卡特彼勒涨超4% 领涨道指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1.26% 英伟达跌超4% 亚马逊跌逾1% [3] - 热门中概股普遍下跌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1.95% [3] - 恒生指数ADR按比例计算收报25667.98点 较香港收市涨226.63点或0.89% [3] 宏观与政策动态 - 美联储鲍威尔表示央行可能在未来数月内结束资产负债表缩减进程 以防止短期资金市场出现流动性紧张 [4] - 该表态或标志着美联储在量化紧缩政策上的潜在转折 也强化了市场对本月再度降息的预期 [4] - CME FedWatch Tool显示美联储10月议息会议降息25BP的概率达95.7% [4] 公司特定事件 - 百度年度重要科技和产品发布会百度世界2025定档11月13日举办 [4] - 大会将聚焦三大主题 大模型的技术深度 AI原生应用的生态广度 出海战略的全球视野 被视为百度下一个十年的关键节点前瞻 [4] 机构观点与投资主题 - 招商证券表示短期来看港股四季度先抑后扬 震荡后打开上行空间 中长期延续上行趋势 [6] - 后续边际利好因素有望累积 驱动港股上涨 包括AI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业蓬勃发展 中美关税问题有望解决 重要会议讨论十五五规划 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强化 [6] - 结构上继续重点推荐科技/AI及互联网 有色金属等方向 [6] - 投资主题关注硬科技与新消费共振 港股消费ETF打包电商与新消费 覆盖相对A股更为稀缺的新消费赛道 [7] - 恒生科技指数ETF被视为中国核心AI资产 囊括相对A股更为稀缺的科技龙头 [8]
港股股票回购一览:36只个股获公司回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09:20
单日回购概况 - 10月14日共有36只港股获公司回购 [1] - 当日有4只个股回购金额超过1000万港元 [1] - 小米集团-W单日回购金额最大,为1.95亿港元 [1] - 快手-W单日回购金额为9840.67万港元 [1] - 首程控股单日回购金额为3635.78万港元 [1] 年内累计回购概况 - 截至10月14日,今年已有239只港股获公司回购 [1] - 年内有53只个股累计回购金额超过1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最大,达609.65亿港元 [1] - 汇丰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为289.41亿港元 [1] - 友邦保险年内累计回购金额为176.93亿港元 [1]
智通港股回购统计|10月1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09:11
公司回购活动概览 - 2025年10月14日,共有37家公司在香港市场进行了股份回购 [1] - 小米集团-W(01810)是当日回购金额最大的公司,回购400.00万股,金额达1.95亿元 [1] - 快手-W(01024)回购131.46万股,金额9840.67万元 [2] 单日回购金额排名前列公司 - 首程控股(00697)回购1605.00万股,金额3635.78万元 [2] - VITASOY INT'L(00345)回购139.80万股,金额1139.64万元 [2] - 医渡科技(02158)回购147.28万股,金额857.96万元 [2] - 中国宏桥(01378)回购30.00万股,金额759.40万元 [2] 年度累计回购比例较高的公司 - 联易融科技-W(09959)年累计回购数量占总股本比例达2.607% [2] - 酷派集团(02369)年累计回购数量占总股本比例高达9.984% [2] - 康臣药业(01681)年累计回购数量占总股本比例为6.479% [2] - 力鸿检验(01586)年累计回购数量占总股本比例为3.933% [3] 其他回购活动 - 云工场(N23027)回购75.00万股,金额289.05万元,年累计回购数量占总股本3.612% [2] - 信利国际(00732)回购200.00万股,金额236.00万元,年累计回购数量占总股本2.467% [2] - 固生堂(02273)回购18.33万股,金额549.50万元,年累计回购数量占总股本1.648% [2] - 中国宏桥(01378)年累计回购1.54亿股,占总股本1.650% [2]
智通港股沽空统计|10月1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08:25
核心观点 - 新闻呈现了香港股市特定交易日的沽空活动数据,重点列出了在沽空比率、沽空金额和偏离值三个维度上排名前列的上市公司 [1][2] 沽空比率排行 - 安踏体育-R、李宁-R、长城汽车-R的沽空比率均达到100%,位列前三 [1][2] - 友邦保险-R和华润啤酒-R的沽空比率也极高,分别为99.20%和94.83% [2] - 腾讯控股-R的沽空比率为94.41%,联想集团-R为75.69%,中国移动-R为70.20% [2] 沽空金额排行 - 阿里巴巴-SW、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的沽空金额位居市场前三,分别为37.17亿元、26.34亿元和24.57亿元 [1][2] - 中芯国际和比亚迪股份的沽空金额也较高,分别为22.19亿元和13.42亿元 [2] - 百度集团-SW、美团-W、快手-W的沽空金额均在10亿元级别,分别为11.63亿元、10.98亿元和10.88亿元 [2] 沽空偏离值排行 - 腾讯控股-R的偏离值最高,达44.97%,表明其当日沽空比率显著高于过去30天平均水平 [1][2] - 长城汽车-R和中国利郎的偏离值分列二、三位,分别为31.15%和26.81% [1][2] - 华润啤酒-R、友邦保险-R、李宁-R的偏离值也较高,分别为26.21%、24.95%和24.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