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再保险(0150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再保险:中再产险前9个月归母净利为约22.48亿元
智通财经· 2025-10-29 20:07
中国再保险 分时图 日K线 周K线 月K线 1.59 -0.03 -1.85% 2.47% 1.85% 0.62% 0.00% 0.62% 1.85% 2.47% 1.58 1.59 1.61 1.62 1.63 1.65 1.66 09:30 10:30 12:00/13:00 14:00 16:10 0 23万 46万 69万 中国再保险(01508)公布中再产险2025年前9个月业绩,营业收入约304.79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 利润约22.48亿元。 ...
中国再保险:中再寿险前9个月净利润约29.49亿元
智通财经· 2025-10-29 20:07
中国再保险(01508)公布中再寿险2025年前9个月业绩,营业收入约425.09亿元,净利润约29.49亿元。 中国再保险 分时图 日K线 周K线 月K线 1.59 -0.03 -1.85% 2.47% 1.85% 0.62% 0.00% 0.62% 1.85% 2.47% 1.58 1.59 1.61 1.62 1.63 1.65 1.66 09:30 10:30 12:00/13:00 14:00 16:10 0 23万 46万 69万 ...
中国再保险(01508):中再产险前9个月归母净利为约22.48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29 18:08
智通财经APP讯,中国再保险(01508)公布中再产险2025年前9个月业绩,营业收入约304.79亿元,归属 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22.48亿元。 ...
中国再保险(01508):中再寿险前9个月净利润约29.49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29 18:08
智通财经APP讯,中国再保险(01508)公布中再寿险2025年前9个月业绩,营业收入约425.09亿元,净利 润约29.49亿元。 ...
中国再保险(01508) - 公告 - 中再寿险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之未经审核财务数据及...
2025-10-29 18:04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hina Reinsurance (Group) Corporation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508) 公告 中再壽險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個月之 未經審核財務數據及償付能力報表 本公告乃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香港 法例第571章)第XIVA部之內幕消息條文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 則第13.09(2)條而發出。 於2025年9月30日 (人民幣元) 資產 期末餘額 (未經審計) | 資產: | | | --- | --- | | 貨幣資金 | 3,241,588,058.62 |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 1,117,594,621.51 | |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 | 3,572,491,000.00 | | 應收利息 | 2,513,316,6 ...
中国再保险(01508) - 公告 - 中再產险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之未经审核财务数据及...
2025-10-29 18:02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hina Reinsurance (Group) Corporation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508) 公 告 中再產險截至 2025 年 9 月 3 0 日止九個月之 未經審核財務數據及償付能力報表 本公告乃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香港 法例第571章)第XIVA部之內幕消息條文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 則第13.09(2)條而發出。 茲提述本公司2020年12月9日及2023年5月2日刊發的關於本公司附屬公司中國財 產再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中再產險」)資本補充債券發行完畢的自願性公告,中再 產險已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公開發行兩筆本金總額分別為人民幣40億元資 本補充債券。根據有關規定,在資本補充債券存續期內,中再產險需在中國貨幣 網( www.chinamoney.com.cn )、中國債券信息網( www.china ...
促进中国再保险市场 与国际市场同频共振
金融时报· 2025-10-29 09:46
尹江鳌表示,随着"十五五"时期生产、消费、贸易等领域迈向高质量发展,相关保险需求对供给能 力将提出新的要求。再保险能够借助全球承保能力,实现局部地区不敢保、难以保的风险在全球范围内 分散。同时,面对非理性竞争,再保险也能运用再保机制促进"善保",规范市场竞争。 "再保险不仅仅是风险转移工具,更是市场定价基准和风险传导信号。当直保市场出现不规范经营 行为时,再保险通过调整分保条件和价格,将后端信号传导到前端,促进我国保险业的规范竞争。"尹 江鳌说。 10月21日至24日,一年一度聚焦再保险行业未来发展的国际盛会在上海临港举办,此次会议以"同 频同行 对话全球"为主题,吸引了2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机构参与。这场会议不仅是上海国际再保 险中心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全球再保险领域的思想碰撞盛宴。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再保险 在服务实体经济运行、稳定行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未来,再保险既要服务好中国市场的"本土特 色",更要具备链接全球的视野与能力,在双向互动中提升中国保险业的全球韧性。 再保险国际中心建设提速 金融监管总局财产险司司长尹江鳌在发言中表示,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中,再保险应充分发挥"放 大器"" ...
险企加速“出海”,中国再保险业迎来十年补缺口时期
新浪财经· 2025-10-23 20:17
行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累计交易规模达45亿元人民币,累计登记规模近1100亿元人民币,已有128家机构开通交易权限[1] - 中国GDP占全球17%,保险市场规模占全球10%,但再保险市场规模仅占全球份额4%,位列全球第7位[3] - 截至2024年末,中国设立境外企业总数达5.2万家,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9万亿美元[5] 功能定位与发展机遇 - 再保险作为“保险的保险”,主要功能是分散超出保险公司风险承受能力或风险偏好的风险,如重大巨灾风险和重大事故风险,并可作为资本补充改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2] - 再保险是分散气候变化等巨灾风险的主要渠道,应对科技创新等新兴风险的重要工具,以及防范地缘冲突等复杂风险的有效手段[3] - 未来十年被定位为中国再保险业弥补供给不足、增强市场要素集聚和风险定价能力的“补缺口时期”[4] 新兴领域与增长动力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超128万辆,首次位居全球第一,带动新能源车险“出海”需求强劲增长[5] - 新能源车特有的三电系统、智能网联等功能形成全新风险图谱,海外险企普遍缺乏相关数据积累,为中国险企留下市场窗口[5] - 保险公司通过创建“新建直保当地出单、再保跨境分入”的新模式,将产品和服务延展到国外,同时将业务和业绩回流到国内[5]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险企出海面临数据困境、各国复杂监管体系、服务网络布局成本高以及电池聚集等新型风险管理的挑战[7] - 行业正推动建立行业级数据平台“再·途”,通过聚合分析多维度数据来开发更精准的定价模型[7] - 依托全球合作伙伴网络为险企提供目标市场政策解读和本地服务伙伴推荐,并通过定制化再保险解决方案帮助直保公司扩大承保能力[7]
中再产险总经理王忠曜:为助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贡献“中再智慧”
上海证券报· 2025-10-23 02:10
王忠曜 中再产险总经理王忠曜: 为助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贡献"中再智慧" ◎记者 何奎 打造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一环。近年来,为加速建设上海国际再保险中 心,相关部门在上海临港推出多项区域性支持政策,特别是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下称"登记 交易中心")启动运营以来,全球再保险机构集聚上海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作为我国最大的再保险公司——中国再保旗下专营财产再保险的子公司,中国财产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 (下称"中再产险"),是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深度参与者和见证者。2025年上海国际再保险会议 期间,中再产险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忠曜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再产险将发挥在再保险 市场长期经营所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优势,围绕操作流程、数据交互、账务结算等交易关键环节的需求和 难点,积极完善平台交易流程及业务管理模式,为助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贡献"中再智慧"。 加速融入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 王忠曜表示,中再产险将加强北京、新加坡、伦敦三大国际业务平台与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的协同联 动,共同推动境内外再保交易,加速推进特定业务在登记交易中心的线上交易和清结算,支持登记交易 中 ...
中国再保庄乾志:未来十年是中国再保险业补缺口时期
国际金融报· 2025-10-22 20:42
一是要强化研究引领。再保险业是典型的研究驱动、创新驱动型金融领域。再保险业具有数据聚合和跨 行业分析的优势,具有全球范围的交流互动机制,能够牵头进行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再保险机构要进 一步增强对巨灾风险、新兴风险和复杂风险的认识,攻克风险定价难题,制定综合解决方案,为经济社 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 二是要强化科技赋能。传统的精算方法难以有效评估新的风险挑战,而科技创新不仅优化了再保险业的 业务流程,更拓宽了服务边界,可以赋能再保险业更准确地预测特定区域的各类风险,实现差异化精准 定价。未来,领先的再保险公司将不再是单纯的资本提供者,更是科技赋能型风险价值创造者。 三是要强化行业协同。再保险机构具有平台型公司的典型特征,是推动行业建立健全风险共担机制、发 挥共同体作用的重要力量。在风险格局日益复杂的当下,全行业通过深度协同合作,可以更好地发 挥"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减震器"功能作用。未来,再保险应利用业务中立性特点,积极推动行业协同, 不仅要实现承保能力整合,更要积极制定行业标准、共享风险数据,进而提升整个金融体系的韧性。 10月22日,中国再保党委书记庄乾志在2025上海国际再保险会议上表示,未来十年是中国再保 ...