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再保险(01508)
icon
搜索文档
格隆汇中期策略峰会2025之“格隆汇金格奖”——“ESG可持续发展卓越企业”奖项揭晓:第四范式(06682.HK)、晋景新能(01783.HK)、康桥悦生活(02205.HK)等12家企业上榜
格隆汇· 2025-07-04 13:22
核心观点 - "格隆汇·金格奖"ESG卓越公司评选表彰了12家在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全面布局的标杆企业,包括第四范式、晋景新能、康桥悦生活等 [1] - 评选旨在推动绿色转型、社会责任和透明治理,为中国"双碳"目标贡献力量,树立资本市场长期价值典范 [1] - 评选覆盖全球主要交易所上市公司,包括港交所、上交所、深交所、纽交所等 [2] 获奖企业名单 - 12家获奖企业按首字母排序:第四范式(06682 HK)、晋景新能(01783 HK)、康桥悦生活(02205 HK)、平安好医生(01833 HK)、瑞声科技(02018 HK)、首程控股(00697 HK)、通威股份(600438 SH)、药师帮(09885 HK)、招金矿业(01818 HK)、中国春来(01969 HK)、中国再保险(01508 HK)、中核国际(02302 HK) [1] 评选标准与范围 - 评选基于定量数据分析和专家评审团综合评定 [1] - 覆盖港交所、上交所、深交所、纽交所、美国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及优质项目 [2] - 聚焦企业在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的实践与成效 [1]
格隆汇中期策略峰会·2025之“格隆汇金格奖”——ESG卓越公司榜单全部揭晓
格隆汇· 2025-07-04 13:08
全球经济与地缘格局 - 全球经济进入结构性复苏新纪元,产业链在东西半球重构价值坐标 [1] - 技术革命加速推进,算法重新定义金融疆界,资本流动重塑全球版图 [1] - 地缘政治格局变化成为文明迭代的关键变量 [1] 格隆汇中期策略峰会2025 - 峰会于2025年7月4日-5日在深圳举办,涵盖策略会、思享会、ESG榜单发布及上市公司路演 [4] - 汇聚顶级经济学家、投资机构及上市公司,聚焦中国资本市场变革与发展 [4] - 发布"格隆汇金格奖"ESG卓越榜单,覆盖港股、美股、A股上市公司及优质项目 [4] ESG卓越企业榜单 - **可持续发展类**:第四范式、晋景新能、通威股份等12家企业入选 [4] - **环境友好类**:TCL电子、贝壳-W、蓝月亮集团等12家企业获奖 [5] - **社会责任类**:联想集团、中国平安、中国飞鹤等12家企业上榜 [6] - **公司治理类**:龙湖集团、招商局商业房托、卓越商企服务等12家企业入选 [7] - **创新实践类**:波司登、携程集团-S、信达生物等12家企业获奖 [8] - **信息披露类**:TCL科技、伊利股份、众安在线等12家企业上榜 [9] ESG卓越项目与团队 - **卓越项目**:比亚迪超级e平台、宁德时代骐骥换电解决方案等5个项目入选 [10] - **卓越IR团队**:百奥家庭互动、国泰君安国际、首程控股等10家团队获奖 [10] - **卓越PR团队**:比亚迪、理想汽车-W、优必选等10家团队上榜 [11] - **卓越领袖**:大众公用杨国平、招金矿业李艳等4位高管获评 [12]
我国首家国际活跃保险集团诞生 中国再保全球化战略布局提速
金融时报· 2025-07-02 11:23
公司国际化战略 - 中国再保被金融监管总局认定为首家国际活跃保险集团,国际化战略成为重要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1] - 再保险行业天然具有国际化属性,公司境外机构覆盖11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财产险、寿险再保险、保险资管三大板块[2] - 公司通过设立海外代表处(伦敦、香港、纽约)、上市(2015年港交所)、收购(2018年英国桥社保险集团)等方式推进全球化,国际业务年保费超300亿元占比17%,海外资产占比超25%[3] 全球业务布局与创新 - 公司在百慕大和香港发行以中国地震台风为标的的巨灾债券,实现保险风险证券化突破,累计服务超200个国家和地区[4] - 中国再保占我国境外分入保费规模(年均250亿元)的40%,并参与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平台建设,推动行业规范形成[4] - 通过收购英国桥社保险集团引入政治暴力险、恐怖主义保险等特殊产品,首创中国视角境外恐怖主义风险评估体系[6] "一带一路"服务成果 - 牵头成立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覆盖136个国家地区,为高铁、风电等项目提供超2200亿元风险保额[5] - 近3年累计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1.5万亿元综合风险保障,服务中老铁路、瓜达尔港等标志性项目[6] - 在新加坡、英国等地搭建行业平台,构建三地协同的"一带一路"服务体系[5] 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规划 - 提出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再保险集团目标,分蓄势发力期、发展突破期、跃升赶超期三步推进[7] - 2025年进入发展突破期后,将加强全球风险治理参与度,优化境外机构网络布局,提升极端气候和地缘政治风险应对能力[7] - 聚焦科技赋能与全球管控,深化主责主业创新,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8]
港股保险股回调,众安在线(06060.HK)跌超8%,云锋金融(00376.HK)跌超7%,中国再保险(01508.HK)、中国人寿(02628.HK)、中国平安(02318.HK)等多股下挫。
快讯· 2025-06-26 09:56
港股保险股回调 - 众安在线(06060 HK)股价下跌超过8% [1] - 云锋金融(00376 HK)股价下跌超过7% [1] - 中国再保险(01508 HK)、中国人寿(02628 HK)、中国平安(02318 HK)等多只保险股出现下跌 [1]
摩根大通:中国再保险集团
摩根· 2025-06-25 21: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中国再保险集团,给予“增持”评级 [1][9][14][9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再保险集团在中国再保险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市场份额接近50%,具有稀缺性价值,包括独特产品供应、经济周期中增速高于直保公司、境外业务分散风险和外汇对冲收益等优势,预计再保险需求增加,采用5倍2025财年预期市盈率得出目标价1.4港元 [1][9][14][9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中再源于中国人保再保险业务,1998年成独立法人,2003年更名,主要子公司同年成立,2007年改制,2015年在港上市,2018年收购英国桥社,2019年全球排名第七 [81] - 董事长和春雷、总裁庄乾志等高管经验丰富 [83] - 截至2024年,内资股占比84.28%,H股占比15.72%,中再寿险和中再产险100%全资,中国大地保险和中再资产管理分别持股64.3%和70% [85] - 作为国有再保险公司,与主要公司合作,积累经验,收购桥社拓展境外业务,国内市场地位突出,2023年全球排名第八 [88] 投资理据 - 近年来中国大陆再保险行业保费增长强劲,2024年原保费收入达2280亿元,中再市场份额约50%,五年期年复合增长率4.2%,商业模式独特,承保业绩波动性低或反周期 [13] - 以当前水平看,该股近期下行空间有限,包括择机择优承保、独特境外业务/资产敞口、精准定价和风险管理等因素,预计2025财年净资产收益率10%左右,股息收益率6%,给予5倍2025财年预期市盈率,目标价1.4港元 [14] 估值 - 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市场采用市盈率估值法,H股保险公司和全球再保险公司2025财年预期市盈率分别为7倍/10倍,考虑中再业务增长潜力,给予5倍2025财年预期市盈率,得出目标价1.4港元 [23] 投资利好 - 截至2025年6月10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7%,国债收益率下降影响直保公司偿付能力,预计再保险需求增加,中再择机择优承保,扩大盈利业务,收缩直保业务,境外业务盈利能力强,桥社业务有望成新盈利增长点 [29][31] - 2024年公司净利润增长87%,直保业务盈利贡献下降,财产再保险业务上升,战略向盈利业务倾斜,境外业务占2024年整体盈利15% [38] 独特的境外业务布局 - 中再境外业务布局独特,2018年收购英国桥社,截至2024年境外财产再保险承保业务占总原保费收入15%,桥社业务贡献提升,综合成本率管理优,销量将增长 [46] - 中再成立子公司配置境外资产,集团约25%的AUM用于境外投资,境外业务/资产配置敞口大的好处包括业务风险分散、资产负债匹配、外汇对冲和投资组合风险分散等 [47] 核心竞争力 – 精准定价和风险管理 - 精准定价和风险管理是中再关键差异化因素,中国自然灾害经济损失上升,凸显再保险需求,中再开发升级灾害模型系统,采用汽车定价风险模型,具有竞争优势,预计25/26/27年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18亿元和122亿元 [58][59] 投资风险 - 中再直保业务表现不佳,市场份额下降,资本利用和运营管理效率低,承保业绩接近盈亏平衡,且难以分割剥离,可能拖累集团估值 [67][70] - 政府支持再保险市场发展,竞争加剧,中再面临内地市场开放、外国和国内再保险公司增加的竞争,可能失去市场份额,需评估监管影响,加强核心竞争力 [72] 概要:财产保险与再保险业务简介 - 再保险是将承保业务风险和责任部分转移的保险,合同包括合约再保险和临时再保险,分保形式有比例和非比例再保险 [89][90]
港股保险股震荡走强,中国太平(00966.HK)涨超6%,新华保险(01336.HK)涨超5%,中国再保险(01508.HK)涨超4.5%,中国人寿(02628.HK)涨超4%,中国太保(02601.HK)、中国平安(02318.HK)、众安在线(06060.HK)均涨2.8%。
快讯· 2025-06-11 10:22
港股保险股表现 - 中国太平(00966HK)股价上涨超过6% [1] - 新华保险(01336HK)股价上涨超过5% [1] - 中国再保险(01508HK)股价上涨超过45% [1] - 中国人寿(02628HK)股价上涨超过4% [1] - 中国太保(02601HK)和中国平安(02318HK)股价均上涨28% [1] - 众安在线(06060HK)股价上涨28% [1] 行业整体趋势 - 港股保险板块呈现震荡走强态势 [1] - 多家主要保险公司股价显著上涨 [1]
从政策红利与亮眼业绩,透视中国再保险(1508.HK)的增长逻辑
格隆汇· 2025-05-16 10:02
货币政策调整 - 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并同步下调政策利率,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人民币,标志着货币政策进一步向"适度宽松"倾斜 [1] - 政策利率下降0.1个百分点,公开市场七天逆回购利率从1.5%降低至1.4%,旨在引导融资成本降低 [3] -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支持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科技领域 [6] 行业影响 - 低利率环境加速风险定价体系重构,倒逼行业深化风险管理能力与产品创新效率,具备全周期风险分散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优势的头部企业迎来结构性机遇 [1] - 负债端成本压力缓解为险企创造有利经营环境,传统寿险产品预定利率调降有助于提升产品价格优势,推动直保公司业务扩张 [5] - 资产端险企可通过拉长固收久期捕捉利率下行带来的资本利得,同时依托权益资产打开收益上限,提升综合收益率 [6] 公司表现 - 中国再保一季度合并承保业绩净利润同比激增155.3%至35.08亿元,其中中再产险净利润同比增长21.3%至6.26亿元,中再寿险净利润同比增长537.2%至11.47亿元,中国大地保险净利润扭亏为盈增长至6.14亿元 [2] - 截至2024年年末,中国再保管理资产余额为8271.11亿元,在流动性宽松环境下战术操作更灵活 [3] - 2024年实现总投资收益率4.83%,同比提升2.06个百分点,当前1.62%的国债收益率环境凸显其储备的高票息资产优势 [8] 公司战略 - 构建"风险管理+科技赋能+国际化布局"的三维战略体系,依托自主研发的中再巨灾模型体系深度参与全国21个省市巨灾保险项目试点,并在近八成项目中担任首席再保人 [8] - 数字化转型方面推出"天玑"智能保险云平台,独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台风和洪涝模型以及国际巨灾组合风险管理平台(CREST) [9] - 国际化布局方面,截至2024年底国际业务占比近20%,海外资产占比近25%,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境外机构,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合作伙伴超过1000家 [10] 未来发展 - 短期内政策红利与市场扩容双重驱动下,行业贝塔效应加速释放,中国再保可通过"低成本融资+高收益资产"组合策略进一步释放投资端动能 [11] - 中长期行业价值成长逻辑将深植于技术、全球化布局、绿色金融三大核心壁垒,中国再保能够有效对冲区域风险并捕捉新兴市场机遇 [11] - 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能力是头部机构穿越周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12]
港股保险股走高,中国太平(00966.HK)涨超6%,中国太保(02601.HK)、友邦保险(01299.HK)、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HK)、中国再保险(01508.HK)均涨超4%,中国人寿(02628.HK)涨近3%,中国平安(02318.HK)涨1.75%。
快讯· 2025-05-14 11:56
港股保险股表现 - 中国太平(00966HK)股价上涨超过6% [1] - 中国太保(02601HK)、友邦保险(01299HK)、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HK)、中国再保险(01508HK)股价均上涨超过4% [1] - 中国人寿(02628HK)股价上涨近3% [1] - 中国平安(02318HK)股价上涨175% [1]
从净利润大增91.3%,看中国再保险(1508.HK)高质量增长底色
格隆汇· 2025-04-14 09:18
全球保险行业背景 - 2024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损失3200亿美元 远高于过去十年及三十年平均水平 [1] - 地缘政治冲突推升特殊风险溢价 主要经济体利率政策转向加剧资产估值波动 [1] - 再保险公司作为风险管理者的战略价值凸显 [1] 中国保险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原保险保费收入约5.7万亿元 同比增长11.15% [1] - 直保公司逐步走出转型阵痛 保费收入呈上行趋势 [1] 中国再保财务业绩 - 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013.63亿元 同比增长1.6% [1] - 净利润110.80亿元 同比增长91.3%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5.57亿元 同比增长86.8%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74% 同比上升4.52个百分点 [1] - 每股分红0.050元 同比增长19.0% [1] - 总投资收益173.89亿元 同比增长86.9% 总投资收益率4.83% 同比提升2.06个百分点 [4] 承保业务表现 - 集团合并承保业绩同比增长超过170% [3] - 境内财产再保险业务综合成本率99.86% 同比上升0.33个百分点 [3] - 境外业务综合成本率89.38% 同比提升3.64个百分点 [3] - 财产险直保业务综合成本率99.66% 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 承保效益扭亏为盈 [3] 投资策略与布局 - 固定收益类资产占主要地位 以储备高票息资产和防范信用风险为核心策略 [4] - 加强长久期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配置 优化信用持仓结构 [4] - 权益投资以高股息红利资产为核心底仓 适度超配人工智能/智能汽车/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 [4]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与境内84家财产保险公司保持业务往来 客户覆盖率98% [6] - 担任首席再保人的合约数量占比超过40% 稳居境内市场第一 [6] - 人身再保险业务作为首席再保险人订立的合同数量占比亦居市场第一 [6] - 国际业务占比近20% 海外资产占比近25% [6] - 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境外机构 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合作伙伴超过1000家 [6] 产品创新与市场开发 - 首创"零免赔"百万医疗险 通过前置风控和成本测算管理风险敞口 [7] - 开发蚂蚁保"青山在"失能险 填补国内失能保障空白 [7] - 推出惠军保/惠船保等特定人群普惠医疗险产品 针对特殊群体定制化设计 [7] 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治理 - 参与全国21个省市巨灾保险项目试点 在近八成项目中担任首席再保人 [8] - 在河北和湖北落地全灾种/广覆盖/长周期的综合巨灾保险项目 [8] - 创立中再巨灾风险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台风/洪涝等巨灾模型 [8] - 率先入驻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 参与交易平台建设和业务规则制定 [8] 机构认可与投资价值 - 华泰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1.3港元 较当前市场价格存在较大涨幅 [2] - 公司展示出独特的投资价值 在全球风险治理中彰显独特价值 [9]
中国再保险2024年合并承保同比增长超170% 将大力突破发展瓶颈
中国经营报· 2025-04-06 09:55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再保险2024年业绩表现良好,承保和投资两端发力实现盈利增长,各业务板块均实现承保盈利,2025 - 2027年进入“发展突破期”,将着力创新转型并推进国际化发展 [1][2][5] 2024年整体业绩情况 - 合并总保费收入1784.83亿元,同比增长0.9%;合并保险服务收入1013.63亿元,同比增长1.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5.57亿元,同比增长86.8% [1] - 总投资收益173.89亿元,同比增长86.9%;总投资收益率4.83%,同比增加2.06个百分点 [1] - 境内7家子公司和海外6家经营平台全部实现盈利,财产再保险业务贡献近一半净利润 [1] 各业务板块业绩情况 财产再保险业务 - 保险服务收入460.42亿元,同比增长6.3%;净利润51.77亿元,同比增长68.91% [2] - 境内业务保险服务收入225.57亿元,同比增长1.6% [2] - 境外及桥社业务保险服务收入233.58亿元,同比增长11.5%;总保费收入265.60亿元,同比增长14.1%;综合成本率89.38%,同比上升3.64个百分点 [2] 人身再保险业务 - 境内分保费收入609.01亿元,同比增长2.6%,境内储蓄型再保险业务分保费收入229.06亿元,同比增长50.7% [2] 财险直保业务(大地保险) - 净利润14.75亿元,同比增长292.72%;原保费收入507.74亿元,同比增长2.9%;机动车辆险原保费收入258.51亿元,同比增长4.1% [3] 盈利增长原因 - 承保、投资两端均衡发力,实现承保业绩持续改善、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1] - 大地保险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投资收益同比显著增加 [3] 行业情况 - 2024年财险行业新能源车险规模持续上升,但综合成本率仍较高,各险企对新能源车险市场持积极态度 [3] - 2024年全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到49.4%,行业新能源车保费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新车销量占比将达50%以上,新能源车险保费占比将提升至车险总保费的20%左右 [3] 国际化发展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国际业务占比近20%,海外资产占比近25%,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境外机构,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合作伙伴超1000家 [4] 未来发展目标及举措 国际化发展 - 战略上以建设世界一流再保险集团为目标,提高国际化经营管理和中国海外利益服务保障能力 [5] - 战术上稳慎推进全球机构布局和业务发展,优化境外机构网络 [5] - 完善境外机构管控机制,加强国际业务周期管理,加快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5] - 加强国际业务风险监测,优化极端情景应急预案,完善地缘政治和巨灾风险管控机制 [5] 整体发展 - 落实深化改革十大关键举措,在多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5] - 2025年进入“发展突破期”,抓深化改革推进“中再改革十条”落地,抓创新转型推进集团高质量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